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地籍测量技术设计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地形-地籍测量技术论文

地形-地籍测量技术论文

论地形\地籍的测量技术摘要:测绘工作中的地形测图是为城市、矿区以及为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和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

gps、rtk 测量技术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本文就利用这项新技术在地形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测绘;gps、rtk技术;应用abstract: the topographic mapping in the mapping work is provide topographic maps of different scales for the cities, mining areas, as well as a variety of projec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urban planning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gps, rtk measurement technique is to establish on the basis of real-time 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 carrier phase observations, this article discussed on the use of this new technology in the terrain and cadastral survey.key words: mapping; gps rtk technology; application中图分类号:p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基于gps、rtk测量技术的地形和地籍研究1.1概述地形测图是为城市以及为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和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

地籍测量是精确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的位置,同时测绘供土地管理部门使用的大比例尺的地籍平面图,并量算土地面积。

地籍测量技术方法论文

地籍测量技术方法论文

地籍测量的技术与方法【摘要】文中论述了地籍测量的含义、路线、程序及测量的方法。

【关键词】地籍测量;含义;控制测量。

【中图分类号】tu8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2-0150-01地籍测量包括权属调查和权属测量,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在土地登记申请的基础上,通过权属调查和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地籍调查的数据,图件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作好技术准备,对地籍测量的含义,内容及测量的基本方法进行论述。

一、地籍测量的含义及内容1、地籍的含义。

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表册和图等形式表示,地籍按发展阶段有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根据特点和任务,地籍又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而按其特点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2、地籍测量的作用。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是地籍调查中依法认定权属界地址和利用现状的技术手段,是地籍档案建立的信息基础。

地籍测量应根据“测量尽可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多方面的需要原原则,除能为地籍管理和地土税收提供测量保障外,还必须为国民经济建设各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提供服务。

二、地籍测量的技术路线1、采用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野外全解析数字地籍测量一步到位工作模式,同一地块调查和测量工作由同一小组完成,大幅度减少工序衔接问题;2、采用国内优秀的商业化测图系统软件cass 5.1和自主开发测量软件相结合,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提升调查成果科技含量;3、采用统一提供的软件将地籍调查成果全部录入计算机,地籍测量数据按照统一规定格式加工处理,为建立合肥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奠定基础;4、采用“套作”技术,即将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字化地籍测量、资料建库、数据加工等工序在时间上作一定量穿插作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5、采用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调查和测量工作,确保工程实施进度和成果质量总体达到优级。

测绘技术论文地籍测量论文

测绘技术论文地籍测量论文

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应用研究摘要:以数字测绘技术和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应用,分析各种测量模式的应用背景和适用环境,对地籍测量同“数字国土”进行比较,从高效的角度得出具有GPS与PDA的组合方式和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是今后地籍测量的趋势。

关键词:数字测绘;3S技术;数字国土随着以数字测绘、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体系的建立,4D产品以及高精度、高效率的新型测绘仪器的出现,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结合逐渐紧密,使地籍测绘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地籍测量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界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为主要目的的测量工作。

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高精度、高效率的新型测绘仪器的出现,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结合逐渐紧密,地籍测量的仪器和方法都有了较大的改变。

传统的地籍测量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现代测绘技术和方法在地籍测量中正发挥着巨大作用。

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现代测绘可以让测绘产品更加多样化,技术含量和应用水平更高,产品的使用与维护更加方便、快捷、直观,其产品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现代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1、现代地籍技术的测量模式地籍测量专业性强,地籍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对数据精度要求高,配套的成果资料现时性强,同步变更需及时。

因此,根据地籍测量所特有的专业性,现代测绘技术对于地籍测量来讲,主要有野外数字测量、GPS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4种模式。

受环境和技术的约束,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但能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地籍信息的全覆盖采集。

1.1、野外数字澜置模式全野外数字测绘产品主要是全野外测绘的基础数字地形图、地籍图,是建立适用于国土、规斯。

土地_地籍测量毕业论文.doc

土地_地籍测量毕业论文.doc

GPS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以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瓦子村土地整理为例摘要土地测量是运用测量学以及遥感技术等方法对各类土地的地形、分布、数量等特征进行测量并绘图的工作。

土地测量是土地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包括地籍测量、地形测量、土地利用现状测量、土地平整度测量、荒山荒地等后备土地资源调查等方面。

土地测量工作有着碎部点数量多、精度要求高等作业特点,并且对作业区域内整体的精度平衡有一定要求。

在不同的环境下,土地测量工作有着不同的难点。

对于农村的土地测量工作,由于其作业区域面积较大,关系复杂,测量工作任务繁重,采用常规的测量手段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测量工作,对于城市的土地测量工作,由于其建筑物较为密集,交通繁忙,对土地的应用种类多,利用常规手段进行土地测量难以取得较好的效益。

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实时动态监测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

GPS实时动态技术相比传统的土地测量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本文以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瓦子村为例来探讨GPS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首先阐述了实施本次项目背景,其次,分析了GPS技术在土地测量工作中的依据、测量方法及内容。

最后,就土地测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GPS技术土地整理应用目录_前言..................................................... - 1 -1 综合说明............................................... - 2 -1.1项目概述 .. (2)1.1.1 项目名称 ........................................ - 2 -1.1.2 项目性质 ....................................... - 2 -1.1.3 项目建设规模 ................................... - 2 -1.1.4 地貌类型 ....................................... - 2 -1.1.5 建设目标 ....................................... - 2 - 1.2项目背景 (3)1.2.1 弓长岭区地理位置 ................................ - 3 -1.2.2 弓长岭区自然条件 ............................... - 3 -1.2.3 项目提出理由 .................................... - 3 -1.2.4 生态效益 ........................................ - 4 -1.2.5 社会效益 ........................................ - 4 -2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测量内容和方法......................... - 5 -2.1GPS定位方法分类 (5)2.2GPS定位原理 (5)2.2.1 绝对定位原理 .................................... - 5 -2.2.2 相对定位原理 .................................... - 6 - 2.3GPS的后处理定位方法 (7)2.3.1静态相对定位..................................... - 7 -2.3.2 动态相对定位 .................................... - 7 - 2.4GPS实时动态定位(RTK)方法 (8)2.4.1 RTK 工作原理及方法 .............................. - 8 -2.4.2 RTK 用途 ........................................ - 9 -2.4.3 作业范围 ........................................ - 9 -2.4.4 精度 ............................................ - 9 - 2.5GPS技术的特点.. (9)2.6测量内容 (10)2.7测量方法与成图 (13)2.7.1 坐标系 ......................................... - 13 -2.7.2 比例尺问题...................................... - 13 -2.7.3 成图方法 ...................................... - 14 -2.7.4 土方测量方法 .................................. - 14 -2.7.5 土方量计算方法 ................................ - 14 -2.8上交成果资料 (20)3. 测量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作用........................... - 21 -3.1工程的前期决策、设计阶段. (21)3.2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早期阶段 (22)3.3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22)3.4测量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作用 (23)3.4.1 为决策科学化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支持............... - 23 -3.4.2 节约投资 ....................................... - 23 -3.4.3 规范工程行为 ................................... - 23 -4 土地开发整理中测量工作体会和建议...................... - 23 -4.1有高度的责任心.. (23)4.2测量联入国家控制网 (23)4.3合理确定测图比例尺 (23)4.4关键点测量必不可少 (23)4.5图上元素应充分具体 (23)4.6搭建统一平台,统一成图规范标准 (24)参考文献: ............................................... - 25 -致谢:.................................................. - 26 -前言土地测量是惠及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既可增加耕地有效面积、确保耕地点补平衡,又能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地籍测量方法论文

地籍测量方法论文

地籍测量方法论文【摘要】在对现有国内外大量的地籍测量研究的基础上,将我国的地籍测量的项目、测量方法、测量规范、精度要求以及地形图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得出地籍测量中最为关键的方法,在提高精度方面入手,划定权属区域,将原有有争议的土地进行重新分析划定,以无争议作为地籍划分的指导原则。

在本文中,详细的介绍了地籍测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发生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并提出了在地籍测量中坐标标示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籍测量控制测量地形要素为了合理维护土地的公有制,不断深入强化对于土地的管理方式,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下文简称《土地法》),通过对单位和个人的用地权属关系对土地的使用进行计划登记。

为了确保《土地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准确,需要对与地籍进行测量。

一、地籍测量内容介绍地籍测量是对国家土地的数量、位置、种类、用途进行详细的划分,为国家土地开发、房地产建设、土地税收、城乡管理方面提供参考资料。

对于土地地籍的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利用测量手段也同时觉有一定的法律效率。

利用科学有效的测量方式可以在土地测量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国家的土地管理节省资源。

在地籍测量中,主要内容包括:对于土地分地形测量包括对土地的界限划分、界标和权属范围,对于土地上土地使用者的各项信息的核对(其中涵盖土地使用者姓名、家庭住址、工作类别、土地使用方式、土地面积),根据对这些信息的整合,了解土地的地籍信息要素;在根据国家制定的土地整治方法和土地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对土地做好测绘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对于土地地籍资料进行检测,对于土地信息有变化地籍要及时的进行数据的更新。

二、地籍测量的目的地籍测量的目的中,最为关键的形成地籍图,在图中主要有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

地籍要素是在主权地界中,界址的具体方位、土地的大小和土地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别制定出地籍图。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土地的类别较多,图形的绘制难度较大,无法在图中将所用的土地具体内容进行一一的描述,因此在对地形、地物进行描述时,有针对性的省略一些不重要的土地要素,将原有的图形改为土地的派生图。

地籍测量论文

地籍测量论文

地籍测量论文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2013年月3日至2013年5月10日,我到山西家豪测绘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实习,期间被安排的工作岗位为地籍公司成员。

通过实习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并从中发现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升华,培养学生作为一名测量人员必备的科学严谨的精神。

强化了对大学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对实际工程的感性认识,提升了实际工程中将理论于实践工作的能力、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自身素质能力,同时也通过实习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为毕业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1、公司简历山西家豪测绘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系国家乙级专业测绘机构,现注册资金1000万元。

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工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日照测量、市政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变形(沉降)观测、形变测量、竣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等各项服务。

公司实力雄厚,专家队伍中拥有工程测量、航测、房产测绘、采煤等各种技术人员,并建有完善的电脑网络系统,所有人员中有高级工程师4人、中级工程师20人、技术员20人。

公司现设备有S82T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4台,2秒级精度以上全站仪6台(其中索佳0.5秒级全站仪3台)、S3级水准仪5台(其中S05级精度电子水准仪3台)、测距仪13台,A1幅面以上绘图仪1台;并具有较先进的绘图、出图等电脑处理及制图处理仪器;使用的主要软件有南方CASS绘图软件、OUTOCAD2002、SUNSHINE2.1等多种软件。

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过电力输电线路测量、管道测量、航测像控点测量、矿山井上下对照测量、建筑物沉降观测、房产面积测量、房屋受损测量、采光鉴定等多种测量业务,近年来接受有关部门委托,完成了部分大型测量项目,如:石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沿线所涉及的房产拆迁测量、太原西南环铁路枢纽沿线所涉及的房产拆迁测量、朔州市朔城区北邢家河改造工程拆迁测量等项目,尤其是接受人民法院委托,完成了多项建筑工程沉降观测鉴定、日照采光鉴定、地质灾害测量鉴定案件,并获得委托方、当事人及相关主管单位一致好评。

地籍测量论文

地籍测量论文

地籍测量论文引言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基础工作,它涉及了土地界址、土地面积以及土地权属等方面的测量和界定。

随着现代城市化持续发展以及土地利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地籍测量的意义、方法和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地籍测量的意义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土地界址地籍测量通过测量和界定土地界址,可以准确地确定土地的范围和位置,为土地分割、土地转让以及土地登记等提供依据。

通过明确土地的边界,可以避免土地纠纷和产生法律纠纷,保障土地交易的顺利进行。

2. 确定土地面积地籍测量可以精确测量土地的面积,为土地使用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土地评估、土地分配以及土地税收等方面,准确的土地面积是决策的重要依据。

3. 确定土地权属地籍测量可以确定土地的权属,为土地所有权的归属提供依据。

在土地交易、土地征收以及土地权益保护等方面,地籍测量的结果是不可或缺的。

地籍测量的方法地籍测量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的测量任务和需求,常用的地籍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1. 传统测量方法传统测量方法包括地面测量和平面测量两种方式。

地面测量主要通过使用测量仪器进行点平差、水准测量等操作,利用直接测量的方式获取土地边界和界址等信息。

平面测量则是基于地籍图或者现场实测,通过计算、绘制等手段确定土地的面积和形状等属性。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通过利用航空摄影、卫星影像和激光雷达等手段,获取大范围、大尺度的地籍数据。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地理信息,并能够对地表进行监测和更新。

特别是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中,遥感技术具有高效、精确的优势。

3. 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坐标信息。

在地籍测量中,GPS技术可以用于确定测量点位的经纬度,进而计算出土地边界、土地面积等信息。

GPS技术具有快速、高精度的特点,能够大大提高地籍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地籍测量毕业论文

地籍测量毕业论文

地籍测量毕业论⽂地籍测量毕业论⽂⽬录1绪论·11.1背景·11.2测区概况·11.3⼯程的任务、⽬的和意义·11.3.1任务·11.3.2⽬的·11.3.3意义·21.4现有资料·22⼟地权属调查·32.1权属调查的容·32.2⼟地权属确认原则·32.2.1权属主的确认·32.2.2城市⼟地使⽤权的确认·32.3权属调查的组织实施·42.3.1准备⼯作·42.3.2界址调查·53控制测量·93.1⼀、⼆级GPS测量·93.1.1点位的选择·93.1.2埋设标⽯·93.1.3快速静态相对定位基准站的设置要求·9 3.1.4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流动站的设置要求·10 3.1.5快速静态相对定位精度要求·10 3.3图根控制测量·113.3.1图根点的布设原则·113.3.2图根点的布设·113.3.3图根点的观测·123.4界址点测量·123.4.1测量⽅法·123.4.2测绘步骤·123.5界址点坐标精度·133.6地籍图的绘制·143.6.1外业数据采集·143.6.2地籍图的绘制·143.6.3精度要求·143.7宗地图的绘制·143.7.1宗地图的概念·143.7.2宗地图的容·143.7.3宗地图的编绘技术要求·154数据⼊库·164.1系统平台·164.2国图城镇数据建库⼦系统·164.3国图城镇数据管理⼦系统·164.4⼊库的主要⼯作容·164.5地籍数据⼊库及其资料核查修改·16 5资料整理和提交成果·195.1资料和整理·195.2提交成果·195.3成果存储的介质·196总结·20致谢·21参考⽂献·22附录A·231 绪论1.1 背景1996年第⼀次全国⼟地调查完成以来(不是所有省市都是1996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貌发⽣了很⼤变化,原有的⼟地信息已难以满⾜新形势下节约集约⽤地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区地籍测量技术设计毕业论文目录1 概述 (1)1.1目的与任务 (1)1.2 测区概况 (1)1.3 项目组织结构 (2)1.4 测量基准选择 (3)1.5 地籍调查工作程序 (5)2 权属调查 (6)2.1 准备工作 (6)2.2.地籍编号 (8)2.3 土地分类 (11)2.4权属调查实施 (11)2.5 权属调查资料整理 (21)3 控制测量 (23)3.1 控制测量容与基本要求 (23)3.2 测绘资料的分析与利用 (23)3.3 E级GPS控制测量 (24)3.4 一级GPS测量 (30)3.5 高程控制测量 (32)3.6 图根控制要求 (33)4 乡镇地籍测量 (37)4.1 地籍测量精度要求 (37)4.2 地籍测量的基本要求 (38)4.3 地籍图的编绘的基本要求 (43)4.4 地籍图上地籍要素的表示方法 (44)4.5 地籍图的地籍要素分色规定 (44)4.6 宗地图编绘 (45)4.7 地籍挂图的编制 (46)5 面积量算与汇总 (47)5.1 面积量算容 (47)5.2 面积量算方法及精度要求 (47)5.3 面积汇总 (47)5.4 宗地面积的复核及填写 (47)6 成果检查 (49)6.1 三级检查 (49)6.2 数据检查容 (51)6.3 数据检查方式 (53)6.4 外业数据检查质量报告 (54)7 质量、安全保障措施 (55)7.1 质量保证方案 (55)7.2 检查工作的实施 (55)7.3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6)8 成果数据整理上交 (58)8.1 调查测量成果数据整理 (58)8.2 调查测量成果资料上交 (59)参考文献 (62)致谢63附录641 概述1.1目的与任务按照土地总登记模式,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建立泰山区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依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成果,在完成土地登记工作的同时,同步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1.2 测区概况1.2.1 地理概况市泰山区位于省中部,是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旅游中心,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

北邻泉城,南接孔子故里曲阜,处于“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热线中间。

泰山区总面积336.86平方公里,辖财源、岱庙、泰前、上高、徐家楼5个街道,省庄、邱家店2个镇,共126个行政村、68个社区,总人口63.37万人。

泰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山区,西南部为低山丘陵,东南部为平原。

泰山区的山脉主要有泰山、蒿里山等。

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为省第一高峰。

泰山区河流主要有汶河、芝田河、柴草河、奈河、泮河等,均为季节性河流。

泰山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多年平均气温13.2℃。

多年平均降水量803.7毫米。

1)土地资源泰山区土地总面积为33687公顷,其中,山地8836公顷,丘陵3318公顷,平原19591公顷,水域1941公顷。

2)矿产资源已查明的矿种有11种,主要有泰山花岗石、辉绿岩、蛭石、滑石、河砂、砖瓦粘土、石灰石、矿泉水、地热、油页岩、金等,总储量200亿吨。

3)水资源全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6957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8000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的重复部分,多年水资源总量为12066万立方米。

河流有天津河、芝田河、冯庄河、梳洗河、渿河、泮河,均源于泰山山谷。

河道总长150公里。

流域面积290平方公里。

本次测区以泰山区所辖的5个街道两个乡镇构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1.2.2 工作容1)首级控制网;在市地区布设的C级GPS控制网和四等水准网的基础上,加密布设E级GPS控制网(每乡镇1个控制网)、一级GPS控制网和等外水准网。

2)权属调查工作;对每宗地实地进行权属调查,确定宗地的座落、权属、面积、界址、用途及他项权利。

3)地籍测量工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测量采用省CORS网,运用RTK 采集界址点原始数据,全野外数字采集地籍要素点坐标绘制1:500地籍图。

1.3 项目组织结构为了协调、处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保证地籍调查工作的顺利完成,确保各工序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城镇地籍调查规程》[1]的要求。

图1-1 项目组织结构图选派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并对地籍测绘调配4个GPS 测量组、1个图根测量组、1个水准测量组、4个调查组与6个地籍测量组,并预留4个配合检查的人员配合技术负责、外业负责认真做好检查工作,并且能保证生产人员的调配与补充,共计30余人。

拟投入华测X300 GPS 接收机4台(套)、2″级全站仪1台(套)、S3型水准仪1台(套)、5″级全站仪共6台(套)、计算机10台、打印机2台、HP 绘图仪1台,其它测量器材若干。

1.4 测量基准选择便于土地管理整体性统一,泰山区7个乡镇(街道)选择与城区相同的坐标系统,地理坐标为北纬36度05分—36度20分,东经117度03分—117度13分,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位于3°带的第39带(中央子午线为117°),地势北高南低。

其投影长度变形值为:km cm S H Ym /08.110)6.1500123.0(52=⨯⋅-=-δ,不大于《城镇地籍调查规程》[1]规定的投影长度变形不得大于2.5cm/km 的原则。

因此7个乡镇采用3°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为117°,平面坐标采用1980坐标系。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5 地籍调查工作程序地籍调查的基本工作程序如图所示。

图1-2 基本工作程序图2 权属调查2.1 准备工作2.1.1 资料收集与整理开展地籍调查及测绘,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

计划应将调查测量的任务、围、方法、经费、时间、发动、步骤、技术要求、人员组织(协调配合及施工)等全面统筹安排。

开展地籍调查前应收集以下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归类。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中形成的村集体土地权属调查的资料、图件为基础,充分利用《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等指界资料,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界址点的现场标定和测量工作,利用省CORS网,采用GPS定位技术实测所有权界址坐标。

1)以二次调查成果为基础,广泛收集一切可以作为确定农村集体土地权利依据的文件资料: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的协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处理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书;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等。

2)行政区代码,地籍调查的技术性规程、规、细则和图式等;3)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包括省连续运行参考站成果、辖区C、D、E 级GPS点成果,求取参数。

4)第二次土地调查航摄及影像图件、最新的大比例尺地形图;5)已有的土地调查成果、土地权属来源材料、已登记发证的地籍档案资料;6)土地出让、划拨、处置等用地文件资料;7)工业普查中有关土地资料;8)标准地名资料;9)城建规划资料、图件等。

2.1.2 表册及器材准备1)统一印制表册,主要有:①地籍调查法人代表明书;②指界委托书;③违约缺席定界通知书;④地籍调查表;⑤宗地(块地)面积量算表;⑥街坊面积计算表;⑦以街道为单位宗地(块地)面积汇总表;⑧乡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⑨检查记录表;⑩各种土地登记用表。

2)仪器工具:①测绘仪器;②面积量测仪器及工具,计算机;③绘图工具和材料;④生活、交通工具及劳动保护用品等。

2.1.3 人员培训地籍调查前对参加地籍调查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熟悉有关地籍管理政策、法规和技术要求,明确调查任务,特别将不同项目的重、难点跟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确认,使项目各作业组成员对项目实施的重、难点有更深刻、清楚的认识,掌握调查方法和操作要领,增强责任心,以保证调查成果质量,更快、更好地完成项目。

同时,对参加该项目施工的全部员工符合该项目所在地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特别将项目中的危险源点查清,作好预防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把各项管理措施进行明确,使项目部、作业组之间作好监督管理,确保项目部安全目标的顺利完成。

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开展调查工作时,应由同级人民政府组织全面动员,面向社会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

2.2.地籍编号2.2.1 宗地编码结构及方法地籍区是在县级行政辖区,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以行政村、街坊为基础将地籍区再划分为若干个地籍子区。

在此基础上进行统一宗地编码。

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所有权类型、宗地号。

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采用《中华人民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

第二层次为地籍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表示。

第三层次为地籍子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表示。

第四层次为土地所有权类型,代码为1位,用G、J、Z表示,“G”表示国家土地所有权,“J”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Z”表示土地所有权争议。

第五层次为宗地号,代码为6位,包括1位宗地特征码和5位宗地顺序码。

其中:宗地特征码用A、B、S、X、C、D、E、F、W、Y表示。

“A”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B”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S”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上),“X”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下),“C”表示宅基地使用权宗地,“D”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耕地),“E”表示林地使用权宗地,“F”表示草原使用权宗地,“W”表示使用权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地,“Y”表示其他土地使用权宗地,用于宗地特征扩展。

宗地顺序码用00001~99999表示,在相应的宗地特征码后顺序编码。

2.2.2 赋码规则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定后,其数量和界线尽量保持稳定,原则上不随所依附界线或线性地物的变化而调整。

当未划分地籍子区时,相应的地籍子区编号用“000”表示,在此情况下地籍区也代表地籍子区。

跨地籍区或地籍子区的连续的铁路、公路、河流,可以单独划分为一个地籍区或地籍子区,用999表示为保证宗地代码的唯一性,因宗地的权利类型、界址发生变化,宗地代码在相应宗地特征码的最大宗地顺序码后续编,原宗地代码不再使用。

新增宗地代码在相应宗地特征码的最大宗地顺序码后续编。

“宗”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

凡是被权属界线封闭的、有明确权属主和利用类别的地块称为一宗地。

一宗地一般只属于一个权属单位,一个地块由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称为共有宗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