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考试复习题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考题.docx

一、名词解释1、对外贸易规模:通常用一定时期一国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来表示。
2、贸易救济措施:主要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在我国简称为“两反一补”。
P853、海关估价:是指海关为征收关税,确定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程序。
P1204、经常项目:是指国际收支中经常发生的交易项目,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单方面转移等。
5、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的一种优惠特权,又称“无歧视待遇”。
P106、关税配额:是指将关税与配额结合起来实行进口限制的一种方法。
P837、卖方信贷:是指贸易中常用的延期付款方式下由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
P1538、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9、产业内贸易:也称为水平贸易(Horizontal Trade)或双向贸易(Two-Way Trade),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
10、国营贸易:是指国家通过授予对外贸易经营者在特定贸易领域从事贸易的专营权或特许权的方式,对特定产品的进出口实施的管理。
P17011、保障措施:是指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在进口激增并对其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采取的进口限制措施。
12、海关税则:是一国根据国家的关税政策制定的、通过立法程序公布实施的、按货物的不同类别排列的关税税率表。
P116二、单选1、实行对外贸易垄断政策、奖出限入政策、保护关税政策属于指导下的对外贸易政策。
2、一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的现象,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难以解释,对此做出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3、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在进口激增并对其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应采取4、1994年,全国财税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由包干制改为分税制,对国有外贸企业实行统一上缴所得税但是定下来上缴现在是。
5、研究拟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是国家的主要职责。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含答案)题库

期末复习大纲一.单选题1、对外贸易制度的性质是由它所依附的( A )的性质所决定。
A 社会经济制度B 社会政治制度C 社会民主制度D 社会法制制度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政策是( B )。
A.利用B.没收C.改造D.限制3、我国对外开放是向(B )开放。
A.发达国家B.所有国家和地区C.发展中国家和地区D.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4、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 B )。
A、开展对外承包工程B、发展出口贸易C、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D、利用外资5、( C )年,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A 1978年B 1985年C 1992年D 1991年6、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B )。
A、服务出口B、货物出口C、对外承包工程D、对外劳务合作7、完善售后服务对我国下列哪种产品出口市场的巩固与扩大最为重要( C )。
A、农产品B、矿产品C、机电产品D、纺织品8、现阶段,我国出口市场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出口市场格局的( A )。
A、多元化B、集中化C、细分化D、平衡化9、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原苏联引进的技术有(C)。
A.200多项B.300多项C.156项D.84项10、以下不属于技术贸易的方式的是( A )A、商品出口B、许可证贸易C、直接投资D、工程承包11、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于什么时候( D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0世纪80年代12、中美是什么时候建交的( D )A、1972年 B 、1973年C、1974年D、1979年13、履行国际间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的基础是实行( D )。
A、对外贸易垄断制B、自由贸易制度C、保护贸易制度D、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14、我国现行海关税则中所采用的商品分类目录是( D )。
A、联合国标准商品分类目录B、我国自定的商品分类目录C、布鲁塞尔税则商品目录D、国际商品编码协调制度15、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我国出口产品应退税种为( B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试卷(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行全方位开放,1999年我国提出实施()。
A、科技兴贸战略B、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C、西部大开发战略D、走出去战略2、为了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加快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我国于1999年提出实施()。
A、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B、大经贸战略C、科技兴贸战略D、走出去战略3、我国现行的对外贸易法是何时生效的()。
A、1994、7、1B、1996、7、1C、2000、7、1D、2004、7、14、以下不属于技术贸易的方式的是()。
A、商品出口B、许可证贸易C、直接投资D、工程承包5、以下不属于“科技兴贸”战略的内容的是()。
A、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B、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C、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D、充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6、西方发达国家中首先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是:()。
A、美国B、欧盟C、日本D、印度7、以下不属于经济调控手段特点的是()。
A、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B、强制性C、间接性D、非歧视性8、()认为,国家间收入的相似性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高。
A、技术差距理论B、需求偏好相似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9、自1995年以来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商品是()。
A、轻纺产品B、机电产品C、石油D、农副产品10、以下不属于我国六五计划期间的出口商品战略的是()。
A、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矿产品和农副土特产品的出口B、发挥我国技艺精湛的优势,发展工艺品和传统的轻纺产品的出口C、实现由粗加工制成品出口为主向精加工制成品出口的转变D、发挥现有工业基础的作用,发展各种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加工品的出口11、以下不属于服务贸易壁垒措施的是()。
A、服务产品移动的壁垒B、服务接受者的壁垒C、人员流动壁垒D、资本流动壁垒12、对外贸易制度的性质是由它所依附的()的性质所决定。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含答案)概要

期末复习大纲一.单选题1、对外贸易制度的性质是由它所依附的()的性质所决定。
A 社会经济制度B 社会政治制度C 社会民主制度D 社会法制制度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政策是()。
A.利用B.没收C.改造D.限制3、我国对外开放是向()开放。
A.发达国家B.所有国家和地区C.发展中国家和地区D.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4、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
A、开展对外承包工程B、发展出口贸易C、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D、利用外资5、()年,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A 1978年B 1985年C 1992年D 1991年6、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A、服务出口B、货物出口C、对外承包工程D、对外劳务合作7、完善售后服务对我国下列哪种产品出口市场的巩固与扩大最为重要()。
A、农产品B、矿产品C、机电产品D、纺织品8、现阶段,我国出口市场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出口市场格局的()。
A、多元化B、集中化C、细分化D、平衡化9、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原苏联引进的技术有()。
A.200多项B.300多项C.156项D.84项10、以下不属于技术贸易的方式的是()A、商品出口B、许可证贸易C、直接投资D、工程承包11、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于什么时候()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0世纪80年代12、中美是什么时候建交的()A、1972年 B 、1973年C、1974年D、1979年13、履行国际间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的基础是实行()。
A、对外贸易垄断制B、自由贸易制度C、保护贸易制度D、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14、我国现行海关税则中所采用的商品分类目录是()。
A、联合国标准商品分类目录B、我国自定的商品分类目录C、布鲁塞尔税则商品目录D、国际商品编码协调制度15、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我国出口产品应退税种为()。
A、所得税与消费税B、增值税与消费税C、关税与增值税D、消费税与关税16、按照效益、公正、公开的原则,从1994年起我国对部分出口商品配额采取了()分配。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含答案)试题库完整

期末复习大纲一.单选题1、对外贸易制度的性质是由它所依附的( A )的性质所决定。
A 社会经济制度B 社会政治制度C 社会民主制度D 社会法制制度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政策是( B )。
A.利用B.没收C.改造D.限制3、我国对外开放是向(B )开放。
A.发达国家B.所有国家和地区C.发展中国家和地区D.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4、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 B )。
A、开展对外承包工程B、发展出口贸易C、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D、利用外资5、( C )年,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A 1978年B 1985年C 1992年D 1991年6、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B )。
A、服务出口B、货物出口C、对外承包工程D、对外劳务合作7、完善售后服务对我国下列哪种产品出口市场的巩固与扩大最为重要( C )。
A、农产品B、矿产品C、机电产品D、纺织品8、现阶段,我国出口市场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出口市场格局的( A )。
A、多元化B、集中化C、细分化D、平衡化9、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原苏联引进的技术有(C)。
A.200多项B.300多项C.156项D.84项10、以下不属于技术贸易的方式的是( A )A、商品出口B、许可证贸易C、直接投资D、工程承包11、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于什么时候( D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0世纪80年代12、中美是什么时候建交的( D )A、1972年 B 、1973年C、1974年D、1979年13、履行国际间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的基础是实行( D )。
A、对外贸易垄断制B、自由贸易制度C、保护贸易制度D、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14、我国现行海关税则中所采用的商品分类目录是( D )。
A、联合国标准商品分类目录B、我国自定的商品分类目录C、布鲁塞尔税则商品目录D、国际商品编码协调制度15、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我国出口产品应退税种为( B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带答案)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带答案)XXX《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复大纲《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复大纲(附答案)本复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期末试卷试题覆盖的内容与题型基本不超出本大纲范围。
期末试卷单项选择题占10%,多项选择题占10,名次解释占20%,简答题占30%,论述题占30%。
(一)单项选择题1、自1995年以来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商品是()。
A、轻纺产品B、机电产品C、石油D、农副产品2、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已达()。
A、75%以上B、90%以上C、85%以上D、60%以上3、对外开放政策作为我国基本国策最终得到确立是其被写入()。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B、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C、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宪法D、XXX报告4、我国实施对外开放首先开放的领域是()。
A、政治B、文化C、科技D、经济5、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
A、开展对外承包工程B、发展出口商业C、引进先辈技术和装备D、利用外资6、我国对外开放的起点是()。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B、建立经济特区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开放陆地边境城镇7、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浦东B、深圳C、海南D、珠海8、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行全方位开放,1999年我国提出实施()。
A、科技兴贸战略B、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C、西部大开发战略D、走出去战略A、效劳出口B、货色出口C、对外承包工程D、对外劳务协作10、目前,我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市场是()。
A、香港地区B、日本C、美国D、XXX11、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是在()。
A、八五计划末B、七五计划末C、九五计划末D、六五计划末12、“九五”至“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出口商品战略的核心是()。
A、以量取胜B、以质取胜C、以结构多元化取胜D、以价廉取胜13、完善售后效劳对我国下列哪种产品出口市场的牢固与扩大最为紧张()。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含答案)(1)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复习题一、选择题1.(D)是消除成员国在贸易及生产要素等方面的障碍,实现商品、资本、劳动和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的一体化方式。
P59A.共同市场B.关税同盟C.自由贸易区D.经济一体化2. 世界贸易组织第一次将(B)引入知识产权保护,规定一成员提供给第三方的优惠(优待、特权、豁免)均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方。
P165A.国民待遇原则 B 最惠国待遇原则C.互惠互利原则D.透明度原则3.甲国生产手表需要6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要9个劳动日,乙国生产手表需要12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要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 )A.甲国出口手表和自行车B.乙国进口手表和自行车C.甲国出口手表,乙国出口自行车D.甲国出口自行车,乙国出口手表4.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与地区间所组成的一体化是(B)。
A.垂直经济一体化B.水平经济一体化C.部门经济一体化D.全盘经济一体化5..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缔约国对方的特权、优惠及豁免待遇,应与缔约方给予( D )。
A.任何第三国的待遇相同B.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C.第三国或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D.其参加的关税同盟的其他成员国的待遇相同6.( B )认为,国家间收入的相似性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高。
P45A.技术差距理论B.需求偏好相似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7.假定一国以2000年为基期,2004年出口价格指数为70,进口价格指数为120,那么该国2004年的贸易条件为( C )。
A.36B.50C.58.3D.171.48.关税按照征税的目的可分为( A )。
A.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B.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C.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和普遍优惠制D.从价税、从量税、混合税和选择税9. 外贸企业实施( D ),是针对我国现阶段外贸公司与外贸生产企业、供货基地之间存在的相互分离、信息隔绝状态,为寻求更为合理的外贸生产、营销组织形式而实行的战略。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含答案)题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含答案)题库期末复大纲一.单选题1.对外贸易制度的性质是由它所依附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所决定。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政策是没收。
3.我国对外开放是向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
4.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发展出口贸易。
5.1992年,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6.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货物出口。
7.完善售后服务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市场的巩固与扩大最为重要。
8.现阶段,我国出口市场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出口市场格局的多元化。
9.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原苏联引进的技术有156项。
10.不属于技术贸易的方式的是商品出口。
11.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12.中美是1979年建交的。
13.履行国际间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的基础是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
14.我国现行海关税则中所采用的商品分类目录是国际商品编码协调制度。
15.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我国出口产品应退税种为增值税与消费税。
16.按照效益、公正、公开的原则,从1994年起我国对部分出口商品配额采取了招标分配。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1986年。
33、20世纪70年代中日贸易采用的是垂直分工模型(B)。
3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我国对国际服务贸易实行逐步开放(C)。
35、根据《海关法》与《进出口关税条例》进行的关税减免为法定减免(B)。
36、原产地原则被称为国际贸易中货物的经济国籍(A)。
37、我国实行被动配额管理的主要是纺织品(B)。
38、我国对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银行结汇制(B)。
39、在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外贸企业凭货单通知开展进出口业务(C)。
40、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日贸易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水平型分工为主(B)。
41、中国出口产品最大的转口市场是香港地区(A)。
42、新中国成立后,中日贸易逐步发展的基础是民间贸易(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考试复习题
本复习题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试卷试题的出题范围。
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五种:名词解释;单、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对外贸易;
2、国际价值;
5、非歧视原则、“绿箱”措施;
7、进出口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体系;
8、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9、经济调节手段、浮动汇率制度、进出口信贷、关税配额管理;
12、“以质取胜”战略
二、单、多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4、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
A、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B、发展出口贸易
C、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D、利用外资
5、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行全方位开放,1999年我国提出实施()。
A、科技兴贸战略
B、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走出去战略
6、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A、服务出口
B、货物出口
C、对外承包工程
D、对外劳务合作
8、为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保持对外贸易发展后劲,我国应大力发展的出口产品是()。
A、创汇农产品
B、矿产品
C、高科技产品
D、轻纺产品
10、为了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加快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我国于1999年提出实施()。
A、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B、大经贸战略
C、科技兴贸战略
D、走出去战略
12、《对外贸易法》规定的首要原则是()。
A、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原则
B、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原则
C、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的原则
D、对外贸易促进原则
15、被世贸组织视为透明度最高的对外贸易调节工具是()。
A、价格
B、关税
C、配额
D、汇率
18、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我国出口产品应退税种为()。
A、所得税与消费税
B、增值税与消费税
C、关税与增值税
D、消费税与关税
20、我国进出口商品对外作价的首要原则是()。
A、结合国别地区政策作价
B、按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作价
C、结合购销意图作价
D、根据商品生产成本作价
(二)多项选择题
5、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最主要的内容有()。
A、发展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C、利用外资
D、引进新进技术
E、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
6、现阶段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战略是()。
A、以质取胜战略
B、市场多元化战略
C、进口替代战略
D、西部大开发战略
E、科技兴贸战略.
10、影响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
A、比较优势
B、进出口商品结构
C、外贸企业管理水平
D、价格和利率因素
E、市场机制
13、我国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出口补贴
B、出口退税
C、进出口信贷
D、设立外贸发展基金
E、外汇留成
14、出口退税产品应具备的条件是()。
A、必须是已征税的产品
B、必须是报关离境的产品
C、必须是实行总量控制的产品
D、必须是自由出口商品
E、必须是财务上已做出口销售的产品
16、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目标是()。
A、实现出口自负盈亏
B、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C、符合国际贸易规范
D、实现集约化经济
E、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填空题:
第二章
(1)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中的无形的“软件”要素包括()、人力资本、()、信息及管理等。
(2)马克思关于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有()、()、()。
(3)邓小平关于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包括()、()。
第三章
(3)只要被视为(),就会采用与该国经济毫不相干的第三国(替代国)的市场价格来计算该国产品的正常价值。
第五章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贸易自由化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公平贸易原则、()等。
第六章
(5)八五期间,我国出口商品进一步优化,()已取代轻纺产品,成为出口的支柱性产品。
(6)十五期间,我国提出的出口商品战略是:继续贯彻()战略,重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七章
(5)影响对外贸易价格的因素有商品成本、()、()、()、市场条件等。
第八章
(3)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通过对外贸易活动实现的价值增值,而价值增值是通过发挥()取得的。
(4)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由()、()、()三大指标体系完成。
第九章
(4)中国进出口关税的征收方法包括()和()两种。
(5)中国关税减免由()、()和()三部分组成。
(6)我国海关对进口货物实行以()作为完税为基础的税价格。
第十一章
(4)第十二次中欧峰会于今年11月30日在()召开。
(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于()年5月正式启动。
(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时,东盟是中国的第()大贸易伙伴,第()大出口市场,第()大进口来源地。
第十二章
(1)对外贸易战略包括()、()和()三种基本类型。
(2)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战略包括改革开放前的()、有限开放时期的()、全面开放后的()、()、(),反映了与不同开放程度相适应的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总体上的战略。
四、简答题
1、在怎样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双方可通过国际交换实现互利?
2、我国为什么把按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作价作为进出口商品对外作价的首要原则?
3、简述进出口商品价格的作价原则的影响因素。
4、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出口退税制度?
五、论述题(请适当拓展)
1、以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为依据,分析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
2、试论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3、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
试分析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对中国有哪些正负面影响。
4、请结合中国近年的时事及资料及分析:为什么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表示,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澳大利亚受到的影响比较小,要归功于澳大利亚和中国的经贸往来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