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微观经济学
大一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

大一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以及市场机制下的交换和分配。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微观经济学是他们首次接触经济学的一门课程,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点。
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是微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理解市场机制运作的基础。
供给表示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的关系,而需求则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的关系。
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价格和交易量。
当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往往会下降。
而当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时,市场上的价格则会上升。
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达到最优点,这被称为均衡价格。
弹性弹性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衡量市场价格或收入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价格弹性衡量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供给的价格弹性衡量生产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分为三类: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弹性。
完全弹性表示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非常高,需求会完全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完全不弹性则表示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非常低,需求基本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供给的价格弹性也可以分为三类: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弹性。
完全弹性表示生产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非常高,供给会完全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完全不弹性则表示生产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非常低,供给基本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一种产品、服务或行动对个体福利的额外贡献。
边际效用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人们倾向于追求更多的商品或服务,以及为什么人们愿意为某种活动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认为,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单位消费增加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例如,一个人喝一杯水可以解渴,但是再喝一杯水的边际效用就会减少。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更愿意支付较低的价格购买大量商品,而不是支付高价购买大量商品。
大一微观经济学必考知识点

大一微观经济学必考知识点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
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大一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建立经济学基础知识体系的关键一步。
下面将介绍大一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些必考知识点。
1.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供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上各个价格下能够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上各个价格下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需关系的变动会影响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衡量需求或供应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当价格变动时,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会产生不同的变化。
如果价格弹性大于1,那么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如果价格弹性小于1,那么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相对较弱。
3.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单位商品或服务的额外效用,也就是消费一单位额外产品所带来的满足感。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每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会递减。
4.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它们是生产产品所必需的要素。
而生产函数则是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描述,它可以用来度量生产要素的组合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买卖商品或服务的特定类型和功能特征。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寡占市场等。
每种市场结构都有不同的市场行为和价格决策规则。
6.成本与收益成本与收益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因素。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收益包括总收入和利润。
企业在决策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以最大化利润为目标。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决策,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品和不完全竞争等,政府在此时需要出台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
8.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在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
大一微观经济学必背公式

大一微观经济学必背公式摘要:一、引言1.介绍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性2.强调大一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公式的重要性二、需求与供给1.需求曲线2.供给曲线3.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三、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1.消费者剩余2.生产者剩余3.两者关系四、边际效用与需求1.边际效用概念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需求曲线与边际效用的关系五、机会成本与生产要素1.机会成本概念2.生产要素的分类3.机会成本与生产要素的关系六、短期与长期成本分析1.短期成本曲线2.长期成本曲线3.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区别七、完全竞争市场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2.短期与长期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分析八、大一微观经济学必背公式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1.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2.分析经济政策的影响3.对个人消费与投资决策的指导意义正文: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基础课程,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公式,不仅有助于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还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大一微观经济学中几个必须掌握的公式,并强调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
供给曲线则是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
两者的交点即为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了解这一基本关系有助于我们分析市场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其次,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是衡量市场竞争程度的重要指标。
消费者剩余表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实际支付的价格低于其愿意支付的价格部分,生产者剩余则是生产者在销售商品时实际获得的价格高于其愿意接受的价格部分。
两者之和等于社会总剩余,体现了市场竞争的效率。
边际效用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表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每多消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新增满足感。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多消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新增满足感逐渐减少。
这一规律解释了需求曲线为何呈下凹形。
微观经济学大一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大一知识点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生产者)的行为和市场运行情况。
在大一的学习中,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体经济行为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运作。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阶段常见的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1. 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求曲线的交点即市场均衡,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 弹性需求弹性指的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系数大于1表示需求弹性大,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大;弹性系数小于1表示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
供给弹性也适用类似的概念。
3.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边际效用递减是指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单位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4.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导致经济效率低下的情况。
市场失灵主要有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因素引起。
5.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折旧费用等;可变成本是随着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工资等。
6.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中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7. 市场均衡分析市场均衡分析是通过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确定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通过市场均衡分析可以了解价格如何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并分析价格对市场的影响。
以上是大一阶段常见的微观经济学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运作的基本原理,把握个体经济行为的规律。
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为日后研究经济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一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企业等)的经济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决定市场价格和产量的经济学分支。
2. 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在特定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特定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3. 市场均衡:当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状态。
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对应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4. 弹性:弹性是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反应敏感程度的指标。
包括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交叉弹性和收入弹性。
5. 消费者行为理论:包括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原理、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等。
6. 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函数、边际产出递减原理、规模报酬、生产者均衡等。
7. 成本理论:包括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概念,以及各种成本曲线的形状和性质。
8. 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是同质的,买卖双方都是完全理性的,市场信息是完全透明的,进入和退出市场的障碍为零。
9. 不完全竞争市场:包括垄断、寡头竞争和垄断竞争三种形式。
10. 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
11. 收入分配: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收入的分配。
12. 福利经济学:研究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提高社会福利,包括帕累托效率、公平与效率的权衡等。
大一微观西方经济学知识点

大一微观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行为和决策以及市场供求关系。
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分析经济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一学生应该掌握的微观西方经济学知识点。
一、需求和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
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得到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是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逐渐减少。
边际效用理论有助于解释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和需求曲线的形状。
三、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费用。
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生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管理费用。
可变成本是随生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工人工资。
了解生产成本有助于企业决策和市场竞争分析。
四、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竞争者的数量和特征。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产品定价、市场份额和企业利润等方面产生不同影响,理解市场结构对于企业战略和政府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五、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弹性的大小,可以将需求或供给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部分弹性。
价格弹性的理解有助于企业决策和市场预测。
六、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是指企业生产或经营中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需付出的额外成本。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比较有助于企业决策,通常企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达到最优产出。
七、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和实现社会最优福利。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
外部性是指市场活动对不参与交易者或第三方造成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正外部性)或负面的(负外部性)。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大一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大一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
作为一名大一学生,了解一些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经济现象、分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
一、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供应指的是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上能够提供出售的数量,而需求则是指市场上购买该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通过价格的变化来反映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
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下降;当供应量小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上涨。
供求关系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分析市场的均衡状态及其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二、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效益或损失。
在决策中,我们通常会考虑边际效应来权衡利益。
比如,在消费决策中,当我们购买某个商品时,我们会考虑最后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与价格的关系。
如果边际效应大于价格,我们会购买;反之,如果边际效应小于价格,我们就会考虑放弃购买。
三、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中各个供应商之间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对价格、数量和资源配置产生不同的影响。
了解市场结构有助于我们分析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并为政府干预提供依据。
四、成本与收益成本与收益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概念。
成本指企业为生产或提供服务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收益则是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企业在生产中会根据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做出决策,以追求最大化的利润。
了解成本与收益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企业行为、对市场竞争进行分析,并为自己的决策提供参考。
五、弹性弹性是指价格或收入变动对商品需求或供应变动的敏感程度。
常见的弹性有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
了解弹性概念和计算方法有助于我们分析市场变动对供求关系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同时,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弹性还可以为产品定价和市场拓展提供重要参考。
微观经济学大一知识点笔记

微观经济学大一知识点笔记导言: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个人、家庭和企业)的决策行为及其相互关系对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在大一学习微观经济学,我们将会接触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下面是我对大一微观经济学知识点的总结。
1.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需求是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则是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决定了市场价格和交易量。
需求曲线表明价格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供给曲线则表明价格和供给之间的关系。
当需求和供给相等时,就达到了市场的均衡。
2.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额外满足感。
边际成本是指企业从生产一单位商品或服务中所增加的额外成本。
理性决策者会在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的情况下做出最优的决策。
例如,当一个人在饭店吃饭时,他会根据额外消费的价格和对食物的边际效用来决定是否再点一份。
3.弹性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性。
价格弹性衡量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而供给弹性衡量生产者对价格变化的响应程度。
如果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就称为弹性需求或供给。
了解价格弹性对企业和政府决策者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根据弹性的程度来调整价格和政策,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4.生产成本与市场结构生产成本是企业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需的资源和费用。
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在市场中,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结构密切相关。
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企业的定价决策、产量以及长期利润。
5.效率与公平效率是指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产出和成本最佳匹配的状态。
在微观经济学中,我们经常研究如何实现经济效率,提高经济的总体福利。
然而,公平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公平性关注的是资源和财富如何在社会中分配。
经济学家需要权衡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冲突,并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
结束语:以上只是大一微观经济学知识点的简要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一、填空(每空2分)1.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___________、消费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的预期。
2.厂商的组织形式有个人制企业、合伙制企和_____________。
3.在确定成本时,厂房,机器设备等在短期认为是____________成本部分。
4.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5.弹性用来衡量的________________ 对其因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6.相关商品指的是替代商品与______________ 。
7.在商品价格不变时,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将使预算线向_____________移动。
8.___________是指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判断题。
1. 需求就是欲望。
()2.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某商品价格下降将引起需求量的增加和供给量的减少。
()3.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4.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
()5.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8.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9.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往往就越大。
()10.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11.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12.如果两种商品具有替代关系,则相应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
()13.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得到的效用水平是无差异的。
()14.吉芬物品是一种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特殊商品。
()15.当消费某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为负时,则总效用达极大值。
()16.当边际效用减少时,总效用也是减少的。
()17.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包括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18.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点对应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19.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是指未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20.能提供相同效用的不同商品数量组合的点的连线即为等产量曲线。
()选择题1.微观经济学的对消费者基本假设是()A.完全信息的假设 B.完全竞争的假设C.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 D.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2.西方经济学研究并解决的问题是()A.货币的分配 B.涉及垄断问题C.产量的确定 D.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3.下列几组商品属于替代品的有()A.面粉和肉 B.汽油和汽车 C.羊肉和牛肉 D.光录音机和磁带4.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A.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B.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C.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D.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5.需求量的变动是指()A.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B.非价格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C.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D.需求曲线的移动6.下列几组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正向(大于0)的有()A.汽油和汽车 B.大豆和大米 C.苹果和自行车 D.猪肉和牛肉7.当某消费者的收入上升20%,其对某商品的需求量上升5%,则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08.若供给曲线上每一点的点弹性都等于1 ,则供给曲线只能是一条()A.过原点的45线 B.过原点的直线C.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D.垂直于横轴的直线9.一般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这是因为()A.收入效应的作用 B.替代效应的作用C.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D.上述答案均不正确10.在两种互补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价格()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11.在一般情况下,供给曲线()A.向左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C.斜率为正 D.斜率为负12. MRSxy 递减,意味着当X商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时,能代替的Y商品的数量()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保持不变 D.以上均不正确13.当消费者对商品X 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MUx为()A.正值 B.负值 C.零 D.不确定14.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若增加1 个单位X商品的购买,需要减少2 个单位的Y商品的消费,则有()A. MRSxy = 1/2 B. MRSxy = 2C. MUx/MUy = 2 D. MUx/MUy = 1/215.当只有商品价格变化时,连接消费者各均衡点的轨迹称作()A.价格—消费曲线 B.需求曲线 C.恩格尔曲线 D.收入—消费曲线16.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的假设不包括()A.边际效用递减 B.不可加总 C.传递性 D.不饱和性17.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A.凸向原点 B.凹向原点 C.垂直于横轴 D.平行于横轴18.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两点的产量肯定是()A.相等 B.不等 C.无关 D.以上情况都存在19.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管理企业的报酬,这部分报酬属于()A .显成本 B.隐成本 C.经济利润 D.毛利润20.收益是指()A.成本 B.利润 C.成本减利润 D.厂商销售收入四名词解释1.需求:2.弹性:3.无差异曲线:4.等产量曲线:试题B答案:一、填空:1.价格,收入水平,相关商品2.公司制3.固定(不变)4。
平均产量。
5.自变量 6.互补品7。
右 8。
效用二、判断:1. × 2。
∨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17.×18.×19.∨ 20.×三、选择题:1-5:CDDBC 6-10:DBBCB 11-15CBCBA 16-20AAABD四、名词解释: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弹性:指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
3.无差异曲线: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
4.等产量曲线: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要素投入量的不同组合的点的轨迹。
《微观经济学A(二学位)》期末试卷( A )卷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汽车的价格上升时,汽油的需求量将()A 上升B 减少C 不变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2. 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A 消费者收入变化B 商品本身价格下降C 相关商品价格下降D 消费者偏好变化3 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A 黑市交易B 大量积压C 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的商品数量D 以上说法均正确4 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他们的()A 价格之比B 数量之比C 边际效用之比D 边际成本之比5. 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100元,商品X的价格为10元,商品Y的价格为3元,假定该消费者计划购买7单位X商品和10单位Y商品,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为50和18,如要得到最大的效用,他应该()A 维持原来的计划B 增购X,减少Y的购买量C 减少X的购买量,增购YD 减少X和Y的购买量6 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7. 当APL为正但递减时,MPL() A 递减 B 负的 C 零 D 上述任何一种8. 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为995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A 10元B 5元C 15元D 7.5元9.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A P=AR B P=MR C P=MC D P=AC10.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A 固定不变B 经常变动C 1D 0二、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生产可能性边界需求定理无差异曲线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三、简答题(30分,每题5分)1. 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对轿车之类的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措施,为什么?2. 画图并用文字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3. 请说明鸡蛋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 画图并用文字说明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5. 请说明完全竞争市场应具备的条件6. 成为垄断者的厂商可以任意定价,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四、计算题(20分,每题10分)1. 某种商品需求函数为Qd=500-100P,(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弧弹性(用中点公式计算);(2)求出P=2时的需求价格点弹性2.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Q3-6Q2+30Q+40 试求(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30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在这个价格下,厂商是否会发生亏损?如果亏损,最小的亏损额是多少?(2)该厂商在怎样的市场价格条件下停止营业?五、分析题(15分)试述外部效应的影响及其矫正措施《微观经济学A(二学位)》期末试卷(A)卷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5 B B A C C 6-10 C D B C A二、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生产可能性边界:在技术一定的条件下,利用既定的资源所可能生产的资本品与消费品之最大数量的各种组合。
需求定理:在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于大多数商品而言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
无差异曲线:就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其他投入的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连续追加相同数量的某种投入,其产量的增加在达到某一点后会减少。
一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根据每个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商品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商品指定的不同销售价格。
三、简答题(30分,每题5分)1. 用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来解释。
轿车应该采用降价的措施来提高生产者的销售收入。
因为轿车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量增加幅度大于价格下降幅度,因而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提高。
2.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于E点,实现要素最适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