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的绘制
三视图的画法

三视图的画法1. 什么是三视图三视图是工程图的一种常用表达方式,用以展示被描述物体的三个主要视图:前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
这些视图相互垂直,并提供了物体的全面展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体的几何形状和细节。
当使用三视图表示一个物体时,前视图展示物体的正面和侧面,俯视图展示物体的顶部和底部,右视图则展示物体的侧面。
三视图的组合可以为工程师、设计师和制造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帮助他们理解物体的尺寸、比例和特征。
2. 三视图的画法步骤步骤一:选择适当的视图坐标在开始绘制三视图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物体的前、俯、右视图相对于坐标轴的方向。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物体的一个主视图作为参考来确定坐标轴的方向。
例如,选择前视图作为主视图,则x轴从左到右,y轴从下到上,z轴垂直于纸张。
步骤二:绘制前视图根据物体的正面和侧面,在纸上绘制物体的前视图。
在绘制过程中,需要保持比例和准确性,确保尺寸的准确性。
可以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帮助绘制直线和角度。
步骤三:绘制俯视图根据物体的顶部和底部,在纸上绘制物体的俯视图。
同样,需要保持比例和准确性来确保尺寸的准确性。
量角器可以帮助绘制角度和直线。
步骤四:绘制右视图根据物体的侧面,在纸上绘制物体的右视图。
同样需要保持比例和准确性来确保尺寸的准确性。
量角器可以帮助绘制角度和直线。
步骤五:标注尺寸在绘制完成三视图后,需要标注尺寸信息。
使用标尺和量角器来测量各个边和角度,并在图纸上标注相应的尺寸。
尺寸标注应该清晰可读,符合标准的工程图尺寸标注要求。
3. 三视图的优势和应用优势•全面展示:三视图能够全面展示物体的几何形状和细节,帮助观察者更好地理解物体的结构和特征。
•准确度:三视图绘制的过程需要保持准确度,尺寸和比例的准确性对于制造和设计来说非常重要。
•标注尺寸:三视图可以方便地标注物体的尺寸,以便后续制造和测量。
应用•工程图纸设计:三视图是工程图纸设计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等工程领域。
《三视图绘制标准》课件

实例一: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绘制
总结词
基础绘制,掌握基本概念
详细描述
通过绘制简单的几何体,如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学习如何将三维物体转 化为三视图,掌握投影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例二:组合体的三视图绘制
总结词
组合体绘制,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绘制由多个简单几何体组成的组合体,学习如何将复杂的三维物体转化为三视图,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组合 体的分析能力。
电子线路板设计
在电子工程中,三视图常用于绘制电 路板和电子元件的布局图,确保电路 的正确连接和元件的合理布局。
建筑图纸绘制
在建筑领域,三视图是绘制建筑图纸 和施工图的关键工具,用于指导施工 和建筑物的建造。
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产品原型制作
设计师利用三视图将设计 理念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原 型,便于评估和修改设计 方案。
虚拟现实与游戏设计
在虚拟现实和游戏设计中,三视图可以用于创建逼真的场景和角色 模型,提供沉浸式的体验。
地质勘探
在地质勘探中,三视图可以用于呈现地层结构和矿藏分布情况,帮 助地质学家进行资源评估和开发规划。
THANKS
感谢观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详细描述
造成尺寸标注不规范的原因可能是绘图时疏忽大意,或者对尺寸标注规则理解不准确。为了解决这个 问题,需要加强绘图时的细心程度,确保标注的尺寸准确无误。同时,需要统一标注方式,遵循相关 标准和规范,提高图纸的可读性和标准化程度。
投影关系不清晰
总结词
投影关系不清晰表现为投影线段和面的 方向不明确,影响对物体形状和结构的 理解。
调整视图位置
根据需要,可以调整其他视图的位 置,以便更好地表达物体的结构。
工程制图基础三视图课件

作业
引言、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投影法 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就会在地面或墙面上留下影子。将这一自然现象作几何抽象,总结其规律,就产生了投影法。
如图,设S为投影中心,平面P为投影面,空间点A,B,C分别与S连成直线SA,SB,SC,它们与P的交点a,b,c称为对应点A,B,C在P上的投影。连线SA,SB,SC称为投影线。这种使物体产生图像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不可见部分用虚线画出。
左视图方向
俯视图方向
主视图方向
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1.确定主视图方向
3.先画出能反映物体真实形状的一个视图(一般为主视图)
4.运用 1 原则画出其它视图
5.检查
2.布置视图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主视图 左视图
5. 下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这些相同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小 结
圆台
主
左
俯
体验三视图的作法1
六棱柱
主
左
俯
体验三视图的作法2
练一练:画出左图的三视图
请同学自己做
圆柱
正六棱柱
螺丝杆
从左向右看
练习2 根据三视图想像物体的形状
圆柱
半圆球
螺丝钉
从左向右看
圆柱
热水瓶
从上向下看
圆柱
圆台
N
S
三视图的画法

三视图的画法概述在工程设计和制图中,三视图是一种常用的表达方法,用于表示物体的三个主要视图:前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
通过绘制这些视图,人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物体的外观、形状和尺寸,从而方便进行设计、制造和交流。
本文将介绍三视图的画法,包括绘制工具、绘制步骤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绘制工具在进行三视图的绘制之前,需要准备一些绘制工具,常用的有:1.铅笔:用于绘制草图和标记尺寸。
2.直尺:用于绘制直线和测量长度。
3.色铅笔或钢笔:用于突出显示不同部分或收缩部分。
4.画图纸:用于绘制三视图。
在选择绘图纸时,可以根据物体的尺寸和绘图要求来确定纸张的大小。
一般来说,较小的物体可以使用A4纸,而较大的物体可能需要使用较大的纸张。
绘制步骤下面是绘制三视图的一般步骤:步骤1:确定主视图首先,根据物体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一个视图作为主视图。
主视图通常是物体的最有代表性的视图,可以显示物体的主要特征和尺寸。
在确定主视图时,应考虑到物体的形状和使用目的。
步骤2:绘制前视图在纸上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开始绘制前视图。
首先,使用直尺和铅笔绘制出物体的基本轮廓。
然后,根据主视图的尺寸,标记出物体的各个尺寸,并用直尺连接相应的标记点,以获得准确的尺寸。
步骤3:绘制俯视图在纸上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开始绘制俯视图。
与绘制前视图类似,首先要使用直尺和铅笔绘制出物体的基本轮廓,然后根据前视图的尺寸标记出物体的各个尺寸。
步骤4:绘制侧视图在纸上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开始绘制侧视图。
侧视图通常位于前视图和俯视图的中间,显示物体的侧面特征。
也要使用直尺和铅笔绘制出物体的基本轮廓,并根据前视图和俯视图的尺寸标记出物体的各个尺寸。
步骤5:完善细节在绘制三个基本视图之后,可以进一步添加和完善细节。
可以使用彩铅笔或钢笔来突出显示一些重要细节,或者使用不同的线型来表示特殊部分。
此外,还可以在视图之间添加尺寸注释,以便更清楚地表示物体的尺寸关系。
注意事项在进行三视图的绘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准确性:绘制时要仔细测量尺寸,并将其准确地标记在绘图上。
机械制图三视图PPT课件

能够真实反映物体长、宽、高尺 寸的正投影工程图,是工程界一 种对物体几何形状约定俗成的抽 象表达方式。
投影法分类与特点
中心投影法
所有投射线从同一投影中心出 发的投影方法,物体投影的大 小与物体与投影中心间距离有
关。
平行投影法
所有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方 法,又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 法。
正投影法
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
03
俯视图绘制方法与技巧
俯视图观察方向和投影规律
观察方向
从上往下看,与水平面平行。
投影规律
正投影法,物体在投影面上的轮廓线即为俯视图 。
注意点
要考虑到零件的高度和宽度,避免在俯视图中产 生遮挡和重影。
典型零件俯视图示例分析
01
02
03
轴Hale Waihona Puke 零件主要展示轴线的位置和长 度,以及轴上的键槽、孔 等结构。
01
02
轴套类零件
以轴线水平放置作为主视图,并 采用全剖视图画出其内部结构。
03
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形状不规则,结构比 较复杂,需要选择最能反映其形 状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 方向。
04
尺寸标注和公差要求说明
尺寸标注
主视图上应标注出零件的全部尺寸,包括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标 注尺寸时,应满足正确、完整、清晰和合理等要求。
组合体类型及结构特点分析
组合体类型
01
叠加型、切割型、综合型等
结构特点
02
分析组合体的构成部分及相对位置,了解各部分的几何形状和
尺寸
视图表达
03
根据组合体的结构特点,确定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等视图
表达方法
组合体三视图绘制步骤演示
AutoCAD三视图绘制与标注法

AutoCAD三视图绘制与标注法一、三视图的基本概念三视图是指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物体形状和结构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和相对位置关系;俯视图是从上往下看物体所得到的视图,主要表达物体的顶部形状和平面布局;左视图则是从物体的左侧观察得到的视图,用于补充主视图和俯视图未能表达清楚的部分。
二、绘制三视图的准备工作在开始绘制三视图之前,需要对所要表达的物体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确定其主要的结构特征和尺寸。
同时,要设置好 AutoCAD 的绘图环境,包括单位、图层、线型等。
1、单位设置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如毫米、厘米或英寸等。
2、图层设置创建不同的图层来分别绘制轮廓线、中心线、标注线等,以便于管理和修改图形。
3、线型设置选择合适的线型,如实线、虚线、点划线等,以区分不同类型的线条。
三、绘制三视图的步骤1、主视图绘制(1)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尺寸,在合适的位置绘制主视图的外轮廓。
(2)绘制内部结构的轮廓,如孔、槽等。
(3)添加中心线,以表示物体的对称关系。
2、俯视图绘制(1)根据主视图中物体的长和宽尺寸,在主视图下方绘制俯视图的外轮廓。
(2)绘制俯视图中的内部结构。
(3)注意与主视图的对应关系,保证投影的准确性。
3、左视图绘制(1)根据主视图中物体的高和宽尺寸,在主视图的右侧绘制左视图的外轮廓。
(2)绘制左视图中的内部结构。
(3)同样要注意与主视图和俯视图的投影关系。
四、三视图的标注标注是三视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能够准确地传达物体的尺寸和几何关系。
1、尺寸标注(1)选择合适的标注工具,如线性标注、直径标注、半径标注等。
(2)标注物体的长、宽、高、直径、半径等尺寸。
(3)标注尺寸时要注意尺寸线的位置和方向,确保清晰、准确。
2、公差标注对于有精度要求的尺寸,需要标注公差。
公差包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3、表面粗糙度标注表示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通常使用特定的符号和数值进行标注。
三视图的绘制及形状判断

三视图的绘制及形状判断在设计和制造领域中,三视图是一种常用的图示方法,用于展示物体的外观和形状。
它由前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组成,每个视图都提供了物体的特定角度和细节。
通过绘制三视图,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判断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比例。
本文将探讨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形状判断的技巧。
绘制三视图的第一步是确定物体的主视图。
主视图是物体的最常见的视角,通常是从正面或背面观察物体。
在绘制主视图时,需要注意物体的比例和尺寸,以确保绘制出准确的外观。
绘制主视图时,可以使用直线和曲线来勾勒物体的轮廓,然后填充细节和特征。
绘制完主视图后,接下来是绘制俯视图。
俯视图是从物体的上方观察物体,提供了物体的平面特征和布局。
绘制俯视图时,需要将物体放置在一个平面上,然后从上方观察并绘制出物体的轮廓和特征。
与主视图类似,俯视图也需要注意比例和尺寸的准确性。
绘制完俯视图后,最后是绘制侧视图。
侧视图是从物体的侧面观察物体,提供了物体的高度和厚度信息。
绘制侧视图时,需要将物体放置在一个侧面的平面上,并从侧面观察并绘制出物体的轮廓和特征。
与前两个视图一样,侧视图也需要注意比例和尺寸的准确性。
绘制完三个视图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这些视图来判断物体的形状。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主视图和俯视图来确定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如果主视图和俯视图中的相应线段长度一致,那么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也应该是一致的。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主视图和侧视图来确定物体的高度和厚度。
如果主视图和侧视图中的相应线段长度一致,那么物体的高度和厚度也应该是一致的。
除了比较视图的线段长度,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视图的形状和特征来判断物体的形状。
例如,如果主视图中的轮廓是一个矩形,而俯视图和侧视图中的轮廓也都是矩形,那么我们可以确定物体是一个长方体。
类似地,如果主视图中的轮廓是一个圆形,而俯视图和侧视图中的轮廓也都是圆形,那么我们可以确定物体是一个圆柱体。
在进行形状判断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视图的比例和尺寸。
三视图的绘制

图 2-8
单元一 三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1.物体与三视图的关系
物体的三个视图不是互相孤立的,
而是彼此关联的。每个视图表示物体 一个方向的形状和两个方向的尺寸, 如图2-9所示。
这时,空间两点的某两坐标相同。当两点的投影重合时,就需要判断其可见 性,判断可见性的方法是:对H面的重影点,从上向下观察,OZ轴坐标值大 者可见;对W面的重影点,从左向右观察,OX轴坐标值大者可见;对V面的 重影点,从前向后观察,OY轴坐标值大者可见。在投影图上不可见的投影加 括号表示,例如(a′)。
具体作图方法 和步骤,如图 2-12所示。
图 2-12
单元二 立体表面构成要素的投影
一、点的投影 例题:已知点A的两面投影a′、a″,如图2-13a)所示,求作点A的第三面投影 a。 作图方法和步骤: (1)过a′作OX的垂 线。 (2)过a″作OYW的 垂线交于45º线,过交 点作OYH的垂线,与 OX的垂线的交点a即 为点A的水平投影, 如图2-13所示。
一、点的投影 1.点的三面投影
点的投影仍是点。 图2-11a)中,第一角内有一点A,将其分别向V、H、W面作投影,即得 点A的三面投影a′、a、a″。展开投影面,得到点A的三面投影图,如图2-12b) 所示。省略投影面的边界,如图2-11c)所示。 通常规定空间点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点A,H面的投影用相应的小写母 表示,例如a;V面的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在右上角加一撇表示,例如a′; W面的投影用相 应的小写字母在 右上角加两撇表 示,例如a″。
点所在的位置,如图2-14b)所示。 (2)在V面中取b′点高度尺寸上方尺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9
单元一 三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2.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3)方位关系
方位是指物体的左右、前后、上下位
置,分别对应物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 和高度方向。方位关系是指物体的三视图 与物体的方位之间的关系。在三面投影体 系中,X轴的正方向指向物体的左,Y轴 的正方向指向物体的前,Z轴的正方向指 向物体的上,如图2-9b)、c)、d)所示。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左右和上下;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左右和前后;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和上下。
项目二 三视图的绘制
单元一 三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单元二 立体表面构成要素的投影 单元三 绘制基本体的三视图 单元四 绘制基本体的轴测图
单元一 三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一、投影法 二、三视图的形成 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四、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单元一 三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一、投影法 投影法是指在一定的投影条件下求作空间点、线、面和体的投影方法。
3)在V或W面上可以判断上下相对位置,OZ轴的坐标值大 的在上方,小的在下方。
单元二 立体表面构成要素的投B的三面
投影,点C在点B前方4㎜,上方6㎜, 左边10㎜的位置,求作点C的三面投影。
作图方法和步骤:
(1)b′b″延长取尺寸4㎜的点为c″点的 宽度尺寸,由此点向上取尺寸8㎜为c″
图 2-10
单元一 三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四、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3.绘制三视图 6)检查修正,擦掉辅助线,如图2-10i)所示。 7)描深。描深后的图形如图2-10j)所示。
图 2-10
单元二 立体表面构成要素的投影
一、点的投影 二、直线的投影 三、平面的投影
单元二 立体表面构成要素的投影
一、点的投影 1.点的三面投影
点的投影仍是点。 图2-11a)中,第一角内有一点A,将其分别向V、H、W面作投影,即得 点A的三面投影a′、a、a″。展开投影面,得到点A的三面投影图,如图2-12b) 所示。省略投影面的边界,如图2-11c)所示。 通常规定空间点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点A,H面的投影用相应的小写母 表示,例如a;V面的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在右上角加一撇表示,例如a′; W面的投影用相 应的小写字母在 右上角加两撇表 示,例如a″。
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2.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2)尺寸关系
尺寸关系是指每对相邻的视 图在同一方向的尺寸相等。即: 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 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 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
不仅整个物体的三视图符合
上述投影规律,而且物体上的每 一组成部分的三面投影也符合上 述投影规律。我们在画图、读图、 度量和标注尺寸时都要遵守和应 用上述投影规律,如图2-9b)所 示。
投影面是 无限延展的, 因此,在工程 图样上通常不 画投影面的边 界线。为了方 便画图,合理 利用图纸,也 不画投影轴。 如图2-8d)所 示。
图 2-8
单元一 三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1.物体与三视图的关系
物体的三个视图不是互相孤立的,
而是彼此关联的。每个视图表示物体 一个方向的形状和两个方向的尺寸, 如图2-9所示。
主视图表示从物体前方向后方投
影的形状和长度、高度方向的尺寸以 及左右、上下的位置。
俯视图表示从物体上方向下方投
影的形状和长度、宽度方向的尺寸以 及左右、前后的位置。
左视图表示从物体左方向右方投
影的形状和宽度、高度方向的尺寸以 及前后、上下的位置。
图 2-9
单元一 三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2.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1)位置关系
物体的位置一经放定,画各个视
图时就不许再变动。然后,按正投影 法向各投影面投影,就可以得到物体 的三个视图。
在V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主视图, 在H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俯视图,在W 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左视图。
图 2-8
单元一 三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二、三视图的形成 2.三视图的形成
为了方便画图,国家标准规定,V面保持不动,将H面绕X轴向下旋转90º与V面成 一个平面,将W面绕Z轴向右旋转90º,也与V面成一个平面,这样就得到一个平面上的 三个视图,如图2-8b)所示。投影面展开后Y轴被分为两处,H面上的Y轴用YH表示,W 面上的Y轴用YW表示,如图2-8c)所示。
如图2-7所示,在第一分角三面投影体系中,位于观察者正对面的投影面称为正立
投影面,简称正面,用字母V表示;水平位置的投影面称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
用字母H表示;右侧的
投影面称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用
字母W表示。也可称为V面、H面、W面。
三个投影面之间的交线OX、OY、
OZ称为投影轴,简称X轴、Y轴、Z轴。
如图2-3所示,设定平面P为投影面,不属于投影面的定点S为投影中心。过空 间点A由投射中心可引直线SA,SA 称为投影线。投射线SA与投影面P 的交点a,称作空间点A在投影面P 上的投影;同理,点b是空间点B在 投影面P上的投影(注:空间点以 大写字母表示,如A、B、C……, 其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如 a、b、c……)。
单元一 三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四、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下面通过例题来介绍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1.分析物体
图2-10a)是物体的立体图。物体的主体部 分是“L型”结构,其它部分是一肋板结构。已 知物体的总体尺寸为32×20×26㎜,“L型” 结构的厚度为10㎜,肋板的宽度为6㎜。
2.放置物体,投影作图
三个投影轴相互垂直相交于一点O
称为原点。以原点O为基准,可以沿X
轴方向度量长度方向尺寸和确定左右位
置;沿Y轴方向度量宽度方向尺寸和确
定前后位置;沿Z轴方向度量高度方向 尺寸和确定上下位置。
图 2-6
图 2-7
单元一 三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二、三视图的形成 2.三视图的形成
如图2-8a)所示,把物体放置在 三面投影体系中,使物体上尽可能多 的表面和直线段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 这样,得到的投影具有显实性或积聚 性,便于度量和画图。
图 2-4
单元一 三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一、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
投影法中,投射线相互平行者,称为平行投影法。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
的相对位置,平行投影法又分为:
1)斜投影法——投射线斜交于投影面。由斜投影法得到的投影称为斜投影。
如图2-5a)所示。
2)正投影法——投射线
正交于投影面。由正投
影法得到的投影,称为
正投影,机械制图中所
用的投影法为正投影法。
如图2-5b)所示,当
△ABC与投影面P的夹
角一定时,其投影
△abc是唯一的。
图 2-5
单元一 三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二、三视图的形成
1.三面投影体系
如图2-6所示,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投影面组成的投影体系,称为三面投影体系。
它们把空间分成八个部分,我们分别把它们称为第一分角、第二分角……。
由此可见,投影方向、投影面 和被投影的空间物体是获得投影的 不可缺少的条件。
图 2-3
单元一 三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一、投影法 1.中心投影法 凡投影线均通过投影
中心者,称为中心投影法。 由中心投影法得到的投影, 称为中心投影。如图2-4所 示,△ABC的投影△abc 的大小与△ABC到投影中 心S的距离和到投影面P的 距离有关。由于它不能反 映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 不便于度量和作图,因此 在机械图样中较少使用。
图 2-10
单元一 三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四、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3.绘制三视图 1)选择图幅、比例。 2)布图——绘制三视图的定位线,如图2-10e)所示。 3)绘制四棱柱(长方体)的三面视图,如图2-10f)所示。 4)绘制“L型”结构的三面视图,如图2-10g)所示。 5)绘制肋板的三面视图,如图2-10h)所示。
在三视图中,俯、左视图靠近主视图
的一边都是物体的前面,远离主视图的一 边都是物体的后面。
图 2-9
单元一 三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四、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根据物体立体图(轴测图)绘制三视图时,首先分析物体的形状特点,
把物体形状特点突出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在选择放置位置时,尽 可能将物体表面上,更多的平面和直线段与某一投影面保持特殊位置关系, 即平行或垂直。这样我们在绘制三视图时,可以利用正投影法的积聚性和显 实性,方便度量和绘图。在三个方向上,尽可能多的将物体的结构处于可见 位置,这样可以减少视图中的虚线,使图样更清晰。选择好主视图的投影方 向和物体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放置位置后,再绘制三面视图。
如图2-15所示,点C、D 位于垂直H面的投影线上,H 面上的投影c、d重影为一点, 则点C、D为对H面重影,OZ 轴坐标值大者为可见,故点C 为可见,点D为不可见,记为 c(d)。
图 2-15
单元二 立体表面构成要素的投影
二、直线的投影 1.直线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是直线或点。 直线的投影可由属于该直线两点的投影来确定。作出直线段上两端点的投影,并 将两点的同面投影连线,即得直线段的投影,如图2-16所示。直线的投影也可由属于 直线的一点的投影及该直线的方向的投影确定。 识读直线投影图,就是根据直线投影图中直线段两端点上下、左右、前后的相对 位置关系,想象出该直线在三面体系中的空间位置。如图2-16c)所示,由正面投影和 水平投影可知,Xa>Xb,即点A在点B的左方;由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可知,Ya>Yb, 即点A在点B的前方;直线的正 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可知,Zb> Za,即点A在点B的下方。因此 线段AB在空间的位置可描述为: 自直线AB自A端向右、向后、 向上,如图2-16a)所示。
图 2-11
单元二 立体表面构成要素的投影
一、点的投影 2.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1)点的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 2)点的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 3)点的水平投影与侧面投影具有相同的OY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