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 护理心理学结论
护理心理学有关理论

分的发展。一旦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太多的带有社会规范成 分的有条件关注,个体的潜能很可能会被压制,个体就会用太多 的社会规范要求来否定自我,使心理陷入冲突和痛苦之中。
2.自我论: 该理论强调人主观的自我。自我一旦失调则就是心理障
碍的原因。罗杰斯指出,一个人所希望的、未来的自我形象 叫理想自我(ideal self),而对现在自己的认知、情感态度 及有评估意义叫现实自我(real self),两者之间的差别是 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
第一章 护理心理学有关理论
本章掌握: 对医学影响较大的5种理论的主要理论要点、对心身
相关的解释和在医学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一、意识层次理论 人的心理活动好比漂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下图)
1.意识(Conscious) 人们当前注意到的清晰的感知觉、情绪、 意志、思维等的心理活动。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
3.需要层次论
第五节 心理生物学理论
心理生物学研究的现状
1.微观方面:心身相关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现代分子生物学的 发展促使心身关系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但与此同时,研究 者也更强调整体观指导下的分子、细胞、系统和整体各个层次 上研究,而且充分考虑到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2.宏观方面:理论上讲,各种心理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机体正 常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其中情绪、个性心理特征、行为方式 以及生活事件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康复中的作用显得尤 为突出。多因素研究已越来越被重视,计算机分析的应用。
反复强化使某些与条件刺激(CS)相近的环境刺激也引起 条件反射。 • 消退(extinction)
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
1. 实验依据
三、操作条件反射
护理心理学实验报告

护理心理学实验报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而护理心理学则是将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护理实践中,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本次实验旨在探讨护理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指导作用。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工作压力的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和情绪状态。
其次,我们对一些护理人员进行了现场观察,以了解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心理状态。
实验结果: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压力。
其中,工作负荷过重、人际关系复杂、工作环境不佳等因素成为导致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此外,观察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护理人员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情绪波动较大,甚至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
实验分析:护理工作是一项高度情绪化和压力巨大的工作,护理人员需要面对生死、病痛、悲欢离合等各种复杂的情绪和压力。
因此,护理心理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情绪,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结论:护理心理学的应用对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护理心理学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相信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将会有更多的护理人员受益于护理心理学的指导,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
第一章护理心理学——绪论

即:心理学是阐述心灵的学问。所强调的是
“ mind”(精神),会涉及“ consciousness” (意识)或者是“ behavior”(行为),很少涉 及与汉字“心”对应的“ heart”。 在20世纪初,我国心理学翻译引进 “Psychology”。汉语中“心” 并非只属于 “heart”,其内涵包含着一种对心理学本质的理 解。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商业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 …
二、医学心理学
(一)医学心理学的概念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医学领域中心理现象的科 学。具体地讲,医学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 技术和方法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相互 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以及如何预防疾病、 维持健康的一门科学。
0+21+4+5=100%
正是健康的心态能够使我们的生活达 到100%的圆满!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 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心理学家会催眠 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 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 …………
护理心理学
绪论 心理学基础(心理过程、人格和心理学的 主要流派) 各论(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心理应激和 心身疾病、心理评估、患者心理和心理护 理、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主要特点
用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和成分 心理学应抛开意识径直研究行为 探索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整体不等于部分相加 应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 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研究人的意识与无意识 尤其侧重无意识的探讨
精神分析学派
护理心理学总结

护理心理学总结2010级护本2班张燕1、护理心理学(nursing psychology):是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研究病人及护士心理活动规律及特点,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型学科。
2、护理心理学研究任务:(1)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特点(2)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研究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的理论和技术(4)研究心里护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5)研究和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3、护理心理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与分析,研究各种环境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规律。
主观观察法与客观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临床观察法(2)实验法:是经过设计,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方法。
(3)调查法:通过访谈或问卷等形式,系统地、直接地从某一群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来认识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
资料收集: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4、情绪与情感的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5、情绪与情感的分类:(1)原始情绪: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
(2)情绪状态:A、心境(mood):是比较微弱又比较持久的一种情绪状态。
通俗地说就是平时讲的心情。
B、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
如狂喜,绝望,极度悲愤和异常恐惧等。
C、应激(stress)是指由于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陷于一片慌乱之中;一种是头脑清楚,急中生智、动作准确、行动有力,及时摆脱困境。
对付应激状态是可以训练。
6、情绪和情感包含三个组成部分: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
7、意志(will):是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8、意志的特征: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有自觉目的的运动9、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护理心理学总结

一、心理学Psyche + logos = psychology灵魂词语、语言心理学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灵魂的学问”1、心理学(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分类:五个子领域:神经科学即想象(Neuroscience)、发展心理学即思维(Developmental psychology)、认知心理学即记忆(Cogntive 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即语言(Society psychology)、临床心理学即意识(Clinical psychology)。
神经科学:寻求解释神智活动的生物学机制,即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狭义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认知心理学: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
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个体社会心理现象——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
群体社会心理现象——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临床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等。
3、★心理现象:心理是脑的功能,脑组织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同时,客观事物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4、1879 年冯特(WundtW) 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5、主要理论流派: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人格结构学说;行为主义(毕生);人本主义学派(咨询人员的三个基本态度: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认知学派6、研究方法:7、心理诊断1)心理评估方法:个案法、观察法、会谈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2)心理测验:测试方法、类型、内容心理测量(Psychometry):借助于一定的测量工具对心理活动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手段(包括物理学方法、心理量表法、心理测验)★量表应用的注意事项:量表的选择;建立和谐关系;评定时间范围(症状量表多为评定检查当时或过去一周或两周内的情况);正确解释结果(分析和报告结果时要结合行为观察结果及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遵守职业道德,严守保密原则★90项症状自评量表( 90 Symptom Check List , SCL-90 ):总均分和因子分分值的意义——0-1提示心理健康;1-2提示亚健康心理状态;2-3提示有心理健康问题;3-4提示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标准化是指心理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且要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及常模资料。
大一护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护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护理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到护理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通过研究人类的心理和行为,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在大一的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一些基本的护理心理学知识点,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1.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由爱伦·爱德华兹提出。
根据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将人类生命周期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发展任务。
其中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
2. 人格理论人格理论是研究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的理论,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
他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代表个体最原始的欲望和冲动,自我通过平衡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来控制行为,超我则代表道德和社会规范。
3. 应激与适应应激与适应是护理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个体面临挑战或压力时所做出的反应和适应方式。
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等,适应则是指个体在应激情境中采取的调节和处理方式。
4. 情绪与情感情绪与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积极或消极的价值取向。
情绪是相对较短暂的、集中的心理反应,而情感则是更加持久和稳定的情绪状态。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学会有效地处理情绪,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5. 沟通与倾听技巧沟通与倾听是护理中非常重要的技巧,能够帮助护士与患者有效地进行交流和理解。
倾听是指通过注重对方的表达并给予关注和尊重,主动倾听对方的心理需求和感受。
沟通则是指通过语言、非语言和其他方式来交流和表达信息,需要注意语言的清晰明了、表情的真诚等方面。
6. 疼痛管理疼痛是患者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疼痛管理是护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需要学习疼痛的类型、评估方法及其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并掌握适当的疼痛缓解方法和措施,以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服务。
7. 心理健康与疾病心理健康是个体在心理和社会层面上的正常功能状态。
护理心理学第一章汇总.

客观 事物
感觉器官
大脑感觉部位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D.O.Hebb)、 贝克斯顿(W.H.Bexton)等人进行。
试验中,被试进入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实验室, 安静地躺在舒适的床上,并蒙眼、堵耳、带手套, 吃喝也不用移动手脚,“剥夺”被试的感觉。实验 初期被试还能安静地睡着,随后被试变得焦躁不安, 全身不适,不耐烦,寻找刺激等。所有被试都感到 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没有人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 生活一周。
促进了护理模式的转变 促进了护理教育的转变,增加了心理 学的内容
三、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护理的服务对象: 1.病人 2.亚健康状态的人 3.健康人
护理人员
四、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病人一般与特殊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 2.个体心身交互作用对心身健康的影响 3.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 4.人的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及转归 5.研究心理护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6.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及其培养
人格
人格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 的能动反映。
心理是脑的功能
1.从物种发展史来看,心理是物质 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
----动物进化
▲感觉阶段 单细胞动物和多细胞动物只有感应性而无感觉 如阿米巴原虫 环节动物(如蚯蚓)有了神经系统----产生感 觉 ▲知觉阶段 脊椎动物分化出神经和脑----产生感觉和知觉
▲思维的萌芽阶段——黑猩猩
▲意识的产生----人 人脑与其他动物的脑相比 ▲人脑脑重指数(脑重与体重之比)最大
2、从个体发生史来看,心理的发生 发展与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相关。
护理心理学学习心得

护理心理学学习心得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护理学理论、护理心理学基础知识、护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护理心理学专业技术等内容。
学习这门学科,感受最大的是对护理行为及护士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明白护理心理学的核心是护理行为,护士应当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病人的情绪和心理,而不是使用直接的话语去影响病人的情绪。
护士也要做好心理支持工作,帮助病人更好地应对病情,减少病情对他们的影响。
其次,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护理关系。
护士必须做到保持自己的职业道德,避免出现任何形式的滥用和侵犯,正确处理与病人的关系,既要尊重病人的权利,又要有效地满足病人的需求,使护理关系更加和谐。
最后,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护理心理学的重要性,护理心理学对护士的医学实践和临床护理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护士应当积极参与护理心理学的学习,为患者提供更佳的护理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教案(2014 —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
课程编码:B1311026
总学时:3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任课教师:谢金凤
开课单位:医学院
职称:教授
授课专业:护理学
授课班级:13级护理本科1、2班
荆楚理工学院教务处制
授课进度第1周,第1次课(2 学时)授课日期2015年3月2日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结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医学院模式的转变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第三节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目标
掌握护理心理学的相关概念;了解医学模式转换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了解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重点1、护理心理学的概念;
2、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
难点
1、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
教学手段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
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标本﹝﹞,挂图﹝﹞,模型﹝﹞,其他﹝﹞
讨论、思考题、作业1、概念:心理学、护理心理学
2、简述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3、简述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护理心理学》主编:周英、周秋郁。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9月第二版。
《护理心理学》主编:杨艳杰。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护理心理学概述
一、护理心理学的相关概念(3分钟)
结合教材介绍:把握概念。
(一)心理学的概念
(二)护理心理学的概念。
二、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3分钟)
结合教材介绍:
(一)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二)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三、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2分钟)
(一)交叉学科
(二)基础学科
(三)应用学科
四、护理心理学的相关学科(2分钟)
(一)普通心理学
(二)医学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
(四)行为心理学
(五)认知神经科学
(六)伦理学
第二节医学模式转变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
一、医学模式转变(7分钟)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
(二)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
1、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3、生物医学模式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二、护理心理学的兴起(8分钟)
(一)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二)适应现代护理学发展的需要
现代护理学发展阶段
~40年代——以疾病为中心
40~60年代——以病人为中心
70年代~——以人的整体健康为中心
1、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目标: 帮助医生消除病人身体上的“病灶”使其恢复正常功能。
工作内容: 执行医嘱是护理工作最主要的内容。
特点: 有利于医护明确分工形成一整套疾病护理操作技术和程规,护理只关心“病”不关注患病的“人”。
2、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目标: 应用护理程序全面收集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资料, 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工作内容: 从疾病护理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
特点: 改变了护理研究方向和内容
改变了护士工作内容和角色
改变了医护关系从助手→合作的伙伴
改变了护患关系从被动接受→主动参与
从护士出发→从病人出发
改变了护理教育课程设置
3、以人的整体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目标: WHO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工作内容: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特点: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科学
护理的任务扩展
护士的工作场所延伸
第三节护理心理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0分钟)
结合教材介绍:
(一)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以及疾病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
(二)研究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的理论和方法。
(三)研究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的方法。
(四)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护士的心理素质和培养。
二、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5分钟)
结合教材介绍,注意区别优缺点:
(一)观察法
1.定义:
2.内容:外貌、表情、行为、语言、作业、衣着服饰等。
3.分类: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
(二)调查法:
1.定义:
2.分类:问卷、访问。
3.优缺点:
(三)心理测验法
医学心理学常用方法。
(四)实验法
1.定义:
2.注意事项:
(五)个案研究与抽样研究
1.定义:
2.要求:
(六)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
二)心理护理科研活动深入开展
(三)临床心理护理方法得到应用
第四节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国外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18分钟)
(一)心理学融入护理实践,强调心身统一
(二)心理教育成为培养护理人才的核心内容
(三)应用心理疗法开展临床心理护理
(四)开展定量和定性研究
二、我国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12分钟)
(一)学科建设日趋成熟和完善
(二)心理护理科研活动深入开展
(三)临床心理护理方法得到应用
小结:各种方法各有适用范围,各有优缺点,注意扬长避短。
总结:归纳本节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10)
思考题:(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