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 2《传统节日》】重点知识总结【强力推荐】
二年级下册识字一《神州谣》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识字一《神州谣》知识清单一、书写指导书写指导:夕:撇不宜长,“奋”的横要短,撇要长。
川: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
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州:三点中第一点与其他两点方向不同。
民:最后一笔是斜钩,不是捺。
二、我会读州zhōu(神州、苏州、九州)涌yǒng(涌现、涌入、涌浪)峰fēng(山峰、顶峰、高峰)耸sǒng(耸立、耸肩、高耸入云)湾wān(台湾、海湾、港湾)隔gé(隔开、隔壁、相隔)峡xiá(海峡、峡谷、三峡)与yǔ(与其、给与、与会)陆lù(陆地、大陆、内陆)谊yì(友谊、情谊、联谊)浓nóng(浓淡、浓眉、浓茶)齐qí(整齐、看齐、对齐)奋fèn(奋斗、奋发、勤奋)繁fán(繁忙、繁重、繁华)荣róng(光荣、荣誉、虚荣)多音字:长cháng(长度)zhǎng(长大)发fā(发现)fà(头发)三、我会组词州(神州)(五州)(九州)(州长)湾(台湾岛)(海湾)(港湾)(渔湾)岛(海岛)(小岛)(岛国)(岛屿)峡(海峡)(峡谷)(三峡)(峡口)民(人民)(农民)(民工)(公民)族(民族)(汉族)(家族)(白族)谊(友谊)(情谊)(交谊)(乡谊)齐(看齐)(对齐)(整齐)(齐全)奋(奋发)(兴奋)(奋斗)(勤奋)四、近义词:情谊——情意奋发——振作繁荣——繁华五、反义词:繁荣—萧条奋发—消沉六、理解词语: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旺。
中华: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后来指中国。
情谊:人与人相互关心、爱护的感情。
七、积累词语大好河山山河壮丽美不胜收风光秀丽山清水秀风光旖旎锦绣山河国泰民安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繁荣富强美丽富饶八、课文主题:本文介绍了祖国山川美如画,有黄河、长江、长城和珠峰,台湾是我国的一部分,最后希望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团结。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传统节日》文字说明

1.【我国的民族】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名称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yí)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dòng)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dǎi)族、黎族、傈僳(lìsù)族、佤(wǎ)族、畲(shē)族、高山族、拉祜(hù)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wò)尔族、仫(mù)佬族、羌(qiāng)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gē)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luò)巴族、基诺族。
(具体分布地域见《新华字典》附录。
)2.【祖国名字的来历】祖国名称的来历我们伟大的祖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据说约在公元前21世纪时,夏后氏族首领禹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后经夏、商、周三个王朝,逐渐形成华夏民族。
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开始自称“华夏”“诸华”“诸夏”。
后来,人们就用“华夏”来作为中国的别称,称中国人为华人。
我们的祖国称为“中国”,大约是在商代。
按照当时的观念,“商”是位于东、西、南、北四土之中的国土。
周朝也把京师或中原地区称为中国。
我们的祖国还有一些别称。
传说大禹治水以后,曾把中国划为九州,并指点名山、大川作为各州疆界,所以后世相沿称中国为“九州”。
1.【部分传统节日的时间】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农历一月一日)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等。
2.【有关节日的古诗】新雷(清)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识字1《神州谣》、识字2《传统节日》识字3《“贝”的故事》识字4《中国美食》

红烧茄子是家常菜菜谱, 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P, 这种物质能增强人体细 胞间的粘着力,增强毛 细血管的弹性,减低毛 细血管的脆性及渗透性, 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 使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 能。
贴 扫艾 团 闹 街 舟 转热
贴扫艾 团闹街
舟 转热
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读
端午节 春节 乞巧节
清明节 中秋节
元宵节 重阳节
句子大闯关
热闹 1.节日的大街真热闹。
2.这是个热闹的地方。
你也来试试看吧!
看图说话
再见
识字3 “贝”的故事
第一课时
仓颉造字
讲故事要力求吸引 大家,在读的时候, 速度不宜过快,读 出一种神奇的语气 出来,使读者听起 来感到有趣。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 重要节日,传统习俗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 喜猜灯谜、共吃元宵、 拉兔子灯等。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
节,在仲春与暮春之 交,也就是冬至后的 第104天,是中国传 统节日之一,也是最 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端午节
②请读下面的内容: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 峰耸。请你说一说,你从红色的字中读出了什么?
奔,让我似乎看到了黄河的水,波涛汹涌,直奔天际。 涌,让我仿佛看到了长江浩浩荡荡向东奔流。 长,让我好像看到了长城就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 间蜿蜒盘旋的样子。 耸,让我就像看到了珠穆朗玛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 的雄姿。
端午节,为每
年农历五月初五。 这个节日相传为 了纪念屈原。自 古以来端午节便 有划龙舟及食粽 等节日活动。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必背课文内容汇总1.《古诗二首》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⑴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妆:装饰,打扮。
⑷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似:好像,如同。
【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题解】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2.《找春天》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日积月累一《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每课的重难点和基础知识

《“贝”的故事》
组词: 贝:贝壳 贝类 分贝 壳:蛋壳 空壳 外壳 甲:指甲 甲虫 甲鱼 骨:骨头 白骨 甲骨文 钱:金钱 钱包 花钱
币:钱币 纸币 硬币 与:与其 与国 交与 财:钱财 财产 财宝 关:有关 关心 开关
《中国美食》
菜式:Biblioteka 凉拌菠菜 香煎豆腐 红烧茄子
烤鸭
水煮鱼 炸酱面
葱爆羊肉 小鸡炖蘑菇 蒸饺
《口语交际》
长大以后做什么 我想当老师,因为老师可以教学生知识,为国家培
养人才。 我想当医生,因为医生可以救死扶伤。 我想当军人,因为军人可以保护国家和人们的安全。
《识字加油站》
关于味道的词语 甜津津的西瓜 酸溜溜的话梅 辣乎乎的辣椒
香喷喷的牛排 油腻腻的红烧肉 软绵绵的蛋糕 脆生生的黄瓜 硬邦邦的胡豆 热乎乎的面条 凉丝丝的冰棍 黏糊糊的汤圆
《神州谣》
组词: 州:神州 广州 九州 华:中华 精华 华人 岛:台湾岛 宝岛 小岛 峡:山峡 峡谷 海峡 民:居民 人民 农民
族:民族 汉族 家族 谊:友谊 情谊 交谊 齐:一齐 整齐 对齐 奋:奋发 兴奋 奋斗
《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公历四月四/五日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农历五月初五 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农历七月初七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农历八月十五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字词句运用》
能够通过偏旁选择正确的搭配 元宵 削苹果 九霄云外 培土 陪伴 赔钱 金钱 丝线 浅水洼 草坪 苹果 评讲 缠绕 烧火 浇花
《字词句运用》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知识点+同步练习

统编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学习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二、我会写注音及组词贴:tiē(贴画、张贴、贴心)街:jiē(街道、街上、街灯)舟:zhōu(龙舟、渔舟、轻舟)艾:ài(艾草、艾子、艾香)敬:jìnɡ(敬爱、敬礼、敬意)转:zhuǎn(转身、转头、转让)团:tuán(团员、团圆、团结)热:rè(热爱、热水、冷热)闹:nào(热闹、打闹、闹钟)三、我会认注音及组词传:chuán(传统、传说、传话)统:tǒng(统一、总统、统考)宵:xiāo(元宵、宵夜、今宵)巷:xiàng(小巷、巷子、巷口)祭:jì(祭拜、公祭、祭文)堂:táng(课堂、礼堂、堂弟)乞:qǐ(乞讨、乞求、乞巧)巧:qiǎo(灵巧、巧干、巧手)郎:láng(新郎、郎中、令郎)饼:bǐng(饼干、画饼、豆饼)赏:shǎng(玩赏、观赏、赏金)菊:jú(菊花、黄菊、墨菊)四、多音字传:chuán(传说)zhuàn(传记)重:zhòng(重量)chóng(重复)五、近义词转眼——转瞬团圆——团聚热闹——喧闹六、反义词欢笑——痛苦热闹——冷清团圆——分离七、理解词语大街小巷:大的街道。
小的巷子。
泛指城市的各边街巷。
窗花:剪纸的一种,多做窗户上的装饰。
乞巧:旧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祭扫:在墓前祭奠打扫;扫墓。
登高: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也叫登高。
转眼:形容时间极短。
团圆:(夫妻、父子等)散而复聚。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复习重点知识点梳理

识字 1《神州谣》1. 《神州谣》是一首充满童趣的“三字经”儿歌,儿歌共 8 句,写的是祖国的山川河流、台湾是祖 国一员、祖国各族人民感情深厚,共同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奋发 。
2.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奔”,让我感受到了黄河奔流不息的气势;“涌”,让我 感受到了长江波涛汹涌的气魄;“长”,让我感受到了长城蜿蜒万里的风貌;“耸”,让我感受到了 珠峰高耸入云的雄姿 。
3. 神州(zhōu) 海峡(xiá) 耸立(sǒng) 友谊(yì) . . . .4. 多音字长: cháng(长短)zhǎng(长大)巧记:长(zhǎng)大后,我终于懂得了:生命不在于长(cháng)短,而在于活得有意义。
发: fā(发现)fà(头发)巧记:他发(fā)现妈妈的头发(fà)染成了棕色。
5. 同音字 lù: 陆(陆地) 露(露珠)巧记:一阵风吹过,叶子上的露珠落到了陆地上。
6. 形近字 峰:fēng(山峰)(高峰)锋:fēng(锋利)(锋芒毕露)巧记:这座山峰上的岩石特 别锋利。
7. 重点字词解释①神州:中国的代称。
②珠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简称。
③海峡:无穷无尽:没有止境。
8.读一读,记一记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神州大地 巍巍中华 民族团结 世界大同 奋发图强 繁荣昌盛识字 2《传统节日》1. 儿歌按时间顺序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和节日风俗,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2. 儿歌介绍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顺序为: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序号 1 节日 春 节 元宵节 时间 正月初一 习俗 贴窗花 放鞭炮看花灯 2 正月十五在阳历 4 月 4 日至 6 日之间 3 4 清明节(节气)端午节 扫墓 赛龙舟 吃粽子挂艾蒿 五月初五 5 6 乞巧节 中秋节 七月初七 八月十五 乞巧 吃月饼 敬老 踏秋 赏菊 登高7重阳节九月初九3. 传统(chuán)小巷(xiàng)赏菊(shǎng)乞巧(qǐ)热闹(nào).....4. 多音字传:chuán(传说)zhuàn(传记)巧记:他倾听了一段古老的传(chuán)说后,又回到了卧室,读起了林肯的传(zhuàn)记。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识字》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梳理]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识字》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a331bc0b84ae45c3b358cd1.png)
脆:是左右结构,部首是“月” ,读音是“ péi ”第一笔是“竖” ,最后一笔是“横” 。
赔:是左右结构,部首是“贝” ,读音是“ cuì”第一笔是“竖弯”,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
壳:上面是“士” ,不是“土”。
转:第四笔是提。
烧:右边上面的横上不要多写一点。
州:三点中第一点与其他两点方向不同。
民:最后一笔是斜钩,不是捺。
七月七,来乞巧,
会鹊桥。 ________,_________ ,
。 .*..*..*..*..*..*..*..*..*..*.
,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
知识点四:句子积累
1. 比喻句:大街小巷人如潮。 2. 对偶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知识点五:复习课文
小练笔:长大以后做什么
7、填入合适的动词
(贴)窗花 (放)鞭炮 (赛)龙舟 (会)鹊桥 (吃)月饼 (戴)饰品
七、连一连
子丑寅卯 辰巳午未申酉 戌亥
部编版二 年级语 文下册
第三单 元《识 字》知 识点梳 理
部编版二 年级语 文下册
第三单 元《识 字》知 识点梳 理
马龙鼠猪 牛羊鸡蛇虎猴 狗兔
知识点三:精彩文句
按课文内容填空:
花灯 先人 龙舟 中秋 圆月 蛋炒饭 甲骨文 清明节 与众不同
3、会认得字组词
谣(歌谣) 涌(涌现) 峰(山峰) 耸(耸立) 隔(隔离) 与(参与)
陆(陆地) 浓(浓烟) 繁(繁荣) 传(传统) 贴(张贴) 宵(元宵)
巷(小巷) 巧(巧妙) 郎(货郎) 饼(饼干) 赏(赏花) 菊(菊花)
类(种类) 漂(漂流) 珍(珍贵) 饰(饰品) 品(食品) 随(随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2《传统节日》】
重点知识总结【强力推荐】
一、课文主题:
1、《神州谣》介绍了祖国山川美如画,有黄河、长江、长城和珠峰,台湾是我国的一部分,最后希望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团结。
表达了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2、《传统节日》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紧紧抓住各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活动,巧妙地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了解到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和一些传统节日由来。
二、字词天地
1、我会写:
州、华、岛、峡、民、族、谊、齐、奋
贴、街、舟(、艾(ài) 、敬、转、团、热、闹
并会用这些字组词
2、我会认:
州、涌、峰、耸、隔、峡、繁、荣
传、统、宵、巷、祭、堂、乞、巧、郎、饼、赏、菊
3、书写指导:
“奋”的横要短,撇要长。
州:三点中第一点与其他两点方向不同。
民:最后一笔是斜钩,不是捺。
转:第四笔是提
4、多音字:
长cháng(长度)zhǎng(长大)发fā(发现)fà(头发)
传chuán(传说)zhuàn(传记)重zhòng(重量)chóng(重复)
5、近义词:
情谊——情意奋发——振作繁荣——繁华
转眼—转瞬团圆—--团聚热闹---—喧闹
6、反义词:
繁荣—萧条奋发—消沉欢笑—痛苦热闹—冷清团圆—分离7、理解词语: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旺。
中华: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后来指中国。
情谊:人与人相互关心、爱护的感情。
转眼:形容时间极短。
团圆:(夫妻、父子等)散而复聚。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
8、积累描写祖国的四字词语:
大好河山山河壮丽美不胜收风光秀丽
山清水秀国泰民安繁荣富强美丽富饶
9、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
民族团结世界大同奋发图强繁荣昌盛
三、重点句段(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1、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从“奔”字,我读出了黄河水波浪滔天,汹涌澎湃的样子,“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