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血液检测项目及各检测项目的意义

合集下载

血站血液检测结果告知,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血站血液检测结果告知,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四川省德阳市中心血站四川省德阳市618000现在无偿献血意识提高人们都积极参加,为提高临床用血安全并对每位献血者做相关血液检测,血液检测结果是否该告知?如何进行告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九条规定中成明确提出“....对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应当向其说明情况...”所以对无偿献血人员其血液检测结果是否合格应予以告知,其告知方式可通过短信、电话等现代化通讯方式,使每名献血者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血液是否健康。

一血站血液检测的意义血站进行血液检测主要分为献血前、献血后两种,献血前为快速筛查主要对血红蛋白、血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等。

而采集后将会在实验室进行详细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等。

血站检查每名献血者的血液主要是为了确保血液安全、保障献血者健康,献血前检查结果显示其血红蛋白含量较低,那么该名献血者就不适合献血。

严格控制血液质量能有效预防输血传播疾病,所以对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应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告知。

二告知的原则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由专人负责告知,告知人员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会对谈话内容予以保密,感谢献血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献血者献出的血液是他人的生存希望。

血站对血液进行检查的检测结果,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所以献血者是否患有疾病仍需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

血站会对每位献血者信息以及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保护处理,献血者参加献血就已经与血站建立了契约关系,血站有义务对每名献血者进行隐私保护。

三告知方式3.1当面告知与献血者进行当面告知需要营造保密性环境,让献血者感到安全感的同时还要营造温馨感。

告知人员行为举止会影响献血者的感受,所以要具备严格的行为规范,同时减少谈论敏感话题避免献血者不安、紧张,用热情轻松的语气交流,语言应通俗易懂恰到好处。

明确告知其血液不合格的原因,消除其心中疑虑。

3.2电话告知电话告知前需要预先做好核对内容,并仔细确认相关信息。

Rh弱D、Del的检测及意义

Rh弱D、Del的检测及意义

Rh弱D、Del的检测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初筛为Rh(D)阴性样本中弱D、Del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初筛Rh(D)血型,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弱D,用吸收放散试验检测Del,用PCR-SSP 法检测样本RhD基因8个外显子结构。

结果: 常规血清学初筛Rh(D)阴性60例中经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为弱D4例,占6.67%;56例Rh(D)阴性标本经吸收放散试验后确认13例为Del,占21.67%;对其中2例弱D和5例Del标本的D基因8个外显子检测都完整存在,排除了弱D、Del的10例Rh(D)阴性标本其基因检测有完全缺失和部分缺失两种可能。

结论: 为了临床输血安全,常规血清学检测Rh(D)阴性者,应当再用抗人球蛋白试验或吸收放散试验检测是否为弱D或Del。

【关键词】 Rh血型吸收放散试验 D抗原弱D DelRh血型在临床输血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为复杂、最具多态性的系统。

D抗原抗体与输血的关系仅次于ABO 血型,50%~75% Rh(D)阴性人接受Rh(D)阳性的血可能产生抗-D,导致免疫性输血反应。

为了减少输血反应,正确检定Rh(D)阴性个体显得非常重要,现将我们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2006年1月-2007年4月在本院用单克隆抗-D检测为Rh(D)阴性的60例样本。

1.2 试剂和仪器1.2.1 RhD试剂:A、B2种人源抗-D血清,由本科提供,抗-D 效价为1:256和1:128;a、b、c三种单克隆(IgM+IgG)抗-D分别为加拿大Dominion公司(批号为NDMG04203)、德国Biotest公司(批号为1210905)和法国DIAGAST公司(批号为410000)产品,由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2.2 DNA制备:用TakaRa(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扩增RhD基因2~7、9、10共8对外显子。

血站检测血液标准

血站检测血液标准

血站检测血液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站检测血液标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高,而血液检测是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血站作为提供血液服务的机构,在进行血液检测时需要遵循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主要包括采血、检测和存储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站检测血液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采血标准1. 采血器具:血站在采集血液时需使用无菌的采血器具,以确保采血过程中不会引入细菌或其他微生物。

2. 采血技术:血站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采血技术,避免在采集血液时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采血量:血站在进行血液检测时需要采集一定量的血液样本,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采血量一般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来确定。

4. 采血部位:在采集血液时,血站通常选择静脉作为采血部位,这样可以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并且更容易采集到足够的血液量。

二、检测标准1. 检测项目:血站在进行血液检测时通常会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多个项目,这些项目有助于全面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

2. 检测方法:血站在进行血液检测时需要使用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血液显微镜检查、流式细胞仪检测、高性能液相色谱检测等。

3. 检测标准:血站在进行血液检测时需要遵循国家规定的检测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4. 检测设备:血站在进行血液检测时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检测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检测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存储标准1. 存储条件:血站在采集到血液样本后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存储。

一般来说,血液样本需要在低温环境下存储,以防止血液变质或细菌污染。

2. 存储时效:血站在存储血液样本时需要严格控制存储时效,确保血液样本在有效期内进行检测,避免因样本变质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标本处理:血站在处理血液标本时需要注意防止交叉污染,避免不同样本之间的互相污染,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献血者血液检测项目有哪些

献血者血液检测项目有哪些

献血者血液检测项目有哪些泸州市中心血站四川泸州 646000献血在临床上是为了帮助需要血液的病人,特别是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以及其他外科手术中的病人,都需要输血来进行治疗。

目前,世界上都积极响应“医疗用血采取无偿献血”的原则,而我国也积极鼓励适龄者献血。

因此,为了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献血者在献出血液后,还应送到血站或血液中心进行血液筛查项目检测,以确保献血者献出的血液能够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救治工作中。

那么,献血者血液筛查项目有哪些呢?人们在献血前应注意什么问题呢?下面就跟着我们一起来了解吧!一、献血者血液检测项目有哪些?1.血型检测。

在临床的输血治疗中,在输血前必须了解献血者的血型是否适配,进行血液相溶性检测且结果显示完全匹配后,才能输血。

血型检测包括抗A抗B血型正反定型、RH血型鉴定,方法包括波片法,生理盐水法、凝胶微柱法。

在检测中,检测者需要注意保持所用仪器的清洁和干燥程度,积极预防溶血、血液凝结和溶血的不良事件,并严格按照无菌标准进行操作,采用一次性检测用品,避免发生血液交叉污染。

在取出标准血清后,检测者还应让液恢复到正常室温后才能开始检测,在使用完毕后需要尽快放回冷藏室存储。

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

在临床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辅助诊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的重要指标。

当献血者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异常增多时,提示献血者可能出现肝脏、心脏等组织的病变。

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检测中,检验者应迅速分离血清,并及时测定。

若是未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检测,则需要及时将离心后的标本放入2~8℃冷藏室存储,但储藏时间不能超过三天。

在进行操作时,检测人员应准确掌握试剂的加入量和浓度,控制好温度和时间变化,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3.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但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乙肝疫苗的普及率上升,感染率也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

但是献血者在献血后仍需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的检验,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安全。

谈谈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指标检测的意义

谈谈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指标检测的意义

标 , 有检 测 的必要 性 , 为临 床医师 在诊 断 时提 供参 考依 据 。 但仍 可 综 上所 述 , 好受 血 者输 血 前 H V、 C 梅 毒 、 滋病 等 经 血液 做 B H V、 艾 传 播 性疾 病 的检测工 作 , 了解 受 血者 的感 染状 况 , 防 和减 少 对 预 因输 血引 起 的医疗 纠纷具 有 重要意义 。
31 】一31 9
敬 马 等 C, [ ] 熊 益 敏 。 宗 玉 , 佩 炯 , . T B超 对 妇 科 盆 腔 肿 瘤 的 4 诊断价值[ ] 中国中西 医结合影像 学杂志,04 2 4 : J. 20 , ( )
25 —2 0 51
[ ] 杜 伊 林 , 琦 , 云 , 妇科 恶性 肿 瘤 淋 巴结 及 大 网膜 转 5 周 凌 等. 移 的超声 预 测价 值 [ ] 中华 超 声 影 像 学 杂 志 ,0 11 : J. 20 ,0
2 结 果
52例 受血 者 中检 出 H s g阳性 5 2 BA 1例 ; 一H V 阳 性 8 抗 C 例 ; 一H V 阳性 1例 ; R S 阳性 1 抗 I TUT 1例 ; L 4 u L者 9 A T> 0 / 8 例 。其 中 H s gA I BA 、 L T同时 阳性 1 5例 , 一 C A T同时 阳性 抗 H V、 L 2 ,R S 、 L 例 T U T A T同 时 阳性 2例 , B A 、R S H s gT U T同时 阳性 1 , 例 抗 一H V 抗 一 I A T同时 阳 性 1例 , B A 、 一H V、 L C 、 H V、 L H s g抗 C AT
作者 单 位 :600 黑龙 江省 齐 齐 哈尔市 中医 医院 检验 科 1 10
参考 文献 [ ] 红 卫 , 平 , 兴源 , 经 阴道 彩 色 多 普 勒超 声 在 卵 巢 肿 1 季 张 等. 瘤 鉴别 诊 断 中 的 作 用 [ ] 临 床 超 声 医学 杂 志 ,0 3 5 J. 20 , ( )20— 1 4 :1 22 [ ] 许 守利 , 2 陈瑛 , 士英 . 科 盆腔 肿块 的 C 崔 妇 T诊 断 [ ] 医学 J. 影像 学杂 志 ,9 88 4 :3 — 3 19 ,( )2 2 24 [ ] 周康荣. 3 腹部 C [ . T M] 上海: 上海医科 大学出版社 ,9 3 19 :

血站检验科普文章范文

血站检验科普文章范文

血站检验科普文章范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血站检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血站检验是指通过对血液样本进行化学、免疫学、细胞学等检验,以及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读,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疾病诊断的一项技术。

通过血站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疾病,指导疾病治疗和预防,保障人们的健康。

血站检验的目的血站检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筛查疾病。

通过检测特定的生化指标和血液成分,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体内器官的功能状况,诊断疾病和监测治疗效果。

血站检验可以帮助诊断以下疾病:1. 冠心病:通过检测心肌酶等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心脏病。

2. 肝脏疾病:通过检测肝功能指标,可以评估肝脏功能状况,帮助诊断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3. 肾脏疾病:通过检测肾功能指标和尿液检测,可以评估肾脏功能状况,帮助诊断慢性肾病等肾脏疾病。

4. 糖尿病:通过检测血糖指标,可以帮助诊断糖尿病以及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5. 贫血:通过检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指标,可以帮助诊断贫血,指导贫血患者的治疗。

血站检验的常见项目血站检验的常见项目包括生化指标、血液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血站检验项目及其意义:1.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主要负责运输氧气。

血红蛋白的测定可以帮助诊断贫血,评估贫血的严重程度。

2. 血糖:血糖是人体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血糖的测定可以帮助诊断糖尿病、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3. 肝功检查:肝功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指标的测定,可以评估肝脏功能状况,帮助诊断肝脏疾病。

4. 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的测定,可以评估肾脏功能状况,帮助诊断肾脏疾病。

5. 血脂检查: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的测定,可以评估血脂代谢,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血站检验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血站检验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1. 遵医嘱:在进行血站检验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相应的检验项目。

血站血液安全监测和风险预警工作方案

血站血液安全监测和风险预警工作方案

【血站血液安全监测和风险预警工作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血液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作为医疗保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站在血液安全监测和风险预警工作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血站血液安全监测和风险预警工作的方案,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重要议题。

1. 血站的血液安全监测工作在血站的血液安全监测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是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问题。

血液作为医疗用品,对于献血者和受血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血站需要建立健全的血液安全监测体系,确保献血和使用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1 血液质量监控血站需要建立血液质量监控体系,对献血血液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测。

这涉及到血液的成分分析、病原体筛查、质控指标监测等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监控工作,才能确保血液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1.2 献血者信息管理另血站还需要对献血者的个人信息和献血史进行全面管理和追踪。

这对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至关重要。

在这血站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献血者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1.3 安全保障措施除了以上工作,血站还需要加强对血液安全的保障措施。

这包括设施环境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等方面。

只有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的安全风险。

血站可以建立血液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定期组织血液安全知识的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2. 血站的风险预警工作方案在血站的日常工作中,风险预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血站需要在平时加强对各类潜在风险的监测和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血站需要制定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和风险评估,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2.2 风险事件监测和分析血站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事件监测和分析机制,及时发现和排查各类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

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
3 讨论
经调查,世界上平均一分钟就要发生将近 8 起事故;伴随国家 二胎政策的开放,医院产科接收的高领产妇也是与日俱增;随着经 济发展,国人的饮食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但在这种状况下,带来的身 体危害也是逐渐增大,各种疾病高发。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医院需 血量逐步增大,供血短缺状况每况愈下 [1],而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就 是血站,因此不仅对血站的供血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对血站 供血的质量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血站血液标本的主要来源 是全国各地的无偿献血者,因此保证血液的质量安全性至关重要 [2]。
血 站 作 为 医 院 临 床 用 血 的 主 要 渠 道,而 其 血 源 来 自 于 无 偿 献 血 者,献 血 者 的 年 龄 层 次、平 时 的 饮 食 习 惯、身 体 健 康 状 况 等 等 均 是 不 可 控 因 素 ,由 于 政 府 对 无 偿 献 血 义 务 行 为 的 大 力 弘 扬 , 献 血 者 数 量 逐 渐 增 多 ,增 大 了 血 站 工 作 的 难 度 ,有 时 候 一 些 血 站 会 工 作 到 晚 上,就 意 味 着 献 血 者 中 出 现 酗 酒 者、疲 劳 工 作 者,因 此 在 供 给 医 院 临 床 用 血 之 前 应 在 血 站 进 行 血 液 初 筛 检 验,保 证 临 床 用 血 的 质 量,提 高 临 床 用 血 的 安 全 系 数,减 小 患 者 医 治 风 险,减少医患矛盾 [3]。
23 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初筛结果
组别
例数
报废例数
报废率
观察组
110
6
5.45%
对照组
110
c2 值
23
20.91%
21.19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标准:阴性
• 意义:1、急性乙肝

2、慢性乙肝

3、无症状携带者
医学ppt
10
• 五、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HCV抗体)
• 方法:1、重组免疫印迹试验测定HCV-IgG 抗体(确认试验)

2、ELISA法测定HCV-IgG抗体
• 标准:阴性
医学ppt
11
• 意义: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肝炎和散 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HCV感染后, 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多种肝脏 疾病。
• 现在用的ELISA法测定HCV-IgG抗体,主要用于 献血员的HCV感染筛查和临床实验室检测,抗 HCV检测阳性提示感染过HCV;对大部分病例而 言,抗HCV阳性常伴有HCV RNA的存在。因此, 抗HCV是判断HCV感染的一个重要标志。抗HCV 阳性而血清中没有HCV RNA提示既往感染。有极 少数病例HCV阴性仍可检测到HCV RNA。另外, 某些慢性HCV感染者的抗HCV可持续存在。
医学ppt
12
• 六、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HIV抗体)
• 方法:1、乳胶颗粒凝集试验测定抗HIV抗 体(初筛时使用)

2、ELISA法测定抗HIV抗体(采供
血单位使用)

3、免疫印迹法测定抗HIV抗体(确
认试验)
• 标准:阴性
医学ppt
13
• 意义:抗HIV抗体阳性提示如下
• 1、感染了HIV,可作为传染源将HIV传播他人。
医学ppt
3
• 下面就分别介绍这七个检测项目如下:
• 一、血红蛋白检测:
• 方法:1、硫酸铜法

2、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法
• 标准:1、硫酸铜法:
• 男≥1.0520 女≥1.0500

2、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法:
男≥120g/l 女≥110g/l
医学ppt
4
• 意义:1、保证献血者健康的要求:
• 通过血红蛋白的检测可以反映献血者的血 红蛋白水平是否符合献血要求,因为献血 本身就是一个失血的过程,如果让一个本 身就贫血的人去献血的话,就会给献血者 的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所以说血红蛋白 检测是保证献血者健康的要求。
医学ppt
20
• (2)细菌污染 一此菌体中可能含有内源性过 氧化物酶,可能会干扰检测,因此,在标 本采集、运输或贮存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标 本被细菌污染。
医学ppt
21
• (3)贮存不当 在冰箱中贮存时间过长的标本, 血清中的IgG可聚合成多聚体、AFP可形成 二聚体,在间接法ELISA检测中可导致本底 过高,造成假阳性结果;标本贮存时间过 长,有时抗原或抗体的免疫活性减弱,也 可造成假阴性结果。为了避免上述干扰, ELISA检测的标本最好为新鲜采集,如不能 立即检测,5天内检测的标本需分离出血清 或血浆,于4℃冰箱中贮存,1周后检测的 标本要低温冰冻贮存。
等。

4、创伤、运动、饮酒、疲劳等多种原因。

5、在检测过程中,血样的运输、保存、温
度等多种条件也可以引起ALT的升高。
医学ppt
9
• 四、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HBsAg)
• 方法:1、胶体金法(初筛时使用)

2、放射免疫法(因有放射污染,已很少用)

3、酶联免疫法(采供血单位使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化学发光法(临床在用,成本较高)
医学ppt
18
• 2、外源性物质
• 外源性物质常常是由于标本采集、运输或 贮存不当所致。如标本溶血、细菌污染、 贮存不当、凝集不全、抗凝剂等的影响。
医学ppt
19
• (1)标本溶血 各种原因引起的标本溶血,均 会因红细胞破坏溶解时释放出大量具有过 氧化物酶活性的血红蛋白,在以辣根过氧 化物酶为标记物的ELISA检测中,会导致非 特性显色,从而造成假阳性结果,因此, 在标本采集、运输或贮存过程中要尽量避 免标本溶血。
医学ppt
5
• 2、保证血液质量的要求:
• 这一点从何说起呢?
• 《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有这样一项规定: 血细胞比容(压实红细胞占全血的百分比):
• ACD方≥0.30 CPD方≥0.35 (125g/l相当于0.38)
• 采集的血液加上保养液,如果是贫血的话,血细 胞比容很难达到上述要求,所以说血红蛋白检测 是保证血液质量的要求。
• 2、梅毒的血清学试验阳性,只提示所 测标本中有抗类脂抗体或抗TP抗体存在, 不能作为患者感染梅毒螺旋体的绝对依据, 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梅毒螺旋体感染,检 测结果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医学ppt
16
引起ELISA试验假阳性或假阴性 结果的主要标本因素:
医学ppt
17
• 1、内源性物质
• 由于一些人体内含有内源性物质,可以不 同程度地影响检测结果。常见的内源性物 质有:类风湿因子、补体、嗜异性抗体、 嗜靶抗原的自身抗体、高免疫球蛋白血、 超氧化物歧化酶、交叉反应物质和其它的 物质等。另外,标本中脂质过高、胆红素、 血红蛋白等,均对ELISA检测结果有干扰作 用。
医学ppt
6
• 二、血型检测(ABO血型检测和RhD血型 检测)
• 方法:1、试管法

2、玻片法(纸板法)

3、微柱凝胶血型卡法(临床上用的
较多)
• 标准:ABO及Rh血型相符
• 意义:正确鉴定血型,保证用血者同型输 血,保证输血安全。
医学ppt
7
• 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ALT)
• 方法:1、酮体粉法(仅限于初检使用)

2、赖氏法

3、速率法
• 标准:1、酮体粉法:阴性

2、赖氏法:≤25单位

3、速率法:≤40单位
医学ppt
8
• 意义:1、肝胆疾病 传染性肝炎、肝癌、中毒性 肝炎、脂肪肝和胆管炎待等。

2、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
衰竭时肝淤血和脑出血等。

3、药物和毒物 氯丙嗪、异菸肼、奎宁、
水杨酸制剂及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

2、ELISA法测定抗梅毒螺旋体(TP)抗
体(采供血单位使用)

3、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测定
抗TP抗体

4、金标记免疫层析测定抗TP抗体(初筛时
使用)
• 标准:阴性
医学ppt
15
• 意义:1、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为非特异性试验,阴性结果 不能排除梅毒感染,阳性结果需进一步做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确认。
医学ppt
24
• 综上所述,影响ELISA检测的因素很多,因 此,仅凭ELISA检测不能进行诊断,只能为 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结合我站的实际工作情况,对献血员进行 解释时,一定要注意分寸,建议献血员去 医院结合临床进行诊断。
医学ppt
25
医学ppt
23
• (5)抗凝剂 为了快速进行检测,常在标本采 集时加入一些抗凝剂,得到血浆进行检测。 常用抗凝剂有肝素、EDTA、枸橼酸钠等, 这些抗凝剂均会对ELISA检测存在一定的干 扰。为了避免上述干扰,在进行检测时应 根据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抗凝剂。(用肝 素作为抗凝剂对ELISA检测影响较大)
• 2、抗HIV阳性者(除外18个月的婴儿),5年 之内将有10%~3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
• 3、对抗HIV阳性的母亲所生婴儿,如18个月 内检测血清抗HIV阳性,不能诊断为HIV感染,尚 需用HIV核酸检测或18个月后的血清抗体检测来 判断。
医学ppt
14
• 七、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
• 方法:1、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血站血液检测项目 及各检测项目的意义
医学ppt
1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8467200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保证献血者的 身体健康和受血者的输血安全。对献血者 血液检验要求做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七 项内容:
医学ppt
2
• 血红蛋白检测 • 血型检测(ABO血型检测和RhD血型检
测)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ALT)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HBsAg)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HCV抗体) •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HIV抗体) •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
医学ppt
22
• (4)凝集不全 标本在采集后,需要一定时间 的凝集,才可以分离出血清。在实际工作 中,为了争取快速检测,常在标本未完全 凝集时开始分离,使血清中含有纤维蛋白 原,在ELISA检测过程中形成肉眼可见的纤 维蛋白凝块,造成假阳性结果,这类标本 在完全凝集后复查时变为阴性结果。为了 避免上述干扰,这类标本要在完全凝集后 在进行检测或采集时加入促凝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