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PPT优质课件(共18张)
合集下载
《喜看稻菽千重浪》ppt课件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通讯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 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
通讯的类别: 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通讯的特点: 生动性、完整性、评论性。 (新闻性 文学性)
通讯与消息相比
报道对象
内容
表 达 方 式
时效性
通讯
侧重写人 详细完整
记叙、描写、抒 情、议论、说明 等(灵活)
我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水稻长得像高 粱一样高,稻穗长得像扫把一样长,米粒长 得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坐在水稻下面 乘凉……
成果与荣誉
1960 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1973 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1974 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 同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1 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5 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 金质奖章。 1987 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获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 1989 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 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3 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 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1964年7月5日,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 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 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勇于担当,不断进取)
3、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①围绕主题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 ②多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个性丰满。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通讯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 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
通讯的类别: 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通讯的特点: 生动性、完整性、评论性。 (新闻性 文学性)
通讯与消息相比
报道对象
内容
表 达 方 式
时效性
通讯
侧重写人 详细完整
记叙、描写、抒 情、议论、说明 等(灵活)
我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水稻长得像高 粱一样高,稻穗长得像扫把一样长,米粒长 得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坐在水稻下面 乘凉……
成果与荣誉
1960 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1973 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1974 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 同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1 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5 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 金质奖章。 1987 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获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 1989 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 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3 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 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1964年7月5日,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 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 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勇于担当,不断进取)
3、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①围绕主题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 ②多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个性丰满。
人教版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以记叙为主,适当地插入了议论和抒情, 请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言,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 (示例)原句:有人说,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 信心……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 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他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 作用:这段议论高度赞美了袁隆平有胆识有眼光、坚持真理 的创新精神,表达了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
②淤.泥( yū ) ⑤贬.斥(biǎn ) ⑧一蔸.( dōu )
③籼.稻( xiān ) ⑥花蕊.( ruǐ ) ⑨饥馑.(jǐn )
2.识字形
①埂梗((ɡɡěěnngg
) )
田埂 梗阻
哽(ɡěng ) 哽咽
③砭贬((bbiiāǎnn
) )
褒贬 针砭
馑( ②谨(
jǐn jǐn
瑾( jǐn
) 饥馑 ) 谨慎 ) 瑾瑜
④孽蘖((
niè niè
) 分蘖 ) 孽障
3.辨词义
(1)流传·留传 [辨词]“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指遗留下 来传给后代。 [选词]①梁山伯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被后人广 为__流__传__。 ②这个秘方是祖上_留__传___下来的。 (2)从而·进而 [辨词]“从而”用来引出目的或结果;“进而”表示在 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表递进关系。 [选词]①春秋末期,吴国为什么能击败齐楚,_进__而___称 霸天下呢? ②历史上的宋襄公被后世严重误解,_从__而___背上千古骂 名。
材料二 2000年,隆平高科要上市,想要使用袁隆平的名字。他没同意,后来 多位国家级领导劝说,加上他考虑到隆平高科成立后,杂交水稻研究可以 不再需要外国人投资,就同意了。隆平高科许诺每年提供200万元的科研 经费,以及由姓名使用权换算而来的5%股本。许多人说袁隆平卖掉股份就 能轻松拿到上亿元,他说:“我一分钱都不能卖,我一卖,隆平高科就垮 掉了。人家会想,隆平高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他的名字,就是金字 招牌。 上世纪80年代他最负盛名时,湖南省组织部请他出任省农业科学院院 长,正厅级。他拒绝说:“我不适合,当院长,意味着我要离开杂交水稻 的研究岗位。”隆平高科成立不久,袁隆平辞去了董事的职务,埋首新一 轮超级稻的研究,他说:“我就是个‘过路财神’。我就是还想争取新的 东西。我们一生有很多东西需要坚守,如果浮躁了,就难以看清事物的本 来面目;有些事情,我们也要勇于放弃,必要的放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 坚守。”
4.1《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课件(共36张PPT)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例题五
问题:袁隆平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有哪 些?
答案与解析: 袁隆平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创
新主要包括:
1. 杂交水稻的培育技术,为水稻的高产 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建立了杂交水稻的育种体系,推动了 水稻的商业化生产。
3. 积极推广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帮助 农民提高产量。
例题六 问题:文章中哪些细节突出了袁隆平的科学 精神?
二、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2、在本节第二段引用“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有何作用?
突出了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舆论 阻力,反衬出他的坚定决心。
二、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3、概括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1)中国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种质资源。 (2)中国国土辽阔,有像海南岛这样理想的育种环境。 (3)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可以组织力 量协作攻关,克服任何困难。
例题三 问题: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述。
答案与解析: 文章的主题是弘扬科学 精神和社会责任。通过袁隆平的事迹, 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发 展的影响,同时激励年轻一代积极投 身于科学事业,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
例题四 问题:文章的写作风格有哪些特点?
答案与解析: 文章的写作风格简洁明 了,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 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袁隆平的科学 精神和人文关怀,同时运用多种修辞 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了文章 的感染力。
深入探究
1、写人物通讯,可选的事例很多,但是作者围绕主题,选 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事例,选材精,不庞杂。作者是用 什么样的结构和手法将这些具体、典型事例贯穿起来的?
① 小标题(布局谋篇精细、巧妙)。
作者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工作态度、方法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学术品格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道德操守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理想志向 特点: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语句精妙、结构工整;内容深刻, 形式灵动。
《喜看稻菽千重浪》PPT课件

这是2004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之一袁隆平的颁奖词。袁 隆平为什么能够获此殊荣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袁隆 平的人物通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袁隆平这个人物的。
素养目标
1.阅读文本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方法。 2.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3.理解并感悟袁隆平高尚品质与精神境界。 4.学习袁隆平高尚的道德操守与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任务活动二 把握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4)第四部分“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通过几件事说明袁隆平的心愿? 明确:①一个梦——三个比喻构成排比,写出了袁隆平梦想和希望的美好; ②战略设想——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写出了袁隆平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③两个心愿——“超级杂交稻”合成;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2.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分别体现了袁隆平哪些方面的精神品质?按时间顺序
找出事例,以事例中叙议结合的句子中的某些关键词语作为归纳“精神品质”的提
示和依据。
具体事件
精神品质
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②1961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任务活动一 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任务活动一 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1.袁隆平为什么可以作为人物通讯的主角?你对袁隆平了解多少? 明确:介绍袁隆平,突出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民以食为天”, 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何谈经济建设。所以,谁解决了 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谁将无可辩驳地成为名垂青史的功臣。袁隆平的 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 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素养目标
1.阅读文本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方法。 2.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3.理解并感悟袁隆平高尚品质与精神境界。 4.学习袁隆平高尚的道德操守与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任务活动二 把握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4)第四部分“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通过几件事说明袁隆平的心愿? 明确:①一个梦——三个比喻构成排比,写出了袁隆平梦想和希望的美好; ②战略设想——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写出了袁隆平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③两个心愿——“超级杂交稻”合成;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2.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分别体现了袁隆平哪些方面的精神品质?按时间顺序
找出事例,以事例中叙议结合的句子中的某些关键词语作为归纳“精神品质”的提
示和依据。
具体事件
精神品质
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②1961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任务活动一 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任务活动一 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1.袁隆平为什么可以作为人物通讯的主角?你对袁隆平了解多少? 明确:介绍袁隆平,突出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民以食为天”, 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何谈经济建设。所以,谁解决了 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谁将无可辩驳地成为名垂青史的功臣。袁隆平的 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 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4.1《喜看稻菽千重浪》优秀课件(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题目解说
正标题引用了毛泽东同志1959年写的 《七律到韶山》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 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美之情。
副标题,点明了所报道的人物是袁隆平, 同时也告诉了读者他所获得的荣誉。
层次结构
文章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袁隆平的工作态度和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袁隆平的学术成就,体现袁 隆平的学术品质。 第三部分:介绍袁隆平的道德操守。 第四部分:介绍袁隆平的理想志向及其研制 杂交水稻成功的巨大影响。
示例:印象派大师雷诺阿坚信“美会留下”,他带着 这份梦想坚持绘画,最终得到了世人的肯定和褒奖; 巴尔扎克说过“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业,我要用 笔来完成”,执着于这份梦想,他数十年如一日完成 了辉煌巨著《人间喜剧》。
4.下图是基塘生态农业循环桑蚕立体养殖图,请把这个流
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
小试牛刀
1.选择填入横线处恰当的词语。 (1)为了联赛第四这个基本目标,国际米兰必须打败 尤文图斯。所以,国际米兰破__釜__沉__舟_,从一开始就对 尤文图斯发起猛攻。(破釜沉舟/义无反顾) (2)以山水喻忧愁,形象具体、鲜明突出,给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成为千古__传__诵___的诗句。(传诵/传颂) (3)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要义就是让权力置于 众__目__睽__睽_之下,让众人看清权力如何运行。(有目共睹 /众目睽睽)
已经是万众景仰的科学家了,袁隆平仍然不忘“奋斗”两个字。 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选择填入横线处恰当的词语。 ①②④③⑤⑦⑥ B. 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也已经造福世界。
面对贬斥杂交稻的不顾农民利益、无视 而对湖南盲目大面积推广“玉米稻”一事的坚决阻止,表现了一个科学家的高度责任感和忠于真理的勇气。
《喜看稻菽千重浪》PPT课件

2:袁隆平提出了当时世界上无人解决的大课题———杂交水稻。他不盲从权威,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明确:显示了袁隆平严谨的态度、创新的才能和执着的精神,不迷信权威。
3:1964年7月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明确:展示了袁隆平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矢志不移地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
细节描写
袁隆平1961年7月在湖南安江农校任教时意外找到“天然杂交稻”杂种第一代,准备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下定决心要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战胜饥饿。
明确:表现袁隆平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从实践中发现真理的工作方法。
任务一:人物初印象
标题二: 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学术精神、品格
思考:文章如何写?【要素归纳法】: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事
通讯的类别:
(新闻性 文学性)
写法小:
1、围绕主题选取典型事件
2、小标题清晰明白,结构统一
3、细节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
新闻性:突显重点
文学性:丰富细节
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
颁 奖 词
“心灵富豪”颁奖词: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
任务一:人物初印象
标题一: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工作态度、方法
一位老人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这几百亩试验田。他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不时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一位老人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这几百亩试验田。他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不时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明确:几个动词突出了人物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 课件 (共18张PPT)

3 “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 扬
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事业,而科学家的特
质就是从中提取欢乐,然后把科学和欢乐一
起带给大家。
“感动中国人物”评委组确定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燕京第九景”张秉贵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 物”,“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 人物”。请课前仔细阅读第二单元第四课三篇通讯,梳理出这三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
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
样结得一串串。
2
“燕京第九景”张秉贵
我们售货员要胸中有一团火,温暖顾客的心,
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
要贡献。
种植 水稻
售卖 糖果
研究 植物
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
人的生命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感动中国人物”评委组确定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燕京 第九景”张秉贵、“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入选“感动中国人
职业
农业科学家
劳动时的样子
劳动遇到挫折困 难时的表现
认真严谨,一丝不 苟,躬身实践,细 心执着,不辞艰辛。
不轻言放弃,躬亲 实践。不迷信权威, 勇于创新。尊重事 实,用数据说话。
劳动的追求
水稻像高粱那么高 稻穗像扫帚那么大
钟扬
“我”
1、依据优秀通讯作品评价标准,撰写一份推荐书,向全校同学 推荐《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 界者”钟扬》这三篇通讯中你最喜爱的一篇。
《喜看稻菽千重浪》ppt课件18张

常见的写法有: (一)通过矛盾冲突表 现人物的思想境界; (二)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 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 (三)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 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2、散文式笔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首先,“散文式”新闻能使受众加深印象,难以忘怀。 其次,“散文式”新闻富有人情味,能激发受众情感,打动受众心弦。
4.夹叙夹议。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细致地描写了袁隆平研究杂交 水稻的事迹。作为一篇通讯, 作者以记叙为主要的写作手 法。同时,为了更丰富地展示人物,塑造人物,作者在 记叙 的同时,使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尤其是在记叙中的议 论,起到了点睛的 作用。
三、再读课文 概括内容
1.分小组归纳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 明确:
目录
一、细节描写 把握人物形象 二、写作特色 三、再读课文 概括内容 四、袁隆平的形象特点 五、表达方式 六、拓展延伸
一、细节描写 把握人物形象
自读课文,分组讨论哪些细节刻画了袁隆平的形象。
(1)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菟形态特异、鹤立 鸡群的水稻植株上。 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 来!
(4)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 1997年,他发表了《杂交 水稻超高产育种》重要论文。1998 年在第19届国际水稻会议上,他认为中国在 培育超级稻 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1997年,他提出了超级杂交稻选育 的指标、 株型模式和技术路线,选育出一批具有超高产潜 力、米质优良的亚种间苗头组合。
明确:红色部分的字刻画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地表现了袁隆平发现天 然杂交稻株时惊喜激动的心情。
“敏锐” 刻画出一个科学家善于发现的特质;“屏气静神”“欣喜”两个词 传神地刻画出袁隆平小心翼翼的动作和欣喜的情绪。
2、散文式笔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首先,“散文式”新闻能使受众加深印象,难以忘怀。 其次,“散文式”新闻富有人情味,能激发受众情感,打动受众心弦。
4.夹叙夹议。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细致地描写了袁隆平研究杂交 水稻的事迹。作为一篇通讯, 作者以记叙为主要的写作手 法。同时,为了更丰富地展示人物,塑造人物,作者在 记叙 的同时,使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尤其是在记叙中的议 论,起到了点睛的 作用。
三、再读课文 概括内容
1.分小组归纳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 明确:
目录
一、细节描写 把握人物形象 二、写作特色 三、再读课文 概括内容 四、袁隆平的形象特点 五、表达方式 六、拓展延伸
一、细节描写 把握人物形象
自读课文,分组讨论哪些细节刻画了袁隆平的形象。
(1)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菟形态特异、鹤立 鸡群的水稻植株上。 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 来!
(4)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 1997年,他发表了《杂交 水稻超高产育种》重要论文。1998 年在第19届国际水稻会议上,他认为中国在 培育超级稻 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1997年,他提出了超级杂交稻选育 的指标、 株型模式和技术路线,选育出一批具有超高产潜 力、米质优良的亚种间苗头组合。
明确:红色部分的字刻画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地表现了袁隆平发现天 然杂交稻株时惊喜激动的心情。
“敏锐” 刻画出一个科学家善于发现的特质;“屏气静神”“欣喜”两个词 传神地刻画出袁隆平小心翼翼的动作和欣喜的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看稻菽千重浪》 ·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2、课文具体写了袁隆平的哪些典型事例?体现了袁隆平怎样的品质?
明确:①2001 年春节后第二天,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体现了他热爱并献身于农 业科研事业的精神。 ②1960 年袁隆平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体现了他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精 神。 ③1964 年袁隆平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体现了他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的精 神。 ④1992 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体现了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⑤1993 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体现了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⑥1986 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 出了突出贡献。体现了他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的精神。 ⑦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体现了他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 贡献的精神。
《喜看稻菽千重浪》 ·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三、走近袁隆平:毕生梦想消除饥饿
事迹介绍:2004 年,世界粮食奖、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 镰刀奖先后授予了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如今,袁隆平 培育的杂交产品在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一半以上。有人算 过一笔帐,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 6 000 多万人。袁隆平研 究的三系法杂交水稻成为世界上首例成功的杂交水稻品种,据统 计,从 1976 到 1987 年十年间,中国的杂交水稻增产稻谷 1 000 亿公斤,这对于七八十年代还在为温饱努力的中国农民来说,简 直就是救命粮。
①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 ②创新是他的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本质 ③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④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工作方法 学术品格 道德操守 理想志向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 ·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四、文本探究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喜看稻菽千重浪》 ·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二、背景资料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 36 个国家 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粮食严重短缺的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有 1/5 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 600 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 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 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 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高中语文组
《喜看稻菽千重浪》 ·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 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 ·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1981 年,袁隆平和他的研究小组获得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 发明奖;2001 年他又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国 家科学技术奖。在一项无形资产评估中,袁隆平三个字的品牌价 值被估价超过 1 000 亿元,从此人们说袁隆平身价过亿。在荣誉 和财富的簇拥下,袁隆平惦念的却只有粮食问题。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3、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并说说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结构 将袁隆平的一些具体、典型事例贯穿起来的。
——感动中国·袁隆平颁奖词
喜看稻菽千重浪·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素养目标 1.了解并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 2.能概括地选取典型事例。 3.理解细节描写和小标题及多种叙述手法的作用。 4.学习袁隆平为科技献身的精神。
《喜看稻菽千重浪》 ·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一.知人论世
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 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 1979 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 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终极 诊断》、《生存方式》,译著《荒海之鹫》([日本]阿川弘之著)、《巴 黎断头台》([法]巴巴拉·莱维著),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 访死亡手记》,电影文学剧本《冯如》等作品 20 余部。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 ·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 知识链接:
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 责,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 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 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 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200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次出现空缺。2015年 第二次出现空缺。 根据2019年1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官网显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 授予不超过两名,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奖章和800万元奖金 。截至2019年1 月,共有31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该奖。
2、课文具体写了袁隆平的哪些典型事例?体现了袁隆平怎样的品质?
明确:①2001 年春节后第二天,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体现了他热爱并献身于农 业科研事业的精神。 ②1960 年袁隆平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体现了他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精 神。 ③1964 年袁隆平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体现了他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的精 神。 ④1992 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体现了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⑤1993 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体现了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⑥1986 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 出了突出贡献。体现了他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的精神。 ⑦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体现了他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 贡献的精神。
《喜看稻菽千重浪》 ·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三、走近袁隆平:毕生梦想消除饥饿
事迹介绍:2004 年,世界粮食奖、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 镰刀奖先后授予了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如今,袁隆平 培育的杂交产品在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一半以上。有人算 过一笔帐,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 6 000 多万人。袁隆平研 究的三系法杂交水稻成为世界上首例成功的杂交水稻品种,据统 计,从 1976 到 1987 年十年间,中国的杂交水稻增产稻谷 1 000 亿公斤,这对于七八十年代还在为温饱努力的中国农民来说,简 直就是救命粮。
①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 ②创新是他的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本质 ③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④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工作方法 学术品格 道德操守 理想志向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 ·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四、文本探究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喜看稻菽千重浪》 ·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二、背景资料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 36 个国家 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粮食严重短缺的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有 1/5 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 600 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 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 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 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高中语文组
《喜看稻菽千重浪》 ·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 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 ·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1981 年,袁隆平和他的研究小组获得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 发明奖;2001 年他又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国 家科学技术奖。在一项无形资产评估中,袁隆平三个字的品牌价 值被估价超过 1 000 亿元,从此人们说袁隆平身价过亿。在荣誉 和财富的簇拥下,袁隆平惦念的却只有粮食问题。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3、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并说说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结构 将袁隆平的一些具体、典型事例贯穿起来的。
——感动中国·袁隆平颁奖词
喜看稻菽千重浪·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素养目标 1.了解并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 2.能概括地选取典型事例。 3.理解细节描写和小标题及多种叙述手法的作用。 4.学习袁隆平为科技献身的精神。
《喜看稻菽千重浪》 ·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一.知人论世
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 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 1979 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 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终极 诊断》、《生存方式》,译著《荒海之鹫》([日本]阿川弘之著)、《巴 黎断头台》([法]巴巴拉·莱维著),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 访死亡手记》,电影文学剧本《冯如》等作品 20 余部。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 最高科 技奖获 得者袁 隆平PPT 优质课 件(共1 8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 · 海桂学校高中语文组
■ 知识链接:
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 责,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 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 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 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200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次出现空缺。2015年 第二次出现空缺。 根据2019年1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官网显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 授予不超过两名,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奖章和800万元奖金 。截至2019年1 月,共有31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