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伶俐方: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楼(哈佛大学的图书馆珍藏馆)
敬畏规则作文800字

三一文库()〔敬畏规则作文800字〕敬畏规则,否则规则就将把你抛弃,小编收集了敬畏规则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敬畏规则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事件,社会舆论不断发酵,引起轩然大波。
或是认为游客不遵守景区规章制度,违规下车,自作自受;或是批评管理部门漏洞百出,难辞其咎;抑或双方都有疏忽和责任……猛兽伤人事件并非第一次,再次暴露出了怎样的问题?该如何防止悲剧再次上演?我认为制度与规矩,不可亵玩。
纵观大部分野生动物伤人事件,都是游客不遵守园区规定,擅自行动造成的。
老虎吃人,世人皆知,为何会出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状况呢?“任性”而为,充分暴露了公民素质问题。
签订协议书,警示和广播,但在有些人眼中视同儿戏,不以为然。
无视和蔑视规则,终酿恶果。
平心而论,无论制定规则还是提供保护预防措施,动物园方面已经做得相对完善。
对比之下,那位大摇大摆下车的女游客,则毫无疑问触犯规则。
即使原意为此自负其责,那母亲的生命谁来负责?不守规则的代价,残忍又惨痛,藐视规则猛于虎。
现实是悲剧事件不仅仅是意外,从某种程度讲,更是对不守规矩之人的警告。
随意横跨护栏,红灯前飞速通过的电动车,随意变道、动辄逆行的汽车……对规则的无视早已内化为一种坏习惯,一次次的侥幸让他们忘记了潜在危机。
甚至抱着我是女性我怕谁的心理,但坏习惯展现在老虎面前,老虎比你还任性,吃肉是它的天性。
以其母虎口丧命为代价,虽过于残忍,却反向昭示了规则的价值和意义,这是重冲动的惩罚。
可是,当游客用生命、健康为其付出代价的同时,野生动物园可免责吗?我看不可以。
从事件本身讲,动物园允许私家车进入猛兽区,园区的一些列做法似乎到位了,实则却成了园方单方规避了自己安全责任的借口。
但绝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
即便园方作了保护,可能会误导工作人员,认为出现意外与园区没关系,从而疏于管理。
作为管理方,动物园应对潜在的危险应充分考量并严防死守,因为伤不起,人命关天。
除了履行各种义务外,还须做好设置防护隔离,保持安全距离等其它义务,单靠救险车也是杯水车薪。
中考满分作文范文(精选六篇)

中考满分作文范文(精选六篇)【篇一】中考满分作文一个蜡做的苹果,一群学生看后,却有多种不同的结论,因为他们对待事物不同的态度产生了不同的想法,由此观之,一个人只有敢于挑战权威,忠于事实,说出真相,才有可能将人生之路越走越平稳,越走越宽阔…”挑战权威是一种敢于说出真相的态度。
第一个学生勇敢地说出他没有闻到苹果的味道,然而其他学生却只是附和老师的声音。
正如我们在课堂中一样,当老师不小心写错了答案,我们发现了却也选择了得过且过。
美国一位音乐家在一次比赛中勇敢地说出乐谱错了的事实为他赢得了比赛,也因此,为他的人生开启了新篇章!挑战权威是一种敢于提出质疑的勇气。
第二个学生大胆地问哲学家:“这个苹果是什么做的。
”相比之下,我们在明知有的参考答案是错误的情况下仍照搬无误。
正如巴甫洛夫的感慨,在沃泰默发现了错误的结论后没有提出质疑,斯塔林和贝利却没有放弃探索的道路,终于证实了自己的结论,巴甫洛夫只能遗憾地错过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
由此可见,只有敢于提出质疑,我们才有可能接近真理的天堂。
挑战权威是一种坚持真理的精神。
哥白尼在“地心说”盛行的情况下,发表了有悖于宗教界主流认为的“日心说”,在事实面前,他选择了坚持真理,并把真理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当卢瑟福选择提出核式结构,他选择了坚持真理。
事实证明了:挑战权威是一种坚持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是一种不畏牺牲的勇气。
在真理面前,还有什么是最可贵的呢有的话,就是坚持真理的精神,令人敬畏。
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正是人生十六七的花季,即将跨人人生的雨季,在我们的面前,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两难选择,我们怎么办呢更应该有这种挑战感,忠于事实,不盲从,不跟风的精神。
让我们以勇气做船,以科学的态度做风帆,用事实做船桨,扬帆起航直达成功的彼岸吧!【篇二】中考满分作文生活的不易造就了现在的我们。
而此时此刻,正所谓;理想的指明灯将会一直的陪伴,一直的守护!心的开始则是最重要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附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
每题2分,共50分)1、中国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承担军事任务或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一项重要的军事制度。
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是()A.义务兵与民兵相结合、志愿兵与预备役相结合B.义务兵与预备役相结合、民兵与志愿兵相结合C.义务兵与现役军人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D.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2、民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该条规定表明()①公民民事权利将得到更系统更全面的保护②民法更明确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民法的立法依据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进一步有法可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对下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A.权力可以造福于民B.权力一定滋生腐败C.必须保障基本人权D.必须规范权力运行4、杨先生外出时忘了关好水龙头,导致房间积水并渗入楼下静静家,使得墙皮发霉,客厅沙发、电器浸水毁坏。
静静要求杨先生恢复原状并赔偿损失,遭到拒绝。
对此,静静可以()A.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权B.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权C.提起刑事诉讼来维权D.曝光其个人信息维权5、在一些“民告官”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曾有行政机关的领导打电话给当地法院请求关照,“千万不要败诉”。
这些行政机关领导的行为()A.是对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干涉B.表明人民法院行使职权受行政机关的制约和监督C.说明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D.是对司法审判工作的监督6、政治中学生小丽在日记中写到:“我一天天长大,渐渐懂得了慈爱的爸爸;在家里,爸爸是我的学习机;在学校里,爸爸是学生的发动机;在社会里,爸爸是爱心的播种机,家里家外的操劳,写上了他两鬓的白发.爸爸,我爱您!”由此可以看出()A.一个人只有当爸爸后才需要承担责任B.关心孩子成长是爸爸对家庭的唯一责任C.爸爸扮演了多种角色,承担了多种责任D.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相同的责任7、“时代楷模”廖俊波把“民”字刻印在脑海,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靠实绩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
有关遵守规则的名人事例

有关遵守规则的名人事例1.列宁理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虽然工作繁忙,但十分注意遵守公共秩序。
有一次,列宁忙碌了一个上午,处理了很多日常事务,批阅了很多文件。
休息的时候,他用手摸了一下头发,发觉头发实在太长了,决定抽时间去克里姆林宫理发室理发。
当时,这个理发室只有两个理发师,忙不过来,很多人都坐着排队,等候理发。
他问哪位同志是最后一位,准备排队等候。
排队理发的同志们都知道列宁日理万机,时间极其宝贵,于是争着请列宁先理发。
可是列宁却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
不过这样做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
”他说完后,就排到最后一位同志的后面,耐心等候理发了。
2.我也要遵守制度那还是在延安的时候,毛泽东主席去医院看望关向应政委。
两人愉快地在病房里交谈起来。
护士进来说:“同志,医生吩咐,病人要安静,不能会客。
”毛主席谦和地说:“对不起,小同志。
”随即辞别关向应,离开了病房。
3.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一次,周恩来总理去北戴河,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
工作人员给北戴河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世界地图和其他一些书籍。
接电话的小黄回答:“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请自己来。
”周恩来便冒雨到图书馆借书。
小黄一见是周总理,心里很懊悔,总理和蔼地说:“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
”4.这个战士应该表扬的有一次,刘少奇同志去散步,走到某炮兵阵地,想进去看看。
站岗的战士不让进。
随行人员上前对战士说:“少奇同志想去看看阵地。
”战士认真地说:“上级有规定,要有上级指示才能看。
”随行人员很生气,少奇同志却没有生气。
反而笑着说:“回去吧!”说着就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告诉随行人员:“回去告诉那个战士的领导,不要批评他,他做得很对。
”后来部队领导知道了,要批评那个战士,少奇同志再次让工作人员转告部队领导:“这个战士认真执行规定制度,不但不应批评,还应该表扬。
”5.包公铡包勉包公自幼父母双亡,全靠兄嫂抚养成人,供养读书,科举中第,步入仕途。
故事寓言类面试题

故事寓言类1、冬天刺猬怕冷,抱在一起相互取暖,相距太远了会冷,相距太近了就会刺伤对方,请根据这个故事谈谈公务员在交友中如何把握“度”的问题。
(需要朋友,但要注意交往方式和交往对象)2、一个医生给国王看病,看病的时候,国王问医生:“你给我看病,和给别人看病,有什么不一样吗?”医生说:“在我眼里,只有病人,没有国王”。
请你就这个故事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医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苏格拉底有一次将其弟子带到杂草丛生的田地里上课,问他的弟子们,如果要除掉这一地的杂草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一个说,是拿石灰把草烧死;另一个说拿镰刀割去;还有的说用火烧光……苏格拉底则说:“最好的办法是种上庄稼,杂草自然就少了。
”思考其中蕴含的哲理,谈谈你的看法。
(要让灵魂没有纷扰,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现实生活中,面对几许波折几许无奈,难免焦虑、浮躁、迷惘……总不能让这些精神的杂草无端占据自己心灵的空间吧?诸如刀割、火烧、掩埋等方法终究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转移注意力,种上“理性、健康的兴趣爱好”这类庄稼,才可以让自己活得从容、平静、远离纷扰……)3、火花和浪花偶然会面了。
火花对新朋友说:“我们都能开出美丽的花,而且都叫花,因此我们是对亲密的姐妹。
”浪花考虑了一会儿,不同意它的看法,否认说:“从表面上看,我们的确有些相像,但是我与波浪紧密相连,植根于波浪之中,所以我的花永远开不败;而你只突出个人,所以总是一闪即逝。
”谈谈你对太过于自我的看法。
4、有两个人上山捡石头,一个人只捡一个最好的,另一个人背了一筐,可是下山负担太重,于是边走边扔,最后也只剩下一个石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5、一张足够大白纸折叠51次,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还长,而51张白纸叠加在一起,厚度却很小。
你怎么看?6、哲学家来到集市上。
屠夫问:“你会杀猪吗?”哲学家答:“不会。
”铁匠问:“你会打铁吗?”哲学家答:“不会。
”商人问:“你会经商吗?”哲学家答:“不会。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真题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真题试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
每题2分,共50分)1、邻居冯某养的宠物狗常在夜间吠叫,扰得四邻不安。
小闽与其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的。
”小闽据理力争,理由是()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B.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利C.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D.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2、法律保障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下列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行为的有()①私自窃听他人的电话②毁弃他人的信件③擅自拆阅他人信件④公安人员检查罪犯的信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七年级学生小李,父母离婚后随父亲生活,母亲每月支付抚养费三百元。
一年后,母亲以再婚生养女儿为由,不再付抚养费,小李又因父亲失去劳动能力,生活陷入困境,这时小李最有效最根本的做法是()A.放弃抚养费B.寻求法律帮助 C.向母亲追讨D.寻求妇联帮助4、“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对马克思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B.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C.道德义务必须履行,法定义务不必履行D.我们既要依法行使权利,又要依法履行义务5、据权威机构调查,在某省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当中,有近50%的未成年犯存在网络依赖,有60%的未成年犯受到过网络、手机等不良信息的影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②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③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问题,我们要远离网络④我们上网要遵守到的,更要遵守法律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高中材料作文:年的一天,哈佛大学图书馆突发火灾,数百本哈佛牧师捐赠的重要图书被焚毁一空,只有一

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864年的一天,哈佛大学图书馆突发火灾,数百本哈佛牧师捐赠的重要图书被焚毁一空,只有一本书幸免于难--前一天晚上,它被一位学生违规(哈佛大学校规规定图书馆的珍贵图书只能留在图书馆阅览)带回了宿舍。
次日,这名学生把书交还给学校,这本书也成了哈佛牧师捐赠图书的孤本。
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哈佛大学召开校会,校长对该学生提出了表彰,对他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开除这名学生。
在中国一所中学,课间,两名学生打闹,不慎将走廊的橱窗玻璃打碎。
当时周围虽然没有其他人,但是两名学生还是主动到校长室去说明情况,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打闹了。
校长表扬了两名学生,并认为他们认错态度极好,便不要求他们赔偿学校玻璃被打碎的损失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 【答案】莫用道德绑架规则哈佛图书馆遭受大火肆虐,唯一存在的珍本却是一名学生违规带出的。
在规矩和道德之间,哈佛毅然选择了规矩,开除了那个学生。
或许有人认为霍里厄克校长的做法未免太过刻板,太过不近人情。
古人说:“不以一眚掩大德”,这个学生能归还图书,是应该表扬的。
但我想说:“不以一德掩大眚”。
人应该在规则的框架里,再谈美德,莫用道德绑架规则!不可否认的是,道德是社会的底线,是我们判断是非的一个准则,但若事事都用道德评判,让道德占领人性的制高点,而让法律、规则屈尊其后,必然会导致良知的泛滥,一切公正、公平亦将不复存在。
对于那些既做了好事又做了坏事的人,只有法律、规则能予以最公正的审判!规则是高悬于我们头顶上空的达摩克利斯剑,它以最为公平而肃穆的目光审视我们的一言一行,裁断我们的一举一动。
当我们难以克制心中的欲望,试图触碰并打开潘多拉魔盒时,锋利的剑刃便虎视眈眈,令我们胆怯却步,远离堕落。
《简爱》中有言:“人们死后,每个人的灵魂都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材料作文规则与宽容评讲

当然,规则也不是死的,如果是万不得已、甚至 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打破规则也是可以被谅解 的。我国法律中就有一种名为“紧急避险”的行为,规 定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可以损坏他人的财物 来帮助自己脱离危险,不受法律追究,这与“规矩时死 的,人是活的”真正要表达的精神不谋而合。当年张学 良劫持蒋介石,无疑践踏了军中的规则,但由于当时中 华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最终作为促成抗 日统一阵线建立的英雄被永远铭记。与此同时,澳籍女 只是因为防疫规定而不能外出跑步,又算哪门子迫不得 已呢?她一意孤行的结果只能是增加了把病毒传播给他 人的危险。
2012年,廖某因诈骗罪在东城法院受审,他向法官求情, 希望能宽限时间让他卖房退赃。检方向法院建议判处其有期徒 刑3到10年。
三、让校规看守哈佛 当年,哈佛牧师立遗嘱时,把自己的一块地皮和20本古书,赠给当地
的一所学院。哈佛大学一直把牧师的这批书籍珍藏在哈佛楼里的一个图书 馆内,并规定学生只能在馆内阅读,不能带出馆外。1764年的一天深夜, 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突发的火 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 终于作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大火发生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定,悄 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了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灾难过后, 这本书成了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情 况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谢,并对他的勇气和诚实予 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对此,很 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长不作解释,只是重申了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 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让校规看守哈佛”的理念, 也许是哈佛作为一所私立大学却创造无限辉煌而享誉全球的原因之一。规 则是对所有人的,规则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即使校长不想开除这个学生 都不可能,因为校规有规定,所以这位校长没有网开一面,没有下不为例, 这是对规则的敬畏,也是对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