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砂浆的取样、标准及检测

合集下载

砌筑砂浆试件取样送检方案

砌筑砂浆试件取样送检方案

砌筑砂浆试件取样送检方案砌筑砂浆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对于保证砌筑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施工前,需要对砂浆进行取样并送检,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

下面是一份关于砌筑砂浆取样送检的详细方案:一、目的和范围:本方案的目的是为了监督和保证砌筑砂浆的质量,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范围包括所有需要使用砌筑砂浆的施工现场。

二、取样方法:1.取样地点:从每个批次的砌筑砂浆中随机选择5个取样点,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取样工具:使用干净的塑料容器或密封袋进行取样,避免污染。

3.取样数量:每个取样点取样量应不少于1升。

三、取样时间:1.初始取样:在每个批次的砌筑砂浆混合之后的24小时内进行初始取样。

2.中期取样: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如浇筑完成后的24小时内进行中期取样。

3.最终取样:在砌筑砂浆全部硬化后的24小时内进行最终取样。

四、包装和标识:1.取样时使用的容器或袋子应干净、干燥,并密封好。

2.在容器或袋子上标明取样地点、取样日期、批次号等相关信息。

五、送检计划:1.每个批次的砌筑砂浆应按照上述取样方法进行取样,并尽快送检。

2.取样时应备足相应数量的样品,以确保送检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样品。

3.根据具体情况,可将样品分为两份,一份用于实验室检测,另一份作为备份留存。

4.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

六、检测指标:砌筑砂浆的检测指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质量:色泽、均匀性、粘结性等。

2.物理性能:流动性、抗压强度、抗渗性等。

3.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水灰比、粉煤灰掺量等。

七、结果分析和处理:1.检测结果应与相关标准进行比对,对检测指标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分析。

2.如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则砌筑砂浆可以继续使用;如不符合要求,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或更换砌筑砂浆。

以上是关于砌筑砂浆取样送检方案的详细介绍。

通过按照该方案进行取样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砌筑砂浆质量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砌体工程砌筑砂浆的监理检查与验收细节

砌体工程砌筑砂浆的监理检查与验收细节

砌体工程砌筑砂浆的监理检查与验收细节一、监理检查细节(一)施工材料监理(1)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32.5级,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42.5级。

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

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性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2)砂:砂宜用中砂,其中毛石砌体宜用粗砂,砂浆用砂不得含有有害杂物。

砂浆用砂的含泥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

2)对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

3)人工砂、特细砂,应经试配后能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

(3)石灰膏: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孔径≤3mmX3mm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磨细生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2d。

沉淀池中贮存的石灰膏应采取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的措施,配制水泥石灰砂浆时,不得采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4)黏土膏:采用黏土或粉质黏土制备黏土膏时,宜用搅拌机加水搅拌,通过孔径≤3mmX3mm的网过筛,用比色法鉴定黏土中的有机物含量时应浅于标准色。

(5)电石膏:制作电石膏的电石渣应用孔径不大于3mmX3mm的网过滤,检验时应加热至70℃并保持20min,没有乙炔气味后,方可使用。

(6)水:水质应符合现行的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163~2006)的规定。

(7)外加剂: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形式检验报告。

(二)施工过程监理(1)砂浆配制:1)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材料,采用机械搅拌。

搅拌时间。

应自投料结束算起,对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120s,对掺用粉煤灰和外加剂的砂浆,应≥180s。

取样手册(砌体工程)

取样手册(砌体工程)

砌体工程一、检测依据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2、《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17)3、《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二、概述1、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是根据测钉贯入砂浆的深度和砂浆抗压强度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压缩工作弹簧加荷,把一测钉贯入砂浆中,由测钉的贯入深度通过测强曲线来换算砂浆抗压强度的检测方法。

2、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适用于下列砌体工程中砌体灰缝砂浆强度(以下简称砌筑砂浆强度)的检测和推定,检测结果可作为处理砌体工程质量的一个主要依据。

3、原位轴压法检测砌体抗压强度:通过原位压力机测定槽间砌体破坏荷载而推定砌体抗压强度的方法。

三、检测项目1、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2、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3、原位轴压法检测砌体抗压强度四、取样规定1、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1)自然养护、龄期为28d或28d以上,自然风干状态,强度为0.4~16.0MPa的砌筑砂浆。

(2)对遭受高温、冻害、化学侵蚀、火灾等表面损伤的砂浆及冻结法施工的砂浆在强度回升期阶段,均不应采用。

(3)抽样可分为按单个构件或按批量构件抽样:①单个构件:应以面积不大于25m2的砌体构件或构筑物为一个构件。

②批量构件:应以龄期相近的同楼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且不大于250m2砌体为一批、基础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

2、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1)符合普通砌筑砂浆用料、拌和用水的质量标准,采用中砂。

(2)采用普通成型工艺。

(3)自然养护且砂浆表层为干燥状态。

(4)龄期不少于14天。

(5)抗压强度为1.0~20.0MPa。

本方法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砌筑砂浆的检测:(1)砂浆强度小于2MPa的墙体。

(2)水平灰缝表面粗糙,难以磨平。

(3)对遭受高温、冻害、化学侵蚀、火灾等表面损伤的砂浆及冻结法施工的砂浆在强度回升期阶段,均不应采用。

混凝土、砂浆试件检测取样标准

混凝土、砂浆试件检测取样标准

一、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及制作(一)现场搅拌混凝土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同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二)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结构实体检验用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等。

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由各方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不宜少于10组,留置数量不应少于3组。

4、当试件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方可对同条件养护试件进行强度试验。

所谓等效养护龄期,就是逐日累计养护温度达到600℃.d,且龄期宜取14d~60d。

一般情况,温度取当天的平均温度。

(三)预拌(商品)混凝土预拌(商品)混凝土,除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还应根据《预拌混凝土》(GB14902-94)规定取样。

1、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点采取。

每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一个工作班拌制的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立方米时,取样也不得少于一次;当在一个分项工程中连续供应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立方米时,其交货检验的试样为每200立方米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施工现场水泥、砂石取样及检测方法

施工现场水泥、砂石取样及检测方法

施工现场水泥、砂石取样及检测方法1、水泥水泥进场验收: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检查数量及验收方法:按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取样方法:水泥试样必须在同一批号不同部位处等量采集,取样试点至少在20点以上,经混合均匀用防潮容器包装,重量不少于12kg。

(备注:委托单位填写检验委托单时应逐项填写以下内容:水泥生产厂名、商标、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出厂编号或出厂日期、工程名称,全套物理检验项目等。

)(另注:水泥的强度报告一般先出3天强度报告,但28天强度报告,仍应要求施工单位报审,附在3天强度报告后。

)2、砂石以400m3或600t为一个检验批,每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检验。

取样方法:在料堆水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底部各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砂子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石子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15份。

砂子为Kg,石子为 Kg。

混凝土配合比砂石、水泥送检的同时,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砂浆配比的检验工作,一般是与砂石、水泥检验报告同期出示。

在第一次使用配合比搅拌混凝土或砌筑砂浆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标养试件(标养条件:温度为20±3℃,相对湿度为90%,试件间距为10~20mm),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建筑砂浆1、水泥砂浆验收方法:根据砂浆配比,对所搅拌的砌筑砂浆用砂的粒径、水泥用量、搅拌时间、砂浆和易性等进行检查验收。

砂浆试件送检要求

砂浆试件送检要求

砂浆试件送检要求砂浆试件送检是指将砂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测试以及工程性能测试等,以获取砂浆的质量标准和性能指标。

砂浆试件送检要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份通用版的砂浆试件送检要求,供参考:一、送检砂浆试件类型1.外墙砂浆试件送检要求:提供墙体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外墙砂浆样品。

2.内墙砂浆试件送检要求:提供墙体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内墙砂浆样品。

3.地面砂浆试件送检要求:提供地面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砂浆样品。

4.渗透砂浆试件送检要求:提供渗透工程中使用的砂浆样品。

5.砌筑砂浆试件送检要求:提供砌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砂浆样品。

二、砂浆试件的数量要求1.每种类型砂浆至少送检3个试件送检要求:每种类型的砂浆至少提供3个试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大面积砂浆施工场所,每送检100m²的面积应提供1个试件送检要求:对于大面积砂浆施工的场所,应按照每送检100m²的面积提供1个试件的要求进行送检。

三、砂浆试件的尺寸要求1.矩形试件尺寸要求送检要求:矩形试件的长度应为10cm-20cm,宽度应为5cm-10cm,厚度应为2cm-5cm。

2.圆柱形试件尺寸要求送检要求:圆柱形试件的直径应为5cm-10cm,高度应为10cm-20cm。

四、砂浆试件的保存和包装要求1.保存要求送检要求:在取样结束后,试件应放置于阴凉、干燥的环境中保存,避免曝晒和潮湿。

2.包装要求送检要求:试件应用透明塑料薄膜将其包装牢固,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五、砂浆试件送检前的准备工作1.试件标识送检要求:在试件上标注清楚砂浆类型、采样位置、采样日期等信息。

2.试件记录送检要求:每个试件都应有相应的试件记录,记录试件的采样过程、尺寸等信息。

六、砂浆试件送检费用及时间要求1.送检费用送检要求:送检人需支付相应的实验费用,具体费用根据实验室要求和试件数量而定。

2.送检时间送检要求:送检时需与实验室协商好送检时间,并为其提供足够的时间完成检测工作。

砌筑砂浆实验取样、标准及检测

砌筑砂浆实验取样、标准及检测

砌筑砂浆实验取样、标准及检测1(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砌筑砂浆实验砂浆取样:在现场随机取样制样方案:1、试件用立方体,每组3个(70mm×70mm×70mm)2、采用黄油等密封材料涂抹试模的外接缝,试模内应涂刷薄层机油或隔离层。

应将取好的砂浆一次性装满试模,成型方法根据粘稠度而定。

当稠度大于50mm时,宜采用人工插捣成型;稠度不大于50mm是时,采用振动成型(1)机械振动将砂浆一次性装入试模后,放至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跳动。

振动5~10s或持续到表面泛浆为止,不得过振待表面水分稍干后,再将高出试模部分的砂浆沿试模顶面刮去并抹平。

(2)人工插捣采用捣棒均匀地由边缘向中心按螺旋方式插捣25次。

插捣过程中,砂浆沉落低于试模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可用油灰刀插捣数次,并用手将试模一边抬高5~10mm个振动5次,砂浆应高出试模表面6~8mm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砂浆试块,同盘砂浆只应制作一组(一组为3个××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试件。

养护条件:养护条件:20℃±5℃停置24±2h,对试件进行编号拆模。

当气温较低时,或凝结时间大于24h的砂浆,适当延长时间,不得超过2d。

试件拆模后,立即放入温度20℃±2℃,相对湿度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养护,养护期间试件彼此间隔不得少于10mm,混合砂浆、湿拌砂浆试件上应覆盖,防止有谁滴在试件上。

技术标准: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砌体工程砂浆试块取样按下列规定:1、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砂浆试块,同盘砂浆只应制作一组(一组为3个××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试件。

2、每一层或者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同一类型、同一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

技术检测:1、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及时进行试验,试验前应先将试件擦拭干净,测量尺寸,并检查其外观尺寸。

建筑砂浆分类及其取样和检测的方法

建筑砂浆分类及其取样和检测的方法

建筑砂浆分类及其取样和检测的方法第一节砂浆的进场检验与取样一、砂浆概述砂浆是由胶凝材料、细骨料、掺加料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拌制并经凝结硬化而成的混合物。

它与混凝土的主要区别是组成材料中没有粗骨料,因此,砂浆又可称为细骨料混凝土。

砂浆主要用于砌筑砖石砌体、修饰建筑物表面等。

砂浆按所用胶凝材料的种类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石膏砂浆、混合砂浆和聚合物水泥砂浆等。

常用的混合砂浆有水泥石灰砂浆、水泥黏土砂浆和石灰黏土砂浆。

按用途分为砌筑砂浆、抹面砂浆、特种砂浆。

二、砂浆原材料进场检验(一)胶凝材料砂浆常用的胶凝材料是水泥、石灰、石膏等。

其中水泥要求如下:(1)品质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及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规定。

(2)每一工程所用水泥品种不宜过多,并宜采用固定厂商供应。

有条件时,优先选用散装水泥。

(3)水泥的强度等级应根据砂浆品种及强度等级质量要求进行选择,一般水泥强度等级(28d抗压强度指标值,以MPa计)应选砂浆强度等级的4~5倍为宜。

(4)水泥的品种应考虑砂浆所处的环境的影响。

(5)运至工地的水泥,应检验是否具备制造商的品质实验报告;试验室必须进行复验,必要时还应进行化学分析。

(6)水泥的运输、保管及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水泥的品种、标号不得混杂。

②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水泥受潮。

③大、中型工程应专设仓库或储罐,水泥仓库宜设置在较高或干燥地点并应有排水、通风措施。

④堆放袋装水泥时,应设防潮层,距离地面、边墙至少30c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袋。

⑤袋装水泥到货后,应检验品种、标号、厂家、出厂日期等。

石灰、石膏应符合各自的质量要求,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二)细骨料砂浆用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的技术要求。

(1)砂料应根据优质条件、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选择。

可选用天然砂、人工砂或二者相互补充。

(2)砂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使用山砂、特细砂,应经过试验论证。

(3)人工砂生产中,应保持进料粒径、进料量及料浆浓度的相对稳定性,以便控制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及石粉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工程系供管二班第一项目组砌筑砂浆的取样、标准及检测作业指导书编制:蒋宏权日期:2013年12月砌筑砂浆的取样、标准及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规范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及试验室对砂浆的取样、稠度、分层度、表观密度、立方体抗压强度、配合比设计等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作为检测依据2.使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砂浆性能检测3. 引用标准3.1 JGJ/T98-200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3.2 GJ70-90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3.3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3.4 GB/T28001-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3.5 JGJ98-201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3.6 JGJ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4.取样及试样的制备4.1 取样4.1.1 建筑砂浆试验用料应从同一盘砂浆或同一车砂浆中取样。

取样量应不少于试验所需量的4 倍。

4.1.2 施工中取样进行砂浆试验时,其取样方法和原则应按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执行。

一般在使用地点的砂浆槽、砂浆运送车或搅拌机出料口,至少从三个不同部位取样。

现场取来的试样,试验前应人工搅拌均匀。

4.1.3 从取样完毕到开始进行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 15min。

4.2 试样的制备4.2.1 在试验室制备砂浆拌合物时,所用材料应提前 24h 运入室内。

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

注: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砂浆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

4.2.2 试验所用原材料应与现场使用材料一致。

砂应通过公称粒径 5mm 筛。

4.2.3 试验室拌制砂浆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

称量精度: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等为±0.5%;砂为±1%。

4.2.4 在试验室搅拌砂浆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机应符合《试验用砂浆搅拌机》JG/T3033 的规定,搅拌的用量宜为搅拌机容量的 30%~70%,搅拌时间不应少于 120s。

掺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砂浆,其搅拌时间不应少于 180s 。

5.稠度试验5.1实验目的5.1.1本方法适用于确定配合比或施工过程中控制砂浆的稠度,以达到控制用水量的目的。

5.2 稠度试验所用仪器:5.2.1砂浆稠度仪:如图 5.2 所示,由试锥、容器和支座三部分组成。

试锥由钢材或铜材制成,试锥高度为 145mm,锥底直径为 75mm,试锥连同滑杆的重量应为(300±2)g;盛载砂浆容器由钢板制成,筒高为 180mm,锥底内径为150mm;支座分底座、支架及刻度显示三个部分,由铸铁、钢及其它金属制成;5.2.2钢制捣棒:直径 10mm、长 350mm,端部磨圆;2.2.3秒表等。

图 5.2 砂浆稠度测定仪1—齿条测杆;2—摆针;3—刻度盘;4—滑杆;5—制动螺丝;6—试锥;7—盛装容器;8—底座;9—支架5.3 试验步骤5.3.1用少量润滑油轻擦滑杆,再将滑杆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纸擦净,使滑杆能自由滑动;5.3.2用湿布擦净盛浆容器和试锥表面,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容器,使砂浆表面低于容器口约10mm 左右。

用捣棒自容器中心向边缘均匀地插捣 25 次,然后轻轻地将容器摇动或敲击 5~6 下,使砂浆表面平整,然后将容器置于稠度测定仪的底座上。

5.3.3拧松制动螺丝,向下移动滑杆,当试锥尖端与砂浆表面刚接触时,拧紧制动螺丝,使齿条侧杆下端刚接触滑杆上端,读出刻度盘上的读数(精确至 1mm)。

5.3.4拧松制动螺丝,同时计时间,10s 时立即拧紧螺丝,将齿条测杆下端接触滑杆上端,从刻度盘上读出下沉深度(精确至 1mm),二次读数的差值即为砂浆的稠度值;5.3.5盛装容器内的砂浆,只允许测定一次稠度,重复测定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5.4 试验结果要求5.4.1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1mm;5.4.2如两次试验值之差大于 10mm,应重新取样测定。

6.分层度试验6.1适用范围6.1.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浆拌合物在运输及停放时内部组分的稳定性。

6.2 试验仪器6.2.1 砂浆分层度筒(见图6.0.2)内径为150mm,上节高度为200mm,下节带底净高为100mm,用金属板制成,上、下层连接处需加宽到3mm~5mm,并设有橡胶热圈;图6.0.2 砂浆分层度测定仪1-无底圆筒 2-连接螺栓 3-有底圆筒6.3 试验步骤6.3.1 首先将砂浆拌合物按第4章稠度试验方法测定稠度;6.3.2 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分层度筒内,待装满后,用木锤在容器周围距离大致相等的四个不同部位轻轻敲击1~2 下,如砂浆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然后刮去多余的砂浆并用抹刀抹平;6.3.3 静置30min 后,去掉上节200mm 砂浆,剩余的100mm 砂浆倒出放在拌合锅内拌2min,再按第4章稠度试验方法测其稠度。

前后测得的稠度之差即为该砂浆的分层度值(mm)。

注:也可采用快速法测定分层度,其6.4 实验结果要求6.4.1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砂浆的分层度值;6.4.2 两次分层度试验值之差如大于10mm,应重新取样测定。

7.砂浆表观密度7.1使用仪器7.1.1容量筒:金属制成,内径应为108mm,净高为109mm,筒壁厚应为2-5mm,容积应为1L;(2)天平:称量应为5kg,感量应为5g(3)钢制捣棒:直径为10mm,长度为350mm,端部磨圆(4)振动台(5)秒表。

7.2试验步骤7.2.1应按照规定测定砂浆拌合物的稠度应先采用湿布擦净容量筒的内表面,再称量容量筒质量m1,精确至5g。

7.2.2 捣实可采用手工或机械方法。

当砂浆稠度大于50mm时,宜采用人工插捣法,当砂浆稠度不大于50mm时,宜采用机械振动法;采用人工插捣时,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满容器筒,使稍有富余,用捣棒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25次,当插捣过程中砂浆沉落到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再用木锤沿容器外壁敲击5-6下;采用振动法时,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满容器筒连同漏斗在振动台上振10s,当振动过程中砂浆沉入到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7.2.3捣实或振动后,应将同口多余的砂浆拌合物刮去,使砂浆表面平整,然后将容器筒外壁擦净,称出砂浆与容器筒总质量m2,精确至5g。

7.3计算:ρ= (m2-m1)×1000 V式中:ρ——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kg/m3 )m2——容量筒质量(kg)m1——容量筒及试样质量(kg)V——容量筒容积(L)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10kg/m3.7.4校正:7.4.1选择一块能覆盖住容量顶面的玻璃板,称出玻璃板和容量筒质量。

7.4.2向容量筒中灌入温度为20±5℃的饮用水,灌到接近上口时,一边不断加水,一边把玻璃板沿筒口徐徐推入盖严。

玻璃板下不得存在气泡。

7.4.3擦净玻璃板面及筒壁外的水分,称量容器筒、水和玻璃板质量(精确至5g)。

两次质量之差(以kg计)即为容器筒的容积(L)。

8.抗压强度试验8.1试块制作(砌砖)8.1.1内壁先涂刷薄层机油的无底试模,放在预先辅有吸水较好的湿纸的普通砖上,用含水率不大于2%的砖制作块的底砖,每块使用一次8.1.2 砂浆充分拌和,一次装满试模,用直径为10mm,和长350mm的钢筋捣棒均匀插捣25次,在四测用油漆刮刀试模插捣数次,砂浆应高出试模顶面6~8mm。

8.1.3当砂浆表面开始出现麻斑状态时(约15~30min)将高出部分的砂浆沿试模顶面削平。

8.3(砌石)砂浆制作8.4试件用带底试模制作8.4.1砂浆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厚度约40m)•,每次均匀插捣12次,然后沿模壁用抹刀插捣数次。

砂浆应高出试模项面6~8mm,1~2h内用刮刀刮掉多余的砂浆,并抹平表面8.4.2试件制作后应在(20±5)℃温度环境下停置一昼夜(24±2)h,当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应超过两昼夜,然后对试件进行编号并拆模。

8.5标准养护条件8.5.1水泥混合砂浆应为温度(20±3)℃,相对湿度60%~80%8.5.2水泥砂浆和微沫砂浆应为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8.5.3养护期间,试件彼此间隔不少于10mm8.5.4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尽快进行试验。

8.6抗压实验8.6.1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或下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试件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或下垫板上)中心对准。

8.6.2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上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面均衡受压8.6.3承压试验应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应为每秒0.5~1.5kN(砂浆强度5MPa及5MPa以下时,取下限为宜;砂浆强度5MPa以上时,取上限为宜)8.6.4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值。

8.7结果计算与评定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ƒm,cu =Nu/A式中:ƒm,cu——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MPa;Nu——立方体破坏压力,N;A——试件承压面积,mm2。

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应精确至0.1MPa。

以6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平均值计算精确至0.1MPa。

当6个试件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的差超过20%,以中间4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9.配合比设计9.1组成材料9.1.1水泥根据砂浆等级,选用“水泥等级”,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32.5级, 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42.5。

9.1.2砂:宜采用中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强度等级为2.5的水泥混合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9.1.3石灰膏:熟化时间应大于或等于7天。

9.2设计砂浆稠度。

9.2.1选配合比,其强度应按设计等级提高15%。

ƒm,o =ƒ2+0.645σ9.2.2配合比计算:水泥用量的计算1000(ƒm,o -β)Qc =────────α׃ce式中:Qc--水泥用量,精确至1kgƒm,o--砂浆试配强度,精确至0.1MPaƒce--水泥的实测强度,精确至0.1MPa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其中α=3.03,β=-15.09。

注:•水泥用量也可根据已知水泥强度和砂浆强度,Rp查表(有关资料)。

9.3计算掺合料的量每立方砂浆的掺合料用量按下式计算:QD=QA-QC式中:QD--每立方米砂浆的掺合量,精确至1kgQA--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和掺加料的总量,精确至1kg,宜在300~350 kg/m3之间。

QC--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的用量,精确至1kg9.4砂子用量9.4.1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子用量,应以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值作为计算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