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算题整理
土地利用规划计算题以及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计算题以及答案1、某地预测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9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蔬菜占有量160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m2,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m2,该地区的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2,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00m2和80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解答如下:求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总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播种单产×复种指数)=(90万人×500kg/人)/(15000kg/hm2×2)=1.5万hm2经济作物用地=(1.5×2)/8=0.375万hm2蔬菜用地=(总人口×人均蔬菜占有量)/(蔬菜播种单产×复种指数)=(90万人×160kg/人)/(30000kg/hm2×2)=0.24万hm2因此,规划年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经济作物用地+蔬菜用地=1.5万hm2+0.375万hm2+0.24万hm2=2.115万hm2求居民点用地城市居民点用地=(总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均用地指标)=90万人×65%×80m2/人=0.468万hm2村镇居民点用地=(村镇总人口×人均用地指标)=90万人×35%×100m2/人=0.315万hm2因此,居民点用地=城市居民点用地+村镇居民点用地=0.783万hm22、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116万、该地垦殖率为36.56%,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4.5‰、年机械增长率为16‰,人均粮食占有量420kg,人均蔬菜占有量160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规划期内由外地调入粮食15万t,调出蔬菜10万t,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2%,如果规划年将经济作物(蔬菜除外)用地面积调整到耕地总面积的11.13%,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4m2和96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6分);P总人口=P2001×(1+年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规划期年限=116×(1+4.5‰+16‰)(2010-2001)=139.2435万人P城市人口=139.2435×62%=86.3310万人P村镇人口=139.2435×38%=52.9125万人(2)耕地需求量(6分);粮食用地需求量=(规划目标年总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调入粮食量)/(粮食播种单产×复种指数)=(139.2435万人×420kg/人-15000kg)/(15000kg/hm2×2)=19493.59hm2蔬菜用地=(总人口×人均蔬菜占有量+调出量)/(蔬菜播种单产×复种指数)=(139.2435万人×160kg/人+10000kg)/(30000kg/hm2×3.5)=2121.90hm2由于经济作物用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1.13%,因此,蔬菜用地和粮食用地占耕地总面积的88.87%.因此,规划年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蔬菜用地)/88.87%=(19493.59hm2+2121.90hm2)/88.87%=24322.5948hm2(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4分)城市居民点用地=(城市总人口×人均占用地指标)=86.3310万人×96m2/人=9287.776hm2村镇居民点用地=(村镇总人口×人均占用地指标)=52.9125万人×124m2/人=6561.15hm2因此,居民点用地=城市居民点用地+村镇居民点用地=15848.926 hm2(4)规划年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指标(2分)规划年人均土地=(规划目标年耕地总面积/垦殖率)/规划目标年总人口=(24322.5948hm2/36.56%)/139.2435万人=0.7167亩/人规划年人均耕地=(规划目标年耕地总面积)/规划目标年总人口=(24322.5948hm2)/139.2435万人=0.2620亩/人3、下表为某县2000—2010年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请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填空题表—1各类土地综合平衡表单位:hm2类型基期面积土地利用类型期内减少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耕地41203800601301545352510320园地550460205 302010590林地54210500181442牧草地2101801015 530城镇村用地6146020101050086114交通用地32650 10268122001010126水域1560101040150060未利用地18580131220861630155规划面积81073990573698248633338156661937期内增加19011319868133138 6631(2)填空题表—2土地利用结构表用地类型基期年规划年面积%面积%耕地412050.28%399049.22%园地550 6.78%5737.07%林地542 6.69%6988.61%牧草地210 2.59%248 3.06%城镇村用地6147.57%6337.81%交通用地326 4.02%338 4.17%水域156019.24%156619.32%未利用地185 2.28%610.75%土地总面积8107100%8107100%4、(此题数字和老师给的不符仅供参考方法).下表为某县2000—2010年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请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填空题表—1各类土地综合平衡表单位:hm2类型基期面积土地利用类型期内减少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耕地51204850501201535251510270园地510440105202010570林地64210600181442牧草地3123006612城镇村用地9146020101080086114交通用地5205010208124001010120水域1860101040180060未利用地18080101020861630150规划面积100585040540770368909519185161838期内增加190100170681091195131838备注: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0000hm2。
第1章人力资源规划计算题

二、计算题某公司于2007 年2 月10 日成立,在职员工100 人。
由于业务需要,该公司于 3 月份开展招聘工作,4 月1 日正式录用新员工40 人,4 月15 日正式录用新员工20 人。
已知该公司自成立之日起,没有出现人员离职现象。
请计算该公司 2 月,3 月和4 月份的月平均人数。
(10 分)P53解:该公司2月份的月平均人数= 100 * 19 / 28 = 68 人(3 分)该公司3 月份的月平均人数= 100 人(3 分)该公司4 月份的月平均人数= [(100 + 40)*14 + (100 + 40 + 20)* (30 - 14)] / 30 = 151 人或者:(100+40)+20*16/30=151 人(4 分)07.11二、计算题1.某公司的制度工作日长度为7 小时,2007年3 月份该公司对其员工小王进行工作日写实。
写实结果如表 1 所示。
P60表1 工作日写实统计表3 月份工作日1-2 日5-9 日12-16 日19-23 日26-30 日是否出勤否是是是是工作日实际长度/小时0 6 5.9 5.7 5.7请计算3 月份小王的出勤率和工作日利用率。
(10分)解:(1)出勤率表明员工在制度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实际出勤工作的程度,可以分别按工日与工时计算实际出勤工时=(6*5+5.9*5+5.7*5+5.7*5 )=116.5(小时)制度工作工时=20.83*7=145.81(小时)3 月份小王的出勤率=实际出勤工时/制度工作工时*100%=116.5/145.81*100%=79.90%(2)工作日利用率说明在计算期内平均一个员工一个工作日实际从事生产作业活动的程度。
具体计算如下:1)制度工作日实际长度=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制度实际工作日*100%=(6*5+5.9*5+5.7*5+5.7*5 )/(5+5+5+5)= 5.8252)工作日利用率=制度工作日实际长度/制度工作日长度*100% = 5.825/7 = 83.2%二、计算题P20-P21l.某零件 A 工序加工原定额为15 工分/件,已知其实耗工时统计资料为:14,13,15,12,10,9(工分/件)请根据上述资料,利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先进值和先进平均值。
线性规划期末试题及答案

线性规划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线性规划中,以下哪个是目标函数?(A) 约束条件(B) 决策变量(C) 目标变量(D) 限制条件答案:(C) 目标变量2. 在线性规划模型中,以下哪个是限制条件?(A) 目标函数(B) 决策变量(C) 目标变量(D) 约束条件答案:(D) 约束条件3. 在线性规划中,如果目标函数系数有变动,但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对最优解的影响是:(A) 没有影响(B) 无法确定(C) 会改变最优解(D) 不确定,需要重新求解线性规划模型答案:(A) 没有影响4. 在线性规划中,如果某个约束条件右侧的常数项发生变动,但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对最优解的影响是:(A) 没有影响(B) 无法确定(C) 会改变最优解(D) 不确定,需要重新求解线性规划模型答案:(C) 会改变最优解5. 在线性规划中,以下哪个方法可以确定解的有界性?(A) 单纯形法(B) 对偶法(C) 整数规划(D) 罚函数法答案:(A) 单纯形法二、简答题1. 什么是线性规划?请简要描述线性规划的基本思想和应用领域。
答:线性规划是一种数学优化方法,用于解决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为线性的最优化问题。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学方法求解最优解。
线性规划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生产调度、资源分配、投资组合、运输问题等。
2. 简述线性规划模型的一般形式,并解释模型中各要素的含义。
答:线性规划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Max/Min Z = c₁x₁ + c₂x₂ + ... + cₙxₙsubject to:a₁₁x₁ + a₁₂x₂ + ... + a₁ₙxₙ ≤ b₁a₂₁x₁ + a₂₂x₂ + ... + a₂ₙxₙ ≤ b₂...aₙ₁x₁ + aₙ₂x₂ + ... + aₙₙxₙ ≤ bₙx₁, x₂, ..., xₙ ≥ 0其中,Z为目标函数的值,c₁, c₂, ..., cₙ为目标函数的系数;x₁, x₂, ..., xₙ为决策变量;a₁₁, a₁₂, ..., aₙₙ为约束条件的系数;b₁,b₂, ..., bₙ为约束条件的常数项。
规划计算题整理教学内容

和可覆盖需求点 i 的设
1
1,2,3
1,2,3
2
1,2,4,5
1,2,4,5
3
1,3,41,3,442,3,4,6,7
2,3,4,6,7
5
2,5,6
2,5,6
6
4,5,6
4,5,6
7
4,7
4,7
因为 ={2,3,4,6,7},| |=5 为最大,故首先 =4。因无容量约束,指派
主要的日常费用是他们员工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运输费用。因此,用城
市距离进行考虑,要求新的办公室到各个合作伙伴之间运输的运输费
用最小。1)请确定一个新办公室的地址,用笛卡尔坐标来表达相应 结果。2)如果由于该地区的人口稀少,城市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 可以用欧几米德距离进行计算,新办公室又得在哪里投建?请比较两
2,3,4,6,7 归村落 4 服务。
此时 N={1,5},M={1,2,3,5,6,7};则更新候选点服务范围,见表 2.10.2。
2.10.2 更新后的候选点服务范围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村落号
1
1
1,2,3
2
1,5
3
1
4
5
5
2,5,6
6
5
7 因为 ={1,5}=N,恰好满足条件。则 =2。 综上所述,银行需要 2 台自动取款机,分别至于村落号为 2 和 4 的位置,2 号为 1,5 村落服务,4 号为 2,3,4,6,7 村落服务。
要点: 1. 明确 N,M, , 含义; 2. 分析正确后, 可参照 直接写出,无需再看网络图; 3. 熟悉最少点覆盖启发式算法的步骤,考虑是否有容量约束。
人力资源规划习题

人力资源规划一、练习1、计算题某公司人力资源部需要预测下一季度的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量,已知下一季度的企业计划期任务总量为10000件产品,企业定额标准是15件/人·月,预测由于企业技术进步引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工人经验积累导致的生产率提高6%,由于劳动者及某些因素引起的生产率降低系数为1%,请问该公司下一季度的人力资源需求量为多少?2、方案设计:A企业是一个科研开发公司,对技术型人才有着很强需求,但是为了能够激励员工作出业绩,该公司一直实行末尾淘汰制的做法,结果是经常导致在年终的时候会有一批业绩不好的员工离开公司,同时,也有一些业绩相对比较好的员工也会离开公司。
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和决策层召开会议分析问题的症结,认为问题出在岗位设计上,其实,科研单位本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内容相对比较单一,也比较枯燥,同时由于严格的绩效考核,使得公司的工作气氛比较沉闷。
现在您是人力资源部门的经理,公司决定让您提出一个解决方案,请您从人力资源规划的角度,针对此公司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2.常青公司拟对公司的人力资源进行重新规划,为此公司人力资源部决定先进行岗位分析,请你为常青公司设计一份岗位分析问卷。
3、案例分析:东信公司近几年在总裁周聪的带领下发展迅速。
然而同时,一向运行良好的组织结构开始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公司原先是根据职能来设计组织结构的,职能部门包括财务、营销、生产、人事、采购、研究与开发等。
随着公司的壮大,产品已经从单一的电视机扩展到冰箱、洗碗机、热水器、空调等诸多电器。
旧结构已经无法适应产品的多样性。
职能部门之间矛盾重重,主要决策均需要周聪亲自作出。
于是周聪决定根据产品种类将公司分成九个独立经营的分公司,每一公司经理对各自经营的产品负有完全责任,只要能盈利,总部就不再干涉分公司的具体运作。
但是公司重组后总裁感觉到很难再对每个分公司实行充分的控制了,各分公司经理常常不顾总公司的方针政策,各自为政,而且分公司之间在采购、人事等职能方面也出现了许多交叉重叠。
土地利用规划计算题以及答案

1、某地预测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9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 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m2,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m2,该地区的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2,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00m2和80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解答如下:求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总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播种单产×复种指数)=(90万人×500kg/人)/(15000 kg/hm2×2)=1.5万hm2经济作物用地=(1.5×2)/8=0.375万hm2蔬菜用地=(总人口×人均蔬菜占有量)/(蔬菜播种单产×复种指数)=(90万人×160kg/人)/(30000 kg/hm2×2)=0.24万hm2因此,规划年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经济作物用地+蔬菜用地=1.5万hm2+0.375万hm2+0.24万hm2=2.115万hm2求居民点用地城市居民点用地=(总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均用地指标)=90万人×65%×80 m2/人=0.468万hm2村镇居民点用地=(村镇总人口×人均用地指标)=90万人×35%×100 m2/人=0.315万hm2因此,居民点用地=城市居民点用地+村镇居民点用地=0.783万hm22、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116万、该地垦殖率为36.56%,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4.5‰、年机械增长率为16‰,人均粮食占有量420 kg,人均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规划期内由外地调入粮食15万t,调出蔬菜10万t,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2%,如果规划年将经济作物(蔬菜除外)用地面积调整到耕地总面积的11.13%,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4m2和96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6分);P总人口=P2001×(1+年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规划期年限=116×(1+4.5‰+16‰)(2010-2001)=139.2435万人P城市人口=139.2435×62%=86.3310万人P村镇人口=139.2435×38%=52.9125万人(2)耕地需求量(6分);粮食用地需求量=(规划目标年总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调入粮食量)/(粮食播种单产×复种指数)=(139.2435万人×420kg/人-15000 kg)/(15000 kg/hm2×2)=19493.59hm2蔬菜用地=(总人口×人均蔬菜占有量+调出量)/(蔬菜播种单产×复种指数)=(139.2435万人×160kg/人+10000 kg)/(30000 kg/hm2×3.5)=2121.90hm2由于经济作物用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1.13%,因此,蔬菜用地和粮食用地占耕地总面积的88.87%. 因此,规划年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蔬菜用地)/ 88.87%=(19493.59hm2 +2121.90hm2 )/ 88.87%=24322.5948hm2(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4分)城市居民点用地=(城市总人口×人均占用地指标)=86.3310万人×96 m2/人=9287.776hm2村镇居民点用地=(村镇总人口×人均占用地指标)=52.9125万人×124 m2/人=6561.15hm2因此,居民点用地=城市居民点用地+村镇居民点用地=15848.926 hm2(4)规划年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指标(2分)规划年人均土地=(规划目标年耕地总面积/垦殖率)/规划目标年总人口=(24322.5948hm2/36.56%)/139.2435万人=0.7167亩/人规划年人均耕地=(规划目标年耕地总面积)/规划目标年总人口=(24322.5948hm2)/139.2435万人=0.2620亩/人3、下表为某县2000—2010年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请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填空题表—1各类土地综合平衡表单位:hm2类型基期面积土地利用类型期内减少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耕地4120 3800 60 130 15 45 35 25 10 320 园地550 460 20 5 30 20 10 5 90 林地542 10 500 18 14 42 牧草地210 180 10 15 5 30 城镇村用地614 60 20 10 10 500 8 6 114 交通用地326 50 10 26 8 12 200 10 10 126 水域1560 10 10 40 1500 60 未利用地185 80 13 12 20 8 6 16 30 155 规划面积8107 3990 573 698 248 633 338 1566 61 937 期内增加190 113 198 68 133 138 66 31(2)填空题表—2 土地利用结构表用地类型基期年规划年面积% 面积%耕地4120 50.28% 3990 49.22%园地550 6.78% 573 7.07%林地542 6.69% 698 8.61%牧草地210 2.59% 248 3.06%城镇村用地614 7.57% 633 7.81%交通用地326 4.02% 338 4.17%水域1560 19.24% 1566 19.32%未利用地185 2.28% 61 0.75%土地总面积8107 100% 8107 100%4、(此题数字和老师给的不符仅供参考方法).下表为某县2000—2010年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请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填空题表—1各类土地综合平衡表单位:hm2类型基期面积土地利用类型期内减少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耕地5120 4850 50 120 15 35 25 15 10 270园地510 440 10 5 20 20 10 5 70林地642 10 600 18 14 42牧草地312 300 6 6 12城镇村用地914 60 20 10 10 800 8 6 114交通用地520 50 10 20 8 12 400 10 10 120水域1860 10 10 40 1800 60未利用地180 80 10 10 20 8 6 16 30 150规划面积10058 5040 540 770 368 909 519 1851 61 838期内增加190 100 170 68 109 119 51 31 838备注: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0000 hm2。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必会计算题

习题:某城市规划人口数20万,规划用地面积20平方公里(规划期为15年)。
该城市以人工煤气(热值20兆焦/标米)为气源,人工煤气气化率90%,居民用气指标采用3500兆焦/人年,工业用气量预计占总用气量的40%;居民用气的月高峰系数为1.1,储气系数取50%;城市未来以110kV变电站为电源变电站,用电负荷密度10000千瓦/平方公里,每个变电站最终规模为2×50MVA;城市以热电厂为主热源进行供热,规划期末工业负荷预计为200兆瓦,民用建筑用地比例取40%,平均容积率取0.6,平均负荷系数0.6,民用建筑集中供热普及率70%(工业建筑采暖忽略),单位建筑面积供暖负荷为70瓦。
试根据上述条件,同时对计算需要的参数根据情况自行取值,计算:1、该城市电力负荷、燃气用量与供热负荷。
2、该xx需要的110kV变电站数量。
3、估算该城市炼焦制气厂、煤气储配站(1处,制气厂内不考虑储气功能)、热电厂、调峰锅炉房(蒸汽锅炉房,1处)的设计规模。
答案:用电部分:负荷计算:取负荷密度1万千瓦/平方公里,则用电负荷约为20万千瓦。
容载比取2,110千伏变电所容量为40万千伏安每个110千伏变电所容量100兆伏安,则共需110千伏4个变电所燃气部分:用气量计算:居民用气量:3500MJ/人年×20万人×90%=6.3亿MJ/年=3.15千万立方米/年用气量:Q=3.15千万立方米×1.1/365+3.15千万立方米()/365=15.24万立方米/日(约15.3万立方米/日)炼焦制气厂生产能力:3.15千万立方米/60%/365=14.4万立方米/日工业与居民用气比——储气系数:50%储配站容量:15.3万立方米/日×50%=7.6万立方米供热部分:供热负荷计算:供暖负荷:20百万平方米×40%×0.6×70%×70瓦/平方米=235兆瓦供暖最大负荷:235兆瓦/0.6=392兆瓦工业负荷:200兆瓦最大总负荷:200+392=约600兆瓦供暖最大负荷相当于工业负荷2倍——取热化系数:0.6热电厂供热能力:600×0.6=360兆瓦蒸汽调峰锅炉房出力:600-360=240兆瓦。
土地利用规划计算题以及答案

评价指标
Ⅰ
Ⅱ
Ⅲ
指标平均值
年均耕地粮食单产 P1
636.95
625.63
620.36
627.6467
年均耕地油料单产 P2
131.34
135
142
136.1133
年均耕地价值产投比 P3
2.19
2.10
3.06
2.4500
年均耕地纯收入 P4
1238.42 1275.99 2148.61 1554.3400
评价指标 方案 I
方案 II
方案 III
P1
12.1779
11.9614
11.8607
P2
11.5792
11.9018
12.5190
P3
10.7265
10.2857
14.9878
P4
9.5610
9.8510
16.5880
P5
12.2008
10.7699
13.0293
P6
9.7570
11.9439
14.2991
牧草地 城镇村用地 交通用地 水域
期内减少 未利用地
耕地
41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 A(4)={1,3,4,5,6,7},A(3)={1,2,3,4,5,6},|A(4)|= |A(3)|=6 为最大,随 机选取 j’=4。由于无容量约束故依次指派 5,7,1,6,3,4 点归节点 4 服务。此 时,N={2,8,9},M={1,2,3,5,7,8,9},更新集合 A(j)和集合 B(i)后如表 2-4 所示。
因为同时有新老学生,如果 450 名新学生领表后去咨询,550 名老学
生领表后直接去领班级卡,而毕业班学生已经注册过,领表后直接去
缴费,详细学生流向如表所示。试问已有布置是否可以改进,若能,
该如何改进
表 学生流向表
要点:1.解题思路:单向物流从至表
双向物流从至表 作业对按双向物
流从至表中强度值排序,划分物流等级确定物流路线比例
令=
,
,=
=
=
由 EXCEL 迭代得,结果如图
费用结果保留四位小数得最优解为
x=,y=,此时费用最小为 H=
(3)比较两次结果可知欧基米德中的费用小于笛卡尔距离,因直线距离是<直 角距离,因此用欧基米德距离更为精确。直角距离比较适合于城区范围内的选址, 欧基米德距离比较适合于远距离的选址。
12.一台机器工具小制造商要迁址,并确定了两个地区以供选择。
A 地的年固定成本为 800000 元,可变成本为 14000 元/台;B 地的年
固定成本为 920000 元,可变成本为 13000 元/台。产品最后售价为
17000 元/台。 (1) 当产量为多少时,两地的总成本相等 (2) 当产量处于什么范围时,A 地优于 B 地当产量处于什么范
围时,B 地优于 A 地
2. 分析正确后, 可参照 直接写出,无需再看网络图;
3. 熟悉最少点覆盖启发式算法的步骤,考虑是否有容量约束。 解:【集合覆盖模型】 区域中需求点集合 N={1,2,3,4,5,6,7}; ATM 取款机设施候选点集合 M={1,2,3,4,5,6,7};
由网络图确定候选设施点 j 可覆盖的需求点集合 和可覆盖需求点 i 的设
表 各候选厂址每年加工成本费用
要点:P 中值法分 5 个步骤进行。
解: (1)计算客观量度值 ,
同理可得:
(2)计算主观评比值 (有 3 个不同的主观因素)
① 竞争能力(F>D=E)
注:D=E,比较记为 两两相比
厂址
F
E
D
D
0
E
0
F
1
1
比重 2
② 气候(F>D>E)
厂址
F
D
0
E
0
F
两两相比
E
D
比重
由于笛卡尔距离 =| - |+| - |。
则目标函数为时总运输距离 H 最短。 |
4
3
3
4
3
3
4
2
5
11
2
5
7
2
7
2
2
7
11
4
11
11
4
11
14
1
12
7
1
12
为偶数,即 均在第六个、第七个点之间。
可得 ,
(2)设初始点为(
)有题意得,阿基米德距离为
=
,
目标函数 H(运输总费用)=
,
利用不动点算法,取一个初始的迭代点( , )=(8,7),此时 =
表 2-5 候选点服务范围
由于|A(8)|=3 最大,选择 j’=8。因此计算结果为(3,8)。
第三章 设施规划
11. 某生产线共有 8 项作业,其工作周期为 8 分钟。已知各项作 业的装配顺序和时间如表所示。请根据周期时间和作业顺序限制,确 定最少工作站数和各项作业的安排,并算出此安排下生产线的效率。
1
1
0
0
1
1
2
③ 环境(E>F>D)
厂址
F
D
0
E
1
F
两两相比
E
D
比重
0
0
0
1
2
0
1
1
(3)计算主观量度值 ,
,其中 为各主观因素的重要性指
数。
因素 k
D
E
F
重要性指数
计算可得
0 0
(4)计算位置量度值 ,
由于题中没有给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相互比重,假设两者相等即同种重
要,即主客观比重值
。
(5)决策 根据各位置量度值 的大小,F 厂址所得位置量度值在 3 个候选地址中最高,故 选 F 为建厂厂址。
表 2-4 候选点服务范围
因为 A(8)={8,9},|A(8)|=|A(9)|=2 为最大,故选取 j’=8 或 j’=9,并且 8,9 两点归节点 8 或 9 服务。同理,再迭代一次,得 j’=2,居民点 2 归节点 2 服务。 因此,计算结果为(4,8,2)或(4,9,2)。 若选择 j’=3,故依次指派 1,2,3,4,5,6 点归节点 3 服务。此时,N={7,8,9},M ={1,2,4,5,7,8,9},更新集合 A(j)和集合 B(i)后如表 2-5 所示。
表 周期时间和作业顺序表
解:由题意得网络活动图(Job on nodes):
E C
H
G
F
B
A
D
由题意各作业所பைடு நூலகம்时间之和=5+3+4+3+6+1+4+2=28
最小工作数=28/8=,因此需要 4 个工作台
根据作业的相关情况进行安排,结果如下表
工作站序号
作业单元
工作时间
1
H,G,F
7
2
E
6
3
D,C
7
4
第二章 设施选址
10.一家银行准备在某县的农村地区投放一批 ATM 自动取款机, 以方便农村的用户取款。该农村地区的村落座落情况和相对距离如图 所示。为了能确保任一村的人都可以在 20 分钟之内到达自动取款机 取款,银行需要多少台自动取款机它们的位置又在哪里
图 村落座落情况和相对距离
要点: 1. 明确 N,M, , 含义;
15.某物流公司拟建一仓库负责向四个工厂进行物料供应配送, 各工厂的具体位置与年物料配送量见表,设拟建物流公司仓库对各工 厂的单位运输成本相等。利用重心法计算确定物流公司的仓库坐标位 置为多少。
表 各工厂的具体位置与年物料配送量
解:设仓库的坐标为( 地的距离为
,仓库到各生产 ,目标函数运输总费用
H=
指派 2,3,4,6,7 归村落 4 服务。 此时 N={1,5},M={1,2,3,5,6,7};则更新候选点服务范围,见表。
村落号 1 2 3
更新后的候选点服务范围
1 1,5
1
1,2,3
4
5
5
2,5,6
6
5
7
因为 ={1,5}=N,恰好满足条件。则 =2。
综上所述,银行需要 2 台自动取款机,分别至于村落号为 2 和 4 的位置,2 号为 1,5 村落服务,4 号为 2,3,4,6,7 村落服务。
11. —个临时帮助服务中心计划在一个大城市的郊外开设一个新
的办公室。在经过一定的精简之后,该公司有 5 个大的合作伙伴。在
一个以 km 为单位的笛卡尔坐标系中,它们的坐标分别为:(4,4),
(4,11),(7 ,2),(11,11), (14,7)。它们的服务需求量的权重
分别为:wl=3,w2=2,w3=2,w4=4,w5=1。对于该服务中心来说,主
施节点的集合 ,见表。
村落号 1 2 3 4 5 6 7
候选点服务范围
1,2,3 1,2,4,5
1,3,4 2,3,4,6,7
2,5,6 4,5,6 4,7
1,2,3 1,2,4,5 1,3,4 2,3,4,6,7 2,5,6 4,5,6
4,7
因为 ={2,3,4,6,7},| |=5 为最大,故首先 =4。因无容量约束,
个新的中心仓库运出,而此仓库的地点还有待确定。运至各地的原材
料数量相同,已建立一个坐标城,各地的坐标位置如表所示。请确定
中心仓库的坐标位置。
表 各地的坐标位置
解:设仓库的坐标为(
的距离为 ,因运至各地的原材料数量相同,故可设
初始解: x0( 0 )
1 n
n
x j , y0( 0 )
j 1
1 n
要的日常费用是他们员工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运输费用。因此,用城市
距离进行考虑,要求新的办公室到各个合作伙伴之间运输的运输费用
最小。1)请确定一个新办公室的地址,用笛卡尔坐标来表达相应结
果。2)如果由于该地区的人口稀少,城市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
可以用欧几米德距离进行计算,新办公室又得在哪里投建请比较两次
(3)依题意有需要 18/= ,所以最少需要 8 个工作站。
(4)周期时间为 450/125=。 (5)当周期时间为 9min 时,产能为 450/9=50/天; 当周期时间为 15min,产能为 450/15=30/天。
13. 某学院注册有四道手续:领取表格、咨询、领取班级卡和确
认交费,分别安排在 A、B、C、D 四个连续相邻的同样大小的房间,
结果,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要点:1. 补充交叉中值模型知识点
关键句:将 n 点需求的选址问题转化为
点需求的选址问题。
2.笛卡尔距离即直角距离,欧基米德距离即直线距离; 3.重心法:初始化+迭代公式+Excel/C 编程/matlab 编程迭代+迭代终止条
件 解:(1)设新办公室的地址的坐标为(x,y),给题目已知的 5 个点编号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