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商学院 财政学 第一章政府、市场与公共财政
2024年《财政学》第01章课件

2024年《财政学》第01章课件一、教学内容1. 财政学基本概念2. 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3. 财政的职能和任务4. 财政政策及其分类二、教学目标1. 掌握财政学基本概念,理解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
2. 了解财政的职能和任务,认识财政政策的重要性。
3. 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为实际经济运行提供指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财政政策分类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财政学基本概念、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财政的职能和任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析我国近年来的财政政策,引发学生对财政学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财政学基本概念、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
3. 财政的职能和任务:(1)介绍财政的四大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社会公平。
(2)分析财政任务: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4. 财政政策及其分类:(1)讲解财政政策的概念。
(2)分析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5.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近年来实施的财政政策,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6.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财政学基本概念2. 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3. 财政的职能和任务4. 财政政策及其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财政学基本概念。
(2)分析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
(3)论述财政的四大职能及其任务。
(4)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
2. 答案:(1)财政学基本概念:研究政府收支活动、财政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目标,私人财政以满足个人需求为目标。
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影响。
(3)财政的四大职能及其任务: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分配(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经济稳定(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第一章 市场与政府 《财政学原理》PPT课件

的产量达到最大,这可以 量迅速增加,可以称之为
称之为静态的资源配置
动态的资源配置
简言之,资源配置的静态意义在于更有效地利用 业已开发的经济资源,而其动态意义在于开发潜在的 可利用资源。对于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而言,总 是以资源的有限性和既定性为其研究的前提。因此, 对于资源配置的分析一般是以既定的资源为假定前提, 即资源配置一般是指静态的资源配置。
2、卡尔多―希克斯标准
卡尔多1939年发表的《经济学福利命题与个人之间的 效用比较》论文,提出了“虚拟的补偿原则”作为其检验 社会福利的标准。他认为,市场价格总是在变化的,价格 的变动肯定会影响人们的福利状况,即很可能使一些人受 损,另一些人受益;但只要总体上来看益大于损,这就表 明总的社会福利增加了,简言之,卡尔多的福利标准是看 变动以后的结果是否得大于失。由此看来,卡尔多补偿原 则是一种假想的补偿,而不是真实的补偿,它使帕氏标准 宽泛化了。
如何生产?
取决于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最大 利润,生产者会努力采用效率较高的生产方法,以降低 成本。因此,市场竞争能推动生产方式不断改进和效率 不断提高
为谁生产?
取决于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市场的供给 与需求。在这些市场上,人们按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 数量和价格形成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等形式的收入。 生产要素和商品将出售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
当然,帕累托标准的实现显然困难重重,或者说在 现实经济生活中达到帕累托效率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 可仅将此标准作为一种追求的目标。现实中更多的可能 是这样一种情况:即当资源配置再作调整时,一部分人 的福利增加了,但其他人的福利至少没有减少。这种资 源配置状况称作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改善。比如,政府 对低收入群体进行救助,就可称为帕累托改进,因为贫 困人口的福利增加了,但同时也没有减少其他人的福利。
公共财政学

支出如何影响GDP
• (购买)支出乘数
• 公式=
1 1-c
解释c
△E
• C=
△E
• 什么因素影响c值 • C值与政策有效性
转移性支出乘数
• 公式=
c 1 -c
• 与购买乘数有何不同
评估生命的价值
如何评估以减少死亡、保障安全和保护 环境为目的的支出绩效
生命的经济价值
市场的选择会揭示出在交易背后的风险和收益的 权衡,利用这些数据,即可估计出一个统计生命的价 值.举个例子.如果让一个工人接受更加危险的工作 环境,使其一年的死亡率提高1/10000,其他各个方面 都与原来一样,他要求每年多得(并且被支付)500 美元,那么对于这个生命的统计生命,减少相同权重 的风险的价值就是500美元.研究人员就用观察到的 接受风险所需的金额除以风险水平来定义生命的价 值.在这个例子中,VSL=500/(1/10000) =5000000.
问题出在哪里
• 经济适用房从中国允许住房买卖的1997年算
起的话,已是长达十年老大难了.
• 虽然出台了提高交易税、控制贷款等各种房地
产政策,但有关部门每次出台政策,房价都是 且调且涨也是中国的老生常谈了.
教材与参考书目
• 王雍君:公共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
京.2007.
第2章 混合经济与公共部门
管理地方政府债务
• 嘉图等价定理与地方债务管理 • 划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权限 • 对地方政府举债权进行限制
第13章 财政风险管理
关键术语
• 财政风险 • 财政义务 • 风险储备 • 风险转移 • 风险承担 • 风险消减 • 或有负债 • 支出承诺 • 法定财政义务
重点问题
• 虽然政策的制定是为了给百姓带来实惠,但问题是政策的
财政学第一章

第一节 政府和市场
二,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政府:
(一)政府的经济作用 (二)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 (三)政府干预失效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政府的经济作用
货币 货币
产品市场
产品 产品 供给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
家庭
征税 供给
政府
征税
企业
需求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
要素市场
货币 货币
图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1.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具体落实到经 .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来. 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来. 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 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 出公共需要的界限和范围. 出公共需要的界限和范围. 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 .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 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 .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三节 财政职能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的机制和主要手段: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的机制和主要手段:
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 .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府职能的"越位" 缺位" 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2.规范工资制度 . 3.加强税收调节 .
公共财政学 第1章公共财政学概论

公共财政学
基本概念 完全竞争
帕累托最优 外部性 市场缺陷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方法 政府合理性 公共财政模式 财政伦理 效率与公平
第一章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模式
本章结构图
市场经济
政府
公共财政
市场效率
政府合理性
公共财政特征
市场缺陷与失灵
市场失灵方法
公共财政伦理
公共财政学
第一章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模式
”实际上,目前航空公司采用的超额售票术同西蒙的方案非常接近,区别在于通常 干脆以免费机票现金补偿(有时提供相当数量的机票折扣)。人们远比估计的更加愿意 接受这种安排。航空公司从中受益,因为他们可以继续超额售票,有助于实现航班满员 飞行。事实上,免费机票本身可能属于根本卖不出去的部分,航空公司提供免费机票的 边际成本接近于零。这是一个发生的真实世界的帕累托改良。其中牵涉的各方均受益, 至少不会受到损失。
公共财政学
第二章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模式
知识要点与学习要求
1、帕累托效率标准。要求理解这一效率标准所反映的资源充分 利用的含义,市场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基本条件。
2、市场缺陷与市场失灵,从市场失灵认识政府存在合理性的依据。 要求从“市场能”与“市场不能”两个层面理解市场缺陷与市场失灵, 能够通过抽象分析从理论逻辑上说明政府存在的合理性。
公共财政学
第一章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模式
——交换最优:
产品Y
消费边际替代率是指个人无差异曲线点 上任意一点的斜率,表示任意消费者在 效用水平不变条件下(无差异),为了 获得额外1单位产品A而愿意放弃的另一 产品B的数量,其实就是消费者所愿接 受的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也就是 市场给定的两种商X 品的价格Px/ Py比率), 实现条件公式:
南开大学出版社张志超《财政学》0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可以定义为:政府为了满足国民的公共需求,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过程中所从事的经济性收入、支出活动。
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3、市场失灵新的市场失灵是以不完全信息、信息有偿性及不完备的市场为基础的;而原始的市场失效是与诸如公共物品、污染的外部性等因素相联系的。
这两种市场失效之间主要存两点差别:原始的市场失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容易确定的,其范围也容易控制,它需要明确的政府干预。
4、公共需求公共需求,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具有不可分割性的共同利益的需求。
诸如社会公共秩序、防治水旱灾害、环保、国防安全等等。
这种需求不是个别需求简单累加的总和。
二、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1、财政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受一般经济原则支配,但又不同于普通的私人经济,属于政府专门的经济活动,具有特殊的性质。
(T )2、在经济社会中,满足公共需求,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既定目标,一般很少涉及到如何最优化地使用经济资源的问题。
( F )3、“公共财政”可以定义为:政府为了满足其国民的公共需求,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过程中所从事的经济性收入、支出活动。
(T )4、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需要明确政府事权,并配之以相应的足够的财权。
(T )5、从政治学角度考虑,人类社会中任何权力都是危险的,因此任何权力都要受到限制。
所以,唯一公道的政府只能是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
(T )6、政府依靠其财政信用,向其公众或者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借钱来满足追加的财政开支需要,即采取“量出为入”原则,可以用来解决其短期的“入不敷出”问题。
(T )7、经济社会赋予政府以满足公共需求的任务,客观上要求政府一定要像私人那样亲自从事各种物质生产与经营活动,如建立国有企业从事直接生产性活动等。
( F )8、政府财政活动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一套严格的制度约束(如预、决算程序)和规范监督下有序地进行。
财政学第一章 基础理论课件

第一章 基础理论
二、财政的概念
(一)财政要素 1、主体:国家是财政分配活动的主体 2、客体:一部分社会产品和服务 3、目的: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二)财政属性 1、阶级性与公共性 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第一章 基础理论
(三)财政概念 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GNP(或GDP)的收支
工资为1万元,运行10年,则:3×100×1×10=3000万 其他成本忽略不计,合计已达4000万元。
若南昌路本身的投资为1000万元,为了收回这1000万元, 还需要追加至少4000万元。
所以,其经济上是很不划算的。
第一章 基础理论
问题还不仅仅这一些
所有的街面都将是收费站,南昌路最终被收费站包围。 所有的十字路口设置收费站,将造成交通严重拥堵。 所有的十字路口均为黄金地段,其商业价值将被收费站
支付等
第一章 基础理论
(二)收入分配职能
1、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1)收入分配(income distribution)定义
收入分配
功能收入分配——要素分配——经济公平
个人收入分配
劳动收入 社会公平 非劳动收入
财政分配
初次分配——流转税
再分配
所得税、财产税 财政支出
经济 目 公平 标 社会
公平
(2)收入分配职能的定义 即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成员的收入在总收入 中所占分额的影响。第一章 基础理论
(1)市场上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价格接收 者;
(2)产品同质、无差异——厂商无法利用产 品特点从事销售宣传、对消费者施加影响;
(3)资源可充分流动并且可无任何障碍地流 向任何使用者——要素自由流动;
论市场、政府与财政之间的关系

市场、政府与财政间的关系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共同体内部氏族成员之间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工,这种简单的分工形式的形成使劳动生产率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提高,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客观存在着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的自然地域分工,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随着邻近的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的接触,相互交换各自所需要的产品,它们之间形成了某些经济联系,交换是产品逐渐转化为商品,交换的扩展和经常化,是不同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确定并巩固下来,从而逐步出现了社会分工。
而社会分工的形成,使得商品之间的交换的范围逐渐扩大,频率更高,而支持这些活动的发生的场所便是市场。
政府是由被授权制定公共政策与处理国家事务的个人和机构组成的政治组织,其重要作用在于妥善安排、协调国家的内政、外交关系,这些关系往往涉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从经济学角度看,搞好这些关系只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集中地体系那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公共需求。
而政府财政的本质就是集中提供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增长、变化的公共需求。
从古至今,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的国家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这便要开始考虑市场、政府与财政之间的关系了。
从财政学角度来看;市场在经济运行中起主导作用,市场能够自发的调节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问题。
如资源配置领域,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等。
但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由于其固有的特点,使其在经济运行中导致失灵。
如对资源配置失效,收入分配不公和宏观市场经济不稳定。
而政府在这些方面可以给补充和调控,它能够通过微观和宏观等调控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从而促进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尤其体现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面。
在古典经济学里,亚当·斯密主张政府应该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并通过“看不见的手”的经济理论论证了限制政府权力,减少政府干预的社会经济意义。
在英国工业革命前后,亚当·斯密经济思想为核心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限制政府职能做两个方面均作出了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政府治理问题
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推行现代民主政 治的国家,国民普遍树立了“自由人”观 念。这种“自由人”观念很好地表述了国 民与政府之间的理想关系。
在自由人心目里,政府只是一种工具、一个手段, 既不是无偿施惠者,也不是被盲目崇拜并为之服 役的神灵。 换言之,国家公民,在自由状态下始终追求两个 最重要的理想或目标:一是“保护自己的自由”, 二是如何使自己为保护自由建立的政府不会成为 无法控制的怪物。
公共财政定义
为了满足公共需求,政府就要从事特定形 式的经济收支活动以提供一定数量与质量 的公共产品与劳务。这些活动统称为财政, 或公共财政。 于是,“公共财政”可以定义为:政府为 了满足其国民的公共需求,在提供公共产 品与劳务(Public Goods and services) 过程中所从事的经济性收入、支出活动。
政府的职能
(3)政府的另一基本经济职能,是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 机关和公共工程。这种事业,不能期望个人或少数人出来 创办或维持。这一职能的充分发挥绝对有助于便利社会商 业和促进人民教育。
“君主或国家的第三种义务就是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 和公共工程。这类机关和工程,对于一个大社会当然是有 很大利益的,但就其性质说,设由个人或少数人办理,那 所得利润决不能偿其所费。所以这种事业,不能期望个人 或少数人出来创办或维持。”
古希腊-罗马时期始
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始,政府相继在交通通讯、货币发行 以及食物供给三个方面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商业政策,这 是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的最初表现。 政府之经济干预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本国基本经 济秩序的稳定,以便利本国的军事行动与外交努力。 可以判定,这一时期的国家干预对人们自发的经济活动 没有产生明显的阻碍作用,甚至可以认为在某种程度上 推动了民间经济的发展。
政府的职能 政府与市场 财政的基本特征 财政的本质
1. 政府的职能
Government Political organization comprising the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authorized to formulate public policies and conduct affairs of state. Governments are empowered to establish and regulate the interrelationships of the people within their territorial confines, the relations of the people with the community as a whole, and the dealings of the community with other political entities.
学习公共财政知识的目的
当然,无论是为了提高政府未来财政政策 的合理性、有效性,还是为了改善政府财 政、金融管理干部的素质,这些都有赖于 我国财政科学的研究、教学体制的不断完 善与发展,以及教学、科研工作质量的持 续提高。 这是学习财政、税收知识的现实与长远意 义。
第一章
导论
1. 2. 3. 4.
关于政府治理问题
第二,强化政府治理工作。所谓“政府治 理”,就是一整套用于指导政府官员决策 的制衡与控制制度,该类制度具有规范政 府活动方式,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以及提高 政府活动绩效的作用。
关于政府治理问题
第三,良好的政府治理需要建基于特定的 外部、内部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 (1)健全而有力执行的法律体系, (2)能够提供优秀政府行政官员的人才市 场, (3)科学的政府内部控制机制。
学习公共财政的目的
经济发展进程在客观上表明:日趋完善、和谐的 市场条件仅仅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其充分条件在于政府能够长期推行符合市场经济 规律要求的宏观经济政策,而在这些政策中,财 政政策、货币政策为最重要。 各国政府不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特别关注对财政、 税收、金融、货币制度的改革和相关政策的调整, 而且特别注重培养财政、金融管理人才。
公共需求与公共财政
(3)满足公共需求也不能单纯地通过市场机制 来提供可分割性产品或劳务的方式予以实现,这 类需求一般要通过集体地提供某种不可分割性产 品或劳务来予以满足。
Public Finance
Field of economics concerned with how governments raise money, how that money is spent, and the effects of these activities on the economy and on society. Public finance studies how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national, state, and local—provide the public with desired services and how they secure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to pay for these services. Public finance enables governments to provide public goods. Public finance also enables governments to correct or offset undesirable side effects of a market economy. Public finance provides government programs that moderate the incomes of the wealthy and the poor.
关于政府治理问题
因此,弗里德曼认为,国民为了保护自由建立政 府是值得的,但是如果权力过度集中在政府手里, 即使最初的动机是良好的,也会使这些权力反过 来成为对自由的威胁。 那么,为了从政府那里获得好处,而又避免受到 政府存在对自由的威胁,他认为坚持关于政府的 两大原则是最重要的。 这两大原则:一是“政府的职责范围必须具有限 度”;二是“政府的权力必须分散”,即不同层 次的政府结构比单一高度集权的政府结构要好, 有制衡的政府结构比独裁的政府结构好。
2. 政府与市场
世界银行在其《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所正确指出的 那样: “竞争性市场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有效进行生产和产 品分配的最佳方式,但是,市场不能在真空里运转,它 们需要只有政府才能提供的法律与规章制度体系。所以, 二者都有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经验表明,二者
政府的职能
(2)政府的对内职能,即保护本国社会内部各 成员生命及财产免遭其他社会成员的侵害。
“君主的第二个义务,为保护人民不使社 会中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侮或压迫,换言 之,就是设立一个严正的司法行政机构。”
亚当· 斯密:《国富论》(郭王本、王亚南译),商务引书馆, 1996年,下卷, 第272页。
公共需求一般特点 (1)与满足个人需求一样,满足公共需求(作 为一种社会性的既定目标)也同样涉及如何最优 化地使用有限经济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 需求这一基本经济问题。
公共需求与公共财政
(2)公共需求所要达到的既定目标不再通过市 场过程由消费者个人的需求来确定,而是由国民 选举的代表组成的议会或当局,即政府通过制定、 推行有关政策来加以确定的。
关于政府治理问题
在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约束政府官员行为 方面,以下一些制度安排是必要的。 第一,坚持把政府主持的各类财政活动纳 入某种公共过程,即通过公共参与确定政 府财政活动的基本取向、具体目标、实施 方式并使之经常性地被置于国民的有效监 督之下。就这个意义而言,公共财政也可 以定义为被纳入公共选择过程的政府财政。
政府
政府是由被授权制定公共政策与处理国家事务的 个人和机构组成的政治组织,其重要作用在于妥 善安排、协调国家的内政、外交关系,这些关系 往往涉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从经济学角度看,搞好这些关系之所以重要,是 因为它们集中地体现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公共需 求。
一、公共需求与公共财政
现代财政学原理
财政、公共财政
为了公众利益的理财活动,作为政府政务之一,被称 为“财政”。 PUBLIC FINANCE,直译为公共财政,简称为“财 政”。 FINANCE 还有“金融”、“财务”的含义,如, international finance 国际金融 Corporation finance 公司财务 fiscal,“财政的”含义,例如, fiscal deficit、 Fiscal policy,
中世纪时期
进入中世纪后,教会的政治影响不断扩大。基督 教教义不仅一般地要求限制世俗活动,而且要求 按照自己的伦理道德标准规定人们可以或不可以 从事的经济活动,最终使社会的经济权力屈从于 政治权力。 教会(实际上取代政府)对世俗经济生活的广泛 干预,严重地压抑了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 创造性,进而破坏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协调一致地运行时,经济社会就会取得惊人的成 就。” “明智的看法是,将政府干预看作为一种特别稀 缺的资源,必须谨慎地,节约地,适时地使用这 种资源。”
一、政府干预经济与政府职能理论沿革
政府要发挥它的基本职能,就必须介入并干预社 会经济生活,对此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无疑义。 然而,在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度、广度、 方式、方法等问题上,经济学家之间却存在着长 期的争议。 人们对政府经济职能的认识,对政府如何履行其 职能的认识,对政府能否有效履行其职能的认识, 以及适度限制政府权力的认识,则表现为一个不 断深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