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山东建筑大学考研专业课复试-工程热力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复试建筑学专业综合

复试建筑学专业综合

山东建造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建造学专业综合》科目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1、建造构造(1)认识普通中小型民用建造的房屋构造,控制建造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普通主意。

(2)认识常见建造构配件的基本知识,控制建造重点部位的节点内容、构造措施及材料做法。

2、建造物理(1)了解室内气候及其影响因素,了解传热的基本方式及其特点,熟练控制稳定条件下平壁的热阻及围护结构最小热阻的计算;控制建造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

(2)了解日照的基本原理,控制采光口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对室内光芒分布的影响,控制采光计算图表的应用。

(3)了解建造声学的基本知识,控制体形设计主意、混响时光的计算,并能对厅堂的音质做出切合实际的分析。

3、建造力学与结构(1)认识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控制典型建造结构形式的构造特征和简化计算主意。

(2)理解各类结构体系与建造形式间的互相关系,认识多层、高层及大跨度建造结构体系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准确合理的举行结构选型及计划设计。

二、试卷结构1.考试时光180分钟,满分100分。

2.题型结构(1)建造构造(30分)(2)建造物理(30分)(3)建造力学与结构(40分)三、参考书目⑴、李必瑜等.《建造构造》( 上、下) 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造工第1 页/共2 页业出版社,2023年年.⑵、柳孝图.《建造物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造工业出版社,2023年年.⑶、吕令毅,吕子华.《建造力学》[M].北京:中国建造工业出版社,2023年年.⑷、宋占海.《建造结构设计》(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造工业出版社,2023年年.〔5〕、陈保胜.《建造结构选型》(第二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3年年.。

2019山东建筑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传热学B考试大纲

2019山东建筑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传热学B考试大纲

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传热学B》考试大纲山东建筑大学(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为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1.熟悉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2.掌握导热的基本定律——傅立叶定律及边界条件的类型;掌握单层、多层和复合平壁和圆筒壁导热的热阻计算法;了解临界热绝缘直径的概念;掌握肋壁的导热、肋片效率的计算。

3.了解非稳定导热过程的基本概念;掌握集总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掌握对流边界条件下一维不稳定导热的分析解与正常情况下的分析解;了解周期性边界条件下不稳定导热过程特征和计算。

4.了解二维稳态导热问题及非稳态导热过程的数值解法;了解差分格式稳定性的概念。

5.了解流动和热边界层理论的基本特点;了解相似理论基础;掌握常用相似准则数的物理意义,并能运用准则方程进行外掠平板对流换热的计算。

掌握管内受迫和外掠单管的对流换热的特征及其换热计算;了解大空间、有限空间自由对流换热的特征及计算。

6.掌握层流膜状凝结换热的计算及熟悉大空间饱和沸腾的三种状态。

7.掌握黑体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理解辐射力、辐射强度、灰体、有效辐射等重要概念;掌握角系数的定义和计算、物理意义和性质;熟悉由透热介质所隔开的两个或多个物体间辐射换热的基本计算方法及遮热板的定义。

8.了解对数平均温差的概念及其计算;了解换热器的效能和传热单元数的概念;了解顺流和逆流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

参考书目:《传热学》(第六版)章熙民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山东建筑大学考研专业课复试-管理信息系统考试大纲

2019山东建筑大学考研专业课复试-管理信息系统考试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复试大纲山东建筑大学(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为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考试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管理信息系统诞生、发展以及趋势;掌握与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的技术部件;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库技术以及通讯和网络技术;了解现代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主要应用,帮助学生了解组织中与组织间的各类应用系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和项目的组织管理。

参考书目:1.《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版),薛华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管理信息系统》,梅姝娥陈伟达,石油工业出版社3.《信息系统的组织、管理、建模》,陈国青,清华大学出版社考试时间及题型:2小时内完成为宜;题型应有基于概念和综合分析类题型。

考试内容:1、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与作用:要求掌握管理、信息和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结构;了解管理、信息和系统的概念以及系统集成的思想;了解信息系统在组织战略和管理变革中的作用。

2、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信息技术:要求掌握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信息系统的应用:要求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类型,信息系统的最新发展;掌握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联机分析处理、智能商务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以及管理者应用这些技术进行决策支持的方法。

理解信息系统对管理的影响和支持。

4、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开发: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开发方法;掌握系统规划的内容、作用、工作步骤、实施要点和常用方法;掌握系统分析的一般思路和常用方法,理解需求分析的概念和意义并能够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系统分析报告;掌握系统设计的概念、意义,理解系统设计的目的和任务,并能够编写系统设计文档;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步骤、系统转换的方法、系统维护的类型及策略、系统可维护性的评价。

山东建筑大学 工程热力学考研大纲

山东建筑大学 工程热力学考研大纲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6554 8814彰武1·1系统专专系统、外界、边界;开口系统(控制容积)、闭口系统(控制质量);绝热系统;孤立系统;简单可压缩系统。

课2000921·2平衡状态和状态参数院平衡状态、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平衡与稳定;平衡与均匀,状态参数,状态参数的特征;强度量与广延量;状态参数图与平衡状态。

济院1·3温度温标8#信箱同济大学四平路温度的物理概念;热力学温标、国际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的关系 655423 171·4压力 659 766743362 3039压力、压力的单位、系统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真空度。

471弄33623 0371·5状态方程济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常数、通用气体常数;范德瓦尔方程、范德瓦尔常数,临界点,维里方程。

336260 371·6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正门02 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可逆过程与准静态过程的联系与区别;可逆过程和准静态过程在状态参数图上的表示。

200092021-1·7循环 471弄33623 037循环、循环特性、正向循环(动力循环)、逆向循环(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可逆循环。

循环的经济性指标 6554 8814共济1·8功和热量 336260 37西门功和热量的定义、特征;可逆过程中的容积变化功(膨胀功或压缩功)及 8#信在p-v图的表示;可逆过程的热量及在温熵图T-s图的表示。

辅导第二部分气体的性质2·1理想气体及其混合气的性质理想气体、标准状态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气体的比热容、理想气体的比定压热容与比定容热容;理想气体比热容比(理想气体的比热容比等于绝热指数);迈耶公式。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以前称内能)与焓、任意过程的热力学能及焓的变化量Δu、Δh;理想气体熵变的定义、计算式与适用范围。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折合分子量、折合气体常数;质量分数、摩尔分数、体积分数及相互关系;折合分子量和折合气体常数计算。

工程热力学科目考试大纲

工程热力学科目考试大纲

工程热力学科目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目的《工程热力学》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校自行命题的考试科目。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对于流体力学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水平,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应考人员应根据本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自行组织学习内容和掌握有关知识。

本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热能与机械能转换的基本理论。

考试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求解有关热工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工程热力学的有关物质热力学性质、热能有效利用以及热能与其它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各种热工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及定义、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和蒸汽的性质、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实际气体的性质、气体与蒸汽的流动、压气机的热力过程、蒸汽动力装置循环、制冷循环和理想气体混合物及湿空气等内容。

(一)基本概念及定义1、基本要求理解热力系统、外界、状态参数、功、热量、平衡状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热力循环等基本概念。

掌握状态量和过程量、准静态过程和可逆、热力学能和热量、膨胀功和有用功等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的计算,可逆过程的判定。

2、考试范围1)热力系统2)状态参数3)可逆过程3、考核知识点1)热力系统的分类2)功和热量的区别、可逆过程功和热量的计算公式3)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的计算。

4、考核要求1)识记(1) 热力系统及相关概念;(2) 外界、状态参数、功、热量、平衡状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热力循环等基本概念。

2)理解(1)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概念;(2) 膨胀功、推动功和技术功等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 热力循环的概念理解;(4) 状态参数概念理解。

3)简单应用(1) 热力系统的分类;(2) 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的计算。

2019山东建筑大学考研专业课复试-《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复试大纲

2019山东建筑大学考研专业课复试-《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复试大纲

《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复试大纲山东建筑大学(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为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一、考试大纲性质《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涉及《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和《钢结构设计原理》三门课程,这些课程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重要课程,是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必需基础。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考生。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1. 绪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过程、主要优缺点及应用范围;本课程的特点。

2.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钢筋:钢筋的典型应力应变关系;钢筋的种类和级别,钢筋的冷加工。

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抗拉强度。

混凝土的变形:一次短期加载时的应变性能,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共同工作的基本条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机理,保证钢筋和混凝土间粘结力的措施。

重点:钢筋强度指标和变形能力指标,混凝土的主要强度指标及其收缩徐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3.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极限状态的定义及分类。

可靠度、可靠指标等的一般概念。

承载能力限状态计算方法:设计表达式,作用的概念及类型,荷载标准值,荷载准永久值。

作用效应的概念与类型,荷载分项系数,荷载效应组合的一般表达式。

结构抗力的概念及抗力设计值的一般表达式,材料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及材料强度分项系数。

2013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复试《工程热力学》科目考试大纲

2013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复试《工程热力学》科目考试大纲

复试《工程热力学》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考查学生对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必要的分析计算方法,能够分析热力学规律,解决与热力学有关的相关专业问题,具有从事本专业深入研究的基本素质。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理论(60分)综合应用(20分)考核能力(2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30分)问答题(30分)计算题(40分)三、考查内容及要求1、基本概念要求了解工程热力学常用的一些术语,概念和方法。

应透彻理解热力系统、温度、平衡状态等概念。

对闭口系统、开口系统、绝热系统、孤立系统与非孤立系统有清楚的理解。

掌握状态参数及特性。

2、气体的性质了解理想气体模型的特点。

掌握理想气体分压力和分容积定律。

3、热力学第一定律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及应用。

了解膨胀功、技术功、流动功及轴功的区别和联系,深刻理解热量和功量不是工质状态参数而是过程函数。

理解内能和焓物理意义及焓在热工计算中应用。

掌握能量方程各项意义。

4、理想气体过程及气体压缩了解定容、定压、定温和绝热过程,熟悉在P-V图,T-S图上过程曲线位置。

了解定温、定熵、多变三种不同压缩方式耗功的特点。

5、热力学第二定律掌握热力学中第二定律的表述及意义,了解熵的方程。

掌握卡诺定理的意义及其相关的计算对过程特征(可逆、能实现、不能实现)进行判别。

6、水蒸气了解水蒸气基本热力过程,掌握水蒸气基本热力过程及其特点。

7、湿空气掌握基本概念。

湿空气各参数计算公式及相互关系。

掌握湿空气的基本热力(加热、冷却、加湿)过程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8、动力循环了解朗肯循环及提高朗肯循环的基本效率的途径。

9、制冷循环掌握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及其提高制冷系数的基本途径。

了解对制冷机的基本要求。

四、考试用具说明考试需要携带计算器、直尺等工具。

五、主要参考书目《工程热力学(第五版)》. 廉乐明、潭羽非、吴家正、朱彤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

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

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及拟录取办法一、复试时间1、复试安排在3月28-30日进行。

2、参加加试和笔试超过2小时以上复试科目的考生,在上述时间提前1天到学院报到,报到时间为8:30-9:00,考试时间安排在上午9:30开始。

复试前2天,复试考生名单在学校研究生处网站公布(动态)。

二、招生学科及计划*注:1、“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拟调剂人员仅接收优秀生源;2、根据复试总体情况,拟招生计划可做适当调整。

三、调剂说明调剂考生(含校内调剂)请在中国研招网调剂系统内填报志愿。

四、拟录取总成绩1、笔试成绩不合格(少于60分)、或面试成绩不合格(少于90分)、或复试成绩不合格(少于18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2、复试专业笔试科目见招生简章;调剂考生的复试科目在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中任选两门,但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

3、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生。

五、拟录取办法(一)拟录取程序在同一专业和培养方式(全日制、非全日制)内,按照一志愿考生、调剂考生分开排序。

若一志愿考生或调剂考生的复试合格人数少于其招生计划时,计划可调剂使用。

录取成绩相同时,复试成绩高者优先。

(二)相近学科(培养方向)调剂录取复试合格但未被一志愿报考学科(培养方向)录取的考生,按拟录取总成绩由高到低征求考生意见,可调剂至有缺额的学科(培养方向),并签订学科(培养方向)调剂录取确认书。

(三)拟录取结果公示与确认全部学科复试结束3天内,拟录取名单在学校研究生处网站公示。

调剂考生在接到拟录取通知24小时内,登陆研招网确认接收我校拟录取通知,未按规定时间确认者,视作放弃录取资格。

六、其他1、请考生近期关注我校复试安排的有关通知,复试前确定复试笔试科目;2、根据复试时间安排,考生28日上午8:00-12:00在BW008报到并完成资格审核后,请到学院教学办(科技楼KJ618)报到;全天可到校医院查体,体检时请携带身份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建筑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热力学》考试大纲
山东建筑大学(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为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参考书目:
《工程热力学》(第六版)廉乐明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沈维道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1·1 系统
系统、外界、边界;开口系统(控制容积)、闭口系统(控制质量);绝热系统;孤立系统;简单可压缩系统。

1·2 平衡状态和状态参数
平衡状态、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平衡与稳定;平衡与均匀,状态参数,状态参数的特征;强度量与广延量;状态参数图与平衡状态。

1·3 温度温标
温度的物理概念;热力学温标、国际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的关系
1·4 压力
压力、压力的单位、系统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真空度。

1·5 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常数、通用气体常数;范德瓦尔方程、范德瓦尔常数,临界点,维里方程。

1·6 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
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可逆过程与准静态过程的联系与区别;可逆过程和准静态过程在状态参数图上的表示。

1·7 循环
循环、循环特性、正向循环(动力循环)、逆向循环(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可逆循环。

循环的经济性指标
1·8 功和热量
功和热量的定义、特征;可逆过程中的容积变化功(膨胀功或压缩功)及在p-v图的表示;可逆过程的热量及在温熵图T-s图的表示。

第二部分气体的性质
2·1 理想气体及其混合气的性质
理想气体、标准状态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气体的比热容、理想气体的比定压热容与比定容热容;理想气体比热容比(理想气体的比热容比等于绝热指数);迈耶公式。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以前称内能)与焓、任意过程的热力学能及焓的变化量Δu、Δh;理想气体熵变的定义、计算式与适用范围。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折合分子量、折合气体常数;质量分数、摩尔分数、体积分数及相互关系;折合分子量和折合气体常数计算。

理想气体混合气的分压力定律和分体积定律;利用摩尔分数计算分压力。

混合气体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及混合气过程的熵变计算式。

2·2 水和蒸汽的性质
饱和状态、饱和状态的温度和压力;水定压汽化过程的p-v图及T-s图:临界点、饱和液线饱和干蒸汽线、未饱和液区、湿蒸汽区和过热区、过冷液、饱和液、湿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干度、湿饱和蒸气比体积、热力学能、焓及熵的计算;汽化潜热。

2·3 湿空气
湿空气、水蒸气的分压力及干空气分压力;饱和湿空气、未饱和湿空气;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含湿量d、湿空气的焓h,湿空气的密度ρ,湿空气的露点温度与干球温度;湿空气的焓和焓—湿图;湿空气状态参数的确定。

第三部分气体的热力过程
3·1 理想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
多变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定熵过程(可逆绝热过程)、定容过程及过程方程、在p-v图和T-s图上的表示;理想气体多变过程中热力学能、焓及熵变计算;多变过程中气体的比热容;多变过程中的容积变化功、多变过程中的技术功、多变过程的热量;p-v图及T-s图各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多变过程的分析。

3·2 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水蒸气定压过程、绝热过程、定容过程、定温过程的计算与分析;水蒸气的压力和干度;水蒸气的节流。

3·3 湿空气的热力过程
湿空气加热过程、冷却去湿过程、绝热增湿过程、绝热混合过程、干燥过程、等温加湿过程、蒸发冷却过程的表示与计算、热量和加湿量计算。

第四部分热力学第一定律
4·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4·2 膨胀功、技术功、轴功和流动功
可逆过程的容积变化功;技术功、技术功的计算及在p-v图上表示;轴功、技术功、膨胀功、流动功的联系与区别。

4·3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表述和一般表达式;闭口系第一定律的解析式及在过程、循环和孤立系中的应用;稳流开系第一定律表达式和应用;能量方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4·4 喷管内气体的流动
气体在喷管(或扩压管)内流速变化的压力条件和几何条件;滞止过程、滞止参数;音速、马赫数;临界截面、临界压力、临界温度、临界压力比;喷管内流速和流量分析及计算、背压和背压对收缩喷管及缩放喷管的流速和流量的影响;气体在扩压管中流动;速度系数和能量损失系数及气体在喷管内不可逆流动。

4·5 绝热节流
绝热节流的特征、气体的焦耳—汤姆逊系数、转回温度和转回曲线。

4·6 压气机的热力过程
压气机分类和特征;单级活塞式压气机的理论耗功;余隙容积、余隙容积百分比、容积效率、余隙容积对压气机理论耗功的影响;多级压缩级间冷却及各级的增压比、多级压缩级间冷却耗功计算、活塞式压气机定温效率;叶轮式压气机绝热效率及压气机所需的功。

第五部分热力学第二定律
5·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及其一致性
5·2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卡诺循环的组成、卡诺循环的热效率、卡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和卡诺热泵循环的供暖系数;卡诺定理及其推论。

5.3 平均吸(放)热温度和多热源热机的热效率
系统在可逆过程中的平均吸(放)热温度、概括性卡诺循环(如斯特林循环)的热效率。

5·4 克劳修斯积分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和积分等式、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及过程进行判据。

5·5 熵和熵方程
熵的定义、不可逆过程熵变的计算;熵流、熵产;一般开系熵方程、闭口系熵方程、稳态稳流系统熵方程。

5。

6 作功能力损失与熵产
热量的可用能、闭口系的作功能力、稳流开系的作功能力、系统作功能力损失和熵产。

第六部分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及实际气体性质
6·1 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亥姆霍兹函数F和吉布斯函数G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6·2 麦克斯伟关系
吉布斯方程;麦克斯韦关系;体积膨胀系数、等温压缩率、压力温度系数及其相互关系。

6·3 熵、热力学能、焓及比热容容的一般表达式
第一ds方程及第二ds方程;热力学能的一般方程、焓的一般方程、
的一般关系。

6·4 普遍化状态方程和通用压缩因子图
压缩因子及其物理意义;对比参数、对应态原理;通用压缩因子图。

第七部分热力循环
7·1 循环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循环分析的目的和方法;第一定律分析法、第二定律分析;空气标准。

7·2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
基本蒸汽动力循环—朗肯循环构成、p-v图和T-s图、利用图或表确定各状态点参数、朗肯循环的热效率;蒸汽参数对热效率的影响分析;再热循环构成、p-v图和T-s图、利用图或表确定各状态点参数、循环的热效率和分析;抽汽回热循环构成、p-v图和T-s图、抽汽量、利用图或表确定各状态点参数、循环的热效率和分析。

7·3 制冷装置循环
逆向卡诺循环;制冷量;压缩空气制冷循环构成及T-s图、制冷系数、制冷量与循环增压比关系;回热式压缩空气制冷循环;压缩蒸汽制冷循环构成、T-s 图和logp-h图、利用图或表确定各状态点参数、制冷系数;制冷剂性质;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构成、热能利用系数、吸收式与压缩式制冷的比较与分析;热泵循环的一般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