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八班主题名称亲亲一家人
亲亲一家人我的赏析

亲亲一家人我的赏析虽然亲亲一家人的主题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会到了孩子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对家人的爱。
及教师的对幼儿的引导是很关键的,在教师的引导中幼儿才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自己对父母的爱。
家是温馨的港湾,是孩子们生活中最亲密的地方。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从他们最熟悉的家入手,开展了主题活动《亲亲一家人》。
在该主题中,我们分成《爸爸篇》、《妈妈篇》、《爷爷奶奶篇》等几个小篇章开展系列活动。
该主题在老师、幼儿、家长的共同配合下顺利完成,也留给我一些收获。
首先,我们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主动性。
在活动开展之前,我们预设了采访表格,让孩子们回家调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喜好和特长等,并要求孩子们以容易理解的图文形式记录下来。
当孩子们高兴地递上表格,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家人——“我的妈妈最喜欢吃苹果“、“我的爸爸最大的本领是打篮球“、“我的奶奶会做好吃的菜“、“我的爷爷会写漂亮的字“时,你会发现孩子们是多么认真地去了解了自己的亲人,内心是多么自豪,每个人是多么迫切地想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亲人,那时孩子们是多么主动,没有人能阻止他们表达内心的情感。
所以,在收集亲人常用的物品时,孩子们也积极地带来了爸爸的领带、妈妈的背包,还有全家福照片等。
其次,我们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主题内容。
如在晨锻活动中,我们鼓励孩子们想爸爸一样大胆勇敢﹔在游戏活动中,我们引导孩子们学学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走路、开车等模样﹔在谈话活动,请孩子们介绍自己的亲人;在艺术活动中,大胆表达表现对亲人的爱等等。
在美术活动《爸爸的领带》中,孩子们为自己的爸爸画了一根五彩的领带作为送给爸爸的礼物,孩子们非常细致地用小花,条纹,圆圈等不同花样装扮爸爸的领带,希望画出一条最漂亮的领带送给爸爸。
在语言活动《生气的爸爸妈妈》中,孩子们知道亲人也有吵架的时候,但是我们可以劝解,一家人要相互谅解与关心,每个人都要开开心心。
在音乐活动《不再麻烦好妈妈》和《好娃娃》中,孩子们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自己也要关心亲人,学着给他们赢敲背,搬椅子,倒杯茶,帮助分碗筷等等。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亲亲一家人》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亲亲一家人》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幼儿:1.了解家庭成员,建立亲密感;2.培养关爱家庭成员的情感;3.学习与家庭成员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环境设置1.教室内增加家庭元素,例如墙上贴可爱的家庭图片、一些家庭口号等;2.准备幼儿的亲属图片,存为电子版或打印好。
物品准备1.“名字拼音卡片”(每张卡片写上幼儿名字的拼音,每个幼儿准备一张);2.“我们家的相片”(每个幼儿准备一张);3.“拥抱表情图片”(4张,包括拥抱、亲吻、握手、眼神交流)。
角色扮演请一些家长和亲戚朋友来进行家庭角色扮演。
家长朋友扮演父母、祖父母等亲戚,与学生进行交流。
活动过程时间:60分钟第一步:入园接待活动前,老师将幼儿的家庭成员(父母、祖父母等)的图片展示在墙上,引领幼儿找到自己家庭成员的图片。
老师可询问幼儿:这是谁?这个人和你有什么关系?第二步:拥抱表情学习老师出示“拥抱表情图片”,让幼儿学习拥抱、亲吻、握手、眼神交流等基本肢体语言,并讲解每种肢体语言的不同含义。
为幼儿呈现正面、友好、热情的肢体语言,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老师模拟一些情景,例如在幼儿需要照相时,老师会和幼儿进行拥抱,表示鼓励和帮助,让幼儿感受到安全和温暖。
第三步:家庭角色扮演老师邀请来自不同家庭的家长、亲戚朋友,将自己扮演成家庭成员的样子,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
这样,幼儿可以更好地认知自己的家庭成员,建立亲密关系。
角色扮演环节,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引导更有意义的交流。
例如,家长可在角色扮演环节引领幼儿回忆一些家庭有趣的经历,让幼儿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家庭亲密关系的温暖和热情。
第四步:亲密感建立老师将现场幼儿名字拼音卡片与家庭成员的图片展示在墙上,幼儿可以发现自己的图片和卡片,选择自己的亲属,并找到亲属图片,与之亲密接触。
为了让幼儿感受到亲密感,老师可以给亲属发短信,告诉他们幼儿学习了拥抱、亲吻、握手、眼神交流等基本肢体语言,并希望他们和幼儿进行分享。
幼儿园小班感恩节教案《亲亲一家人》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感恩节教案《亲亲一家人》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感恩节”主题活动,主要围绕“亲亲一家人”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主题活动第四章——《我爱我家》。
2. 详细内容:(1)了解家庭成员,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2)培养幼儿关爱家人、懂得感恩的品质;(3)通过手工制作、情景剧表演等形式,让幼儿体验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2.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质;3. 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培养感恩意识;2.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家庭成员,体验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照片、手工制作材料、情景剧道具;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家庭成员照片,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家人;(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和家人的温馨时刻,引导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讲述“亲亲一家人”的故事,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关心家人,培养感恩意识。
3. 随堂练习:(1)手工制作:幼儿用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家庭成员的肖像;(2)情景剧表演:分组进行“亲亲一家人”的情景剧表演,让幼儿体验家庭亲情。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主题:《亲亲一家人》2. 内容:(1)家庭成员照片;(2)手工制作步骤;(3)情景剧表演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家人》请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家人,并标注每位家人的特点。
2. 答案:幼儿作品,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开展“我为家人做件事”的活动,让幼儿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2)组织家庭亲子活动,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小班主题活动优质教案《亲亲一家人》精选

小班主题活动优质教案《亲亲一家人》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主题活动教材《亲亲一家人》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称谓以及家庭生活场景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家庭的基本构成,认识不同的家庭成员称谓,并能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家庭结构的基本概念,了解家庭是由父母、子女等成员组成的。
2. 使学生学会家庭成员的称谓,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家庭成员称谓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家庭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品质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家庭结构图、家庭成员照片、家庭生活场景挂图。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庭生活场景挂图,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家庭成员和称谓,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呈现:(1)教师展示家庭结构图,讲解家庭是由父母、子女等成员组成的。
(2)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照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称谓,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和称谓。
3.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创设一个家庭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角色扮演。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道例题,如:“请用家庭成员称谓填空:我有一个()和一个(),还有一个()。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答案。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如:“请用家庭成员称谓造句。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家庭结构图2. 家庭成员称谓列表3. 实践情景引入:家庭生活场景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家庭成员称谓填空,并造句。
答案:我有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还有一个(哥哥)。
爸爸每天陪我(玩耍)。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语言表达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掌握家庭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家庭成员称谓,但在实际运用中仍需加强练习。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亲亲一家人》精选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亲亲一家人》精选一、教学内容主题活动:亲亲一家人教材章节:幼儿园主题活动手册——家庭篇详细内容:通过观察和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培养幼儿的家庭观念。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培养幼儿的家庭观念。
难点:帮助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出对家庭的爱和尊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家庭成员的图片、家庭成员的模型、视频播放设备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家庭模型制作材料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家庭生活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对家庭主题的兴趣。
2. 观察和讨论: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和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母、兄弟姐妹等,并展开讨论。
3. 制作家庭模型:让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家庭模型,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 表达和交流: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出对家庭的爱和尊重,如跳舞、画画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板书形式:用彩笔在黑板上画出家庭成员的模型,标注出父母、兄弟姐妹等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和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出对家庭的爱和尊重。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家庭观念。
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家庭主题,让幼儿更加了解和尊重家庭。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家庭博物馆、开展家庭故事分享等活动,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家庭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幼儿的家庭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主题活动:亲亲一家人教材章节:幼儿园主题活动手册——家庭篇详细内容:通过观察和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和尊重。
【亲亲一家人主题教材】 亲亲一家人主题

【亲亲一家人主题教材】亲亲一家人主题主题一亲亲一家人2022.2.19—2022.3.7一、主题导引:家像一个宁静的港湾,常常是每个人一生中魂牵梦绕的地方。
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平安,得到温暖。
刻意渲染这种本已存在的气氛,为的是强化亲情呵护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影响。
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集合,孩子从出生起就和家人亲亲密密地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
幼儿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保护的对象。
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学会感谢,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
让每一个幼儿从小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
也是让他们学习做人的一个良好起点。
也许爸爸妈妈之间偶然会有争执,也许会有不开心的事情,但我们始终是亲亲近热的一家人。
二、主要活动安排:1、敲门2、亲亲近热在一起3、我的爸爸4、爸爸的领带5、我的家人6、亲情树7、我的爸爸和妈妈8、爱意摇篮9、我爱我家10、温馨家园设计师11、妈妈过生日12、不再费事好妈妈13、生气的爸爸妈妈14、我把妈妈弄丢了三\教学内容选登:散文诗:我的爸爸我喜欢爸爸的大手,喜欢把小手放在他手心上。
我喜欢爸爸举起我,像小飞机一样飞来飞去。
我喜欢坐在爸爸的二郎腿上,就像坐在跷跷板上。
“忽悠忽悠”,一上一下。
我喜欢爬到爸爸大腿上,再滑到脚上,“哧溜哧溜”,就像滑滑梯一样。
我往爸爸背上爬,就像爬山一样。
骑上他的脖子,就像到了山顶上,哈哈!最高、最高的高个子,如今是我啦。
我喜欢爸爸的怀抱,轻轻一搂,我和妈妈都贴在他的心窝上。
我喜欢爸爸打呼噜,就像打雷一样,“呼噜噜、呼噜噜”,我和妈妈笑得捂住了嘴巴。
嘘!别吵醒爸爸。
我喜欢我的爸爸。
儿歌《敲门》我和爸爸在家里,总想妈妈来敲门,丁冬丁冬,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
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爸爸来敲门,丁冬丁冬,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
我们全家在家里,亲亲近热在一起,哈哈哈哈,亲亲近热在一起,在一起。
妈妈过生日妈妈过生日,我和爸爸忙。
《亲亲一家人》教案

《亲亲一家人》教案《亲亲一家人》教案1活动目标:1、学会观察自己的家人的一些特点,如脸型、发型、穿着等。
2、尝试画一画自己的父母、家人的一些特征,提高作画能力。
活动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蜡笔。
活动重点(难点):在画好画的基础上涂色,根据不同的人物涂上不同的颜色。
活动过程:一、欣赏照片,学会观察1、教师出示幼儿带来的全家福照片,让幼儿自己观察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有哪些地方是你喜欢的。
如发型、脸型、穿着等方面。
2、说一说觉得自己长得像谁?为什么?3、告诉大家你自己的一些特征,如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长长的头发……二、出示范画,幼儿尝试作画1、教师出示范画,让幼儿自己观察老师画的画怎么样啊?这是老师的全家福。
老师的爸爸是怎么样的?妈妈是怎么样的`?老师是怎么样的?2、你们想不想画一画自己的全家福呢?3、幼儿尝试画一画自己的全家福。
画自己的爸爸、自己的妈妈还有自己,一共三个人。
在作画时可以加一些动作,如妈妈的手是搭在自己的肩膀上的等等。
4、根据自己家庭的不同特征,画一画不同的全家福。
三、涂色、展评1、把画好的全家福进行涂色,根据不同的人物涂上不同的颜色。
尽量涂得好看些。
2、把画好的画进行展评,比一比谁画的画最漂亮,把它展示出来。
《亲亲一家人》教案2活动名称:猜猜我是谁设计思路:随着“亲亲一家人”主题活动的展开,为了让孩子感受亲情、感受关爱,我们将家长配合带来的宝宝与家人的合影布置在班级的主题墙上。
不久,我发现孩子们很喜欢聚在一起观看,并饶有兴趣地寻找自己和同伴的照片,不时地说:“某某某,我看到你啦!你的呢?我在这里。
”……大家在相互寻找的过程中获得了喜悦的情感体验。
此外,小班孩子受自我中心思维的影响,他们还不太会主动关注周围的同伴,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某些事物,而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让幼儿学会关注同伴也正式小班幼儿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
正巧班级里一位孩子生病住院,于是我想何不抓住孩子们自身所关注的和同伴生病事件来引发他们对同伴的关注与关心呢?于是,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家长包办、自我中心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园的德育特色,“猜猜我是谁”诞生了!活动目标:在看看、猜猜同伴五官的过程中,学习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同伴,体验与同伴共处的快乐。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亲亲一家人》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亲亲一家人》一、活动背景及目标1.1 活动背景《亲亲一家人》是一堂针对小班幼儿的主题活动,旨在增强幼儿对家庭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培养幼儿的家庭观念与情感表达。
1.2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的关注和归属感。
•促进幼儿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2.1 教学内容1.家庭成员介绍:让幼儿了解不同的家庭成员及各自的角色和责任。
2.家庭活动:通过模拟家庭活动,如做饭、洗衣等,让幼儿体验家庭生活的乐趣。
3.家庭游戏:设计一些家庭游戏,如家庭拼图、亲子接力赛等,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和合作。
4.家庭手工:引导幼儿制作一些与家庭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家庭相框、家庭树等,培养他们对家庭的归属感。
2.2 活动安排活动时间: 60分钟时间活动内容10:00 家庭成员介绍10:15 家庭活动10:30 休息时间10:40 家庭游戏11:00 家庭手工11:20 活动总结及反思三、教学步骤及活动要点3.1 家庭成员介绍1.引导幼儿讨论自己的家庭成员情况,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各个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2.借助图片和玩偶等教具,模拟家中各个家庭成员。
3.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幼儿巩固对家庭成员的认知。
3.2 家庭活动1.分角色设定家庭成员,模拟家庭活动场景,如做饭、洗衣等。
2.让幼儿体验不同家庭成员的角色,并鼓励他们参与到家务活动中。
3.引导幼儿回顾体验,分享自己在家庭活动中的收获和快乐。
3.3 家庭游戏1.设计家庭拼图游戏,将家庭成员的照片拼凑在一起。
2.进行亲子接力赛,要求家庭成员之间密切合作完成任务。
3.借助游戏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4 家庭手工1.引导幼儿制作家庭相框,鼓励他们用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家庭的情感和祝福。
2.指导幼儿制作家庭树,让他们通过绘画和剪纸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八班主题名称:亲亲一家人主题来源:小班建构式课程时间:2008年3月12日——3月23日(第2周至第3周)一、主题说明:家像一个宁静的港湾,常常是每个人一生中魂牵梦萦的地方。
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
刻意渲染这种本已存在的氛围,为的是强化亲情呵护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影响。
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集合,孩子从出生起就和家人亲亲密密地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
幼儿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保护的对象。
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
让每一个幼儿从小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也是让他们学习做人的一个良好起点。
也许爸爸妈妈之间偶尔会有争执,也许会有些不开心的事情,但我们始终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
二、环境创设:收集花灯布置在活动室内,以烘托元宵节的气氛。
(一)心理环境创设:1.通过主题活动,释放幼儿对亲人的依恋和爱的表现。
(二)物质环境:1.依门框布置一棵没有树叶的亲情树。
进行完‘‘亲情树”活动后,幼儿用制作的亲情树叶来装饰这棵亲惰树。
2.引导幼儿各自从废旧杂志上剪下房子、房间用品、家具等图片,粘在大的铅画纸上,再添加封面装订成“我喜欢的家『7_画册。
将这些画册放人活动区内,供幼儿翻阅、交流。
3.把爸爸的半身自画像布置成“我的爸爸’’专栏。
完成美工活动“爸爸的领带”以后,幼儿给爸爸戴上自己装饰的领带。
三、家园共育:1.加强与个别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孩子在假期中的生活情况,帮助孩子稳定情绪,适应集体生活。
2.建议家长带孩子参观当地的灯展,也可与孩子共同制作简单的花灯。
吸引孩子参与做元宵、吃元宵的活动。
3.饭后、临睡前是最适合与孩子谈心的一段时间,有利于建立相互信赖的亲子关系,促进亲子间的情感,发现、处理孩子的问题。
4.建议家长带孩子走亲访友或接待亲朋好友时,把孩子作为家中平等的一员向他人介绍。
这样做是一种XX的做法,可以使孩子从小就树立起一种尊严,并十分大方、友好地面对客人。
如:这是我们的儿子王小华,五岁了,他爱好绘画,爱讲故事,是个棒小伙子。
5.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些学习任务。
如与孩子一起完成家庭物品统计调查表,接受孩子的采访,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等,让孩子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
6.爸爸当着孩子的面把手印印在纸上,并沿轮廓剪下,让孩子带到幼儿园去。
7.与孩子一起画爸爸的半身像,为活动“爸爸的领带”作准备。
8.与孩子一起从杂志上搜集反映家庭生活的图片,翻阅自己家庭的照片,向孩子说明为什么家庭成员之间要彼此相爱、互相关心,以及孩子对家庭来说有多重要。
鼓励孩子提出问题,或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强化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
总之,家长与孩子共同进行家务劳动。
为了吸引幼儿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长可采用一些有趣的名称。
如把擦玻璃说成是“擦亮家的眼睛”。
当孩子乐于参与时,家长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当孩子偶尔出现失误时,家长也不要过多指责,应鼓励孩子自己收拾。
这样,孩子逐渐会变得聪明能干。
四、活动区域提示:活动区域提示:活动区域提示五、本主题主要教学活动表:六、日常活动:1.本学期的教学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注重孩子动手,鼓励家长参与,很多感受都生成在孩子的印象当中,孩子们感觉到新鲜,好玩,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完成很多材料准备工作。
2.在材料准备过程中,教师都积极准备创设区角和环境,并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班级创设了“亲子联系单”,发放给父母目标完成情况,及时和父母交流幼儿学习情况。
3.针对时节,恰逢“三八”节,邀请妈妈来园开展“老师象妈妈,妈妈象老师”的一日主题教学,并开展了趣味水果拼盘大赛,增强家园互动。
小班(上)小班语言活动——我们一家人XX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戒坛园区××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有礼貌地称呼2.感受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关爱。
活动准备:1.收集家庭中长辈对孩子关爱的事例。
2.每位幼儿带一X全家福的照片活动过程:一、请幼儿取出全家福的照片,互相介绍自己家里的主要成员。
二、师生谈话:谈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孩子之间的称谓及关系。
三、启发幼儿说说家里人对自己的关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疼爱你吗?对你好吗?说说怎么疼爱你。
四、教师讲几则家人关爱孩子的小故事。
五、教师把幼儿带来的全家福照片收集起来,以作手工活动之用。
活动延伸或建议:教师要事先了解班上是否有离异家庭的孩子,对此,要作好妥善的安排,以免伤害孩子。
小班(上)语言活动——我们一家人XX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戒坛园区××活动目标:1.知道家中成员与自己的关系。
2.乐意介绍自己和家中某成员的一件趣事。
活动准备:1.征集每人一X全家合影的照片2.成人常用的一些生活用品。
活动过程:一、幼儿围坐在教师身边,观看教师的“全家福”照片,认一认,哪一位是教师,与幼儿共同数数照片上的人数,让幼儿猜猜照片上人员之间的关系。
区分照片上成员年龄的大小。
二、鼓励幼儿自由找朋友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照片,可以数数谁家人多,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三、集体谈话:让幼儿说说自己家人的有趣事情,及时提供简单道具,鼓励幼儿模仿一下成人的语言声调和某些动作。
四、请搭伴幼儿表演《办家家》集体舞或教师演唱歌曲《办家家》,供幼儿欣赏。
活动延伸或建议:有条件的幼儿园,最好把幼儿照片用投影仪放大,让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照片上的人。
小班(上)美术活动——全家福XX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戒坛园区××活动目标:1.了解脸上五官的位置,试行合理安排。
2.了解家庭成员的称谓,感受家庭和睦的快乐。
活动准备:1.绘画工具和人手一份已勾勒好外形的“全家照”画面活动过程:一、出示画纸,让幼儿数数画面上有几个人,猜猜是家里的什么人。
第一排为幼儿,第二排为奶奶爷爷或外公外婆,第三排爸爸妈妈。
二、提出绘画要求:画五官和为衣服涂色。
三、幼儿绘画,鼓励幼儿画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孩子的特征。
四、展示幼儿作品,看一看“哪一家”最高兴。
小班语言活动——妈妈过生日XX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戒坛园区××活动目标:1.学念儿歌,感受欢乐、融洽的家庭氛围2.愿意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1.挂图第2号2.生日蛋糕的模型或蛋糕盒3.在一只纸盘子上画红烧大虾,另一只画热气腾腾的汤。
4.《生日快乐》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一、谁过生日出示漂亮的“大蛋糕”,集体唱生日歌。
猜一猜,今天是谁过生日妈妈过生日,孩子核爸爸忙这下厨房给妈妈做好吃的。
二、给妈妈过生日妈妈喜欢吃什么呢?学念儿歌:“妈妈过生日,我和爸爸忙,先来一盘虾,再烧一碗汤。
”引导幼儿观看挂图,两个菜还不够,怎么办?在家几个菜把!爸爸在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给妈妈尝一口,妈妈会说什么?三、学念儿歌老师把给马阿门过生日的事情编成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妈妈过生日》教师朗诵儿歌《妈妈过生日》,幼儿集体跟念1、仿编儿歌说说妈妈喜欢吃的菜。
用幼儿提出名菜名替换儿歌中先来一盘虾,再烧一碗汤,这两句。
活动延伸或建议:幼儿都有爸爸妈妈忙着为自己过生日的生活经验,儿歌《妈妈过生日》从爸爸和我为妈妈准备生日晚餐入手,流露出浓浓的家庭亲情,幼儿再学念儿歌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
附:妈妈过生日妈妈过生日,我和爸爸忙。
先来一盘虾,再烧一碗汤。
我把手洗洗,也来下厨房,爸爸切黄瓜,我放糖和醋。
妈妈尝一口,这个拌黄瓜,味道特别香。
‘小班音乐活动——不再麻烦好妈妈XX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戒坛园区××活动目标:1.能唱清歌词,唱准曲调,愿意与教师一起愉快歌唱。
2.知道自己渐渐长大,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过多的麻烦妈妈。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活动过程:一、听听儿歌教师朗诵儿歌你象儿歌中的小朋友一样干吗?你会干什么?二、学唱歌曲小时候,妈妈帮我穿衣服、扣纽扣,梳头发,洗手帕,现在我们渐渐长大了,都学会自己来做这些事,不能再麻烦好妈妈了。
教师X唱歌曲一遍,问:歌曲中的小朋友自己会做那些事。
完整学唱,启发幼儿边唱边用适当的动作进行表演。
三、仿编歌曲除了歌曲中唱道的这些事,还有哪些事也是小朋友自己会做的。
教师帮助幼儿仿编歌曲,如用“自己来刷牙,自己来吃饭呀请幼儿回家后唱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延伸或建议:自己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尽量不麻烦好妈妈,好爸爸,这是孩子爱家长、体谅父母的具体表现。
请家长配合,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
附歌曲:建构式课程41页小班社会活动——生气的爸爸妈妈XX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戒坛园区××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一家人即使吵架了,也不能分开,2.相处更好的办法让纳纳妈妈不生气。
活动准备:挂图3号,活动过程:一、刺猬妈妈和狮子爸爸出示妈妈和爸爸的形象,请幼儿看一看这两个人是谁。
他们怎么会变得象刺猬和狮子。
二、爸爸妈妈生气了听教师讲述故事一遍,妈妈生气了,变得象什么一样,爸爸生气了变的象什么一样,。
结合挂图,再次欣赏故事,故事中的宝宝远不愿意和妈妈去外婆家,为什么?宝宝想让妈妈找不到,躲到了哪些地方?最后发生了一件社那么以外,地事情?三、爸爸妈妈别生气有没有看到过爸爸妈妈生气地样子?爸爸妈妈生气了,会怎么说,怎么做?你有没有更好地办法让爸爸妈妈不吵架?活动延伸或建议:这个活动地重点是让孩子理解,一家人不能分开,即使再有误解,有隔阂地时候。
附:生气地爸爸妈妈怎么啦!怎么啦!怎么不说话了,妈妈生气了,想长慢了刺地刺猬对着爸爸。
哼!爸爸鼓声起地扭过头去,不理妈妈。
你说呀!你说呀!怎么不讲话啦!马阿门更生气了。
爸爸扭过头来,眼睛登地笔狮子地眼睛还要大,好像一头生气地狮子,气的,呼呼直喘气。
走,我们回外婆家!马阿门想我走来。
我可不能让妈妈走掉,她得再家里陪我玩,爸爸也一定舍不得让妈妈走得。
我得躲起来,让妈妈找不着我,这样她就不会走了。
我赶紧躲到沙发后,妈妈冲过来,我急忙逃到衣柜旁,妈妈追过来。
我钻进桌子底下,妈妈来拽我,砰!一不小心我得脑袋撞在了桌子腿上。
妈妈抱起我,坐在沙发上,爸爸拿来凉毛巾,轻轻捂在我头上。
妈妈眼里转着泪花,身上一点刺都没有啦,爸爸一手搂着我,一手搂住妈妈,满脸着急,一点儿也不象生气的大狮子。
我的头还有一点点、一点点疼。
课时,我知道:“爸爸、妈妈不会再吵了。
小班语言活动——我把妈妈弄丢了XX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戒坛园区××活动目标:1.能有意识的注意马阿门的特征。
2.能结合自己的感受来描述妈妈的典型特征。
活动准备:挂图第4号活动过程:一、完整欣赏故事菲菲和妈妈到公园里去玩,发生了意见什么事情?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谁来帮助菲菲找到马阿门?菲菲最后找到妈妈了吗?二、看第一幅挂图,欣赏故事菲菲怎么回把妈妈弄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