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校园IP网络广播建设方案

校园IP网络广播系统建设方案目录第一部分:IP网络公共广播系统介绍..........................1.1 系统概述............................................1.2 功能介绍............................................1.3 传统广播系统存在的问题..............................1.4 数字IP网络广播系统的优势...........................1.5 系统拓扑图..........................................第二部分:校园广播设计说明................................2.1 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规范.............................2.2 系统设计思想.......................................2.3 校园广播需求概述...................................2.4 系统配置说明.......................................2.5 系统配置清单.......................................2.6 系统设计图.........................................第三部分:售后服务与施工管理..............................3.1 售后服务承诺.......................................3.2 施工管理...........................................第一部分:IP网络公共广播系统介绍1.1 系统概述IP网络广播系统采用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TCP/IP网络技术, 将音频信号以标准IP包形式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进行传送,是一套纯数字传输的双向音频扩声系统。
湖山网络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湖山网络广播系统设计方案湖山网络广播系统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湖山是一个大型的商业建筑,为了更好的优化内部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网络广播系统,以实现紧急信息发布,音乐播放,广告投放等各种功能。
二、项目目标1.实现紧急信息发布和安全广播,如火警、地震、台风等突发事件的紧急广播应急指挥。
2.实现音乐播放,方便员工消磨工作时间。
3.实现广告投放,增加湖山网格广告宣传、增加财务收入。
4.实现实时直播功能,能够让湖山远程会议更为便捷。
5.实现广播节目排播,让多样的音频内容更加有条理。
三、设计方案1.系统框架本方案分为三个主要模块,包括控制中心、播放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控制中心:负责整个广播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以及与服务器的通信和与终端设备进行联动。
播放服务器:负责存储和管理广播内容,包括音乐、广告、紧急信息等内容。
终端设备:负责在各分区播放广播,并可以与控制中心实现双向交流。
2.网络架构本方案采用了广域网连接各个分校的方式,利用广域网的优势来确保信息的流畅和实时性。
各个分区可以实现独立控制,同时也可以受到控制中心的统一安排与调度。
3.软硬件设施本方案的实现需要以下硬件和软件设施:硬件:服务器、工作站、数字音频编解码器、多路音频矩阵、喇叭、推拉框等设备。
软件:控制中心管理软件、播放服务器管理软件、广播系统软件、数据库服务器等。
四、安全保障为了确保广播系统的安全和顺畅运作,本方案将采用以下切入点:1.数据备份:对广播内容和服务器进行定期的数据备份,确保在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的情况下能快速恢复数据。
2.安全控制:在终端设备上设置密码登陆、权限控制等措施,防止非法用户篡改广播内容或通过广播进行安全攻击。
3.维护保障:对整个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能力,确保系统健康的运作状态。
五、项目成效该方案实施后,能够有效提高湖山内部的广播功能,使员工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和实现相互沟通,增加湖山的宣传力度,并且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带动了湖山的发展。
网络广播方案

网络广播方案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广播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网络广播具有即时性、全球覆盖范围和多样化的节目内容等优势,因此备受欢迎。
本文将介绍一种网络广播方案,包括基本原理、技术要求和实施步骤等。
2. 基本原理网络广播是通过互联网将音频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的过程。
基本原理包括采集音频、编码压缩、传输和解码播放等步骤:•采集音频: 使用麦克风或音频接口等设备采集声音源。
•编码压缩: 采集到的声音源经过数字化处理,并选择合适的编码算法进行压缩,以减小文件大小和传输带宽。
•传输: 使用网络协议将压缩后的音频文件传输到用户终端。
常用的协议包括HTTP、WebSocket等。
•解码播放: 用户终端接收到音频文件后,使用合适的解码器解码,并通过音频输出设备播放。
3. 技术要求实施网络广播方案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音频采集设备: 需要可靠的音频采集设备,如麦克风、声卡等,以确保良好的音频采集效果。
•编码算法: 选择适合的音频编码算法,常见的有MP3、AAC等。
编码算法需要兼顾音质和文件大小,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传输协议: 选择稳定的传输协议,如HTTP或WebSocket。
传输协议需要具备可靠的数据传输能力,确保音频文件能够稳定传输到用户终端。
•解码器: 用户终端需要具备合适的解码器,以支持解码并播放接收到的音频文件。
常见的解码器有Windows Media Player、VLC等。
4. 实施步骤实施网络广播方案的步骤如下:1.设计音频采集系统,选择合适的麦克风和声卡,并进行合适的配置和安装。
2.选择合适的音频编码算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编码参数,如比特率、采样率等。
3.部署服务器并配置传输协议。
使用合适的服务器软件搭建网络广播服务器,配置传输协议为HTTP或WebSocket。
4.编写音频采集程序,实时采集音频数据,并进行编码压缩。
5.将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文件通过传输协议发送到网络广播服务器。
网络广播系统方案

网络广播系统方案网络广播系统是一种通过网络传输信息,实现远程广播的技术,它可以将音频、视频等媒体内容传输给多个终端用户。
下面是一个网络广播系统的方案。
1. 系统架构网络广播系统的架构通常包括三个主要组件:广播服务器、广播终端和网络传输。
广播服务器用于存储和管理广播内容,包括音频、视频、节目单等。
广播终端是用户接收广播的设备,可以是手机、电脑、智能电视等。
网络传输负责将广播内容传输到广播终端。
2. 广播内容管理广播服务器需要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管理界面,让广播管理员可以方便地上传、编辑和删除广播内容。
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创建不同的节目单,设置播放时间和播放顺序。
此外,广播服务器还应该提供一个媒体库,用于存储广播素材,管理员可以从中选择所需的素材进行播放。
3. 广播终端接收广播终端需要安装相应的客户端软件,通过网络连接到广播服务器。
客户端软件应该支持常见的音频和视频格式,并提供播放控制功能,如播放、暂停、上一曲、下一曲等。
广播终端还可以提供订阅功能,用户可以选择订阅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当有新的节目发布时,用户会收到通知。
4. 网络传输为了保证广播内容的顺畅传输,网络广播系统应该采用高效稳定的网络传输技术,如HTTP、UDP或RTSP。
网络传输需要提供带宽控制和质量保证机制,以确保广播内容在不同网络环境下都能够流畅播放。
5. 安全性保障网络广播系统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机制,防止非法用户获取广播内容或篡改广播内容。
采用加密传输和数字签名等方式,可以有效保护广播内容的安全性。
此外,广播服务器还需要支持权限管理,管理员可以设置不同用户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够上传、编辑或删除广播内容。
6. 用户体验优化网络广播系统还应该注重用户体验的优化。
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播放列表,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同时,还可以提供用户反馈功能,用户可以对广播内容进行评价和留言,从而不断改进广播内容。
综上所述,一个完善的网络广播系统需要包括系统架构的设计与搭建、广播内容的管理、广播终端的接收、网络传输的实现机制、安全性保障以及用户体验的优化等方面的考虑。
网络广播系统方案

网络广播系统方案1. 简介网络广播系统是一种通过网络传输音频内容的系统,可以实现广播内容的快速传播和全球范围的接收。
本文将介绍网络广播系统的架构、功能、优势以及实施方案。
2. 架构网络广播系统的基础架构包括信号源、编码器、传输协议、服务器和接收设备。
信号源可以是来自电台、录音室或其他音频输入设备的音频信号。
编码器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通过网络传输。
传输协议负责在网络上传输音频数据。
服务器接收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并将其分发给接收设备。
接收设备可以是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网络连接设备。
3. 功能网络广播系统具有以下核心功能:- 实时直播:网络广播系统可以实时传输音频内容,使用户能够实时收听广播节目或其他音频内容。
- 点播服务:网络广播系统可以存储音频文件,并在用户请求时提供点播服务。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选择和收听感兴趣的节目。
- 跨平台接收:网络广播系统可以兼容各种设备和操作系统,使用户能够在不同的设备上收听广播内容。
- 多语言支持:网络广播系统可以支持多种语言的广播内容,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 定时播放:网络广播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表自动播放指定节目,使用户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收听时间。
4. 优势网络广播系统相较于传统的广播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全球范围覆盖:传统广播系统的覆盖范围受到地理限制,而网络广播系统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传输和接收。
- 节目多样化:网络广播系统可以容纳更多的广播节目类型,包括音乐、新闻、访谈、教育、娱乐等,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 用户互动:网络广播系统可以与用户进行互动,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留言板、弹幕、投票等方式参与节目讨论或互动活动。
- 可追溯性和统计:网络广播系统可以对用户的收听行为进行追踪和统计分析,帮助运营方了解受众群体的兴趣和偏好,为内容提供和商业广告投放提供参考依据。
5. 实施方案实施网络广播系统需要以下步骤:- 需求分析:确定需求,例如广播类型、节目内容、用户群体等。
ip网络广播系统方案.doc

项目编号正本数字智能网络IP 广播系统设计草案(技术部分)设计单位: XXXXX公司地址:联系电话:年月日校园智能IP网络广播系统简述网络音频广播系统是一套基于IP数据网络的纯数字化网络音频广播系统。
区别于传统的****音频广播,网络音频广播系统在物理结构上与IP网络完全融合,不仅真正实现基于I P网络的数字化音频的广播、直播、点播,并借助IP网络的优势,突破了传统****广播系统的内容局限、空间局限和功能局限。
网络音频广播系统不仅能够完全取代传统的****音频广播系统,更为音频广播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传播内容方面,****音频广播系统只能使用和传送由卡座、CD机、麦克风等设备输出的****信号,对于大量的、以数字格式存储于网络服务器和各种载体上的音频资源无法直接应用。
网络音频广播系统支持各种****音源的数字化转换,同时作为数字化的音频广播系统,直接应用数字格式的音频资源。
当今社会正是以数字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资源以数字格式存在,数字化网络音频广播系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在应用空间方面,****音频广播系统从节目源到发声单元,都需要专用的音频线路连接,受功率和线路的限制,传送距离、发声单元数量都受到很大局限,难以扩展。
网络音频广播系统融合于IP数据网络,无需另行布线,嵌入式的硬件终端设置独立IP地址,可跨网关连接,使发声单元的使用空间随着IP网络的延伸而延伸.在系统功能方面,****音频广播系统的运行平台是一套硬件设备,决定了系统的应用功能和管理功能都是固化的、有限的,诸如点播、任意点对点、任意/无限分区、多任务预设等功能,****音频广播系统是无法实现的。
网络音频广播系统的运行平台是系统软件,通过控制网络上的音频流信号,轻松实现任意路径、同时间多任务的传送,因此应用功能和管理功能是开放的、灵活的,随时按需要进行设置,真正满足实际应用,并能不断扩展。
系统设计依据1、以XXXXX学院提供的场地图纸和系统功能要求为依据;2、依照提出的扩声要求,并根据智能数字校园广播系统的需要;3、参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学校数字IP网络广播系统方案

学校公共广播系统技术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方案设计32.1设计原则及依据32.2设计思想42.3系统介绍62.4设计效果8三、方案配置103.1系统配置103.2系统功能153.3方案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方案系统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备参数19五、品牌案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公司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工程案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技术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方案设计2.1设计原则及依据从投资合理、外观美观、设计规范的思想出发,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二个系统的设计,在功能上互相独立,在设备及器材上有机结合。
根据规范要求,紧急广播的控制具有最高优先权,并采用智能的联动和自动火灾报警广播方案。
设计原则:1.实用性:系统设备立足于用户对整个系统的具体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的效益;2.先进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应具有先进性和成熟性,避免了因技术陈旧造成整个系统性能不高和过早被淘汰;3.可靠性: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保证重要信息不致破坏和丢失;4.开放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并提供标准接口,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系统进行扩展和升级;5.兼容性:系统设备的选择要以先进性和成熟性为基础,同时考虑兼容性,避免因兼容性造成系统难以升级和扩展;6.标准化:进行设备选择时,应符合国际、国内标准设计,避免因新技术不支持而造成设备淘汰;设计依据:系统规划设计必须按照国际、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本设计将依据和参照以下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1.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4. 《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119—2000)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GB 50045—95)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2007)8.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9.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2.2设计思想由于校园面积比较大,广播设计范围涉及到单元比较多,同时通过业主了解到,校园广播系统要在能够及校园其他系统兼容,利用校园网络进行传输;组成一套数字化、智能化的校园信息系统,作为现代化校园,整个校园数字化教学系统具有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化等特点,数字化校园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
IP网络广播方案设计

IP网络广播方案设计1. 概述在现代企业和组织中,网络广播是一种重要的内部沟通手段。
传统的广播通常基于广播信号传输,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IP网络广播逐渐成为一种更高效、更灵活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一种IP网络广播方案的设计,帮助企业或组织实现高效的内部沟通和信息传递。
2. 方案设计2.1 网络拓扑IP网络广播方案的首要工作是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
一个典型的网络拓扑包括以下组件:•广播源(Broadcast Source):负责产生广播信号的源头设备,可以是一台服务器或者一台专门的广播设备。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负责将广播信号传输到目标设备的物理网络。
•广播接收器(Broadcast Receiver):处于LAN内的设备,负责接收和处理广播信号。
一个简化的网络拓扑示意图如下:+--------------+| |+------| Broadcast |---------+ | | Source | | | | | | | +--------------+ | | | | | | | | Local Area | | Network | | | | | | | +-----+------------------+------+ | |+------+ Broadcast || | Receiver || | || +------------------+|||| +------------------++--------| Broadcast || Receiver || |+------------------+2.2 广播协议选择在IP网络广播中,有多种广播协议可供选择。
常见的广播协议包括:•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GMP):用于局域网内部的多播组管理,适用于小规模局域网。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PIM):用于跨网段的广播,适用于大规模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公共广播public address (PA):由使用单位自行管理的,在本单位范围内为公众服务的声音广播。
用于进行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等。
公共广播在我国音响行业的应用已超过50年的历史,特别是院校和部队运用比较多,因为这些单位的生活、工作、学习都有规律性。
我们所熟悉的比如:升旗、喊操、通知、重大活动等日常活动都是通过广播来完成的。
目前国内广播系统绝大多数都采用模拟技术,其优势在于技术成熟,结构简单,投资不大,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音质不佳,功能单一, 传输距离短。
从技术上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广播的传输方式,传统广播的传输方式为模拟信号传送方式,其缺点为:单向性和易受干扰性。
受技术上的限制,传统广播在应对高清晰广播、互动性、多区联动广播、远程控制等方面的要求时力不从心,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因此对于广播系统要求稳定可靠,功能强大,音质清晰,操作方便,自动播放,分点、分区控制,分级控制,智能化程度高,用户希望根据其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量身定做,提供个性化设计服务等这些功能特点,网络广播系统都可以实现。
目录1.项目概述42.广播术语和名词解析43.公共广播系统的发展历程104.设计依据及标准104.1设计依据104.2设计标准115.系统设计技术方案155.1系统选型对比155.2系统设计原则205.3网络广播系统简介225.4网络广播系统功能特点245.5系统方案描述325.5.1方案规划325.5.2方案设计355.5.3系统线路设计435.6系统设备清单455.7系统拓扑图456.系统产品介绍476.1网络广播系统主机476.2网络广播主控软件496.3网络广播分控软件536.4室内终端解码器536.5室外终端解码器556.6网络寻呼话筒576.7网络报警器596.8多功能广播音箱616.9副音箱636.10数字IP网络解码音箱646.11数字IP网络音箱副箱656.12高考听力保障系统应急备机66 6.13前后级IP定压功率放大器68 6.14纯后级IP定压功率放大器747.施工组织计划777.1项目实施时间进度表777.2施工保障措施787.3施工方案837.4施工注意事项987.5系统调试、试运行991.项目概述根据六里学校的广播系统的使用性上,公司建议学校安装网络数字化广播,现在是网络时代,传统广播,实现不了更多的功能,数字广播可以实现,定时打铃,区域划分,铃声数字化、个性化,7×24全天侯无人值守自动播放,准时方便快捷,实现自动化、现代化播音,并具有高度灵活性的智能广播管理系统。
2.广播术语和名词解析公共广播public address (PA)由使用单位自行管理的,在本单位范围内为公众服务的声音广播。
用于进行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等。
公共广播系统public address system为公共广播覆盖区服务的所有公共广播设备、设施及公共广播覆盖区的声学环境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公共广播设备 public address equipment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全部设备的总称。
主要是广播扬声器、功率放大器、传输线路及其它传输设备、管理/控制设备(含硬件和软件)、寻呼设备、传声器和其它信号源设备。
突发公共事件 public emergency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安全事件,如火警、地震、重大疫情传播和恐怖袭击等。
紧急广播 emergency broadcast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发布的广播。
业务广播 business announcement公共广播系统向其服务区播送的、需要被全部或部分听众认知的日常广播,包括发布通知、新闻、信息、语声文件、寻呼、报时等。
背景广播 background broadcast公共广播系统向其服务区播送的、旨在渲染环境气氛的广播,包括背景音乐和各种场合的背景音响(包括环境模拟声)等。
广播扬声器布点 speakers distribution把广播扬声器配置到公共广播服务区现场各个地点上。
传输线路 transmission line把公共广播信号从信号处理设备(含放大器)或机房,传输到广播服务区现场广播扬声器的线路,包括各种导电线缆、光纤网络等。
传输距离 transmission distance由公共广播传输线路输入端到负载端的线路长度。
额定传输电压 rated transmission voltage传输线路始端的额定电压,也即是传输线路配接的广播扬声器(或其它终端器件)的标称输入电压。
应备功能 ensured function各种公共广播系统应该具备的最低限度的功能。
广播优先级 airing priority广播信号源播出的优先等级。
当有多个信号源拟对相同的广播分区进行广播时,优先级别高的信号能自动覆盖优先级别低的信号。
传声器优先 microphone priority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传声器具有最高的广播优先级。
语声文件 voice file预先录制的语声广播词。
热备用 dual function system专指紧急广播系统的一种待机方式。
系统平时作为业务广播系统或背景广播系统运行,在突发公共事件警报信号触发下,自动转换为紧急广播系统。
一键到位 one touch ready只需操作一个键(或一个按钮、或一个开关),就能进入指定工作状态(如紧急广播状态)。
寻呼 paging寻人、寻物或寻求帮助的广播;或根据现场需要临时向指定的广播区发布的广播。
寻呼台站 call station独立于广播主机以外的,可以进行分区寻呼操作的设备。
强插 override强行用某些广播内容覆盖正在广播的其它信号;或强行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公共广播系统,发布紧急广播。
分区管理 zone management把公共广播服务区分割成若干个广播分区。
各个广播分区可分别选通、关闭或全部选通、关闭。
矩阵分区 zoning with matrix mode一种以矩阵方式管理的分区方法。
各个广播分区不仅可以分别选通或关闭,而且可以同时在两个或多个分区播放不同的信号。
分区强插 zoning override有选择地向某个或多个广播分区进行强插而不影响其它广播分区的运行状态。
远程监控 remote control and monitor在公共广播机房(或公共广播系统本身的控制中心)以外,监控公共广播系统运行。
应备声压级 ensured sound level公共广播系统在广播服务区内,应能达到的稳态有效值广播声压级的平均值。
声场不均匀度 sound field irregularity公共广播服务区内各测量点测得的声压级的最大差值(dB)。
漏出声衰减 leak out acoustic attenuation公共广播系统的应备声压级及服务区边界外30m处的声压级之差。
系统设备信噪比 signal-to-noise ratio of system从公共广播系统设备声频信号输入端,到广播扬声器声频信号激励端的信号噪声比。
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 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 of public address - STIPA语言传输指数(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 - STI)的一种简化形式,在公共广播系统中用于客观评价系统语言传输质量。
STIPA取值由0.00~1.00,其值越大,表示系统的语言可懂度越高。
传输频率特性 transmission frequency respond公共广播系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服务区内各测量点稳态声压级相对于公共广播设备信号输入电平的幅频响应特性。
无源终端/有源终端 passive terminal / active terminal公共广播传输线路的负载称为终端。
这些终端包括广播扬声器和包含广播扬声器的组件。
不需要电源供给的终端称为“无源终端”;需要电源供给的终端称为“有源终端”。
3.公共广播系统的发展历程4.设计依据及标准4.1设计依据1、由用户提供的图纸和双方协商事议2、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相应设计3、由国家和其他有关部委及自治区有关部门颁发的设计规范,规程和细则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5、《火灾自动警系统施工及验收》 GBJ50166-926、《厅堂扩音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 JG GTJ125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20079、《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10、《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526-2010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4.2设计标准本项目网络广播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按GB50526-2010《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关于公共广播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业务广播一级标准建设。
(各工程根据实际的需求和应用选择适合的指标)公共广播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紧急广播的应备声压级应符合以现场噪声为准,紧急广播的声压级应等于或大于12dB。
图4.2.1 一级业务广播、一级背景广播室内传输频率特性容差域图4.2.2 二级业务广播、二级背景广播室内传输频率特性容差域图4.2.3 三级业务广播室内传输频率特性容差域业务广播一级标准:应备声压级:≥83dB;声场不均匀度(室内):≤10dB;漏出声衰减:≥15dB;系统设备信噪比:≥70dB;扩声系统语言传递指数:≥0.55传输频率特性(室内)满足图4.2.1 一级业务广播、一级背景广播室内传输频率特性容差域。
5.系统设计技术方案5.1系统选型对比系统选型应从实际出发,综合六里小学建设规划情况,结合六里小学对广播系统的投资,按照六里小学对广播系统使用功能的需求,针对数字IP网络广播及传统广播进行选型分析。
传统手动广播系统机房有个简单的扩音设备,终端用筒式大扬声器,线路采用拉音频线方式。
音质一般,实现的功能单一,一般在较小的范围内还有用到。
智能定压广播系统机房引入广播控制系统,音频处理仍采用定压功放、调音台等设备,室内终端用壁挂式音箱,室外用室外音柱,草坪音箱等,线路采用音频线方式。
音质一般,布线繁琐,区域既定更改麻烦,分区或寻址控制需要单独再布控制线。
智能调频广播系统采用多媒体微机为主控,匹配多频广播主机和自动播放系统软件,将中心机房的多套广播节目混合共缆传输到各个广播终端,可实现机房对各广播点节目的任意选播及音量调整,达到对各音箱的点对点控制及编程自动广播等综合功能。
缺点是按频率传输节目,音质差,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