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深铁路广东段客运专线双线移动模架造桥施工技术及管理
广深港客运专线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技术

〕 ; 现浇 支 梁, 梁的 形 简 箱 箱 结构 式为梁长3 m、 m、m, 6以t) ; ( 4 ) 整机纵移速度 0. 5耐而n ( 5 ) 整机功率 2 2 2 4 0
空心墩、 墩;基础采用钻 实心 孔灌注 承台 桩、 形式。
2 施工方案的选择
该桥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地势平坦, 沿线经 过鱼塘、 苗圃较多, 地表水系发育。根据现场的实际 情况, 以满足阶段工期需要及减少施工费用为原则, 在施工中优先选用移动模架施工。 移动模架是一种自 带模板可在桥跨间自 行移位, 逐跨完成混凝土箱梁施工的大型制梁设备。该技术
分组成。
4. 3 合拢、 施工
纵向横移到位后, 以桥墩纵向中心线为基准, 从 左右两边向中间合拢, 合拢后连接各处螺栓。模板调 整, 绑扎底腹板钢筋; 内模就位; 绑扎顶板钢筋; 混凝
土浇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施工工艺
4. 1 安装程序
安装墩旁拖架及支承台车、主梁安装就位* 外 模系统安装* 轧钢筋、 布管、 调整模板、 补缝、内模系 统安装* 轧顶板钢筋、 安装端模板一全断面快速浇注 混凝土、检测浇注情况* 养生一脱开外侧模板* 施 加预应力、 压浆、检测* 进人正常作业循环。
起源于19 9 年, 5 首次应用德国。到7 年代, 0 在挪威、
新加坡、 韩国、 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较广泛的推 广应用。我国首台移动模架由挪威 NR 公司引进, S 用 于南京长江二桥北汉桥引桥施工。随着我国桥梁设 计和施工水平的提高, 出现了大量的大跨度箱梁, 移 动模架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广深港 客运专线移动模 架造桥机施工技术
樊存峰
(中 铁十四 局集团有限 公司隧道工程分公司, 东 济南 2 0 刃 山 5 ( 2)
客运专线移动模架法箱梁预制施工技术

工跚陛 裹 程
预 制 周 期 孑 l 蛮 樟 衙 存 而 廊 - I 付 h 舌讲 行
篓 。
予 面制 周 期 抬 .
收 稿 日期 :080.1修 回 日期 :080—0 20.41 ; 20.71 作 者 简 介 : 杨 (9 l )男 , 南 邵 东 人 , 级 工 程 师 。 李 16一 , 湖 高
铁
20 0 8年 第 1 O期
道
建
筑
Ral y En ie rn iwa gn ei g
文 章 编 号 :0 319 ( 0 8 1 -0 1 4 10 .9 5 20 )00 0 — 0
客 运 专 线 移 动 模 架 法 箱 梁 预 制 施 工 技 限 公 司 , 阳 10 1 ) 沈 10 3
地 理 环境 与桥 下 地质 条件 的限制 。
在伊 拉 克 修 建 摩 苏 尔 4号 桥 和厦 门 高 集 海 峡 公 路 大
桥, 在铁 路 桥 梁 中 的应 用 , 以铁 道 科 学 研 究 院 研 制 的 Z J25 Q 3 /6型移 动模 架 造 桥 机 为 代 表 , 后 在 杨 家 滩 黄 先 河 特 大桥 、 三盛 公黄 河特 大桥 的建 设 中得 到应 用 , 此后 在秦 沈客运 专线 桥 梁建设 中得到 逐 步推广 应 用 。 。 移动模架 制 梁 工艺 属 于原 位 制 梁 法 的范 畴 , 同 不
通过墩旁托 架 , 梁两 端支撑在桥墩上 。 将
通 过 千 斤 顶 直接 和 间接 支 撑 在 主 梁 上 , 模 作 业 采 用 外 横 向滑 移 方 式 。
模 板
安 全 性
需篡主重吊联 ’ 作时转合 薯 承梁挂结 业旋开或 夕 模
铁路桥梁施工移动模架技术及质量控制

铁路桥梁施工移动模架技术及质量控制摘要建设客运专线实行客货分线运输,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铁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文章针对移动模架施工技术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客运专线桥梁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施工技术;移动模架;简支箱梁桥;质量控制1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方法分析移动模架预压及箱梁预拱度设置、混凝土浇筑质量、预应力张拉施工、模架对箱梁支承反力的调整方法及步骤、移动模架走行安全过孔等移动模架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
移动模架具有占用场地小、机械化程度及作业效率高、不影响桥面上净空高度和作业面、适用范围广、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采用移动模架法,32m简支箱梁最快施工周期为每孔10d。
还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有移动模架制梁时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养护、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改善和移动模架适用性的改进等。
首、末跨和跨连续梁施工更方便,短距离转场拆除外模系统可直接通过隧道。
下行式移动模架的主要特点:承重的主梁系统位于桥面下方,外模系统支承在两侧承重主梁上,主梁系统通过支撑托架直接支撑在承台上,或通过在墩身上预留安装孔安装支撑托架支撑;支腿设置横向移位油缸,便于调整主框架位置,以保证梁位的准确,且便于曲线过孔作业;过孔时外模系统横向开启以避开桥墩;外模系统随主梁系统一起纵移过孔,支撑托架可自行向前倒装;占用桥下净空稍大;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亦对低矮桥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根据目前现场使用情况,下行式移动模架的使用数量要多于上行式移动模架。
主要原因是目前客运专线桥梁施工工期普遍较紧。
上行式移动模架过孔需在已成梁的顶部走行,箱梁混凝土的龄期和强度需达到相关规定要求才允许承重,终张拉前不能过孔;下行式移动模架过孔通过墩旁托架承重,箱梁初张拉后即可过孔。
因此,在其他工序耗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下行式移动模架的制梁周期要短于上行式移动模架。
据笔者所掌握的情况,目前下行式移动模架的最短施工周期为10d,上行式移动模架通过采取增加箱梁钢束以增大预应力等措施所能达到的最短工期为11d。
厦深铁路广东段

厦深(厦门-深圳)铁路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快速铁路通道中杭深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厦门北站引出,经漳州、潮州、揭阳、汕头、汕尾、惠州,引入深圳,全长502.4公里,其中广东段全长约357公里,福建段长约145公里,共设20个车站,其中18个客运站。
[1]建设总工期为4年,Ⅰ级铁路标准,双线,设计速度目标值250公里/小时,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与福建省、广东省合资共同建设,总投资估算417亿元。
厦深铁路于2007年11月23日(向莆、厦深铁路福建段同时)开工建设,2013年5月20日全线铺轨贯通,2013年9月开始联调联试,2013年12月28日全线正式运营。
厦深铁路开通后将开通34对动车组,最远可到南京及上海,实现一天内到达沪杭地区。
[1]厦深铁路全长502.4公里,列车速度200公里/小时,沿线站点20个车站,途经地市厦门、漳州、潮州、汕头、深圳.简介: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07年9月27日正式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项目将于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届时从深圳乘火车到厦门只需不到4小时。
技术经济指标为8298万元/正线公里;其中广东段工程投资估算总额为288亿元。
全程桥梁145座202km,隧道74座133km,全线桥隧比重为67%。
用地36998亩,拆迁房屋112万平方米。
其中广东省境内正线357km,共设桥梁95座162km,隧道56座100km,桥隧比重为73%;广东省用地19081亩,拆迁房屋58万平方米。
全线建设工期为4年。
全线重点工程有梁山隧道、莲花山隧道、韩江特大桥、榕江特大桥、大南山隧道、螺河特大桥、双鹰顶隧道、梅林隧道等。
其中先期开工的是梁山隧道、莲花山隧道、大南山隧道和双鹰顶隧道等四座隧道,厦深铁路汕头联络线将于2014年开工。
整体于2013年10月份试运,已于2013年12月28号开通。
[1]厦深铁路是我国东南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福建、广东及港澳地区的便捷铁路通道。
中铁十一局集团三公司厦深铁路广东段工程指挥部中心试验室管理办法

第三十一条 试验室根据厦深铁路施工检测的需要,向指挥部总工程师、指挥长和公司计量测试中心提交中心试验室用人计划。
第三十二条 试验室除根据公司计量测试中心的培训计划,合理安排本指挥部试验人员进行培训外,还专门邀请公司计量测试中心的领导和专家就厦深线采用的新标准、新特点、检测新方法,使用的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对全体试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试验人员的技术水平。
第二章 基本任务
第六条 通过试验检测鉴定主要原材料、结构、构件、半成品和成品是否合格,是否符合现行的国家、铁道部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合同要求。
第七条 熟练掌握并运用时速250km/h铁路新标准进行施工控制和监督检查,指导施工生产。
第八条 积极开展试验科学研究,推行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为施工提供试验资料和技术依据,积累先进试验经验。
第九条 每季度向公司计量测试中心上报工程试验工作报表,年终对试验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在12月15日前与监视与测量装置一览表、试验人员一览表、工程试验工作报表一并书面上报公司计量测试中心。
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十条 指挥部设中心试验室,全面负责本管段试验工作。指挥部试验管理归口质检部。
第十一条 中心试验室设主任兼技术负责人一名,设副主任兼质量负责人一名,具体负责指挥部试验工作管理。
第三十八条 考评方式采用听、问、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三十九条 考评主要内容参照《项目试验管理检查评定表》执行。
第四十条 对考核评比好的试验员,指挥部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四十一条 对造成试验事故的试验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责任人,由指挥部向公司计量测试中心建议将其调离工作岗位并进行严厉处罚。
7、和工程同步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
厦深项目部工程技术管理办法

中铁十一局集团三公司厦深铁路(广东段)工程指挥部工程技术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和规范本项目的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有效地发挥科学技术在施工生产中的作用;促进生产、保障安全,确保工程按期优质交付,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依据是:现行的国家各项技术政策、设计文件、铁道部以及厦深铁路广东有限公司颁发的各种现行“规范”、“标准”、“规则”、“办法"等,公司颁发实施的«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以及与业主签订合同的有关条款。
第二章技术管理第三条本项目指挥部的技术管理按厦深铁路广东有限公司技术条款和国家、铁道部颁发现行“规范”、“标准”、“规则”、“法规”以及集团公司、公司的有关要求实行二级管理体制,项目指挥部由总工程师负责,项目工程部和工区技术室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设计文件审核。
接到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后,要办理交接手续;收到施工资料、施工图后应立即组织审核。
一、审核目的:了解和领会设计标准及设计意图,熟悉所有设计文件内容,检查设计文件与其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对设计文件中的错误、遗漏或与实际不符之处应及时向监理、业主、设计单位提出.二、审核范围及参加审核人员:指挥部在总工程师的主持下,由工程部组织有关业务部门和人员参加对整个指挥部所属工程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参加人员有副指挥长、总工、工程部、安全质量环保部、计划财务部、协调部、各工区施工负责人、工区技术负责人等。
各工区在收到设计文件后10天内组织有关人员对所承担的工程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并将«设计文件审核记录»整理后报指挥部工程部。
三、审核内容:1、构造物的位置、各部位尺寸、标高、工程数量、设计说明、技术要求和施工图表以及设计单位与地方签订的有关部门协议等.2、审核设计文件必须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相结合,使设计中所要求的技术标准,在施工组织中从工期、质量、安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得以保障。
客运专线铁路移动模架制梁施工技术指南1

客运专线铁路移动模架制梁施⼯技术指南1内部资料客运专线铁路简⽀箱梁移动模架法施⼯技术指南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前⾔为满⾜总公司⼤规模客运专线铁路箱梁移动模架法施⼯的需要,指导现场技术⼈员掌握该施⼯⽅法的关键技术和控制要点,规范施⼯,保证施⼯安全和施⼯质量,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该技术指南根据国家及铁路⾏业的相关标准,以施⼯质量验收标准为依据,借鉴了我国移动模架施⼯的经验和教训,针对移动模架施⼯的⼯艺特点,重点对施⼯中的设备验收与使⽤、安全措施和质量控制⽬标做出了规定。
本技术指南是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在客运专线铁路简⽀箱梁移动模架法施⼯中的指导性技术⽂件,供各施⼯单位制定实施性施组时参考。
本技术指南共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引⽤标准、移动模架的分类与特点、移动模架技术要求、移动模架施⼯⼯艺等,并有2个附录。
在执⾏本技术指南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铁道第五勘察设计院(北京市⼤兴区康庄路9号,102600),并抄送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设计部(北京市复兴路40号,100855)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技术指南主持编写单位: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设计部本技术指南编写单位:铁道第五勘察设计院中铁第⼗⼆局集团公司本技术指南主要起草⼈:王清明王治斌纪尊众贾志武赵常煜王经伟李伟军刘长勇刘海华罗克卿冯利杨⽂超杜嘉俊黄健李学⽂⽬次1 总则 (01)2 引⽤标准 (02)3 移动模架的分类与特点 (04)4 移动模架技术要求 (05)5 移动模架施⼯⼯艺 (11)6 附录A制梁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27)7 附录B移动模架检查表格 (30)1 总则1.0.1为统⼀总公司客运专线铁路双线简⽀混凝⼟箱梁移动模架法施⼯技术要求,加强施⼯管理,保证施⼯质量,制定本技术指南。
1.0.2本技术指南适⽤于客运专线铁路40⽶及以下跨度双线简⽀箱梁移动模架法施⼯。
移动模架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59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工 程 技 术DOI:10.16661/ki.1672-3791.2018.35.059移动模架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吴健娃 潘雄(中交三航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06)摘 要:移动模架(MSS)是公路桥梁工程现浇箱梁施工中应用的一种模架,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较其适应性更广泛、更高效、操作更简捷、安全的一种方案,桥梁工程施工是一项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运用移动模架施工技术,可以达到更加理想的施工效果,在对移动模架技术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东风大道快速化改造二期工程实例,简要探讨移动模架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移动模架 桥梁施工 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U445.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b)-0059-02在目前的桥梁施工中,现浇连续梁桥是一种非常广泛使用的桥型。
了解并掌握移动模架的施工流程和施工质量,有助于取得最理想的桥梁施工效果。
因此,研究移动模架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移动模架(MSS)的系统组成移动模架形式很多,但是总体来说能大致分为4个部分:主梁、支承结构、模板系统、纵移系统。
主梁是移动框架的主要承载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液压千斤顶、牛腿或侧面支撑等;模板系统置于主梁之上并与之相连,连接支承具有调节功能,可以满足预拱度和竖曲线的要求;纵移系统包括滚轮、卷扬机、滑道,它能让模架纵向自动行走过孔。
2 移动模架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2.1 工程概况高速公路改建工程第二期(K6+500~K13+950)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起武汉民营科技工业园附近的东风大道(G318)快速化改造第二期与东风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第一期)在与K6+500直接相连。
东风大道(G318)快速改造工程二期现浇箱梁施工量非常大,上部结构50联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深铁路广东段客运专线双线移动模架造桥施工技术及管理摘要:以厦深铁路桥梁梁部施工为背景,介绍移动模架制梁施工技术及安全质量管理。
关键词:客运专线移动模架造桥施工技术、管理1、工程概况厦深铁路东起厦门西站、西至新深圳站,全线建筑长度501km,工程投资估算总额427亿元。
其中广东境内357km,初步设计概算批复投资总额296.95亿元,途径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惠州、深圳等六城市。
设车站11个,正线新建桥梁118座,147454延长米,占正线总长的41.3%。
桥梁上部结构大部分为简支箱梁,部分交通便利的长大桥梁梁部施工为预制架设,部分桥遂相间,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桥梁梁部为移动模架法或支架法现浇。
施工单位投入了总计26套移动模架进行施工。
2、移动模架概述移动模架法造桥技术于1959年开始用于联邦德国的克钦卡汉桥,因其设备制造费用昂贵,用钢量大,一度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我国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在伊拉克修建摩苏尔4号桥时曾使用了原联邦德国pz公司研制、瑞士losinger公司生产的支承式活动模架。
1991年该公司又用这套设备修建福建厦门高集海峡大桥。
随着桥梁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梁部施工的设备、工艺方法,混凝土施工,桥梁检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使移动模架法可适用于现浇施工的简支梁、连续梁、刚构桥和悬臂梁桥等桥梁结构形式,截面形式包括t形或箱形等。
3、移动模架施工技术3.1 移动模架拼装及过孔关键技术根据移动模架整体受力支撑在桥墩上的位置,移动模架分为下行式移动模架和上行式移动模架两种形式。
本篇以下行式移动模架为例进行阐述。
3.1.1 移动模架拼装方案移动模架设备进场前,必须首先确定移动模架的主梁拼装方案。
主梁拼装方案根据场地和桥墩高度可采用临时支墩拼装和起吊提升两种方案。
一般较高的桥墩(>15m)及拼装场地临时征地困难时,采用临时支墩方案;桥墩高度≤15m,同时临时征地条件较好,采用起吊提升方案,即两片主梁分别在桥墩两侧地面整体拼装完成后,采用吊车或在桥墩上设置扁担梁对称提升主梁就位方案。
起吊方案较临时支墩方案,节约了拼装时间。
厦深铁路dk389+030~dk450+786.47段桥梁移动模架拼装就采用临时支墩和吊车提升两种方案。
3.1.2 移动模架拼装移动模架拼装时,先编制拼装工序方案,拼装主要工序为:组拼支撑托架—安装工作小车—吊装主梁—组拼横梁—安装配重块—安装鼻梁—安装底模并调整预拱度—组拼侧模及顶模—检查所有安装件及螺栓—系统调试。
安全措施上严格遵守厂家提供的《移动模架操作规程》和国家相关行业规定的起重及高空作业安全规程,确保机械设备及人员安全。
3.1.3 移动模架过孔工况图3.1.3.1移动模架过孔工况一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80%后,进行初张拉,张拉完毕后,进行移动模架过孔工作,拆除底模横梁中间联结系,在横移油缸的作用下,实现移动模架系统双侧同时横向打开。
3.1.3.2 移动模架过孔工况二移动模架横向打开到满足模架系统可以通过桥墩条件时,停止横向开启,进行移动模架纵移过孔工作,移动模架系统在纵移油缸的作用下实现移动模架系统同时纵向推进。
3.1.3.3 移动模架过孔工况三移动模架纵移到下一梁跨处时,停止纵移工作,进行移动模架合拢工作,移动模架系统在横移油缸的作用下实现双侧同时横向合拢,完成合模工作后,调整模板标高,进行箱梁钢筋绑扎等工作。
3.2下行式移动模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下行式移动模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工艺主要流程:模架拼装、预压—支座安装—模架就位—施工放样及模板调整—钢筋绑扎及预应力孔道安装—混凝土浇筑及试件制作—养护—拆除内模—预应力初张拉—移动模架落架、脱模—移动模架纵移过孔(制造新梁)—预应力终张拉—孔道压浆、封锚。
3.2.1原材料质量控制水泥:采用水化热和收缩性较小的水泥,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和矿粉。
粗、细骨料:选用粒径均匀、、级配良好、碱活性小、质地坚硬、含泥量控制在规范容许范围内的材料。
施工过程严格控制砂、碎石的含水量,保证混凝土水灰比稳定。
3.2.2 混凝土浇筑顺序混凝土浇筑从箱梁两端向中间推进,采用两台混凝土泵车输送入模,以插入式振动棒为主,附着式振动器辅助振捣。
按照底板、腹板、顶板及翼板形成一定梯度,全断面分层错开5m间距。
腹板分层厚度控制在40cm。
底板和顶板一次浇筑到位。
箱梁混凝土浇筑分4批前后平行作业。
第一批浇筑底板两侧混凝土,当浇筑到腹板后,紧跟着第二批浇筑底板中间,当混凝土从梁端向跨中浇筑的过程中,浇筑断面间相距3~4m,开始第三批浇筑腹板,依次逐步向跨中浇筑,最后浇筑顶板及翼板,这样逐批浇筑面相隔时间保持在30min之内,避免出现混凝土施工冷缝。
3.2.3 混凝土浇筑时间控制箱梁混凝土数量达313m³,方量很大。
验标要求箱梁混凝土浇筑时间控制在6h内,为此,首先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其次明确施工人员的岗位工作及职责,制订奖罚措施;三是加强机械设备的全面检修和保养;四是制订预案,备足备用设备,防止意外情况。
3.2.4预应力筋安装及张拉控制现浇简支梁采用波纹管造孔,为防止波纹管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损坏,波纹管内设聚乙烯衬管,混凝土初凝后将衬管抽出,进行预应力钢绞线穿束。
钢绞线按设计长度下料,先单根编号再集束。
单根编号时钢绞线两端采用不同颜色或不同编号标识,编束用的铁丝间距不大于2m,保证钢绞线顺直,以防穿顶张拉时错位,使钢绞线在孔道内缠绞,造成预应力不准确。
穿束时,将钢束一头缠裹成圆端形,一头牵引,一头送进,以防钢束在波纹管接头处引起波纹管翻卷,堵塞孔道。
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应变双控。
以张拉应力为主,以钢绞线的伸长量为校核。
其张拉程序为:0→10%(0.10控制应力)→初应力(0.20控制应力)→ 1.0控制应力,持荷5min→锚固。
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3.2.5 混凝土脱模及养护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值80%后一次进行预张拉和初张拉,张拉后移出内模和拆除外模。
拆模时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与环境温差均≯15℃,梁体棱角完整。
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
混凝土浇筑完毕,用土工布覆盖,开始养护。
自然养生为洒水覆盖养生,覆盖应采用双层,一层为保水层土工布,一层为防止水分蒸发的不透水薄膜,养生要保持梁体一直处于湿润状态。
养生时间根据混凝土强度发展能否满足拆模要求而定。
模板拆除后,继续洒水覆盖养护,养生时间不少于14d。
在洒水困难的部位以及夏季高温时段喷养护剂养护。
3.2.6 模架过孔箱预梁应力张拉完成后,即可进行模架过孔作业,过孔过程中应设置专人对过孔全过程监控,确保过孔安全和质量。
模架过孔完成后,开始下一孔梁的制作。
3.2.7 管道压浆和封锚当箱梁预应力终张拉完成后,在2d内进行管道压浆。
压浆前割丝封头,钢绞线伸出锚具外部3cm为宜,割丝用砂轮切割机。
封头用p.o52.5水泥、107胶水及水拌和,封头一定要密实,无气孔、无裂纹。
压浆采用真空压浆技术,压浆完成后及时进行封锚,采用与梁体同等级别混凝土进行。
4、移动模架施工安全质量管控4.1加强施工组织准备组织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专家、工程师,成立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小组,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桥梁施工技术规程和验标、移动模架设备厂家提供的《移动模架设计说明书》和《移动模架操作规程》等,认真编写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及移动模架拼装、过孔及拆除等专项施工方案、安全细则和作业指导书。
组织有关专家对方案进行了评审和论证。
4.1.1做好设备选型为确保移动模架设备质量安全可靠,在移动模架设备的采购上,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认真比选,本着质量可靠,安全系数高的原则,选择有资质、守信用的移动模架专业制造商生产的移动模架设备。
4.1.2 做好施工人员组织及培训在施工人员组织方面,按照铁道部关于架子队管理办法要求组建移动模架制梁架子队。
架子队的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由有相关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
并由移动模架厂家技术人员对参加移动模架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1.3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过程控制4.1.3.1各施工单位成立以指挥长为组长、总工、副指挥长为副组长的移动模架安全质量专项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移动模架施工安全质量进行管理。
4.1.3.2制定移动模架施工专项管理制度制定移动模架施工检查和安全质量会议制度,每月进行一次移动模架安全质量检查评比活动,召开一次安全质量分析会,及时发现和排查安全质量隐患。
制定移动模架架子队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专项管理制度,对架子队队长、施工技术员、设备工程师、安全员及移动模架机械操作员登记建档,实行定人定岗,不经项目部移动模架安全质量专项管理领导小组同意,上述人员不得更换。
制定处罚制度,对违规行为严格处罚。
4.1.3.3抓好安全质量制度执行管理强化以下制度的管理:一是移动模架设备进场验取证收制度,设备及构配件进场必须具有“三证”和“一标志”: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
进场设备必须进行专门验收,并按有关规定要求,使用前对其安全系数、防护功能等进行必要的检查。
每套移动模架设备在完成2孔箱梁施工后,建设单位组织施工、监理、设备供应等单位对设备进行评审论证,评审合格后发合格证。
在进行评定前设备供应商应提供以下资料:设计图纸、工厂加工报告、预压报告、安装过程发现问题及解决报告。
二是做好设备运行中安全质量检查,每套移动模架完成12孔箱梁浇注或设备转场后,建设单位组织施工、监理、设备供应等单位对移动模架的主要构件及液压系统重新进行检查验收。
三是移动模架施工过程检查制度,移动模架是一种特殊的大型现浇制梁设备,为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处于安全可控状态,施工单位根据移动模架的施工特点及施工经验,针对移动模架拼装及移动模架在工作中的的安全状态和要求编制了12张移动模架施工过程安全检查表(主要涉及移动模架安装后、过孔前、过孔中、过孔后、浇筑前、浇筑后等),要求安全检查人员在每孔箱梁施工过程中进行对照检查,检查结果报现场监理人员复核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5、结论(1)厦深铁路采用移动模架制梁,解决预制梁架设和支架法制梁困难的难题,透过精细过程控制,能够达到同预制梁一样的质量,同时保证工程进度。
(2)移动模架制梁预拱度控制,主要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预压验证取得数据合理设置,并通过首跨梁进一步调整,基本通过前三跨梁的浇筑和观测,即可取得最合理的预拱度设置数据;另外,通过对移动模架的预压检验了理论计算及模架的安全可靠度。
(3)根据设计,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80%时进行初张拉,初张拉后,移动模架可以过孔的情况,通过研究移动模架提前过孔技术,在配合比上采用添加矿粉掺和料的办法,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保证了提前过孔的安全可靠,有力保证了制梁进度,实现11天/孔的进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