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PPT课件
第九讲 结构功能主义

第九讲结构功能主义一,结构功能主义的特征及其思想渊源结构功能主义是二战后在美国崛起的最重要的社会学流派。
从战后一直到60年代在美国社会学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于1945年首先提出来的。
在他的倡导下,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结构功能主义者尽管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分歧很大,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系统”范畴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
结构功能主义继承了杜尔干的整体优先于个体的立场。
2.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着一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分析论不同的研究取向。
在解释社会现象时,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和侧重的是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及其在维护系统生存中所发挥的社会效果。
3.在研究主题上,结构功能主义致力于回答的最基本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护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以及是如何满足的。
凡是有助于系统存在的因素、机制和过程都得到突出的强调和优先考虑,经常使用的概念有:秩序、均衡、适应、稳定、整合等,而相反的概念比如冲突、压力、失调等,都未给予重视。
有维护现状的保守倾向。
4.功能分析方法。
(二)思想渊源1.早期社会学家的影响孔德、斯宾塞、涂尔干2.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的影响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现象最终根源于个人的那些长期存在和经常需要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社会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制度、观念、信仰以及物质设施都与某项确定的需求相对应,是人们为满足特定的需求而创作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功能普遍性和功能不开缺少性两个假设。
即功能普遍地存在于任何文化现象中,任何文化都发挥着不能为其它文化要素所代替的必不可少的功能。
布朗(1881-1955)布朗师承涂尔干,强调社会的整体形状,认为功能分析不能脱离结构分析。
结构功能理论

社会系统
• 社会系统是一种行动者互动过程的系统, 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就是社会系统的一 种基本结构。结构单位包括一系列互动的 角色组成的系统的集体和各种社会制度。 • 社会系统受到文化系统(价值取向和规范 的控制和规范)的控制和人格系统(角色) 的制约。因此,社会系统的核心是制度化 的角色关系。
社会系统的类型
• 行为有机体系统与行动者的生物学方面有关。 • 人格系统组织着个人行动者的各种习得性需要、要求和行 动抉择。 • 社会系统组织着社会互动中的个人或群体,使之处于一定 的相互关系形式之中。 • 文化系统由规范、价值观、信仰及其他一些与行动相联系 的观念构成,是一个具有符号性质的意义模式系统。 • 各个附属系统按其所在的等级层次同其他附属系统进行信 息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发生着控制和制约的关系。
结构功能主义的特征
• 第一、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系统”范 畴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 重点放在社会上。 • 第二、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着一种与历史进 化论和传统因果论不同的研究取向。在解释社会现象时,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和侧重的是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而不 是其产生的历史过程)及其在维持系统生存中所发挥的社 会效果(而不是决定论意义上的原因)。 • 第三、在研究主题上,结构功能主义致力于回答的最基本 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持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 件必须得到满足以及这些条件是如何得到满足的?一些基 本的这一学派结构功能主义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正如的名称 所提示的:任何现存社会都具有一些基本的制度模式(结 构),而这些制度模式之间发生着相互支持的关系(功 能),从而保证了社会系统的生存。一般认为结构功能主 义具有一种维护现存体制的保守倾向。
• 帕森斯 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其老师是马林诺 夫斯基。 1937年,帕森斯出版了《社会行动的结构》 一书,不仅是他个人学术生涯的重大转折 点,也是美国社会学中芝加哥学派的衰落、 功能学派崛起的历史转折点。帕森斯因此 而蜚声于学术界。 帕森斯的全部理论分为以社会行动理论为中 心的早期阶段和以社会系统理论为中心的 后期阶段。
第九章结构功能理论本章学习要点功能主义阶层化理论帕森斯的

第九章结构功能理论本章学习要点:●功能主义阶层化理论●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系统●默顿时传统功能主义基本假设的修正●默顿的反功能、潜功能、显功能、功能替代●默顿的中层理论概念及特征●默顿的越轨理论教学重点和难点: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系统;默顿的反功能、潜功能、显功能、功能替代课时安排:7学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内容:正如结构功能论(structural functionalism)字面所示,它关注社会结构及其功能(正面或负面结果)对其他结构的重要性。
在结构功能论中,虽然结构和功能经常相伴,但实则不一定要一起使用。
我们可以研究社会结构,亦即模式化的社会互动和持续的社会关系,而不必去关心它们的功能(可观察到的结果,而日可帮助某一特定系统适应或调适)。
相同地,我们也可以检视没有明显结构的各种不同社会过程(如人群行为)的功能。
但是,结构和功能这两种元素仍说明了结构功能理论的关注焦点。
虽然结构功能理论有很多种,但社会功能论(societal functionalism)是社会结构功能论学者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也是本节讨论的焦点,社会功能论的主要焦点放在大规模的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它们对行动者的强制效果。
结构功能论者(尤其是注重该理论的社会面向的学者)关心在大规模社会结构之内发生的关系,例如,教育系统和经济系统。
他们的焦点则放在每个系统为其他系统提供的功能.举例来说,教育系统提供训练完好的人虽以填补经济系统所需的职务位置。
而经济系统为已完成教育程序的人提供了这些职务这让教育系统和学生在心中有一个教育过程结束之后的目标。
虽然上例显示正面和互补的关系,但教育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不一定足这样的。
在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初那段激进的反越战运动及学生运动的时代里,教育系统教出许多激进学生,他们就对当时世界为他们准备好的职业位置无法好好适啦。
虽然像这样的结构冲突一直是存在的,但结构功能论者倾向将注意力放在结构与结构间较正面、较具功能性的关系。
第九讲 结构功能主义

第九讲结构功能主义•第一节结构功能主义的特征及其思想渊源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塔尔达特·帕森斯于1945年首先提出的。
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一种社会学研究的历史潮流。
尽管这一流派的许多代表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有分歧和争论,但在作为研究出发点的一些基本假设上,在使用的概念上,以及分析方法上,他们之间却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第一,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系统”范畴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
认为个体的社会人格是由社会赋予和塑造的,个体参加社会活动的动机也是社会价值系统的反映。
以行动的有意义的社会后果为研究重点。
第二,在研究方向上,重点考察社会系统中维持系统存在的各种机制以及各个组成部分在维持系统存在中所做的贡献。
第三,在研究主题上,结构功能主义致力于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持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以及这些条件是如何得到满足的。
因此,凡是有助于系统存在的因素、机制和过程都得到突出的强调。
第四,结构功能主义为考察社会现象提供了新颖的观察角度,发展出一套全新的系统分析方法。
二、结构功能主义的思想渊源(一)早期社会学家的影响孔德、斯宾塞都提出过社会有机体的思想。
特别是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学说已经包含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假设,即社会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部分组成的系统。
迪尔凯姆是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最重要的奠基人。
他非常强调社会的整体性质,强调社会整体层次的需求必须通过其内部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来满足。
其次,其社会学的重点是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
他认为一个常态社会必须维持某种最低限度的社会团结。
社会结构中任何一个部分的重大变动都会影响其他部分乃至整个社会。
再次,迪尔凯姆第一个将因果分析方法和功能分析方法严格加以区分的观点为结构功能主义所继承、接受和发展。
•(二)英国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影响马林诺夫斯基一反传统人类学历史进化论的观点。
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中层理论的影响
• 结构功能主义的发展、完善 理论融合的尝试; 对社会冲突和变迁的思考 •社会学后现代话语的滥觞 宏大叙事的解构,对多元社会的思考
17
反思:默顿对社会学做了什么?
结构功能主 义 VS 社会 冲突理论
L/O/G/O
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09 新传 王佳逸
1
作者介绍
默顿,Robert King Merton (1910. 7. 4~2003. 2. 23) 。 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931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师从社会学家P.A.索罗 金、T.帕森斯和科学史家G.A.L.萨尔顿,1936年获博士学 位后留校任教 3年。1941年后到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任 副教授、教授(1947),吉丁斯讲座教授(1963)。曾任美国 哲学、社会学、社会研究协会会员和主席(1968),美国科 学院院士,科学社会学研究会主席(1975),主要著作有: 《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社会理论 与社会结构》(1949)、《站在巨人的肩上》(1965)、《理 论社会学》(1967)、《科学社会学》(1973)等。
4
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研究(范式框架和信息生产)
• • • • • • • • 社会结构与失范 社会结构与失范理论中的连续性 科层结构与人格 知识分子在公共科层组织中的作用 对于参考群体行为理论的贡献 参考群体和社会结构理论中的连续性 影响的模式:地区性和世界性影响力人物 自证预言
外延:典型的中层理论主要包括角色冲突、参照群体、社会 调适、规范和失范、社会控制等
11
中层理论背景下的功能分析的范式
• • • • • • • • • • • 功能被归因的事项 主观意向(动机、目的)的概念 关于客观效果(功能、负功能)的概念 功能所促进的单元的概念 功能需求(需要、先决条件)的概念 关于功能赖以实现的机制的概念 关于功能选择(功能等同或功能替代)的概念 关于结构语境(或结构制约)的概念 关于动态和变迁的概念 关于功能分析的有效性的问题 功能分析的意识形态含义问题
帕森斯与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

4、AGIL框架 的丰富-进化过 程的演化形态
2、结构分化
• 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结构转化为承担单 一功能的多种结构类型。 角色分化;制度性结构类型分化 家庭功能的分化为例:经济、政治、宗教、 教育、情感等等,过渡到情感为中心。 • 社会子系统的结构分化: 经济子系统分化:银行()生产()管 理与市场()激励(维模) 政治子系统的分化:
3、社会变迁
四个关于发展过程的理论命题
4、价值概括化(value generalization),是 指对正向分化结果进行合法化确认。 特征: 以抽象的共有价值代替各种特殊 规范。
• 帕森斯进而把上述四个发展过程与 AGIL分析联系起来: G(分化) ——A(适应力增强) ——I(包容)——L(价值概括化)。
模式变相的方法论价值:
• 这样的两分法就是后来的现代化理论中 的“传统—现代”两分法的直接渊源。 而这种两分法的集大成者就是美国社会 学家帕森斯。 • 滕尼斯:公社与社会 • 迪尔凯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公社与社会 传统与现代
• 对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可以 用五对模式变项来进行描述,这五对模 式变项是: • 情感性 与 非情感性, • 普遍性 与 特殊性, • 先赋性 与 自致性, • 私利性 与 公益性, • 扩散性 与 专一性。
四种功能子系统:
• Adaptation 适应:社会系统适应外部环境 的功能。控制环境状态的能力。 • 具体分为两方面手段: • 首先,“系统必须对环境所强加的 ‘现 实要求’有一种顺应”; • 其次,要有“积极的情境改造”过程。 主要由社会系统中的经济子系统承担。
《结构功能主义》PPT课件

• 1、韦伯,最早倡导行动理论的人。 • 韦伯把社会学设想为一门探讨社会行动的综合性
学科,主要研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人类 行动者们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的主观 目的。 • 四种行动类型:工具合理性,价值合理性,情感 合理性,传统行动。 • 韦伯的划分一方面使分类系统化,另一方面也为 研究西方历史发展提供基础,韦伯认为:在资本 主义社会,人们的行动已越来越受到目标合理性 的支配,而在以前是其他种支配,现今手段的有 效性已决定一切,理解社会学把个人及其行动看 作基本单位。韦伯的理想类型方法,强调概念框 架和范畴体系。
二、 社会行动理论
1937年,帕森斯出版了《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这不仅是他个人学术生涯 的重大转折点,同时也是美国社会学中芝加哥学派的衰落、功能学派崛起的历史转折 点。帕森斯因此而蜚声于学术界。
• 帕森斯在综合了欧洲思想的几大系统后,得出它 们共同的理论指向,并按自己的旨趣加以整理, 加以创新而构造出自己的行动理论。在《社会行 动的结构》一书副标题是“与一组近代欧洲著作 家有关的社会理论研究”包括马歇尔,帕累托和 迪尔凯姆,韦伯,蕴含了作者对社会行动观点的 新综合,是一部史论结合,自成一体的社会学理 论专著,倡导一种新理论-唯意志的行动论。帕 森斯把以往的社会学区分为实证主义和理想主义 两大类型,实证主义内部又可分为:功利主义和 反理性主义两个分支。帕森斯用四位古典理论家 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第一节 结构功能主义的特
征
及其思想渊源
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塔尔科特·帕 森斯于1945年首先提出来的。在他的倡导下,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 1937年,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的出版 ,可以说是美国社会学发展的一座里程碑,它开 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即功能分析的道路;代表了 一种方法的转折,即从早期美国社会学主导的个 人主义的社会心理学向反心理学的整体论方法的 转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功能主义已成为主要 的社会学范式。到了50年代,功能主义不再被人 看作仅仅是诸多社会学方法之一,而是被视为唯 一的社会学方法,一直到60年代中期,功能主义 主导了美国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方向,帕森斯占核 心地位。
功能主义理论PPT课件

动态研究
关注文化的动态变化,研究文化变迁的过程和机制。
多元因素分析
将功能主义理论与经济、政治等其他因素相结合,进行多元因素分析。
对功能主义理论的反思与展望
06
功能主义理论的实际案例分析
CHAPTER
社会福利政策的功能主义分析: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福利政策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满足弱势群体的基本需求,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整合。具体而言,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福利政策应该具有以下功能
角色与地位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文化的整合作用,认为文化能够将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化整合
强调社会整体性
03
平衡发展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的各个领域应当平衡发展,避免出现某一领域过度发展或滞后发展的现象。
01
功能分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功能逐渐分化,各个领域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效率和发展水平。
研究方法
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代表人物
强调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认为社会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承担着各自的功能,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协调,以维持整个社会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主要观点
现代功能主义
亚历山大(Alexander)、贝尔(Bell)、默顿(Merton)等
主要观点
在继承早期功能主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系统的动态性和变迁性,强调社会系统在面对环境压力和变化时所采取的适应和调整措施。
社会福利政策的功能主义分析
社会组织的功能主义分析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组织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们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发展。具体而言,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组织应该具有以下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
6
2021
7
2021
8
三、主要理论观点
• 1、科学社会学 • (1)分析科学的成长与发展过程。 • (2)科学的精神气质:普遍性、共有性、
第九讲:默顿的结构功能 主义理论
2021
1
2021
2
2021
3
2021
4
一、生平
• 1、1910——2003,生于费城,贫寒之家。 • 2、师从帕森斯,1936年获博士学位。 • 3、1936——1941年任哈佛大学社会学系
教师。 • பைடு நூலகம்、1957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会长。
2021
5
二、主要著作
4、隐 - 退主义
2021
-
13
• 6、结构分析范式 • 结构分析的14条规定。
2021
14
• 7、知识社会学
• 考察知识与社会或文化中存在的其他事实 之间的关系。
2021
15
四、评价
• 最精致圆熟的功能主义。
2021
16
适度怀疑论和无私公正。 • (3)科学研究的目的:取得公认。
2021
9
• 2、中层理论观 • 介于宏大叙事与微观实证理论之间的理论。 • (1)主要用于指导经验研究。 • (2)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 • (3)可以上升到宏观理论。 • (4)可以指明未知的方向。
2021
10
• 3、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三个错误假定 • (1)社会的功能一体性假定。 • (2)普遍主义的假定。 • (3)不可或缺性假定。
2021
11
• 4、功能主义分析范式
• 功能归属;主观意向;客观结果(潜功能 与显功能);功能指向单位;功能需要; 功能实现机制;功能选择;结构脉络;动 态与变迁;功能分析的效度问题。
2021
12
• 5、社会结构与社会行 为
行为类 文化目 制度化
型
标
手段
1、遵 +
+
从
2、创 +
-
新
3、仪 -
+
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