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材料基本性能术语解析

永磁材料基本性能术语解析
永磁材料基本性能术语解析

永磁材料基本性能解析

1、什么是永磁材料的磁性能,它包括哪些指标?

永磁材料的主要磁性能指标是:剩磁(Jr, Br)、矫顽力(bHc)、内禀矫顽力(jHc)、磁能积(BH)m。我们通常所说的永磁材料的磁性能,指的就是这四项。永磁材料的其它磁性能指标还有:居里温度(Tc)、可工作温度(Tw)、剩磁及内禀矫顽力的温度系数(Brθ, jHcθ)、回复导磁率(μrec.)、退磁曲线方形度( Hk/ jHc)、高温减磁性能以及磁性能的均一性等。

除磁性能外,永磁材料的物理性能还包括密度、电导率、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机械性能则包括维氏硬度、抗压(拉)强度、冲击韧性等。此外,永磁材料的性能指标中还有重要的一项,就是表面状态及其耐腐蚀性能。

2、什么叫磁场强度(H)?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H. C. Oersted)发现通有电流的导线可以使其附近的磁针发生偏转,从而揭示了电与磁的基本关系,诞生了电磁学。实践表明:通有电流的无限长导线在其周围所产生的磁场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与离开导线的距离成反比。定义载有1安培电流的无限长导线在距离导线1/2π米远处的磁场强度为1A/m(安/米,国际单位制SI);在CGS单位制(厘米-克-秒)中,为纪念奥斯特对电磁学的贡献,定义载有1安培电流的无限长导线在距离导线0.2厘米远处磁场强度为1Oe(奥斯特),1Oe=1/(4π×103) A/m。磁场强度通常用H表示。

3、什么叫磁极化强度(J),什么叫磁化强度(M),二者有何区别?

现代磁学研究表明:一切磁现象都起源于电流。磁性材料也不例外,其铁磁现象是起源于材料内部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形成的微电流,亦称分子电流。这些微电流的集合效应使得材料对外呈现各种各样的宏观磁特性。因为每一个微电流都产生磁效应,所以把一个单位微电流称为一个磁偶极子。定义在真空中每单位外磁场对一个磁偶极子产生的最大力矩为磁偶极矩pm,每单位材料体积内磁偶极矩的矢量和为磁极化强度J,其单位为T(特斯拉,在CGS单位制中,J的单位为Gs,1T=10000Gs)。

定义一个磁偶极子的磁矩为pm/μ0,μ0为真空磁导率,每单位材料体积内磁矩的矢量和为磁化强度M,其SI单位为A/m,CGS单位为Gs(高斯)。

M与J的关系为:J=μ0 M,在CGS单位制中,μ0=1,故磁极化强度与磁化强度的值相等;在SI单位制中,μ0=4π×10-7 H/m (亨/米)。

4、什么叫磁感应强度(B),什么叫磁通密度(B),B与H,J,M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理论与实践均表明,对任何介质施加一磁场H时(该磁场可由外部电流或外部永磁体提供,亦可由永磁体对永磁介质本身提供,由永磁体对永磁介质本身提供的磁场又称退磁场---关于退磁场的概念,见9 Q),介质内部的磁场强度并不等于H,而是表现为H与介质的磁极化强度J之和。由于介质内部的磁场强度是由磁场H通过介质的感应而表现出来的,为与H区别,称之为介质的磁感应强度,记为B:

B=μ0 H+J (SI单位制)(1-1)

B=H+4πM (CGS单位制)

磁感应强度B的单位为T,CGS单位为Gs(1T=104Gs)。

对于非铁磁性介质如空气、水、铜、铝等,其磁极化强度J、磁化强度M几乎等于0,故在这些介质中磁场强度H与磁感应强度B相等。

由于磁现象可以形象地用磁力线来表示,故磁感应强度B又可定义为磁力线通量的密度,磁感应强度B和磁通密度B在概念上可以通用。

5、什么叫剩磁(Jr,Br),为什么在永磁材料的退磁曲线上任意测量点的磁极化强度J值和磁感应强度B 值必然小于剩磁Jr和Br值?

永磁材料在闭路状态下经外磁场磁化至饱和后,再撤消外磁场时,永磁材料的磁极化强度J和内部磁感应强度B并不会因外磁场H的消失而消失,而会保持一定大小的值,该值即称为该材料的剩余磁极化强度Jr 和剩余磁感应强度Br,统称剩磁。

剩磁Jr和Br的单位与磁极化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单位相同。

根据关系式(1-1)可知,在永磁材料的退磁曲线上,磁场H为0时,Jr=Br,磁场H为负值时,J与B 不相等,便分成了J-H和B-H二条曲线。从关系式(1-1)还可以看到,随着反向磁场H的增大,B从最大值Br=Jr变化到0,最后为负值,对于现代永磁材料,B退磁曲线的变化规律往往为直线;J退磁曲线的变化规律则不同:随着反向磁场H的增大,B值线性减小,由于B值的减小量总是大于或等于反向磁场H的增大量,故在J退磁曲线上的一定区域内可以保持相对平直的直线,但其J值总是小于Jr。

6、什么叫矫顽力(bHc),什么叫内禀矫顽力(jHc)?

在永磁材料的退磁曲线上,当反向磁场H增大到某一值bHc时,磁体的磁感应强度B为0,称该反向磁场H值为该材料的矫顽力bHc;在反向磁场H= bHc时,磁体对外不显示磁通,因此矫顽力bHc表征永磁材料抵抗外部反向磁场或其它退磁效应的能力。矫顽力bHc是磁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量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矫顽力bHc在数值上总是小于剩磁Jr。因为从(1-1)式可以看到,在H= bHc处,B= 0,则μ0 bHc =J,上面已经说明,在J退磁曲线上任意点的磁极化强度值总是小于剩磁Jr,故矫顽力bH c在数值上总是小于剩磁Jr。例如:Jr =12.3kGs的磁体,其bHc不可能大于12.3kOe。换句话说,剩磁J r在数值上是矫顽力bHc的理论极限。

当反向磁场H= bHc时,虽然磁体的磁感应强度B为0,磁体对外不显示磁通,但磁体内部的微观磁偶极矩的矢量和往往并不为0,也就是说此时磁体的磁极化强度J在原来的方向往往仍保持一个较大的值。因此,bHc还不足以表征磁体的内禀磁特性;当反向磁场H增大到某一值jHc时,磁体内部的微观磁偶极矩的矢量和为0,称该反向磁场H值为该材料的内禀矫顽力jHc。

内禀矫顽力jHc是永磁材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参量,对于jHc远大于bHc的磁体,当反向磁场H 大于bHc但小于jHc时,虽然此时磁体已被退磁到磁感应强度B反向的程度,但在反向磁场H撤消后,磁体的磁感应强度B仍能因内部的微观磁偶极矩的矢量和处在原来方向而回到原来的方向。也就是说,只要反向磁场H还未达到jHc,永磁材料便尚未被完全退磁。因此,内禀矫顽力jHc是表征永磁材料抵抗外部反向磁场或其它退磁效应,以保持其原始磁化状态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

矫顽力bHc和内禀矫顽力jHc的单位与磁场强度单位相同。

7、什么叫磁能积(BH)m?

在永磁材料的B退磁曲线上(二象限),不同的点对应着磁体处在不同的工作状态,B退磁曲线上的某一点所对应的Bm和Hm(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磁体在该状态下,磁体内部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场的大小,Bm和Hm的绝对值的乘积(BmHm)代表磁体在该状态下对外做功的能力,等同于磁体所贮存的磁能量,称为磁能积。在B退磁曲线上的Br点和bHc点,磁体的(BmHm)=0,表示此时磁体对外做功的能力为0,即磁能积为0;磁体在某一状态下(BmHm)的值最大,表示此时磁体对外做功的能力最大,称为该磁体的最大磁能积,或简称磁能积,记为(BH)max或(BH)m。因此,人们通常都希望磁路中的磁体能在其最

大磁能积状态下工作。磁能积的单位在SI制中为J/m3(焦耳/立方米),在CGS制中为MGOe(兆高奥斯特),100/4πJ/m3=1 MGOe。

8、什么叫居里温度(Tc),什么叫磁体的可工作温度Tw,二者有何关系?

随着温度的升高,由于物质内部基本粒子的热振荡加剧,磁性材料内部的微观磁偶极矩的排列逐步紊乱,宏观上表现为材料的磁极化强度J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温度升高至某一值时,材料的磁极化强度J 降为0,此时磁性材料的磁特性变得同空气等非磁性物质一样,将此温度称为该材料的居里温度Tc。居里温度Tc只与合金的成分有关,与材料的显微组织形貌及其分布无关。

在某一温度下永磁材料的磁性能指标与室温相比降低一规定的幅度,将该温度称为该磁体的可工作温度T w。由于磁性能的这一降低幅度需要视该磁体的应用条件及要求而定,因此,所谓的磁体的可工作温度Tw 对于同一磁体来说是一个待定值,也就是说,同一永磁体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可以有不同的可工作温度Tw。

显然,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Tc代表着该材料的理论工作温度极限。事实上,永磁材料的实际可工作T w远低于Tc。例如,纯三元的Nd-Fe-B磁体的Tc为312℃,而其实际可工作Tw通常不到100℃。通过在Nd-Fe-B合金中添加重稀土金属以及Co、Ga等元素,可显著提高Nd-Fe-B磁体的Tc和可工作Tw。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永磁体的可工作Tw不仅与磁体的Tc有关,还与磁体的jHc等磁性能指标、以及磁体在磁路中的工作状态有关。

9、什么叫永磁体的回复导磁率(μrec.),什么叫J退磁曲线方形度(Hk/jHc),它们有何意义?

当磁体处在动态工作条件下时,外部反向磁场H或磁体内部的退磁场Hd呈周期性变化,此时如图2所示的工作点D亦呈周期性往复变化,定义在磁体的B退磁曲线上工作点D往复变化的轨迹为磁体的动态回复线,该线的斜率为回复导磁率μrec.。显然,回复导磁率μrec.表征了磁体在动态工作条件下的稳定性,它也是永磁体的B退磁曲线方形度,因此它是永磁体的一个重要的磁特性指标之一。对于Nd-Fe-B烧结磁体,B退磁曲线为直线且bHc约等于Br,其回复导磁率μrec.等于B退磁曲线的斜率且μrec.=1.03~1.10。μr ec越小,磁体在动态工作条件下的稳定性就越好。

值得注意的是,若磁体的B退磁曲线不是直线,则磁体的回复导磁率μrec.在不同工作点就有不同的值,此时如何把磁体设计在最稳定的工作状态,就显得非常重要。

定义磁体的J退磁曲线上,J=0.9Jr时的反向磁场大小为Hk,Hk/jHc可以直观地表示磁体的J退磁曲线方形度。对于具有高jHc的Nd-Fe-B烧结磁体,jHc远远大于bHc,当反向磁场大于bHc但小于jHc时,相应的B退磁曲线已进入第三象限。由(1-1)式可知,此时若磁体的J退磁曲线仍为直线,则相应第三象限的B退磁曲线亦保持直线,此时磁体的?rec仍保持较小值,在反向外磁场撤消后,磁体的工作点仍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因此,Hk/jHc也是永磁体的一个重要的磁特性指标之一,它和μrec一样,表征了磁体在动态工作条件下的稳定性。

车间常用英语(风电叶片行业)

【文件编号】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车间常用英语 受控状态__________ 发放编号__________ 编制: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

目录 组件/Part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工装/Equipments&Device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材料/Material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玻纤类/Fabric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芯材类/ Core Material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耗材类/Consumable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辅材类/Adding Material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树脂&粘接胶/Resin &Glue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油漆&腻子/Paint& Filler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避雷系统/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金属件/Metal Piece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艺过程常用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序类/Procedure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具调试/Mold Debug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来料检查/ Incoming Inspecti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铺层/Laminati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灌注&预固化/Infusion&Pre-curing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粘接/Bonding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后处理/ Post-processing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缩写/ Abbreviati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维修工艺/ Maintenance Craf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真空灌注工艺维修方案/Infusion Proces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维修流程/Repaire Flow Diagram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答案 2

习题集名词解释 1.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以在冲击力作用下材料破坏时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a k表示。 2.布氏硬度:是压入法硬度试验之一,所施加的载荷与压痕表面积的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 3.洛氏硬度:是压入法硬度试验之一,它是以压痕深度的大小来表示硬度值。 4.韧脆转变温度:材料的冲击韧性随温度下降而下降,在某一温度范围内a k值发生急剧下降的现象称为韧脆转变,发生韧脆转变的温度范围称为韧脆转变温度。 5.工艺性能:表示材料加工难易程度的性能。 6.金属键:金属离子通过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引力而相互结合,这种结合键称为金属键。 7.晶格:为了研究方便,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抽象为平衡中心位置的纯粹几何点,称为结点或阵点。用一些假想的空间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三维的空间格架,称为空间点阵,简称为晶格或点阵。 8.晶胞: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来分析晶体中原子排列的规律,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9.致密度:晶胞中原子本身所占有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称为致密度。 10.晶体和非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称为晶体,否则为非晶体。 11.空位:空位是指在正常晶格结点上出现了空位,空位的产生是由某些能量高的原子通过热振动离开平衡位置引起的。 12.间隙原子:间隙原子是指个别晶格间隙中存在的多余原子。间隙原子可以是基体金属原子,也可以是外来原子。 13.位错:当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沿某一晶面发生局部滑移时,滑移面上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交界线称为位错。 14.各向异性:晶体中,由于各晶面和各晶向上的原子排列的密度不同,因而同一晶体的不同晶向和晶面上的各种性能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各向异性。 15.晶粒和晶界:多晶体中每个外形不规则的小晶体称为晶粒,晶粒之间的交界面就是晶界。 16.合金: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7.相: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18.固溶体:合金的组元之间相互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及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19.固溶强化: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这是金属强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20.凝固和结晶: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称为凝固。材料的凝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形成晶体,我们称之为结晶;另一种是形成非晶体。 21.过冷和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理论结晶温度T0与实际结晶温度T1之差称为过冷度。 22.非自发形核:结晶过程中,依靠液体中存在的固体杂质或容器壁形核,则称

常用注塑材料性能

目录 1.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2) 2.PA6 聚酰胺6或尼龙6 (3) 3.PA12 聚酰胺12或尼龙12 (3) 4.PA66 聚酰胺66或尼龙66 (4) 5.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6) 6.PC 聚碳酸酯 (6) 7.PC/ABS 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混合物 (7) 8.PC/PBT 聚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混合物 (7) 9.PE-HD 高密度聚乙烯 (8) 10.PE-LD 低密度聚乙烯 (8) 11.PEI 聚乙醚 (9) 12.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9) 13.PETG 乙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0) 14.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0) 15.POM 聚甲醛 (11) 16.PP 聚丙烯 (11) 17.PPE 聚丙乙烯 (12) 18.PS 聚苯乙烯 (13) 19.PVC (聚氯乙烯) (13) 20.SA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14)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典型应用范围: 汽车(仪表板,工具舱门,车轮盖,反光镜盒等),电冰箱,大强度工具(头发烘干机,搅拌器,食品加工机,割草机等),电话机壳体,打字机键盘,娱乐用车辆如高尔夫球手推车以及喷气式雪撬车等。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ABS材料具有吸湿性,要求在加工之前进行干燥处理。建议干燥条件为80~90℃下最少干燥2小时。材料温度应保证小于0.1%。 熔化温度:210~280℃;建议温度:245℃。 模具温度:25~70℃。(模具温度将影响塑件光洁度,温度较低则导致光洁度较低)。 注射压力:500~1000bar。 注射速度:中高速度。 化学和物理特性: ABS 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每种单体都具有不同特性:丙烯腈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坚韧性、抗冲击特性;苯乙烯具有易加工、高光洁度及高强度。从形态上看,ABS是非结晶性材料。三中单体的聚合产生了具有两相的三元共聚物,一个是苯乙烯-丙烯腈的连续相,另一个是聚丁二烯橡胶分散相。ABS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三种单体的比率以及两相中的分子结构。这就可以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由此产生了市场上百种不同品质的ABS材料。这些不同品质的材料提供了不同的特性,例如从中等到高等的抗冲击性,从低到高的光洁度和高温扭曲特性等。ABS材料具有超强的易加工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很高的抗冲击强度。

风电项目常用英语词..

风电项目常用英语词汇 tubular tower 塔筒式塔架 lattice tower 桁架式塔架 nacelle 机舱 gearbox 齿轮箱 rotor shaft 转轴 generator 发电机 yaw base 偏航基座、偏航盘yaw gear 偏航齿轮asynchronous generator 异步发电机 turbine 涡轮 hub 轮毂 grid 电网 blade 叶片 diameter 直径 area swept 扫掠面积 speed of revolution 旋转速度 operational interval 转速变化范围 power regulation 功率调节 air brake 空气制动 cut-in speed 切入风速 nominal wind speed 额定风速 cut-out speed 切出风速 stop wind speed 停止风速 hub controller 轮毂控制器 pitch cylinder 桨距调节气缸 blade hub 叶片轮毂 blade bearing 叶片轴承 main shaft 主轴 oil cooler 油冷却器 parking brake 制动装置 service crane 维护吊车transformer 变压器 yaw 偏航 revolution 旋转 anemometer 测风仪 vane 风向标 planet/parallel axles 行星/平行轴microprocessor 微处理器 pitch regulation 桨距调节synchronous 同步的asynchronous 异步的 foundation 基础

缓冲材料种类

缓冲材料种类很多,难以尽述,下面就包装上常用的几种缓冲材料作一介绍: (1)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主体,加入发泡剂等添加剂制成,它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缓冲材料。它具有闭孔结构,吸水性小,有优良的抗水性;密度小,一般为0.015~0.03;机械强度好,缓冲性能优异;加工性好,易于模塑成型;着色性好,温度适应性强,抗放射性优异等优点。但燃烧时会放出污染环境的苯乙烯气体。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广泛用于各种精密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的缓冲包装,也可用其直接制成杯、盘、盒等包装容器来包装物品。 (2)聚乙烯泡沫塑料 聚乙烯泡沫塑料是以聚乙烯树脂为主体,加发泡剂、交联剂和其它添加剂制成,是十分重要的一种缓冲材料。它具有密度小,最小可达0.01/cm3;缓冲性、耐热性、吸水性小;化学性能稳定,不易受腐蚀;机械性能好,坚韧、有挠性、耐摩擦;加工性能好,易于成型;价格较便宜等优点。 聚乙烯泡沫塑料在包装上广泛用于精密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玻璃和陶瓷制品、工艺品、贵重物品等的缓冲包装;可制成缓冲衬垫,作为包装内衬材料;也可制成缓冲袋、缓冲板箱等包装容器;还可制成冷冻食品和热食品的绝热容器等。 (3)聚氨酯泡沫塑料 聚氨酯泡沫塑料是异氰酸酯和羟基化合物经聚合发泡制成,按其硬度

可分为软质和硬质两类,其中软质为主要品种。一般来说,它具有极佳的弹性、柔软性、伸长率和压缩强度;化学稳定性好,耐许多溶剂和油类;耐磨性优良,较天然海绵大20倍;还有优良的加工性、绝热性、粘合性等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缓冲材料,但价格较高。 聚氨酯泡沫塑料一般只用于高档精密仪器、贵重器械、高档工艺品等的缓冲包装或衬垫缓冲材料,也可制成精致的、保护性极好的包装容器;还可采用现场发泡对物品进行缓冲包装。 (4)聚氯乙烯泡沫塑料 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体,加入发泡剂及其它添加剂制成,是一种使用较早的泡沫塑料。分硬质和软质两类,而以软质居多。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冲击吸收性;是一种闭孔型柔软的泡体;其密度在0.05~0.1g/cm3之间;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性强;不吸水,不易燃烧,价格便宜。但它的耐候性差,有一定毒性等。 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是一种较普通的缓冲材料,可制成盒、箱等包装容器,也可制成衬垫、衬板等,用以包装一般物品。 (5)聚丙烯泡沫塑料 聚丙烯泡沫塑料是以聚丙烯树脂为主体,加入发泡剂及其它添加剂制成。它机械强度较好,有优良的抗拉强度、柔韧性和弹性摩擦系数大,耐磨性能好,有助于制止与其相接触的光滑表面的滑动密度小,绝热性优良;无毒、无味等。但它对光的稳定性差。 聚丙烯泡沫塑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缓冲材料,由于其对光洁表面的优良保护性能,已广泛用于家俱、镶板、高档仪器和具有光洁面的金属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答案

习题集名词解释 1.30. 奥氏体: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2.52. 奥氏体化: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组织完全转变为 奥氏体的过程。 3. B 2.布氏硬度:是压入法硬度试验之一,所施加的载荷与压 痕表面积的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 4. B 3 5.变质处理:变质处理又称孕育处理,是一种有意向液 态金属中加入非自发形核物质从而细化晶粒的方法。 5. B 43.变形织构:由于塑性变形的结果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 向的组织叫做“变形织构”。 6. B 53.本质晶粒度:在规定条件下(930±10℃,保温3~8h) 奥氏体的晶粒度称为奥氏体本质晶粒度,用以评定刚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 7. C 1.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 韧性,以在冲击力作用下材料破坏时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ak表示。 8. C 54.残余奥氏体:多数钢的Mf点在室温以下,因此冷却到 室温时仍会保留相当数量未转变的奥氏体,称之为残余(留)奥氏体,常用′或A′来表示。 9. C 57.淬火:所谓淬火就是将钢件加热到Ac3(对亚共析钢) 或Ac1(对共析和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一般为油 10.冷或水冷)以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一种工艺操 作。 11.C 59.淬透性:指钢在淬火时获得淬硬层(也称淬透层)深 度的能力。 12.C 60.淬硬性:淬硬性是指钢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 即硬化能力。它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硬度和马氏体、碳化物和残余奥氏的相对量及其组织形态。马氏体的硬度取决于马氏体的含碳量。 13.D 58.等温淬火:将加热的工件放入温度稍高于Ms点的硝盐 浴或碱浴中,保温足够长的时间使其完成贝氏体转变,获得下贝氏体组织。 14.E 70二次硬化:含W、Mo和V等元素的钢在回火加热时由 于析出细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以及回火冷却时残余奥氏体 转变为马氏体,使钢的硬度不仅不降低,反而升高的现象。 15.E 33.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 体。二次渗碳体通常沿着奥氏体晶界呈网状分布。 16.F 22.非自发形核:结晶过程中,依靠液体中存在的固体杂质 或容器壁形核,则称为非自发形核,又称非均匀形核。17.G 26.杠杆定律:即合金在某温度下两平衡相的重量比等于 该温度下与各自相区距离较远的成分线段之比。在杠杆定律中,杠杆的支点是合金的成分,杠杆的两个端点是所求的两平衡相(或两组织组成物)的成分。这种定量关系与力学中的杠杆定律完全相似,因此也称之为杠杆定律。 18.G 28.共晶转变:在恒温下一定成分的液体同时结晶出两种 成分和结构都不相同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19.G 82.固溶处理:经加热保温获得单一固溶体,再经快速冷

常用岩土材料参数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一览表

(E, ν) 与(K, G)的转换关系如下: ) 21(3ν-= E K ) 1(2ν+= E G (7.2) 当ν值接近0.5的时候不能盲目的使用公式3.5,因为计算的K 值将会非常的高,偏离实际值很多。最好是确定好K 值(利用压缩试验或者P 波速度试验估计),然后再用K 和ν来计算G 值。 表7.1和7.2分别给出了岩土体的一些典型弹性特性值。 岩石的弹性(实验室值)(Goodman,1980) 表7.1 土的弹性特性值(实验室值)(Das,1980) 表7.2 各向异性弹性特性——作为各向异性弹性体的特殊情况,横切各向同性弹性模型需要5 中弹性常量:E 1, E 3, ν12,ν13和G 13;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模型有9个弹性模量E 1,E 2,E 3, ν12,ν13,ν23,G 12,G 13和G 23。这些常量的定义见理论篇。 均质的节理或是层状的岩石一般表现出横切各向同性弹性特性。一些学者已经给出了用各向同性弹性特性参数、节理刚度和空间参数来表示的弹性常数的公式。表3.7给出了各向异性岩石的一些典型的特性值。 横切各向同性弹性岩石的弹性常数(实验室) 表7.3

流体弹性特性——用于地下水分析的模型涉及到不可压缩的土粒时用到水的体积模量K f ,如果土粒是可压缩的,则要用到比奥模量M 。纯净水在室温情况下的K f 值是2 Gpa 。其取值依赖于分析的目的。分析稳态流动或是求初始孔隙压力的分布状态(见理论篇第三章流体-固体相互作用分析),则尽量要用比较低的K f ,不用折减。这是由于对于大的K f 流动时间步长很小,并且,力学收敛性也较差。在FLAC 3D 中用到的流动时间步长,? tf 与孔隙度n ,渗透系数k 以及K f 有如下关系: ' f f k K n t ∝ ? (7.3) 对于可变形流体(多数课本中都是将流体设定为不可压缩的)我们可以通过获得的固结系数νC 来决定改变K f 的结果。 f 'K n m k C + = νν (7.4) 其中 3 /4G K 1 m += ν f 'k k γ= 其中,' k ——FLAC 3D 使用的渗透系数 k ——渗透系数,单位和速度单位一样(如米/秒) f γ——水的单位重量 考虑到固结时间常量与νC 成比例,我么可以将K f 的值从其实际值(Pa 9 102?)减少,利用上面得表达式看看其产生的误差。 流动体积模量还会影响无流动但是有空隙压力产生的模型的收敛速率(见1.7节流动与力学的相互作用)。如果K f 是一个通过比较机械模型得到的值,则由于机械变形将会产生孔隙压力。如果K f 远比k 大,则压缩过程就慢,但是一般有可能K f 对其影响很小。例如在土体中,孔隙水中还会包含一些尚未溶解的空气,从而明显的使体积模量减小。 在无流动情况下,饱和体积模量为: n K K K f u + = (7.5) 不排水的泊松比为:

风电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1、风力机wind turbine 36、下风向down wind 2、风力发电机组wind turb ine gen erator system 37、上风向up wind (WTGS) 38、阵风gust 3、风电场wind power station; wind farm 39、粗糙长度rough ness len gth 4、水平轴风力机horizo ntal axis wi nd turbi ne 40、湍流强度turbule nee inten sity 5、垂直轴风力机vertical axis wi nd turbi ne 41、风场wind site 6、轮毂(风力机) Hub(for wind turbi nes) 42、测量参数measureme nt parameters 7、机舱nacelle 43、测量位置measureme nt seat 8、支撑结构(风力机)support structure (for wind 44、最大风速maximum wi nd speed turbi ne) 45、风功率密度wi nd energy den sity 9、关机(风力机) shutdow n (for wind turbi ne) 46、阵风影响gust in flue nee 10、紧急关机(风力机)emergency shutdown(for 47、环境environment wind turb ine) 48、气候climate 11、空转(风力机) idli ng(for wind turbi ne) 49、海洋气候ocean climate 12、锁机(风力机) blocki ng (for wind turbi ne) 50、室内气候in door climate 13、停机(风力机)parki ng 51、极端最高extreme 14、静止standstill 52、极端最高extreme maximum 15、制动器(风力机) brake(for wind turbi ne) 53、年最高annual maximum 16、停机制动(风力机)parki ng brake (for wi nd 54、月平均温度mea n mon thly temperature turbi ne) 55、空气湿度air humidity 17、风轮转速(风力机)rotor speed (for wi nd 56、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 turbi ne) 57、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18、控制系统(风力机)control system (for wi nd 58、雨rain turbi ne) 59、冻雨freezing rain 19、保护系统(风力发电系统)protection system 60、雾淞;霜rime (for WTGS) 61、雾fog 设计和安全参数62、盐雾salt fog 20、设计工况desig n situati on 63、标准大气压sta ndard air pressure 21、载荷情况load case 64、平均海平面mean sea level 22、外部条件(风力机) external co nditio ns (for 65、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 wind turb ine) 66、直接太阳辐射direct solar radiation 23、设计极限desig n limits 67、天空辐射sky radiation 24、极限状态limit state 68、太阳常数solar con sta nt 25、安全寿命safe life 69、黑体black body 风特性70、白体white body 26、风速wind speed 71、温室效应gree nhouse effect 27、风矢量wind velocity 72、表面温度surface temperature 28、额定风速(风力机)rated wi nd speed(for wind turb ine) 与电网连接 29、切入风速cut-i n wi nd speed 73、输出功率(风力发电机组)output power 30、切出风速cut-out wi nd speed 74、额定功率(风力发电机组)rated power 31、年平均annual average 功率特性测试 32、年平均风速annual average wind speed 75、功率特性power performa nee 33、平均风速mea n wi nd speed 76、功率系数power coefficie nt 34、极端风速extreme wi nd speed 77、扫掠面积swept area 35、风切变wind shear 78、测量功率曲线measured power

机械工程材料作业答案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与金属的结晶 1.解释下列名词: 变质处理P28;细晶强化P14;固溶强化P17。 5.为什么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P12,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P13? 答:因为单晶体内部的原子都按同一规律同一位向排列,即晶格位向完全一致。 而在多晶体的金属中,每个晶粒相当于一个单晶体,具有各项异性,但各个晶粒在整块金属中的空间位向是任意的,整个晶体各个方向上的性能则是大量位向各不相同的晶粒性能的均值。 6.在实际金属中存在哪几种晶体缺陷P13?它们对力学性能有何影响P14? 答: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缺陷的存在对金属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以及塑性变形、扩散、相变等许多过程都有重要影响。 7.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P25?铸造(或工业)生产中采用哪些措施细化晶粒?举例说明。P27~P28 答:金属结晶过程是个形核、长大的过程。 (1)增大过冷度。降低金属液的浇筑温度、采用金属模、水冷模、连续浇筑等。 (2)变质处理。向铝合金中加入钛、锆、硼;在铸铁液中加入硅钙合金等。 (3)振动和搅拌。如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电磁搅拌等。 第二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1.解释下列名词: 加工硬化P40;再结晶P43;纤维组织P38。 2.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重结晶、再结晶P43 答:再结晶转变前后的晶格类型没有发生变化,故称为再结晶; 而重结晶时晶格类型发生了变化。 另外,再结晶是对冷塑性变形的金属而言,只有经过冷塑性变形的金属才会发生再结晶,没有经过冷塑性变形的金属不存在再结晶的问题。 5.为什么常温下晶粒越细小,不仅强度、硬度越高,而且塑性、韧性也越好?P38 答:晶粒愈细,单位体积内晶粒数就愈多,变形是同样的变形量可分散到更多的晶粒中发生,以产生比较均匀的变形,这样因局部应力集中而引起材料开裂的几率较小,使材料在断裂前就有可能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得到较大的伸长率和具有较高的冲击载荷抗力。 6.用冷拔铜丝制作导线,冷拔后应如何处理?为什么?P42 答:应该利用回复过程对冷拔铜丝进行低温退火。 因为在回复阶段,变形金属的显微组织没有明显变化,纤维状外形的晶粒仍存在,故金属的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变化不大,某些物理、化学性能恢复,如电阻降低、抗应力腐蚀性能提高等,同时残留应力显著降低。7.已知金属W、Fe、Cu、铅Pb的熔点分别为3380℃、1538℃、1083℃、327℃,试估算这些金属的再结晶温度P43。 T再≈0.4T熔

机械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1) 单晶体与多晶体:单晶体中各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多晶体则由许多不同位向的晶格组成的晶体。(3) 晶格、晶胞与晶格常数:晶格用来表示晶体中原子排列形式的空间格架;晶胞是组成晶格的基本几何单元;而晶格常数则是指晶胞的三条棱边长度a、b、c。(4) 晶界与亚晶界:晶界是相邻晶粒之间的界面;而亚晶界是指相邻亚晶粒之间的界面。(5) 位错与位错密度:由于晶体中某处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而造成的晶格畸变区称为位错;而位错密度(ρ)是指单位体积中所包含的位错线总长度或穿过单位截面积的位错线数目,ρ=L/V。(6) 组元、固溶体与金属化合物:组成材料的最基本、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固溶体是指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中所形成的保持溶剂晶体结构的固相;而金属化合物则指合金组元间形成的晶体结构不同于其中任一组元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相。(7) 各向异性与同素异构(晶)转变:理想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性能称为各向异性;而同素异构(晶)转变系指伴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物质在固态时所发生的晶体结构的转变,亦称多晶型转变。(8)相与机械混合物:材料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化学成分、同一结构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而机械混合物系指合金中,两种相或两种以上的相相互均匀混合形成的混合组织,其中各个相仍然保持其各自相的结构特征,但是它们相互间仅仅发生了机械均匀的混合而已。 (1)相、相组分(相组成物)、组织与组织组分(组织组成物):合金组织中所包含的相即为相组分,相是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晶体结构、同一原子聚集状态并且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组织是用肉眼或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材料内部的微观形貌图像,而组织组分系指合金组织中具有独特形态的各组成部分。组织包含有相,而相是组成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但当同一相由于形成条件不同时,会形成不同分布特征的不同类型的组织。一种相可构成单相组织,两种相或两种以上的相可构成复相组织。(2) 匀晶反应、共晶反应与共析反应:匀晶反应(转变)指结晶时从单一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过程;共晶反应系指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成分各自一定的两个新固相的转变过程而共析反应则指在一定温度下,由一个成分一定的固相同时析出两个成分各自一定的新固相的转变过程。(3) 铁素体、渗碳体与珠光体:铁素体(α或F)指碳溶入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渗碳体(Fe3C或Cm)则指铁和碳形成的具有复杂晶格的间隙化合物,Fe/C=3/1;而珠光体(P)则指共析转变得到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4) α-Fe、α相与铁素体:α-Fe指位于912℃~室温之间,具有BCC结构的纯铁;α相与铁素体则指碳溶于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5) γ-Fe、γ相与奥氏体:γ-Fe指位于1394℃~912℃温度之间,具有FCC结构的纯铁;γ相与奥氏体(γ或A)则指碳溶入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6) 凝固、结晶与相图:凡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均称为凝固;结晶系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晶体的过程;而相图则表示在平衡条件下,合金的状态同温度、成分之间关系的图形。

常用材料力学性能.

常用材料性质参数 材料的性质与制造工艺、化学成份、内部缺陷、使用温度、受载历史、服役时间、试件尺寸等因素有关。本附录给出的材料性能参数只是典型范围值。用于实际工程分析或工程设计时,请咨询材料制造商或供应商。 除非特别说明,本附录给出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均指拉伸时的值。 表 1 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和热膨胀系数 材料名称弹性模量E GPa 泊松比V 密度 kg/m3 热膨胀系数a 1G6/C 铝合金-79 黄铜 青铜 铸铁 混凝土(压 普通增强轻质17-31 2300 2400 1100-1800

7-14 铜及其合金玻璃 镁合金镍合金( 蒙乃尔铜镍 塑料 尼龙聚乙烯 2.1-3.4 0.7-1.4 0.4 0.4 880-1100 960-1400 70-140 140-290 岩石(压 花岗岩、大理石、石英石石灰石、沙石40-100 20-70 0.2-0.3 0.2-0.3 2600-2900 2000-2900 5-9 橡胶130-200 沙、土壤、砂砾钢

高强钢不锈钢结构钢190-210 0.27-0.30 7850 10-18 14 17 12 钛合金钨木材(弯曲 杉木橡木松木11-13 11-12 11-14 480-560 640-720 560-640 1 表 2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名称/牌号屈服强度s CT MPa 抗拉强度b CT

MPa 伸长率 5 % 备注 铝合金LY12 35-500 274 100-550 412 1-45 19 硬铝 黄铜青铜 铸铁( 拉伸HT150 HT250 120-290 69-480 150 250 0-1 铸铁( 压缩混凝土(压缩铜及其合金 玻璃

风力发电机用专业英语中文对照-全

风力发电机用专业英语中文对照 风力机wind turbine 风电场wind power station wind farm 风力发电机组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WTGS 水平轴风力机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垂直轴风力机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轮毂(风力机)hub (for wind turbine) 机舱nacelle 支撑结构support structure for wind turbine 关机shutdown for wind turbine 正常关机normal shutdown for wind turbine 紧急关机emergency shutdown for wind turbine 空转idling 锁定blocking 停机parking 静止standstill 制动器brake 停机制动parking brake 风轮转速rotor speed 控制系统control system 保护系统protection system 偏航yawing 设计和安全参数design situation 设计工况design situation 载荷状况load case 外部条件external conditions 设计极限design limits 极限状态limit state 使用极限状态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s 极限限制状态ultimate limit state 最大极限状态ultimate limit state 安全寿命safe life 严重故障catastrophic failure 潜伏故障latent fault dormant failure 风特性wind characteristic 风速wind speed 风矢量wind velocity 旋转采样风矢量rotationally sampled wind velocity 额定风速rated wind speed 切入风速cut-in speed 切出风速cut-out speed 年平均annual average 年平均风速annual average wind speed

机械工程材料期末试题(附答案) 整理

名词解释: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熔炼、烧结或通过其方法由化学键组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同素异晶转变:在固态下,同一种元素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 铁素体:碳溶解在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再结晶: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其组织和性能都恢复到变形前的软化状态的过程。淬透性:一种热处理工艺性能,表示材料在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 奥氏体:C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A或γ表示,是一种硬度较低而塑性较高的固溶体。 固溶体:组成合金的组元,在固态时相互溶解,所形成的单一均匀的物质。 自然时效:自然时效是指经过冷、热加工或热处理的金属材料,于室温下发生性能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加工硬化:金属材料随着冷塑变形程度的增大,强度和硬度逐渐升高,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或冷作硬化。 调质:对钢材作淬火+高温回火处理,称为调质处理。 碳素钢:含碳量≤2.11%的铁碳合金。 SPCD: 表示冲压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08A(13237)优质碳素结构钢。 填空题: 1.石墨为片状的灰口铸铁称为铸铁,石墨为团絮状的灰口铸铁称为__ 铸铁,石墨为球状的灰口铸铁称为铸铁。其中铸铁的韧性最高,因而可以锻造。 2. 陶瓷材料中的气相是指,在程中形成的,它了陶瓷的强度。 3.根据采用的渗碳剂的不同,将渗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4.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金属的断裂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6.金属元素在钢中形成的碳化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7.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 1、普通灰口;可锻;球墨; 2、气孔;烧结;降低。 3、固体渗碳气体渗碳 4、不锈钢耐热钢耐磨刚 5、延性断裂 6、合金渗碳体特殊碳化物 7、体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风电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风力机wind turbine 风力发电机组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WTGS) 风电场wind power station; wind farm 水平轴风力机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垂直轴风力机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轮毂(风力机)Hub(for wind turbines) 机舱nacelle 支撑结构(风力机)support structure (for wind turbine) 关机(风力机)shutdown (for wind turbine) 紧急关机(风力机)emergency shutdown(for wind turbine) 空转(风力机)idling(for wind turbine) 锁机(风力机)blocking (for wind turbine) 停机(风力机)parking 静止standstill 制动器(风力机)brake(for wind turbine) 停机制动(风力机)parking brake (for wind turbine) 风轮转速(风力机)rotor speed (for wind turbine) 控制系统(风力机)control system (for wind turbine) 保护系统(风力发电系统)protection system (for WTGS) 设计工况design situation 载荷情况load case 外部条件(风力机)external conditions (for wind turbine) 设计极限design limits 极限状态limit state 安全寿命safe life 风速wind speed 风矢量wind velocity 额定风速(风力机)rated wind speed(for wind turbine) 切入风速cut-in wind speed 切出风速cut-out wind speed 年平均annual average 年平均风速annual average wind speed 平均风速mean wind speed 极端风速extreme wind speed 风切变wind shear 下风向down wind 上风向up wind 阵风gust 粗糙长度roughness length 湍流强度turbulence intensity 风场wind site 测量参数measurement parameters 测量位置measurement seat 最大风速maximum wind speed 风功率密度wind energy density 阵风影响gust influence

塑料性能解析

塑料性能解析 橡塑包括PE、PP、PVC、ABS、PC、PA、POM、PBT、PET、TPE、TPO、TPR、TPU等材料;这些材料,一般都需要进行常规或特定的测试:如老化测试,其中包括: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氙弧灯、碳弧灯、紫外灯)、自然气候暴晒试验、盐雾试验、湿热试验、高低温试验、臭氧试验、热氧老化试验等; 力学性能、电学性能方面的测试,包括:拉伸、撕裂、弯曲、压缩、冲击、热变形温度、维卡软化温度、熔融指数、氧指数、表面电阻、体积电阻、击穿电压、光泽、透光率、雾度、燃烧性能等。 但真正系统完整的资料,能找到的估计并不多,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的目的。这篇文章对于销售而言,可以快速了解塑料的基本性质;对于做品质的朋友,能加深对于自己工作的一认识;对于研发的朋友,也有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机械力学性能 1.密度与比重 塑料的比重是在一定的温度下,秤量试样的重量与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值,单位为 g/cm3,常用液体浮力法作测定方法. 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密度越轻,根据ρ=m/V,比重越小,在等体积,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比重越小的材料可以制造的产品越多,单个产品的材料成本也就越低,而且可以减少产品的重量,节省运输等费用。所以,比重是非常重要的属性。特别是在塑料代替金属等材料的时候,是特别大的一个优势。 2. 拉伸/弯曲 在拉伸性能的测试中,通常的测试项目为拉伸应力、拉伸强度、拉伸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拉伸弹性模量,弯曲模量/弯曲强度等。 拉伸测试:测定高聚物材料的基本物性,对材料施加应力后,测出变形量,求出应力,应力应变曲线是最普通的方法。将样条的两端用器具固定好,施加轴方向的拉伸荷重,直到遭破坏时的应力与扭曲。 弹性模量:E=( F/S)/(dL/L)(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弹性模量”是描述物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总称,包括“杨氏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等。 弹性模量的意义:弹性模量是工程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从宏观角度来说,弹性模量是衡量物体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键合强度的反应。 强度: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被破坏的最大能力。 屈服强度:材料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抗力 拉伸强度:在拉伸试验中,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

风力发电中英文翻译

风力发电中英文翻译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简奥斯丁,费力克斯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纽约市曼哈顿区) 摘要 风力发电依赖于气象条件,并逐渐以大型风电场的形式并入电网,给电网带来各种影响。电网并未专门设计用来接入风电,因此如果要保持现有的电力供应标准,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一些相应的调整。讨论了在风电场并网时遇到的各种问题。由于风力发电具有大容量、动态和随机的特性,它给电力系统的有功/无功潮流、电压、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短路容量、频率和保护等方面带来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和措施,以及更好利用风力发电。 关键词:风力发电;电力系统;影响;风电场 1.引言 人们普遍接受,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未来电力的供应。由于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对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发电是不可持续的。正相反,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很多关注。当由于工业的发展和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发电的消费需求一直稳步增长时,它有减少排放和降低不可替代的燃料储备消耗的潜力。 当大型风电场(几百兆瓦)是一个主流时,风力发电越来越更受欢迎。2006年间,世界风能装机容量从2005年的59091兆瓦达到74223兆瓦。在2006年极大的生长表明,决策者开始重视的风能发展能够带来的好处。由于到2020年12%的供电来于1250GW的安装风电装机,将节约累积吨二氧化碳[1]。 大型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具有很高的容量,动态随机性能,这将会挑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提供电力系统清洁能源的同时,风农场也会带来一些对电力系统不利的因素。风力发电的扩展和风电在电力系统的比重增加,影响将很可能成为风力集成的技术性壁垒。因此,应该探讨其影响和提出克服这些问题的对策。 2.风力发电发展现状 从全球风能委员会(GWEC)的报告中,拥有最高装机容量总数的国家是德国(20621兆瓦),西班牙(11615兆瓦),美国(11603兆瓦),印度(6270兆瓦)和丹麦(3136兆瓦)。世界范围内十三个国家现在可以算是达到1000兆瓦的风力发电

机械工程材料_复习题_LJH

名词解释: 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是的最低应力值; 抗拉强度(强度极限):是指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刚度: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弹性模量) 塑性:是指材料在力的作用性下,产生不可你用就变形的能力; 韧性:材料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 硬度: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 疲劳强度:是材料在无限多次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破坏的最大应力; 晶体:物质的指点(分子、原子、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物质;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固溶体:当合金由液态结晶为固态时,组成元素间会像合金溶液那样相互溶解,形成一种在某种元素的晶格结构中包含有其它元素原子的新相; 金属化合物:凡是由相当程度的金属键结合,并具有明显金属特性的化合物; 固溶强化: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铁素体:碳溶在α-Fe中的一种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碳溶在γ-Fe中的一种间隙固溶体; 一次渗碳体:从液态金属中直接结晶出的渗碳体;二次渗碳体:含碳量大于0.77%的铁碳合金自1148℃冷却至727℃时,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三次渗碳体:一般铁碳合金从727℃缓冷至室温时,从铁素体中析出的渗碳体; 珠光体: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发生相对的移动; 回复:加热温度较低时,变形金属中的一些点缺陷和位错,在某些晶内发生迁移变化的过程; 再结晶:变形金属加热到较高温度时,原子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有可能在破坏的亚晶界处重新形核和长大,使原来破碎拉长的晶粒变成新的,内部缺陷较少的等轴晶粒,这种使晶粒的外形发生了变化,而晶格类型无任何变化的过程; 加工硬化: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件表面层金属受到切削力的作用,产生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晶粒被拉长、纤维化甚至破碎而引起表面层的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 热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加工过程; 奥氏体实际晶粒度:钢在具体加热条件下实际得到的奥氏体晶粒的尺寸; 本质晶粒度:钢加热到930℃±10℃,保温8h,冷却后得到的晶粒度; 马氏体:碳溶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过冷奥氏体:钢在高温时所形成的奥氏体,过冷到Ar1以下,即成为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的过冷奥氏体;退火:把钢加热到高于或低于临界点(Ac3或Ac1)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正火:把亚共析钢加热到Ac3+30℃~50℃,过共析钢加热到Acm+30℃~5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保温后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把淬火钢件加热到A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淬透性:表示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在规定条件下,决定了钢材淬硬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淬硬性:钢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