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

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省份,森林植被丰富,每年夏秋季节是野生菌生长繁殖最多的时节。
据有关资料记载,贵州的大型真菌有789种,隶属202属,44科,其中可食用菌243种,药用菌186种,毒菌67种。
由于野生蘑菇的种类繁杂,很多有毒蘑菇是目前我们尚未发现和认识的,加上部分有毒蘑菇与食用蘑菇从外观上很难辨别,每年因误采误食野生毒菌引起的中毒事件在全省各地都时有发生,包括一些已经确定是剧毒类的野生菌,如白毒鹅膏菌、秋盔孢伞、亚稀褶黒菇等。
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中毒后所表现的症状、体征多样,发病潜伏期短则数分钟,长则数小时或数天,其中以脏器损害型危害最为严重,死亡率极高。
野生毒菌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治疗方法,因此,毒菌中毒防控最好的措施就是不要采食不认识的野生菌!野生毒菌中毒的主要类型与特点:1.胃肠炎型: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潜伏期一般在0.5-6小时。
轻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较重者常因剧烈呕吐和腹泻引起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造成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休克、昏迷、急性肾衰竭。
引起这类的毒菌我国已知约80余种,多见于红菇属、乳菇属、粉褶蕈属、黑伞菌属、白蘑属和牛肝蕈属中的一些毒蕈。
2.肝肾损害型:中毒者多因误采误食含剧毒毒素的野生菌引起。
此型中毒最为严重,毒素为剧毒,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肽类和毒伞肽类,存在于毒伞属、褐鳞小伞蕈及秋生盔孢伞蕈等。
此型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按病情发展可分为六期:①潜伏期,一般10-24小时,有时长达数日。
②胃肠炎期,以吐泻为主。
③假愈期,此时中毒患者原有症状明显好转,或仅感轻微乏力、不思饮食等,实际肝脏损害已经开始。
轻度中毒者肝损害不严重,可由此进入恢复期。
④内脏损害期,肝、脑、心、肾等器官损害,但以肝脏的损害最为严重。
血生化指标明显异常,临床表现有黄疸、少尿或无尿等症状。
⑤精神症状期,烦躁不安或淡漠、嗜睡、惊厥、昏迷。
可并发休克、心肌炎、中毒性脑病、肾衰竭、肝性脑病等。
毒蘑菇科普小知识

毒蘑菇科普小知识摘要:1.毒蘑菇的定义和特点2.毒蘑菇的种类和分布3.毒蘑菇中毒的症状和危害4.毒蘑菇的鉴别和预防方法5.误食毒蘑菇的处理和救治正文:毒蘑菇科普小知识毒蘑菇是指一类含有有毒成分的蘑菇,它们具有较高的毒性,误食后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提高大家对毒蘑菇的认识,本文将详细介绍毒蘑菇的定义、特点、种类、中毒症状、鉴别和预防方法,以及误食毒蘑菇的处理和救治。
一、毒蘑菇的定义和特点毒蘑菇是指含有有毒成分的蘑菇,它们的毒性成分主要包括胃肠毒素、神经毒素和溶血毒素等。
误食毒蘑菇后,人体可能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毒蘑菇的特点是颜色鲜艳,形状奇特,有的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二、毒蘑菇的种类和分布毒蘑菇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在我国,常见的毒蘑菇有鹅膏毒伞、毒粉红褶伞、毒丝膜菌等。
这些毒蘑菇分布在山区、草原、林地等各种生态环境中。
三、毒蘑菇中毒的症状和危害误食毒蘑菇后,人体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神经系统中毒、溶血性贫血等,甚至死亡。
四、毒蘑菇的鉴别和预防方法1.鉴别方法:观察蘑菇的外形、颜色、气味等特征,如有疑问,可将蘑菇拍照,通过网络或专业人士进行鉴定。
2.预防方法:不认识的蘑菇不要吃,尽量选择市场上出售的食用蘑菇,避免在野外采摘野生蘑菇。
五、误食毒蘑菇的处理和救治1.处理:立即就医,并携带误食的毒蘑菇样品,以便医生诊断和救治。
2.救治: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如催吐、洗胃、输液等。
总之,了解毒蘑菇的相关知识,提高警惕,是预防误食毒蘑菇的关键。
毒蘑菇大全

立即就医
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医生会 根据中毒症状和程度采取相应
的治疗措施。
保留样本
如可能,将导致中毒的蘑菇样 本保存下来,以便医生进行诊
断和治疗。
毒蘑菇的防治政策与建议
加强毒蘑菇防治宣传
提高公众对毒蘑菇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建立毒蘑菇数据库
为公众提供准确的毒蘑菇信息和识别指南。
加强毒蘑菇监测
建立毒蘑菇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控制毒蘑菇的生长和传播。
04
毒蘑菇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毒蘑菇的研究历程
01
02
03
古代毒蘑菇的认知
在古代,人们对毒蘑菇的 认识主要来源于经验和传 说,对毒蘑菇的分类和毒 性认识较为有限。
近代毒蘑菇的研究
自19世纪以来,科学家 开始对毒蘑菇展开研究, 探究其毒性成分、中毒症 状及治疗方法。
现代毒蘑菇的研究
现代毒蘑菇研究已经深入 到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 、药理学等层面,研究范 围更加广泛。
。
马鞍菌酸
如赭色马鞍菌酸,可破坏红细 胞膜,引起溶血和肝损伤,中 毒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
和低热等。
毒蘑菇对人体的危害
01
02
03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如肉褐鳞小伞菌等,可引 起头痛、眩晕和呕吐等中 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严 重者可导致抽搐和昏迷。
肝脏毒性
如赭红肉杯菌等,可引起 肝脏损伤,导致中毒性肝 炎,严重者可导致肝衰竭 。
识别方法
毒蘑菇的识别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 验,一般需要借助专业的书籍、网 站或专业人士的指导。
02
常见毒蘑菇的毒性及危害
毒蘑菇的毒性成分
鹅膏菌毒素
如鹅膏覃碱、鬼笔覃碱等,可 强烈抑制RNA合成,损害肝脏 、肾脏和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包括呕吐、腹泻、头痛、发热
毒蘑菇ppt课件

阴暗潮湿
毒蘑菇往往在阴暗潮湿的 环境中生长,如树下、草 丛、湿地等。
温湿度适宜
毒蘑菇的生长还需要适宜 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毒蘑菇的毒性成分
毒素种类多
死亡率较高
毒蘑菇含有多种毒素,如胃肠毒素、 神经毒素、肝肾毒素等。
毒蘑菇中毒的死亡率较高,尤其是误 食含有剧毒的毒蘑菇。
中毒症状重
毒蘑菇中毒的症状比较严重,可能包 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 眩晕等症状。
教育公众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对毒蘑菇的警 惕性和识别能力。
04
毒蘑菇的防治与利用
防治方法
识别特征
学习毒蘑菇的典型特征,以便 在野外能够准确识别,避免误
食。
严格采摘
避免随意采摘未知蘑菇,如需 食用,应确保来源可靠。
科学烹饪
烹饪过程中应彻底煮熟,以破 坏毒素,降低风险。
专业指导
参加相关课程或请教专业人士 ,获取更全面的毒蘑菇防治知
慎重采食野生蘑菇
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特别是没有科学鉴 别依据的情况下。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 延误治疗。
谢谢观看
毒蘑菇的种类与分布
总结词
毒蘑菇的种类繁多,全球各地均有分布,但不同地区毒蘑菇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
详细描述
毒蘑菇的种类非常多,全球已知的毒蘑菇种类超过1000种。这些毒蘑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森林、草原、荒漠 等地区。不同地区的毒蘑菇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可能只有少数几种毒蘑菇,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吐、 腹泻等症状,经过及时治疗,病
情得到控制。
案例二
野外露营者采食野生蘑菇,中毒后 出现幻觉、抽搐等症状,经抢救后 脱险。
案例三
野生菌食品安全宣传知识

野生菌食品安全宣传知识毒菌中毒多发生在夏秋阴雨季节,以家庭散发为主,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等不同,引起中毒的毒菌品种、中毒发生季节、中毒发生场所及病死率等也不尽相同。
引起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误采误食。
由于毒菌毒素种类多且成分复杂,一种毒菌可含多种毒素,一种毒素也可存在于多种毒菌中。
一、食用野生菌的误区1、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错! 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
鸡油菌、褶空牛肝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美味可食;而致命鹅膏等剧毒蘑菇,其颜色则为褐色或白色。
2、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有毒。
错! 大部分蘑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有的有毒,有的可食。
有一些毒蘑菇的确喜生长在粪便上,如盔孢伞和花褶伞中一些有毒种类;但是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的种类也生长在松树中。
3、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错! 蘑菇毒素不能与银器等发生化学反应,也就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如鹅膏毒素就不能发生颜色反应。
4、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错! 有的毒蘑菇的确具有分泌物受伤变色,但有一些多汁蘑菇受伤后,有乳汁分泌,同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他们不仅没有毒,而且还是美味食用菌,如多汁乳菇(俗称奶浆菌)。
5、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
错! 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二、野生菌中毒的原因及临床类型(一)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原因1.误食有毒菌类。
我国目前已知的大型真菌估计有3800种以上,其中伞菌(毒蘑菇的常见类型)类1600种,而目前已知的毒蘑菇多达400余种。
一些毒菌与无毒菌外形极相似,不是专业人士很难辨别,同时,不少人只凭传统经验判断,轻视毒菌对人体的致命危害,导致误采误食发生中毒事件频频发生。
2.加工环节失误。
即使是无毒的野生菌,如果加工过程中没有煮透煮熟,食用后也可能发生中毒。
3.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也很容易导致中毒。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范文5篇)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范文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个人总结、汇报体会、策划方案、事迹材料、申请书、演讲稿、主持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report experiences, planning plans, deeds material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hosting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范文5篇)本店铺为你整理了多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范文5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您还可以在本店铺找到更多相关《《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范文5篇)》范文。
毒蘑菇科普小知识

毒蘑菇科普小知识
1. 毒蘑菇的分布广泛,可在世界各地的森林、牧场、草地和花园中找到。
2. 毒蘑菇包括数百种不同的物种,其中一些被认为是致命的。
3. 毒蘑菇的毒性因物种而异,有些是神经毒素,有些是肝毒素,还有些是腹泻毒素。
4. 毒蘑菇的毒性通常在生熟或鲜干状态下都存在,因此应避免食用。
5. 毒蘑菇的外表与可食用的蘑菇相似,这使得鉴别毒蘑菇变得非常困难。
6. 毒蘑菇中最致命的物种之一是白毒鹅膏菌,仅食用一小块即可致命。
7. 中毒症状通常在食用后6至12小时内出现,包括呕吐、腹泻、腹痛、头痛、昏迷等。
8. 如果怀疑中毒,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并将食用的蘑菇留下以进行鉴别。
9. 避免野外采摘蘑菇,除非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10. 进食可靠的商业蘑菇是安全的选择,但即使如此,烹饪时
也应确保充分煮熟。
云南毒蘑菇中毒科普文章

云南毒蘑菇中毒科普文章一、毒蘑菇简介毒蘑菇是指含有毒素的食用菌,这些毒素对人体具有毒性作用,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甚至死亡。
在中国云南省,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毒蘑菇种类繁多,其中有些品种含有剧毒物质,误食后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二、云南毒蘑菇中毒的原因1. 误食:由于云南地区毒蘑菇种类繁多,很多人在采摘或购买食用菌时难以辨别哪些是有毒的,从而导致误食。
2. 烹饪不当:即使知道某种蘑菇有毒,但如果烹饪方法不当,也可能导致毒素无法完全破坏,从而引发中毒。
3. 个体差异:不同人对毒素的耐受程度不同,有些人可能吃了少量有毒蘑菇就出现中毒症状,而有些人则可能吃了很多才出现症状。
三、云南毒蘑菇中毒的症状云南毒蘑菇中毒的症状因毒素种类和摄入量不同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1.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2.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眩晕、幻觉、抽搐、昏迷等。
3. 肝脏损伤:黄疸、肝功能异常等。
4. 肾脏损伤:尿量减少、肾功能异常等。
5. 心脏损伤: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四、云南毒蘑菇中毒的预防措施1. 提高识别能力:学习了解云南地区常见的有毒蘑菇品种及其特征,提高鉴别能力。
2. 谨慎采摘和购买: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蘑菇,购买食用菌时要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蘑菇。
3. 正确烹饪:对于已知有毒的蘑菇,要采用正确的烹饪方法,确保毒素被破坏。
如炖煮、炒熟等。
4. 不轻信民间偏方:有些民间偏方可能会误导人们使用有毒蘑菇治疗疾病,应保持警惕,遵循科学的治疗方法。
五、云南毒蘑菇中毒的救治方法1.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
2. 解毒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毒素种类,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如洗胃、导泻、血液净化等。
3. 对症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如止痛、抗惊厥、保肝护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楚毒蘑菇的严重危害,学习毒蘑菇防控的 基本知识,了解毒蘑菇中毒后的急救手段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春季来临 万物生长 在多的季节里 又有一大波蘑菇冒出来了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值得提醒的是 4-6月是蘑菇中毒高发季节
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查阅到,2015年,国 家卫计委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 统共收到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食物中 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69起,中毒 5926人,死亡121人。与2014年相比,报告 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增加5.6%、 4.8%和10.0%。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 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 数最多(68起、1045人、89人)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4、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 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5、加盖毛毯保温; 6、凡同食用过同样蘑菇者,无论是 否发病,同样需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 7、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以供 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一定要转告家人 不要轻易去采摘这种蘑菇 你根本无从分辨 最好就是不要去野外采摘
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 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 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 买来食用。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远离毒蘑菇的几个建议
不食用 欲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饮食关键
在于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 服务、民俗旅游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 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预警宣传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3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 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做到人人知晓随意 采食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尤其是具有潮湿土 壤适合菌类生长的公园、植物园、旅游区、 林场等地需做好警示,防止市民误采误食毒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不靠谱的毒蘑菇识别方法
错误1“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事实上,没有具体绝对的标准。色彩不
这种错误流传甚广,实际上蘑菇毒素不 会与银器发生反应,这实为臆测的谬传。 错误4“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
其实这并不绝对,像松乳菇、红汁乳 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 的食用菌。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不靠谱的毒蘑菇识别方法
错误5“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 的有毒”
虽然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 但也并非绝对如此。许多毒菌并无独特 的特征,如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 毒。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2020/11/23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省食药监局警告: 这种菜千万不要乱吃! 很多江西人都爱吃…
每年春天 都会发生类似的中毒事件 一定要转告家人 不要轻易去采摘这种蘑菇 你根本无从分辨 最好就是不要去野外采摘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 拒绝毒蘑菇
省食药监局提醒 居民千万莫贪鲜 采摘不认识的蘑菇食用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食用毒蘑菇后的自我急救方法
1、立即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 2、要立刻进行催吐,可先让误食者 服用大量温盐水,5-10ml一次,然 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 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3、孕妇慎用催吐;
近年来,我省一些地区连续发生 野生蘑菇中毒事件,令人痛心。
据媒体报道,去年我省鄱阳油墩 街莲西村委会上田村蔡国爱夫妇一家 四口食用野生蘑菇中毒;
鄱阳的蔡国爱夫妇和两个孙子孙 女误吃野生蘑菇灰花纹鹅膏菌,出现 中毒情况,4岁的孙子身亡。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远离毒蘑菇的几个建议
不采摘
市民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 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 菇,由于鉴别毒菌并不容易,市民最好不要轻易 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不买卖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 极毒。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 的食用菌。 错误2“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 毒”
实际上,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常常 被蛞蝓摄食,不少有毒种类可以生蛆。
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
不靠谱的毒蘑菇识别方法
错误3“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 黑色的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