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公共场所现场采样记录(空气微生物采样-撞击法)

合集下载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细菌总数
(CFU/ )
采样方法: 撞击法
平皿编号 样品编号
1
2
36±1℃倒置培养
3
4
小时 ; 采样速率
L/min ;采样时间 min
5
6
菌落总数 空白对照
所有平皿菌落数 空气中微生物数量(cfu/m3)= 采样时间( min ) 28.3(L / min ) 1000 计算及结果:空气中细菌总数(cfu/m3):
二、真菌总数:采样方法(
)25℃—28℃倒置培养(
)天
采样点
1
2
3
4
5
6
菌落数(CFU/ )
平均数(CFU/ )
真菌总数
(CFU/ )
7
空白
/
三、β-溶血性链球菌:采样方法(撞击法)35℃—37℃培养(
)小时
采样点
1
234Fra bibliotek56
7
血琼脂平板
染色镜检
结果
(CFU/ )
注: +生长或有可疑菌落;-不生长或无可疑菌落;G+c 革兰氏阳性无芽孢球菌;G-c 革兰氏阴性球菌;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空气 检测项目:细菌总数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验完成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GB/T 18204.3-2013 GB/T 18883-2002
一、细菌总数:采样方法: 自然沉降法
36±1℃倒置培养(
)小时
采样点
1
2
3
4
5
6
7
空白
菌落(CFU/ )
平均数 (CFU/ )
空白

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指标采样记录

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指标采样记录
采样过程描述
公共用品用具:
项目
采样面积(cm2)
微生物色葡萄球菌
毛巾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金黄色葡萄球菌
美容面盆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金黄色葡萄球菌
侵入性操作工具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采样人:校核人:
公共用品微生物指标现场采样记录
管理编号:xxx/XX-XXX
报告编号:
第页/共页
采样日期:



采样项目: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
场所名称:
采样环境:
温度:ºС湿度:%
场所地址:
样品包装及状态:
采样依据:
参照GB/T 18204.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采样原始记录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采样原始记录
菌落总数
9cm无菌平皿
□玻璃□塑料
冷藏
菌落总数
9cm无菌平皿
□玻璃□塑料
冷藏
菌落总数
9cm无菌平皿
□玻璃□塑料
冷藏
菌落总数
9cm无菌平皿
□玻璃□塑料
冷藏
菌落总数
9cm无菌平皿
□玻璃□塑料
冷藏
检测者:日期:校核者:日期:
注:原始记录,报告书存根,委托书合并归档保存。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采样原始记录
检测编号:第页共页
单位名称:
检测日期:
地址:
联系人:
检测项目:
□细菌总数□真菌总数
联系电话:
执行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GB/T18204.3-2013/3.2 撞击法/3.3自然沉降法/4.2 撞击法/4.3自然沉降法
场所面积:

采样方法选择: □撞击法 □沉降法
采样流量
检测项目
保存方式
28.3L/min
细菌总数
冷藏
28.3L/min
细菌总数
冷藏
28.3L/min
细菌总数
冷藏
28.3L/min
细菌总数
冷藏
28.3L/min
细菌总数
冷藏
三、细菌总数(沉降法)
细菌总数沉降法采样记录
样品编号
采样起止时间
检测项目
采样器皿
平皿材质
保存方式
菌落总数
9cm无菌平皿
□玻璃□塑料
布点要求:
采样点距离地面高度1.2m-1.5m,距离墙壁不小于1m,避开通风口,通风道等
撞击法布点选择:
□中央1点 □对称2点 □对角线3点 □梅花5点

公共场所现场检测采样记录表

公共场所现场检测采样记录表
公共场所Fra bibliotek场检测采样记录表
受理编号:检测日期:20年月日
受检单位:检测类别:
受检单位负责人:检测单位:
受检单位地址:受检单位电话:
检测依据
检测仪器
一、现场检测记录:
检测点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温度(℃)
湿度(%)
风速(m/s)
CO2(%)
CO(mg/m3)
照度(Lux)
噪声dB(A)
甲醛(ppm)
可吸入颗粒物(mg/m3)
二、公共用品(具)采样记录: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采样点
检验项目
样品交接
受理人:收样人:交接时间:20年月日
受检单位陪同人:检测人:检测单位:(公章)
注:1、本表一式三份,卫生监测股、卫生检验股、被检单位各一份。
2、检验项目:细菌总数(a)大肠菌群(b)致病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

公共微生物采样

公共微生物采样

• 2.棉织品 • 在毛巾、枕巾、浴巾对折后两面的中央5㎝ ×5㎝(25c㎡)面积范围内分别均匀涂抹5 次,每25c㎡采样面积为1份样品,每件用 品共采集2份样品。(规格板) • 在床单、被单的上下两部即与颈部、脚部 接触部位5㎝×5㎝(25c㎡)面积范围内分 别涂抹5次,每25c㎡采样面积为1份样品, 每件用品共采集2份样品。
• 睡衣、睡裤随机选择2个5㎝×5 ㎝(25c㎡)面积范围内分别均 匀涂抹5次,每25c㎡采样面积 为1份样品,每件用品共采集2 份样品。
• 3.洁具 • 浴盆:在盆内一侧壁二分之一高度及盆底 中央5㎝×5㎝(25c㎡)范围内分别涂抹采 样,每25c㎡采样面积为1份样品,每件用 品共采集2份样品。 • 脸(脚)盆:在盆内二分之一高度相对两 侧壁5㎝×5㎝(25c㎡)范围内分别涂抹采 样,每25c㎡采样面积为1份样品,每件用 品共采集2份样品。
坐便器:在坐便圈前部弯曲处选择2个5㎝×5 ㎝(25c㎡)范围内分别涂抹采样,每25c ㎡采样面积为1份样品,每件用具共采集2 份样品。 按摩床(椅):在床(椅)面中部选择2个5 ㎝×5㎝(25c㎡)范围内分别涂抹采样, 每25c㎡采样面积为1份样品,每件用具共 采集2份样品。
• 4.鞋类:在每只鞋的鞋内与脚 趾接触处5㎝×5㎝(25c㎡)范 围内分别均匀涂抹5次,1双鞋 为1份样品,采样总面积为50c ㎡.
采样方法
• 一般要求 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公共用品 用具,无菌操作,使用灭菌干燥棉拭子, 于10ml灭菌生理水内浸润(吸取约1ml溶液) 后,在用品用具的适当部位来回涂抹进行 样品采集,再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手接触 的部分,将棉拭子放入剩余的9ml生理盐水 内,4h内送检。
采集部位与采样面积 1.杯具 在茶具内、外缘与口唇接触处, 即1cm~5cm高处一圈采样。采 样总面积为50c㎡.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XX公共场所(如:商场/学校/医院等)检验目的:本次检验旨在对XXXX公共场所的空气中微生物进行检测,以评估其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

检验方法:1.采样器选择:使用一次性采样器进行操作,以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

2.采样时间:每次采样时间为15分钟,分为两个时间段,分别为上午XX时XX分至上午XX时XX分和下午XX时XX分至下午XX时XX分。

3.采样位置:根据公共场所的不同区域,选取代表性的区域进行采样。

包括但不限于入口处、办公区、卫生间、通道等区域。

4. 采样方法:将采样器放置在距离地面1.5米的位置,打开采样器电源并调整合适的流量(通常为1.0L/min),进行采样。

5.采样器编号:每个采样位置的采样器都标有唯一的编号,以避免混淆。

检验结果:上午采样结果:位置1(入口处):XXXCFU/m^3位置2(办公区):XXXCFU/m^3位置3(卫生间):XXXCFU/m^3位置4(通道):XXXCFU/m^3下午采样结果:位置1(入口处):XXXCFU/m^3位置2(办公区):XXXCFU/m^3位置3(卫生间):XXXCFU/m^3位置4(通道):XXXCFU/m^3结论与建议:1.根据检测结果,XXXX公共场所的空气中微生物的总数超出了标准范围,表明空气质量较差。

2.位置X(如:卫生间)的微生物数目明显高于其他位置,建议加强该区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3.建议在公共场所增加通风设施,以提高空气流通和减少微生物滋生的可能性。

4.对于公共场所,尤其是人员流通频繁的区域,定期进行微生物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清洁和卫生措施。

注意事项:1.检验前,确保采样器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外部污染对结果的影响。

2.检验时,避免对采样器进行过度触摸,以防手部细菌污染采样器。

检验人员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

32公共场所现场采样记录(空气微生物采样-撞击法)

32公共场所现场采样记录(空气微生物采样-撞击法)
细菌总数3.2 撞击法;真菌总数4.2 撞击法;β-溶血性链球菌5.2 撞击法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6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8204.6-2013
使用仪器
/管理编号
PSW-6六级筛孔撞击式微生物采样器/JAYQ-004
直径9 cm营养琼脂平皿、沙氏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
采样日期
样品编号
平皿编号
采样地点/
房间号
采样位置
/测点号
室内人员
数量
采样流量(L/min)
采样时间(min)
采样体积
(L)
采样

采样

开始
时间
结束
时间


附:采样布点图
采样人:审核人:陪同人:年月日
受控编号CZJA-JL-32第 页 共 页
公共场所撞击法空气微生物采样记录
受检单位
项目编号
CZJA-WT-2015一000号
场所名称场所面积m2 Nhomakorabea监测类别
委托
房间数量
房间面积
m2/间
采样环境条件
温度 ℃ 湿度 %RH
天气状况
检验项目及
采样方法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GB/T18204.3-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三部分空气微生物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三部分空气微生物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三部分空气微生物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众多卫生检验项目中,空气微生物的检测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中的第三部分——空气微生物的检验方法。

一、概述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旨在评估室内空气质量,确保公共场所空气中微生物浓度低于国家标准,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本部分主要针对公共场所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检测。

二、检验方法1.采样方法(1)选择采样点:根据公共场所的面积、布局和人员活动情况,合理选择采样点。

采样点应覆盖公共场所的主要区域,包括人员密集区和通风不良区。

(2)采样时间:建议在公共场所正常营业时间内进行采样,以确保采样结果的代表性。

(3)采样工具:使用无菌采样器,如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过滤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等。

2.微生物培养与计数(1)细菌培养:将采样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37℃培养24-48小时。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进行计数。

(2)真菌培养:将采样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25-28℃培养24-48小时。

观察真菌生长情况,进行计数。

(3)病毒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或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空气中的病毒进行检测。

三、结果判定与评价1.结果判定:根据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浓度限值,判断样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评价: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卫生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四、注意事项1.采样过程中,应避免对采样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采样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微生物检测知识和操作技能。

3.培养基和实验器材需定期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检测结果仅作为评价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参考,不能作为法律依据。

总之,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是确保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严谨的检验方法,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总数3.2撞击法;真菌总数4.2撞击法;β-溶血性链球菌5.2撞击法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6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8204.6-2013
使用仪器
/管理编号
PSW-6六级筛孔撞击式微生物采样器/JAYQ-004
直径9 cm营养琼脂平皿、沙氏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
采样日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样品编号
平皿编号
受控编号CZJA-JL-32第页共页
公共场所撞击法空气微生物采样记录
受检单位
项目编号
CZJA-WT-2015一000号
场所名称
场所面积
m2
监测类别
委托
房间数量
房间面积
m2/间
采样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RH
天气状况
检验项目及
采样方法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GB/T18204.3-2013
采样地点/
房间号
采样位置
/测点号
室内人员
数量
采样流量(L/min)
采样时间(min)
采样体积
(L)
采样

采样

开始
时间
结束
时间


附:采样布点图
采样人:审核人:陪同人: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