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题

合集下载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题库(100题)(含答案)(1)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题库(100题)(含答案)(1)

判断推理题(100题)1. 某旅行社为三位旅客预订了机票,这三位旅客分别是英国人约翰,美国人托马斯和法国人布朗。

他们三人一个去英国,一个去美国,一个去瑞士,已知约翰不打算去美国,托马斯不打算去瑞士。

布朗既不去美国也不去瑞士。

由此可知:( C )A. 托马斯去英国,布朗去法国,约翰去美国B. 托马斯去美国,布朗去瑞土,约翰去英国C. 托马斯去美国,布朗去英国,约翰去瑞士D. 托马斯去英国,布朗去美国,约翰去法国2.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来自四个国家的五位代表被安排坐在一张圆桌,为了使他们能够自由交谈,事先了解到情况如下:甲是中国人,还会说英语;乙是德国人,还会说汉语;丙是英国人,还会说法语;丁是日本人,还会说法语;戊是日本人,还会说德语,请问如何安排:( D )A. 甲丙戊乙丁B. 甲丁丙乙戊C. 甲乙丙丁戊D. 甲丙丁戊乙3. 在大多数人眼里,电子传播媒介的崛起通常被视为一种进步的标志。

这不仅因为电影、广播、电视或者互联网相继为大众的日常现实制造了巨大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新型传播媒介的问世往往是与进一步的民主和开放联系在一起的。

历史证明,(媒介的垄断时常导致符号的垄断;反之,符号的解放必然吁求媒介的解放。

)相对于报纸,电视显然提供了一个较为广泛的公共空间。

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抱怨电视是一种单向的发射。

它仍然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诠释和发布。

因此,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再度震动了人们。

许多人看到,计算机互联网正在将这些权力归还大众。

互联网是无中心、无权威的。

它不仅最大限度地敞开了门户,而且,它的特征是大众与传播媒介的互动。

所以,人们对于解放之中所包含的另一些新型的隐蔽枷锁不易察觉。

人们往往忽略了电子传播媒介的强大功能中存在着强大的控制。

如果说电视发射台的部分权威来自机械的力量,那么,互联网的无中心网络结构——互联网的进出路径是分散的——同样得到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网络似乎是一个自由出入的空间,传统的空间栅栏正在被漫不经心地跨越。

判断推理题库及答案详解

判断推理题库及答案详解

判断推理题库及答案详解1. 题目一:逻辑推理某学校有甲、乙、丙三位老师,他们分别教授数学、物理和化学。

已知甲老师不教数学,乙老师不教化学,那么谁教数学?A. 甲老师B. 乙老师C. 丙老师答案:C2. 题目二:图形推理下列哪个图形是按照给定序列的规律排列的?A. 圆形B. 三角形C. 正方形D. 五边形答案:B3. 题目三:数字推理下列数字序列中,哪一个数字是下一个?2, 4, 8, 16, 32, ?A. 64B. 128C. 256答案:A4. 题目四:类比推理如果“苹果”对于“水果”相当于“汽车”对于什么?A. 交通工具C. 金属答案:A5. 题目五:条件推理如果所有的猫都怕水,而小明家的宠物是一只猫,那么小明的宠物怕水吗?A. 是的B. 不一定C. 不怕答案:A6. 题目六:空间推理如果一个立方体的每个面都是红色,那么当你看到两个相邻的红色面时,你能看到多少个面?A. 1个B. 2个C. 3个答案:C7. 题目七:逻辑关系如果“所有A都是B,一些B不是A”,那么A和B的关系是什么?A. A是B的子集B. B是A的子集C. A和B没有直接关系答案:A8. 题目八:序列推理下列数字序列中,哪一个是正确的顺序?1, 3, 5, 7, 9, ?A. 11C. 13答案:A9. 题目九:逻辑判断如果“只有当下雨时,地面才会湿”,并且今天地面湿了,那么今天下雨了吗?A. 是的B. 不一定C. 没有答案:B10. 题目十:综合推理如果“所有的狗都有四条腿”,并且“所有的猫都有尾巴”,那么一个有四条腿的动物一定是狗吗?A. 是的B. 不一定C. 不是答案:B以上是判断推理题库及答案详解,每题均提供了题目的描述、选项和正确答案。

判断推理测试题目答案

判断推理测试题目答案

判断推理练习题四答案1.【答案】A。

解析:名垂千古与身败名裂是反义词,廉洁奉公与贪赃枉法是反义词。

2.【答案】D。

解析:身体里的血管相当于城市中的道路,且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3.【答案】B。

邮箱与信件是位置功能关系,水壶与开水是位置功能关系。

且二者都是具体的物体,符合此规律的是B项。

4.【答案】D。

解析:“谬论”为“结论”的情况之一,“否决”为“表决”的情况之一。

5.【答案】B。

解析:“开除”是一种“处分”,“死刑”是一种“刑罚”。

6.【答案】C。

解析:墙壁是房屋的一部分;象牙是大象的一部分。

7.【答案】C。

解析:书靠装帧成型,服装需要熨烫方能平整。

8.【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两词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选项中“蒸馏”的效果直接影响“纯度”,与题意“音量”的大小与“影响”的关系相符,故选D。

9.【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成语为反义词关系,“固若金汤”形容防守极为牢固,与不堪一击正好相反。

A项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与“实事求是”词义相反,因此二者也是反义词的关系;其它组没有这种关系。

10.【答案】A。

解析:公平、民主、和平都是社会正义的体现;道德、能力、习惯都是个人素质的体现。

11.【答案】A。

解析:题干由“国家出台一些列调控措施后,房地产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得出结论“国家去年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未达到预期效果”。

A项指出如果没有这些措施,房地产价格可能上升得更高,说明宏观调控措施还是有效果的,反驳了题干的结论。

B 项不能说明一定会有效果,不能反驳结论;C、D项均属于无关项。

故答案选A。

12.【答案】C。

解析:题干指出“勤奋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但是在利用机会和提高才能之间,是培养才能在先,还是抓住机会在先呢?”C项是提出这个问题的前提,否则如果机会和才能可以同时获得的话,就不存在培养才能先还是抓住机会先的问题了。

故答案选C。

13.【答案】D。

解析:题干的解释为:老鼠的嗅觉异常灵敏,它们能从任何复杂的气味中辨别出对他们有害的物质。

判断推理练习题推荐

判断推理练习题推荐

判断推理练习题推荐一、逻辑推理题1. 题目:如果所有的猫都怕水,而小明家的宠物是一只猫,那么小明家的宠物怕水吗?A. 怕水B. 不怕水C. 不确定2. 题目: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如果张三得了第一名,那么李四就不会得第一名。

如果李四得了第一名,那么王五就不会得第一名。

现在张三得了第一名,请问李四和王五的排名情况是什么?A. 李四和王五都没有得第一名B. 李四得了第二名C. 王五得了第二名3. 题目:如果一个物体是红色的,那么它不是绿色的。

现在有一个物体,它不是红色的,那么它是什么颜色的?A. 绿色B. 蓝色C. 可能是任何颜色,但不是红色4. 题目:在一个没有镜子的房间里,如果一个人不能看到自己的脸,那么他能看到自己的手吗?A. 能B. 不能C. 取决于房间的光线5. 题目:如果所有的狗都有尾巴,而小华的宠物没有尾巴,那么小华的宠物是什么?A. 不是狗B. 一种特殊的狗C. 无法确定二、数学推理题1. 题目:一个数字序列是1, 4, 9, 16, ...,请问第10个数字是什么?A. 100B. 81C. 1212. 题目:如果一个数列的第n项是前n个自然数的平方和,那么第5项是多少?A. 55B. 70C. 903. 题目:一个数字序列是2, 6, 12, 20, ...,每一项都是前一项加上一个递增的偶数。

第5项是多少?A. 34B. 40C. 524. 题目:一个数字序列是1, 11, 21, 1211, 111221,这个序列的下一个数字是什么?A. 312211B. 211213C. 12321115. 题目:如果一个数字序列是1, 2, 4, 7, 11, ...,每一项都是前一项加上一个递增的奇数。

第6项是多少?A. 16B. 18C. 22三、语言推理题1. 题目:如果“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那么“一些水果是苹果”这个陈述是真实的吗?A. 是B. 不是C. 无法确定2. 题目:如果“没有鸟会飞”,那么“一些鸟不会飞”这个陈述是真实的吗?A. 是B. 不是C. 无法确定3. 题目:如果“所有的书都是知识的载体”,那么“一些知识的载体是书”这个陈述是真实的吗?A. 是B. 不是C. 无法确定4. 题目:如果“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那么“一些白色的动物是天鹅”这个陈述是真实的吗?A. 是B. 不是C. 无法确定5. 题目:如果“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学习”,那么“一些需要学习的人是学生”这个陈述是真实的吗?A. 是B. 不是C. 无法确定四、综合推理题1. 题目:在一个没有钟表的房间里,如果一个人不能听到外面的声音,那么他能通过什么方式知道时间?A. 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B. 通过自己的生物钟C. 无法知道时间2. 题目:如果一个人在森林中迷路了,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找到出路?A. 沿着一条河流走B. 沿着太阳的方向走C. 留在原地等待救援3. 题目:如果一个人在沙漠中没有水,他应该怎么办?A. 继续寻找水源B. 尝试从植物中提取水分C. 等待救援4. 题目:如果一个人在山上遇到暴风雪,他应该怎么办?A. 寻找避风的地方B. 继续前进C. 点燃火堆5. 题目:如果一个人在海上遇到风暴,他应该怎么办?A. 寻找最近的岛屿避难B. 继续。

判断推理经典例题

判断推理经典例题

1.某公司所有员工都参加了职业培训,小张是该公司的员工,据此可以推出:A.小张参加了职业培训。

(答案)B.小张没有参加职业培训。

C.小张是公司领导。

D.小张不喜欢职业培训。

2.所有喜欢阅读的人都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王语言表达能力一般,可以推断出:A.小王喜欢阅读。

B.小王不喜欢阅读。

(答案)C.小王阅读能力很强。

D.小王语言表达能力会提高。

3.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一定能被2整除。

现在有一个数n,它不能被2整除,可以推断出:A.n一定是奇数。

(答案)B.n一定是偶数。

C.n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D.无法确定n的奇偶性。

4.所有哺乳动物都是温血动物,猫是哺乳动物,据此可以推出:A.猫是温血动物。

(答案)B.猫是冷血动物。

C.所有温血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D.只有哺乳动物是温血动物。

5.只有在晴天,小李才会去公园散步。

今天小李没有去公园散步,可以推断出:A.今天一定是阴天。

B.今天一定不是晴天。

(答案)C.小李今天心情不好。

D.小李今天很忙。

6.所有会游泳的人都会潜水,小王不会潜水,可以推断出:A.小王会游泳。

B.小王不会游泳。

(答案)C.小王喜欢游泳。

D.小王想学习潜水。

7.只有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才能获得英语演讲比赛的参赛资格。

小明获得了英语演讲比赛的参赛资格,可以推断出:A.小明一定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

(答案)B.小明没有通过英语六级考试。

C.小明英语成绩很好。

D.小明一定获得了英语演讲比赛的名次。

8.所有喜欢运动的人身体都很健康,小赵身体不健康,可以推断出:A.小赵喜欢运动。

B.小赵不喜欢运动。

(答案)C.小赵以前喜欢运动。

D.小赵的身体可以恢复健康。

9.只有吃了早餐,才能有精力去工作。

小张今天没有去工作,可以推断出:A.小张今天没有吃早餐。

(答案)B.小张今天吃了早餐。

C.小张今天请假了。

D.小张今天心情很好。

10.所有勤奋的学生都会取得好成绩,小刘没有取得好成绩,可以推断出:A.小刘不是勤奋的学生。

判断推理高频练习题

判断推理高频练习题

判断推理高频练习题判断推理是指通过对一系列信息和条件的分析和推断,作出合理的结论或判断。

在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判断推理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下面给出一些高频的判断推理练习题,希望能帮助读者提升判断推理的能力。

练习题一: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哪种戒烟方式最有效?A. 戒烟药物与心理辅导相结合B. 逐渐减少吸烟量C. 冷静坚决断然戒烟D. 替代吸入其他物质练习题二: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哪个孩子是否有可能是小华的兄弟?A. 小华说他有一个兄弟,但兄弟是独生子女。

B. 小华说他有一个兄弟,兄弟的年龄比他小两岁。

C. 小华说他有一个兄弟,兄弟的学校在另一个城市。

练习题三: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哪个人是小明的叔叔?A. 小明的父亲有两个哥哥。

B. 小明的母亲是小明的父亲唯一的姐姐。

C. 小明的表哥是小明的父亲最小的弟弟的儿子。

练习题四:根据以下条件判断,哪个人可能是偷走了小华的手机?A. 小华的手机在晚上九点钟左右被偷走的。

B. 小华的母亲在小华手机被偷走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陌生人离开小区。

C. 小华的邻居说在晚上九点左右看到一个戴着帽子的人离开小华家。

练习题五: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在学校篮球队选拔赛中,哪位同学的表现最好?A. 张三在比赛中拿到了全场最高分20分。

B. 李四在比赛中抢到了全场最多的篮板球。

C. 王五在比赛中完成了全场最多的助攻。

以上是一些判断推理的练习题,答案如下:练习题一:A. 戒烟药物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练习题二:B. 小华说他有一个兄弟,兄弟的年龄比他小两岁。

练习题三:C. 小明的表哥是小明的父亲最小的弟弟的儿子。

练习题四:C. 小华的邻居说在晚上九点左右看到一个戴着帽子的人离开小华家。

练习题五:无法确定,因为每个人的表现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通过练习判断推理题,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判断推理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不断练习和思考,相信大家可以在判断推理方面取得进步。

判断推理经典题目练习

判断推理经典题目练习

NO1:最“相似”的逻辑推理【考题1】有医学研究显示,吃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对人体没有显著帮助,有时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一些医生给出劝告,不要再吃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了,而应该通过均衡的饮食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结果?A.一项对3万名妇女进行的7年追踪调查发现,服用维生素D加上钙补充剂并没有给她们的身体造成伤害B.一项对1万名男性展开的8年追踪调查显示,不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并没有增加他们患病的风险C.一项对1万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老年人的对照调查显示,他们的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D.一项对2万名儿童展开的3年追踪调查显示,不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的儿童,营养缺乏症的发生率较高【答案】D题干的研究结果是“吃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对人体没有显著帮助,有时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A项说明服用维生素D加上钙补充剂没有对身体造成伤害,但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不能代表所有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削弱程度有限;B项说明不服用也没有害处,显然无法削弱;C项说的是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与题干研究结果无关;D项指出不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会造成营养缺乏症发生率较高,也即说明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对人体有显著帮助,直接削弱了研究结果,当选。

【考题2】某国人口总量自2005年起开始下降,预计到2100年,该国人口总数将只有现在的一半。

为此该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

但到目前为止该国妇女平均只生育1.3个孩子,远低于维持人口正常更新的水平(2.07个)。

因此有人认为该国政府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论断?A.该国政府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是一项长期国策,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B.如果该国政府没有出台鼓励生育政策,该国儿童人口总数会比现在低很多C.如果该国政府出台更加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就可以提高人口数量D.近年来该国人口总数呈缓慢上升的趋势【答案】B题干的观点是“该国政府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判断推理题库(含解析)

判断推理题库(含解析)

判断推理题库及解析一、图形推理。

请按每道题的答题要求作答。

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宜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宜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3.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外表,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宜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宜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二、定义判断。

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

三、逻辑判断。

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

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13.据某市交警部门公布的数据,在该市全市上个月发生的13000多起汽车交通事故中,只有10%是因为司机酒后驾驶造成的。

由此可见,酒后驾驶的危险性并不像某些交通宣传中所说的那么大。

“酒后驾驶,等于送死〞只是危言耸听的夸张宣传而已。

假定以上数据无误,那么以下哪项可以有力地驳斥上述推论?A.只有10%的车主有酒后驾驶行为,而他们酒后驾车的时间只占开车总时数的2%B.交警每天晚上都扣留假设干酒后驾驶的车辆,否那么造成的事故会更多C.酒后驾车多为私家小车,在大巴司机和卡车司机中,酒后驾车的现象极少发生D.酒后驾车大多数发生在晚上,而交通事故大多数发生在白天14.在本年度篮球联赛中,长江队主教练发现,黄河队五名主力队员之间的上场配置有如下规律:1.假设甲上场,那么乙也要上场;2.只有甲不上场,丙才不上场;3.要么丙不上场,要么乙和戊中有人不上场。

假设乙不上场,那么以下哪项配置符合上述规律?A.甲、丙、丁同时上场B.丙不上场,丁、戊同时上场C.甲不上场,丙、丁都上场D.甲、丁都上场,戊不上场15.办公室主任:本办公室不打算使用循环再利用纸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推理题1、屏蔽器:电磁波A夜视镜:红外线正确答案B验钞机:声波C遥控器:光波D太阳光:紫外线答案解析题干逻辑关系:屏蔽器是干扰电磁波接收,属于作用对象与被作用对象的对应关系。

A项中,红外夜视镜是把红外线转为可见光,属于作用对象与被作用对象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B项中,验钞机是利用纸币上的荧光粉在紫外线光照射下发出特殊的反光来工作的,与声波无关,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中,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光波通常指电磁波谱中的可见光,广义上等同于“光”包括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中,太阳光中包含紫外线,属于包含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2、()对防御相当于烽火对()A盔甲;侵略B士兵;点燃C狼烟;迷惑D城墙;警示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带括号的类比推理,要将四个选项逐一代入,判断前后两部分的逻辑关系。

A项代入后,盔甲有防御功能,烽火没有侵略功能,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B项代入后,士兵需要防御,点燃烽火,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C项代入后,狼烟是报警的烽火,有防御功能,但是迷惑不是烽火的主要功能,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D项代入后,城墙的功能是防御,烽火的功能是警示,前后逻辑关系一致。

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3、共产党员∶模范A矛盾∶统一B文凭∶智商C企业家∶MBA 正确答案D新陈代谢∶生命答案解析题干逻辑关系:共产党员可以是模范,模范也可以是共产党员,交叉关系。

A项中,矛盾与统一为反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中,文凭并不能代表智商,二者无直接关联,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中,企业家可以是MBA,MBA也可以是企业家,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D项中,生命的特征就是新陈代谢,二者非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4、尼古丁∶香烟A 蜂蜜∶饼干B 冰毒∶毒品C 糖∶甘蔗正确答案D 萝卜∶蔬菜答案解析题干逻辑关系:香烟中必然含有尼古丁,二者间为包含关系中的组成关系。

A项中,饼干中并非一定含有蜂蜜,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中,冰毒属于毒品中的一种,属于包含关系中的种属关系,而非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中,甘蔗中必然含有糖,属于包含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D项中,萝卜属于蔬菜的一种,属于包含关系中的种属关系,而非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5、实验员:试管:器具A 司机:公交车:交通工具正确答案B 农民:水稻:作物C 职员:电脑:科技D 雕塑家:雕塑:艺术品答案解析题干逻辑关系:试管是实验员的工作工具,二者为对应关系;试管是一种器具,二者为种属关系。

A项中,公交车是司机的工作工具,公交车是交通工具的一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B项中,水稻是农民的工作对象,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中,电脑可以是职员的工作工具,但是电脑不是一种科技,而是一种科技工具,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中,雕塑是雕塑家工作的对象,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6、技能:技术:技艺A 昏沉:昏迷:昏睡B 习惯:规矩:法律正确答案C 认可:鼓励:奖励D 经常:往往:一直答案解析题干逻辑关系:技能、技术、技艺三词为近义词,且程度不断加深。

A项中,三词为近义词,但是昏迷程度最深,三者顺序错误,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中,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规矩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即习惯、规矩、法律三词为近义词,程度不断加深,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C项中,认可、鼓励、奖励三词词义不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中,经常与往往属于同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7、厨房:高压锅:电饭煲A运动场:球迷:座位B教室:课桌:讲台正确答案C书桌:书架:台灯D农田:水稻:水牛答案解析题干逻辑关系:高压锅和电饭煲都是家用电器,两者是并列关系;厨房是地点,高压锅和电饭煲都主要在厨房中使用,构成地点的对应。

A项中,“球迷”坐在“座位”上,两者是对应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中,“课桌”和“讲台”都是教学用具,课桌和讲台都主要在教室内使用,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C项中,“书桌”和“书架”属于家具,“台灯”是家电,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中,水稻是一种植物,水牛是一种动物,二者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李白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牧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正确答案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杜甫答案解析题干逻辑关系:“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作者是岳飞,二者为对应关系。

A项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作者是白居易,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作者是李白,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是李煜,二者是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D项中,“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者是白居易,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9.、人去:楼空A 鸟尽:弓藏正确答案B 兽聚:鸟散C 鸢飞:鱼跃D 虎踞:龙盘答案解析题干逻辑关系:“人去楼空”比喻故地重游时睹物思人的感慨。

因为“人去”,所以“楼空”,人去是楼空的原因。

A项中,“鸟尽弓藏”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过河拆桥。

因为“鸟尽”,所以“弓藏”,鸟尽是弓藏的原因,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B项中,“兽聚鸟散”是指像鸟兽一样时聚时散,比喻聚散无常,也比喻乌合之众。

“兽聚”和“鸟散”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中,“鸢飞鱼跃”是指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形容万物各得其所。

“鸢飞”和“鱼跃”是并列关系,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中,“虎踞龙盘”是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虎踞”和“龙盘”是并列关系,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10、流行歌手:演员A 梳妆台:化妆品B 学校实验室实验员:教辅人员正确答案C 羽毛:鸟类D 灯泡:台灯答案解析题干逻辑关系:流行歌手和演员都属于艺人,两者之间属于并列关系。

A项中,梳妆台上面放置着化妆品,两者之间是空间上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中,学校实验室实验员和教辅人员都属于学校员工,两者之间属于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C项中,羽毛是鸟身体的一部分,二者间是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中,灯泡是台灯的一部分,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11、想象是指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思维活动。

按照想象是否受意志控制,可分为随意想象和不随意想象。

不随意想象的特点是把各种印象和信息离奇、突然、有时是无意义地组合在一起。

随意想象是把各种印象和信息自觉控制、有目的、经过意志的努力呈现出需要的场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随意想象的是()。

A小李昨天晚上睡觉时,梦到了儿时一起嬉戏的伙伴B张三接到录取通知,想到自己实现了目标,很兴奋C小王面对设计图,憧憬着公司新大楼竣工后的样子正确答案D小陈的父亲看着照片回忆起当年上山下乡时的场景答案解析定义强调: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把印象和信息自觉、有目的、经过意志努力呈现出需要的场景。

A项中,做梦不是“自觉控制、有目的、意志努力”,不符合定义;B项中,收到录取通知书、实现目标是事实,而不是想象,不符合定义;C项中,面对设计图憧憬大楼的样子,是小王在图纸信息的基础上有目的的、经过意志的努力,呈现出其所需的信息,即大楼的样子,符合定义;D项中,回忆是回顾已经发生过的事实,不是想象,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12、利他惩罚是指人们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惩罚违反社会准则的人。

第三方惩罚是指利他惩罚的一种,第三方虽然没有受到违规行为的直接损害,却愿意付出代价来惩罚违反社会准则的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第三方惩罚的是()。

+1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B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C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D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定义强调:①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惩罚违反社会准则的人,②自己未受到违规行为的直接损害。

A项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属于利己行为,不符合定义;B项中,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明显也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符合①,不符合定义;C项中,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属于报复行为,实际也就是受到了第三方的直接损害,不符合②,不符合定义;D项中,是指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符合①、②,符合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13、社会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

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

下列不属于社会公德范畴的一项是()。

A小刘是单位公认的好同志,但就是喜欢穿戴新潮的服饰正确答案B在麦田旁挖排水渠小张性格内向、不善言语,是个遵纪守法的小伙子C人人都夸小李是个勤快人,他总是把门前的马路扫得干干净净D虽然小王不是事事顺心,但总能在别人有急事时伸手相助答案解析定义强调: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

A项中,新潮服饰,并没有涉及社会义务或社会公众利益,不涉及道德范畴,不符合定义;B项中,遵纪守法自然是遵循了应有的道德准则,符合定义;C项中,勤快、讲卫生符合应遵循的道德准则,符合定义;D项中,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循了应有的道德准则,符合定义。

本题要求选择不符合项。

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14、公理是指依据人类理性的不证自明的基本事实,经过人类长期反复实践的考验,不需要再加证明的基本命题。

定理是建立在公理和假设基础上,经过严格的推理和证明得到的,它能描述事物之间内在关系,定理具有内在的严密性,不能存在逻辑矛盾。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描述属于公理的是()。

A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B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正确答案C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D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答案解析定义强调:“经过人类长期反复实践的考验,不需要再加证明的基本命题”。

A项中,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是基于欧式几何中的平面三角形的,非欧几何中三角形的内角和不一定为180度,不符合定义;B项中,“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是直线公理,也是经过人类长期反复实践的考验,不需要再加证明的基本命题,符合定义;C项中,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还需要再加以证明,不符合定义;D项中,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是主观的,不是公理,不符合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