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杏儿熟了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杏儿熟了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杏儿熟了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使用“期望”、“价值观”这类概念。

2.能理解并朗读课文。

3.能理解杏儿熟成的过程,并总结其中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1.认识期望和价值观。

2.理解课文并朗读。

3.总结杏儿熟成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1.总结杏儿熟成的过程中的道理。

2.理解期望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1.期望和价值观a.引导学生认识期望和价值观。

•期望:指人们对未来的期待或希望。

•价值观:是一种行为准则,指对行为、态度和教育标准的看法和评价。

b.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身边的期望和价值观。

2.阅读杏儿熟了a.教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

b.针对生词和难句,进行解释和讲解。

3.总结杏儿熟成的过程a.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杏儿熟成的各个阶段。

•春天:杏花含苞待放。

•夏天:杏树长势旺盛,但杏果仍未成熟。

•秋天:杏树开始变黄,杏果逐渐变得成熟和甘甜。

•冬天:杏子都被摘下来,树变得赤裸裸。

b.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其中的道理。

五、课堂练习1.填词1.杏儿的大树从春到夏,杏儿的花儿___待放。

2.杏儿的大树从夏到秋,杏儿的果儿逐渐___并甜美。

2.绘画让学生以杏儿为题材,自由创作。

六、课后作业1.背诵本课文。

2.总结课文中的道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引导学生认识期望和价值观”、“阅读杏儿熟了”、“总结杏儿熟成的道理”等教学策略。

学生参与积极,能够理解杏儿熟成的过程,并总结出其中的道理。

而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设计上,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不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再加入些许关于“情感教育”的内容,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教学重点: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1、生词卡片。

2、课件。

3、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文字投影片,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记住字形:沟、蹄、滑、密、撒、播、乳3、重点指导“播、乳”字的书写,学生练习。

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随机板书,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质疑。

梳理问题。

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深入探讨。

(问题梳理:1、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五、作业:1、写生字词、读书。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

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一)、进一步理解课题: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杏儿熟了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杏儿熟了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杏儿熟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词语,提升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进行语文思辨和表达。

3.情感目标: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词和词语,提高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2.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并进行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教具:黑板、粉笔、教案、PPT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简短的故事导入课文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课文学习(40分钟)1)分段导读•将课文分段给学生朗读,并讲解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听读对照•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读,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配合图片欣赏•利用PPT或者教材中的插图,配合课文内容进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理解课文•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3. 课文拓展(30分钟)1)课文整体理解•引导学生综合理解整篇课文,挖掘课文中的细节信息,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2)模仿创作•针对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模仿创作,可以编写类似的故事或者写作小短文。

3)课文应用•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或填充相关内容。

4.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内容,并根据课文写一篇小作文。

2.预习下一课文的内容,预读生词和词语。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杏儿熟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初步掌握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理解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较高,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也能够合作、表达,并且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升。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训练和巩固。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单元目标:1、认识生字36个。

练习写偏旁是“三点水”的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的5篇课文。

背诵课文1篇,古诗2首。

熟记名言3句。

3、结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4次。

单元语言实践活动1次,指导学生搜集材料,朗诵交流,并制作小报,进行展览。

4、本单元指导学生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字典、词典加以理解;学会在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上做记号。

5、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情感,并且体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关爱与宽容。

第二单元单元目标:1 正确、通顺、流畅、有感情地朗读5篇课文。

2 认识生字31个。

积累词语。

3 继续学习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4 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5 发扬自主学习精神,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6 体验儿童生活的情趣,感受少年儿童的纯真情感。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39个,积累词语若干个。

2 正确朗读5篇课文;背诵2首古诗;熟记3句名言。

3 开展1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结合课文教学开展3-4次语言实践活动。

4 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尝试着用课文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学习复述课文。

5 增长历史知识,感受人物品德,激发珍惜生命的情感,体会机智无畏的勇气。

第四单元【单元教学目标】1 识记29个生字。

积累38个词语。

2 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若干词语、句子。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大部分课文,学习根据提示、提纲和重点词语等详细复述课文。

4 收集有关母爱和友情的名言、短文。

5 初步懂得珍惜亲情和友情。

五)布置作业:把你要介绍的人用一段话写一写。

板书设计本课小结文章通过记叙一位小姑娘在海滩上为一位画家看守衣服和画夹,小姑娘冒着火热的太阳等了好长时间,画家想以贝壳表示感谢,却被谢绝的事,赞扬了小姑娘守信负责、乐于助人的纯朴的美好心灵。

教学中针对课文特点,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段,创设情境,紧扣“美”这一情感主线开展教学,以“强化诵读,注重感悟”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读代讲,启发想象、引起体验,让学生感悟美,内化语言,受到美的熏陶。

【精品】最新沪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全集(全册)

【精品】最新沪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全集(全册)

最新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春的消息一、教学目标l、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积累本文的好词好句。

3、能写出自己喜欢的季节。

4、能用积累本文好词好句的方法继续学习其他的文章。

5、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习积累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春天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一)课件引入,体现积累l、春姑娘是一位美丽的天使,她带着魔法棒悄悄地来到我们周围,她的魔法棒一点呀,我们周围发生了许多变化,大家感受到了吗?2、我也感受到了,而且我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变化呢?来,看看吧!3、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就是美丽的春天,那大家刚才欣赏了美丽的图画,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大家真能干,积累了那么多有关春天的好词好句。

其实呀,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变化还不止这些呢!今天我们就要去看看春姑娘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关春的消息。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

1、齐读课题。

2、现在请大家自己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宝宝读读它的帽子。

3、生字宝宝说大家读得好认真,它要出来和你们交朋友。

4、指名教读、齐读。

(解决“瘙痒”)5、大家读得真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数一数本文一共有几节。

6、请六位小朋友起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做好小听众。

7、春天很美,那大家能读一读美丽的春天吗?一起把课文读一读。

(三)、积累春天的好词好句1、春天是一首诗,春天是一首歌。

大家在读了这么美的诗歌以后,肯定会有自己喜欢的词句和自己想说的话。

那现在自己先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词语用横线,句子用波浪线。

勾画好以后就对你的同桌说说你喜欢的词句,并且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要学会倾听,注意听听人家说得好的地方)2、指名说。

(四)、积累夏、秋、冬的词句。

1、春是美丽动人的,可再美,春姑娘也会像悄悄来的那样悄悄的走。

没关系,我们都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着自己的美丽。

比如春天妩媚动人,夏天火热多情,秋天辉煌灿烂,冬天洁白纯情。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文原文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

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气是那么清新。

他们来到林中的一片空地。

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

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大家被萨沙的叫声吸引过来。

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一家人坐在野蔷薇旁边,聊起天来。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

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萨沙。

萨沙不解地问: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妈妈回答说: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萨沙又问: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

妈妈说着摸了摸萨沙的脑袋。

萨沙朝蔷薇花丛走去。

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问道: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妈妈笑着说: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我也能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萨、蔷、薇、啰、滂、沱、纤”。

2.积累描写野蔷薇花和形容大雨的词语,尝试运用。

3.了解课文内容,在教师指导下,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主要内容。

4.阅读过程中,感受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关爱的真挚感情,体会“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的思想。

一、指导审题、初步了解人物关系1.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名字叫《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来,读一下)2.你们读读这个课题,想一想从课题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A这是人物所说的一句话(人物的语言)B“不是最.弱小”=还有比她更弱小的C○ 1这个符号,课后有对它的`注释。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荒芜的花园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荒芜的花园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荒芜的花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荒芜的花园》这篇文章的大意;2.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意象和寓意;2.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阅读课文•教师为学生朗读本课文章《荒芜的花园》;•学生自读,理解文章内容;•学生针对自己阅读的部分,回答教师的提问,共同理解整篇文章的主题。

2. 文学欣赏•学生认真观察每一幅插图,感知插图中传递的信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与讨论,总结出不同插图给他们带来的思考;•学生在小组内就自己心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画面进行谈论,并指出其中的关键信息。

3. 想象花园•学生先模仿课文中描述的荒废花园,然后想象并展示出一张精美的能够给人留下美好印象的庭园设计图;•学生以自己所设计的方式,进行演示、讲解,让同学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4. 思考与发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回答问题:为什么草地上的模糊影像和蜿蜒的群山会引起人们的联想?这跟谁的心理有关系?•学生总结出自己的答案,并由教师让学生展现、讲述,并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交流。

五、教学评估•在课堂上提出几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然后整体呈现,进行现场答辩;•作业:写一篇主题为“我的庭园”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课文标题:《荒芜的花园》•学习方法:想象、讨论、合作和发现•课程目标:学会保护大自然,培养独立思考和探寻问题的能力。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2个“恼、啥”,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办法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

3、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词句,了解故事的内容,体味诗的情趣和道理。

教学难点:抓住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

教学过程:一、理解“苦恼”,揭示课题。

板书:苦恼1、读词。

2、“苦恼”是什么意思?3、学习生字“恼”:与形近字“脑”进行辨析比较。

小结:带“忄”的字往往与心情有关。

4、读好这个词语。

同学们,你们有苦恼吗?说说自己的苦恼。

说明: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词句。

其中,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可以借助词素合成法,也可以通过查找工具书来理解“苦恼”这个词语的意思。

理解了词义之后,学生再来学习生字“恼”,最后读好这个词语,并说说自己的苦恼。

这里的教学设计是从词语到生字再到词语,走了一个来回。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班长,他也有个不小的苦恼。

补题:班长的苦恼齐读课题(注意读好“苦恼“一词)。

这位班长会有什么苦恼呢?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呢!让我们学习第八课,这是一首叙事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己大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想想: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正音。

3、交流;1) 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 板书:“我”同学们大乔小苗2)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交流并板书:裁决“我”同学们袒护同情大乔小苗欺负3) 根据板书的提示,简单地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目标:
1 认识生字36个。

练习写偏旁是“三点水”的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的5篇课文。

背诵课文1篇,古诗2首。

熟记名言3句。

3 结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4次。

单元语言实践活动1次,指导学生搜集材料,朗诵交流,并制作小报,进行展览。

4 本单元指导学生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字典、词典加以理解;学会在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上做记号。

5 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情感,并且体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关爱与宽容。

第二单元
单元目标:
1 正确、通顺、流畅、有感情地朗读5篇课文。

2 认识生字31个。

积累词语。

3 继续学习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4 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5 发扬自主学习精神,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6 体验儿童生活的情趣,感受少年儿童的纯真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