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呼吸1
初中生物_《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复习时,笔记尤为重要!借助此题目,讲解中考时图文结合题目应该怎样答!此部分是学生经常理解错误的点,是吸气导致胸廓增大还是胸廓增大导致吸气?中考重难点突破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生成答案。
引导学生理解胸廓扩大的原因。
讲解完毕后,笔记整理。
链接中考,图文结合题目6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吸气导致胸廓增大还是胸廓增大导致吸气?”必要时,教师出示PPT中的图片诱导思考。
学生讨论结束,并且发言结束,教师总结最后结论。
胸腔扩大导致吸气。
并引导学生总结胸腔缩小导致呼气。
(三)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7氧气通过吸气进入到了肺中,下一站将被运输到哪里呢?在哪里被利用呢?学生整理学生解题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此问题的见解思考,整理笔记。
继续以氧气为主线复习,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错选的原因,一般都是没有仔细审题。
讲练结合对于复习课来讲,此部分应该补充上,氧气在人体“旅行”的完整性,以及最终用于呼吸作用为人体提供能量。
构建整体知识网络。
教师出示PPT,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并引导学生理解气体扩散的原理!链接中考,此题目有的学生会错选A(四)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8氧气随着血液的运输,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在此处组织细胞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氧气在组织细胞中用于呼吸作用氧化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
氧气的旅行结束,总结本章节的整体知识网络。
再次回扣考点,点出复习重点学生回答肺泡处的毛细血管。
学生做题书写呼吸作用反应式,学生易错点。
自己写呼吸全过程结构图。
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备学生学情分析从学生特点分析:本节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内容,比如明白了气体进出肺须经呼吸道,但部分学生对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的理解仍然不是很明确,初中阶段是七年级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也是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看,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好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注意力分散,所以在教学中,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注重将本节课设置在一个情景中去学习。
(完整版)人体的呼吸教案

人体的呼吸教案一、设计思路呼吸是人体共有的生命现象,有关呼吸系统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书本内容,然后通过角色扮演,每个小组代表一种器官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本器官的特点和功能,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关呼吸运动,学生有亲身体会。
首先让学生亲身体验呼吸,认识到呼吸与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有关;然后通过演示实验以及fl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呼吸运动的原理,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气体交换的过程是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分析气体成分数据,解释气体成分变化的原因。
最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位同学测定其肺活量,然后通过比较肺活量值,说明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这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运动的过程”;第二课时完成“气体交换”和“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①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了解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②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③概述气体交换的过程。
2.能力目标:①初步学会分析胸廓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②掌握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测定的方法,初步学会测定肺活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呼吸系统的知识的学习,关注自己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②增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当地环境保护作贡献。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①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②呼吸运动的原理。
③气体交换的过程。
学习难点:①理解胸廓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②气体交换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引言观看图片,思考:为什么要给“非典”病人用呼吸机?这说明什么?展示一组“非典”病人用呼吸机抢救的图片,引到学生认识到呼吸对于生命的重要。
创设教学情境引出课题《呼吸》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课,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促使学生关注环境。
呼吸系统的组成阅读课本115页的图,每组第一名同学抽签选择号码,然后挑选相应的小帽子,看谁又快又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作业课件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3.(2020,临沂)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 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 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成,外面围绕着丰富的_毛__细__血__管,这些特点适于气体在肺与血液之间进行交换。
B.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C.既能保持空气畅通无阻,又能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D.没有作用
20.(2020春,高唐县期中)呼吸道能保证气体畅通的原因是( A ) A.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B.有会厌软骨做支架 C.气管和支气管壁较厚 D.气管和支气管周围有肌肉牵拉
二、填空题(10分)
21.(2020春,原州区校级月考)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4.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黏膜上的纤毛摆动的作用是( C ) A.过滤空气 B.温暖冷空气 C.将细菌和灰尘推向咽部 D.协助吸气和吞咽动作
15.下图是人体某部位示意图,其中表示咽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16.(2020,铜仁市)感冒了会感到鼻塞,闻不到食物的香味,这是因为( D ) A.病菌侵犯,味觉失灵 B.病毒阻挡,空气通过量少 C.病毒过多,鼻腔堵塞 D.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的刺激 17.(2020春,商州区期末)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B.呼吸道具有保证气流畅通的作用 C.肺是完成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D.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呼吸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2.呼吸系统中的、、、、,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3.呼吸道不仅能保证 ,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4. 气管内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有抵抗和的物质。
5. 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
6.哮喘:7.尘肺8.肺炎1.人在吞咽时,能够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 )A.喉结B.会厌软骨C.环状软骨D.甲状软骨2.下列既是组成呼吸道的器官又是发声器官的是( )A.鼻B.咽C.肺D.喉3.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通,这主要是因为( )A.气管分泌的黏液增多B.喉关肿胀,喉腔变小C.鼻黏膜分泌物增多D.鼻黏膜充血肿胀4.人在呼吸时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A.咀嚼B.消化C.说话D.吞咽5.用鼻呼吸的目的是什么( )A.鼻腔能湿润空气B.鼻腔能温暖空气C.减少吸入气体对呼吸道和肺的不良刺激D.鼻腔能清洁空气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右肺有叶。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当吸气时,空气中的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3.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间的肌肉和的结果。
4.胸腔底部是,主要是肌肉组织。
5.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使胸廓的上下径也。
呼气时,膈肌,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
6.我们吸入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含量。
7.外界的空气经过的处理后进入,在这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课堂练习1.人体内与呼吸有关的主要肌肉是( )A.胸部的肌肉B.腹部肌肉C.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D.背部肌肉2.当我们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膈肌的活动状态是( )A.收缩、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3.当我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呼吸活动会( )A.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B.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强D.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会增加4.肺泡壁是由( )A.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多成上皮细胞构成C.一层肌肉细胞构成D.多层肌肉细胞构成5.氧气进入体内最终要到达( )A.血液B.肺部C.心脏D.组织细胞6、右图是呼吸时胸廓和膈肌的示意图,把图号填入问题后面的括号内。
2020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5 人体的呼吸(解析版)

专题05 人体的呼吸一、单选题1.图是人在慢跑时肺容积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时:呼气,肋间外肌收缩B.b→c时:吸气,隔顶下降C.c→d时:肺内气压持续增加D.d→e时:胸廓容积减小【答案】B【解析】A、曲线a→b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肋间外肌舒张,A错误;B、曲线b→c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膈肌收缩,顶部下降,B正确;C、曲线c→d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但是不会持续增加,在呼气的末端,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C错误;D、曲线d→e时,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胸廓容积增大,D错误。
故选:B。
2.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液流经肺泡前后成分变化的是A.B.C.D.【答案】C【解析】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因此,“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其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减少”,故选项C正确。
故选:C。
3.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气管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B.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D.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答案】A【解析】A、肺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气管只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A错误;B、人体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正确;C、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C 正确;D、有机物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所以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D正确。
故选:A。
4.关于人体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A.煤气中毒是因为吸入的一氧化碳与血小板大量结合,使血液运输氧气功能减弱B.肺活量就是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C.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D.成年人在平静时的呼吸频率为20~25次/分【答案】C【解析】A、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且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碳氧血红蛋白又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约3 600倍,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缺氧窒息,故A不符合题意。
人体的呼吸-(共25张PPT)

(2)从甲图可以看出,能够保证气体在气管内畅通的结构是[ 1 ]__软骨__。外界干燥的空气到达肺部时湿度可达到饱和, 这是因[ 3 ]__腺细胞__分泌的黏液使气体湿润的结果。进入 肺部的气体能保持清洁,一是靠[ 2 ]__纤毛__不停地摆动, 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二是靠黏液中有能够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
答案:A
猜押预测 3.[2017·淄博中考]下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表示氧气扩散过程,c、d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过程 B.肺吸气后进行的过程依次是a、b、c、d,最后完成呼气过程 C.a过程后,毛细血管中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D.c过程后,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入左心房
世界触手可及
二、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肺部的气体交换
2.两个生理过程的比较
【例2】 下图是人体肺部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结构示意图, 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图中1和2分别是毛细血管和支气管分支末端 B.图中3是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C.图中4处氧气进入肺泡,使血管内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D.图中4处的两种管壁均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气体交换
即时运用 1.[2017·临沂中考]下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 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B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C.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 为零 C AB段与外界大气压差为负值,说明小于外界大气压,此时是吸气过 程,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A项正确;B点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 差为零,表示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B项正确 ;BC段的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此时胸廓的前后径和左 右径由大变小,C项错;C点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结束的 瞬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差为0,D项正确。
《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

《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省实附中于立青一、教学设计概述(一)设计思路概述本教学设计尽可能利用各种亲身感受导入课堂,先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容上根据七年级上册学的植物的呼吸作用让学生回忆起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人体除了必须不断地从生物圈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时刻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利用吸入的氧来氧化细胞内的一部分有机物,释放其中的能量,以便满足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人体内的细胞是通过怎样的结构和过程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探究空气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本教学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调查、分析资料、收集资料、动手测量、测算、取样等活动使学生应当能够概述人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说出呼吸道的作用,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了解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大气污染问题,积极参加防治大气污染的活动,思考应当怎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本章还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测量、取样和测算等基本方法,提高探究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知识和技能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2.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能概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3.掌握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及意义;4.明确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尝试了解并学会分析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
过程和方法目标:1.调查、收集和分析事实材料的能力;2.培养探研能力及运用知识解释生活实际问题能力;3.提高自主合作、沟通等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关注呼吸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关注环境中空气质量的自觉性。
3.引导学生关注大气污染问题,思考应当怎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1.知识方面: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
呼吸运动的过程、原理。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科学方法、能力方面:提高分析事实材料的能力,培养探究能力、运用知识解释生活实际问题能力、合作能力。
《人体的呼吸》ppt1 人教版

6.(1) 气体进入[7]时, [7]处于扩张 状
态,气体由外界进出[7]的过程是
通过__呼__吸__肌__的___收__缩__和___舒__张
实现的。 (2) [6]与[7]之间的气体交换
过程称为___肺__泡___与__血__液_______
的气体交换.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发生在图中的___5_和___8____之间。
健健康康生活 快快乐乐学习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呼吸系统组成
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呼吸道
膈
呼出气和吸入气的成分变化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气体扩散: 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
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是通过__呼吸肌 的收缩和舒张____实现的。 图中B端的血管是__肺静脉__, 血液流向__左心房__。
日常活动每小时耗氧量(升)
踢足球 慢跑 坐 睡 散步 游泳 115 120 25 14 60 120
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 能动人 。—— 《庄子 •渔夫 》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 为。惟 贤惟德 ,能服 于人。 刘 备
47、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 信心的 源泉。 —— 周恩来 48、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 来的。 人的每 一步行 动都在 书写自 己的历 史。 —— 吉鸿昌
49、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 休。一 息尚存 须努力 ,留作 青年好 范畴。 —— 吴玉章 50、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 真学习 一点东 西,必 须从不 自满开 始。对 自己,“ 学而不 厌”, 对人家 ,“诲人 不倦”, 我们应 取这种 态度。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1)肺泡数量多,表面积大 (2)肺泡壁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3)肺泡外面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二、呼吸运动
请你这样做: 两只手轻轻放在胸部下侧,深深地吸气再缓缓地呼气,把肺里的气体全 部呼出来。仔细体验下:吸气时,我们的胸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呼气时又如 何?
胸廓的起伏
人体的呼吸
第一课时
回
呼吸
顾
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
能量
肌肉收缩
植物开花
狗的活动
一、感受呼吸
一只手轻轻放在胸部下侧,另一只手放 在鼻腔前,缓缓地吸气,屏住呼吸几十秒, 然后再呼气,仔细体验下:呼吸时,鼻孔前 面的空气有什么变化?屏气的感觉是怎样的?
1、观察人体的呼吸系统
根据课文中的信息,说出各器官的名称。
肋间肌
呼吸肌 膈肌
讨论:
1、人体吸气时,外界气体是如 何进入肺的?
2、人体呼气时,肺内气体 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
讨论:
1) 橡皮膜、两个气球、玻璃钟罩分 2( )手向下拉橡皮膜时,气体是进入气球还是 (3 )是肺容积的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 别代表什么? ,气体是进入气球还是排出? 排出?橡皮膜回缩时 后使肺容积扩大?
空气进出 肺的情况
吸气 呼气
收缩 舒张
上升 下降
下降 上升
扩大 缩小
进入 排出
拓展应用:
你知道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增强人体的呼吸功能吗? 某人不小心溺水导致呼吸中断,你会采取什么 急救措施呢?
课堂小结: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 气体交换的场所。
人体呼吸运动的原理
呼吸状态 呼吸肌 的状态 肋骨位置 变化情况 膈的位置 变化情况 胸廓容积 的大小 空气进出 肺的情况
吸气 呼气
收缩 舒张
上升
下降 上升
扩大
进入下降缩小排出 Nhomakorabea谢
谢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呼 吸 道
功能:通气 清洁、温暖、 湿润空气
呼 吸 系 统
功能:气体交换 的场所
2、肺的外部形态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有一个。 呈半圆锥形,柔软而富有弹性。
3、肺的内部结构
左、右支气管分别 进入左、右两肺, 形成树枝状的分支
树枝状分支的末 端形成许多肺泡
肺泡外面包绕 着毛细血管
呼气
人 体 呼 吸 运 动 示 意 图
气体 进入
气体 排出
肋骨 上升
肋骨 下降
膈顶部 膈顶部 上升 下降
得出结论:
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 吸气和呼气。 肺容积扩大――――外界气体入肺 肺容积缩小――――肺内气体排出 吸气 呼气
呼吸状态 呼吸肌 的状态
肋骨位置 变化情况
膈的位置 变化情况
胸廓容积 的大小
模 拟 呼 吸 运 动 的 模 式 图
讨论:
(( 3)随着胸廓容积的变化,肺的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肺容积的变化导致 ( 2)在呼吸肌收缩和舒张时,肋骨和膈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胸廓容积 1)呼吸运动时主要由哪些肌肉的收缩、舒张引起了胸廓容积的变化? 了气体的吸入和呼出吗? 发生了什么变化?
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