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火灾(完美整理版)

合集下载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哈佛大学图书馆自习室墙上的20条训言(精品)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哈佛大学图书馆自习室墙上的20条训言(精品)

哈佛大学图书馆自习室墙上的20条训言(转)作文专题
0930 1525
哈佛大学图书馆自习室墙上的20条训言(转)
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9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10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时间在流逝
13现在淌的哈喇子,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14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1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17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19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20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道德与规则的议论文800字_高二议论文作文_

道德与规则的议论文800字_高二议论文作文_

道德与规则的议论文800字哈佛楼大火后,学生将违规带出馆外、已成珍本的图书交还学校,校长表达感谢后将其开除。

校长的做法是否妥当?学生所受待遇是否不公?“道德”与校规相冲突之时,该如何作为?私以为,校长的做法、学生所受待遇是妥当、公平的。

学生为私人目的违反校规,将珍藏图书带出馆外。

倘若事件到此结束,毫无异议地,学生从校规与道德两方面来说都应受惩治。

但哈佛楼发生了大火,使学生带出的书籍成为孤本。

到此,学生违规行为该被如何处理?先是学生违规,后是哈佛楼大火,难道哈佛楼的大火或学生手持孤本书便能使学生违规的行为不再违规,因而不受惩处吗?或者,若哈佛楼未大火,学生便应受惩治;若哈佛楼大火,学生便不该受惩治?这显然不对,学生保护了孤本完全是偶然结果,对待违规惩处方式并不该受外界因素导致的偶然结果所影响。

况且,动机上,学生也并非因预知火灾,为保存孤本而违规,只是为己私欲。

那么,为什么所谓的“道德观点”认为学生所受待遇是不公呢?这是因为,“道德观点”混淆了学生两个不同的行为过程。

行为过程如上文,是为个人目的违反校规的行为,应受批判。

行为过程二,则是学生深思熟虑后,在个人利益有受损风险的情况下,冒着被处分的风险,将孤本交还学校,保障了学校、集体的利益。

而这应受褒扬。

因而,我赞同校长对两个行为过程,一采取开除处分,二表达感谢的做法。

校长奖罚分明,学生所受的待遇是公平的。

校长之所以说“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正是因为“大众道德”“舆论道德”常常犯这类混淆错误,与屡经完善的校规相比,并不大可靠。

但是,又有观点认为,从处理方式可能造成的结果来看,学生可能因遭开除心生不满,下次不再为集体牺牲个人利益;可能促进精致的利己主义的发展。

这其实是误解。

先不说,校长并非只有开除,而是也有感谢。

就算采取肯定的处理方式,也只是使学生产生一种假装为集体主义牺牲个人利益便可以得到好处的错误认识。

而奖罚分明的做法将使学生认识到,违规就应受罚,但即使违规,也会可以进行补救而受认可、感谢。

2015作文复习

2015作文复习

事件/现象+评论: 抓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写作对 象或范围,一般在事件中,一个是情 感态度,一般在评论中。
材料一:剑桥大学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牛顿就学时住 的宿舍,推窗可见一颗苹果树,据说就是砸在牛 顿头上的那个著名苹果繁衍的后代。经常有人慕 名而来,而剑桥并没有把这里改建成一个收费参 观景点。这里仍旧是学生宿舍,唯一不同的是能 住进去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学生们都以能入住 这个设施陈旧且并不舒适的百年老屋为荣。这里 也是每年入校的新生和众多游客必来瞻仰之地。 房屋的修缮由政府长期拨款。 材料二、作家莫言获”诺奖”后,来”朝拜”的各 色人等涌到他老家山东高密平安庄这个昔日的宁 静小村,为能沾一沾”灵气”,踏平了莫家大院, 拔光了院子里的萝卜,莫言旧居旁的破屋被高价 出租,众多手持罗盘的风水师也煞有其事地来此 观察”龙脉”?小小的?平安庄,已成了不少人的” 发财圣地”。
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 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 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 照章停下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 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说: “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有一个小孩正 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 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 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诗歌除外)。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有人骑自行车回家,由于想着工作的事情走神闯了红 灯。一位老交警面带微笑走过来说:“同志,骑车想事可 不行啊,多危险!”而另一次他闯了红灯,一位交警黑着 脸大声呵斥:“找死啊,你!”按理说,他们都是善意的 劝告,但表达方式不同,就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俄国人最近在莫斯科开展了一场“百万人微笑”活动, 他们的口号是:“微笑是无价之宝,是催生幸福的永动 机。”有一首英文歌曲唱道:“微笑意味着对每一个人的 友谊。” 20世纪90年代初,基辛格博士在上海利用会议中午休 息时间到南京路转了一圈,回来对人说:“街上的人脸上 都洋溢着佛一样的微笑。这是一个善良、纯朴、和平的民 族。”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作文训练解析(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作文训练解析(完美整理版)

作文训练解析作文素材及指导1007 095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知道/当你心绪沉重的时候/ 最好的礼物/是送你一片宁静的天空/ 你会迷惘/也会清醒/ 当夜幕低落的时候/ 你会感受到/有一双温暖的眼睛/ 我知道/ 当你拭干面颊上的泪水/ 你会灿然一笑/ 那时,我会轻轻对你说/走吧/你看/槐花正香/月色正明读了这首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思路点拔】题目中的材料用的是汪国真的名诗《我知道》,“全面理解”这则材料对高三考生来说,难度不大。

读完后,会有许多感触涌上心头。

如何“提炼观点”才是关键。

考生要厘清“心绪沉重”与“一片宁静的天空”的关系,正确理解“一双温暖的眼晴”、“槐花正香”、“月色正明”的能指与所指,逐步剔除“关爱”、“温暖”之类似即实离的立意,明确“自信”、“乐观”、“坚强”之类的立意才是紧紧贴近材料的。

“我”送上的“一片宁静的天空”,是为了让“你”省察内心,并从“槐花正香/月色正明”的自然景色中得到领悟。

这个启发他人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最终的归结是让受教育者“走吧”。

【作文示例】絮飞依旧,月明依旧蔡宏伟第一次读的汪国真的诗就是这首《我知道》:欢乐是人生的驿站痛苦是生命的航程我知道当你心绪沉重的时候最好的礼物是送你一片宁静的天空你会迷惘也会清醒当夜幕低落的时候你会感受到有一双温暖的眼睛我知道当你拭干面颊上的泪水你会灿然一笑那时,我会轻轻对你说走吧你看槐花正香月色正明结尾处提到的“槐花正香”应是北国朋友的生活经验,在南方,洋槐刺槐之类的树是很难“入诗”的。

所以,当启我于蒙的彼时正为癌细胞所苦的沈老师抄来这首诗时,我的反应并不如她设想的热烈。

在回信中,我只是淡淡地写道:“汪的末句‘槐花正香’在江南不妨易作‘桂花正香’或‘柳絮正飞’。

预测 文档

预测 文档

2013高考作文方向预测及素材例文方向一:继承、弘扬与创新一、理由: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轮子。

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创新民族文化,是永不过时的话题。

二、立意角度:1. ????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2.????? 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3.?????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4.????? 固守精神家园三、素材积累:1、闻一多——舍生取义的弘扬者当日寇的铁蹄跨过了长城,当锦绣的山河遍遭蹂躏,当祖国各地哀鸿遍野,当无情的地火将人们灼烧,幽静的书斋再也压不住你心中的怒火。

你——闻一多,拍案而起,孤愤高吟。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点的着火,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样的《一句话》,震撼了多少麻木的心,这样的《一句话》点燃了多少熄灭的灯。

你高举《红烛》照亮漆黑的夜空,你低吟《七子之歌》穿透漫漫碧海。

面对日寇来袭,面对国民党的专制与迫害,你从未低下高昂的头颅,不惜以一篇篇锋芒毕露的檄文去抗争,以一场场激情澎湃的演讲去怒斥。

犹记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会上,你发表了生命中最后一场演讲,是什么最后的奏唱。

臧克家先生曾说:“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而于我心中,闻一多先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是舍生取义的弘扬者。

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2、王国维——用生命树起民族文化的大旗厦之将倾,方显英雄本色;国难当头,彰显赤子真魂。

他曾是指点江山,吞吐日月的国学大师,也曾是挥戈漠北、千骑逐虏的英武将才,却终于投水颐园,含恨而去。

他以渊博的知识推开国学文化之门;他以文人的坚守传递文化传承之火;他以不屈的脊梁支撑文化将倾之厦。

他把生命中的力量化为一缕星光,想要点亮文化的黑夜,他把古籍中的精华化为一只舟楫,想要横渡国难的海洋。

他就是王国维,国学大师,文之大者,人之至伟。

一部《人间词话》,百代诗词高峰。

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对中华文化的颓势,他去无法力挽狂澜。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关于北岛《一切》(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关于北岛《一切》(完美整理版)

关于北岛《一切》杂谈0505 0711关于北岛《一切》一切北岛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对北岛的批评,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从诗歌技巧、诗歌方法、诗和读者的关系上提出问题的。

就是批评北岛诗(也不仅是北岛)的晦涩,难懂。

这涉及现代诗兴起后的美学问题。

这种批评有长远的历史。

国外的象征派等诗歌流派出现之后,对它的批评重要一项就是说它晦涩难懂。

在中国也一样,李金发、戴望舒的诗,卞之琳的诗,直到“朦胧诗”,都在这一点上受到批评。

对北岛诗的另一方面的批评,是说他的诗感情颓废,不健康,绝望,悲观主义,虚无主义。

“悲观”在现在也许还是不好,但已经不是那么严重的事情。

在五六十年代和文革那个时期,悲观可是严重的问题;不管是对自己的生活,还是对社会历史,都绝对的要不得。

文革后一个时期,“悲观”仍是一个政治伦理性质的问题。

记得当时有一篇文章批评北岛的诗表现了一种心如死灰的情绪,发出了绝望的嚎叫。

这篇文章主要引用北岛的《一切》这首诗: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内容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有呻吟/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在“朦胧诗”时期,这是一些诗人,特别是北岛所喜欢使用的判断意味的句式。

那时候,他们有一些重要的话,一些有关人的生活,有关社会历史的“真理”性质的发现急迫需要表达。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谁期待,谁就是罪人”;“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 我只想做一个人”;“我要到对岸去”;“其实难于相像的 / 并不是黑暗,而是早晨 / 灯光将怎样延续下去”;…… 一连串的判断句,一种宣言色彩的表述方式。

【美梦网】哈佛学生如何学习:图书馆凌晨4点灯火通明

【美梦网】哈佛学生如何学习:图书馆凌晨4点灯火通明

哈佛学生如何学习:图书馆凌晨4点灯火通明人到底有怎样的发挥潜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

我就没见过哪个学生光吃不读的,更没见过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的。

感觉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

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

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

于是,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

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丽服饰,不见浓妆异彩,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

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和理想的证明。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

她告诉人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点,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

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

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

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

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

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

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

在哈佛,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

你到了哈佛,你就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了。

在哈佛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学生学的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

是什么让哈佛的学生能以苦为乐呢?我的感觉是,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

还有就是哈佛学生心中燃烧的要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

从这些学生身上,你能感到他们生命的能量在这里被迸发了出来。

在哈佛学习的一个北大女孩说,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主要课程,一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完美整理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作文素材及指导1029 1134: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往墙上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掉下来...第一个人看见了,叹了口气说:“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无所得。

”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见了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爬上去?我可不能像它一样愚蠢。

”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见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

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根据材料所表达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智慧创造财富雨后的墙壁,又滑又湿,一只蜘蛛艰难地往上爬,却一次次地掉落终不能到达目的地。

这时,另一只蜘蛛见了,便选折了从旁干燥的地方爬上去,很快便到达了蛛网,吃到了美味的食物。

也许你欣赏第一只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但你一定也羡慕强顶上更美得风景吧,没有人可以拒绝成功的诱惑。

有一位犹太人父亲曾对他的儿子说:“我们犹太人最大的财富就是我们的智慧。

”儿子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遇事总是先动脑筋,而不是一味地蛮干。

有一年,美国政府出资重修自由女神像,完工后的废渣烂铁却不知道如何处理,于是便公开招标。

然而,开标后的十几天里,竟无人竞标。

犹太人儿子听到这个消息后,迅速筹钱投标。

他的这一举动也立即招来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嘲笑。

处理废渣花钱多,耗时长,搞得不好还会招来环保部门的投诉,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竟然还会有人主动去做,这不成了傻子吗?犹太人儿子并不理会外界的闲言碎语,他叫来了工程队,把自由女神像底下的废渣烂铁统统搬走,送到了自家的工厂。

他又叫人把铜渣剔出,熔化,铸成了一个小自由女神像雕塑。

剩下的烂铁则加工成了许多自由女神像的衍生品。

这些产品一经上市,就马上被抢购一空,受欢迎程度可见一般。

原先那些嘲笑犹太人儿子的业内人士此时都懊悔不已。

可也没有办法,只能眼看着别人数钱而干瞪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火灾
作文素材及指导
0101 1631

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火灾
提交:2005529 203300
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火灾
18世纪中叶(1864年)的一天,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突发火灾,数百本哈佛牧师捐赠的重要图书被焚毁一空,只有一本书幸免于难——前一天晚上,它被一位学生违章带回了宿舍(哈佛大学有一项校规就是学生在图书馆借阅学校的珍贵图书只能留在图书馆阅览)。

次日,这名学生把书交还给学校,而这本书也成为哈佛牧师捐赠图书的孤本。

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哈佛大学召开校会,校长对该学生提出了表彰,对他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开除这名学生。

不开除这名学生行吗?他毕竟已将功补过,甚至功大于过——这可能是我们的行事态度。

但哈佛校长没有这么做。

他感谢那位同学,是因为那位同学诚实;开除他,是因为校规不可违。

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有效。

哈佛大学的校长说了一段至今仍为人们铭记的话:你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理应得到赞赏。

你违反了学校校规,理应被学校开除。

没有这一套严格管理制度,整个学校就不能运转,我不能因为你而破坏了规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