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全面推进讲义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课件

《依法治国》课件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根本保证。
本文将对依法治国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内涵、意义、实践路径及挑战。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1.法律至上: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高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公正司法:司法机关要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确保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全民守法:全体公民要自觉遵守法律,树立法治意识,养成法治习惯。
4.依法行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5.依法执政: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二、依法治国的意义1.保障人民权益:依法治国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使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广泛权利。
2.维护社会稳定:依法治国有利于调整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3.促进经济发展:依法治国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依法治国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5.推动社会进步:依法治国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三、依法治国的实践路径1.加强立法:完善立法体制,提高立法质量,确保法律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
2.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提高司法公信力。
4.全民守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质,形成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围。
5.依法行政:加强行政体制改革,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6.依法执政: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依法治国(共43张PPT)

胡锦涛
审理过程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了吗?
第20页,共43页。
第21页,共43页。
谢谢观看
第22页,共43页。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尊严
2、崇尚依法治国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为: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公义、服务大局、 的领 导,其中:
依法治国——核心内容 执法为民——本质要求 公平公义——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重要使命
的领导——根本保证
第23页,共43页。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尊严
2、崇尚依法治国法治理念
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增强公民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
第一,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第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王子犯法与庶 民同罪)
第24页,共43页。
1日起施行。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 对听证会参加人及听证机构的要求:
现平等对待,那也就没有所谓的自由与民 客 体(治理什么)
如果在法律上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因性别、种族、宗教信仰等原因而不能完全实现平等对待,那也就没有所谓的自由与民主,更谈不上其他基 本权利的实现。
第14页,共43页。
第15页,共43页。
第16页,共43页。
思考: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 有法可依
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第17页,共43页。
《定 合《定《产食中,应中、品,中销原华华当“华“售料人人有食人产的的民民的品民品食,共共营应共质品或和和养当和量中者国国国要无掺销应刑食入售产求毒法当品有明品》,、符卫毒知规质具无合生、掺定量有害下有有法,法相、列害有》“》应符的毒要在规规非、生求: 的(有色害一的、)非香不食、存品味在原等危料感的及食官人品性身的状、,。财处”产五年安以全 的下有不期合徒理刑的或危者险拘役…………””
依法治国(共43张PPT)pptx

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和深化改革
建立健全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防止 权力滥用。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 法。
加强司法公正和权威维护
01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02
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司法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完善司法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03 。
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素养
1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
2
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3
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法治文化素养。
THANKS
感谢观看
03
依法治国核心要素
科学立法
立法先行
立法与改革相衔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 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 推动作用。
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 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 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提高立法质量
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 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 到人民拥护。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 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 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
依法治国的内涵
依法治国要求国家各项工作都必须依法进行,实现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最新版)高一政治课件(统编版必修3)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治理 体系 治理 能力 现代
化
归纳总结
3个一
5个体系
3个依法 3个法治 1个目的
一个前提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一个制度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个理论 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 2022年3月3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 站发布通报,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 任傅政华(正部级)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开除公职。
700字长篇通报节选:经查,傅政华完全背弃理 想信念,从未真正忠诚于党和人民,彻底丧失党 性原则,政治野心极度膨胀,政治品行极为卑劣, 投机钻营,利令智昏,为达到个人政治目的不择 手段;参加孙力军政治团伙,拉帮结派,结党营 私;在重大问题上弄虚作假、欺瞒中央,长期结 交多名“政治骗子”,造成恶劣影响;长期违规 领用和携带枪支,形成严重安全隐患等。
目录
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
探究与分享
1978年 1997年
1999年 2014年
2017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提出:“为了保障 人民民主,必须加 强社会主义法制, 使民主制度化、法 律化,使这种制度 和法律具有稳定性、 连续性和极大的权 威,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执法必 严,违法必究。
这说明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什么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政治保证)
课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ppt课件

科学立法
决定指出:深入推进科 学立法、民主立法,要恪 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 念,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 法途径,把公正、公平、 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
法律的本质
人民的地位
为什么?
怎么办?
2015年3月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决定对立法法 修改,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开展立法 协商,完善立法论证、听证、法律草案公开征求 意见等制度;增加法律通过前评估、立法后评估 等一系列措施。
提对策
(1)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3)依法保障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
民主监督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4)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
符合法律的规定。
(5)公民要学法尊法守法 ,努力提高法律素质,依法维护国家利益,
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8
“法者,治之端也”。要走好中国道路, 实现长治久安,就必须落实好全面依法治 国的战略部署,沿着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 设法治中国,我们一定能绘就民族复兴的 宏伟蓝图。
9
真题回放
(2014年台州中考) 2013年11月9 日-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
C 京召开。回答3-4题。
1、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知法守法,提高法制观念。
“建议类”
(2)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学法用法,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从我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与不良行为做斗争。
题型: 定方向 明对象
2、请你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几条建议。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PPT

全面依法治国与社会文明
依法治国重在全面
1. 改进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包括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普 法意识等措施。同时,着力解决法律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司法公正性和可信度。 2. 推动全民法治:通过加强宪法教育、加强基层法制建设、扶持公益法律援助等措施, 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让公民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更加自觉地遵 守法律法规。 3. 促进法治文化建设:通过加强法治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提高公民的法治文化素养, 形成推进依法治国的社会氛围。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合作,增加国际 法治的认识和贡献。
依法维护国家安全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一主题,应当加强立法、执法、司法等各方面的工 作,提高国家安全保障的与国家安全的建设和维护。此外,还需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国安全威胁和 挑战,确保国家安全和各国人民安全。
VIEW MORE
社会文明是依法治国的主要目标
1. 建设法治社会是实现社会文明的必要途径。全面依法治国可以促进公正、公平、公开的社 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确立和落实,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2. 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和法制宣传,可以有效地遏制各种违法行为和不良习惯,推动社会秩 序的规范化,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和安全。同时,也可以加强公民法治观念教育,提升全社 会的法律素养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社会风尚和文明习惯。
经济规则统一
针对,更多内容包括: 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保障,规范市场竞 争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强化监管:加强对经济行为的监管,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惩治,维护市场秩 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加强合作: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促 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建立多元化机制: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 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全面依法治国》统编版1课件(1)

《全面依法治国》统编版1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与发展过程,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 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遵法守法的自觉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及其内涵。
教学重点: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与发展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果,引发学生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新课:(1)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与发展:介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背景、发展过程及取得的成果。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详细讲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及其内涵。
3.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的案例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分析依法治国的原则及其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 板书内容:(1)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与发展(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与发展过程。
(2)谈谈你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理解。
2. 答案:(1)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与发展过程:……(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理解:……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法治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精准把握;2. 教学目标的明确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条理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完整性;7. 课后反思的深入性和拓展延伸的实用性。
一、教学内容的精准把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紧扣教材第1课件中的章节和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定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PT课件

纲领性文献
党的历史上第一次 专题研究法治的 中央全会
第一次确定全面 推进依法治国 总目标的中央全会
第一次
第一次对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作出重大 决定的中央全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届四中全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需要深化改革提供动力, 也需要加强法治提供保障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 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 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 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 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 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落实责任制
严格确定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 ——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一)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对因违法违纪被开除公职的司法 人员、吊销职业证书的律师和公 证员,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
3 创新法治人才 培养机制
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研究机构法学教育 和法学研究阵地
(一)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 办事能力
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善于运用法治方式保 护和实现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