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抗冻试验检测记录(快冻法)

合集下载

混凝土抗冻记录

混凝土抗冻记录
河南黄河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混凝土抗冻试验原始记录
委托单编号 工程名称 强度等级 成型方式 试件尺寸 C 人机 mm 抗渗标号 养护条件 试验开始日期 委托日期 单位工程名称 P 年 抗冻标号 F 成型日期 坍落度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配合比编号 月 日 试验完成日期
m
试验报告编号
试验记录编号 结构部位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d 要求:mm,实测:mm 对比试件龄期 d 试验方法
抗冻试件龄期
冻融循环次数n 次 相对动弹性模量试验 试验前基振频率试验 试样 编号 1 2 3 动弹模量:Mpa 相对动弹性模量:% 强度损失率(%) 冻 融 前 试 件 抗 压 强 度 Mpa 5 编号 单块值 平均值 1 2 3 冻 融 后 试 件 抗 压 强 度 Mpa 5 编号 单块值平均值 备注 1 2 3 冻 融 前 试 件 重 量 Kg 5 重量损失率(%) 编号 单块值 平均值 1 冻 融 2 后 3 试 件 重 4 量 Kg 5 编号 单块值平均值 备注 1 2 3 1 2 3 4 5 6 基振 试样 频率 平均 编号 (Hz) 1 2 3 动弹模量:Mpa 1 2 冻融后基振频率试验 3 4 5 6 基振 频率 平均 (Hz)
主要计量 器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报告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报告
结果
最大冻融循环试验次数N(次)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ωn(%)
冻融循环试验后抗压强度损失率Δfc(%)
确定抗冻等级
(4) 快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结果
试件
编号
试验
日期
检测项目
标准
规定值
试验
结果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Wn(%)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P(%)
冻结温度范围(℃
每次冻结降温历时
每次冻结时间
融化温度范围(℃)
每次融化时间
(2) 混凝土使用材料情况
材料名称
材料产地
品种规格
报告编号
施工拌和用料量(kg/m3)
水泥
掺和料1
掺和料2
细骨料
粗骨料
外加剂1
外加剂2
拌和水
(3) 慢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结果
试件
编号
试验
日期
检测项目
标准
规定值
试验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委托编号
施工部位记录编号
代表数量报告日期
(1) 技术条件
设计强度等级
设计抗冻等级
理论配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报告编号
理论配合比
施工配合比
工地拌和方法
工地捣实方法
制件捣实方法
制件时坍落度(mm)
制件时扩展度(mm)
制件维勃稠度(s)
制件日期
试件尺寸(mm)
养护方法
龄期(d)
混凝土耐久性系数K
确定抗冻等级
检测评定依据:
试验结论:
试验复核批准单位(章)

混凝土抗冻实验报告

混凝土抗冻实验报告

混凝土抗冻实验报告标题:混凝土抗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混凝土抗冻实验,研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了解各因素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为混凝土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中易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从而导致其物理性能下降,进而引发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因此,研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十分重要。

本实验采用冻融试验的方法,通过观察混凝土试样在冻融循环中的变化,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混凝土试样:按照设计配制好的混凝土配合比,制备混凝土试样。

2. 制备试样: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均匀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无气孔。

3. 养护试样:将模具中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养护,以确保其获得足够的强度。

4. 进行冻融试验:将养护好的混凝土试样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

每个循环包括一次冻结和一次解冻,循环次数根据需要进行多次。

5. 观察结果:每次循环后,观察混凝土试样的物理性质变化,如表面开裂情况、质量损失、强度下降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多次冻融循环试验,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1. 表面开裂:混凝土试样在冻融循环中容易出现表面开裂的现象。

开裂程度与混凝土配合比以及试样的尺寸有关。

配合比较低和试样尺寸较大的试样开裂程度较为严重。

2. 质量损失:混凝土试样在冻融循环中存在质量损失。

质量损失主要体现在试样表面的剥落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冻融循环导致混凝土内部的膨胀和收缩。

3. 强度下降: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明显下降。

这是由于冻融循环导致试样内部的微裂纹和孔隙增加,破坏了混凝土的整体结构,降低了其抗压强度。

根据以上观察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与配合比和试样尺寸密切相关。

合理的配合比和适当的试样尺寸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 冻融循环导致混凝土表面的开裂和质量损失,对混凝土的物理性能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因此,在混凝土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到冻融循环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记录(一)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记录(一)

材料产地
品种规格
报告编号
施工拌和用料量(kg/m3)
(3) 慢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
冻融循环试验次数N (次)
检测项目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质量 G 0 (g)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 G n (g)
N 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ω n (%) Δω n =[(G 0-G n)/G 0]×100
试件承压面积A (mm2) 对比试件破坏荷载P 0(kN)
对比试件抗压强度f c0(MPa) f c0=P 0/A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破坏荷载P n(kN)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抗压强度f cn(MPa) f cn=P n/A
N 次冻融循环试 =[(f c0-f cn)/f c0]×100
每次冻结时间
材料名称 水泥
掺和料1 掺和料2 细骨料 粗骨料 外加剂1 外加剂2 拌和水
设计抗冻等级
理论配合比报告编号
施工配合比
工地捣实方法
制件捣实方法
制件时扩展度(mm)
制件维勃稠度(s)
试件尺寸(mm)
养护方法
冻结温度范围(℃
每次冻结降温历时
融化温度范围(℃)
每次融化时间
(2) 混凝土使用材料情况
N 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P (%) P =(f n2/f 02)×100
混凝土耐久性系数K =P ×N /300 确定抗冻等级
附注:
冻融循环试验次数N (次)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确定抗冻等级
(4) 快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

混凝土抗冻试验记录(快冻法)

混凝土抗冻试验记录(快冻法)

1 25次 2
3
1 50次 2
3
1 75次 2
3
1 100 次2
3
冻融循环前:
外观 冻融循环后: 质量 检查
备注:混凝土抗冻等级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至不低于60%或质量损失率≤5%时最大冻融循环次数 来确定。
依据标准:GB50204-2015 GB/T50082-2009
公式:ΔWni=(W0i-Wni)/W0i×100
Wni(g)
N次冻融循 环后第i个 试件的质 量损失率 ΔWni(%)
N次冻融循 环后一组试 件的平均质
量损失率 ΔWn(%)
冻融循环 前第i个试 件横向基 频初始值
f0i(Hz)
N次冻融循 环后第i个 试件横向基 频fni(Hz)
N次冻融循 环后第i个 试件的相对 动弹性模量
Pi(%)
N次冻融循 环后一组 试件的相 对动弹性 模量P(%)
检验结论:
审核:
Pi=f2ni/f20i×100 试验:
混凝土抗冻试验记录
委托单位:
委托日期:
工程名称
抗冻等 级
统一编号
使用部位
冻融循 环次数
试验编号
试件尺寸
100mm×100mm×400mm
强度等 级
检验类别
试件龄期
标养24d,(20±2)℃水中浸泡4d
成型日 期
养护条件
冻融 循环 次数 及日

冻融循环
试件 前第i个试 编号 件质量
W0i(g)
N次冻融循 环后第i个 试件质量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快冻法)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用快冻法测定水泥混凝土抵抗水和负温共同反复作用的能力。

本方法适用于以动弹型模量、质量损失率和相对耐久性指数作为评定指标的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

本方法特别适用于抗冻性要求高的水泥混凝土。

2、试样制备(1)试样制备应符合T0551的规定。

采用100mm x 100mm x 400mm 的棱柱体混凝土试件,每组3根,在试验过程中可连续使用。

除制作冻融试件外,尚应制备中心可插入热电偶电位差计测温的同样形状、尺寸的标准试件,其抗冻性能应咼于冻融试件。

(2)也可以是现场切割的试件,尺寸为100mm x 100mmx 400mm。

3、试验步骤(1)按T0551《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规定进行试件的制作和养护。

试验龄期如无特殊要求一般为28d。

在规定龄期的前4d, 将试件放在20C±2C的饱和石灰水中浸泡,水面至少咼出试件20mm (对水中养护的试件,到达规定龄期时,可直接用于试验)。

浸泡4d后进行冻融试验。

(2)浸泡完毕,取出试件,用湿布擦去表面水分。

按T0564《水泥混凝土动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共振仪法)》测横向基频。

并称其质量,作为评定抗冻性的起始值,并做必要的外观描述。

(3)将试件放入橡胶试件盒中,加入清水,使其没过试件顶面约1mm-3mm (如采用金属试件盒,则应在试件的侧面与底部垫放适当宽度与厚度的橡胶板或多根直径3mm的电线,用于分离试件和底部)。

将装有试件的试件盒放入冻融试验箱的试件架中。

4、按规定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次冻融循环应在2h-5h完成,其中用于融化的时间不得小于整个冻融时间的1/4。

(2)在冻结和融化终了时,试件中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18 C±2C和5± 2C .中心温度应以测温标准试件实测温度为准。

(3)在试验箱内,各个位置上的每个试件从3C降至-16C 所用的时间,不得少于整个受冻时间的1/2,每个试件从-16 C升至3 C所用的时间也不得少于整个融化时间的1/2,试件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8 C。

JJ0513水泥混凝土抗冻试验检测记录(快冻法)_部课题

JJ0513水泥混凝土抗冻试验检测记录(快冻法)_部课题

循环 次数
试件 编号
循环后试件 质量测值 (kg)
循环后横向 基频测值 (Hz)
单个试件质 量损失率 (%)
单个试件相 对动弹模量
(%)
质量损失率 平均值 Wn(%)
相对动弹模 量平均值 Kn( 注:
试件的最大抗冻循环次数
试验:
复核:
日期:



第 1 页,共 1 页
JJ0513
水泥混凝土抗冻试验检测记录表(快冻法)
试验室名称:
记录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 编号
混凝土种类 试件编号
冻融试验前的试件质量(kg)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成型日期 试验日期
养护条件 试验前试件的横向基频(Hz)
循环前试件外观

混凝土抗冻试验记录

混凝土抗冻试验记录

时坍 落度
220
制件时扩展度(mm)
490
制件维勃稠度 (s)
/
(mm)
制件 日期
2010.7.1
试件尺寸(mm)
100*100*400
养护方法 标养
龄期 (d)
28d
冻结温度范围(℃
-18±2℃
每次冻结降温历 时
2.5h
每次
冻结
3.8h
融化温度范围(℃)
5±2℃
每次融化时间
1.3h
时间
(2) 混凝土使用材料情况
冻结时间 3:15 7:01 10:50 14:40 18:32 22:15 2:02 5:50 9:36 13:26 17:15 21:04 0:50 4:41 8:26 12:13 16:05 19:50 23:40 3:30 7:15 11:02 14:50 18:40 22:22 2:15 6:00 9:48 13:38 17:25 21:15 1:01 4:50
8:50
10:07
8:32
120
2010.8.17
12:40
13:57
12:20
121
2010.8.17
16:30
17:44
16:08
122
2010.8.17
20:14
21:34
19:56
123
2010.8.18
0:02
1:20
23:45
124
2010.8.18
3:48
5:08
3:32
125
2010.8.18
11:14
12:31
10:57
108
2010.8.15
15: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测值 基频测值 量损失率 对动弹模量 平均值 量平均值
编号
外观
(kg)
(Hz)
(%)
(%)
Wn(%)
Kn(%)
相对耐久性指数Kn(%) 备 注:
试件的最大抗冻循环次数
试验:
复核:
日期:



第 1 页,共 1 页
水泥混凝土抗冻试验检测记录表(快冻法)
试验室名称:
记录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样品描述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成型日期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混凝土种类 试件Biblioteka 号冻融试验前的试件质量(kg)
养护条件 试验前试件的横向基频(Hz)
循环前试件外观
循环 次数
试件 循环后试件 循环后横向 单个试件质 单个试件相 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模 循环后试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