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艾灸疗法

腰间盘突出艾灸疗法
腰间盘突出艾灸疗法

腰间盘突出艾灸疗法篇(一):【艾灸】教你用艾灸轻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以舒筋活络为主。

腰椎疾病主要取穴当然是以腰椎部位为主,很多患有腰椎疾病的人,不仅仅是腰椎部位,还会压迫臀部,腿部。

艾灸取穴

1、阿是穴

腰部局部压迫点。

2、腰夹脊

自命门至腰阳关旁开5寸区域双侧。

3、腰阳关

【标准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下凹陷中。命门下约2寸。

【主治疾病】多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痛、类风湿病、小儿麻痹、盆腔炎。

4、殷门

【标准定位】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主治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

5、委中

【标准定位】位于腘窝横纹正中。

【主治疾病】腰背疼痛,下肢痿痹,转筋等。

如果患者感觉已经压迫了腿部,那么哪里疼痛就可以灸哪了,还要艾灸环跳,承扶,这里要多灸一会,很多患有腰椎疾病的人会压迫坐骨神经,另外很多患腰椎疾病的人,会有臀部冷涨的感觉,所以艾灸环跳和承扶就显得很重要。

6、承扶

【标准定位】足太阳膀胱经穴。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主治疾病】通便消痔,舒筋活络。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下肢瘫痪。

7、环跳

【标准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肌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主治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

腰间盘突出艾灸疗法篇(二):艾灸疗法是腰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方法

腰间盘是我们身体上的一个重要部位,它承受着身体的绝大部分重量,那么大家知道腰间盘突出要怎么治疗吗,腰间盘突出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腰间盘突出症与艾灸疗法。

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以舒筋活络为主。腰椎疾病主要取穴当然是以腰椎部位为主,很多患有腰椎疾病的人,不仅仅是腰椎部位,还会压迫臀部,腿部。下面灸哥给大家介绍下对症的艾灸穴位有哪些?

1 阿是穴

疼痛点,腰部局部压迫点,因为受到了压迫,才会感到疼痛。此穴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哪里痛,哪里就是阿是穴。

2 腰夹脊穴

夹脊穴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

3 腰阳关穴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下凹陷中。命门下约2寸。多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痛、类风湿病、小儿麻痹、盆腔炎。

4 殷门穴

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用来缓解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

5 委中穴

腰病委中求,此穴位于腘窝横纹正中。用来缓解腰背疼痛,下肢痿痹,转筋等。

如果患者感觉已经压迫了腿部,那么哪里疼痛就可以灸哪了,还要艾灸承扶和环跳,这里要多灸一会,很多患有腰椎疾病的人会压迫坐骨神经,另外很多患腰椎疾病的人,会有臀部冷涨的感觉,所以艾灸环跳和承扶就显得很重要。

6 承扶穴

足太阳膀胱经穴。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用于通便消痔,舒筋活络。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下肢瘫痪。

7 环跳穴

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肌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

以上7个穴位是治疗眼键盘突出症的主要穴位,每天每个穴位艾灸1次,每次10-20分钟,一周后就会感觉到有所缓解,然后继续坚持,就会看到曙光。艾灸期间多喝温开水,切记着风着凉,酒后饭饱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灸哥希望所有腰间盘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长期处在一种姿势的情况下,腰部得不到休息,这样会导致局部累及性损伤。建议大家多活动腰部,使腰部的肌肉得到锻炼。尤其是要避免不良姿势,睡觉的时候可以选择硬板床,司机在空余的时间一定要锻炼腰部,腰部问题逐渐年轻化,很大程度也和睡前看手机有关系,其实我们的腰部是很坚强的,只是我们长期不在乎才导致了腰部的罢工,所以大家一定要爱护自己。

腰间盘突出艾灸疗法篇(三):腰间盘突出用艾灸灸哪个地方

我告诉你下面五个穴位,都对于治疗腰部疾病有很大好处,你开始都要艾灸几次看看,如果哪个穴位的效果明显就多灸几次,不过一定要坚持呀-----艾灸每天一次,每次每穴20分钟以上。

一大肠俞本穴内应大肠,为大肠之气在背部转输之处,故名大肠俞。位置第四腰椎正下方,旁开约两指宽的地方。主治腰腿痛、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便秘、痔疮、肠鸣、痢疾。二昆仑原为山名,“昆仑”指高大的意思,故名昆仑。位置位于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主治腰骶部痛、足跟肿痛、头痛、项强、目眩、难产。三膀胱俞穴近膀胱,为膀胱经气转输之处,主治膀胱疾患,故名膀胱俞。位置平第二骶骨孔,距后正中线旁开5寸处取之。主治腰骶部痛、膀胱炎、小便不通、遗尿、泄泻。

四委中“委”委屈也,“中”中间,即曲屈膝关节在腘窝正中凹陷处,故名委中。位置膝盖后方褶皱的正中央位置,触摸时可以感觉到脉搏的跳动。主治腰痛、下肢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利、腰腿牵痛、腹痛、吐泻。五秩边“秩”指序而言;“边”指旁,远的意思。膀胱经背部诸穴按秩序依次排列,该穴正当背侧最下边,故名秩边。

位置于第二十一椎(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主治腰膝酸痛、

急性腰扭伤、尿频、尿急、小便不利、阴肿、脱肛、大便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