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2015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15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供大家参考!高考满分作文每年都是关注度比较高的,更多关于满分作文的文章请访问!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材料作文,泉水在地下蓄积。
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2015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手机被扔到了一边,混账东西吵死了,是的这是一天我的清晨,以一个骂手机的方式开启了全新的一天,转了一个身,不知过了多久只觉迷迷糊糊的样子。
天啊,七点了,说好的晨读呢!起这么早对得起苍天吗?这个吗,不是昨晚——行了不要找借口了,还不快去干你该干的事,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干起了口水仗。
昨晚是什么情况呢?一哥们在打游戏,我在床上想做安静的美男子,下面的话就不多说了。
反正我是不停地说睡吧睡吧,结果越说越清醒,好吧,承认这是我的无能,对,就是事与愿违,南辕北辙,好吧还有什么词来形容呢!多么努力练着书法,好吧,我的字不能称书法,好高大上的样子啊!那就说我练字好努力啊!一张纸又一张纸,最后有点累,是的,的确是有点累,写一两个字抬头看看面前的女孩,她好像有点不好意思,我实在想说我对你真的没有什么意思,只是我有点累抬头然后你又刚好在我前面,你又在找借口,好吧,我承认,我在找借口,当时我却是在想,你是我女朋友多好,这个念头只持续了一秒钟就没了,我也不知道它跑到哪里去了。
不过遗憾的是我旁边的女孩她走了,书桌上的书也走了,她去寻找自己的梦想去了,谢谢你陪伴我几个月,看着我的字一点一点变好看,是的,你听不到了,或许你不领我的情,我只知道你的名字,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连名字都忘记,那个时候我们这是曾经认识的陌生人,但愿你幸福,一次我偶然看到你的右手中指有一个戒指。
下午呢想到隔壁老王家串串门,结果呢!我现在都还在想着,是的我把隔壁王安石纪念馆当自己家了,哪里可真是一个福地,别致典雅,古朴,颇有风韵的,来抚州一定要来看看啊,来看看这位孤独的老王。
泉水的混搭——湖北省2015高考卷作文题评析

泉水的混搭——湖北省2015年高考卷作文题评析-中学语文论文泉水的混搭——湖北省2015年高考卷作文题评析史绍典湖北省2015年高考作文题,以一则轻快的抒情式的科普桥段,演绎自然界泉水的形成,及其“应该”由此而带来的感悟,成就了鄂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的收官(2016年始,高考命题又将由相关省的“自主”收归“国有”)。
揣想命题者的命意,是力图唤起对“默默不语”者的留意,并彰显任何“众人瞩目”的光鲜外表,均根植于“默默不语”的奉献。
这当然属励志型的正能量。
命题者自话考试完后,“湖北省考试院专家”,发布了“2015年高考湖北卷评析”。
其作文部分,是这样的,“作文题型为情境类材料作文。
泉水在地下默默地蓄积,一旦喷涌而出,便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然而,地上的喷泉引人瞩目,地下的泉水却鲜有关注。
同一种泉水竟有如此不同的‘际遇’,其中所隐含的人生哲理,很容易引发考生的联想,从而富有个性和创意地表达自己关于人生、生命、成长等的认识和思考。
‘蓄积’与‘喷涌’的关联简单明了,却有着多向立意的可能‘耕耘与收获’‘过程与结果’‘个人与集体’‘积累与成功’‘准备与机遇’‘位置与价值’‘先与后’等,都不难进入考生的视野和笔底。
而‘众人瞩目’与‘鲜有关注’的鲜明对照,则可能促使考生展开‘现象与本质’‘片面与全面’‘局部与整体’‘孤立与联系’‘静止与发展’‘感性与理性’‘眼前与长远’等的思辨。
试题在凸显可写性的同时,还较好地解决了防套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浅思维习惯下应试作文模式的泛滥,能够更为有效地落实高考作文的测量目标。
”不错!聊备一说。
网上有一段话,有点意思,似可为注脚,“近些年高考作文题不断创新、破冰,但一些精明的语文老师、考生,早已看透了这些花拳绣腿的底牌,暗自发笑。
他们手持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三大辩证法宝器,再携相生相成、刚柔相济两样祖传短兵器,简直无往而不利。
”诚以为,这是对线性思维下多种关系罗列的一种简单应对。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卷,含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湖北卷,含解析)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shè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ɡ)袖B.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én)别.(bié)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答案】B【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选A项。
B项中,“博奕”错误,本意是下棋的意思。
所以应为“博弈”。
C项中,“灸手可热”错误,应为“炙手可热”。
D项中,“溃乏”错误,应该是“匮乏”。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2015年语文(湖北卷) 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shè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ɡ)袖B.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én)别.(bié)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答案】B【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选A项。
B项中,“博奕”错误,本意是下棋的意思。
所以应为“博弈”。
C项中,“灸手可热”错误,应为“炙手可热”。
D项中,“溃乏”错误,应该是“匮乏”。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2015各地高考作文

2015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范儿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
“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2015年新课标I全国(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2015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2015年湖北卷(适用地区:湖北)高考作文题:喷泉与泉水,材料作文。
作文材料为:泉水在地下蓄积。
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2015年重庆卷高考作文题: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让公交车等下他妈妈,过几分钟,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埋怨,这时残疾妈妈拖着腿上车了,所有人都沉默了,考生按照这个材料进行发挥。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作者:赵燕来源:《作文通讯·初中版》2015年第10期泉水在地下蓄积。
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数年泉涌,终成史诗莫芷涵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活成一部史诗。
我曾这样想。
——题记曾去济南观泉,泉沫纷繁的喷泉如飞絮泼洒。
我问身边的老人,要多久才能形成如此壮阔的美景?十年,二十年?老者笑着回答:成百上千个十年!在地下默默涌动了漫长岁月,才造就了有朝一日的绚烂喷薄。
我心生感慨,脑中浮现出了一个清瘦却坚毅的身影——越王勾践。
早在吴宫,为图复国大计的他,顽强忍受着精神、肉体的双重折磨,对吴王夫差假意恭顺,最终感动吴王,被放回国,让日后雪耻有了机会。
回国后,“十年生聚,十年教养”,算下来,整整二十年!勾践依旧隐忍不发,精心策划,蓄积力量。
他置胆于座,饮食尝之,日夜提醒自己不忘会稽败辱之耻。
二十年来,他食不重味,衣不重彩,殚精竭虑,磨砺身心。
他训练军队,鼓励生产,虚心听从别人的建议,救济贫苦百姓,为将来灭吴雪耻积聚力量。
正是他二十年的隐忍坚持,养精蓄锐,等待有利时机,奋发图强,最终如愿以偿灭吴雪耻,成就霸业。
一代文学大师曹雪芹又何尝不是如此!《红楼梦》这部巨著内涵丰富,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玄妙深厚,令后人痴迷赞叹,那其中蕴藏的宝藏似乎永远也挖掘不完。
这部著作是如何诞生的呢?曹雪芹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研究。
他是诗人,也是画家,在各个艺术领域都有较深造诣。
创作《红楼梦》,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泣血,句句锥心。
《红楼梦》的诞生,得益于他早年多领域的广泛研究与积累,归功于他“十载”“五次”的蓄积磨砺。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湖北卷,含答案)不分版本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湖北卷,含答案)不分版本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
全卷总分值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考前须知: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根底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题3分〕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shè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ɡ〕袖B.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én〕别.〔bié〕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假设金汤C.笃信聪明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3.依次填入以下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屡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 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 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 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4.以下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方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2015湖北高考作文立意

2015湖北高考作文立意【篇一:2015湖北语文高考试题(附带作文详解)】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 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 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 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 甄别色彩最终适量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泉水在地下蓄积。
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态度
潘?h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微则无声,巨则汹涌。
当一道道水流缓缓聚集,在地下蓄积成泉水,最后喷薄而出,惊叹与感慨随之而来。
泉水与喷泉实为一体,要说不同,唯在态度。
谦逊与隐忍是泉水的态度。
当它还未邂逅大气,在昏暗的岩层里蓄积,一条条细小的水流在蜿蜒的地下仿佛攀登绝壁深渊。
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却不能放弃,也从未放弃。
也许这其中不会有太多甘甜,但它是否把这看作一场
完善自己的旅行?默默无语、步步蓄积的它等待的是将来的万人瞩目。
泉水幽幽,几经波折,它的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它的少言寡语是一种隐忍,固然谦逊,也因执着。
追求与骄傲是喷泉的态度。
当它遇到机会,随着惊喜的进发,终于涌出地面,不断的蓄积与充实使它终于展现出让人惊叹的光彩,它不断地向外喷涌,兴奋张扬。
此刻的光彩夺目正是经历了无数隐忍、无数曲折,它不停进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赢来声声喝彩。
但此时此刻,又有谁理解,是长年埋藏于地下不见天日的隐忍,才迸发出如今的宏伟奇观,生生不息。
当蓄积于岩层下的泉水涌出地面成为喷泉,在万人瞩目之后汇成溪流,它度过艰难获得荣光,最终归于平静。
它们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以同样的态度努力着,被人看到的永远是光彩,付出的永远是艰苦。
这是水的态度,它的“上善”之性。
自然之道也如此,幼虫化茧成蝶;雏鸡破壳而出;雄鹰将幼鹰推下悬崖……生活之道亦如此,左思深居简出,发奋勤学,忍受嘲讽,终于创作出后人叹为观止的《三都赋》,以至于一度“洛阳纸贵”;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最终成为杰出的军事家,胸怀气度让人钦佩……
水能以己之身,映射万物,阅世无数,本心不变,其中奥妙,便在于态度。
无论到达怎样的高度,心中都不能忘记
曾经的曲折和艰苦,静如止水,平和等待。
“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泉水与喷泉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也是内心的考验,唯有默默蓄积,方能喷涌成灿烂的喷泉,这是水的态度,也是人应有的内心高度。
教师点评
借物论理,重要的是抓住“物”之本性。
喷泉与泉水,本为一物,形态各异而已,正如做人,也常常会有身份、地位、处境的不同变化。
用怎样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变化,是作者思考的问题。
“无论到达怎样的高度,心中都不能忘记曾经的曲折和艰苦,静止如水,平和等待”,作者从喷泉与水的转换中悟出了水的“上善”之性,认为这不仅是自然之道,也是人应有的内心高度。
由物及人,发人深省。
小作者在材料提示下另辟蹊径,联想丰富,思虑高远,文章因此大气从容;语言简练成熟,适当引用名言及诗句更增加了思辨的内涵和文化底蕴。
(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