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力学过关教学内容

浙教版科学七下力学过关教学内容
浙教版科学七下力学过关教学内容

浙教版科学七下力学

过关

一、选择题

1、“体操王子”——李宁在上单杆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上一些镁粉;而在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两者都是增大摩擦C.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2、如图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力F与木块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水平力F与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

C、若水平力F增大,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也随

着增大

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3.某人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4. 科学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5. 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6.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7、一个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1;当推力为22N时,木箱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

A、f1=0N f2=22N

B、f1=0N f2=50N

C、f1=50N f2=22N

D、f1=10N f2=22N

8、一架匀速飞行的轰炸机,为能击中地上的目标,应在何时投弹( )

A.在目标的正上方. B.在飞抵目标之前

C.在飞过目标之后 D.随时都可以

9、某人在车厢内用同样的力跳远:(1)车停着向前跳;(2)车匀速行驶时在车内朝车前进的方向跳;(3)车减速行驶时在车内向着车前进的方向跳。这三种情况下,人相对于车厢地板来说,跳过的距离是( )。

A.第二次最大 B.第一次最大 C.第三次最大 D.三次一样大10. 一行走的人被石块绊了一下,会向前跌倒,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人的上半身有惯性,下半身没有惯性

B.人的上半身受到惯性的作用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C .石块作用于脚时,使脚运动变慢,乃至停止,人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向前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1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重为500牛的物体,以3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维持这个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力是( ) A.500牛 B.300牛 C.1500牛 D.零

12、用手握住瓶子的颈部使其悬空,瓶子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

A.手对瓶的摩擦力与瓶的重力平衡 B.手对瓶的摩擦力与手对瓶的压力平衡

C.手对瓶的压力与瓶颈对手的压力平衡 D.手对瓶颈的压力与瓶的重力平衡

13、两架完全相同的直升机,甲机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乙机以4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不计空气的阻力,则( )

A.甲机受到的举力较大 B.乙机受到的举力较大

C.甲、乙两机受的举力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4、起重机吊着5 ×104牛的物体,加速上升时,钢绳对物体的拉力( )

A.大于5×104牛 B.等于5×104牛

C.小于5×104牛 D.不可能作加速运动

15、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B.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16.两人各用50牛的力沿水平方向对拉同一只测力计两端,测力计的示数是。

A.50牛 B.100牛 C.200牛 D.0

17、弹簧秤的弹簧断了,拆去断掉的较短部分,把剩下的较长部分弹簧仍装在原来的弹簧上,经零刻度调整后,用它测力,结果会( )

A.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等 B.测量值比实际值大

C.测量值比实际值小 D.无法判断

18、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

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图6关于滑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

1.一辆质量为2t的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的摩擦力是车重的0.02倍,则汽车的牵引力是 N。(取

g=10N/kg)

2.体重为500N的杂技演员在进行爬竿表演时,必须紧紧地握住爬竿,这是靠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当他匀速向上爬时,爬杆对手的摩擦力为 N, 方向;当他匀速下滑时,爬杆对手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

3.拔河比赛中,运动员常穿上较新的球鞋,而且不希望地面上有沙子,并选出体重较大一点的运动员参赛。请你说出上述情形的物理道理:

(1)

(2)

(3)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4、 一个重为50N 的物体在15N 的拉力的作用下,能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施加在该物体上的拉力变为20N ,两次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相比较:后者 前者(填“大于”、“等于”、“小于”)。

5、如右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8N 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 ,那么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

小为 ______________,摩擦力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 6、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有关摩擦知识。例如: A 、轮胎上刻有花纹 B 、车轮做成圆形 C 、塑料套紧套在车把上 D 、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E 、脚踏板凹凸不平 F 、刹车时用力捏闸 G 、车轴处装有滚珠 H 、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I 、安装自行车轮胎上气门芯的小橡皮管时,如果把气门芯在水中浸一下 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 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磨擦的是 ;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磨擦的是 ; 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磨擦的是 ; 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磨擦的是

7.小王同学在端午节时随父亲到嘉陵江上乘船游玩。当船加速行驶时,

船受到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此时以 为参照

物,小王是静止的。

8.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进入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可以观察到,平面越光滑小

车运动的距离越 ,可以推导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物体将 9、甲、乙两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路

程之比是3:2,则甲、乙两车速度之比是__________,若两车经过

相同路程的速度之比是2:3,则甲、乙两车所用时间之比是__________。 10.研究表明: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物体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若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风速的影响,雨滴由云层向地面下落的过程中,其运动情况是先做 运动, 后做 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11、过探究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 和B 叠放在水

平桌面上,在16N 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

A 、

B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甲A 、B 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 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2是_ ____N ;若要让图乙中的A 、B 在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除F2的情况下,应该在B 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为_ ____N 的水平向左的推力。 三、实验题 1、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 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实验数据如下:

(2)分析 (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在第一次实验中如果用0.5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

2.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

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4-6节 专题测试

第二章:第4-6节专题测试 一、选择题 1.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2.如图所示,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的像渐变大 B.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要靠近凸透镜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 C.蜡烛在a点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D.应用蜡烛在b点时的成像原理,可制成近视眼镜 3.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面向平面镜张望,则() A.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对方 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 4.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垂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 镜内() A.只有AB下半部分的虚像B.不出现AB的虚像 C.只有AB下半部分的实像D.仍有AB完整的虚像 5.人站在哈哈镜前,会由于哈哈镜的特殊形状而使人体不同部位的像或被拉长或被压短而变形,令人发笑。现有一个如图甲所示由两个水平方向的柱面镜连接而成的哈哈镜,竖直置 于水平地面上。当一个与哈哈镜等高的人站在其正前方(如图乙所示),他看到的像的情况是() A.上半身的像被拉长B.下半身的像被拉长C.全身的像都被拉长D.全身的像都被压短 , 6.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相互垂直放置,点光源在平面镜内成三个像。现让点光源S在水平面内沿圆周顺时针运动,则可以观察到的三个像() A.全做顺时针运动B.全都做逆时针运动 C.一个顺时针运动,另外两个逆时针运动D.一个逆时针运动,另外两个顺时针运动 7.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米处,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则() A.应后退到距镜子2米远处B.应前进到距镜子米远处 C.应后退到距镜子4米远处D.无论前进或后退都不能实现 8.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背着月亮走,地上亮处是积水B.迎着月亮走,地上暗处是积水 C.迎着月亮走,地上亮处是积水 D.无论迎着、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都是积水 * 9.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斜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垫高一些,待水面重新恢复平静时,反射角是β1,折射角是γ1,那么() A.β1=β、γ1=γB.β1<β、γ1>γC.β1<β、γ1<γD.β1>β、γ1>γ

浙教版年中考科学力学部分易错题难题大全

浙教版年中考科学力学部分易错题难题大全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浙教版2017 年最新中考科学:力学部分易错题难题汇编 温馨提示:本卷有4大题,36小题,满分200分; 考试范围:力、弹力、重力、摩擦力、压强浮力、运动和力;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 的正确选项。) 1.如图所示,四个力中的一个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球拍对乒乓球的力B.斧头对木柴的力 C.手对弹簧的拉力D.瓶对海绵的力 2.下列图事例能增大压强的是() A.火车道上的枕木B.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C.重卡轮子很多D.坦克的履带 3.氢气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而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上升,下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A.B.C.D. 4.下列装置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A.用注射器注射药液B.吸管吸饮料C.吸盘挂钩 D.吸尘器 5.对生活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 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 具有惯性; 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 用; 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③6.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以下现象不能用解释此现象的规律解释的是() A.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B.大风会把不牢固的屋顶掀翻 C.用吸管吧饮料吸进嘴里 D.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 7.概念图或知识树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某同学学习初三物理时做了教科书《大气压强》一节的概念图,其中四项有下划线的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8.用5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改用10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仍在这一水平桌面上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A.大于5N,小于I0N B.10N C.5N D.无法判断 9.漂浮在水面上的潜水艇从水面向下匀速潜航过程中,下列关于它所受到的海水浮力和自身重力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一章复习卷B含答案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 一章复习卷B含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3c1860742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学科期末复习试卷 [基础卷B] 一、选择题(60分,每空3分) 1.一个因病被摘除子宫的妇女,会表现出的特征是(C) A.仍具有生殖能力,因为卵巢仍能产生卵细胞 B.仍具有生殖能力,因为受精卵可在输卵管中形成并发育成胚胎 C.不再有生殖能力,因为胎儿失去了发育的场所 D.不再有生殖能力,因为卵巢不再产生卵细胞 2.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首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蛙》你看了吗?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对已生育的育龄妇女采用结扎输卵管的措施,请问其作用是(B) A.减少雌性激素分泌量,使卵细胞不能正常发育 B.使精子卵细胞不能相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C、使受精卵不能移至子宫,从而不能发育为胎儿 D.使卵巢不能产生卵细胞,达到节育目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看,蛹不食不动,已是死亡了 B.刚生下的婴儿口中含有羊水,此时大哭会启动婴儿的呼吸系统,但血管与母体是相通的

C.卵子要比精子大点,是因为它们在受精后变成受精卵时,一直要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D.受精时,接近卵的精子有很多个,但能钻入卵的精子一般只有一个 4、下图生物的生殖现象属于出芽生殖方式的是(D) 5.下列关于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双子叶植物的子叶是双数,单子叶植物的子叶是单数 B.双子叶植物的子叶是两片,单子叶植物的子叶是一片 C.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D.双子叶植物的胚珠有子房包被,单子叶植物的胚珠没有子房包被 6.被子植物开花的过程应是( C )。 ①花瓣张开②雄蕊伸长、花药裂开、花粉散开③雌蕊伸长,柱头分泌黏液 7.“无花果”之所以“无花”是因为( C )。 A.真的不开花就结果 B.是低等植物,不会开花 C.开的花很小,不被人注意 D.它的花没有子房 8.板栗外面褐色面坚硬的壳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所以一颗板栗就是 (B ) A.一粒种子 B.一个果实 C.果皮和胚 D.胚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1、精子和卵细胞 (1)新生命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的.(3)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圆形,而精子呈蝌蚪形.这些遗 传信息决定着新生命的主要特征. 2、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睾丸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 (1)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66天或约九个月).(2)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来自母体. (3)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4)在胚胎中,胎儿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之间有一层膜作为屏障.这个屏障使得胎儿和母体的的血液不必直接混合就能进行物质交 换.这样就能避免母体身上的一些病原体传染给胎儿. 6、人的生长时期 (1)人的一生大致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等.(2)婴儿出生后的前三年是人的第一次快速生长的时期.少年期的生长相对比较平缓.青春期是儿童逐渐成为成人的过渡时期,是生殖器官 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成年期,人的体重和身高开始逐渐停止增长, 各个器官巳发育成熟,人的体能也逐渐达到高峰状态,然后将开始逐 渐衰退直到进入老年期. 7、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1)外表变化:男性和女性除生殖器外,在外表上的不同变化就是第二性征。男女生殖器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产生卵细胞的标志;遗精是男孩子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 志着。 (3)内脏功能日益完善。脑调节功能增强,大脑兴奋性增强,理解、分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力学专题复习:机械运动.docx

一.机械运动复习 看图说识 s/ 典题成形 1.一列火车以54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隧道,共用了 40秒,已知列车长100米, 求:(1)隧道的长; (2)整列火车在隧道内的时间。 2.甲、乙两车沿平直的公路通过同样的路程。甲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路程上分别以40千米/小时和60千米/小时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的时间内分别以40千米/小时和60千米/小时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关系是(

巩固练习 1 .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 雨滴的下落方向是( ) A.竖直下落 B.斜向东下落 C.斜向西下落 D.斜向南下落或斜向北下落 2.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若两船同时 以相同速度去打捞。则() 4.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一方向运动,如果通过相同的一段距离它们用了相同的时间, A. 40米/秒 B. 20米/秒 C. 10米/秒 7.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二s/t 可知物体的( ) 8.甲、乙、丙三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 甲=750米/分,V 乙=15 米/秒,V 丙= 3.6千米/时,其中速度最小的是( 9 .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 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 1,A. V 甲二V 乙 B. V 甲>V 乙 C. V 甲VV 乙 D.无法判断 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 C.两船同时到 D. 无法判断谁先到 3. 如图所示,下而三幅图是表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路程(s ) 或速度(v )与时间(t )关 系的图像,能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3) A. ⑴和(2) B. (2)和(3) C. (1)和(3) D. (1)、(2)、(3) 而且己知甲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乙物体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做变速直线运动 C .做变速运动 D. 匀速与变速直线运动都有可能 6.某同学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4秒内通过40米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秒内的速度 D. 5米/秒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D. 路程和时间成反比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 (1) (2)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 第一节感觉世界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主要感官和感受器的功能。 2、学会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探究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的特点。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觉的形成及功能特点。 难点:皮肤觉、嗅觉、味觉的相同性,互补性。 三、课程资源开发 相关的课堂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感觉到了什么? 【问】你现在坐在教室里面感觉到了什么呢?是用什么来感觉的? 【答】声音、光线、温度、呼吸、空间位置…… 走近一个学生,做要打他的姿势,他躲避了。 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我们要不停地感觉这个世界,然后做出反应,以至于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感知温度,增减衣服。 【读图P2】图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 1、音乐 2、花香 3、光线 4、温度 5、味道 学生还会说出很多,但只要理由正确都对。 【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对环境做出反应以更好生存的例子? 炒菜…… 【讨论P2】 1、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有哪些?大家的结论都相同吗?分小组讨 论,小组代表发言回答:…… 说明每个人对外界环境的感觉都不一样,各有所好! 2、小明为什么要戴着耳机欣赏音乐? 个人喜好不同,不戴耳机可能会影响别人,你有影响过吗?或者其他方式?不同的人感觉不一样,所以,要确立一个标准,如测量等。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问】对外界的感觉,皮肤是比较敏感的一个,拿你通过皮肤能感觉到外界哪些信息呢? 【答】形状,大小,冷热,软硬,光滑还是粗糙…… 【实验P3】 1、两个人一组,随便找一样东西让对方去感觉(闭上眼睛) 那对于同一样物体,我们感觉到的是不是一样的呢? 对于同一个人,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呢? 【做实验】 2、注意:用笔的后面点,轻轻的,然后交换。 如果用前面扎呢?触觉不等于痛觉 3、各种感觉几种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用什么实验来证明呢? 触觉比较:打麻将,用手指摸,手背不行。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

浙教版七年级下力学测试卷(带答案)

七(下)科学第二章《运动和力》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计40分) 1 .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利用劫持一架质量为 104吨,约载35吨燃油的波音757飞机, 水平撞击世贸大楼的北部塔楼爆炸,使世贸大楼受重创的巨大能量是( ) A. 飞机的重力势能 B .飞机的动能 C .飞机的热能 D .燃油燃烧产生的热能 2 .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 船和山 B .山和船 C .地面和山 D .河岸和流水 3 .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 .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 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 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 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4 .下列哪幅图中的箭头能正确表示球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ABC 5.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 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大小有关 作用点有关 方向有关 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A . B. C. D. 如图,使一钢条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所示 的形变。如果F 1=F 3=F 4>F 2,那么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 .图甲和图丙 C .图甲和图丁 a 图是一个铅球刚脱离运动员的手 , b 图是撑杆跳高的一瞬间 A. 脱离运动员手后的铅球受到重力和一个向前的推力 B. 撑杆跳高的运动员此时受到重力、杆的作用力和一个向上的推力 C. 脱离运动员手后的铅球是在推力下向前运动的,说明运动的物体 一定受到了推力 D. b 图杆被撑杆跳高的运动员压弯了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 .图乙和图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 使用弹簧秤前,应先调节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再观察其量程。若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 方而没有及时调节就开始测重力,则所测得的重力大小与真实值相比将是( A .偏小 B .偏大 R 和F2的大小如图所示,在比较 C ?相同 D ?不能确定 F i 和F 2的大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F 1

新浙教版七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9个多月(约280 天,38周), 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断一些传染病,但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第二节走向成熟 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 青春期: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成年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16.女孩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17.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阉割后消失) 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 女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骨盆变大,乳房增大,声音变尖;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力学复习

第三章4、5、6节错题摘录2017.5.4 1、一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 那么这个物体() A.立即停止 B.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做无规则运动 D. 慢慢停下来 2、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不动时,下列是平衡力的是() A.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B. 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C.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D. 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3、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 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 A. 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 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 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 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4、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A.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C. 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D. 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5、某校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下列假设: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 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有关;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运动速度大小有关。然后该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以验证提出的假设。则这个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 A. ① B. ② C. ②和③ D. ①、②、③和④ 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 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 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 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 记录下物体每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 两个质量相同的如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 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 (1)甲球做______直线运动,乙球做_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2)______球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甲球受到的阻力______乙球受到的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光源每隔0.02s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时间为 ______s.甲球所用时间______乙球所用时间(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如图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 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 B.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 C.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 8、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个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___F2___F3( 填“>”“=”“<”).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力学专题二(运动与力基础)含答案

七年级力学专题二(运动与力基础) 基础概念: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由三要素组成: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图示: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形象地表示力:选取好标度,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形象地表示力,无须标出力的大小。 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l)牛顿第一定律指明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2)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在于:①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②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物体维持自己的运动状态并不需要力。外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不像其他定律是由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它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加之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这个理想的实验实际是永远无法做到的,但它是有事实基础的,又是可靠的。 4)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即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但是,任何物体都和周围的物体有相互作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却能看到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这与牛顿第一定律是否矛盾呢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如果合力为零,即几个力相互平衡,这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不发生改变,实际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物体受到相互平衡的力的作用结果。这与牛顿第一定律并不矛盾,也就是说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和物体不受力在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上是等效的。 3、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l)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保持自己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2)当物体不受外力(或受到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要改变,能不能说物体没有惯性了呢当然不能,物体有惯性,惯性表现为反抗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试图要保持自己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速度由零开始逐渐增大,而不是在受到力的那一时刻物体的速度立即就增大。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保持原来的速度为初速度做变速运动。 4、运动状态的改变 (1)运动状态的改变用速度和方向来描述. (2)运动状态改变包括三种情况.①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例如,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②速度方向改变,大小不变,例如,匀速圆周运动.③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例如,一般曲线运动.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复习知识要点总结

七下科学第一章知识要点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许多新生命(比如婴儿)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一个受精卵是一个细胞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 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一个健康成年男性一天可产生上亿个精子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 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⑵试管婴儿:人工在试管内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⑶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抗病物质。第二节:走向成熟 1、人的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和青春期是人体的两个快速生长时期 2、女孩青春期一般为11-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 3、青春期的变化 (1)身体外边的变化:身高体重的迅速增加和第二性征的出现 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比如男: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女:声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达。 (2)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青春期最大的变化)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的标志: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 遗精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志。 (3)内脏器官功能的日渐健全 如心脏收缩力增强、肺通气量增大、脑调节功能增强 4、衰老和死亡:心脏、肺和大脑停止活动是生命终止的主要特征、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三节:动物的生长时期 2、青蛙一生的生长时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第四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 1、太阳概况: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2、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 月球 3、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4、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5、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只 有岩石和碎屑。 6、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7、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 ①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②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a.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 标星体。b.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C.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③用主镜观察目标星体。a.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b. 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c. 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顺时针方向旋转。(南顺北逆)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 4、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出现昼夜现象 1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一个圆圈),它由晨线(半圆)和昏线(半圆)构成。 ①晨线:太阳升起的地方(由黑夜进入白天);②昏线:太阳落下的地方(由白天进入黑夜) 16、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②昼夜交替;③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注:①晨昏线与太阳光垂直;②东边先过晨线,故东边先天亮(如:杭州天亮了,拉萨天黑还在睡觉)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32、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夹角)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周期为365.2422天,即一年 33、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①一天中太阳高度早中晚:先变大再变小,杆影先变短再变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杆影短(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杆影长(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由于地球公转) ③同一时间,中高纬度地区,纬度越大,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④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向两边递减,即: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19、太阳直射点: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为9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20、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②北半球其他地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内发生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昼);从秋分日到来年春分日(太 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发生极夜现象(冬至日北极圈 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 ③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南北极圈内无极昼极夜现象 ④太阳直射点北上: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南下: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 ⑤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大 第四节、月相 2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完整word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练习卷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人类的新生命和其他一般动物一样,都是从一个发育而来的。 2、人的受精卵是由和结合而产生的。 3、人的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由人的产生的。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 由、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其中,是主要的生殖器官,它能产生、分泌。精子的形状 像,外形可分为部和部两部分。精子只能在下才能看到,长度约为毫米。女性的 生殖系统主要由、输卵管、、阴道等器官组成。其中,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分泌。成年女性大约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卵的外形像,直径约为毫 米。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 4、精子和在中结合,这个过程叫做。 5、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细胞分裂,形成;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 入,并附着在上,即了,也称。 6、受精卵形成胚胎后,会在子宫内继续发育。 (1)植入子宫前的早期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来自卵中的。 (2)植入子宫后,胚胎通过和与母体相联系。 (3)胎盘的结构特点是有。 (4)母体血液中的营养和氧通过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等 废物通过进入母体血液,再由母体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所以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的主要器官。 (5)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的,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的。 (6)胎盘在子宫内被包围,可以使胚胎免受,对胚胎有作用。 胚胎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约 280天),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8、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产出的胎儿叫。 9、刚出生的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内含有婴儿所需要的,还含 有,因此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0、受精的正确含义是指:() A. 精子和卵的接触 B. 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膜内 C.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核融合 D. 许多精子进入卵细胞中 11、人体受精卵形成及开始分裂的主要场所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输卵管 D. 阴道 C. 卵巢 B. 子宫 A. 第二节:走向成熟 1、人的生长过程的顺序排列应是:婴幼儿期→少年期→→成年期 →。 2、青春期是儿童逐渐成为成人的过渡时期。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是从岁到岁, 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2年左右。 3、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称为第二性征。 4、是人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人体变化最明显的时期。 (1)人体的外表变化: 青春期人体的外表男女共同变化有:、、等。男性第二性征的主要表现是、和等。 女性第二性征的主要表现是、和等。 (2)的发育和成熟——这是青春期发育的重要特征。 进入青春期,女孩的发育成熟后,大约每一个月有个成熟的 卵细胞从中排出。如果卵细胞没有受精,子宫内膜会自然脱落,就会引起子宫出血,这就是,即女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 , 睾丸已经能产生精子,因此有时在睡梦中会, 这种现象叫。即男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 (3)内脏功能日渐健全 进入青春期,收缩力增强、肺通气量增大、调节功能增强等。 5、从书中人类的生长曲线图中可以看出,人一生中有两个迅速生长的时期,即 和,生长的速度快。进入成人期后,人基本上就停止了生长。 6、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大脑,容易接受,但较弱,尤 其对、、、之类的诱惑,更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7、总之,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和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以科 学的态度对待它。 8、新生命诞生后,经过生长发育,最终都要。 (1)衰老的实质是:的过程。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新)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 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 并附着在子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 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 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⑵试管婴儿:(P81)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 质上是种有性生殖) ⑶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 养,还含有抗病物质。 羊水的作用?新生儿出生为何会哭? 第二节:走向成熟 1、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是性发育、性成熟。 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P83)。 3、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4、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 遗精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志。

浙教版科学七下力学过关教学内容

浙教版科学七下力学 过关

一、选择题 1、“体操王子”——李宁在上单杆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上一些镁粉;而在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两者都是增大摩擦C.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2、如图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力F与木块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水平力F与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 力 C、若水平力F增大,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也随 着增大 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3.某人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4. 科学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5. 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6.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7、一个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1;当推力为22N时,木箱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 A、f1=0N f2=22N B、f1=0N f2=50N C、f1=50N f2=22N D、f1=10N f2=22N 8、一架匀速飞行的轰炸机,为能击中地上的目标,应在何时投弹( ) A.在目标的正上方. B.在飞抵目标之前 C.在飞过目标之后 D.随时都可以 9、某人在车厢内用同样的力跳远:(1)车停着向前跳;(2)车匀速行驶时在车内朝车前进的方向跳;(3)车减速行驶时在车内向着车前进的方向跳。这三种情况下,人相对于车厢地板来说,跳过的距离是( )。 A.第二次最大 B.第一次最大 C.第三次最大 D.三次一样大10. 一行走的人被石块绊了一下,会向前跌倒,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人的上半身有惯性,下半身没有惯性 B.人的上半身受到惯性的作用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 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断一些传染病,但 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体外受精, 体内发育) 第二节、走向成熟 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 青春期: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成年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16、女孩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17、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阉割后消失) 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