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试题及答案
人因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1.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 ( B ) 。
A. 人和机器设备 C.人、机器和环境2.不属于能量消耗测定方法的是 ( C )A. 直接法B.间接法B. 人、机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D.人与广义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C.观察法 D.相关估算法 ( A ) 。
A.生理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 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之一为 ( C ) 。
A.探讨人机系统的标准 BC.探讨人和机器的合理分工及其适应 D C.安全需要D.归属的需要 .探讨人机系统的负荷 .探讨人和环境的特点5.英国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 ( B) 完成的。
A.中国 B .美国6.西欧国家的人机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A ) 。
A.人类工程学B.人机学C.法国D.德国 C.人体工程学 D.工效学7.美国的人机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A )A.人的因素工程学C.人因工程学 8.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 A ) B .工效学 D.人类工效学使人获得良好作业环境从而达到提高工效 B.改善作业环境9. 20 世纪初, ( B ) C .改善人与机器的关系 进行了动作研究和工作疲劳研究。
D .改善人机功能分配关系A.泰勒B.吉尔布雷斯C.马斯洛D.赫兹伯格10.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是 ( D ) 。
A. 使作业者获得良好的作业条件B. 使人和机器及环境达到合理的结合C. 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D. 使作业者如何达到安全、健康、舒适和工作效率的最优化 11. 下面不属于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 ( B ) 。
A.观测法B.运动分析C.心理测量法 12. 下面方法中,不属于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 (D ) 。
D.图示模型法 D.工作分析13. 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直接来源于细胞中 A.三磷酸腺苷(ATP)C.乳酸能系统14. 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 ( B )A .耳朵 B.眼睛15. 味觉有 ( D ) 四种类型,称为四原味。
人因工程学试卷及解答-精选

人因工程学试卷一、填空题(10分)=1 、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提出来的。
2、彩色系列可以根据色调、饱和度和()来辨别。
3、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采用()浓度表示法。
4、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能出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5、视觉的明暗适应特征,要求工作场所的照度(),避免频繁的适应。
6、美国的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7 、静态作业的特征是(),却很容易疲劳。
8、一般认为,短时间大强度体力劳动所引起的局部肌肉疲劳是()所致。
9、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也包含着大量的()和环境因素等。
10、视觉疲劳可以通过()、反应时间与眨眼次数等方法间接测定。
二、判断题(10分)1、工效学研究应注意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测试结果能一致的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2、个体或小组测试法是一种借助器械进行实际测量的方法。
()3、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消耗的能量也不同。
因此作业均可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
()4、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5、视力不仅受注视物体亮度的影响,还与周围亮度有关,当周围亮度与中心亮度相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对比度,视力最差。
()6、某一瞬间亮度的主观感觉不如正常值的主观亮度感觉强,所以指示灯光常用短暂的强光刺激达到醒目的目的()。
7、不用视觉的情况下,对垂直布置的控制器的操作准确性优于水平布置的。
()8、意识层次模型将大脑意识水平分为5个层次,第0层次表明无意识或神智丧失,注意力为零;第1层次为意识水平低下,注意迟钝。
因此,层次越高,意识水平越高,注意范围越广泛()。
9、大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
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仍可迅速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
()10、一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人因工程学复习资料题目和答案

选择题1、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 3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A、50B、80C、90D、552、下列(3 )不属于显示器的设计原则。
A、可见度高对观察距离、观察角度、显示符号的大小,给以最佳的处理。
B、明显度高使之醒目、消除背景干扰、提高区别能力。
C、忽略少部分视力缺陷者(如视弱、色弱者)。
D、阐明力强在所处环境中显示的意义明确,推断准确可靠,掌握容易。
3、下列( 3 )不属于控制器的编码形式。
A、形状编码和大小编码B、位置编码和色彩编码C、形状编码和状态编码D、符号编码和大小编码4、在设计语言传示装置时,以下(4 )一般不予考虑。
A、语言的清晰度B、语言的强度C、噪声对语言传示的影响D、地域性口音5、工厂里一些危险品、重要开关、报警信号灯等,一般都采用(4 )色作标志。
A、蓝B、绿C、黄D、红6、只有频率在(1 )范围内的声音人耳才能感觉到,即才能引起听觉。
A、20~20000HzB、10~20000HzC、40~200000HzD、30~200000Hz7、温度计、速度计均属于(2 )A、屏幕式显示B、定量显示C、定性显示D、警告性显示8、以下(b )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A、整体性B、保持性C、理解性D、恒常性9、人们从较暗的环境进人较亮环境时,人眼的适应过程称为(c )。
A、明知觉B、明感觉C、明适应D、暗适应选择题1、(1)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英国完成的。
①美国②德国③法国④英国2、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 1)%、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①50 ②60 ③70 ④553、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3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①50 ②80 ③90 ④554、有限度的或受身体延伸所限制的空间尺寸(象抓握物体的可及距离、控制器的位移、显示器与测试点位置、安全防护罩上的空隙等),应以第(4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①50 ②20 ③10 ④55、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2 )。
人因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人因工程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人和机器设备B.人、机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C.人、机器和环境D.人与广义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2.不属于能量消耗测定方法的是( C )。
A.直接法B.间接法C.观察法D.相关估算法3.马斯洛的需要层析理论中最低级的需求是( A )。
A.生理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安全需要D.归属的需要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之一为( C )。
A.探讨人机系统的标准 B.探讨人机系统的负荷C.探讨人和机器的合理分工及其适应 D.探讨人和环境的特点5.英国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 B)完成的。
A.中国B.美国C.法国D.德国6.西欧国家的人机工程学命名多采用(A )。
A.人类工程学B.人机学C.人体工程学D.工效学7.美国的人机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A )。
A.人的因素工程学B.工效学C.人因工程学D.人类工效学8.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A )。
A.设计出符合人-机-环境系统方案,使人获得良好作业环境 , 从而达到提高工效B.改善作业环境 C.改善人与机器的关系 D.改善人机功能分配关系9.20世纪初,( B )进行了动作研究和工作疲劳研究。
A.泰勒B.吉尔布雷斯C.马斯洛D.赫兹伯格10.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是( D )。
A.使作业者获得良好的作业条件B.使人和机器及环境达到合理的结合C.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D.使作业者如何达到安全、健康、舒适和工作效率的最优化11.下面不属于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 B )。
A.观测法B.运动分析C.心理测量法D.图示模型法12.下面方法中,不属于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D )。
A.观测法B.实验法C.心理测验法D.工作分析13.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直接来源于细胞中( A )。
A.三磷酸腺苷(ATP) B.磷酸原(ATP-CP)系统C.乳酸能系统D.有氧氧化系统14. 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 B )。
人因工程学试卷及解答

人因工程学试卷一、判断题(10分,每题1分)1、各感觉器官对其感受信号变化的感觉,不仅取决于信号变化的绝对量,还取决于信号变化的相对增量( )。
2、静态作业的能量消耗不会超过氧上限,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迅速降到安静状态时的耗氧水平( )。
3、色彩之间的区别主要以色调对比为主( )。
4、RMR和劳动强度指数Ⅰ主要反应体力劳动强度( )。
5、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
6、综合温标WBGT能评价环境微气候条件,但有效温度是最简单和最适当的方法( )。
7、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立体感觉,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因此,增加照度值与作业效率的增长相关( )8、耳塞和耳罩可以降低人耳对噪声的感觉,而有利于听清楚对方的谈话内容( )。
9、一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
10、打开收音机开关,选择所需节目这一过程是人机对应连接()。
二、填空题(15分,每题1分)1、静态作业的特征是( ),却很容易疲劳。
2、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能量程为( )。
3、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只适用于以( )为主的作业。
4、以能量消耗的相对指标评价劳动强度标准的典型代表是( )。
5、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能出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
6、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也包含着大量的( )和环境因素等。
7、视觉疲劳可以通过( ),反应时间与眨眼次数等方法间接测定。
8、意识第 Ⅱ层次是正常意识的( )。
9、不考虑特殊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假定工作面而设置的照明,称为( )。
10、把频率与强度的对应关系所表示的图形成为( )。
11、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 )提出来的。
12、彩色系列可以根据色调、饱和度和( )来辨别。
13、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采用( )浓度表示法。
14、狭义的人机系统是指( )。
人因工程学试卷及解答 3

人因工程学试卷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1、供数量识读的指针式仪表中,()刻度盘优于其他形式。
2、静态作业的特征是(),却很容易疲劳。
3、从开始该项作业起,机体各器官适应该作业需要的现象叫做()。
4、以能量消耗的相对指标评价劳动强度标准的典型代表是()。
5、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能出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6、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也包含大量的()和环境因素。
7、视疲劳可以通过()、反应时间与眨眼次数等方法间接测定。
8、由于计权网络测得的计权声压级称为()。
9、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提出来的。
10、视觉的明暗适应特征,要求工作场所的(),避免频繁的适应。
供数量识读的指针式仪表中,()刻度盘由于其它形式。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1、各感觉器官对其感受信号变化的感觉,不仅取决信号变化的绝对量,还取决于信号变化的相对增量()。
2、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
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仍可迅速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
3、两种色彩的三个基本特征相同,一定会产生相同的色彩感觉()。
4、能量消耗指标主要是两个相对指标:RMR和劳动强度指数I()。
5、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直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会显着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6、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是人的心理上感到满意与否的评价()。
7、眼睛的色彩感觉是视力功能的生理过程()。
8、视力不仅受注视物体亮度的影响,还与周围亮度有关,当周围亮度与中心亮度相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对比度,视力最差()。
9、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10、某一瞬间亮度的主观感觉不如正常值的主观亮度感觉强,所以指示灯光常用短暂的强光刺激达到醒目的目的()。
三、名词解释(10分)1、劳动强度2、反应时间3、人机系统4、作业空间5、人体测量四、简答题(25分)1、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2、微气候评价的主要方法3、如何控制噪声传播4、降低工作疲劳的途径5、如何进行工作房间的色彩调节五、计算题(25分)1、基础代谢率为105KJ/,相对代谢率为4,若作业者身高为,体重为75kg,连续工作2小时。
人因工程学总结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 掩蔽效应:不同的声音传到人耳时,只能听到最强的声音,而较弱的声音就听不到了,即弱声被掩盖了。
这种一个声音被其它声音的干扰而听觉发生困难,只有提高该声音的强度才能产生听觉,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掩蔽。
被掩蔽声音的听阈提高的现象,称为掩蔽效应2. 人机界面:人与机之间存在一个互相作用的“面”,所有人机交流的信息都发生在这个作用面上,通常称为人机界面。
3. 大小编码:以相同形状而不同大小来区别控制器的功能和用途,这种形式的编码应用范围较小,通常在同一系统中只能设计大、中、小三种规格。
4. 局部照明:是指增加某一指定地点的照度而设置的照明。
5. 强度效应:是指光的刺激强度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引起视感觉的特性。
因此,可见光不仅可以用波长来表示,也可以用强度来表示。
光的强度可用照射在某平面上的光通量,即照度来表示,其单位是勒克司1.作业空间:人体在作业时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如进出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进行短暂的放松与休息等),人体自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
2. 视野:指人眼能观察到的范围,一般以角度表示。
视野按眼球的工作状态可分为:静视野、注视野和动视野三类。
3. 局部照明:为满足某些部位(通常限定在很小范围,如工作台面)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照明。
4. 反应时指从刺激呈现,到人开始作出外部反应的时间间隔,也称为反应潜伏期。
5. 感觉阈值外界刺激都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人感受到,这一强度下的刺激量值称为该种感觉的感觉阈值。
1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2、人机结合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或称“界面”)。
3、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
(或“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
”)4、反应时间: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
山东大学人因工程学试卷及解答_3

人因工程学试卷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一、供数量识读的指针式仪表中,()刻度盘优于其他形式。
二、静态作业的特点是(),却很容易疲劳。
3、从开始该项作业起,机体各器官适应该作业需要的现象叫做()。
4、以能量消耗的相对指标评判劳动强度标准的典型代表是()。
五、在工作日快终止时,可能显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六、疲劳不仅是生理反映,而且也包括大量的()和环境因素。
7、视疲劳能够通过()、反映时刻与眨眼次数等方式间接测定。
八、由于计权网络测得的计权声压级称为()。
九、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提出来的。
10、视觉的明暗适应特点,要求工作场所的(),幸免频繁的适应。
供数量识读的指针式仪表中,()刻度盘由于其它形式。
二、判定题(10分,每题1分)一、各感觉器官对其感受信号转变的感觉,不仅取决信号转变的绝对量,还取决于信号转变的相对增量()。
二、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
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仍可迅速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
3、两种色彩的三个大体特点相同,必然会产生相同的色彩感觉()。
4、能量消耗指标主若是两个相对指标:RMR和劳动强度指数I()。
五、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阻碍呈直线性关系,因此,当气流速度增加时,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六、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是人的心理上感到中意与否的评判()。
7、眼睛的色彩感觉是视力功能的生理进程()。
八、视力不仅受注视物体亮度的阻碍,还与周围亮度有关,当周围亮度与中心亮度相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对照度,视力最差()。
9、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10、某一刹时亮度的主观感觉不如正常值的主观亮度感觉强,因此指示灯光经常使用短暂的强光刺激达到夺目的目的()。
三、名词说明(10分)一、劳动强度二、反映时刻3、人机系统4、作业空间五、人体测量四、简答题(25分)一、人因工程的进展进程?二、微气候评判的要紧方式?3、如何操纵噪声传播?4、降低工作疲劳的途径?五、如何进行工作房间的色彩调剂?五、计算题(25分)一、基础代谢率为105KJ/,相对代谢率为4,假设作业者身高为,体重为75kg,持续工作2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学院《人因工程》课程期中考试试卷2013—2014 学年第2学期
考试时间:100分钟任课教师:
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面不属于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 D )。
P17
A 调查法
B 实验法
C 测量法
D 工作分析
2、人眼对水平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比对垂直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要( A )。
P46
A.准确 B不准确 C 一样
3、误读率最小的仪表表面和刻度的配色哪对最佳( C )。
A 黑和白
B 白和黑
C 墨绿和白
D 深蓝和白
4、选择下列哪种形式的仪表误读率最低( D )。
P204
A 圆形
B 水平直线形
C 竖直弧形
D 开窗式
5、人体长期处于低温条件下,会产生以下生理反应( D )。
A 神经兴奋性提高
B 人体机能增强
C 代谢率提高
D 神经传导能力减弱
6、以下哪种表盘的设计最合理( B )
A B
C D
7、模拟显示大都是靠指针指示。
指针设计的人机学问题,主要从下列几方面考虑,但其中( A )不属于重点考虑范围。
A.材质 B.宽度 C.长度 D.形状
8、作业人员观测仪表盘是,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移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人眼观察效果优劣依次为( A )
A 左上限右上限左下限右下限
B 右上限左上限右下限左下限
C 左下限右下限左上限右上限
D 左上限左下限右上限右下限
9、人体测量的主要统计指标( C )。
A.平均值、标准差、百分比 B.平均值、标准差、百分比变换系数
C.平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 D.样本值、公差、百分位数
10、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像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 D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A.5 B.50 C.80 D.99
11、常用的控制器分布在较远区域、需要手足有较大运动幅度的作业,宜采用( A )作业。
A 立姿
B 坐-立姿
C 坐姿
D 卧姿
12、站姿作业工作台高度应以( B )尺寸为依据设计。
A 站姿眼高
B 站姿肘高
C 站姿肩高
D 站姿腰高
13、在作业环境中的光源,( C )是最理想的。
A.白炽灯 B.荧光灯 C.自然光 D.霓虹灯
14、如果呈现的刺激只有一个,被试只在刺激出现时做出特定的反应,这时获得的反应时间称为( C )。
A.复杂反应时 B.选择反应时 C.简单反应时 D.刺激反应时
15、长排放置的多人座椅,中间不加分隔,即使落座者旁边有空位人们通常也不愿意坐上去,如果加上扶手,就可以提高座椅利用率。
这体现了作业空间设计中的( A )理论。
A.个人心理空间 B.捷径反应
C.躲避行为 D.立姿作业
16、计算机操作人员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遭受更多的( C )损伤。
A.背部 B.手部
C.颈部和腕部 D.肩部
17、刻度盘指针式显示属于( C )。
A.屏幕式显示 B.直接显示
C.模拟显示 D.数字显示
18、操纵控制器的类型很多,按操纵控制器的身体部位不同划分,可分为( D ) P212
A. 手动控制器和声动控制器 B.调整控制器和转换控制器
C.开关控制器和转换控制器 D.手动控制器和脚动控制器
19、下列( B )不符合人机功能合理分配的原则。
A.笨重的、快速的、持久的由机器来做
B.快速的、持久的、可靠性高的由人来做
C.单调的、高阶运算的、操作复杂的由来机器做
D.研究、创造、决策由人来做
20.仪表刻度盘和刻度线所用颜色中,下那种组合最易误读( A )。
A.黑色刻度盘配白色刻度线
B.墨绿色刻度盘配白色刻度线
C.淡黄色刻度盘配黑色刻度线
D.红色刻度盘配白色刻度线
二、简答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试阐述人因工程的主要内容。
2、什么是人体百分位?例举一项人体百分位的应用。
3、试分析坐姿作业空间设计内容,需考虑哪些人体尺寸?
答:(1)工作面设计。
要考虑人的水平作业范围,垂直作业范围,立体作业范围。
工作面高度设计。
该设计与人的上臂长、坐姿肘关节高度有关。
(2)座椅及活动余隙设计。
座椅设计主要包括椅子高度、深度、椅面宽度及扶手等。
其中,椅子高度是主要尺寸。
主要依据人的坐姿臀高、宽度。
(3)容膝空间设计。
坐姿大腿厚;小腿高与桌面下表面高度之间要有空间。
(4)脚作业空间。
小腿长;腿弯曲角度。
4、警车、救护车的车灯,均采用较亮的周期变化的灯光,并伴有周期变化的高频报警声,试从人因工程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因为警车、救护车在道路行使过程中要求快速,为使人们能快速躲闪,保证速度和安全。
在信号设计时采用光信号和声信号,光信号采用快速闪烁的信号并有一定的亮度保证,以保证人们对信号的识别,声信号采用高频、周期性变化会使人有紧迫感,急于躲避车辆。
两个信号同时使用可提高正确反应率。
5、如果让你进行车间设计,请列出与人因工程有关的设计内容及设计原则。
答:(1)总体作业空间设计。
按照企业生产类型,如流水生产,则按产品加工过程排列设备。
如工艺专业化,则将同种设备、同种工人布置在一起。
(2)作业环境设计。
车间作业环境设计,包括噪声、微气候环境、色彩环境、空气环境设计等,在环境设计过程中考虑环境对人的生理及心理影响,按照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对各种环境设计。
(3)近身作业空间设计。
根据作业特点、人体尺寸、作业姿势等进行设计。
(4)座位设计设计原则:要根据人体尺寸、尽量使人体保持自然、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牢固、稳定;
(5)显示器和操纵控制器布置应按照重要性原则、使用频率原则、功能原则、使用顺序原则进行布置,方便人的操作。
6、飞行员驾驶飞机着陆时观察仪表,对眼睛的运动规律进行实验,其中5个主要仪表的眼睛转移频率如图所示。
试问如何改进仪表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