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判断推理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判断推理逻辑推理常考知识点

判断推理逻辑推理常考知识点

判断推理逻辑推理常考知识点一、逻辑推理基本概念。

1. 命题。

- 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例如“今天是晴天”就是一个命题。

- 简单命题: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单命题的命题。

像“小明是学生”。

- 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通过逻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命题。

如“小明是学生并且小红是老师”,其中“并且”就是逻辑联结词。

2. 逻辑联结词。

- 且(∧):表示两个命题同时成立。

例如,命题p:小明是男生,命题q:小明是学生,那么p∧q表示小明是男生并且是学生。

当p和q都为真时,p∧q才为真。

- 或(∨):表示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成立。

比如命题p:今天是周一,命题q:今天是周二,p∨q表示今天是周一或者是周二。

只要p、q中有一个为真,p∨q就为真。

- 非(¬):对一个命题进行否定。

若命题p:小李是好人,那么¬p:小李不是好人。

p为真时,¬p为假;p为假时,¬p为真。

3.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 充分条件: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但未必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简称充分条件。

例如,如果天下雨(A),那么地面湿(B),天下雨是地面湿的充分条件。

- 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简称必要条件。

只有年满18周岁(A),才能有选举权(B),年满18周岁是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

1. 三段论推理。

- 定义: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

例如: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

- 规则:- 在一个三段论中,有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 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 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那么结论也是否定的;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

完整版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

完整版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一、演绎推理1.指的是通过一些的前提来论证从而推断出某个结论。

2.基本原则:头脑清空原则(按人家来,不要按自己的来)题设为真原则(人家题设说的是绝对不可怀疑的)形式统一原则3.解题步骤:(1)看问题,定题型;(2)看题目,做简化;(3)据技巧,得答案。

4.演绎推理的分类:(1)论证类——加强论证型——减弱论证型(2)结论类——形式推理结论类:侧重规则的考察——日常推理结论类:侧重脉络的考察(一)形式推理结论类1.分类:有真有假型;翻译推理型(强调对于肯定确定信息的认识);排列组合型(匹配型的题型);集合运算型(很像数学的一种题型)2.有真有假型:1)首先看矛盾;其次看包容;然后看反对;最后带题中(实在不行就代入排除法)(2)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两者构成整个全集,如生和死;——A:其矛盾关系为否AA且B:其矛盾关系为否(A且B)即否A或否BA或B:其矛盾关系为否(A或B)即否A且否BA能够推出B :其矛盾关系为A且否B所有:其矛盾关系为有的不必然:其矛盾关系为可能不——即首先要寻找矛盾关系,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能用在很多地方,不光是在这里。

比如说在后来的削弱关系中,矛盾是最强的削弱关系——构成矛盾关系的主体一定相同,这是观察矛盾关系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

(3)包容关系:——当不能发现矛盾关系时,我们就要看包容关系,即寻找看几个关系之间是否存在包容。

——即要寻找包容关系,几个关系如果为包容关系,则他们同时为真或为假(这和矛盾关系刚好相反),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

--- 若A能推出B:则包容关系为若A为真则B为真+若B为假则A为假只有一真,则 A 必为假——即“一真前假” 只有一假,则 B 必为真——即“一假后真”所有:则包容关系是能够推出某人、有的A且B:则包容关系是能过推出A (B)、A或者B(4)反对关系:——对于两个“有的” 的反对关系,“必有一真”;对于两个“所有” 的反对关系,“必有一假”;(5)当题目中有多真多假时,可以利用矛盾或包容或反对关系将其转化为一个真或假再解。

行测逻辑推理题通关技巧

行测逻辑推理题通关技巧

判断推理部分解题技巧(一)图形推理1、对于图形拆分与重组题:运用实物找关键特征2、对于多组图形题:找变化规律(数量关系、位置关系、形状关系)。

3、基本思路:(1)简单图形看笔画多少、构成要素的增减、交点线段数目变化、图形种类数变化。

(2)复杂图形看大小变化、曲直情况、旋转方向、组合顺序、叠加状况(求同、去同)及对成性。

(3)上述方法无法判断时看路径状况、受力情况、或看半边。

(4)有多个选择时,选择自己最确定的,不可多选(二)定义判断解题技巧1、先看选项再看题干,对照选项看题干中对应内容。

注意:是否要一一对应关系。

2、抓住提干定义中的关键词,尤其是要抓住与选项相关的关键词。

3、常见的关键词:“主体”、“内容”、“时间”、“地点”、“对象”等。

(三)类比推理题解答“九字”技巧1、记常识。

如各省市简称、称谓、作品、节日等。

2、想词性。

通过词语的本质词性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排除1-2个选项,甚至直接选出答案。

这种方法是可以在5秒内做出一道题。

3、造句子。

造的句子必须是有效的,句子需要蕴含一定的逻辑关系。

常见的句子包括几种。

(1)……和……是一个……例如:家父:父亲A老妪:老伴 B鼻祖:祖宗 C鄙人:自己答案C。

(2)……(不)是……的一种例如:冠心病:传染病A、熊猫:哺乳动物B、鲤鱼:两栖动物C、京剧:豫剧D、细菌:病毒答案B。

(3)……是……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树:树梢A、手:手指B、玻璃:窗户C、海洋:岛屿D、帽子:头答案A。

(4)……和……都是……例如:山川:河流A地球:太阳 B森林:沙漠C战争:和平 D污染:浪费答案B。

造句子“山川和河流都是地理形态”,“森林和沙漠都是地理形态”(5)……不是……就是……例如:男人:女人A黑:白 B左:右 C高:矮 D生:死答案D。

造句子“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人不是生就是死”。

(6)有的……是……,有的……是……例如:运动员:大学生A植物:种植 B专家:青年 C四季:春天 D纸张:书法答案B。

判断推理技巧口诀

判断推理技巧口诀

判断推理技巧口诀
以下是 6 条判断推理技巧口诀:
1. “前后关联很重要,就像拼图一片片。

”比如说在做逻辑推理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中各个条件之间的前后联系呀,就好比拼拼图一样,找到它们的契合之处,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比如那道关于人物职业和兴趣爱好的推理题,不把每个线索关联起来怎么能行呢!
2. “极端情况细思量,说不定就有答案藏。

”遇到那种感觉没头绪的问题时,试试考虑极端情况呀!就好像走进一个黑屋子,突然找到了开关一样。

举个例子,在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时候,想想最极端的可能,往往能发现其中的奥妙呢!
3. “排除法呀超好用,如扫雷般清障碍。

”哎呀呀,碰到一堆选项不知所措时,排除法可太好用啦,就像扫雷游戏一样,把那些明显不对的都清理掉。

像那道真假推理题,用排除法不就能快速解决嘛!
4. “假设推理大胆试,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时候大胆做个假设,说不定就能打开新局面哦,这就好比在迷雾中勇敢前行。

比如推测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时,假设一下各种情况,惊喜就可能出现哟!
5. “图表帮忙很直观,清晰明了不混乱。

”有些复杂的信息呀,画个图表整理一下,那可太清楚啦,就像给混乱的线团理出了头绪。

像那种关于人物关系的题,画个图不就一目了然了嘛!
6. “日常积累不能忘,常识往往是关键。

”平时多积累些知识呀,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呢,这就跟存钱一样,到用时就有啦!比如一些涉及生活常识的推理题,就是靠平时的积累呀!
总之,这些判断推理技巧口诀要好好记住,多实践,肯定能让你在解决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呀!。

(完整版)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

(完整版)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
乙说:甲不会游泳
这两个人的话是矛盾的,必有“一真”和“一假”,再根据题干条件:只有一人说假话。那么这个说假话的人就在甲和乙之间,其余的丙和丁都是说真话的。根据丙的真话“乙不会游泳”,断定:乙不会游泳;再根据丁的真话“我们有三个人会游泳”,断定:除乙外,其余人都会游泳。至此,所有的疑问都清楚了:甲、丙、丁都说真话,也都会游泳;只有乙说假话,且不会游泳。这是为说明矛盾类型题的“解析原理”设计的一个简单例题。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判断中,如果一定存在一个真、一个假的情况(不必明确哪个真、哪个假),那么,这两个判断就是矛盾的。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
四、条件不确定假设是关键。
对于没有确定条件的试题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对策?那就是假设法。公务员考试演绎推理(逻辑判断)测试中,利用假设方法完成推理的试题越来越多。面对试题,在不能确定题干条件真或假的情况下,运用“假设”是重要方法。假设方法要遵照以下原则:
①假设某条件为真,依据这个真能推出系列的结论,否则,这个假设就没有应用意义;②从假设为真的条件推出矛盾,则可断定这个条件为假。
(3)选项A“唐代古墓发现西汉文物”不能说明这里没有先秦文物。
(4)选项C“除了先秦用夔文,唐代也书写夔文”以及选项D“古墓文物是墓主生前之物”不能说明“墓中没有被冲刷而来的文物”,因此不应入选。
六、选项要证据直观是答案。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要考查从前提最直接能推出什么、不能推出什么的证据确证度。由A推出A的证据确证度是100%,这种试题被称做“直观”题。“直观”题的特征是:从几个并列的条件中直接推出其中的一个或全部。如:雨亭学习好、身体好、事业心强。那么可以直接单独推出“雨亭事业心强”。亦可“重复式”地全部推出。这样的推理在普通逻辑中被称做“联言推理”。

《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解题技巧详解

《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解题技巧详解

《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解题技巧详解一、引言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科目中,判断推理部分一直是考察考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重要部分。

其中,逻辑判断作为判断推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信息,通过逻辑分析和推理,找出正确答案。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逻辑判断的解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本文将详细解析逻辑判断的解题技巧,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深入讲解。

二、逻辑判断概述逻辑判断是一种基于逻辑规则和推理方法的思维方式,它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和推理,找出给定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中,逻辑判断题通常包括形式逻辑判断、论证逻辑判断等类型,考察考生对逻辑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解题技巧详解(一)明确题目类型和考点在解答逻辑判断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类型和考点。

不同类型的逻辑判断题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因此,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类型和考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运用相应的解题技巧进行解答。

(二)理解并分析题干信息理解并分析题干信息是解答逻辑判断题的关键步骤。

考生需要认真阅读题干,理解题目中的各个概念、关系、条件等,然后分析这些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逻辑性,确保对题干信息的理解正确无误。

(三)运用逻辑规则进行推理在理解并分析题干信息后,考生需要运用逻辑规则进行推理。

逻辑规则包括直言命题推理、假言命题推理、选言命题推理等,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类型和考点,选择合适的逻辑规则进行推理。

在推理过程中,要注意逻辑规则的正确性和适用性,避免因为逻辑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四)注意推理过程中的陷阱在解答逻辑判断题时,考生需要注意推理过程中的陷阱。

这些陷阱可能包括偷换概念、错误推理、过度推断等。

考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分析题目中的信息,避免被陷阱所迷惑。

同时,也要学会运用反例法等方法来检验推理的正确性。

(五)加强练习和总结加强练习和总结是提高逻辑判断能力的有效方法。

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逻辑判断推理口诀一、直言推理
直言判断真烦人,对当方阵似雾云
两个所有必一假,两个有些必一真
对角关系矛盾现,一个假来一个真
做题若把真假遇,首看是否有矛盾
三人对话一真假,真假必在矛盾里
绕开矛盾把理推,真假关系自然分
四人对话两真假,矛盾里面有一真
剩余两句无矛盾,假设代入真假分二、复合判断
联言判断容易,全真才真莫忘记
选言判断难掌握,有一为真真就是
每个部分都为假,相容选言假才是
否定一肢才推理,肯定一肢无意义
充分条件若为假,前真后假是唯一肯前肯后是规则,否后否前要注意三、负命题推理
命题前面有并非,推理时候要注意并非后面全否定,并非前面原样子并且或者相互换,所有有些也要替还有可能与必然,二者交换莫忘记是与非来也要转,两个命题才等值四、论证逻辑
论证逻辑并不难,结构模型要了然无论加强与削弱,论据论点是关键因果论证重头戏,因果倒置常呈现有无他因频也高,有因无果削弱显无因无果是加强,无因有果驳论点题中若把建议提,措施论证很明显方法是否行得通,能达目标是关键
题干若有数据提,统计论证是考点样本有无代表性,常常以偏来概全题中若有百分比,谨防数据几个陷基数总量常提醒,相对绝对要能辨题中若有两对照,对比实验是考点两者相同方能比,两有差异削弱现还有类比论证题,类比相似是关键结构比较实在易,辨清形式答案现。

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口诀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适用于小学生的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口诀:1. 《判断推理第一步》一要看清题目意,题干到底讲啥呢。

二要分析条件多,关键信息别错过。

三找论点和论据,关系清晰才好破。

四想常见的错误,偷换概念要识破。

五用排除法先行,不靠谱的先撇脱。

六看加强与削弱,力度大小要斟酌。

七记因果关系链,前因后果别弄讹。

八思类比和归纳,样本全面才不错。

九探推理的形式,规则千万不能破。

十多练习和总结,逻辑思维变灵活。

2. 《逻辑推理小妙招》一找论点是首要,明确观点啥目标。

二析论据作参考,支撑论点好不好。

三看选项别急躁,逐一排查仔细瞧。

四防无关来干扰,话题不同一边抛。

五察削弱力度妙,直接否定效果高。

六究加强方法巧,补充论据不能少。

七辨因果要思考,有无倒置或错导。

八分假设和类比,合理与否心知晓。

九断推理合逻辑,规则流程记得牢。

十常复习多动脑,判断推理没烦恼。

3. 《逻辑推理我能行》一瞧题干明情形,故事背景先搞清。

二抓关键的词语,重点字眼要盯紧。

三理思路有顺序,前后关联要梳理。

四辨选项有玄机,对错好坏要明晰。

五排无关的信息,干扰选项快舍弃。

六选正确的依据,理由充分才可以。

七思推理的逻辑,一环一环要紧密。

八想可能的漏洞,仔细检查别大意。

九用举例来验证,具体事例更有力。

十做总结多反思,下次推理更顺利。

4. 《推理判断轻松学》一看题目别发懵,沉着冷静心不惊。

二读题干要认真,字字句句都看清。

三抓核心的要点,关键之处做标明。

四分论点和论据,相互关系要搞懂。

五排错误的选项,胡言乱语不能用。

六选合理的答案,有理有据才会中。

七想假设的情况,大胆推测思路通。

八验结论对不对,实际情况来对应。

九记推理的方法,举一反三不落空。

十要坚持多练习,逻辑判断我最行。

5. 《逻辑推理小口诀》一入题目深似海,冷静观察把头抬。

二析题干细又细,蛛丝马迹不放过。

三找论点和重点,核心观点在眼前。

四看论据来支撑,是否有力要分清。

五排干扰项一堆,无关内容快踢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判断推理解题技巧逻辑判断是国考试每年必考的题型之一,主要考查的是应试人员对文字材料的理解、演绎和归纳。

解答时必须严格依据题干所给条件进行推理,不能附加任何说明。

逻辑判断可以分为两类: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其中必然性推理在考试中主要体现为命题推理和智力推理两类题目。

现国考以可能性推理作为考试重点,但是必然性推理也是每年的必考题型,下面对必然性推理中智力推理的考情和一些解题技巧进行分析。

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智力分析每年出现1-2题不等。

智力分析题形式、题材都变化较多,没有统一模式,但常见的有以下五种题型:真假型、排序性、匹配性、数学型、其他型。

一、真假型真假型题目的特点为题干给出几句话或者几句描述,但未指出其真假情况,要求根据所给条件进行推理。

【例题】(2012·国家)张老师将文房四宝装在一个有四层抽屉的柜子里,让学生猜笔、墨、纸、砚分别在哪一层。

按照笔、墨、纸、砚的顺序,小李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一、二、三、四层,小王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二层,小赵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四、第三、第一和第二层,而小杨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四、第二、第三和第一层。

张老师说,小赵一个都没猜对,小李和小王各猜对了一个,而小杨猜对了两个。

由此可以推测:A. 第一层抽屉里装的是墨B. 第二层抽屉里装的是纸C. 第三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笔D. 第四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砚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画图表如下:由上表,显然几人的猜测有一致之处,再由张老师说的话继续完善表格进行推理。

由“小赵全部猜错”,可知其他几个人猜测的跟小赵一样的也全部错误,即下图阴影部分都是错的。

又由于小杨和小李对于墨和纸的猜测相同(如上图圆圈圈示),且小李只对1个,而小杨只对2个,因此对于两人墨和纸的猜测只能对一个,故小杨对砚的猜测是正确的,即“砚在第一层”一定为真。

因此答案选D。

点拨:对于真假型题目,通常可以从确定条件、一致条件和唯一条件这几个点出发,或者当所给条件相似时,从最不一样的条件入手,此外,在考场上一时没有思路时,可直接选择假设法或代入法。

二、排序型排序型题目的特点是给出多个条件,但只涉及一类元素,这些元素在时间先后、位置顺序或者数量、程度等方面有一定关系。

【例题】(2011·国家)北京市为缓解交通压力实行机动车辆限行政策,每辆机动车周一到周五都要限行一天,周末不限行。

某公司有A、B、C、D、E五辆车,保证每天至少有四辆车可以上路行驶。

已知:E车周四限行,B车昨天限行,从今天算起,A、C两车连续四天都能上路行驶,E车明天可以上路。

由此可知,下列推测一定正确的是:A.今天是周六 B.今天是周四C.A车周三限行 D.C车周五限行解析:分析推理题。

首先由“保证每天至少有四辆车可以上路行驶”可知,每天至多有一辆车限行,又E车周四限行,可画图如下:一二三四五六日×× E ××由于B车昨天限行,且周六、日不限行,所以今天不能是周五、周日和周一;由于E 车明天可以上路,所以今天不能是周三。

假设今天是周二,由“A、C两车连续四天都能上路行驶”可知,A、C两车只能在周一限行,不符合,排除;假设今天是周六,由“A、C两车连续四天都能上路行驶”可知,A、C两车只能在周三和周五限行,又B车昨天限行,B车也在周五限行,不符合,排除;假设今天是周四,则B车周三限行,由“A、C两车连续四天都能上路行驶”可知,A,C两车分别在周一周二限行,则D车周五限行,满足题干所有条件。

故答案选B。

点拨:排序型题目的解题关键是找出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从确定的元素出发,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推出余下元素的信息,有的步骤可以选择假设法和代入法。

三、匹配型匹配型题目的特点是给出多个条件,且涉及两类或两类以上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匹配型题目可以看做复杂的排序型题目,所以解法也与排序型相似。

【例题】(2009·国家)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

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知:A.甲不是湖北人 B.河南人比甲年龄小C.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D.湖北人年龄最小解析:分析推理题目,题干有两个条件涉及河南人,可以把河南人作为突破口。

由题干可知,河南人不是甲,也不是乙,则只能是丙;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即丙比乙年龄小,而丙比湖北人年龄大,则湖北人只能是甲,且年龄最小,因此山东人是乙。

由此可得:乙(山东人)>丙(河南人)>甲(湖北人)。

故答案选D。

点拨:匹配型题目的解题关键是找出元素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结合不同类型的关系由确定的推出不确定的,常用图表形式表示元素间关系,有些步骤运用排除法比较方便。

四、数学型数学型题目的特点是通常会出现数字、倍数关系、大小关系等于数学知识相关的条件,但相互间关系都比较简单。

【例题】(2009·国家)有三个骰子,其中红色骰子上2、4、9点各两面;绿色骰子上3、5、7点各两面;蓝色骰子上1、6、8点各两面。

两个人玩掷骰子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人先各选一个骰子,然后同时掷,谁的点数大谁获胜。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先选骰子的人获胜的概率比后选骰子的人高B.选红色骰子的人比选绿色骰子的人获胜概率高C.没有任何一种骰子的获胜概率能同时比其他两个高D.获胜概率的高低与选哪种颜色的骰子没有关系解析:选项都涉及了骰子获胜的概率,获胜概率高的即骰子数字大的次数多,所以直接比较骰子的数字大小即可。

红骰子与绿骰子比:2比3、5、7都小,9比3、5、7都大,4比3大但比5、7小,即4次大、5次小;蓝骰子与红骰子比:1比2、4、9都小,6、8都比2、4大但比9小,即4次大、5次小;绿骰子与蓝骰子比:3、5都比1大但比6、8小,7比1、6大但比8小,即4次大、5次小。

由于三种骰子没有哪一种比另外两种数字大的次数多,也即没有哪种获胜概率同时比其他两种高,因此选C。

技巧点拨:数学型题目的解题关键是将数学方法与逻辑思维相结合,通常这类型题目不需要过多的计算,关键是抓住已知条件和所求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五、其他型其他型题目的特点是给出多个确定条件,且均不属于以上几种类型。

【例题】七名候选人中有女性三人:张丽、孙美和朱萍,男性四名:赵海、王波、李田和胡庆。

现要从七名候选人中选出三人组成某委员会,且符合以下规则:张美和王波不能同时入选,胡庆不能与女性候选人同时入选。

问如果赵海和李田不入选,那么该委员会的组成有几种可能?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解析:根据赵海和李田不入选,只剩三名女性和王波、胡庆两名男性,则肯定有女性入选。

由“胡庆不能与女性候选人同时入选”可知,胡庆不入选。

还有三名女性和王波。

由“张美和王波不能同时入选”,假设王波入选,则孙美不入选,张丽、朱萍入选;假设王波不入选,则三名女性同时入选。

所以有两种组成:①三名女性;②张丽、朱萍和王波。

因此答案为B。

技巧点拨:其他型题目的解题关键同样是从确定条件出发,然后依次推理得出答案。

解题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列表法、假设法等解题方法。

可能性推理论证可能性推理是国家公务员逻辑判断部分的重点考查题型。

可能性推理的题干一般是一个论证。

要判断一个论证是否有效,可以从概念、语言、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等几个方面来查看。

下面讲解下论证方式的有效性分析。

在论证中,论证方式是联系论点与论据的纽带。

只有合乎逻辑的论证方式,才能保证从论据的真实性推出论点的真实性。

因此,论证方式的规则只有一条,即论据和论点之间应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推不出”的逻辑错误,这类错误主要表现有:一、违反推理规则要使论据和论点之间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保证从论据合乎逻辑地推出论点,必须遵守有关的推理规则。

凡违反推理规则而进行的论证,必然犯“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示例】科学家是有真才实学的;李四光有真才实学;所以李四光是科学家。

这就是一个错误的三段论推理,这个论证犯了“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错误。

二、无关推论凡在论证过程中,用与论点毫无联系的论据去推论论点,就叫“无关推论”。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论据是真实的,仍然推不出论点。

这类错误一旦发生,经常会出现论证中没有出现的新的概念,比较容易区分。

【示例】调查表明,在当今85-90岁的人中,极少数人是左撇子。

社会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在80年前如果小孩用左手吃饭或写字就要挨打,所以被迫用右手。

因此,80年前的父母都不爱自己的小孩。

这个论证中的论据说明的是为什么当今85-90岁的人极少数是左撇子,但得出的结论却是父母爱不爱自己的孩子,说的完全是两件不相关的事情,论据明显对结论是不支持的,就属于无关推论。

三、以偏概全以有限定条件的原则为论据,错误地推论出一个超越这一限定条件的结论,把在一定条件下的真实判断当作无条件的真实判断,或以片面的论据推出全面的结论,这就是“以偏概全”的错误。

【示例】政府对基本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是:对出售的每一罐食用油征收两分钱。

税务记录显示,尽管人口数量保持稳定且税法之行有力,但是由于一些家庭开始在加税后开始生产自己的食用油,因此食用油的税收额会显著下降。

上面这个论证由“一些家庭开始在加税后开始生产自己的食用油”得出“食用油的税收额会显著下降”,明显是不成立的,因为“一些家庭”并不能说明整体的情况,“一些”的程度也会影响结论的得出,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四、论据不充分在论证过程中,有时提供的论据虽说不是与论点不相干,但却不足以推出论点,即仍不能从论据合乎逻辑地证明论点,这样的错误称为“论据不充分”。

【示例】赞成死刑的人通常给出两条理由:一是对死的畏惧将会阻止其他人犯同样可怕的罪行;二是死刑比其替代形式——终身监禁更省钱。

但是,可靠的研究表明:从经济角度看,终身监禁比死刑更可取。

人们认为死刑省钱并不符合事实。

因此,应该废除死刑。

该论证只反驳了题干中赞成死刑的人提出的两个理由中的一个,即从经济角度看,终身监禁比死刑更可取,指出人们认为死刑省钱并不符合事实,但对于另外一个理由——可以阻止其他人犯罪并没有进行反驳,因此不能直接得到应该废除死刑的结论,犯了“论据不充分”的错误。

五、以人为据在论证过程中,不是以事实和已经证明的科学原理为依据,而是以与论题有关的人的权威、地位、品德、人格等作为论证这一判断真假的依据,这就是“以人为据”。

具体表现为“诉诸权威”、“诉诸无知”等。

(一)诉诸权威在论证中,中.公教育专家发现,考生经常会碰到以权威或专家的意见作为论据来论证其观点的情况,这时就要谨慎地对待,因为权威的意见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因此不要迷信权威而犯“诉诸权威”的逻辑错误。

【示例一】地心说是不能怀疑的,因为亚里士多德就是这么认为的。

在这个例子中,对于地心说不容怀疑这个论题,紧紧依靠亚里士多德的言论来证明其为真,就是典型的“诉诸权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