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工程材料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解析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任何机械零件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各种形式外力的作用。
如起重机上的钢索,受到悬吊物拉力的作用;柴油机上的连杆,在传递动力时,不仅受到拉力的作用,而且还受到冲击力的作用;轴类零件要受到弯矩、扭力的作用等等。
这就要求金属材料必须具有一种承受机械荷而不超过许可变形或不破坏的能力。
这种能力就是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表现来的诸如弹性、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特征就是用来衡量金属材料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力学性能的指标。
钢材力学性能是保证钢材最终使用性能(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制度。
在钢管标准中,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规定了拉伸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或屈服点、伸长率)以及硬度、韧性指标,还有用户要求的高、低温性能等。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1、弹性和塑性:弹性:金属材料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当外力去掉后能恢复其原来形状的性能。
力和变形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如弹簧:弹簧靠弹性工作。
塑性:金属材料受外力作用时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至于引起破坏的性能。
(金属之间的连续性没破坏)塑性大小以断裂后的塑性变形大小来表示。
塑性变形:在外力消失后留下的这部分不可恢复的变形。
2、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强度指标一般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载荷即力表示,单位为MPa。
工程中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拉伸图:金属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直到断裂的全部力学性能可用拉伸图形象地表示出来。
材料在常温、静载作用下的宏观力学性能。
是确定各种工程设计参数的主要依据。
这些力学性能均需用标准试样在材料试验机上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和程序测定,并可同时测定材料的应力- 应变曲线。
对于韧性材料,有弹性和塑性两个阶段。
弹性阶段的力学性能有:比例极限:应力与应变保持成正比关系的应力最高限。
当应力小于或等于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满足胡克定律,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弹性极限:弹性阶段的应力最高限。
1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解析

27
ak不能直接用于强度方面计算,但可作为鉴
影响ak因素:材料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试 样的表面质量、热处理工艺以及试验温度等。
2018/10/5
动画 冲击试验
27
Titanic沉没原因
——含硫高的钢板, 韧性很差,特别是在低温 呈脆性。所以,冲击试样 是典型的脆性断口。近代 船用钢板的冲击试样则具 有相当好的韧性。
一、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2018/10/5
1
金属材料具有许多的可贵的性能,一般分为两大类:
使用性能
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工程材料的性能
铸造性能 可锻性能 工艺性能 可焊性能 切削加工性能 热处理性工艺性
2
2018/10/5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1.使用性能 ――反映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性。
包括: 力学性能: (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等) 物理性能: (密度、熔点、热膨胀性、导热性、导电性、 磁性等) 化学性能: (抗大气、海水及其它介质腐蚀、抗高温氧化等
2. 工艺性能 ――反映金属材料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包括:铸造特性、压力加工特性、焊接特性、热处理特性、切削加工 特性等。 在选择和应用金属材料时,一般无特殊要求时,首先考虑金属材料的 使用性能,而在使用性能中,又主要以力学性能(机械性能)为主,因 此作为本章讨论的重点。
Titanic
一项新的科学研究回答了80年未解之谜
Titanic 号钢板(左图)和近代船用钢板(右图)的冲击试验结果
2018/10/5 28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疲劳强度
28
4、疲劳强度σr,N(交变载荷)
定义: 表示材料经无数次交变载荷作用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值。 承受载荷的大小和方同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交变应力作用下,往往 在远小于强度极限,甚至小于屈服极限的应力下发生断裂。 钢材的循环次数一般取 N = 107;有色金属的循环次数一般取 N = 108 钢材的疲劳强度与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σ-1 = (0.45~0.55)σb
机械基础:第03章机械工程材料

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
3.2 常用金属材料
3.2.2 合金钢
3.合金工具钢 (2)刃具钢 ②高速钢 用途:主要适宜于制造切削速度较高的刃具(如车刀、钻头等)和形状复杂、负载较重的 成形刀具(如铣刀、拉刀等)。此外高速钢还可用于制造冷冲模、冷挤压模以及某些耐磨 零件。常用的高速钢有钨系高速钢,如W18Cr4V;钼系高速钢,如W6Mo5Cr4V2等。 (3)模具钢 定义:主要用来制造各种模具的钢称为模具钢。 ①冷变形模具钢 用于制造冷态金属成形的钢称为冷变形模具钢。如冷冲模、冷压模等。冷变形模具钢的性 能特点是高的硬度和高耐磨性,具有足够的强度、韧性和疲劳强度。 常用的冷变形模具钢有9SiCr、Cr12和Cr12MoV等。
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
3.2 常用金属材料
3.2.1 碳素钢
2.碳素钢 (1)碳素结构钢 ②优质碳素结构钢 牌号: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用两位数字表示,这两位数字代表钢的平均含碳质量分数的万 之一。例如45表示平均含碳质量分数为0.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按照钢中锰的含量不同,可分为普通含锰量钢(WMn≤0.80%)和较高含锰量钢(WMn =0.7%~1.2%)两种,如果是后一种钢,则在两位数字后面加上Mn,如45Mn表示平均含碳 量分数为0.45%的较高锰优质碳素结构钢。 用途:优质碳素结构钢既保证力学性能又保证化学成分,而且钢中的有害杂质硫、磷质量分 数较低,质量较高,故广泛用于制造较重要的零件。
根据钢中含有害元素磷、硫质量分数划分。
普通碳素钢 Ws≤0.035%,Wp≤0.035%
优质钢
Ws≤0.030%,Wp≤0.030%
高级优质钢 Ws≤0.020%,Wp≤0.025%
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
3.2 常用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任何机械零件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各种形式外力的作用。
如起重机上的钢索,受到悬吊物拉力的作用;柴油机上的连杆,在传递动力时,不仅受到拉力的作用,而且还受到冲击力的作用;轴类零件要受到弯矩、扭力的作用等等。
这就要求金属材料必须具有一种承受机械荷而不超过许可变形或不破坏的能力。
这种能力就是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表现来的诸如弹性、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特征就是用来衡量金属材料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力学性能的指标。
钢材力学性能是保证钢材最终使用性能(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制度。
在钢管标准中,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规定了拉伸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或屈服点、伸长率)以及硬度、韧性指标,还有用户要求的高、低温性能等。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1、弹性和塑性:弹性:金属材料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当外力去掉后能恢复其原来形状的性能。
力和变形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如弹簧:弹簧靠弹性工作。
塑性:金属材料受外力作用时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至于引起破坏的性能。
(金属之间的连续性没破坏)塑性大小以断裂后的塑性变形大小来表示。
塑性变形:在外力消失后留下的这部分不可恢复的变形。
2、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强度指标一般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载荷即力表示,单位为MPa。
工程中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拉伸图:金属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直到断裂的全部力学性能可用拉伸图形象地表示出来。
材料在常温、静载作用下的宏观力学性能。
是确定各种工程设计参数的主要依据。
这些力学性能均需用标准试样在材料试验机上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和程序测定,并可同时测定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对于韧性材料,有弹性和塑性两个阶段。
弹性阶段的力学性能有:比例极限:应力与应变保持成正比关系的应力最高限。
当应力小于或等于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满足胡克定律,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弹性极限:弹性阶段的应力最高限。
1金属材料的种类与力学性能

第一讲金属材料的种类与力学性能于文强讲授各类机电产品,大多是由种类繁多、性能各异的工程材料通过加工制成的零件构成的。
工程材料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其中金属材料是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
一.金属材料的种类金属材料是以过渡族金属为基础的纯金属及其含有金属、半金属或非金属的合金。
由于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工艺性能,能采用比较简便和经济的加工方法制成零件,因此金属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材料。
工业上通常把金属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黑色金属,它是指铁、锰、铬及其合金,其中以铁为基的合金——钢和铸铁应用最广,占整个结构和工具材料的80%以上;另一类是有色金属,它是指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
这两类材料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图1.1所示的系列。
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白口铸铁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特殊性能铸铁合金钢铸铁钢碳素钢轻金属(密度小于3.5g/cm2):如铝、镁、钠、钙重金属(密度大于3.5g/cm2):如铜、镍、锡、铅、锌贵金属:如金、银、铂、铑、铱稀有金属:如锆、铪、铌、钽、铍、铯、钛稀土金属:如钕、钪、钇放射性金属:如镭、铀、钍图1.1 不同系列的金属材料二. 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应具备的性能,它包括力学性能(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等)、物理性能(密度、熔点、热膨胀性、导热性、导电性等)和化学性能(耐蚀性、抗氧化性等)。
工艺性能是金属材料从冶炼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中,适应各种加工工艺(如:冶炼、铸造、冷热压力加工、焊接、切削加工、热处理等)应具备的性能。
1.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能。
这些性能是机械设计、材料选择、工艺评定及材料检验的主要依据。
1)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强度。
根据外力的作用方式,材料的强度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等。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机械制造中使用的材料品种很多,为了正确使用材料,并把它加工成合格的工件,必须掌握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为保证工件正常工作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和化学性能等。
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铸造性能、锻压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等。
所谓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等,是设计机械零件时选材的重要依据。
这些性能指标是通过试验测定的。
第一节刚度、强度、塑性刚度、强度和塑性是根据试验测定出来的。
将材料制成标准试样(图1-1a),然后把试样装在试验机上施加静拉力,随着拉力的增加试样逐渐变形,直到拉断为止(图1-1b)。
将试样从开始到拉断所受的力F 及所对应的伸长量ΔL绘制在F—ΔL坐标上,得出力一伸长曲线。
低碳钢的力一伸长曲线如图1—2所示。
从图1—2可知,在OE 阶段,试样的伸长量随拉力成比例增加,若去除拉力后试样恢复原状,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超过E 点后,若去除拉力试样不能完全恢复原状,尚有一部分伸长量保留下来,这部分保留下来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当拉力增加到F s 时,力一伸长曲线在S 点呈现水平台阶,即表示外力不再增加而试样继续伸长,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该水平台阶称为屈服台阶。
屈服以后,试样又随拉力增加而逐渐均匀伸长。
达到B 点,试样的某一局部开始变细,出现缩颈现象。
由于在缩颈部分试样横截面积迅速减小,因此使试样继续伸长所需的拉力也就相应减小。
当达到K 点时,试样在缩颈处断裂。
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经历了弹性变形、弹一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阶段。
F —ΔL 曲线与试样尺寸有关。
为了消除试样尺寸的影响,把拉力F 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A0,得出试样横截面积上的应力,同时把伸长量ΔL 除以试样原始标距L 0,得到试样的应变LL ε∆=0F A σ=σ—ε曲线与F —ΔL 曲线形状一样,只是坐标不同。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金属材料是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力学性能指标对于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力学性能指标是评价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强度、韧性、塑性、硬度等指标。
下面将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强度是评价金属材料抵抗外部力量破坏能力的指标。
强度可以分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等。
其中,屈服强度是材料在受到外部力作用下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值,抗拉强度是材料在拉伸状态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抗压强度是材料在受到压缩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强度指标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其次,韧性是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
韧性指标包括冲击韧性、断裂韧性等。
冲击韧性是材料在受到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断裂韧性是材料在受到静态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韧性指标反映了材料在受到外部冲击或载荷作用下的抗破坏能力,对于金属材料的使用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塑性是材料在受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塑性指标包括伸长率、收缩率等。
伸长率是材料在拉伸破坏前的延展性能指标,收缩率是材料在受力破坏后的收缩性能指标。
塑性指标直接影响着金属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成形性能,对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和成形工艺具有重要影响。
最后,硬度是材料抵抗划伤、压痕等表面破坏的能力。
硬度指标包括洛氏硬度、巴氏硬度等。
硬度指标反映了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对于金属材料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是评价材料性能的重要依据,强度、韧性、塑性、硬度等指标直接影响着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工程应用。
在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综合考虑各项力学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1章工程材料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应具备的性能,它包括力学性能(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等)、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等)和化学性能(耐蚀性、抗氧化性等)。
工艺性能是金属材料从冶炼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中,适应各种加工工艺(如:铸造、冷热压力加工、焊接、切削加工、热处理等)应具备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能。
1.1.1 强度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一般可以通过金属拉伸试验来测定。
1.拉伸试样图1.1.1拉伸试样与拉伸曲线2.拉伸曲线拉伸曲线反映了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直到拉断时的力F时,拉伸曲线Op为一直线,即试样的伸长量与载荷学特性。
当载荷不超过p成正比地增加,如果卸除载荷,试样立即恢复到原来的尺寸,即试样处于弹性变形阶段。
载荷在Fp-Fe间,试样的伸长量与载荷已不再成正比关系,但若卸除载荷,试样仍然恢复到原来的尺寸,故仍处于弹性变形阶段。
当载荷超过Fe后,试样将进一步伸长,但此时若卸除载荷,弹性变形消失,而有一部分变形当载荷增加到Fs时,试样开始明显的塑性变形,在拉伸曲线上出现了水平的或锯齿形的线段,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当载荷继续增加到某一最大值Fb时,试样的局部截面缩小,产生了颈缩现象。
由于试样局部截面的逐渐减少,故载荷也逐渐降低,试样就被拉断。
3.强度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1) 弹性极限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用符号σe 表示:(2) 屈服强度金属材料开始明显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称为屈服强度在拉伸试验中不出现明显的屈服现象,无法确定其屈服点。
所以国标中规定,以试样塑性变形量为试样标距长度的0.2%时,材料承受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并以符号σ0.2 表示。
1.1.2 塑性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塑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碳钢
最大应力
Q235钢(生活中最常用的钢) 460 MPa
45钢 (制电机主轴的钢)
600 MPa
65Mn钢(制沙发弹簧的钢) 735 MPa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拉
【思考】45钢的最大应力600 Mpa,
伸
试
是用什么方法测定出来的?
验
机
通常是将45钢制成标准试样,放在拉
伸机上进行拉伸试验测出来的。
常重要的加工方法。
材料的性能
二 使用性能
1 概念:材料在使用条件下表现的性能就称为
使用性能。
2 主要使用性能:
a、物理性能:比重、导电性、导热性、热膨 胀性、熔点等 .
b、化学性能:耐腐蚀性、耐气候性、高温抗 氧化性等;
c、机械性能:刚度、强度、弹性、塑性、韧 性、疲劳强度、硬度等;
材料的性能
三 机械性能:
铸铁的拉伸曲线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强度
定义: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抵抗能力越大,则强度越高。衡量强度大小的指标主要有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R:材料发生屈服时的应力值。
计算公式如下: R= Fs/ SO
Fs──试样产生屈服现象时的载荷(N); 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R──屈服强度(MPa)。
es─屈服阶段 试样发生屈服 现象,开始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屈服现象:载荷保持不变或略 有减小而试样的变形继续增加的现 象。
低碳钢的拉伸曲线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四)拉伸曲线
(1)低碳钢的拉伸曲线
sb─强化阶段 试样发生变形强化 ,产生大量的塑性变形。
变形强化: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 金属材料强度、硬度增大,塑性、韧性 下降的现象。
材料的性能
2 主要工艺性能:
a、铸造性能: 材料能否用铸造方法制成优良铸件的性能。 b、压力加工性能: 是否容易采用压力加工成型的性能,锻
造、挤压、冲 压等。 c、焊接性能 :是否易于采用一般焊接方法焊成优良接头的性
能,如平焊。 d、切削加工性能:是否易于进行某种切削加工的性能,如车、
铣、铇、 磨、镗等。 e、热处理性能:是改善金属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的一种非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载荷(金属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所受的外力)
静载荷:指大小不变或变动很慢的载荷。 如地面所受讲台的压力,千斤顶工作所受载荷。
冲击载荷:指突然增加的载荷。 如铁匠用铁锤锻打工件、高速行驶的汽车相撞的
载荷。 交变载荷:指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动载荷。 如电扇主轴、弹簧工作时所受的载荷。
拉伸前 断裂后
拉伸试样
d0
F
F 应变:物体形状尺寸所发生的
相对改变。
l0
拉伸前 dk
物体内部某处的线段在变形后 长度的改变值同线段原长之比 值称为“线应变”
lk
拉伸后
l l0 (应变)
(伸长量)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四)拉伸曲线
(1)低碳钢的拉伸曲线
oe─弹性形变形阶段 试样的 伸长量△L和载荷F成正比,试样只 发生弹性形变。
机械工程材料
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
材料的性能
工艺性能 材料的性能
使用性能
使用性能: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的性 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所表现的性 能。包括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和切 削性能等。
材料的性能
一 工艺性能
1 概念:一种材料是否容易加工,也即为 在冷热加工中表现的性能,就称为(加 工)工艺性能。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变形(金属材料受载荷作用发生几何形状和尺寸
的变化。)
弹性变形:载荷去除后,可完全恢复的变形。 塑性变形:载荷去除后,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
金属材料的弹性变形可用于控制机构运动、缓冲 与吸振、储存能量等。金属材料塑性变形可用于 成型产品的加工,70%的金属材料是通过塑性变形 加工成型的。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交流与讨论】
1、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有无永久变形。)
2、生活、生产哪些地方发生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 你知道哪些产品产通过塑性变形加工成形的?
3、加工制造好的机械零件,在使用时一旦发生 塑性变形有什么危害?
(零件变形、失效,甚至发生断裂。)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三)应力 1、内力 : 金属受外力作用后,在材料内部作
用着与外力相对抗的力称为内力。 F内力= F外力 2、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R=F/S
式中 F──外力(N); S──横截面积(mm2);
R──应力,常用单位为MPa(N/mm2), 1MPa=106 Pa。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结论:当横截面积一定时,应力越大, 表示材料承受载荷的能力越大。
(资源丰富,无毒轻便,耐磨耐腐蚀,美观易加工。)
制造硬币的金属材料要求耐磨,也就是它必 须具有定的硬度和强度。硬度和强度属于金属材 料的力学性能,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讨论力学性能。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时表现来的性能。 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及疲劳强度等。
在机械设备及工具的设计、制造中选用金属材料时, 大多以力学性能为主要依据,因此熟悉和掌握金属材料的 力学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力学性能不仅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同时也是整个教材的学习重点,希望同学们要努力学习掌 握好这些内容。先来学习准备知识。
1.概念:材料抵抗外力的性能称为机械性能又 叫做力学性能。
2.力学性能与外力性质及作用方式有关: ① 性质:拉力、压力、弯曲、扭转 ② 作用方式:缓慢作用(静载)、快速作用 (动载)、交变作用
3.主要性能指标: 静强度、刚度、疲劳强度、韧性、塑性、硬度、 弹性等。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交流与讨论】用来制造硬币的金属材料应具 哪些特点?
bZ─缩颈阶段 试样出现缩颈,塑 性变形所需的载荷逐渐减小。 b点出现 缩颈现象,即试样局部截面明显缩小试 样承载能力降低,拉伸力达到最大值, 而后降低,但变形量增大,Z点时试样发 生断裂。
低碳钢的拉伸曲线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四)拉伸曲线
(2)铸铁的拉伸曲线
屈服现象并不是所有金属 材料都有的,它只存在于低 碳钢等塑性材料中,但铸铁 等脆性材料既不产生屈服现 象,也不会缩颈,因为它们 在尚未产生塑性变形时就断 了。铸铁的拉伸曲线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