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合集下载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是指1m3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用量,或各组成材料之重量比。

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为满足以下四项基本要求:1.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2.满足设计的强度等级,并具有95%的保证率。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4.经济合理,最大限度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为了达到混凝土配合设计的四项基本要求,关键是要控制好水灰比(W/C)、单位用量(W0)和砂率(Sp)三个基本参数。

这三个基本参数的确定原则如下:1.水灰比。

水灰比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确定。

确定原则为: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选用较大水灰比,以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

2.单位用水量。

单位用水量主要根据坍落度要求和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确定。

确定原则为:在满足施工和易性的基础上,尽量选用较小的单位用水量,以节约水泥。

因为当W/C一定时,用水量越大,所需水泥用量也越大。

3.砂率。

合理砂率的确定原则为:砂子的用量填满石子的空隙略有富余。

砂率对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影响很大,也直接影响水泥用量,故应尽可能选用最优砂率,并根据砂子细度模数、坍落度要求等加以调整,有条件时宜通过试验确定。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体积法(又称绝对体积法);二是重量法(又称假定表观密度法),基本原理如下:1. 体积法基本原理。

体积法的基本原理为混凝土的总体积等于砂子、石子、水、水泥体积及混凝土中所含的少量空气体积之总和。

若以Vh、Vc、Vw、Vs、Vg、Vk分别表示混凝土、水泥、水、砂、石子、空气的体积,则有:(4-32)若以C0、W0、S0、G0分别表示1m3混凝土中水泥、水、砂、石子的用量(kg),以分别表示水、水泥的密度和砂、石子的表观密度(g/cm3),10 表示混凝土中空气体积,则上式可改为:(4-33)式中,为混凝土含气量百分率(%),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可取a=1。

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一、背景介绍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而配合比则是混凝土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对于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提高混凝土使用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制定背景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旨在规范混凝土设计和使用,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二、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主要内容2.1 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普通混凝土,但不包括特殊混凝土和特殊性能混凝土。

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 矿物掺合料的使用- 骨料的选用- 掺合料的选用- 水灰比的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2.3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混凝土各组分的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2.4 配合比实施前的试配- 配合比实施前的试验对象- 试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三、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应用3.1 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根据该规程的要求,建筑单位应当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程要求,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2 在相关领域的推广该规程的制定不仅对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混凝土生产企业、建筑材料研究机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结语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出台,对于规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使用,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各建筑单位和相关行业应当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该规程,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也希望在今后的实践中,可以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更新,进一步提升这一规程的适用性和指导性,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施工配合比调整(建筑材料)

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施工配合比调整(建筑材料)

8.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后,按下列步骤进行校正:
①按上述方法确定的各组成材料用量按下式计算
混凝土的体积密度计算值ρc,c:
ρc,c=mc+mf+mg+ms+mw 式中:ρc,c——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计算值(kg/m3); m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3); mf——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用量(kg/m3); mg——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m3); ms——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m3); m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m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kg/m3);
• (二)拌制仪器设备
强制搅拌机——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试验用搅 拌机》JG 244的规定
搅拌方法:搅拌方式、投料方式和搅拌时间与工程实 际相同。
拌合物的用量:试配的最小搅拌量不应小于搅拌机公 称容量的1/4且不应大于搅拌机公称容量
试验环境:符合混凝土拌合物试验和力学性能、耐久 性检验的要求。(17~25℃,相对湿度不低于50%)
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
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mm)
拌合物数量(L)
≤31.5
20
40.0
25
(二)确定混凝土试拌配合比
1.在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应进行试拌。计算水胶比宜保持不 变,并应通过调整配合比其他参数使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符 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然后修正计算配合比,提出试拌配合 比。
2.调整配合比其他参数依据 测定拌合物稠度(坍落度、扩展度、维勃稠度),并检查 其粘聚性和保水性能 (1)如实测坍落度小于或大于设计要求,可保持水胶比 不变,增加或减少适量浆料数量 (2)如出现粘聚性和保水性抗离析性不良,可适当提高 砂率或者外加剂;每次调整后再试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普通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配合比设计规程普通配合比设计在混凝土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为了规范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GB 50010-2010),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围绕着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按照规程进行设计和施工。

一、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1. 按照强度等级确定配合比: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然后按照相应的强度等级确定配合比。

2. 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混凝土的抗渗、抗冻融、收缩、裂缝控制等工作性能,并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3. 合理选用原材料: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合理选用水泥、骨料、粗细骨料等原材料,并严格遵守相关标准。

4. 采用节水配合比设计:在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节水配合比设计,以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二、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步骤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条件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 确定骨料的配合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确定混凝土所需的骨料配合比,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的配合比。

3. 确定水灰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工作性能要求和原材料的特性确定水灰比,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4.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合比:在确定初步的配合比后,应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试验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5. 编制配合比设计说明:根据以上步骤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并编制配合比设计说明,包括材料用量、混凝土配合比、搅拌时间、浇筑方法等内容。

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注意事项1. 合理选用材料: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用。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报告配合比是指在一定强度要求下,各种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的组成比例关系。

在混凝土工程中,合理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可施工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针对C30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报告。

C30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是强度等于30MPa,这里我们采用常用的水胶比法进行配合比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水胶比,水胶比是水和胶凝材料质量之比。

水胶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要根据可得水胶比范围来选择。

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C30普通混凝土的水胶比通常在0.45到0.55之间。

本次设计我们选择水胶比为0.50,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水灰比(质量配比)。

水灰比是指水和水泥质量之比。

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水灰比应根据试验和经验进行选择。

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C30普通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在0.55到0.65之间。

本次设计我们选择水灰比为0.60,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再次,我们需要确定砂石比(质量配比)。

砂石比是指砂和骨料质量之比。

砂石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要根据试验和经验进行选择。

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C30普通混凝土的砂石比一般在2.0到2.5之间。

本次设计我们选择砂石比为2.3,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最后,我们根据前面得到的水胶比、水灰比和砂石比来计算各种原材料的配合量。

比如可以根据水胶比和水的质量确定水的用量,然后根据水泥的用量和水灰比可以确定水泥的用量,再根据砂石比可以确定砂的用量和骨料的用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掺合料的添加,如粉煤灰、矿渣粉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在C30普通混凝土中,一般可以选择适量的粉煤灰掺入,控制在20%以内。

总之,在C30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我们应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可施工性和经济性等因素,采用合理的水胶比、水灰比和砂石比,同时考虑掺合料的添加,以满足工程要求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普通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普通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规4
5

6
混合料级配组成
集料规格
掺配率 (%) 37.5
累计筛余百分率(%)
31.5 26.5 19.0 16.0 9.5 4.75 2.36 <2.36
1 4.75-16mm 30.0 0.0 0.0 0.0 2.5 5.2 9.1 27.4 30.0 30.0
2 16-31.5mm 70.0 0.0 2.9 12.7 25.3 70.0 70.0 70.0 70.0 70.0
1086.0
抗 压 强 度
(MPa)
48.3
平 均 值
(Mpa)
150×150×150 150×150×150 150×150×150
35 42.5
0.39 610 1295 153 392
##### 65 20 2460 7 1125.0 50.0 49.3
1116.0 49.6
1022.0 45.4
k g
618
k g
1315
k g
3.64 k g
A水
2泥 水
用 砂
用 石
用 外

392
k g
153
k g
610
k g
1295
k g
3.92 k g
满足
0.03
% ,
砂 率


A水
3泥 水
用 砂
用 石
用 外

340
k g
153
k g
626
k g
1331
k g
3.40 k g
4 、
1 ) 检
试配号
试配1
合同号: A3 试验编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一、规范的引言二、设计原则1.满足强度要求:混凝土强度是根据工程结构的荷载要求和预计使用性能来确定的,应根据强度等级确定配合比设计。

2.保证耐久性:混凝土在使用寿命内应保持结构强度和稳定,不出现裂缝和腐蚀现象。

应合理选择材料,调整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3.确保施工性能:混凝土应具备适宜的流动性和可浇筑性,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材料要求1.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其强度等级应与工程强度等级相适应。

2.骨料:应选用质地坚实、清洁无尘、粒径分布合理的骨料。

砂和石子的颗粒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3.水: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水源。

4.外加剂:根据需要选用适宜的减水剂、增塑剂、缓凝剂和其他外加剂。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强度等级:根据工程结构的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计算材料用量:按照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理论用量计算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的用量。

3.制定配合比: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和材料用量,制定初步配合比。

初步配合比应满足强度要求和耐久性要求。

4.试验和调整:根据初步配合比,制备混凝土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配合比,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五、配合比设计内容1.水胶比:根据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确定适宜的水胶比。

2.骨料用量:根据骨料和胶凝材料的粘结性能,确定适宜的骨料用量。

3.水和外加剂掺量: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确定适宜的水和外加剂掺量。

4.细集料用量:根据配合比公式或施工经验,确定适宜的细集料用量。

5.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结构荷载和使用要求,确定适宜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六、配合比调整根据混凝土试验强度结果和施工处理情况,进行适当的配合比调整。

不得随意调整配合比,应经过合理的论证和试验,保证混凝土的品质。

七、施工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完成后,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搅拌比例、施工温度、浇筑方式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设施工配合比1 m3混凝土中水泥、水、砂、石旳用量分别为C’、W’、S’、G’;并设工地砂子含水率为a%,石子含水率为b%。则施工配合比1 m3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为
C’=C
S’=S· (1+a%)
G’=G· (1+b%)
W’=W-S·a%-G·b%
例1.某框架构造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30,施工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为30~50㎜,根据施工单位历史资料统计,混凝土强度原则差σ=5MPa。所用原材料情况如下: 水泥:42.5级一般硅酸盐水泥,水泥密度为ρc=3.10g/cm3,水泥强度等级原则值旳充裕系数为1.08; 砂:中砂,级配合格,砂子表观密度ρos=2.60g/cm3; 石:5~30mm碎石,级配合格,石子表观密度ρog=2.65g/cm3;试求: 1.混凝土计算配合比; 2.若经试配混凝土旳和易性和强度等均符合要求,无需作调整。又知现场砂子含水率为 3%,石子含水率为1%,试计算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5)拟定砂率(βs) 查表4.0.2,对于采用最大粒径为40㎜旳卵石配制旳混凝土,当水灰比为0.47时,其砂率值可选用26.8%~32.1%,(采用插入法选定)现取βs= 30%。(6)计算砂、石用量(ms0、mg0)假定表观密度法计算,将mc0=362㎏;mw0=170㎏代入方程组
计算配比:C: 362kg, W:170kg, S:561kg, G:1307Kg, W/C=0.4715升用量:C:4.34kg,W:2.04kg,S:6.73kg,G:15.68kg第二组:W/C=0.47+0.05=0.52: W:170kgmc0=170/0.52=327kg砂率:31%,mg0=2.23ms0解得:S=589kg, G=1314kg, W=170kg, C=327kg第三组:W/C=0.47-0.05=0.42: W:170kgmc0=170/0.42=405kg砂率:28%,mg0=2.57ms0解得:S=511kg, G=1314kg, W=170kg, C=405kg每 种配比制作两组强度试块,原则养护28d进行强度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因(???)
→()
→()
[];

4);(一般取等号)
①W/C(水灰比);A、B(回归系数:与骨料及水泥品种等因素有关);(混凝土即砼28天抗压强度,单位MPa);(水泥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
②(砂率);(砂浆剩余系数);S、G(分别为每1m^3砼中砂、石子用量,单位kg);Pos、Pog(分别砂、石子的堆积密度)Vos、Vog(分别为每1m^3砼中砂、石子的体积);D(石子的空隙率);
④(设计要求的砼型号所对应的强度);(实际实验配制的砼强度);(不同砼型号下所对应的强度标注差,单位Mpa)
二、实例分析:
预配型号C25的砼。

已知=1.2; A=0.53;B=0.20;
Ps=2.61g/cm^3;Pg=2.68g/cm^3; Pos=1503kg/m^3;
Pog=1283.6kg/m^3;pc=3.1g/cm^3;Dmax=40mm(碎石最大粒径);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h在实验中测得为35mm(介于35至50之间);砂在砂的筛分析实验中测得为中砂;求出此1m^3砼配合比。

解:
第一步:查表(P135)知,C25型混凝土为5.0,代入4)式得,=33.225Mpa;代入1)式得W/C=0.51;查表(由Dmax、h、砂的粗细三个因素决定W,P104)知,W=175L;所以
C=343.14Kg;
是一项综合性实验。

需要注意的是:因公式1)和4)均属于经验公式,且混凝土28d强度受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小范围的合理偏差是不可避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