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数列习题答案
第五章时间数列作业答案.docx

《应用统计学》作业班级 ________ 姓名 学号 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第五章时间数列年份2003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工业增加值(万元) 260310 290 350 420 500260 + 310 + 290 + 350 + 420 + 5006 355(万元)变动吋间 1月1日 1月21日2月3 H 2月28日 3月31日 工人数(人) 125130150160155_ yaf 125X 20+130 x 14+150 x 25+160x30+155x1 ------- -- -------------------------------------------------------- Z/ 20+14+25+30+1 13025 —人、 = -------- = 145(人)90时间9 月 30 □ 10 月 31 口 11月30日12 月 31 口职工人数(人) 536 540 548554H-1536 s 、C/1O 554——+ 540 + 548 + —— 2 ----------------------- 2_ = 544(人)季度一季度末二季度末三季度末四季度末生产工人数(人) 640650680 660 职工人数(人)800 810 850 860六、综合分析1.设某企业2003—2008年工业增加值有如下资料:试计算该企业2003—2008年期间工业增加值的平均数。
解:各年工业增加值的平均数为n2.设某企业工人人数资料如下:资料变动时间,计算企业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解:该企业第一季度平均人数为3.已知某工厂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要求计算该厂第四季度平均职工人数。
解:根据公式可得:该厂第四季度平均职工人数为:4.某厂2008年季度末职工人数和生产工人数有如下资料:注:该厂2007年末职工人数为790人,生产工人数为630人,要求计算该 厂2008年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的平均比重。
8章 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35.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理由是( )。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B
36.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用几何平均法的目的在于考察( )。
A.最初时期发展水平B.全期发展水平
C.最末时期发展水平D.期中发展水平
B
3.发展速度属于( )
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动态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
C
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
A报告期水平B基期水平C实际水平D计划水平
B
5.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7
月初人数(人)
280
284
280
300
302
304
320
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 )
A 296人B 292人C 295人D 300人
A.0.33倍B.0.50倍C.0.75倍D.2倍
D
16.已知一个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3%、5%、8%,则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3%×5%×8%B.103%×105%×108%
C.(3%×5%×8%)+1D.(103%×105%×108%)-1
D
17.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8%,2003年比2001年增长了12%,则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
时间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销售额万元10001100130013501400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下列数据正确的有a第二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二定基增长速度10b第三年的累计增长量二逐期增长量200万元c第四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35d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4万元e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35万元ace7
时间数列习题答案

时间数列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绝对数 相对数 平均数2、现象所属的时间 统计指标数值 3各时期的发展水平 序时平均数4、环比 定基 112010-⋅⋅⋅=n n n a a a a a a a a 1010--=÷n n n n a a a a a a5、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6、 各期环比发展速度7、季节比率 二、单项选择题1、A2、C3、A4、C5、A6、B7、B8、B 三、多项选择题1、B 、C 、E2、A 、C 、D3、A 、E4、A 、D 、E 四、判断题1、√2、×3、√4、×5、× 五、计算题1.某企业2004年4月份几次工人数(人)变动登记如下:4月1日 4月11日 4月16日 5月1日 1210 1240 1300 1270 试计算该企业四月份的平均工人数。
该题练习目的是计算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题中资料属于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应以工人人数持续日数为权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
解:∑∑=faf a 12601551015130051*********=++⨯+⨯+⨯=(人)2.某企业2003年各月记录在册的工人数如下:试计算2003年该该企业平均工人数。
解:本题的练习目的与上题一样,已知资料为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12111221110222---+++++++++=n n n n f f f f a a f a a f a a a人)(385133221124124123241241413322132414408224083352233533012330326=+++++⨯++⨯+++++++⨯++⨯++⨯++⨯+=3.某企业2003年各季度计划产值和计划完成程度的资料如下:要求计算该企业年度计划平均完成程度。
解:(此题是由相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因为计划完成百分比是实际产值与计划产值之比,所以要分别计算出实际产值和计划产值的序时平均数后再对比求得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8章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8章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第⼋章时间数列分析⼀、单项选择题1.时间序列与变量数列( )A 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B 都是根据变量值⼤⼩排列的C 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排列的D 前者是根据变量值⼤⼩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C2.时间序列中,数值⼤⼩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平均数时间序列B 时期序列C 时点序列D 相对数时间序列 B3.发展速度属于( )A ⽐例相对数B ⽐较相对数C 动态相对数D 强度相对数 C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A 报告期⽔平B 基期⽔平C 实际⽔平D 计划⽔平 B5.某车间⽉初⼯⼈⼈数资料如下: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数约为( )A 296⼈B 292⼈C 295 ⼈D 300⼈ C6.某地区某年9⽉末的⼈⼝数为150万⼈,10⽉末的⼈⼝数为150.2万⼈,该地区10⽉的⼈⼝平均数为( )A 150万⼈B 150.2万⼈C 150.1万⼈D ⽆法确定 C7.由⼀个9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发展速度( ) A 有8个 B 有9个 C 有10个 D 有7个 A8.采⽤⼏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A 各年环⽐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 各年环⽐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 各年环⽐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 各年环⽐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A9.某企业的科技投⼊,2010年⽐2005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2006—2010年间科技投⼊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5%6.58 B 5%6.158 C6%6.58 D 6%6.158B10.根据牧区每个⽉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的公式是( ) A 简单平均法 B ⼏何平均法 C 加权序时平均法 D ⾸末折半法 D11.在测定长期趋势的⽅法中,可以形成数学模型的是( )A 时距扩⼤法B 移动平均法C 最⼩平⽅法D 季节指数法12.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的是()。
时间数列习题及答案

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时间数列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2.某地区1989~2008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时间数列是A.绝对数时期数列B. 绝对数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3.某地区1999~2008年按年排列的每人分摊粮食产量的时间数列是A.绝对数时间数列B.绝对数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4.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年11月某企业在册工作人员发生了如下的变化:11月1日在册919人,11月6日离开29人,11月21日录用15人,,则该企业11月份日平均在册工作人员数A.900 B.905 C.912 D.9196.某企业4 月、5 月、6 月、7 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 人、295 人、293 人和301 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A.290+295+293+301/4B.290+295+293/3C.290/2+295+293+301/2/4-1D.290/2+295 十293+301/2/47.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则定基增长速度为A.9.2%×%×%×%B.%×%×%×%-100%%×%×%×%-100%8.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9.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D.以上都不对10.广东省第三产业增加值2008年比2002年增加了%,则广东省这几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11.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10%,周三下跌了2%,周四上涨了5%,这三天累计涨幅为A.13%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A.年年下降B.年年增长C.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13.今年某月发展水平除以去年同期发展水平的指标是A.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C. 平均发展速度D.年距发展速度14.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15.若无季节变动,则各季的季节指数为A.0 % C.小于100% D.大于100%二、多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直接相加没有实际意义的有A.时点数列 B.时期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 E.绝对数时间数列2.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指标名称 B.指标数值C.指标单位 D.现象所属的时间3.时点数列的特点有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 D.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登记取得的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A.我国近几年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的黄金储备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5.下列数列哪些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B.百元产值利润率时间数列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时间数列D.某单位人员构成时间数列E.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时间数列6.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是A.历年旅客周转量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C.历年商品销售量D.某高校历年毕业生人数E.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7.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称为A.序时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D.平均发展水平 E.平均发展速度8.某水产公司2001年产值为2000万元,2008年产值为2001年的300%,则该公司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量及年平均增长速度为A.年平均增长量为万元B.年平均增长量为万元C.年平均增长速度为%D.年平均增长速度为%E.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有A.季节比率法B.移动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时距扩大法三、计算题1.某企业2008年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所示;计算该企业2008年全年平均职工人数;2.某企业2008年各季度实际完成利润和利润计划完成程度的资料如下:试计算该企业年度利润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3.某企业集团公司2008年第三季度职工人数及产值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第三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2计算第三季度的劳动生产率4.某企业2003-2008年间某产品产量资料如下:要求:1将表中空格数据填齐;2计算200-2008年间该企业的年平均产量、年平均增长量和年平均增长速度;5.2008年末我国人口为亿人,为争取2020年末我国人口控制在15亿人之内,要求:1计算年人口平均增长率;2若从2009年起今后年人口平均增长率控制在1%之内,试计算2020年末我国人口数;6.某市制定城市社会发展十年规划,该市10年后人均绿化面积要在2000年的人均4平方米的基础上翻一番,试问:1若在2010年达到翻一番的目标,每年的平均发展速度是多少2如果希望提前两年达到翻一番的目标,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多少3若2001年和2002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10%,那么后8年应该以怎样的平均增长速度才能实现这一目标7.2004~2008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试计算广东省这几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若按照此速度发展,广东省需要多少时间可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8.某企业连续6年的销售额资料如下:要求:1.试用最小平方法建立恰当的趋势方程;2.试预测该企业2009年和2010年的销售额;四.分析题:某市2006~2008年水产品销售量情况如下表资料;单位:千吨要求:1试判断用“按月季平均法”还是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求季节指数为什么用你选择的方法计算季节指数;2若2009年预计该市水产品的销售量可达到40千吨,试预测2009年各月的水产品销售量;3若2009年1~4月份该市水产品的实际销售量为千吨,试预测2009年5~12月的水产品销售量;答案一、1.D 2.B 3.C 4.C 5.A 6.B 7.D 8.C 9.B 10.D 11.B 12.A 13.D 14.A 15.B二、1.A,C,D 2.B,D 3.B,C,E 4.B,C 5.B,C,E 6.B,E 7.A,D 8.A,C 10.B,C,D 三、 1.2.(860887875898)/4131.78%860887875898()/4130%135%138%125%+++==+++年度利润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3.1(800084009000)/31.8195(/)46404600(46604680)/(41)22++==+++-第三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万元人2第三季度劳动生产率=×12=万元/人 4.12年平均产量为万件,年平均增长量为47万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110.010210.2===年平均人口增长率‰ 212202013.28(11%)14.96()=⨯+=年末我国人口数亿人6.11.0718107.18%G X ====2119.05%==平均增长速度3106.48%G X ==,所以平均增长速度为% 7.114.1%==平均增长速度G X == 1ln ln 4G X n = ln 4ln 411ln ln1.141G n X ==≈年 8.10t =∑令,98.85 2.66c y a bt t =+=+ 2(2009)98.85 2.667117.47c y =+⨯=万元,(2010)98.85 2.669122.79c y =+⨯=万元四.1从资料可以看出,水产品销售量不仅有季节性变动,而且有较明显的长期增长的趋势,所以需要用移动平均趋势剔法来计算季节指数;采用十二期移动平均趋势剔除,计算出经调整后的1~12月的季节指数分别为%,%,%,%,%,%,%,%,%,%,%,%; 22009年1月的销售量40117.35% 3.9112=⨯=千吨 2009年2月的销售量4097.63% 3.2512=⨯=千吨其余各月依此类推; 32009年5月的销售量59.80%9.5 1.54117.35%97.63%83.53%69.33%=⨯=+++千吨2009年6月的销售量70.04%9.5 1.91117.35%97.63%83.53%69.33%=⨯=+++千吨其余各月依此类推;。
时间序列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时间数列与变量数列( )A 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B 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C 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D 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2.时间数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平均数时间数列B 时期数列C 时点数列D 相对数时间数列 3.发展速度属于( )A 比例相对数B 比较相对数C 动态相对数D 强度相对数 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A 报告期水平B 基期水平C 实际水平D 计划水平 5.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 )A 296人B 292人C 295 人D 300人6.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2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 )A150万人 B150.2万人 C150.1万人 D 无法确定 7.由一个9项的时间数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 ) A 有8个 B 有9个 C 有10个 D 有7个 8.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A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9.某企业的产值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2001—2005年间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A 5%6.58 B 5%6.158 C 6%6.58 D 6%6.158 10.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 )A 简单平均法B 几何平均法C 加权序时平均法D 首末折半法 11、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称为( )A 、长期趋势B 、季节变动C 、循环变动D 、随机变动1.C 2.B 3.C 4.B 5.C 6.C 7.A 8.A 9.B 10.D 11、B 二、多项选择题1.对于时间数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数列是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的B 数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C 数列中的数值都有可加性D 数列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E 编制时应注意数值间的可比性 2.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A 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有关B 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C 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D 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E 数值是连续登记得到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平均增长速度大于平均发展速度B 平均增长速度小于平均发展速度C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D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E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4.下列计算增长速度的公式正确的有( )A %100⨯=基期水平增长量增长速度 B %100⨯=报告期水平增长量增长速度C 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100%D %100⨯-=基期水平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增长速度E %100⨯=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增长速度 5.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有( )A1231201-⨯⨯⨯⨯=n n a a a a a a a a nx Ba a nx n =C 1a a nx n= D nR x = E n xx ∑=6.某公司连续五年的销售额资料如下: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下列数据正确的有( )A 第二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0%B 第三年的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200万元C 第四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35%D 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4万元E 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3.5万元 7.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A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B 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 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D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E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8.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 )A 时距扩大法B 方程法C 最小平方法D 移动平均法E 几何平均法9.关于季节变动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的在于掌握事物变动的季节周期性 B 常用的方法是按月(季)平均法 C 需要计算季节比率D 按月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400%E 季节比率越大,说明事物的变动越处于淡季 10.时间数列的可比性原则主要指( )A 时间长度要一致B 经济内容要一致C 计算方法要一致D 总体范围要一致E 计算价格和单位要一致1.BDE 2.BD 3.BC 4.ACD 5.ABD 6.ACE 7.AE8.ACD 9.ABC 10.ABCDE 三、判断题1.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都是统计绝对数。
统计学第八章时间数列分析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第八章时间数列分析试题及答案第八章时间数列分析(二) 单项选择题1、组成动态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 )。
A、时间和指标数值B、变量和次数(频数)C、主词和宾词D、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2、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C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形成的数列C、企业总产值按时间顺序形成的数列D、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形成的分组数列3、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C )。
A、某工厂各年工业总产值;B、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C、某厂历年年初固定资产额D、某厂历年新增职工人数。
3、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 )。
A、时期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5、工人劳动生产率时间数列,属于( C )。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点数列6、在时点数列中,称为“间隔”的是( C )。
A、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间的距离;B、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差;C、两个相邻指标在时间上的距离;D、两个相邻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
7、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基础指标是( A )。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
8、计算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资料来源是( D)A、前者为时点数列,后者为时期数列B、前者为时期数列,后者为时点数列C、前者为变量数列,后者为时间数列D、前者为时间数列,后者为变量数列9、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B )A、首尾折半法B、简单算术平均法C、加权算术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10、某企业某年1-4月初的商品库存额如下表:(单位:万元)月份 1 2 3 4月初库存额 20 24 18 22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库存额为( C )A、(20+24+18+22)/4B、(20+24+18)/3C、(10+24+18+11)/3D、(10+24+9)/311、上题中如果把月初库存额指标换成企业利润额,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利润额为( B )A、(20+24+18+22)/4B、(20+24+18)/3C、(10+24+18+11)/3D、(10+24+9)/312、某企业某年一季度的利润额为150万元,职工人数120人,则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利润额和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分别为:( B )A、50万元,40人B、 50万元,120人C、150万元,120人D、以上全错13、定基增长量和环比增长量的关系是( B )。
8章-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时间数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 时间序列与变量数列()A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B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C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D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C2.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A平均数时间序列B3.发展速度属于(A比例相对数B时期序列C时点序列D相对数时间序列)B比较相对数C动态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C4. 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A报告期水平B基期水平C实际水平D计划水平B5. 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A 296 人B 292 人C 295 人D 300 人C6. 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 2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A 150万人B 150 . 2万人C 150 . 1万人D 无法确定C7. 由一个9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A有8个B有9个C有10个D有7个A8. 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A9. 某企业的科技投入,2010年比2005年增长了58. 6%,则该企业2006—2010年间科技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 558.6%B 5158.6%C 658.6%D 6158.6%B10. 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A简单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加权序时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D11. 在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中,可以形成数学模型的是()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季节指数法12. 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的是( )。
A. 时期数列B. 时点数列C. 相对数数列D. 平均数数列 A13. 按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侧重于考察现象的( ) A. 期末发展水平 B. 期初发展水平 C •中间各项发展水平D.整个时期各发展水平的总和14. 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 )A.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和 B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差 C.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积 D.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商 A15. 已知某地区 2010 年的粮食产量比 2000 年增长了 1 倍,比 2005 年增长了 0.5 倍,那么 2005 年粮食产量比 2000 年增长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数列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绝对数 相对数 平均数
2、现象所属的时间 统计指标数值 3各时期的发展水平 序时平均数
4、环比 定基
1
12010-⋅⋅⋅=n n n a a a a a a a a Λ
1
010--=÷n n n n a a
a a a a
5、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6、 各期环比发展速度
7、季节比率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C
5、A
6、B
7、B
8、B 三、多项选择题
1、B 、C 、E
2、A 、C 、D
3、A 、E
4、A 、D 、E 四、判断题
1、√
2、×
3、√
4、×
5、× 五、计算题
1.某企业2004年4月份几次工人数(人)变动登记如下:
4月1日 4月11日 4月16日 5月1日 1210 1240 1300 1270 试计算该企业四月份的平均工人数。
该题练习目的是计算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题中资料属于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应以工人人数持续日数为权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
解:
∑∑=
f
af a 1260
1551015
130051*********=++⨯+⨯+⨯=
(人)
2.某企业2003年各月记录在册的工人数如下:
试计算2003年该该企业平均工人数。
解:本题的练习目的与上题一样,已知资料为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1
211
122
1110222---+++++++++=
n n n n f f f f a a f a a f a a a ΛΛ
人)(38513322112412
412324124141
3322132414
408224083352233533012330326=+++++⨯++⨯++
+++++⨯++⨯++⨯++⨯+=
要求计算该企业年度计划平均完成程度。
解:
(此题是由相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因为计划完成百分比是实际产值与计划产值之比,所以要分别计算出实际产值和计划产值的序时平均数后再对比求得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计算方法如下:
∑∑∑∑∑∑⋅==
=
b c b b a n
b n a
c )()(
= 898875887860%
125898%138875%135887%130860+++⨯+⨯+⨯+⨯
=131.97%
4.某企业上半年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该企业上半年平均每个月的人均产值。
解:
人均产值是相对数,是产值和人数相比。
上半年平均每个月的人均产值
上半年平均工人数值
上半年平均每个月的产=
做此题要注意两点:一是产值数要用人均产值和平均人数进行推算;二是这里已知的是每个月的平均人数,计算上半年平均人数时可直接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
计算方法如下:
∑∑∑∑∑∑⋅=
==b c b b a n b n
a c )()(
750770750730700650750
587705475052730477005065044+++++⨯+⨯+⨯+⨯+⨯+⨯=
4350221990
=
03.51=(万元/人)
5.某企业1—7月份的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1)上半年平均每月销售产值和平均职工人数;(2)上半年平均每月劳动生
产率和上半年的劳动生产率;(3)上半年职工构成指标。
解:
(1)上半年平均每月产值:
167
.926
55369491929010284==+++++==∑n a a (万元)
上半年平均职工人数:
n b b b b b n
n 22
110++++=-Λ
172110105105103100982
100-+
+++++=
67.102=(人)
(2)上半年平均每月全员劳动生产率:
8977.067.102167
.92===
b a
c (万元/人)
上半年的全员劳动生产率:
3862
.567.102553
==
=
∑b
a c (万元)
(3)职工构成指标,即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
上半年平均工人数为:
n a a a a a n
n 22
110++++=-Λ
1
72
8075757268602
68-+
+++++=
=70.67
上半年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为:
%8.6867.10267
.70===
b a c
6.某企业产量1998年比1997年高2%,1999年与1998年对比为95%,2000年是1997年的1.2倍,2001年该企业年产量为25万吨,比2000年多10%,2002年产量为30万吨,2003年产量为37万吨。
试计算:
(1)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
(2)以1977年为基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3)各年产量
(4)1997—2003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解:
(本题练习目的:;利用各种速度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算。
)计算结果如下:
1997—2003年的年发展速度:
%8.11194
.183760===n
n a
a x
7.200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万亿美元,若每年以7%的增长率发展,到201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什么水平?
解:
200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万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7%,则平均发展速度为107%,年份为10年。
97.107.11)(10
0=⨯==n n
x a a (万亿元) 201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97万亿元。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耕地面积(万亩)
52
50
48
43
41
年份 t 耕地面积y
t 2
ty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1 2 3 4 5 52 50 48 43 41 1 4 9 16 25 52 100 144 172 205 ∑
15
234
55
673
()
2
2∑∑∑∑∑--=
t t n Y t tY n b 2
15-55523415-6735⨯⨯⨯=
=-2.9 5.555
15)9.2(5
234=⨯--=-=
-=∑∑n
t b n
y t b Y a
t y c 9.25.55-=
到2010年时,t=11,代入直线趋势方程:
6.23119.25.552010=⨯-=y (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