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西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是连接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对于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增收、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近年来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对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1、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山西省已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农贸市场、超市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其中,太原河西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同振华蔬菜批发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各地还涌现出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市场,如运城果品市场、忻州杂粮市场等。
2、流通主体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农民经纪人、运销大户等流通主体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连锁超市等新型流通主体也日益活跃。
一些大型农业企业通过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实现了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农民生产、对接市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物流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山西省的农产品运输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高速公路、铁路网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为农产品的快速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各地也加大了对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等物流设施的投入,提高了农产品的物流效率和质量。
4、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近年来,山西省积极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如“乐村淘”“贡天下”等。
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可以直接从产地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二、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1、市场布局不合理部分地区农产品市场建设存在盲目性,市场数量过多或过少,布局不合理,导致市场之间竞争激烈或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
一些偏远地区的农产品市场建设滞后,农民卖难问题仍然存在。
2、流通环节多,成本高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往往要经过多个环节,包括收购、运输、批发、零售等,每个环节都增加了成本。
山西农业物流

山西农业物流特点
3、农产品物流是山西农业物流的基础
农产品物流是全社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发展状况与经济的体系发展密不可分。作 为农业省份,农产品物流问题在山西省的经济发 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农产品的生产受自然资源的约束较强,具有 生产周期较长、季节性、地域性特点明显、供给 弹性相对较小等特点。农产品的消费除了因生活 水平的提高而引起结构性变化外,基本上是一个 连续的、稳定的、即时性的消费过程。非连续性 、地域性的产出与连续性、非地域性差别的消费 矛盾主要靠流通来调整。所以,农产品物流是连 接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整个农 业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
山西农业物流
目录
山西地理环境和农业特点 山西农业物流特点
农业物流发展现状
——山西是一个夹峙在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
间的高原地带。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其地形多样,高差悬殊,既 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海 拔变化较大。从垣曲的海拔180米到五台山的海拔 3058米,境内有六大盆地.即大同、忻州、太侯、 临汾、运城、长治盆地此外,东部还散布着阳泉、 寿阳、襄垣、黎城、晋城等小盆地。 ——山西位于 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 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 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 ,由此形成了山西独特的气候特征。 —— 年平均气 温在-4°-14°C之间。气温地区分布总趋向是自南 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递减。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 平川长山地短。全省年平均降水量400-650毫米。
惊人数据:
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产值都在产业产值 的3倍以上,而山西省还不到50%;发达国家产品加 工程度都高于90%,而山西省只有20%,特别是蔬 菜深加工还不足全省蔬菜总产量的10%。 山西省物流成本约占省GDP28.3%-----2012,全 国物流成本17.9%,发达国家9%,
山西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山西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摘要:山西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然而,由于物流体系落后以及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山西省的农产品物流仍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农产品物流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1. 引言山西省地处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农产品种类丰富。
然而,由于山西省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相对落后,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存在。
为了促进山西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本文将从物流设施、信息化水平、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2. 山西省农产品物流现状2.1 物流设施山西省目前的农产品物流设施相对落后,包括运输工具、仓储设施和冷链设备等方面的不足。
这导致了农产品在运输、储存和保鲜过程中的损耗较高,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2 信息化水平山西省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
这导致了信息传递的不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农产品的溯源、品质认证等方面的信息缺失也限制了农产品的市场拓展。
2.3 市场需求山西省的农产品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品质、安全以及环境友好性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山西省的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着信息滞后、追溯困难等问题,无法满足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3. 山西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未来趋势3.1 物流设施升级为了提升山西省农产品物流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加大对物流设施的改造和升级。
包括加大对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增加冷链设备的投入、完善仓储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同时,可以通过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集中资源和人力,提升农产品物流的整体水平。
3.2 信息化水平提升通过建立统一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农产品物流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农产品物流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建立农产品品质认证体系,提供可靠的品质保证。
3.3 强化市场需求导向根据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山西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物流人才紧缺
(四)促进山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完善农产品电子供应链网络结构
2.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3.加强物流技术创新
4.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五)结论
然而,衡量一个产业的发展是否“健康”,产业的运行效率是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Salin和Nayga(2013年)探讨了发展中国家食品进口过程中农产品物流发展构建问题,包括农产品物流发展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经济主体作出冷链业务选择决策的因素两个方面。刘飞驰(2014年)认为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农产品物流概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农产品物流专用技术研发不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滞后、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诸多弊端,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物流水平的提高。所以说,更高的产业效率意味着更高的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和从业者更高的技术效率水平,从而能够实现更为优化的投入组合,达到最大产出或最小投入。同时,农产品物流业由于其物流主体一一农产品的易破损、季节性等自然特性,相较于其它种类物流而言,在农产品物流活动中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消耗更多的能源。
就目前山西省农产品物流业的资本投入密集、能源消耗密集的特征十分显著。农产品物流业如果一直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不利于充分利用所投入的资本,并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由此山西省农产品物流业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产品物流业的高效运作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减少对农产品生产者和农产品消费者利益的挤占,具有较强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山西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院(系、部)名称:商务管理
专业名称:物流管理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山西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山西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
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物流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商品的流通和企业的运营成本、经营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一、物流产业的统计范围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这些功能要素所涉及的行业就是物流产业的主体行业。
按照上述定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物流业通常包括:铁路货运业,公路货运业,水上货运业,航空货运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及运输辅助业,仓储业,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商务服务业中的包装服务业。
由于物流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产业,国家目前尚未建立成熟、统一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核算方法。
本文参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物流产业的统计测算办法,对我省物流相关行业发展情况做了简要分析。
二、山西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一)物流产业增加值近千亿元初步核算,2009 年山西物流产业增加值约为993.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6%。
在增加值比重超过1%的行业中,批零业和零售业分别以17.4%和 16.6%的增速位列前两位,道路货运业(11.8%)位列第三。
2009 年,在物流业增加值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为352.6 亿元和 205.3亿元,分别占总物流增加值的35.5%和20.7%;铁路和道路货运业增加值分别为163.3 亿元和206.2 亿元,分别占16.4%和20.8%;水上货运业、航空货运业、管道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各占份额均低于 1%。
2009 年物流产业增加值表2009 年比上年指标名称绝对额(亿元)构成( %)增长( %)合计993.17100.011.6铁路货运业163.3416.4-7.6道路货运业206.1520.811.8水上货运业0.030.0航空货运业 1.070.1-0.3管道运输业0.000.0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53.95 5.4-7.0仓储业 5.350.5185.8邮政业 5.420.524.7批发业352.6035.517.4零售业205.2620.716.6注:未包含包装服务业。
山西农村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优化分析

山西农村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优化分析作者:刘静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34期山西作为农业大省,注重农产品的发展,农产品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目前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物流配送模式比较落后,导致出现配送成本过高、效率低下、供应环节衔接不协调、对运输的农产品损害较大等现象。
因此,本文在调研太原市农村地区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基础上,针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为山西省构建整合式物流配送模式提出建议。
一、研究背景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产品的品种多、产量高,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农产品物流不仅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与我国农民收入的提升、农村的兴盛、农业产业升级等问题息息相关。
近几年,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物流技术的提升,农产品物流业发展迅速。
农产品物流就是把人们所需要的农产品准确并迅速的送到消费者手中。
比如,对于时间性要求强的农产品,因其保存时间较短,对农产品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
山西太原作为省会城市,多栖发展,在农产品区域,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其流通环节过多且衔接不协调,导致物流成本过高。
要想改善此问题,需要改进传统的物流配送模式,集中整合配送环节、降低配送成本,从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创建合理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二、山西太原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及分析太原盆地是山西省的主要农作物区,农产品面积广、品种丰、品质高,现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豆类、薯类及蔬菜类;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甜菜、胡麻、油菜籽等。
农村地区的物流主要以分散、规模较小的物流承包商为主。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线上信息搜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地农村农产品的配送方式、配送环节、配送过程、配送成本等相关信息进行了收集(表1为调查问卷中的部分关键问题)。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关于农产品物流配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程度低,存在安全隐患物流服务企业内的设施需要标准化,即包装、仓储、运输等环节的标准化。
山西省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策略研究

2 11 具 备建设 现代 农产 品物 流 园 区的基 础条 件——农 产 ..
品资源丰富 山西省以其独特 的 自然条件 , 盛产 各类蔬菜 、 干鲜果及 小 杂粮 。另外 , 制种 业 、 草食畜业 等特色农产 品在国 内与 国际市 场有较 强的比较优 势 。山西 省的 1 省辖市 都有 各 自的优 1个 势农产 品。 比如在 山西省 的忻州 市 , 菜 、 蔬 干鲜果和小 杂粮 等
品流通过程 中涉及到 的货 场 、 仓库 、 车 队、 运输 装卸 搬运 队伍 、 包装厂 、 路专用 线等 自成体 系 , 铁 独立运 作 , 相互 之间横 向联 系不多 , 流设 施设备难 以得 到充 分有 效利用 。 物
r e ntip pr acrig o ecaat s c g tsp k n eic odt n hn i rv c ,aigS Ta o .I s ae, co n hrc r t s fo s c a s ds cf n io snS aX oi e tkn WO l h d tt h e i ol i r a p i c i i i i P n s
提供 至少两万人就 业。这样一来 , 对于农业 增效 、 民增 收也 农
有明确的战略定位 、 发展思路 , 整个 山西 省的农 产品物 流产业 也缺乏一个宏观协调机制 。没有认 识 到现代农 产品物 流园 区
发挥 了重要作用 。据 有关 资料 , 个物 流 园区所 辐射 的 区域 一
能 降低 4 %以上的成本 , o 进而带来 巨大 的社会效 益。
a rc l r l y n i o tn oe n r c n e r ,a rc l r lp o u tdsrb t n c a n l o n tf w no t e b t e e k o g i ut e p a sa mp r tr l .I e ty a s g i ut a r d c it u i h n es d o o i t h ot n c f u a e u i o l l
浅析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我国农产品物流是指从农产品生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流通过程,包括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
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农产品物流也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快速发展的我国农产品物流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物流成本高、冷链设施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要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
需要加大对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物流信息透明度和运作效率。
还应加强对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整个物流行业的专业化水平。
我国农产品物流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实现农产品物流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 正文2.1 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农产品物流是农业生产和市场销售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和市场流通。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总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面广、产量大,而农产品物流系统却相对滞后,很多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不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流通需求。
农产品物流效率还有待提高。
由于信息不对称、物流成本高昂以及运输方式单一等原因,农产品物流仍然存在着诸多障碍,导致农产品滞销、损耗严重等问题。
农产品物流质量不稳定。
由于农产品物流环节多、参与者多,管理和监管不到位容易导致流通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影响消费者信任度。
农产品物流市场需求还不够活跃。
许多农产品流通环节存在中间环节过多、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限制了农产品物流市场的发展,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虽有一定进步,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产品物流发展,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提升物流效率和质量水平,加强市场监管,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代化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山西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山西中远通达物流园为例目录摘要 (III)一、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和发展的必要性 (1)(一)农产品物流的概念 (1)(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必要性 (1)二、山西农产品物流 (2)(一)山西农产品的特点 (2)(二)山西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2)(三)山西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3)三、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4)(一)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简介 (4)(二)建设山西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的意义 (5)(三)山西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的建议 (5)四、山西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 (6)(一)积极推进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提高园区的信息化水平 (6)(二)大力培养农产品物流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 (6)(三)开展农产品网上直销和电子交易 (6)五、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山西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和对策薛贵云摘要山西是一个煤炭大省,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省,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农业对该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注重质量和时效性。
然而山西地区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通成为制约山西农业发展的瓶颈,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将会有力的推动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必要性,结合山西省农产品的具体实际阐述了山西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山西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典型案例,分析当前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特点和意义,并提出了推进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最后更进一步提出了发展山西农产品物流的策略,以期对山西省农产品物流的建设与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山西省有关部门对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的重视。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太行山物流园区发展对策一、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和发展的必要性(一)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
就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通过农产品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物流环节,做到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
1(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必要性1.农产品物流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环节农产品物流联接工业和农业,沟通城市和乡村,通过农产品物流,工业得到所需农产品原料,城市得到所需农产品资料。
反过来,工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装备给农产品物流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城市广阔的市场给农产品物流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回报。
加快发展农产品物流,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
2.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是改善投资大环境的现实要求物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完善的物流设施和高效的物流服务是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
并且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物流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强化物流领域的竞争力的问题了,更重要的是为生产和流通企业创造一个高效的物流环境,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从整体上加强企业竞争能力。
要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必须加紧建设完备的农产品物流网络体系。
3.现代农产品物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农民不增收的重要因素是物流条件和运作模式的落后,使农产品不能及时进入流通领域。
改善农村的物流条件,要采用新的物流理念和技术。
改善农村的基础条件,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设,建立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物流网络体系,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产品物流。
4.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是解决农产品物流配送成本高的途径之一由于农产品大多是有生命的动物性与植物性产品,所以在物流过程中对农产品物流的技术要求很高,尤其是水产品的冷冻运输,分割肉的冷藏运输,奶制品的恒温运输。
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运用合适的物流技术和装备,能减少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的损耗,可以降低农产品配送成本。
5.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换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发达的物流业能更好地推动物资合理流动,加速资金的周转,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
并且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产品的流通,可以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1 农产品物流的定义参见百度百科体系”的农业物流发展规划。
山西省近五年物流发展规划中也明确地制定了“加快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配送等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的农业物流发展战略。
山西省近年来正在筹建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这些物流园区建成后将大力推进山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3.山西农产品物流的运作具有相对独立性山西农产品自身的生化特性和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它在基础设施、仓储条件、运输工具、技术手段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的特性。
在农产品储运过程中,为使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得到保证,需采取低温、防潮、烘干、防虫害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这并非交通部门和其他部门都能做到的,它要求有配套的硬件设施,包括专门设立的仓库、输送设备、专用码头、专用运输工具、装卸设备等等。
而且,农产品物流中的发、收以及中转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农产品品质、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4.山西各种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育落后于农产品物流山西现有农产品流通产业协会组织、流通组织程度低,企业规模小、经济力量薄弱,没有规模优势。
每户的经营规模一般都很小,分散经营,再加上农村分布面积广,致使物流过程的各个节点之间分布面广,形不成规模效益和网络化运作。
部分地区已经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但是这些组织尚不能在农产品物流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5.山西农产品物流保鲜技术和流通加工技术落后,增值能力弱山西农产品物流尚未形成冷冻连的物流体系,仍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保鲜技术落后,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很大。
在运输的过程中,大多使用敞篷卡车,在农产品上面盖着厚厚的棉被来保温缺少专用冷藏、冷冻设备和技术。
在农产品集中上市的时候,除了营销大户和各种服务组织帮助运销外,不能及时销售出的农产品,只能损失,不仅造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三)山西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1.山西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山西山区及农村的道路交通设施落后,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收购和调运。
农产品运输企业的运输网络不完善。
农贸市场基础设施简陋,档次低质量差,交易方式传统,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
农产品专用仓库、冷藏库、保鲜库严重不足。
这些都严重影响的山西农产品的流通,也不利于农产品的保值增值。
2.技术欠缺影响山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山西的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形式为主,缺乏冷冻冷藏设备和技术,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会很大,食品安全问题非常突出。
农产品加工包装能力比较低下,品牌数量少,覆盖率低。
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流通环节的初加工、简单包装的品牌数量虽有增长,但所占的市场份额仍然很小,这导致了流通环节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市场间的差价而不是加工的增值利润。
3.山西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由于我国农户分散经营的特点,使得对于农产品生产信息的获得还是依靠传统方式,特别是那些落后的地区。
批发市场本身小差散乱,没有专门的信息平台,只有个别做得好的摊位主拥有如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的软件,整体信息化程度很低的。
4.人力资源缺乏制约山西农产品物流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需要高素质的物流从业人员,但是对农产品流通人才的培养没有摆上议事日程,农产品流通经营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流通的现代化发展趋势。
5.山西农产品流通市场的规范化程度低国家对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不够,市场规范化程度低。
农产品多渠道流通格局形成后,如何加强价格调控、风险规避、质量保证体系和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等缺少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三、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一)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简介 3山西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是长治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全省“7.29”领导干部大会精神,实施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点工程,同时,也是全市20个重点非煤转型项目之一。
该园区规划占地3700亩,总投资50亿元,分为蔬菜水果、禽蛋肉奶、粮食油品、花卉农资四大物流板块,十五个专业功能区;其中公共基础设施部分由县政府投资,专业功能区通过招商引资完成。
通过科学合理的前瞻性布局规划,园区打破传统单一型物流区开发的模式,采取交易、仓储、配送、商业、办公多功能综合互动模式,实现多业态积聚效应,力求为广大客商提供一个规模大、档次高、服务功能强、服务范围广的物流服务平台。
园区开发建设从2010年开始,分三个阶段推进,服务范围从上党城镇群到山西全省、再到华北地区,最终面向全国。
“十二五”末园区可实现交易量500万吨、交易额150亿元,成为“山西最大、华北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农产品综合物流基地,还将成为连接我国东西、打通南北的农贸物流枢纽,中国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最权威的农产品标准形成中心。
目前,园区先期建设的蔬菜交易一区和蔬菜理货一区已竣工,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入驻蔬菜经营户和店面的客商达400多家。
3 山西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阅读时间2013年9月18日)(二)建设山西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的意义1.建设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有利于带动当地就业山西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是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新作为。
随着园区项目建设的推进,相关部门要着力解决好园区的养老、社保、就业等民生问题,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要特别关注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把财力、政策向他们倾斜,让人民群众普享改革发展成果。
整个园区建成后将直接安排就业2万人,间接带动就业3万余人,可解决长治县约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对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幸福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有助于长治人民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2.建设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内13个功能区,已开工项目21个,完成投资13.5亿元,目前,入驻商客500多户,日交易蔬菜500吨以上4。
随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入驻商客经济效益的实现,将有更多的农业生产,销售企业加入到园区,将形成一个高度的产业集群。
将有力的推进长治已经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山西省农业,商业的发展。
3.建设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物流园区以规范标准的基地鲜活农产品货源为保证,以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为载体,以农贸市场和蔬菜直销店、直销车为流通渠道,对接社区、餐饮的供给,形成装饰统一、配套齐全、信息联网、安全放心、价格低廉、便利服务的蔬菜直销连锁网络,让市民享受到蔬菜直销的便利。
正是因为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有了可靠的保证,才能让越来越的人享受“绿色、健康、安全、环保”的农产品,这样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