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与流行时尚的关系
2024年广告与消费流行分析论文

2024年广告与消费流行分析论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与消费流行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广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能够迅速地将商品信息传达给广大消费者,而消费流行则是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高度认可和追求。
本文旨在探讨广告与消费流行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广告如何影响消费流行的形成,以及消费流行如何反过来影响广告的传播效果。
一、广告对消费流行的影响创造消费流行广告通过其独特的创意和表现方式,能够将普通的商品或服务打造成一种流行文化。
例如,某些时尚品牌通过广告展示其独特的设计和品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追捧,从而形成了消费流行。
这些广告通常强调产品的独特性和个性化,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于个性表达的需求。
引导消费趋势广告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的变化,通过调整宣传策略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例如,在某些节日或特殊时期,广告会加强对于某些商品的宣传,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这些广告不仅能够促进商品的销售,还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
塑造品牌形象广告是品牌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广告,企业能够向消费者传达其品牌理念、文化和价值观,从而建立起独特的品牌形象。
当消费者对于某个品牌产生了好感和认同,就会更倾向于购买该品牌的产品,进而形成消费流行。
二、消费流行对广告的影响提高广告效果当某种商品或服务成为消费流行时,其广告的传播效果会大大提高。
这是因为消费者对于流行商品的关注度较高,更愿意接受和传播相关广告。
此外,流行商品的口碑效应也能够带动广告的传播,使广告更加具有说服力。
调整广告策略消费流行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广告策略的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调整广告的内容和形式,以适应消费流行的发展。
例如,当某种商品成为流行趋势时,广告需要更加强调其独特性和个性化特点,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增强品牌竞争力消费流行不仅能够促进商品的销售,还能够增强品牌的竞争力。
当某个品牌的产品成为消费流行时,该品牌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也会相应提升。
试论当代流行文化与广告的关系

现代 广告有别于传统 的平面广告 , 只 注重 视觉冲击 , 现代广告作 品要求 受众群 体在 接触 的过程中能够有全方位 , 立体的
感 官体验 。 此时, 流行音 乐与广告a 赣 . 1 0 3
3 、 迅 速 性
唯物 论告诉 我们 事物 的发展 总会遵 守一定 的规律 , 流行文化 的发展过程也是
如此 。 它 的发展不 是一 直前进 的 , 而是具
是 时装 、 时髦 、 消费文化 、 休 闲文化 、 奢侈
以 及 群 众 文 化 等 概 念 所 组 成 的 一 个 内容
文化 、 流行生活方 式 、 都市文化 、 大众文化 看 , 欧美 的流行 文化 与亚洲 、 非 洲 以及其
【 关键 词 】 广告 流行文化 文 化 传播
一
、
流 行 文 化 的定 义 与 特 征
2 、 区域 性
4 、 周 期 性
我 国哲 学 家 高 宣 扬 认 为 : “ 流行文化
作为一种 广泛 传播 的社会现象 , 流行 文化有着典 型的区域特点 。 从 国际区域来 他地 区有着 明显 的不 同 , 总体而 言 , 欧美 地 区同其他地 区相 比, 流行 文化是走在时 尚最前沿 的 ,无论 是时装服饰还是音乐 、 电影 等等 。 就 同一 国家而言 , 流 行文化 发 展 以及普及程 度也不尽相 同。 导致这些流 行 文化 区域性差 异 的原 因可 以归结 于不 同的地 区风俗 以及文化差异 ,除此之外 , 经济 因素也不容忽视 。
新 时期绽放无 限光芒 。 当然 , 流 行 文 化 的
任何一 种事 物的产 生与 发展都 有一 定 的时 代背景 和特 色 ,流行 文化也 是如
“燕舞”广告

广告与时尚“莺歌燕舞”——从“燕舞”广告浅谈改革开放后广告与时尚的关系“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燕舞888,质量顶呱呱”,“到处莺歌燕舞,带来知音无数”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广告词给燕舞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上世纪80年代,燕舞广告中那个抱着吉他,听着双喇叭,跳着迪斯科,唱着“一曲歌来一片情”的青年,在当时国人心中就是流行和时尚。
燕舞随之闻名大江南北,俨然是中国的音响名牌。
1984年,家电业远远没有现在竞争那么激烈,广告的概念对人们来说还很陌生。
就在此时,“燕舞”投入40多万元在中央电视台大打广告,到1987年的时候,“燕舞”的广告费已经达到400多万元。
“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燕舞888,质量顶呱呱”等广告语深入人心,就是这样的广告宣传掀起了买燕舞的社会潮流,燕舞收录机完全可以代表当时的时尚追求,也是因为这样燕舞公司利润大增。
“燕舞”广告为何流行?原因有以下几点:1.广告本身自然连贯,富有朝气,符合当时大众的口味。
演员苗海忠又弹又唱又跳,显示出活泼健康的朝气,而这一符号又将广告与演员的形象紧紧的结合在一起。
2.广告创造的经典台词,极大地有利于广告本身的传播。
广告创造性地选择了以歌代词的方式,而歌曲背身也具有旋律简洁富有节奏感,歌词清晰的优点。
配上产品的画面,从视听双重传播来告知受众。
3.作为全国名牌,“燕舞”广告能在中央电视台几乎呈行业垄断式播放,也是该广告广泛流行的重要的原因。
大众传播的鲜明的特点就是大众传播的大规模性,这种大规模性会形成信息的洪流,以“链式反应”式的传播方式蔓延。
而中央电视台的核心地位恰好为该广告提供了大规模的传播受众。
而燕舞广告更具里程碑的意义,就是它促进了社会时尚的潮流。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属于探索时期。
在政治方面,“专制集权”的社会主义体制逐渐改变,国家对一些权力逐步下放,但相对于经济、文化等方面变化程度并不大。
论网络广告设计中的时尚化表现

论网络广告设计中的时尚化表现作者:刘莎来源:《设计》2014年第07期摘要:根据后现代思想家鲍德里亚的观点,从媒介、艺术到政治,无不渗透着时尚的逻辑,时尚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特征。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时尚的感悟也越来越深入。
如今,网络广告产生的广告效应越来越强,这就有了研究它的必要。
本文从论述网络广告的定义、设计元素以及其常见的设计表现方法入手,论述了网络广告与时尚文化的依存关系,重点论述了网络广告设计中的时尚化表现手法。
关键词:网络广告时尚化设计时尚文化1 网络广告概述1.1网络广告的定义从AT&T等14个客户在美国著名的Hotwired杂志网络版首次推出网络广告算起,到现在已经有20年的时间。
在这20年时间里,网络广告行业已逐渐走向成熟。
那么,网络广告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怎么定义它?关于网络广告的定义,有很多学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笔者认为,网络广告是广告活动的一种,是借助网络媒体来进行广告传播的活动。
1.2网络广告设计元素网络广告的设计元素能够产生完美的广告效果。
如图形、色彩、声音等元素的设计决定网络广告是否产生良好的表现艺术,是否影响受众的感知,从而接受这些广告。
通过这些元素的设计使人们的交流达到一种广度和深度,并且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多方位、变换性做出选择,从“欣赏”到“参与”的过程,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和娱乐心理也更加丰富。
1.3网络广告常见的设计表现网络广告的设计表现主要分为三种,即可爱卡通式、时尚个性式、古典唯美式,这三种表现手法的应用,在网络广告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简要分析这三种设计表现。
1.3.1可爱卡通式表现可爱卡通的表达具有夸张、简洁等特点,需要经过更多的处理。
首先要了解广告的信息和诉求点,结合企业文化来设计,使得具有可爱卡通的广告赋有生命力。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的商业年代,在情感淡漠,缺乏交流的信息时代,可爱卡通式的设计更能够使网络广告具有亲和力,贴近人们的内心社会从而被大众所接受。
广告社会学重点

1、消费文化P40(两层含义)一是“消费的象征”——消费。
表达传递了包括个人的身份地位、个性品味、情趣认同的意义和符号,消费过程不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而且也成了现在人社会表现和社会交流的过程;二是“象征的消费”——不但消费商品本身,而且消费这些商品所象征或代表的某种文化社会意义,包括个人的身份地位、气氛气派、情调档次/;心情美感、,具有文化再生产或消费情绪、欲求的再生产特征。
2、符号象征P75(能指+所指)源自现代语言学创始人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
ta反对把语言看做指涉客观现实的工具,而是主张将语言看做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在这个独立的语言系统中,任何一个约定俗称的符号都是符号本身的形式和符号形式所“指说”的对象,即表现内容的统一体。
符号的形式称为“能指”,符号的内容被称为“所指”。
符号必须组合成系统才有意义、3、米德的“客我”和“主我”P93米德关于自我意识的形成中认为“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当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自我的发展的过程就是“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4、拟态环境P95李普曼提出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式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
5、参照群体P142当广告所宣传的思想意识和认同方式成为某个社会群体的“群体意见”时,这个群体就成为本群体中的个人或者其他社会群体的“参照群体”。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参照群体是指对个人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等的形成特别重要的群体”。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扮演多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参照群体作为一个心理参照点,反衬出其他群体在变迁中所产生的要求和期待”。
6、意见领袖P152又叫舆论领袖,是传播学中的重要概念。
“意见领袖”的范畴比“名人角色”来得更为广泛。
浅析消费流行_时尚_与广告

常代表下一季度世界时装流行趋势,而这些流行趋势
主要是时装生产者和消费者为扩大经营,借助巴黎这
一国际时装中心的权威性影响,引导和推动众多消费
者追随形成的。
另一方面,有些流行现象是由于消费者的某种共
同心理需要造成的,大部分消费者在这一共同心理的
行为经常向其他社会阶层扩散,从而引发流行。
3.逆流,即自上而下的流行方式。他是从社会下层
的消费行为开始,逐渐向社会上层推广,从而形成消费流
行。如牛仔服原来是美国西部牧牛人的工装,现在从贫民
百姓到美国总统都风行服装。领带源于北欧渔民系在脖
子上的防寒巾,现在则成为与西装配套的高雅服饰。
流行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其过程一般是由“消费领
袖”带头,而后引发多数人的效仿,从而形成时尚潮流。
引发流行除了上述榜样的作用外,还有商品的影响,宣
传的影响,外来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影响等。
消费流行产生的原因分析
消费流行的出现,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某些消费流行的发生是出于商品生产者
和消费者的利益,他们为扩大商品销售,努力营造出
某种消费气氛,引导消费者进入流行的浪潮之中。法
成功与否直接由人来决定,人是设计广告和受用广告这
两方面的主体,而人作为一个生物体, 家庭、工作场所等
对其施加影响,使其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成员,从而
变成一个社会的人并具有种种社会属性,社会化的人是
广告信息的接受者。所以在进行广告创作时必然要注重
研究广告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又称群体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内容之一,而流行心理是我们制定广告策略所必须考
广告创意与案例分析 第七章文化与流行观念定位

一、消费流行的特点
消费流行往往体现为消 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 的需求急剧膨胀。
骤发性 短暂性
周期性 循环性
一般来说,商品的流行 周期包括介绍期、发展 期、盛行期不衰退期。 消费者常因好奇而引起
在A地流行的在B地也就 丌一定流行,于是在丌 同地地区间、在时间上 可形成流行梯度
对某些消费品的注意,
地域性 梯度性
“地方特色”带来的亚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其性质 具有更多的恒久性和可见性,这一点刚好是符合现代
广告对市场调查的要求。
一、地方特色的界定
新加坡MINT 玩具博物馆
二、地方亚文化的创意价值
1、地方亚文化的独特性、新奇性与广告让人注意和 记住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广告要吸引人注意,要求其信息构成特点应该符合人
2008
第二节:地方特色
1、独特性、新奇性
一、 地方特色
二、 地方亚文化 的创意价值
2、神秘性、知晓性
的界定
3、形象生动的传播特点
一、地方特色的界定
与“地方”这一概念的地理属性不同,“地方特色” 更多地具有文化属性,它表明的是不同地方所特有的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
确切地说,它应该是按照地理区域划分的亚文化。
第一节:历史渊源 文本
文本 文本 第二节:地方特色 文本
第三节:追逐潮流
文本
第一节:历史渊源历史与广告的关系 Nhomakorabea一
二
历史诉求的意义
广告历史诉求
的种类
三
四
采用历史诉求策略
应注意的问题
三台白酒
一、历史与广告的关系
1、历史与广告的告知性促销功能没有必然联系
如果单纯从广告的告知性促销功能上看,广告确实不历史
流行文化及其与商业广告的互动

流行文化及其与商业广告的互动流行文化存在我们的身旁,对于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部分人都追求时尚,希望自己紧跟时尚,成为一个有品味的人,那么到底什么是流行文化,它又是通过一些什么样的方式影响我们的呢?根据研究,可以这样理解:流行文化是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大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
这个总概念所表示的是按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在不同层次、阶层和阶级的人口中广泛传播起来的文化。
流行文化被很多人认为是低级的,是相对于精英文化而言的。
流行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其大众意义,可以被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可。
正式由于其这一特点,被许多商人运用,通过与流行文化的结合从而使其经营产品被大众接受、认可从而购买。
而商人利用流行文化最显著的方式就是商业广告与流行文化的结合。
商业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的介绍所推销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的广告。
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替商品或劳务对大量潜在顾客和顾客在同一时间送达“销售讯息”。
商业广告和流行文化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
广告是通过对流行的倡导和引领与流行文化乃至大众文化产生互动的,同时流行又为广告的进行提供了素材。
一方面流行文化靠广告而发展和推广,另一方面广告本身也在很大程度上靠流行文化的推广而生存。
正因为这样,广告本身也在很大程度上从属于流行文化的生命力,广告甚至也等同于流行文化。
广告在推广流行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运载和推行某种流行文化,另一方面也以流行文化的形式维持其生存、发扬其威力。
任何广告,就像任何事物一样,其生存和功能的发挥都不能脱离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所仰赖的因素反过来也要靠流行文化本身的发展才能生存,甚至它们本身在推广流行文化的过程中转化成了流行文化。
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流行,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是一个时期内大众社会中许多人都在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新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从商业的角度看,流行意味着消费潮流,它在当代社会已成为一种与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如营业额、利润等)紧密相连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广告与流行时尚的关系
————————————————————————————————作者:————————————————————————————————日期:
2
青岛农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广告与流行时尚的关系学生专业班级08广告2班
学生姓名(学号)刘晓成 20080668 指导教师王丹霞
完成时间 2011年5月10日
2011 年 5 月 10 日
浅析广告与流行时尚的关系
在当代社会,时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人们的生产不再是过去的以需要创造商品,而是以商品创造需求。
人们的消费不是对商品本身的消费,而是对符号意义的消费,因此,消费行为从经济行为转化为文化行为。
时尚由此而获得了愈加重要的地位,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的一种支配性力量,开始左右人们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并进而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使得人们乐此不疲地追赶,以此来突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从而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许。
而支配这一行为的,便是隐藏在时尚背后的看不见的手——消费意识形态。
广告制造时尚能够促进物的流行。
广告的接受者为广告所“唤”成为消费主体,并在消费过程中指认自己,广告在制造时尚的同时也制造了流行的生活方式。
广告是如何利用和表现时尚和流行的呢?
其一是刻意形成区隔,也即广告通过对时尚和流行的倡导,使有相同利益、兴趣、职业及生活品位的阶层或群体显示出自身的与众不同来。
广告不断树立新的生活方式的风向标及新的文化认同,从而确立起新的文化身份以及个性人格、社会声望等新的评价标准和分层的标志。
广告就在不断地推销新的消费模式、新的消费理念和新的消费文化,并以此告诫人们:在这个时代,一个人所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而社会地位的判定又是根据其对物的消费和使用上。
其二是形成从众与模仿。
毕竟时尚是由少数人制造出来的,它依据人们的从众和模仿心理不断地制造出新的生活样式,让众人去跟从、去模仿。
从众是指个人受到群体的影响而跟随群体。
“模仿”是时尚产生的另一心理机制。
也是人类的自然属性。
当一条信息(无论是物、行为还是思想)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入了人们的心智空间,在模仿的心理机制作用下,这条被多数人关注的信息就改变了原来的无序状态,使人们心理暂时出现一种统一的趋势,这就是时尚。
时尚和流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一定的周期。
正是时尚和流行的这种变化不断,才使得人们一波接一波地、乐此不疲地纷纷仿效、跟从、模仿,“时尚的魅力还在于,它一方面使既定的社会圈子和其他的圈子相互分离,另一方面,它使一个既定的社会圈子更加紧密----显现了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紧密联系。
最后,时尚的魅力在于,它受到社会圈子的支持,一个圈子内的成员需要相互的模仿,因为模仿可以减轻个人美学与伦理上的责任感;时尚的魅力还在于,无论通过时尚因素的夸大,还是丢弃,在这些原来就有的细微差别内,时尚具有不断生产的可能性。
”
时尚和流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和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而广告在促进流行时尚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广告运用时尚的元素倡导流行和潮流,让人们对接受流行的物、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并试图使之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
广告是通过培养人们的虚假需求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广告中通过一系列人们并不需要的需求来刺激和唤起人们的消费欲望。
这正好应验了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对广告的理解,即广告是“通过他人来激起每个人对物化社会的神话产生欲望。
它从不与单个人说话,而是在区分性的关系中瞄准他,好似要捕获其‘深
层的’动机。
它的行为方式总是富有戏剧性的,也就是说,它总是在阅读和解释过程中,在创建过程中,把亲近的人、团体及整个等级社会召唤到一起。
”
广告中很好地运用了时尚和流行中的审美元素并与之互动,二者相互依赖且相互建构。
广告在对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消费行为的引导,以及对新的文化和文化消费群的塑造上起了很大作用。
当时尚以美及审美的形态出现时,广告与时尚的结合便找到了最好的契合点,广告推动了消费时尚与生活时尚。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推进时尚来发挥作用的。
广告与时尚和流行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
一方面,时尚的美及审美的元素对广告的内容、形式等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时尚和流行所涵盖的美及审美元素很有可能转化成广告的题材。
因此,广告对时尚和流行有着一种天然的敏感性和依赖性。
时尚的美及审美元素在其产生与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为其所特有的价值与意义的表现符号。
这些符号一旦成为广告表现的重要资源和手段,便能更好地提升广告的效果。
另一方面,广告以大量的、不断重复的、铺天盖地的传播力度,很容易形成时尚流行。
因为广告能引领时尚,普及时尚。
当一种时尚形成后,广告及时地把流行资讯通过媒介广泛传递出去。
广告随时报道、演绎、评说时尚,使人们处于一种声势浩大的时尚环境和认知空间中,从而不断地推进着流行时尚的美及审美的发展。
人们通过广告了解到最新的流行是什么,流行的趋势是什么,普及的范围如何,社会的评价如何等等。
广告紧跟着时尚也创造着时尚。
当然,广告对时尚的推动作用也是用心良苦的,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人们去消费和购买。
现代广告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制造一轮又一轮的时尚,进而引导消费。
时尚利用人们追新求异的欲望吸引着人们、推动着人们。
对时尚的追逐是通过消费来实现的。
广告承载着时尚和流行、演绎着时尚和流行、评说着时尚和流行,从而不断地推进着时尚和流行在市场和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广告,特别是富有影响力的、制作精良的广告,无时无刻不在引导着时尚和流行、创造着时尚和流行文化;而时尚和流行也在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广告,充当着广告的参照物与风向标,进而导致广告从某种成都上和某种意义上也不得不去迎合流行、适应流行、反映流行。
不过,必须强调的是,二者无论是在内容层面还是在形式层面,都不可能是彼此照搬,而是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而“拿来”。
这也就意味着,在广告与时尚和流行之间,既有相互因应、相互影响、相互诠释的一面,也相互弱化、相互背离、相互否定乃至相互篡改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