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模式下医院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

合集下载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存放和管理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存放和管理
• 清洁用具专室专用, 一般可用长纤维材料或 聚胺脂海棉。严格执行保洁措施, 确保存放 环境的良好性。
• 专人负责每天检查无菌物品的存放情况。 各专科使用的无菌物品均设有保存专柜, 柜
内物品按种类、规格、型号及灭菌有效期 进行分类设置, 确保每件物品都有固定的位 置。
• 利用标签和颜色做好目视管理, 摆放物品时 按最先接近过期日期的顺序放在上层左面, 依次为上右、下左、下右摆放, 方便使用时 最先拿取, 杜绝不合格及过期物品的出现, 室内物品置规范、
包装是否完好。
• 总务护士详细记录每次进货日期、产品名 称、规格、数量、批号、产地、产品检查 合格证、消毒日期、出厂日期、有效期、 产品抽样检查一天对所有 一次性无菌物品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 包括物品外包装的密封性、有效期、库存 量和清理过期物品,
• 各区域负责人将本年度内到期的无菌物品 放在无菌物品间,做好标识,督促使用, 加快物品的周转,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存放和管理
加强医院无菌物品的管理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管理直接关系到病人 手术后的康复, 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也是医 院感染监控的重要指标。
提供无菌物品适宜的贮存环境, 杜绝人 为的再污染, 对保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至 关重要。
无菌物品的存放环境
温度应在21~ 27℃, 相对湿度≤60 %
• 进入无菌物品储存室的人员都应戴好口罩、 帽子、口罩应该把口鼻都罩住, 因为鼻腔前 庭会繁植大量的金葡菌, 帽子必须遮住所有 的头发, 因为毛发里会定植金葡菌、真菌等, 金葡菌常常是导致耐药菌株
感染和爆发的重要因素。
环境
• 保持储存环境的洁净, 杜绝人为的再污染, 每天用无菌抹布擦拭清洁无菌物品储存柜 以及各种装载无菌物品的盒子与物体表面, 再用1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地面用2 ‰的含氯消毒液拖地2 次。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我院对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做如下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手术室。

三、责任部门1. 手术室护士长负责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的采购、使用和管理。

2. 手术室护士负责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的分发和记录。

3. 手术室主任负责监督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情况。

四、一次性物品的采购1. 一次性物品的采购应从正规渠道采购,严格按照医院采购制度进行采购。

2. 采购人员应认真核对产品合格证明、生产日期、有效期等相关信息,确保购买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3. 一次性物品的采购应有明确的使用计划和数量预估,避免因过多或不足造成浪费或影响手术进程。

五、一次性物品的存放和管理1. 一次性物品应存放于指定的干燥、通风的储存间或储物柜中,避免受潮、受污染,保持其原有的质量。

2. 存放一次性物品的储存间或储物柜应定期清理、消毒,并密切注意一次性物品的有效期,及时淘汰过期产品。

3. 一次性物品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管理,避免因保存时间过长造成质量下降,影响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

六、一次性物品的分发和使用1. 护士长应根据手术室的手术计划合理分配一次性物品,确保手术室的需要得到满足。

2. 护士应严格按照手术室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标准手术程序使用一次性物品,做好相关记录。

3. 患者手术时,护士应根据手术需要及时提供所需的一次性物品,避免因货物不足造成手术延误或影响手术效果。

七、一次性物品的清理和处理1. 手术室护士应定期清理手术室内的一次性物品,避免过期或污损的产品继续使用。

2. 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护士应按规定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包装,并送交医院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严禁随意乱丢或私自处理。

八、一次性物品的监督和检查1. 手术室主任应定期对手术室内的一次性物品进行检查,确保一次性物品的库存、使用及管理情况符合要求。

2. 手术室护士长应定期对手术室内的一次性物品进行盘点,及时了解库存情况,做好补充计划。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是指对医疗机构使用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制度。

1. 采购管理:医疗机构应根据需要制定采购计划,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供应商,并签订合同进行采购。

2. 入库管理:所有进货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经过验收,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受潮等问题,并将货物信息及验收结果记录在入库登记册中。

3. 储存管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存放在专门的储存室或货架上,并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质量要求进行分类储存,并定期检查储存环境,确保存储条件符合要求。

4. 配发和使用管理:医疗机构应按照需求合理配发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并建立使用登记制度,记录领用数量和使用情况,并定期进行盘点。

5. 废弃物管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应按照医废管理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包装、运输和处置,确保不对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危害。

6. 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监测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质量,建立质量跟踪、反馈机制,及时处理不合格品,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7. 培训管理: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和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质量意识。

通过建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医疗机构使用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质量可靠,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是为了确保医疗机构使用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以下是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的一般内容:
1. 使用范围:明确哪些医疗用品属于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并规定适用于哪些科室和操作过程。

2. 采购管理:规定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程序和要求,包括确定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验收退换等。

3. 入库管理:规定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入库登记和存储要求,确保其不受污染和损坏。

4. 分发管理:规定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分发程序和要求,包括领用登记、发放数量和频次、发放人员等。

5. 使用管理:规定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程序和要求,包括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操作规范、使用前的检查和确认等。

6. 废弃管理:规定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废弃处置程序和要求,包括分类收集、包装封存、无菌处理或销毁等。

7. 质量控制:规定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质量的监控和控制措施,包括质量检测和评估、不合格品的处理等。

8. 记录和报告:规定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入库、分发、使用、废弃等过程进行记录和报告的要求。

9. 监督和评估:规定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评估措施,包括定期审核、内部检查、外部评价等。

以上是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的一般内容,具体的管理制度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制度范文

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制度范文

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制度范文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医疗机构中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使用和处理,以确保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

所有工作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一、物品采购管理要求1. 医疗机构应确保所采购的一次性无菌物品符合相关标准。

2. 一次性无菌物品的采购应由专门负责采购的单位或人员进行,采购程序必须规范,采购文件应完整记录。

3. 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供应商应具备相关资质,且必须进行定期评估,评估结果需记录。

4. 在采购过程中,应注意物品的包装完整性,避免任何损坏或污染的情况。

二、物品接收和验收要求1. 物品接收人员必须对接收到的物品进行验收,并在验收记录中进行详细记录。

2. 对于包装有损坏或者有任何异常情况的物品,应立即向供应商报告,并进行退换。

3. 验收时应检查物品标识、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三、物品存储管理要求1. 一次性无菌物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洁净、无毒的专用储存室内。

2. 存储室内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

3. 应制定物品存储的分类管理制度,不同种类的物品应分别存放。

4. 存放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储存架和柜台应定期进行检查,如发现任何损坏或污染情况,应及时更换和清洁。

四、物品使用管理要求1. 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必须进行查验,确认物品的完整性和无菌性。

2. 使用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3. 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或出现问题,应立即上报,并进行相关处理。

4. 使用完毕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应按规定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处理。

五、物品处理管理要求1. 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处理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严禁将其混入普通垃圾。

2. 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物品处理流程,明确人员责任和工作流程。

3. 物品处理区域应设有专门的垃圾桶和垃圾袋,确保容纳量和防漏性能。

4. 物品处理区域应定期清理和消毒,确保无菌无尘。

六、物品质量追溯管理要求1. 医疗机构应实施物品质量追溯制度,建立物品使用档案。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范本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范本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制度为本医疗机构内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与使用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的所有临床科室和相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室、供应室和感染管理科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有效管理和正确使用,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第二章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选购和采购第四条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须经过合格供应商采购,并提供相关合格证明文件(如医疗器械注册证)。

第五条采购时需核实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禁止使用过期产品。

第六条采购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须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对破损、污染等情况的产品要立即退还供应商,并记录相关信息。

第三章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存储和保管第七条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污染的库房或指定的存储室内,并进行分类储存。

第八条存放的库房或存储室应具备相应的防尘、防潮、防鼠等设施,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第九条不同类别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第十条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使用,避免过期或长时间存放。

第四章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配备和发放第十一条临床科室和相关部门应根据自身工作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配置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并保持适量的备货。

第十二条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发放应由专人负责,确保正确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并记录发放信息。

第十三条发放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标明使用部门、发放日期和有效期,避免混淆和误用。

第五章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第十四条在使用前,应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进行包装检查,确保无破损、无明显污染。

第十五条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按照产品说明书和相应操作规范进行使用。

第十六条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完毕后,弃置的废弃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置。

第十七条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中发现的破损、污染等情况,应立即退还供应商,并记录相关信息。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
No.:00000000000005525
1.严格按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医院的制度进行一
次性物品的购入,顺经过院管理部门的严格把关和审定。

2.一次性物品使用前,应按有关规定做好使用前的细菌抽检和监测,
合格后可使用,并坚持每月对一次性物品进行细菌监控,留好记录备查。

3.对进入手术室的一次性物品严格把好包装、产品质量、消毒灭菌
性况和价格关。

对产品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项目逐一按要求确认。

一次性无菌物品应存放在专用的无菌物品存放库内,并设专人定期检查、进货、发放、管理保障供应,不许与非无菌物品和其他仪器存放在一起。

4.每次使用一次性物品打开包装前,必须再次检查灭菌标识、确认
灭菌方法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是否严密、有无破损、潮湿。

使用和开启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5.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应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统一的无害化处理
或毁形,不得随意丢弃。

锐利的物品、血液及其他有机物污染的物品应单独专门处理。

6.高值耗材应由专人发放,做好使用登记,严防过期、遗失。

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医疗废物的管理规定分类处理。

开启但未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原则上不得自行重新灭菌,制造商通过广泛的管理及测试手段保证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清洁、无毒、无刺激性、具有相溶性、无菌并质量稳定,自行重新灭菌便解除了制造商的责任。

如必须重新灭菌的一次性物品,就要对使用中的安全和效用负责。

7.。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1. 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对于确保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的相关要点和具体措施。

2. 管理制度的目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医疗机构无菌医疗用品的安全、有效和可追溯使用。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无菌医疗用品的交叉感染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3. 管理责任3.1 医院管理层责任医院管理层应当明确无菌医疗用品管理的重要性,制定相关政策和手册,并确保各科室、护理部门和相关人员知晓和遵守相关规定。

3.2 科室/护理部门责任科室/护理部门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工作,包括采购、储存、领用、使用、报废等环节的监管和操作。

3.3 个人责任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操作技术,保证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4. 采购管理4.1 供应商选择医疗机构应严格选择符合国家规定和标准的无菌医疗用品供应商,确保所采购的产品质量可靠。

4.2 产品验收医疗机构在收到无菌医疗用品时应进行验收,确保产品无损伤、包装完好、未过期,并填写相应的验收记录。

4.3 库存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库存管理制度,定期盘点无菌医疗用品的库存情况,并及时补充。

5. 储存与保管5.1 储存环境医疗机构的无菌医疗用品存放区域应干燥、通风、无异味,并定期消毒。

5.2 包装无菌医疗用品应保持包装完好,避免受潮、受热、受压等影响。

5.3 标识医疗机构应对无菌医疗用品进行清晰明确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6. 领用与发放6.1 领用登记医务人员在领用无菌医疗用品时应填写领用登记表,记录领用数量、领用日期等相关信息。

6.2 发放控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发放制度,确保无菌医疗用品的合理发放和使用。

医务人员在领取无菌医疗用品时应进行核对,确保发放的数量与登记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模式下医院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
目的探讨本院手术室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的效果及体会。

方法2012年1月起通过对耗材管理团队的再整合、环境布局的改进、物品供应流程的重组及新的管理工具的应用来进行规范、改进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

结果缩短了低年资护士拿取物品的时间;漏收费能及时发现更正;减少了科室成本浪费;降低了巡回护士不在岗时间;提高了科室人员对一次性物品使用的满意度;提高了外科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P<0.01)。

结论规范化管理有效地保证了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使工作更有序,效率更高,医护关系更融洽,也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标签: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规范化;管理
手术室工作节奏快、应急突发事件较多,是临床风险事件频发的科室。

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是手术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全程规范化管理,不仅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康复和生命安全[1]。

本院年手术量1万余例,手术中使用的各种一次性物品多达500余种,从2012年开始针对手术室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使在高效运转模式下的手术室耗材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

现将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1科室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手术室耗材品种繁杂,型号多样,刚进入手术室护士及低年资护士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物品。

1.2部分人员消极参与一次性耗材的管理,缺乏慎独性,造成日常耗材添加不及时,甚至影响手术的正常运行。

低消耗物品库存量大,存货堆积时间长,易产生过期、浪费、增加科室成本。

1.3 1个月一次的效期检查,对效期短的物品不发生作用;专管护士除了耗材管理还要参与日常手术,因精力有限,易发生临期物品未能及时拿出或过早拿出,对手术患者带来安全隐患,过早拿出又对科室成本造成浪费。

1.4巡回护士的自取方式使巡回护士需承担手术间物品的添加、术中所需物品如吻合器、止血材料的拿取、接台器械及布类的准备,而储藏室离手术间距离远,且高值耗材均上锁保管,每拿一次都要拿钥匙开柜及锁柜,耗时耗力。

造成巡回护士长时间不在岗,增加手术的不安全因素,医生等待时间过长,影响手术医生心情,增加医护矛盾,巡回护士工作量大易发生护理差错。

1.5手术多且大,接台速度快,巡回护士工作量大,存在高值耗材漏收费现象,造成科室经济损失。

2科室管理改进措施
2.1物品架橱柜的重组设计及编号物流化、科室原有的5S管理方法再予以改进手术室提供了符合卫生部要求的储存环境,避免了因储存环境不好而导致潮湿、破损等影响产品质量的现象发生。

根据库房的总面积和每排物品架需要的距离,计算所能摆放的物品架数量。

物品架做到使一次性物品的放置符合高于地面20cm、离墙5cm、离顶50cm的原则[2]。

在靠墙的一侧单排摆放柜式货架,将物品与墙面隔离以免受潮。

中间不靠墙位置摆放双排货架,减少浪费空间。

将各货架从左到右排序编号为Ⅰ、Ⅱ、Ⅲ……,从下到上标为一、二、三……按物品放置的实际位置画出货架物品放置陈列表,贴在每个货架显眼处,物品的摆放清晰有序,每样物品对应相应的标签,按照常用和不常用合理存放,抢救物品存放于离门最近的货架上,常用物品如吸引器皮管、引流袋等放在中间几层伸手即可触及的位置;平常少用或暂时不用的物品,如水节等存放在较高层,易于查找,即使刚入科的新护士也可迅速找到所需物品[3]。

此外,需上锁保管的物品放置于靠墙柜内,其余物品均采用开放式储藏,避免过多地开关门窗,节省取物时间。

2.2专人、分级管理更为明确科室的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由护士长总负责,下设组长一名,中低值耗材管理2人,高值耗材6人,贵重特殊耗材1人。

管理职责责任到人,保证耗材的均衡供应和顺畅运行,避免耗材积压造成浪费[4]。

2.3临期物品及时公示、超市化管理将有效期<6个月的物品公示在《临期物品检查记录表》上,方便分管护士及时了解物品的使用动态,有效规范分管护士对物品管理行为,避免因工作繁忙而疏忽管理的现象。

该表挂于显眼处,便于互相监督,提醒,有效地提高分管护士管理物品的依从性。

当有效期<1个月时,在对应的物品标签上夹上醒目的红色”临期”字样的预警牌,强迫取物者自觉检查有效期,这样避免了往常专管人员会提早较长一段时间收掉该物品,使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又有效地避免了把过期物品使用到患者身上。

使人人参与到有效期管理中来。

2.4通过QCC活动进行手术物品供应流程重组,科学设置手术室护理岗位和业务流程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理念在手术室管理中的体现,也是落实卫生部《2010 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5]在手术室的具体措施[6]。

2.4.1增设物品准备护士岗位,配备语音控制系统增设物品准备护士(物准班护士)岗位,物准班护士负责所有接台手术物品的提供。

语音控制系统的使用,使物品提供更便捷。

如当手术需要吻合器时,巡回通过语音控制系统告知物准班:”*间需要*吻合器1把”,当物准班护士接收到信息后,直接提供吻合器到手术间,减少巡回护士外出取物消耗时间,避免手术医生术中等待时间过长,使巡回护士专注于服务患者,降低安全隐患,提高了手术效率及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满意度。

2.4.2常用高值耗材增设手术间放置点在手术间壁橱增设常用高值耗材放置点,上锁保管,每天早上由巡回护士向物准班护士领取相应的钥匙,手术结束时交给值班护士统一管理。

每台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将收费单交给物准班护士,
并在≤高值耗材使用登记本≥上详细登记使用科室、患者姓名、品名、规格、型号,并签名。

物准班护士核对收费无误后将使用的耗材交给巡回护士添齐。

对于常用低值耗材,在每个手术间的玻璃壁橱里按固定基数常备,巡回护士不需添加,只要在手术结束后在《房间物品添加表》上填写需补充的物品数量,由第2d的早班人员负责一起添加。

2.4.3特殊贵重耗材的管理特殊贵重耗材科室实行零库存管理[7],经设备科按手术需要的基数由厂家存入设备科,手术医生提前2d向设备科申领,物准班护士提前1d领回,上锁保管,需消毒的按照器械消毒要求消毒灭菌备用,手术结束后,及时退回设备科。

2.5班班登记,把好收费关各巡回护士把所使用高值耗材科室、患者姓名、品名、规格、数量登记在≤高值耗材使用登记本≥上,由当天值班护士统计核对使用总量,并填写在《耗材出入量统计本》”使用”一栏上;物准班每日晨清点物品的库存量,登记在”库存”一栏,同样做好登记;专管人员领用的数量也及时登记在该表的”领用”一栏,然后专管人员根据:库存+领用-使用=次日库存量,检查耗材有无漏收费漏登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找,防止漏收费。

2.6耗材毁形登记对使用后的耗材如吻合器,由洗手护士扔到指定容器,由值班护士在所有手术结束后核对登记,由指定工人送到医疗废物回收公司统一处理并签名,防止废弃一次性医疗器具流入市场。

3结论
科室目前针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经验,是充分运用了5S管理、QCC、持续质量改进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改进后的管理方法增强了专管护士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外科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P<0.01),见表1,有效地保证了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减少了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为护理人员减轻了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孙薇,吴伟伟.层流手术室一次性耗材管理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8):165-1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2002.
[3]吴晓芬,陈雪仙,郑丽萍,等.ICU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826-827.
[4]李学思,赵婷婷,陈晓阳.手术室低值耗材的超市化摆放及规范化管理[J].海南医学,2013,24(1):154-156.
[5]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2010-12-23)[2012-06-29]http:
///publicfiles/nursing/htmlfiles/mohyzs/s3593/201012/50145.htm.
[6]胡嘉乐,王惠芬,阮洪.基于患者角度的手术室护理岗位设置及其业务流程工作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166-168.
[7]任筠,高大虹.医用卫生耗材零库存管理模式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5):128-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