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墙转角处构造柱支模示意图.DWG2020-08-27_20_49_46_674
梁柱钢筋平法标注图解

板钢筋计算
底部受力筋:
标注长度+2*弯 钩长度(一级钢时)
上图单块板钢筋根数: 【板宽-上轴线到梁边距离-下轴到梁边距离-2*50】/间距 + 1
负筋:
标注长度+左 弯折长度+右弯折 长度
剪力墙钢筋计 算
水平钢筋
长度
墙身钢筋
根数
竖向钢筋
长度
墙柱 墙柱
架立筋:净跨长- L(净跨)/3【左边支座】- L(净跨)/3【右边支座】+搭接*2
悬臂梁钢筋计算 下图钢筋形式:全跨长-砼保护层-右支座+下弯长度+锚固长度
下弯长度:梁高-2*砼保护层+次梁宽-砼保护层+50+斜 长+锚固值
柱钢筋的计算
基础插筋:基础层高+上层
上层非连接区长度+搭接长度+ 锚固长度-砼保护层(35)
(弯锚、直锚)
•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墙长- 2*保护层 +0.65*2Lae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 (弯锚、直锚)
• 根数=层高-2*50 /间距+1 (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 设)
墙身水平筋计算总结:
• 无论墙身转角为直角、丁直角、十字角 甚至斜交角,墙身水平钢筋的长度计算 只区分墙端为端柱还是暗柱,总的来说 就是墙身端为暗柱时,水平钢筋算墙长; 墙端为端柱时,水平钢筋算净长+锚固。
中间支座上部负筋: 1、上排:L(净跨)/3+ L(净跨)/3+支座宽 2、下排: L(净跨)/4+ L(净跨)/4+支座宽 【注:L (净跨) 为该支座相邻两跨跨长值大者】
梁柱板钢筋平法标注图解

A型(一跑楼梯)
楼梯
B型(有低端平板一跑楼梯)
C型(有低端平板一跑楼梯)
D型(有低端和高端平板一 跑楼梯)
37
38
39
40
41
钢筋计算
42
梁钢筋的计算
上通筋:跨长和-左边支座的右半边-右边支座左半边+锚固*2: 箍筋(根 数): 【L(净
跨)-50*2】/箍筋 间距 + 1
43
左边支座上部负筋:1、上排:L(净跨)/3+锚固 2、下排: L(净跨)/4+锚固 右边支座上部负筋:1、上排:L(净跨)/3+锚固 2、下排: L(净跨)/4+锚固
距为100非加密区为200,肢数为2; • 2Φ25表示2根二级、直径是25的通长筋;*4Φ10表示四 根
一级、直径是10的腰筋; • (4 Φ 12)表示4根一级、直径是12的架立筋; • (-0.100)表示梁顶标高;
原位标注:
• 2Φ25+2Φ22表示该处钢筋总信息为2根直径是25的加上2 根直径是22的。
梁上部钢筋
2 16悬臂端下部钢筋
2 22(1跨下部钢筋_上排)
4 22(1跨下部钢筋_下排) 锚固长度
2 20(2跨下部钢筋)
3 20(3跨下部钢筋_上排)
锚固长度
4 20(3跨下部钢筋_下排) 锚固长度
梁下部钢筋
锚固长度
15
梁内钢筋说明
16
17
18
19
20
21
标注说明
上图集中标注:
• KL2(2A)中KL2为梁名称,2A表示两跨有一端悬臂; • Ф8@100/200(2)表示箍筋是一级钢直径是8加密区间
转角的柱如何布置转角的构造柱

三维算量2005入门问题解答:1.转角的柱如何布置?转角的构造柱?答:可以采用轴线偏移和修剪来定义转角柱(或构造柱)的截面形状,然后用识别菜单下面的封闭曲线功能将柱截面封闭成一个块图形,然后在柱布置对话画框中定义异型柱,选择定义好的截面图形即可。
2.构造柱截面不同墙宽时如何布置?答:先按柱布置上去,再用编辑菜单下面的构造住转换功能转换成构造柱。
3.如何定义(编辑)不规则柱?答:先在平面上画出柱截面图,再用识别菜单下面的封闭曲线功能将柱截面封闭成一个块图形,然后定义异型柱,选择截面图形即可。
4.同一编号的梁有不同断面时如何处理?答:用构件编辑器修改单跨梁截面尺寸。
5.一条多跨梁布置后自动断成多段,这时如何偏移整条梁?答:将组合开关打开,即命令行显示值等于1,再用移动命令偏移梁的位置。
6.转角布置的墙,会自动离开,不交在同一点,影响工程量?答:有细微的误差,可以选择墙的夹点(蓝点)来拉伸至闭合,重叠部分系统会自动扣减。
7.布置构件(梁、墙)有时出现仅有支座处有,其余该有的地方画不上去的现象。
答:那是因为系统会自动判断支座来布置,梁可以先画支座梁,再画单边柱、墙支座的梁。
墙可以手动画墙将其布上。
8.布置半截构柱(不到层高)墙却按整条柱全部扣减。
答:一般这种情况是用柱布置构造柱导致的,只是把编号写成GZ1之类的,这样系统认为这个构件还是柱,而不是构造柱。
而正确的做法是用构造柱布置按钮将构造柱定义和布置上去。
或者用柱布置时将墙隐藏掉,再布置柱,完了之后再将墙显示出来,墙就不会断开了。
9.有半截柱(窗台下)处窗布置不上去。
取消柱后将墙联上还是不能布置。
答:墙长小于窗宽不能布窗10.以前已设置好构造柱但进入列表上没有看见,从新设置以前编号增加时只有后续编号。
答:那是因为在柱布置对话框里已经定义了相同的编号,为了避免误导用户和钢筋配置的准确性所以系统会自动跳过此编号。
11.已布置的构件如何偏移?答:方法1:可以用编辑菜单下面的构件对齐功能是构件对齐,如:柱边与梁边对齐、柱边与墙边对齐。
勒脚、散水过梁、圈梁、构造柱PPT课件

200×115×53
2021/3/9
授课:XXX
4
砖墙厚度:一般以砖长为基数来称呼墙体的厚度,如一 砖墙、半砖墙等。当灰缝宽度按10mm计算时,砖墙厚度 的尺寸如下:
2021/3/9
授课:XXX
5
2、砂浆 砂浆是砌块的胶结材料。常用的砂浆有水泥砂浆、混合砂 浆、石灰砂浆和粘土砂浆。 (1)水泥砂浆由水泥、砂加水拌和而成,属水硬性材料, 强度高,但可塑性和保水性较差,适应砌筑湿环境下的砌体, 如地下室、砖基础等。 (2)石灰砂浆由石灰膏、砂加水拌和而成。由于石灰膏 为塑性掺合料,所以石灰砂浆的可塑性很好,但它的强度较 低,且属于气硬性材料,遇水强度即降低,所以适宜砌筑次 要的民用建筑的地上砌体。
2021/3/9
授课:XXX
2
我国标准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 砖长:宽: 厚=4:2:1(包括10mm宽灰缝),标准砖砌筑墙体时是以 砖宽度的倍数,即115+10=125mm为模数。这与我国现行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的基本模数M = l00mm不协 调,因此在使用中,须注意标准砖的这一特征。
窗台类型
2021/3/9
授课:XXX
18
三、墙脚 底层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墙体常称为墙脚。墙脚包 括墙身防潮层、勒脚、散水和明沟等。 1、勒脚 勒脚是外墙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为防止雨水上溅墙 身和机械力等的影响,所以要求墙脚坚固耐久和防潮。一般 采用以下几种构造做法(如图3-12)。 (1)抹灰:可采用20厚1:3水泥砂浆抹面,1:2水泥白 石子浆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此法多用于一般建筑。 (2)贴面:可采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如花岗石、水 磨石板等。其耐久性、装饰效果好,用于高标准建筑。 (3)勒脚采用石材,如条石等。
圈梁构造柱节点配筋图集课件

节点透用示例(6度三具楼声的楼氩)
砖墙模居
上古 国
注:1.见第8页的注1~ 2.平面示例中,影制
J.钢解的据排见第9页
18
县廿上.
醒
p
⑧ 张角的据接
)
⑦
弹高差>300)
四 (圈聚高差≤300)
注:1.剂面3-3~7-7详见第10页; 砖墙楼房
2.其他说明见第8、10页的注。
(J)圈累(6.7度) m
>liE
460100
围柔高
顶层高 460100
460200
>700及
1/6层高
960100
圈梁商
412(中柱C) 414(边柱D)
914(角桂日
室外地面
240
g
300k30
a
0056622 00004
A
屋蓋團梁
拉结筋
2060500 楼蓋圜粱
樓蓋圈粱
基础圍粱 (有或无)
(5 )构造柱断面及配筋 GZ1
多 普通砖 层 多孔砖 砌 多孔砖 体 小砌块
最小墙厚 度( mm)
240 240 190 190
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
烈度
6
7
8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24
8
21
7
18
6
21
7
21
7
18
6
21
7
18
6
15
5
21
7
21
7
18
6
9 高度 层数
12
4
12
4
底部框架一抗震 240
22
7
【精选】构造柱图集(修订版)-精选

构造柱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
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
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
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与构造柱连接处的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应超过300mm或5皮砖高,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应先退后进,进退相差1/4砖。
圈梁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以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破坏。
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叫基础圈梁;而在墙体上部,紧挨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梁。
因为圈梁是连续围合的梁所以叫做圈梁。
圈梁是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楼层、吊车梁顶或基础顶面标高处,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构件。
按要求圈梁应该在同一水平面上连续、封闭,但当圈梁被门窗洞口(如楼梯间窗口洞)阶段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附加圈梁进行搭接补强。
附加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两梁高差的两倍,亦不小于1000mm.4 x7 {6 ]6 I! {* i+ w! a, r' S9 i圈梁通常设置在基础墙、檐口和楼板处,其数量和位置与建筑物的高度、层数、地基状况和地震强度有关。
标准图集-(西南地区)构造柱及拉结筋对比表

其他图集
建筑施工规范
05G701(一)加气砼砌块墙:(1)未设 构造柱和框架柱时、填充墙只与构造柱 连接时、平柱墙及内墙与框架柱连接 时,设置∮6@600拉结筋(2)外包墙与 框架柱连接时:7-9度外墙应设置小构造 柱,小构造柱与砌体之间设置∮6@500拉 结筋,其它砌体拉结筋为∮6@600;内墙 及非抗震、6度外墙设置∮6@600拉结筋 。(3)半包墙与框架柱连接时:8-9度 外墙应设置小构造柱,小构造柱与砌体 之间设置∮6@500拉结筋,其它砌体拉结 筋为∮6@600;内墙及非抗震、6-7度外 墙设置∮6@600拉结筋。
(1)未设构造柱和框架柱时、填充墙只与构造柱 连接时、平柱墙及内墙与框架柱连接时,设置∮ 6@500拉结筋(2)外包墙与框架柱连接时:7-9度 外墙应设置小构造柱,小构造柱与砌体之间设置 ∮6@500拉结筋,其它砌体拉结筋为∮6@600;内 墙及非抗震、6度外墙设置∮6@600拉结筋。
序号
对比内容
多层砖房抗震结点
多层砖房抗震构造
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
9
砌体拉结筋设 置长度
(1)240墙:伸入构造柱内200mm, 伸入砌体内1000mm,距墙边线50mm 。(2)370墙:伸入构造柱内 200mm,伸入砌体内1000mm,距墙边 线60mm(3)当因有洞口,伸入墙内 不足1000mm,拉结筋距洞口边线的 距离为50mm(4)设置拉结筋的下弯 钩,弯钩为90度直弯钩,弯折长度 为40mm(5)构造柱在外墙尽端洞 边处,墙垛较短时,在该墙垛洞边 侧设置构造柱进行加强。在该墙垛 沿洞高设置∮6@250拉结筋,长度 =b+400+2*(直弯钩60mm),b为墙 垛在两端构造柱之间的净距离。拉 结筋在窗下墙时,伸入窗下墙内 1000mm.(6)构造柱在内墙阳角洞 边处,墙垛较短时,在该墙垛洞边 侧设置构造柱进行加强。在该墙垛 沿洞高设置∮6@500拉结筋,长度 =b+400+2*(直弯钩60mm)。拉结筋 在窗下墙时,伸入窗下墙内1000mm
构造柱图集

构造柱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
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
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
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与构造柱连接处的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应超过300mm或5皮砖高,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应先退后进,进退相差1/4砖。
圈梁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以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破坏。
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叫基础圈梁;而在墙体上部,紧挨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梁。
因为圈梁是连续围合的梁所以叫做圈梁。
圈梁是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楼层、吊车梁顶或基础顶面标高处,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构件。
按要求圈梁应该在同一水平面上连续、封闭,但当圈梁被门窗洞口(如楼梯间窗口洞)阶段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附加圈梁进行搭接补强。
附加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两梁高差的两倍,亦不小于1000mm.圈梁通常设置在基础墙、檐口和楼板处,其数量和位置与建筑物的高度、层数、地基状况和地震强度有关。
圈梁主要作用1·加强砌体结构的整体刚度,对砌体有约束作用,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