高二文科班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最新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二地理(选修)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最新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二地理(选修)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二地理(选修)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试题质量分析试题紧密遵循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要求,以基础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考试和应用为基础。

考试范围很广,但没有超出大纲。

试题形式生动,体现新思想,注重考查阅读地图的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

试题大多基于实际生产和生活,具有灵活多样的探究角度,拓宽了思维和知识的外延。

围绕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进行选择和探究。

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过程和地理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考查考生根据原则全面描述实际问题或提出初步解决方案的能力,注重学习的应用,加强对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高中教学对选修课的要求。

因为有些科目以前做过作业,所以试题不难,题目简单容易,特别是综合题表现最明显,有许多备选答案,只要有部分答案,满分为. 。

2:答案分析1:选择题的得分率较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较好。

2:综合材料缺乏阅读和识别地图的能力。

需要进一步加强利用地图和图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检查问题的一般能力。

4:语言表达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3:问题和原因概念混乱,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语言不规范,概括归纳能力差,学科知识记忆不准确,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全面性。

他们不善于阅读图表和数据等信息,不能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掌握提问的要求,知识转移能力差。

试题的考查不详细,信息的提取往往是错误的。

4:改进措施1年。

注重基础知识体系的建设,不断变化应为应加强学科知识的内部联系,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建立地理问题的知识模型。

2:加强地图阅读、分析和使用能力的培养,在地图上实施原则和法律。

(1)加强阅读图形和解释图形信息的训练。

标准化教学非常重要。

(2)等高线图的学生既缺乏空间想象力又缺乏生活实践,因此他们经常在判断上出错。

加强分析图表信息的训练,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

3: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侧重于关键知识的教学和应用。

突破教学难点,将理性、抽象、复杂的难懂知识转化为直观、直观、具体的内容,并加以解决。

高二地理期中试题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试题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试题质量分析澄城中学地理组张莉娜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的命题范围主要考查了中图版必修3的全部知识,试卷从面向学生的测试角度命题,覆盖的知识面较为合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灵活多变,区分度较好。

减少了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比例、突出能力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应为一份质量一般,中等偏难的试题。

一、试卷特点分析本次地理试题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非选择题为31、32、33三大题共40分。

1.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知识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

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

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

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30道选择题全部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

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

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

5、综合题难度大综合题的综合性较强,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综合来看,不及格人数较多,优秀学生也不多,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较薄弱,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还需培养。

通过学生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得分率高的试题绝大多数是设问较简单,牵涉知识点少的问题,属于常规性的试题。

期中地理考试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9篇)

期中地理考试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9篇)

期中地理考试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9篇)期中地理考试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篇1】一、总体评价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次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强调三基,突出主干。

(1)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

强调三基、突出主干是地理考试的一贯思想和命题原则,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本次考试覆盖面广,基础性较强,整套试卷覆盖了全册书的各章节,且各部分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合理。

(2)突出了知识系统性。

在本次考试中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知识系统性的要求,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重点突出,人口和自然环境等各章节占的分数比重较大。

3、综合性较强。

试题的综合性较强,综合题都有较强的综合特性,取消了填空题的这种较为死板、机械的题型。

如第三大题2题,利用地形地面图,将我国的地形、地势、河流等的特征和地形地势对河流气候等的影响综合在一起。

4、主观性、开放性试题比重增加。

选择题等各题中都涉及到了这类开放性的试题,这些试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这些试题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5、试卷中运用了各种图,使学生在看到试卷和答题时有一种亲切感,有利于学生放松考试的紧张情绪。

二、试卷难度:试卷难易程度适中,没有出现偏题、怪题现象,重点比较突出,因而学生成绩悬殊不大,满分60分,优生能达58分,成绩差的学生基本也能及格。

三、对教学的启示:1、创造性使用教材。

2、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3、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此,“精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实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

地理期中成绩质量分析及反思

地理期中成绩质量分析及反思

地理期中成绩质量分析及反思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和反思本年级地理期中成绩的质量,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指导和改进方向。

1. 总体成绩分析通过对地理期中考试成绩的整体统计,可以发现本年级地理成绩整体较为稳定,但存在一定的差距。

部分学生成绩较高,但部分学生成绩较低,整体成绩分布不够均衡。

这可能与学生的研究态度、研究方法以及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有关。

2. 成绩优势与不足分析成绩优势和不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状况和问题所在。

在本次地理期中考试中,部分学生表现出以下优势:- 对地理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较为深刻;- 能够熟练运用地理工具和技巧;- 具备较强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然而,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对地理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对地理实践和应用的理解有限。

3. 分析成绩影响因素在分析地理期中成绩的质量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学生的研究态度和自主研究能力;-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 家庭环境和研究支持的程度。

4. 反思与改进为了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和改进:- 激发学生研究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积极的研究态度;- 优化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供有效的研究支持和辅导。

通过对地理期中成绩质量的分析和反思,我们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和学习,并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学生成绩和对地理学科的乐趣和理解程度。

高二地理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必修3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文科(17—20班)一 .试卷特点分析本试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单项选择题(30×2'=60'),第二部分是读图分析题(40')。

本次考试重点考查必修3第一章至第三章的相关知识点。

考试内容60%属于基础题,25%属于中等难度,15%为高考题型。

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

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考试情况分析本次考试最高分89分,最低分14分,及格率 %,90分以上0人,80-89:分12人,70-79分:35人,60-69分:86人,60分以下:202人三、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对17班部分学生试卷进行抽样分析)选择题得分情况统计:综合题第4题得分较低,反映出学生不善于读图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较差,学生对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农业的生产活动把握的不是很好,对题型的综合运用方面的解题能力较差。

四、学生考试存在的问题1、是学生之间两极分化严重。

最高分是89分,最低分是14分。

2、不注意审题、马虎失分。

这套试题的题目比较简单,很多学生都会做,但是大多数学生审题时马马虎虎,犯了低级错误而丢分。

3、基础知识不扎实。

平时没有做练习,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选择题1、6、7、8、15错误多,都是由于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造成的。

4、书写的不规范。

比较严重的有纬度和经度没有标明北纬南纬和东经西经。

5、考试态度较差,很多题目学生留下大片空白,选择题可以猜的也不愿意写。

五、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立足基础,发展能力。

基础知识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智力、能力的基础。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

以便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3、应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高二文科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文科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文科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2011、5、16一、基本情况:本次考试试卷范围是区域地理,以中国地理为主,题型为单选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读图分析题(40分);命题指导思想及试题特点1、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本卷中所考查的知识点均来自于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来自于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2、注重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凸现综合性特点。

试题呈现出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着意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试题充分运用文字、图像、数据来提供信息,并结合实际问题,把相关知识重新整合、迁移,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灵活性较大,要求学生根据设问要求,提取、加工、整合多种信息,进行答案的组织。

3、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对学生图表(包括景观图)分析能力的考查。

整份试卷每个题组都有图表,几乎无一列外的需要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并应用信息,在整个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寻找解题思路并组织答案。

包括各种区域图、景观图、等值线图等,图表数量与种类量较大,为考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处理信息搭建了平台。

这一点既是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的,也彰显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又与地理知识和能力的认知过程和形成过程相一致。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阅读不同类型图表的技巧和能力,同时从图表中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寻找解题思路。

4、注重初高中的衔接,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真正体现“学以致用”。

5、强调夯实基础导向。

本次考试比较注重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书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部分考题来自平时作业的变形,目的是引导学生重视平时作业训练,及时完成并真正理解接受相关知识,为下个阶段复习所需的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考试情况分析:1、单项选择题(难度值及得分情况见试卷)2、综合题41、该题给出文字和图形资料,要求学生能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题意,总结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高二文科共有5个班,239名学生,考试情况如下:全年级地理个人最高分为84分,最低分为23分,全年级平均成绩52.0分,班级平均分1班为58.9分,2班为55.3分,3班为57.0分,4班为51.4分,15班为39.8分。

试卷难度系数中等。

二、试卷特点1. 结构简约合理本试卷由25道选择题和4道综合题组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目内容覆盖必修三1-3章,注重知识的应用,适合新课标要求。

2. 题量较大,难易结合,突出能力考查试题涉及较多的理论应用,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效果明显。

部分学生反映时间比较紧张。

3. 注重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本试卷中大部分试题与图形结合,对于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较高,有些题目若看不懂图就无法动笔,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读图能力训练。

三、考卷得分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58﹪左右,失分较多的题目是:6.11.12.17.18.19题,尤其是后面的选择题,这些题目要求学生善于思考、能迅速接受新知识、读图能力强等,有一定难度。

综合题失分都多,26题13分题均得分为7.1分,27题11分题均得分为3.7分,得分较低,28题14分题均得分为6.7分,29题难度相对较大,总分12分,得分率也较低,平均得分4.9分。

四、错因分析通过阅卷发现,学生失分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审题不够认真仔细或者粗心大意,导致作答错误。

例如:28题简析阳泉市经济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学生答成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2、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不清楚,对区域特征根本不熟悉。

例如: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概念不清;阳泉市本身属于山西省,学生答成毗邻山西省;对横断山区的地理特征不清楚,地形地势特征随意写,北纬30°河流有结冰期等。

3、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表述。

例如:夏季气候高,融水较多;人口密集,劳动力发达。

煤矿描述成煤洞。

4、学习、考试态度不端正,作答马马虎虎,甚至逻辑混乱。

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通用8篇)

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通用8篇)

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通用8篇)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篇1一、试题分析试题共三大题,卷面50分,其中选择20分,读图题30分,简答题5分,试题紧扣课标,五个单元都囊括进来,较好的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有利于考察学生能力,相对前四年的考题,更加灵活一些,也更加能够考察学生的能力。

试题没有特难的题目,读图题分值加大了,而且比较零碎,摒弃了过去以填写地理事物为主,更加的注重多角度考察(植被、气候、经济、熟制等)。

既需要学生能够熟练的记忆地图,也需要学生利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得分情况采用随机抽查各班试卷各20分,又从60份中任意抽取20份作为样本,得分折合为百分。

基本情况:80以上9人,60以上14人,不及格6人(其中低分2人),最高分94分,最低分32分。

做得比较好的题目有一大题的1、2、6、7、9、11、13、15,这些题目正确率达到90%左右;二大题16(1)(2)(7)(8),17(1)(2)(6)(7),18(1)(5)(6)(7);三18、19。

错得较多的题目:一3、4、5、10;二16(5)(6);17(4)、18(1)最后一空,(3)(4)。

三、得失分的主要原因分析(一)试卷反映的较好情况1 彰显了“杜郎口”教学模式的作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做题时候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综合考虑问题,克服了过去经常出现的“蒙”,盲目解答。

做选择的时候,基本是按照肯定一个并能找到否定另外三个选项的理由。

2 “地图意识”得到了加强,在刘金凤老师指导下,最终圈定了13幅必须掌握的地图,总复习的时候又缩小到8副,对这八幅地图,反复的练习,通过记忆、填写、勾画草图、提问等方式,强化训练,今年读图题明显好于以往,学生看到图很亲切,没有畏惧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文科班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全年级文科班(19---29共11个班),参考人数625人最高分86分,最低分14分。

各分数段情况:
80分以上:34人
70--80分:86人
60--70分:132人
50--60分:144人
40--50分:80人
30--40分:35人
20--30分:11人
10--20分:3人
本次期中考试注重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的读图、审题、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试题难度相对较大,部分学生因基础较弱或投入精力较少,导致分数相对较低,从分数的数值来看,各分数段集中在中间,但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不能接受这个分数,希望能通过这次考试,让同学们能正确认识高考,加强能力培养或及早进入高考备考角色。

在客观题的答题上,同学们要注意审题,多用排除法,把握主干,善于用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来思考问题。

在主观题的答题上,同学们要注意读图,注重答题的思维角度,注重地理专业语言的应用。

应该说我们高二年级的文科生在答地理主观题上普遍欠缺,需要认真反思。

近年来,高考的演变趋势是:要求用题目中的“材料、地图、数据”获取的信息答题,而不是用记忆中的结论来答题,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成为高考的热点。

大家知道,知识的更新是很快的,掌握知识的方法及应用远高于知识本身,这是当今信息时代的最根本能力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