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试题大全
(完整版)普通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能力(B)需要(C)动机(D)信念2、人的听觉主要受()的控制。
(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3、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B)抑制(C)兴奋与抑制(D)反射4、“谈虎色变”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表现,它属于()。
(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C)两种信号系统相结合(D)以上答案都不对5、感受性是()。
(A)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C)感觉阈限的大小(D)最小可觉差的大小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A)空气振动(B)物体振动(C)空气(D)声源7、下列关于听觉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B)声波的频率越低,音调就越高(C)声波的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D)日常生活的声音大多是声波混合的结果8、下列关于平衡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觉也叫做静觉(B)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前庭器官(C)人平躺的时候,平衡觉较弱(D)平衡觉是人对自己身体位置与地心引力关系的反映9、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
(A)整体性(B)选择性(C)恒常性(D)理解性10、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
这属于()。
(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11、下面可以体现思维的概括性的有()。
(A)把事物的各部分和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B)把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C)从一类事物中抽取出共同属性,形成抽象地认识(D)在头脑中把两个事物联系起来,求同存异12、根据()可以把思维分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三类。
(A)思维的形态(B)思维的结构(C)思维的方向(D)思维的创造水平13、下面哪一种对梦的态度是正确的()。
(A)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普通心理学练习题

普通心理学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普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心理现象的生物学基础B. 心理现象的社会学基础C. 心理现象的哲学基础D. 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2.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A.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精神分析B. 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C. 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D.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4. 心理学的科学性体现在:A.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B.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C. 研究过程的严谨性D. 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5. 心理测量的主要目的是:A. 诊断心理疾病B. 评估心理健康状况C. 预测个体行为D. 所有以上选项6.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的是:A. 意识层面的心理过程B. 潜意识层面的心理过程C. 社会文化对心理的影响D. 认知过程对行为的影响7.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A. 注意力B. 记忆C. 情绪D. 人格8.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的是:A. 个体的自我实现B. 个体的适应性C. 个体的生物本能D. 个体的社会角色9.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A. 个体在特定时期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B. 个体在任何时期都能对刺激做出反应的时期C. 个体在任何时期都能学习新技能的时期D. 个体在任何时期都能改变心理特征的时期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情绪的功能?A. 适应功能B. 动机功能C. 社会功能D. 抑制功能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是研究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2.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包括发展心理学、______心理学、______心理学等。
3.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__,他主张通过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来研究心理过程。
4. 认知心理学认为,______是理解人类行为的关键。
5.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______是人格结构的核心。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包括:A.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B. 认知心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C. 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心理动力学D. 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记忆的三个阶段?A. 编码B. 存储C. 回忆D. 遗忘答案:D3.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中,哪一部分负责欲望和冲动?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潜意识答案:C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础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生理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B5.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答案:C6.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加德纳B. 艾瑞克森C. 戈尔曼D. 马斯洛答案:C7. 以下哪项不是人格特质理论中的“五大”?A. 开放性B. 尽责性C. 外向性D. 情绪稳定性答案:D8.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通常是: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均匀递减D. 先快后快答案:A9.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这一过程称为:A. 观察学习B. 模仿学习C. 经典条件作用D. 操作条件作用答案:A10.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的三个组成部分?A. 生理唤醒B. 行为表达C. 认知评估D. 情绪体验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答案:经典条件作用是指通过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配对,使中性刺激最终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
操作条件作用则是指通过强化或惩罚来增加或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
2. 描述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自我效能理论由班杜拉提出,强调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这种信念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努力程度和坚持性。
普通心理学考试题和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A. 理论的系统性B.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C. 实验的可重复性D. 研究结果的普遍性答案:B2.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C. 认知主义D. 人本主义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过程的内容:A. 认知B. 情感C. 意志D. 人格答案:D4.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是:A. 潜意识C. 前意识D. 自我意识答案:A5.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马斯洛B. 皮亚杰C. 卡尼曼D. 费斯汀格答案:D6. 下列哪项不是情绪的功能:A. 适应功能B. 动机功能C. 组织功能D. 社会功能答案:D7.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匀速进行D. 随机发生答案:A8. 知觉的组织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B. 相似性C. 连续性D. 随机性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学习的定义:A. 经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B. 持久的行为变化C. 短暂的行为变化D. 后天习得的行为答案:C10.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临床心理学D.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情绪的维度:A. 强度B. 持续性C. 复杂性D. 多样性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知觉的特性:A. 选择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适应性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学习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试题

12、下面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心理是精神现象b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现象之一
c心理是心的机能d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13、神经元接受从感受器或其他神经元发出的刺激的结构是:A 胞体B 树突 C 轴突 D 终扣
14、声音的频率和听觉的()特性相对应。
A 音调
B 音响
C 音色
D 强度
15、“月明星稀”是感觉的()现象。
A 适应
B 对比
C 后象
D 视觉障碍
1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现象。
A同时对比B继时对比C后象 D 适应
17、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为()
A 知觉B概括C思维 D 感觉
18、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生理器官和最高级部位是()
A.脑干B.丘脑C.大脑D.延脑
19、闻到苹果香味或看到它是红色等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知觉B.感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
20、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他,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知觉B.统觉C.色觉D.感觉
21、5000HZ以下的声音的听觉机制主要由下列哪种理论解释?
A. 频率说
B. 地点说
C. 拮抗说
D. 神经齐射理论。
《普通心理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A 、脊髓B 、脑神经C 、感觉运动神经D 、脑神经答案:A2. 3岁以前,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是()A 、经验思维B 、直观动作思维C 、形象思维D 、发散思维答案:B3. 首次采用离差智商的智力量表是()A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B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C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D 、瑞文推理智力量表答案:C4. 人能知觉到物体的距离和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这种线索是?( )A 、方位定向B 、线条透视C 、运动视差D 、双眼视差答案:D5. 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A 、俄国B 、德国C 、日本D 、美国答案:B6. 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心理学流派是()A 、行为主义流派B 、精神分析流派C 、人本主义流派D 、机能主义流派答案:C7. 学生在考试时,回答选择题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
A 、识记B 、保持C 、再认D 、回忆答案:C8. 下列活动中,属于意志活动的是()A 、背课文B 、摇头晃脑C 、膝跳反射D 、吹口哨答案:A9. 记忆按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哪三种不同类型()A 、感觉记忆、前瞻记忆、长时记忆B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C 、工作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D 、工作记忆、前瞻记忆、长时记忆答案:B10. 在问题空间中搜索,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叫()A 、概念形成B 、问题解决C 、发散思维D 、创造思维答案:B11. 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A 、注意B 、兴趣C 、目标D 、需要答案:D12. 如果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的知识,这种问题我们称之为()A 、界定清晰的问题B 、界定模糊的问题C 、语义丰富的问题D 、语义贫乏的问题答案:C13. 实现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结构是()A 、细胞体B 、细胞核C 、树突D 、突触答案:D14. 根据米勒的研究,短时记忆的容量是()A 、3±2组块B 、5±2组块C 、7±2组块D 、9±2组块答案:C15. 下面哪项不属于问题解决中使用的策略()A 、算法B 、逆向搜索C 、爬山法D 、继时性扫描答案:D16. 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称之为( )A 、抽象概念B 、关系概念C 、析取概念D 、合取概念答案:D17. 当获悉中国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人们欣喜若狂。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行为和心理过程B. 物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生物学现象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科学D. 化学科学答案:D3.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学派的创始人?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学派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认知过程?A. 感知B. 记忆C. 情绪D. 思维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A. 条件反射B. 遗传C. 环境D.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6. 心理学的三大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实验法和________。
答案:观察法;案例研究法7. 心理学的四大领域包括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________。
答案:社会心理学8.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本的需求是________。
答案:生理需求9.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答案:费斯汀格10.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包括本我、自我和________。
答案:超我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答案: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研究内容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绪、动机、人格等心理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发展。
12. 解释什么是条件反射,并举例说明。
答案:条件反射是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反应,它将原本不引起特定反应的刺激与自然反应联系起来,通过反复的配对,使得原本中性的刺激也能引起特定的反应。
例如,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后会分泌唾液,即使铃声与食物的配对不再出现,狗仍然会在听到铃声时分泌唾液。
13.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解释其在个人发展中的意义。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套)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预测心理现象D. 控制心理现象2.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生物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行为心理学D. 化学心理学3.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类心理的哪部分负责欲望和冲动?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他我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亚伯拉罕·马斯洛B. 莱昂·费斯汀格C. 卡尔·罗杰斯D.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5.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的基本类型?A. 快乐B. 悲伤C. 恐惧D. 羡慕6. 人类的记忆分为几个阶段?A. 两个A. 三个B. 四个D. 五个7.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A. 观察学习B. 操作条件作用C. 经典条件作用D. 社会学习8. 心理测量学主要研究的是:A. 心理现象的测量B. 物理现象的测量C. 社会现象的测量D. 生物现象的测量9.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发展阶段理论?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B.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C.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D.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10. 以下哪个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个体认知过程B. 个体情绪过程C. 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D. 个体生物过程答案:1-5 DCBDA 6-10 BCCC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 描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
3. 解释什么是心理测量,并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2. 论述社会心理学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中的应用。
结束语:本次普通心理学试题涵盖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心理学试题大全2002年一、名词解释:3分/题1、反射,2、错觉,3、模式识别,4、图形掩蔽,5、暗适应,6、发散思维,7、心境与应激,8、诱因理论,9、素质,10、特质二、简答题:5分/题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2、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3、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4、简述图式及其作用。
5、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6、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三、论述题:10分/题1、试评述有关颜色知觉的理论。
2、试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
3、试述坎农—巴德学说。
4、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2001年一、填充题:1分/题1、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及测验的信度与效度,效度即指_____。
2、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
3、特瑞斯曼与布罗德班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不同看法在于___________。
4、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性格与气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6、定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功能固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心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
10、粘液质气质类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经类型相对应。
二、判断题:1分/题1、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与集中于某一对象的过程。
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不同的人感受性不同;但每个人的感受性是恒定不变的。
4、乔姆斯基认为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5、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
6、遇到紧急情况不盲目冲动,沉着冷静的情感体验是理智感。
7、智商的公式是:IQ=MA/CA×100%8、艾森克的人格二维模型中二个维度是强弱程度和稳定程度。
三、名词解释:4分/题1、感觉阈限,2、知觉恒常性,3、内隐记忆,4、算法式与启发式,5、再造想象,6、生物反馈,7、液态智力,8、奥尔伯特的特质说。
四、回答问题:10分/题,任选5题,共计50分。
1、试述如何调动活动参加者的注意力。
2、试述如何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记忆效率。
3、试述实验室问题研究中人们常用的策略。
4、试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
5、试述知识在人脑中的表征。
6、试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2000年一、填空:1分/题1、躯体感觉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脑二半球功能不对称是通过____________研究揭示的。
3、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
4、“谈虎色变”与“谈梅生津”都是________的表现形式。
5、正常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知觉的理解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们看到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看到黄色产生甜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____。
8、表象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之为______________。
10、同样的讲稿,老师讲课时若声音抑扬顿挫、富于表情则教学效果更好。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11、取得优秀成绩时的自豪感,称为__________。
12、人的个性具有三个特征:即稳定性、独特性、和________。
二、判断:1分/题1、观察法就是通过视觉系统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2、心理现象可分为彼此独立的动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
3、加深学习程度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4、“一目十行”是注意分配的表现。
5、情感是人与对自身需要有关系的客体的反映。
6、IQ=[MA(智龄)/CA(实际年龄)] ×1007、“高分低能”是用来说明能力与知识无关。
8、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三、名词解释:任选6题,5分/题。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2、适应与感觉对比,3、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4、应激与心境,5、晶态智力与液态智力,6、胆汁质与抑郁质,7、前摄抑制,8、能力。
四、问答:任选5题,10分/题。
1、试述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及几种主要方法。
2、试述人类心理的本质特点。
3、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试述记忆研究的新进展。
5、试述布鲁纳(Bruner, et al,1956)的概念形成实验的研究价值。
6、结合自己,试述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
7、试述冯特对建立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1998年杭州大学一、名词解释:4分/题1、视觉对比,2、神经齐射理论,3、双眼视差,4、记忆搜索的范畴大小效应,5、心境与激情,6、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
二、简答题:6分/题1、何为注意分配及如何改进?2、何为运动知觉及有哪些影响因素?3、何为谓动作反应时及有哪些影响因素?4、技能已形成则具有那些特点?5、试述表象及其意义。
6、试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三、论述:10分/题1、试述人类记忆信息编码的方式。
2、试述并比较能力的二因素说与三维结构模型。
3、试述情绪的认知理论。
4、什么是言语理解的系列模型与相互作用模型?5、试述你对现代认知心理学这一研究范式的认识。
原杭大不分年份试题一、名词解释:5分/题1、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2、彩色对比与彩色后像3、系列位置效应4、双重编码5、迁移与定势6、动机、需要与诱因7、奥尔伯特的特质论8、智商9、实验法与观察法10、斯蒂文斯定律11、浦金野现象12、颜色混合三定律13、注意广度与注意分配14、短时记忆15、手段----目的分析16、心境与挫折17、技能与迁移18、流动智力与固定智力19、需要、诱因与内驱力20、注意的衰减函数21、感受野与侧抑制22、行波说与齐射说23、声音掩蔽的一般规律24、情节记忆与语义记忆25、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26、前提的气氛效应二、回答问题:10分/题1、结合实例说明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2、什么是知觉?知觉有何基本特征?3、什么是遗忘?遗忘有何特点?如何根据遗忘特点进行有效复习?4、试举例说明解决问题思维的阶段性。
5、试述三种性格类型学说。
6、试述并比较知觉模式识别的关键特征理论与原理论。
7、试述佩沃(Paivio)提出的长时记忆中的双重编码说及其试验依据。
8、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客观因素。
9、试述情绪的不协调理论。
10、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或精神分析理论(任选一个)11、试结合实例比较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
12、试述斯蒂文斯定律及其意义。
13、有何支持知觉整体先于部分的实验依据。
14、试述并比较三种选择性注意理论。
15、试述概念形成实验研究的新进展。
16、试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浙江大学------------实验心理学2002年一、名词解释:5分/题1、心理物理学,2、似动现象,3、实验法,4、闪光融合理论,5、最小可觉差,6、等响曲线,7、完全随机化设计,8、部分报告法。
二、论述:12分/题1、什么是自变量的混淆?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2、什么是明视觉?什么是暗视觉?他们各有什么特点?3、信号检测论与古典心理物理学的差别何在?4、什么是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分析法?举例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式。
5、试评述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不足。
2001年一、名词解释:1-4题,3分/题;5-8题,4分/题。
1、平均差误法,2、似动现象,3、系列位置效应,4、实验者效应,5、被试间设计,6、费希纳的对数定律,7、音高量表,8、实验效度。
二、论述:14分/题,第5题16分。
1、什么是反应时间?举例说明反应时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2、何谓闪光临界融合频率?具体说明影响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主要因素。
3、视敏度有哪几种测量方法?具体说明之。
4、何谓深度知觉?具体说明深度知觉的线索。
5、举例说明如何用分段法制作感觉比例量表。
2000年一、名词解释:3分/题1、操作定义,2、感受野,3、数量估计法,4、分贝,5、恩墨特定律,6、双眼视差,7、开窗实验,8、等响曲线。
二、论述:1、简述史蒂文斯的神经量子理论。
10分2、简要说明人类情绪研究中的三类行为变量。
10分3、试述配对组设计的特点和基本步骤。
104、具体说明影响反应时的主要因素。
155、试比较传统心理物理学的三种基本方法的特点。
156、试拟一个视觉实验,要对实验中的各种变量进行分析。
16浙江大学------------心理与教育统计2000年一、名词解释:4分/题1、推论统计,2、总体与样本,3、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4、统计检验力,5、逐步回归二、填空:1分/空1、描述统计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以高尔顿和________为代表;推论统计学产生于20年代以后,以________为代表。
2、算术平均数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集中量数,它具有计算简单、容易理解和反应灵敏等特征,主要缺点是_______。
3、在一个正态分布中,算术平均数、中数和众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在正偏态分布中,三者的关系是_______。
4、在假设检验中,无论接受H0还是拒绝H0,都有可能犯错误,统计学上将拒绝H0时所犯的错误称为________,而将接受H0时所犯的错误称为________。
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两类错误________同时减少或同时增大。
5、采用非参数检验法检验两列数据的差异时,秩和检验法和_______用于两个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符号检验法和_______用于两个相关样本的差异检验。
6、在两因素方差分析中,如果“总体服从正态分布”、_______、_______等前提假设不成立,则可采用_______方差分析法。
7、如果研究中所收集到的两列数据不是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或总体分布非正态,若求这两列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则必须采用_______的方法。
8、如果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则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也为正态分布,其平均数等与总体平均数,方差等于_______;当样本数大于50时,样本方差_______分布,其平均数等与总体方差,方差等于_______。
9、当总体参数不清楚时,常用一个样本统计量估计相应的总体参数,这类问题称为_______,总体平均数的无偏估计量应为_______,而总体方差的无偏估计量应为_______。
三、计算:1、在一项研究中测量了29名被试的成绩,结果15名男生的得分分别为:93,81,80,70,90,74,92,89,100,90,100,95,85,87,96;14名女生的得分分别为81,66,79,98,86,100,73,74,82,89,84,85,92,87,试问:这一测量的得分是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F0.01/2(13,14)=3.75,t0.05(27)=2.052(14分)2、为调查市民对一项市政府计划方案的支持率,随机抽取了120名市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其中86人对该方案持赞成态度,现希望以99%的置信概率来估计全体市民的支持率,且估计误差不能大于正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