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伤保险调研报告完整版
我县工伤保险工作问题调研报告

我县工伤保险工作问题调研报告我县工伤保险工作问题调研报告我县工伤保险工作问题调研报告1工伤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工伤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的重要途径,其覆盖面广、涉及职工职业领域之大以及其社会保障功能,是其他社会保险险种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
也正因为其社会保障功能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原因,使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前提下,对保障工伤职工,特别是农民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自20__年1月1日实施《工伤保险条例》以来,形成了以《劳动法》为核心,以《工伤保险条例》为基础的工伤保险法律体系框架,行政法规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为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特别是20__年6月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保护农民工伤职工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政策依据。
我县工伤保险工作现状我县截止20__年3月底,全县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约850户,除去约170户停业户外,其余680户共有职工约38000人,其中各类参保单位约350户,参保职工约24500人,在参保单位总户数中破产停业户约200户,职工人数约11300人,未参保单位约330户,职工约13600人。
在参保单位之中,基本能够正常营业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单位约60户,占参保营业单位户数的40,占营业单位总户数的12.5;职工人数约7000人,占参保营业单位职工人数的53,占营业单位职工人数的26.2。
在全县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所有职工人数中,农民工约有19000人,占全部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职工总数的50,而参保农民工仅约2700人,仅占农民工总数的14.2;且约86未参保的农民工主要集中在煤矿、铁矿、砖厂、石料场以及冶炼、制造等劳动密集型、工伤高风险的行业。
从近年我县工伤事故发生情况看,农民工工伤事故发生人数约占到了工伤事故总人数的75左右;且农民工在工伤认定、医疗救护、康复及待遇补偿方面颇费周折,因而农民工的职业安全与工伤保险在我县发展县域经济,构建和谐安阳县的建设过程中成为政府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工伤保险调研报告

工伤保险调研报告工伤保险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工伤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时的权益,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目前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探讨改进工伤保险制度的有效途径。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针对100名劳动者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对工伤保险的了解程度、参保情况、申请理赔经历,以及对工伤保险制度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等。
三、调研结果1. 工伤保险的普及率相对较低,只有55%的被访者知道自己是否参保工伤保险,其中仅有40%的劳动者实际参保。
2. 对于劳动者来说,申请工伤保险理赔的难度较大。
超过60%的被访者曾经有过申请工伤保险理赔的经历,但只有30%的人成功获得了对应的赔偿。
3. 劳动者对工伤保险制度的满意度不高。
近70%的被访者表示对工伤保险补偿额度不满意,同时近50%的被访者对工伤保险服务质量存在疑虑。
4. 调研结果显示,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着参保率低、理赔难、补偿额度低等问题。
调研结果也表明,劳动者对工伤保险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有着迫切的需求。
四、调研结论1. 加强工伤保险制度宣传,提高劳动者对工伤保险的认知度。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增加劳动者对工伤保险制度的了解,提高参保率。
2. 简化工伤保险理赔流程,提高理赔通畅性。
减少劳动者理赔的各种繁琐手续,提高理赔的透明度和效率,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3. 提高工伤保险的补偿额度,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通过适当调整工伤保险金的补偿标准,确保劳动者在发生工伤时能够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
4. 加强工伤保险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效果。
完善工伤保险监管机制,加强对参保单位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伤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和效果。
五、改进方案1. 加强工伤保险制度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及时向劳动者普及工伤保险的重要性和政策规定。
2. 简化工伤保险理赔手续,提供线上申请和快速审核的方式,加快劳动者的理赔流程。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研报告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研报告《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与目的农民工是我国城乡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工伤保险是保障农民工权益和降低职业伤害风险的重要方式。
为了解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为改进工伤保险制度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覆盖了多个地区的农民工,访谈对象包括相关政府部门、保险公司和工会代表等。
三、调研结果1. 工伤保险覆盖率根据调查数据,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覆盖率仍然较低,部分地区甚至没有建立工伤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覆盖率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
2. 保险待遇水平调查显示,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待遇水平较为低下,补偿金额有限,难以满足农民工的需求。
3. 社会保障宣传和知晓度调查数据显示,部分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不够了解,缺乏相应的知晓度。
农民工对于工伤保险的宣传和解释不够全面和深入。
4. 保险理赔难度和时效性调查数据显示,一些农民工在工伤保险理赔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理赔难度较高,时效性不足。
四、问题分析与建议1. 覆盖率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大工伤保险的普及力度,推动工伤保险制度在所有地区得到全面落地。
2. 待遇水平低的问题,建议适当提高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补偿标准,确保其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
3. 知晓度不高的问题,建议加强对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宣传和解释,提高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的认识和知晓度。
4. 理赔难度大的问题,建议简化工伤保险理赔手续,提升理赔效率,确保农民工能够及时获得保险赔付。
五、结论与展望本次调研表明,农民工工伤保险在普及、待遇、宣传和理赔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改进工伤保险制度,提高农民工的保障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研报告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研报告【调研背景】农民工工伤保险是指为农民工提供工伤保险保障,确保当农民工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时能够得到相应的医疗救助和经济赔偿。
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民工工伤保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收集了500份问卷回复和30个农民工的访谈数据,对各地的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调研结果】1. 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不高: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仍然较低,大多数农民工因为信息不对称、缺乏保险意识等原因而没有参加工伤保险。
2. 保险赔付难度大:对参保的农民工而言,申请保险赔付存在一定困难,赔付流程繁琐,需提供大量的证明材料,并且审核周期长等问题,导致许多农民工无法得到应有的赔偿。
3. 保险金额偏低:调研发现,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赔偿金额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实际医疗和生活需求。
4. 保险责任范围待完善: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较窄,只涵盖了部分职业病和工伤,许多其他因素导致的伤害无法得到保障。
【调研建议】1. 提高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宣传,提高农民工的保险意识,帮助他们了解工伤保险的好处和重要性,促进参保率提高。
2. 简化保险赔付流程:简化保险赔付的申请流程,减少农民工在申请赔付时的困扰,提高赔付的效率,确保农民工能够及时得到赔偿。
3. 提高保险赔付金额:适当提高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赔付金额,以满足农民工实际需求。
4. 扩大保险责任范围:完善工伤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向其他因素导致的伤害提供保障,为农民工提供更全面的保险保障。
【结论】当前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参保率低、赔付难度大、赔付金额低和保险责任范围待完善等问题。
为了改善农民工的工伤保险保障水平,需要加强宣传,简化赔付流程,提高赔付金额,扩大保险责任范围。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

提高保险意识
农民工应加强对工伤保险的认识 ,了解其对自己和家人的重要性 ,积极参保。
完善保险制度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 制度,提高赔偿标准和保障范围 ,使农民工在遭遇工伤时能够获 得更好的保障。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企业和雇主购买工伤保险 的监管力度,确保所有农民工都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 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农民工工伤保险概述 • 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情况调查 • 农民工工伤保险保障情况调查 • 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工伤保险问题一直困 扰着他们,亟待解决。
赔偿程序
赔偿程序应遵循《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步骤和程序,包括 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等环节。
工伤保险待遇及支付水平调查
工伤保险待遇
农民工在工作中受伤后,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用报销 、伤残津贴、死亡抚恤金等。
支付水平
调查显示,目前工伤保险待遇的支付水平相对较低,不能完全满足农民工的 医疗和康复需求。
要点二
农民工对工伤保险认 知不足
很多农民工对工伤保险不了解,不知 道如何参保和如何获得赔偿。
要点三
企业对工伤保险重视 不够
一些企业没有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 ,或者购买了但保障程度不足。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样本有限
本次调查样本数量有限,可能不 能全面反映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 状。未来可以扩大样本范围,提 高调查的代表性。
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提高参保率及缴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江西工伤政策调研报告

江西工伤政策调研报告江西工伤政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劳动者的人身伤害、职业病或者因工致残、因工死亡。
工伤保险制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江西地区的工伤政策,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为制定更加完善的工伤政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1)江西地区工伤保险制度及政策概况。
(2)江西地区工伤事故统计情况。
(3)劳动者工伤保障意识和知识普及情况。
2. 调研方法(1)文献资料分析法:收集相关的工伤政策文件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2)访谈法:采访相关政策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受伤劳动者,了解实际情况。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工伤保险制度和政策经过调研,江西地区的工伤保险制度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进行实施,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实施细则和政策文件。
按照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劳动者一旦发生工伤,经诊断认定后,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工资保障,并享受相关的医疗费用报销和伤残津贴等福利待遇。
但是,我们调研发现,由于某些制度设计上的问题和执行中的不规范,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仍存在一些问题。
2. 工伤事故统计情况根据江西地区工伤保险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2019年该地区共发生工伤事故1000起,造成100人死亡,500人致残。
而在这1000起工伤事故中,仅有600起事故被认定为工伤,并享受相关工伤保险待遇,其余400起事故的劳动者得不到相应的保护和赔偿。
我们认为,这部分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是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3. 劳动者工伤保障意识和知识普及情况通过与一些劳动者的访谈,我们了解到他们在工伤保障方面的意识和知识相对薄弱。
一方面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政策文件晦涩难懂,导致劳动者对自己的权益了解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个别单位存在对工伤保险的不完全缴纳,以减少成本,导致劳动者意识弱化。
四、调研建议1. 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和政策针对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应对相关政策进行完善。
民工工伤险调查报告

民工工伤险调查报告为深层次贯彻执行生态文明建设,我县十分重视高风险行业民工工伤险工作中的调研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各项任务的领导干部,立即创立考察组,并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了对高风险行业民工工伤险工作中的调研工作。
现将××县的社保工作中整体状况和进行高风险行业民工工伤险的工作中情况报告以下:一、XX年我市社保工作中的整体状况在县委会、县委县政府的十分重视下,在市、县工作和劳动保障局及上级领导各个部门的指导下,以贯彻执行市社会保障工作中会议精神和今年初个人社保工作报告制订的工作目标为总体目标,紧紧围绕非公经济缴纳社保扩面等重点工作,以服务项目全乡是社会经济发展、维护保养改革发展平稳大局意识为服务宗旨,坚持不懈以民为本,加强民本观念,突出主题,真抓实干,历经全体人员员工的勤奋,圆满完成了XX年的各项任务。
(二)个人社保涉及面不断扩大。
到迄今为止,有69户企业开展了社会养老保险备案,有缴纳社保员工7699人,具体缴纳社保5250人,在其中:个人、灵活就业、灵活就业人员工作人员1146人,新扩面361人,完成了市局下发的260人扩面每日任务的138.85%,另外,进一步加强了对私人帐户的管理方法,用心清除和核查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档案资料,保证了规范管理,私人帐户管理方法达标率达100%;参与工伤险的企业有130户1435三人(民工参与工伤险总数960两人,为每日任务数8878人的108.15%),在其中高危公司72户10321人,新扩面2073人;参与生育险的企业有58户403两人,在其中新扩面827人,进行扩面招生数320人的258.43%;乡村社会养老保险缴纳社保总数有8569人,在其中新扩面456人,完成了市区下发的450人的扩面方案的101.33%。
社保覆盖面积的扩张,进一步扩展了社保资产的征缴方式,发展壮大了社会保险基金。
(三)缴纳社保工作人员外流获得合理抵制。
2020年,共为1146名个人、灵活就业、灵活就业人员工作人员及断保工作人员延续了个人社保关联,进而摆脱了“这里进、那里出”的怪圈。
工伤保险调研报告

工伤保险调研报告工伤保险是指由用人单位依法购买保险,为其职工在工作期间发生事故导致伤残、死亡或职业病患者提供一定的经济赔偿和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工伤保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报告将对工伤保险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率为85%。
问卷主要包括受访者基本情况、工伤保险了解程度、工伤保险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1. 受访者基本情况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男性占70%,女性占30%。
另外,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受访者占50%,35-50岁之间的受访者占40%,50岁以上的受访者占10%。
受访者主要分布在工业、建筑和服务业。
2. 工伤保险了解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受访者了解工伤保险制度,了解工伤保险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媒体宣传和工会宣传。
另外,有60%的受访者表示对工伤保险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掌握不够。
3. 工伤保险实施效果评价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受访者认为工伤保险对保障职工权益和提高职工福利有积极作用。
另外,有50%的受访者认为工伤保险在理赔速度、赔偿金额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调查分析1. 工伤保险宣传不够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受访者对工伤保险的了解程度不够,这主要是由于对工伤保险的宣传不够。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工伤保险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职工普及工伤保险的重要性和操作流程。
2. 工伤保险理赔速度需提高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受访者认为工伤保险在理赔速度方面存在问题。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工伤保险理赔过程的监管,提高理赔的效率,确保受伤职工能及时获得合理的经济赔偿。
3. 工伤保险赔偿金额需公平合理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受访者认为工伤保险在赔偿金额方面存在问题。
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公正合理的工伤赔偿标准,确保受伤职工能够获得相应的赔偿,避免不公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TQC/K970农民工工伤保险调研报告完整版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民工工伤保险调研报告完整版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
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县高度重视高风险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的调研工作,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及时成立调研组,并组织人员开展了对高风险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的调研工作。
现将××县的社会保险工作总体情况和开展高风险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XX年我县社会保险工作的总体情况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贯彻落实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和年初社保工作会议制定的工作任务为目标,围绕非公经济参保扩面等重点工作,以服务全县经济发展、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民本意识,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经过全体职工的努力,全面完成了XX年的各项工作。
(一)社会保险费征缴和清欠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在准确核定缴费工资基数,为地税部门及时提供征缴计划书的同时,协助其抓好征缴清欠工作。
XX年企业养老保险费收入合计2611.75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2109.59万元,利息收入83.40万元,财政补贴收入417.00万元,转移收入1.76万元,清收欠费217.00万元);征收当年保险费1608.94万元(其中自谋职业人员缴费270.00万元),征缴率为计划数1820.35万元的99.87%,共支出基本养老金1940.06万元,年末累计基金结余4549.34万元;应征工伤保险费293.73万元,实际征收301.90万元(含利息收入1.61万元),完成计划数的102.78%,共支出工伤基金223.92万元,年末累计结余工伤基金238.95万元;应征收生育保险费71.91万元,实际征收69.31万元,完成计划数的96.38%,共支出生育保险基金22.16万元,年末累计结余生育基金129.40万元;征缴农保基金161.83万元,支出7.15万元,年末累计结余农保基金826.73万元。
(二)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
到目前为止,有69户单位进行了养老保险登记,有参保职工7699人,实际参保5250人,其中:个体、自谋职业、灵活就业人员1146人,新扩面361人,完成了市局下达的260人扩面任务的138.85%,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个人帐户的管理,认真清理和核实职工养老保险档案,做到了规范管理,个人帐户管理合格率达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有130户14353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602人,为任务数8878人的108.15%),其中高风险企业72户10321人,新扩面2073人;参加生育保险的单位有58户4032人,其中新扩面827人,完成扩面计划数320人的258.43%;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有8569人,其中新扩面456人,完成了市中心下达的450人的扩面计划的101.33%。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保险资金的征收渠道,壮大了社保基金。
(三)参保人员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今年,共为1146名个体、自谋职业、灵活就业人员及断保人员接续了社保关系,从而走出了“这边进、那边出”的怪圈。
(四)两个确保得到进一步巩固。
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按时足额。
我们与银行、邮局等社会服务机构相互配合,不断完善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管理,有效地保证了离退休人员就近方便,一分不差地领到养老金。
共发放1518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955万元;发放189名“先养后退”人员退养生活费223.06万元;实行了社会化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100%,从未发生过拖欠现象。
另外,按上级有关政策,完成了企业离休干部和退休人员的待遇调整工作,及时调整了养老金标准。
使广大离退休人员深切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享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成果。
(五)认真开展社会保险稽核工作。
为维护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的严肃性,按照市、县的统一安排,深入到企业进行现场稽核,共对30户参保单位2700名职工的缴费情况进行了核查,稽核面达43.48%,完成了市中心下达的稽核任务。
(六)各项基础工作扎实。
一是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水平不断增强。
认真执行基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制度,与财政、税务、银行等单位密切配合,共同管好社会保险基金,保证每笔基金都能及时入帐、转储及支付。
同时配合审计部门对经办的各项保险基金进行了专项审计,确保了社会保险基金安全。
二是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不断规范。
完成了企业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开展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我县应进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1819人(含“先养后退”人员189人,市属企业退休人员111人),实际进入1819人,社区管理率达100%;社会化管理率达100%。
组织县城5个社区开展了企业退休人员敬老节文艺演出活动,开展了其它社管服务工作。
(七)出台了《××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并进行了广泛宣传,且做了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二、高风险行业工伤保险工作的开展情况我县的工伤保险工作,在省厅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局以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会保障为目标,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不断加大工伤保险的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特别是从《工伤保险条例》颁布实施以来,进一步抢抓机遇,着力推进了工伤保险工作。
按照《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劳动保障部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文件的通知》及《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推进矿山等高风险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文件的通知》要求,我县与煤炭、安全等部门密切配合,于XX年对矿山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对《工伤保险条例》做了大力宣传,XX年10月正式启动了矿山等高风险企业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工作,当年就有50户煤矿2781人纳入了工伤保险范围。
至XX年底,参加工伤保险的高风险企业达58户8248人,当年征缴工伤保险基金301.90万元,支出223.92万元,年末累计结余工伤基金238.95万元。
以下是我县XX年至XX年高风险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相关数据统计表:(附后)从参保情况看:XX参保人数是XX年的260%,基金收入是XX年的318%;XX 年参保人数是XX年的114%,基金收入是XX年的131%。
可以看出,矿山等高风险企业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扩大了工伤保险的覆盖面,也增大了工伤基金的总量,保障了全县参保单位职工工伤、工亡及遗属待遇的正常发放。
从工伤情况看:XX年工伤是XX年的325%,工亡是XX年的4倍,遗嘱人数也是XX年的4倍,基金支出是XX年的160%;XX年工伤是XX年的264%,工亡是XX年的150%,遗嘱人数是XX年的125%,基金支出是XX年的179%。
从就医情况看:XX年人均住院天数是XX年的51%,人均医疗费是XX年的61.6%;XX年人均住院天数是XX年的107%,人均医疗费是XX年的72.4%。
可以看出,工伤人数逐年成倍增加,人均报销数额逐年减少,说明他们参加工伤保险后,大小工伤都进入,轻工伤数额增多。
从基金运行情况看,基本达到了“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的要求,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业务操作规范,财务核算准确,待遇支付符合规定,对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促进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主要做法有:(一)大力宣传,营造声势,为推进工伤保险创造良好氛围。
《工伤保险条例》颁布实施以来,随着参保企业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工伤保险工作认识也逐步提高了,具体做法是:我们结合安全生产形势,从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入手,把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上升到密切政府与群众关系的高度来抓,为促进此项工作,加大了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发放宣传材料、组织知识竞赛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另一方面,针对部分企业业主认识不到位,认为参加工伤保险会使人工成本增加,加重企业负担,交纳工伤保险“不划算”的思想,组织人员上门做矿主的工作,从工伤无过错赔付到劳动能力鉴定等方面进行宣传,逐步使业主意识到参加工伤保险的好处,逐步使职工意识到参加工伤保险是平安致富的必经之路。
三是帮助企业算大账、算长远账,用贴切典型的事例教育引导,从企业的长远生存与发展看问题,算工伤保险分散风险、互利互惠的社会大账,使企业业主理解社会保险的不可替代作用,了解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不同效果。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参保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依据政策,严格程序,切实保障参保职工待遇。
一是认真做好工伤认定工作。
成立了工伤认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受理工伤职工的申报和调查核实、因工受伤职工的工伤认定工作。
在事故处理中,一方面对企业申报工伤事故进行规范,要求企业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书面或电话报告事故情况,并及时填写相关表册和报送有关材料;另一方面,对申报的工伤事故,尽可能在12小时内组织人员做好勘验调查,并在规定的时效内进行工伤认定,使工伤认定工作做到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二是严格程序,按时支付工伤待遇。
参统企业在报送工伤事故报告时,由企业把相关情况报社保经办机构备案,在工伤认定结论未下达前,先由参统企业垫付医疗费用,待工伤认定结论下达后,由参统企业持相关证明到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报销费用;对工伤认定结论下达后还需继续住院治疗的,由社保经办机构出具垫费证明,由协议医院垫支工伤职工的医疗费用,医疗终结职工出院后,由社保经办机构与协议医院结算相关费用。
对经劳动能力鉴定确定工伤等级的,严格按规定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月伤残津贴等待遇。
XX年,支付工伤待遇人数为139人,共支付工伤医疗费107.05万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51.14万元、工亡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3.21万元,保障了工伤职工及其供养亲属的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