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杭州商业综合体考察报告
城市商业综合体调研报告

城市商业综合体调研报告历史+商业—上海新天地上海新天地是上海的新地标,是外地游客来上海旅游的必到之地,是上海的白领一族体验小资生活的专属地,居住在上海外籍人士进行交流和聚会的根据地。
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景点,它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首次改变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把这片反映了上海历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
漫步新天地,仿佛时光倒流,有如置身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但一步跨进每个建筑内部,则非常现代和时尚,亲身体会新天地独特的理念,这有机的组合与错落有致地巧妙安排形成了一首上海昨天、明天、今天的交响乐,让海内外游客品味独特的文化。
地理位置:上海新天地坐落在市中心,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毗邻黄陂南路地铁站和南北、东西高架路的交汇点。
上海市黄浦区太仓路181弄。
轨道交通:1号线(黄陂南路站),10号线(新天地站)公交线路:公车146、781、911、926、42、大桥1线、146(内圈)、隧道8线等机场线路:从机场六线(浦东机场站)上车至(紫金山大酒店站)下车转775路(东方路站)上车至(连云路站)下基本情况:新天地位于城市“中心的中心”,距淮海中路高档消费业区600米左右,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紧邻淮海中路商务圈,北到太仓路;西到马当路;南到自忠路;东到西藏南路开发理念:改变原先的居住功能,赋予商业经营价值,把这片反映了上海历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集国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演义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
改造方式:昨天、明天相会在今天新天地开发借鉴了国外的经验,采用保留建筑外皮、改造内部结构和功能、并引进新的生活内容。
*香港瑞安集团和上海复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开发,总投资1.5亿美元*总体规划顾问为本杰明·伍德(Wood and Zapata Lnc.)*上海新天地北里荣获2003年度Urban Land Institute(ULI) Award for Excellence大奖,为历来首度获此殊荣的中国内地项目。
商业综合体考察心得范文

商业综合体考察心得范文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快,商业综合体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商业综合体的发展情况,我进行了一次考察。
考察的对象是某座城市中的一家商业综合体,我通过实地参观、与企业管理人员交流,深入了解了商业综合体的建设、经营和发展情况,同时也体验了商业综合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以下是我对此次考察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观察到商业综合体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此次考察的商业综合体位于市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
这种地理优势为商业综合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市中心地段人流量大,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消费。
而周边的交通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完善,能够为商业综合体的客户提供便捷的交通和舒适的环境。
在考察当天,商业综合体门前车水马龙,人流络绎不绝,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其次,在商业综合体的建设过程中,设计和规划要合理。
我观察到考察的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独特,多样化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同时,商业综合体内部的规划也很合理,各个商铺的布局和功能设计得恰到好处。
商业综合体内不仅有知名品牌的专卖店,还有各种美食街和休闲娱乐设施。
不同的商业区域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圈。
这种规划设计让商业综合体既可以满足人们基本的购物和消费需求,又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再次,在商业综合体的经营中,服务质量要得到重视。
我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商业综合体的工作人员态度热情友好,专业的服务能够给人以良好的体验。
无论是咨询问题还是购物需求,工作人员都能够及时解答和提供帮助。
商业综合体还设有信息咨询台、投诉建议箱等设施,方便顾客提出意见和建议。
商业综合体的管理人员还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和促销活动,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优惠和福利。
这样的服务质量能够提升顾客体验,增加顾客的满意度,从而促进商业综合体的发展。
最后,商业综合体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商业模式,还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需求。
上海商业考察报告

对柱子进行设计,化不利为特色。
立面装饰材料,名贵、精细、富有设计感
商业特色陈设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商业特色陈设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招商引入特色商业也是丰富顾客感受的一部分
店铺自身的经营文化,本 身就是打动顾客,为了经 营,挖空心思。
不锈钢板的使用
不锈钢板的使用 大面积的漫反射+集中 有特色的镜面反射。
如同效果图般的玻璃幕墙效果 屋顶采用较密的栏杆作为围挡,非主立面,还能接受。
不同的商业形象,不同的“逛街”体 验。
建筑形象
每个商业建筑都几乎是地标,也是你内心的感受和度量的标尺
考究的设计,终究会传达给观众美的感受
下沉广场,让人难忘的节点
特色商街,室内 空间室外化。 形成认知地图
不同的形象,主打不同的客户群。年轻力中心,主要面对年轻人。
店招形式
地库光线较弱,通风环境差,简单、明确 快进快出是设计目标 后场因为使用的少,造成问题的往往成了体验感的一部分。差的体验比好的体验更容易留下印 象
地下电梯厅要明显,容易识别
交通设施设置应该合理
非机动车库可以充分利用坡道下的空间,考虑到非机动车对墙体的刮擦,应该考虑护墙板。
有些艺术感,但比较廉价,适合年轻人 水泥地面做了艺术拼花
屋顶的管线喷白 实际并不抢眼 光线柔和
电梯按钮、电梯厅的整体印象,比考究的内饰面更容易出彩。
方便怡人的细节设计将越来越普遍
同样是相似的手法,因为采用灯光不同,给人的印象和感受截然不同
去洗手间的通道,豪华不一定就感受好。
去洗手间的通道,墙面是 一体板(材料不名贵), 地面欠佳。给人的感觉是 整齐,高端。
带有弧线的天花,确实比直线天花更耐看。
巧妙的运用了卷帘导轨作为装饰线条
商业综合体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商业综合体调研报告(精选多篇)正文第一篇:商业不动产专委会发布城市综合体开发调研报告商业不动产专委会发布城市综合体开发调研报告来源:焦点房地产网20XX年06月23日11:18 我来说两句(0)前言中国城市化、城市国际化已成为整个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房地产尤其是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已成为中国最具前导性和拉动性的行业力量。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阶段性调整和相对饱和,资产型、经营型商业地产特别是城市综合体无疑将成为刺激消费带动投资的发动机,也天然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力引擎和城市名片。
就综合体而言,势必成为中国城市发展新动力。
通过综合体规模和实力的展示,体现城市经济发展实力,塑造城市新标杆,打造城市新名片和新地标。
开发城市综合体,不但提升项目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丰富企业品牌力,更具体的还能彰显企业综合实力。
城市综合体(hopsca)主要集酒店(hotel)、写字楼(office)、公园(park)、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会展中心(convention)和公寓(apartment)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多业态的大型建筑体。
谁拥有了城市综合体,谁就拥有了城市未来!近几年,城市综合体正成为中国房地产乃至商业地产发展的主流开发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中国城市开发的竞争也是综合体的开发竞争,并由此构成一个具有多职能、最具竞争力和抗风险的城市缩微体。
杭州、合肥等代表性二线城市政府提出未来城市开发主要以城市综合体为主的战略目标,开启了20XX中国城市综合体的元年。
20XX年1月以来,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商业不动产专业委员会对中国城市综合体的开发进行了了一次普查和调研,经过半年的调研,出具此报告,仅供业界参考。
总的特点1、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开发,主要指100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体量大、规模大,基本上是国内、香港等有品牌影响力、有资金实力和开发经验的大型开发企业。
杭州商业综合体市场调研报告

建筑风格
景观规划
• 悦府1#、2#楼的主力户型为190~230方的大户型, 3#楼主力户型以90方为主,有部分135方~140方 房源。
• 所有户型力求舒适,3.1米层高、全明设计、方 正、通透,户型越大也便将舒适性发挥得越大。 所有户型特别突出主卧与客厅部分的舒适性设计, 让主人有一种尊崇感。
商业篇
区域分析 地块分析 万象简介
地块周边环境
项目东侧的住宅区在人气聚集期后极可能形成杭州顶尖的高档住宅区。 南侧规划为精品商业区。
西侧的规划高度300米标志性办公楼,可能对商业项目的购物舒适感和亲 和力带来不利影响。
北侧的规划的文化娱乐用地的具体用途未完全决定,对本项目未来环境 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地铁交通分析
➢其中2号线、5号线经本项目地块,并将在地块周边形成换乘 枢纽中心站点 ➢经钱江新城并在其中设有站点的线路有三条线路 ➢这对项目的可达性和客流的汇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钱江新城规划
➢老城区交通连接 有清江路、解放东路、 庆春东路、凤起东路等 交通主干道。 ➢过江网络 杭州市将在目前(已建 和在建)六座跨钱塘江 大桥的基础上,再增添 “四桥一隧”,形成 “十桥一隧”加密过江 网络。
装修状况 • 开盘均价 • 开盘时间
9月17日 • 交付时间 1 已开房源
推出房源
•
•
数量
140000平方米 5.53 30% 住宅普通住宅 1:1 ,管理费100 精装修 28000元 8月21日、9月3日、
2009-08 2#楼、1#楼、3#楼 一期:161套 二期:160套 三期:301套
万象城“悦府”
• 2006年12月,万象城 正式动工,把10万平 方米的土地上将建设 一个80万平方米的都 市综合体项目。
商业综合体实地调研报告

商业综合体实地调研报告建筑实地调研报告一、建筑外观描述本次调研的建筑为某商业综合体,位于城市核心区域,由两座主体建筑组成,之间通过天桥连接。
建筑外观采用现代化的设计风格,以玻璃和金属材料为主,呈现出简洁、大气的视觉效果。
其中,一幢建筑主要采用透明玻璃幕墙,另一幢则采用金属幕墙。
建筑整体线条流畅,具有较强的现代感。
二、建筑内部布局商业综合体的内部布局合理、宽敞,空间利用率较高。
主体建筑内设商场、餐厅、娱乐场所等,另一幢建筑内则包含酒店、办公区域等。
内部楼层布局根据不同功能进行划分,各功能区域相对独立,互不干扰。
内部空间宽敞,通风采光良好,为消费者和员工提供了舒适的购物和工作环境。
三、建筑材料及结构商业综合体采用高品质的建筑材料和先进的结构形式。
主体建筑采用钢框架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幕墙材料选用透明玻璃和金属幕墙,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和采光性能。
内部装修材料也选用高品质的产品,如大理石、瓷砖等,营造出高档次的商业氛围。
四、周边环境分析商业综合体周边环境较为繁华,位于城市核心商业区域,周边分布有多个大型商场、酒店、餐厅等,人流车流较为密集。
周边交通便利,公共交通设施完善,可方便消费者到达。
同时,周边绿化覆盖率高,空气质量较好,为商业综合体的运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交通情况商业综合体周边交通便捷,公共交通设施完善。
附近有多条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可方便消费者到达。
停车场位于地下,车位充足,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停车需求。
此外,商业综合体周边道路状况良好,行车顺畅,方便消费者前来购物和消费。
六、配套设施商业综合体内配套设施完善,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
其中,商场内设有多个品牌店、餐厅、娱乐场所等,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另外,商业综合体内还设有银行、超市、美容美发店等配套设施,方便消费者进行金融、购物和生活服务。
七、使用情况商业综合体使用情况良好,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购物和消费。
其中,商场内品牌店和餐厅等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购物和用餐。
上海苏杭考察总结报告5篇

上海苏杭考察总结报告5篇第一篇:上海苏杭考察总结报告上海苏杭考察总结报告苏杭,苏州和杭州的合称;苏州(汉语拼音:Sūzhōu,方言:苏州话),中国城市,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
杭州(汉语拼音:hāngzhōu)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省会,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纽,中国最大的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第二大中心城市。
上海苏杭考察总结报告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见万家艺如画万卷图XX年10月24日,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80余名同学在几名老师的带领下,对苏州、杭州、上海进行了为期8天的调研。
同属江南城市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气质,那些同样弥漫在空气中的潮湿气息终究在不同的人文特点下有了不同的味道,苏州的“巧”,杭州的“秀”,再加上上海的“锐”,这三个字构成了此次考察的整个框架。
苏州之“巧”漫天飘荡的吴音取代了北方汉子雄浑的调腔,蜿蜒曲折的道路取代了北方四方四正的大道,苏州用不一样的温柔让那些不快烟消云散。
大家所游览的“吴下名园”留园和那分不清是自然还是人工雕琢的拙政园用特有的巧夺天工将同学们对古建筑固化拘泥的思维全部抛到了九霄云外,而那首《枫桥夜泊》也道出了苏州这份巧所蕴含的那淡淡的忧伤,情融于景,景覆于情,让那些园林的草木湖石都有了灵动的生命。
杭州之“秀”满眼的风景都被清秀的无法言喻的西湖染上了如同山水画的浓墨重彩,暖暖的空气让同学们纷纷忘记了北方苦寒之地的老家,不愧是熏得游人醉的地方。
其间,同学们领略到了浙江美术馆的精致和中国美术学院的传统性延续。
印象最深的是这些错落“无”致的建筑无一例外都带着杭州那特有的“秀”,与北方背靠那些雄壮山脉的建筑毫不相同,因为出生在这座城市的建筑仗着那天生丽质的风景总有一份难以名状的醉意。
上海之“锐”最后一站是魔都上海滩,国际大都会的多样与发达是北方难以企及的,如果说苏州的园林式帝王帽上的珍珠,杭州的西湖是帝王身上的龙袍,那么东方明珠塔必是这位帝王挥舞立威的宝剑。
商业综合体考察心得(2篇)

商业综合体考察心得商业综合体是近年来城市化发展的产物,是将商业、办公、住宅、娱乐等多个功能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建筑群体。
作为商业地产领域的重要形式,商业综合体不仅提供各种商业服务和娱乐休闲设施,同时也为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最近我有机会进行了一次商业综合体的考察,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商业综合体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良好的地理位置可以为商业综合体带来更多的潜在客户和流量。
在我的考察中,我发现一些商业综合体位于繁华的商业街区或重要的交通枢纽附近,这样的位置能够吸引来自周边地区的消费者和游客。
另外,商业综合体附近的居民区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居民的购物需求和消费能力对商业综合体的经营影响很大。
其次,商业综合体的规模和设施也非常关键。
规模越大的商业综合体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商业品牌和更完善的设施。
在我的考察中,我发现一些大型商业综合体配备了多个商业街区、超市、餐饮街区、影院、健身房等各种娱乐设施,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和装修风格也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精心设计的商业综合体能够给人以舒适和时尚的感觉。
第三,商业综合体的经营模式和管理也非常重要。
商业综合体的经营模式通常包括租赁和销售两种方式,其中租赁模式是主要的经营方式。
商业综合体的管理团队需要制定有效的招商计划,吸引品牌商家入驻,并对商家进行租金管理和服务保障。
此外,商业综合体还需要定期开展活动和促销策划,吸引消费者增加购物频次。
第四,商业综合体的场景营销也是一个重要的经营手段。
商业综合体拥有多种功能和设施,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消费场景。
在我的考察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商业综合体注重打造消费场景,例如组织特色市集、举办主题活动、打造主题街区等。
这些举措能够吸引消费者驻足和留购,并提升商业综合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五,商业综合体的配套设施也需要重视。
商业综合体通常包括商场、办公楼和住宅等多个功能,因此需要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4月1日到4月6日,我公司组织人员对上海、杭州的近十个商业综合体项目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研工作,以期对我司所属1-10商业地块项目的开发有所裨益,考察结束后,我们认为上海大宁国际广场、浦东金桥商业广场、百联西郊购物中心和杭州大厦四个综合体项目在其开发过程、运营管理等诸方面对我公司1-10商业项目的开发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一、综合体要做大
目前商业综合体作为最流行、最时尚的一种全业态整合的新地产开发模式,越来越被地产开放商青睐,其不同于住宅开发的最大方面是综合体本身具备的自我盈利能力和多种资源的整合能力,开发商不仅可以通过销售物业直接获利,同时可以通过自持物业,得到融资机会和后期更大的物业升值空间。
对开发商而言持有型物业是个机遇,同时也是极大的挑战,对其资源整合能力、资金实力、可持续性经营能力等都是很大的考验,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控制可销售物业和自持物业之间的合适比例。
在对沪杭这几个综合体细致分析后,我们认为商业综合体要做大、做强才会有出路,因为只有做到足够大的体量才有可能做出更丰富的业态来吸引更多的客流,才会具备日后经营中进行业态调整的可能以抵御市场风险。
对于中国铁建地产1-10地块而言,具备明显的做大、做强的优势:一是1-10地块本身所具有的26万平米的体量优势,加上当前的市场预期较好,开发资金不是制约地块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发商有足够的实力将开发工作做细,这是做大、做好综合体的先决条件;二是出于创建中国铁建商业地产品牌的考虑,务必以此为契机,坚持高起点、大成就,以承担深远的社会责任为已任,仿效中粮大悦城、华润万象城、万达广场和宝龙商业广场等成功案例,全国联动,走多物业形态开发的道路,做出属于中国铁建自己的商业地产品牌,以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品牌的价值;三是地块周边的环境日趋成熟,未来地块区域内将有非常丰富的人口资源以及较高的购买力,而类似本项目的地块资源在区域内却日渐稀缺,不可复制,应把眼光放长远。
建议通过第三方顾问公司的独立市场研究,结合中国铁建地产自身的品牌诉求,谋划发展战略方针,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综合体要有明确的主题
这个主题不是简单而直白的类似“汽车公园”“建材家居”之类的主题,而是类似“公园里的商业,商场的公园”、“家庭购物、娱乐中心”这一类的主题,
不是以具体的某类业态做为宣传口或突破口的定位,而是基于整体定位构思的主题,这个定位要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而又贴近生活,温馨从容。
浦东金桥的主题““公园里的商业,商场的公园”,正大广场主题为“家庭购物、娱乐新体验“就是较好的例子。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体的主题即是其灵魂所在,没有灵魂的项目便少了诸多灵性;上海仲盛商业中心规模足够大,业态也相对全,但缺乏主题,缺乏商业灵魂,结果仅仅只是各种业态的堆砌,杂、散、乱充斥在偌大的综合体中,越发显得人流稀少,了无生机。
关于综合体的个性,除了强调以华丽、炫彩的夜景效果和独到、抢眼的外立面示人外,更重要的是要挖掘项目的人为因素,要充分地将地块周边环境和开发商自身的特点,甚至所在城市的某种个性完全地融合在一起,以求得出关于综合体的深刻内涵;并对此内涵进行客观的深层建设,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宜人的购物环境,使综合体人气日趋旺盛。
三、商业综合体业态要做全
一个完整的商业综合体必须把常用的商业业态做全,只有做全业态才具备满足客户和消费者各种需求的最大可能性。
同时综合体内部各种业态的比例可以较自由地调整,可以便捷地转换其功能定位,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需要在规划中予以合理地解决。
出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综合体内部业态组合要做长远计。
酒店、百货等前期盈利水平较差的业态,建议以小体量进入,一方面酒店和百货业态都是品牌联姻的最好的方式,根据整体定位引进大型超市、品牌连锁百货以及世界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其长期影响力将远远高于暂时的经济效益,对于中国铁建地产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在经济效益暂时不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规划先期做好精品,以较小的体量入市,同时为未来调整规划和经营方式做好准备,这需要长远而细致地规划。
四、综合体要做好长期经营的准备
综合体商业开发模式基于其盈利模式的特点,其物业价值的提升、稳定增长的营业收入需依赖其后期的持续、稳定经营来获得;在进行综合体开发时,开发商应以经营为己任,一切以未来的经营为出发点,只有未来的成功运营和持续的盈利,才是检验综合体开发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1-10地块开发之初,无论将来是采取自主经营或者委托给商业管理公司经营,或者将其中的商业部分打包出售等各种方式,在前期规划时务须以后期的招商和运营为终极服务对象,要对商业综合体的运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借助各种专业机构来判知综合体运营的利润点,对未来应有充分的准备,未雨绸缪,没有可预期的盈利,无论那种持有方式,都将举步维艰。
对于1-10的开发需要制订一个长期的可靠的开发和经营计划,准备较长期的财务计划和风险管理机制,并建立完善的,可及时调整方向的运营机制。
商业综合体的运营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调整的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
上海的正大广场自2002年开业到2005年的3年间,一直按最初的“华东最顶级的购物场所”定位经营,运营情况非常差,开铺率只有50%,业主和商户都苦不堪言;2005年底正大广场进行重新定位,由“华东最顶级的购物场所”,变为“家庭娱乐消遣中心”,并结合该定位将内部商业业态布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这次调整后正大广场成功转型,迅速成为上海乃至华东的一站式家庭消费购物中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五、商业综合体要充分利用周边的交通资源
内外交通通达状况对于商业综合体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纵观所考察的多个综合体项目,大宁国际、浦东金桥、港汇广场、杭州大厦等无一不是处于交通枢纽位置附近或本身就与地铁、公交相关联,尤其是港汇广场,其地下一层与地铁相连,一层又专门为公交车站设置了便利的停靠站和商场快速通道,这种处理方法非常值得1-10地块开发借鉴;丰富的公交资源带来大量的客流,1-10地块距离轨道北苑站176米的便利条件和未来1-9公交车场紧邻的规划,都将为综合体的未来带来希望。
一方面要在规划初期落实公交车场和轨道交通可利用资源的最大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在该可能性最大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方法使其能落到实处,并兼顾经济的合理性,以及在满足开发商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回馈社会!
杭州大厦用一座天桥将其A、B座与C、D座相连接,这座人行天桥在赋予杭州大厦各座交通完整性的同时,也赋予这座城市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设计师将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地融合,天衣无缝。
1-10综合体项目将来与公交车场和轻轨出入口的连接,以及综合体内各体块的连接,都可以参考杭州大厦的成功
经验,考虑到北方气候冷季较长的气候因素,建议利用全封闭而通达性好、视觉效果好的连廊形式,做好交通连接和疏导;同时可将通道做宽,除了满足交通功能外,还可赋予其休憩、公共交流空间等复合功能。
综合体的各业态分布中,要坚持大业态板块划分清晰的原则,坚持主力店带动的原则,坚持交通优先的原则。
在交通动线上坚持客流导入甚至公寓住户回家必经之路即是商业板块地盘的原则,充分利用地块内交通动线,最大限度地又最顺畅地将客流引入商业板块,努力通过西侧南侧的地铁、公交交通优势将客流用专用流线导入1-10地块的商业板块,再穿过此商业板块进行二次分流。
另外要做好交通动线与停车场的关联,一切以方便顾客购物为出发点,项目本身设置的停车场设计必须具有远见,不仅要具备足够的以及可发展的数量,而且必须能够及时有效的疏散客流,不致于影响顾客的购物体验
六、商业综合体要注重商业氛围的营造
通过这次沪杭综合体的考察,大多运营商在对其内部商业气氛的营造上可谓颇费心思,移步换景,广告画面绚丽多彩,在顾客从看到综合体的外观一直到进入综合体的内部的过程中,无时不刻地拨动顾客购物的冲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体的外立面,以夜景照明为主要手段来塑造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借助大面积的LED显示屏,用跳跃的,色彩丰富的广告画面来吸引来往过客;二是在综合体内部各业态之间设计特色小品、灯杆旗等,在一切可能的平面上设置中小型的LED屏,在不同区域让顾客可以看到四种以上不同内容的广告,以期达到全面覆盖、全方位视觉轰炸的效应;三是在交通连廊中设置下垂式广告画面,在扮靓空间的同时起到宣传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这种引导式的商业氛围的营造相较于传统的守株待兔型的商业形态,其优越性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