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支护设计与防尘

合集下载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模版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模版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安全和健康,维护矿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进行掘进作业的矿井,包括井下巷道掘进和井下煤矿掘进。

第三条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包括掘进工作面防尘管理、防尘设备和施工控制等内容。

第四条所有从事掘进作业的工人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做到防尘知识学习、个人防尘装备使用和施工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章防尘管理第五条矿井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防尘管理制度,制定防尘工作方案,并向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防尘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六条防尘工作方案应当明确掘进工作面防尘的具体要求、计划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湿法掘进、推进阶段的防尘要求和排风设备等内容。

第七条掘进工作面应当设置防尘工作岗位,岗位人员应当熟悉防尘工作方案和防尘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负责防尘工作。

第八条掘进工作面应当定期进行防尘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防尘措施的有效性。

第三章防尘设备第九条掘进工作现场应当配置合适的防尘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防尘罩、防尘窗、防尘挡板等。

第十条防尘装备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质量可靠,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掘进工人在进行作业前,应当按照防尘工作方案要求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帽等个人防护装备。

第四章施工控制第十二条控制掘进工作面的施工速度,确保湿法掘进的湿度和喷雾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控制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的空气流通和干净。

第十四条控制掘进工作面的噪声,采用降噪设备和措施,减少工人的噪声暴露。

第十五条控制掘进工作面的烟尘产生,采用合适的炮眼定位和正确的炮眼布置方式,减少烟尘产生量。

第五章处罚办法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矿井管理部门应当依法给予警告、罚款或者停产整顿等处理措施,直至关闭。

第十七条对于防尘设备的质量问题,应当及时处理,替换或维修。

第十八条对于防尘工作不及时整改或者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煤矿掘进工作面文明生产管理标准

煤矿掘进工作面文明生产管理标准

煤矿掘进工作面文明生产管理标准一、概述煤炭资源的开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同时也伴随着极高的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

为了确保煤矿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文明生产管理标准。

二、安全管理1. 岩巷支护:确保工作面周围岩巷的坚固和稳定,采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设立合理的支护密度和支护强度。

2. 防尘措施: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包括湿法喷雾、覆盖防尘、通风降尘等方法,保证工作面煤尘浓度不超过国家要求的安全限值。

3. 瓦斯抽采:严格按照瓦斯抽采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工作面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采取必要的防爆措施。

4. 维修保养:定期对工作面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5. 废弃物处理:合理处理废弃物,包括煤矸石、煤尘等,避免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

三、环境管理1. 水源保护: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井下水源的保护工作,防止水源受到矿井开采活动的污染。

2. 废水处理:建立合理的废水处理系统,确保矿井排放的废水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减少对地下水和周边水源的污染。

3. 噪音控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井下设备工作时的噪音,保护地下工作人员的听力健康。

4. 绿化美化:在矿区内进行绿化美化工作,种植适应地下环境的植物,改善地下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5. 环境监测:建立科学的环境监测系统,定期监测矿区内空气质量、水质和噪音等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四、生产管理1. 生产计划: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过程稳定、高效、安全。

2. 作业制度:建立完善的作业制度,对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明确工作责任和权限。

3. 能源管理:合理使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4.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达标,减少次品率。

5. 人员培训:加强对岗位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煤矿掘进工作面超前支护方案设计和使用介绍

煤矿掘进工作面超前支护方案设计和使用介绍

煤矿掘进工作面超前支护方案设计和使用介绍生产技术部张兆军各位领导: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掘进工作面超前支护方面的知识。

我们都知道,煤矿的巷道支护有永久支护、临时支护和超前支护的说法。

它们的概念和型式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先来说明一下——所谓永久支护,是指在巷道的服务年限内,为维护巷道围岩稳定而进行的支护。

一般有混凝土支护、料石碹支护、锚网喷支护等,具体选择哪种支护方式,要根据巷道围岩的稳定程度的不同,选择既能满足巷道支护需要,又更易施工、更符合经济合理性原则的型式。

所谓临时支护,是指永久支护未完成,临时维护巷道围岩稳定,为施工作业提供安全作业条件的支护。

象锚网支护、金属棚支护等。

所谓掘进工作面的超前支护,是指在掘进工作面迎头临时支护前方空顶处控制顶板,暂时为安全作业提供保护的支护。

一般有前探梁支护、戴帽点柱支护和悬顶梁支护等。

《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掘进工作面严禁在空顶下作业。

什么是空顶呢?所谓空顶,是指巷道新掘进后,对顶板还没有进行任何支护,这时的巷道顶板,称为“空顶”。

临时支护到巷道迎头的距离称为“空顶距”。

巷道放炮后或综掘机掘进后进行支护前的空顶距离最大,我们称为“最大空顶距”;巷道临时支护后,巷道的空顶距离最小,我们称为“最小空顶距”。

作业规程规定,最小空顶距不得大于0.4m,最大空顶距不得大于2.4m。

之所以作出这个规定,是因为空顶距过大,巷道的顶板会变得不稳定,容易发生掉顶、冒顶现象,引发人身伤害和顶板事故。

掌石沟“3.26”顶板致人死亡事故,正是由于在空顶下出矸作业,顶板掉顶造成的。

由此让我们沉重地感觉到空顶作业的严重危害。

超前支护,就是让作业人员避免空顶作业的有效型式。

今天,我要向大家着重介绍的前探梁支护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锚网作为临时支护的巷道中,我们采用一截长100mm,外径108mm,壁厚5mm无缝钢管与两个与锚杆相配套的重叠的螺母焊接牢固,组成一个吊环,使用时将两个吊环分别紧固到巷道最靠前的两排锚杆上;采用长2.5m、外径76mm、壁厚5mm的无缝钢管组成前探梁的后梁,采用长3m、外径50mm、壁厚5mm的无缝钢管组成前探梁的前梁,使用时,将后梁从前述的吊环中穿过,在吊环后余一米,再将前梁从后梁管内穿到前面空顶区域,前后梁重叠1500mm,前梁前端距前排锚杆2000mm,在左右相邻锚杆上也同样组装好前探梁,组装好后,人在临时支护下从后往前在前探梁前部、后部用半圆木或背板将顶板背设牢固,完成前探梁支护。

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掘进作业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为了保证掘进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制定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进行详细阐述。

一、作业前准备1.检查设备在开始掘进作业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

检查的项目包括刀具、加工系统、光电装置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同时,还要对机床和设备进行充分清洁和维护,确保没有杂质和污染物附着在设备上。

2.排查安全隐患在进行掘进作业前,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安全检查。

特别是针对通风、支护、防火、瓦斯等方面进行排查,保证在作业过程中无安全隐患。

3.确定作业地点在确定作业地点前,必须对工作面进行精确测量,并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

作业计划应该包括采掘顺序、采高、采宽等参数。

同时,还需要对采区进行划分,确保不会出现工作面拥挤和交叉作业等情况。

二、作业过程1.通风管理在进行掘进作业时,必须保证通风系统能够及时和充分地为掘进区提供空气。

为了保证通风系统正常工作,必须对通风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

同时,在作业过程中还需注重检查通风口和通风管道是否存在堵塞现象。

2.支护管理在进行掘进作业时,必须保证工作面的支护系统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防止地质环境对人员和设备的伤害。

为了保证支护系统正常工作,必须进行设计和施工,同时对支护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查。

3.防火管理在进行掘进作业时,必须要对瓦斯进行管理和防控。

为了防止瓦斯爆炸对人员和设备的伤害,需要在作业过程中对瓦斯进行监测和处理。

同时,还需要采取措施防止火源出现。

4.防尘管理在进行掘进作业时,必须要对粉尘进行管理和防控。

为了防止粉尘对人员和设备的伤害,需要在作业过程中对粉尘进行监测和处理。

同时,还需要做好通风、湿化等防尘处理措施。

5.作业人员安全在进行掘进作业时,必须要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为了做到这点,需要提供适当的安全设备,并组织作业人员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

同时还要对作业人员的操作进行监控,并对作业人员进行管理和考核。

6、矿井主要的防尘措施与设施

6、矿井主要的防尘措施与设施

五、粉尘防治该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有害粉尘为煤尘和岩尘,煤尘达到一定浓度并且具备引爆条件时发生爆炸,灾害程度严重;粉尘严重影响井下人员的身体健康,轻者引起呼吸道炎症,重者导致尘肺病、矽肺病、煤肺病等。

此外粉尘浓度大,还会影响视线甚至造成视力减退,不利于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从而增加了发生事故的机率。

因此,粉尘危害极大,是矿井防范职业危害的重点,生产中对其浓度必须严加监测与控制。

采区内产生粉尘的地点主要有: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煤炭运输转载点等。

1、掘进及锚喷支护防尘(1)采用湿式打眼,凿岩机、煤电钻均具有湿式凿眼功能。

(2)采用水封爆破和水炮泥。

爆破前后冲冼巷道壁,并采用爆破波自动喷雾装置,进行自动喷雾。

(3)在装岩机安装喷雾器洒水。

装岩(煤)前后必须向岩(煤)堆洒水。

(4)采用湿式锚杆机打锚杆眼。

(5)采用湿式混凝土喷射机。

(6)为净化掘进巷道的含尘风流,在局部通风机后方20~30m处、距掘进工作面约150~200m处及约80m左右三处地点设置水幕除尘。

(7)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保护用品。

2、回采防尘(1)采煤机按设自动喷雾装置,消灭割煤时产生的煤尘。

(2)在工作面运输顺槽内每100m安装一道水幕,辅运顺槽内每隔200m安装一道水幕,其中一道必须安装在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50m以内,并确保灵活可靠。

出煤时必须坚持使用顺槽水幕进行防尘。

3、转载运输的防尘(1)在各转载点、煤仓上下口等均配备洒水防尘装置进行喷雾洒水。

(2)采区进、回风巷洒水管每隔50~100m设一个三通阀门,用于巷道洒水降尘。

4、通风防尘加强通风管理,严格控制风速。

风速的大小是影响空气中煤尘浓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风速过大,会将堆积煤尘吹起,风速过小,会影响工作面的风量,因此在工作面投产初期,利用通风设施对工作面的风速、风量进行调节,达到合理的风量和风速。

5、定期冲冼和清扫巷道,防止煤尘聚集。

6、煤层注水防尘①设计依据根据4号煤层检验报告,煤层平均水分(Mad)为0.80%,煤层及顶底板岩石中的透水性、孔隙率、饱和含水率等地质报告未提供,建议在以后的建设和生产中对相关资料进行补充。

采掘工作面防尘、瓦斯治理及上隅角管理规定

采掘工作面防尘、瓦斯治理及上隅角管理规定

采掘工作面防尘、瓦斯治理及上隅角管理规定采掘工作面是煤矿采煤作业的核心区域,其防尘、瓦斯治理及上隅角管理至关重要。

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和措施,以保障采掘工作面的安全和环境。

1. 防尘措施煤矿采掘工作面产生大量煤尘,对工人的健康和作业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防尘是采煤作业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采掘工作面防尘的具体规定如下:1.1 煤矿必须建立防尘设施,包括喷淋装置、尘雾防治系统等,以有效降低煤尘浓度。

1.2 工作面必须配备灰尘浓度监测系统,并定期进行测量和记录。

1.3 严禁在工作面使用明火,以防止煤尘爆炸的发生。

1.4 工作面必须保持通风畅通,保证新风的流动,及时清除积尘,防止积尘引发火灾和爆炸。

2. 瓦斯治理瓦斯是煤矿中的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对采矿工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的规定如下:2.1 矿井必须配备瓦斯检测系统,实时监测瓦斯浓度,确保工作面瓦斯浓度处于安全范围。

2.2 采煤工作面必须进行定期的瓦斯抽放和通风处理,将积累的瓦斯排出矿井。

2.3 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泄漏的报警系统,一旦发现瓦斯泄漏,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应对。

3. 上隅角管理采煤工作面的上隅角是矿井中的一个重要区域,也是事故易发区域。

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上隅角的管理规定如下:3.1 工作面上隅角必须保持干燥,严禁出现滴水、渗水等现象。

3.2 煤矿必须加强对上隅角的监测,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的检测,并进行记录。

3.3 工作面上隅角必须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和易燃物品。

以上是针对采掘工作面防尘、瓦斯治理及上隅角管理的规定。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确保矿井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和环境,保障工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矿井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规定的有效执行,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矿井安全高效运营的目标。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采矿技术的不断发展,采掘工作面的安全和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尘埃是采矿过程中常见的污染源之一,对工人的健康和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采掘工作面的环境质量和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防尘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工作面粉尘生成与危害分析1. 粉尘生成源:采矿过程中,煤炭、矿石等固体物料的破碎、输送、堆放等操作会产生大量粉尘。

2. 粉尘的危害:呼吸系统,尤其是肺部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粉尘会被吸入肺部,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粉尘还会影响工作面的能见度,增加作业隐患。

三、综合防尘管理措施与方法1. 工作面湿降尘措施:(1)采用水雾降尘装置,在粉尘产生源头进行喷雾,有效降低粉尘扬尘;(2)加强道路湿降尘管理,定期对工作面道路进行湿洗,保持道路湿润。

2. 施工工艺与设备改进:(1)采用闭式破碎、输送装置,降低粉尘扬尘;(2)安装尘埃收集装置,对粉尘进行收集和处理;(3)工作面通风改进,保持气流畅通,加强排风效果。

3. 个体防护措施:(1)工人必须佩戴合适的防尘口罩,防止粉尘吸入呼吸道;(2)加强工人培训,提高工人对尘埃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四、综合防尘管理方案的执行与监督1. 执行责任:(1)由项目经理负责制定并执行综合防尘管理方案;(2)相关部门负责安排并监督综合防尘管理方案的执行。

2. 监督措施:(1)设立尘埃治理督查组,对工作面的尘埃治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2)对违反防尘管理制度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

3. 监测与评估:(1)定期对工作面的尘埃浓度进行监测和评估;(2)对采取的综合防尘措施进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五、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估与改进1. 效果评估:(1)对工作面的尘埃浓度、工人的身体健康等指标进行定期评估,判断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效果;(2)分析评估结果,发现不足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1. 目的与适用范围1.1 目的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的健康,规范和强化对掘进工作面的综合防尘管理,削减粉尘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1.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部进行掘进作业的工作面,包括煤矿、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其他相关行业。

2. 管理标准2.1 掘进工作面防尘设备管理1.掘进工作面必需配备适用的防尘设备,并按规定定期检查、维护和修理和更换设备。

2.防尘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保证其安全牢靠、有效使用。

2.2 掘进工作面作业管理1.在掘进工作面进行施工前,必需订立认真的防尘施工方案,并明确责任人和工期。

2.施工现场应保持乾净,适时清理掘进工作面四周的聚积物和垃圾,防止粉尘再次扬尘。

3.作业人员必需佩戴防尘口罩,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人身安全和健康。

2.3 粉尘监测管理1.掘进工作面必需配备粉尘监测仪器,并进行定期检测。

2.对粉尘浓度超标的掘进工作面,必需实行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包括加添通风设备、加强排风系统的清洁等。

2.4 培训和教育管理1.全部从事掘进工作面作业的人员,必需接受相关防尘管理的培训和教育。

2.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尘学问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尘技能。

3.依据工作的实际情况,订立不同层次的培训计划,确保员工能够把握相应的防尘管理学问和技能。

3. 考核标准3.1 掘进工作面防尘设备考核1.防尘设备必需依照规定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和修理,并保持完好状态。

2.定期进行防尘设备的功能性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3.针对防尘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检查,对使用不合格的设备进行适时更换。

3.2 掘进工作面作业考核1.施工前必需按要求订立防尘施工方案,并经过审核和批准。

2.施工现场必需保持乾净,无聚积物和垃圾,并按要求进行清理。

3.作业人员必需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按要求进行防尘措施。

4.按要求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对违反规定的情况进行惩罚或教育,确保掘进工作面的综合防尘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掘进工作面支护设计与防尘
作者:樊腾飞
来源:《价值工程》2017年第04期
摘要:云盖山煤矿23302掘进工作面位于二叠系山西组中下部的二1煤层,工作面煤层总体呈单斜状,巷道支护设计,顶部选用Ф20mm,长度为2200mm的小螺距高强度筋螺纹钢锚杆,锚杆间距1000mm、排距800mm,可满足顶板支护要求,帮部选用Ф20mm,长度为1800mm的小螺距高强度筋螺纹钢锚杆,锚杆间距900mm、排距800mm。

通过在掘进之前利用钻孔向煤体注入压力水,从而增加煤体水份,增强煤体粘结性,减少煤尘飞扬,并起到释放瓦斯的作用。

Abstract: The 23302 driving face of Yungaishan Coal Mine is located in the B1 seam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 of Shanxi Formation of Permian system. The working face is of single oblique shape and the roadway supporting design is ad opted. The top uses Ф20mm and 2200mm long small pitch high strength rebar steel bolt, bolt spacing 1000mm, row spacing 800mm, to meet the roof support requirements. The side uses Ф20mm, 1800mm long small pitch high strength rebar steel bolt, bolt spacing 900mm, row from 800mm. By drilling water into the coal body before drilling,pressure water is injected into the coal, which increases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coal body,strengthens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coal body, reduces the coal dust and plays the role of releasing the gas.
关键词:掘进工作面;支护设计;煤体注水;防尘
Key words: driving face;support design;coal injection;dust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TD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084-02
0 引言
矿井巷道开挖后应力重新分布。

如果不采取支护措施,造成围岩的位移和变形,使生产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要加强支护,不仅要实现保障措施的全面保障,保持巷道的安全。

有许多种用于煤矿井下巷道支护的技术,而我们通常使用的支护技术包括锚杆支护技术、砌碹护技术,棚式和应力控制技术的支护技术。

通过在掘进之前利用钻孔向煤体注入压力水,从而增加煤体水份,增强煤体粘结性,减少煤尘飞扬,并起到释放瓦斯的作用。

云盖山煤矿位于禹州市西南部35km处的磨街乡境内,矿井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及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盒子组和上统上石盒子组;矿井井田基本构造形态为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的单斜构造。

煤层倾角13-20°,走向NE35-42°;倾向SE55-48°;矿井目前通风、供电、运输、排水、提升、瓦斯抽采、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信联络、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紧急避险等系统完善,运行正常[1-2]。

1 掘进进工作面支护设计
23302掘进工作面的煤层位于二叠系山西组中下部的二1煤层,黑色,粉末状,局部夹碎块状,以亮煤为主,半亮型,下部为半暗型,煤质稍差,煤层均受挤压可见揉皱现象,煤层厚度0.2~9.7m,平均厚度5.0m。

根据22204运输顺槽掘进期间支护经验,23302轨道顺槽选取36U型钢半圆拱支护能满足支护要求。

巷道设计断面:Ⅰ-Ⅰ段采用36U型钢半圆拱支护,支护规格为:净宽5.6m,净高3.5m;Ⅱ-Ⅱ段采用36U型钢半圆拱支护或锚网支护,煤层厚度大于3.5m时,沿煤层底板掘进,采用36U型钢半圆拱支护,支护规格为:净宽4.4m,净高
3.2m;煤层厚度不大于3.5m时,沿煤层顶板掘进,采用锚网支护,断面为梯形,规格为:净宽
4.4m,中高2.8m[3-10]。

通过以上计算,顶部选用Ф20mm,长度为2200mm的小螺距高强度筋螺纹钢锚杆,锚杆间距1000mm、排距800mm,可满足顶板支护要求,帮部选用Ф20mm,长度为1800mm的小螺距高强度筋螺纹钢锚杆,锚杆间距900mm、排距800mm,可满足帮部支护要求。

2 掘进进工作面综合防尘
防尘系统水源来自地面消防水池,水量400m3。

巷道内每50m在防尘水管上安设一组支管和阀门,以便经常冲刷巷道,消除煤尘沉积。

2.1 煤层注水原理
在掘进之前利用钻孔向煤体注入压力水,压力不能低于2MPa,高压水沿着煤层的层理、节理或裂隙向四周扩散,渗入煤体空隙中,从而增加煤体水份,增强煤体粘结性,减少煤尘飞扬,并起到释放瓦斯的作用。

2.2 注水技术要求
沿煤层底板掘进时注水要求:1号孔沿巷道中心线距顶1300mm,水平夹角0°,上仰20°,打眼深度3200mm;2号孔距巷道中心线1000mm,距顶1500mm,水平夹角30°,上仰0°,打眼深度3500mm;沿煤层顶板掘进时注水要求:1号孔沿巷道中心线距顶1200mm,水平夹角0°,上仰15°,打眼深度3100mm;2号孔距顶1300mm,距巷道中心线1000mm,水平夹角30°,上仰0°,打眼深度3500mm。

注水时封孔器应全部塞入孔内,防止胀坏封孔器。

打孔时要注意钻孔质量,防止“扩孔”造成封孔不严。

注水时应时刻注意巷帮、顶及邻孔,发现煤墙潮湿、渗水或邻孔出水时应立即停止注水。

注水时应时刻注意巷帮、顶、邻孔及瓦斯涌出情况,发现煤墙及邻孔渗水或瓦斯涌出量增大时,应立即停止注水,待瓦斯涌出量稳定时再注水,直至注水工作完成。

注水时,班组长必须现场指挥工作,安监员、瓦检员对注水工作进行监督,注水时间根据现场注水效果情况而定,班组长对当班的注水工作及效果负责,并填写记录。

队干要不定时的进行抽查落实工作。

打设注水孔使用ZQSJ-90/2.5手持钻机、直径42mm 麻花钻杆,封孔器直径为38mm,钻头直径43mm。

3 结论
云盖山煤矿23302掘进工作面位于二叠系山西组中下部的二1煤层,工作面煤层总体呈单斜状,巷道支护设计,顶部选用Ф20mm,长度为2200mm的小螺距高强度筋螺纹钢锚杆,锚杆间距1000mm、排距800mm,可满足顶板支护要求,帮部选用Ф20mm,长度为1800mm的小螺距高强度筋螺纹钢锚杆,锚杆间距900mm、排距800mm。

通过在掘进之前利用钻孔向煤体注入压力水,从而增加煤体水份,增强煤体粘结性,减少煤尘飞扬,并起到释放瓦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防治水规定[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225-245.
[2]国家煤炭工业局.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225-245.
[3]杨滨滨,郭伟鹏.近松散含水层下煤层开采安全性分区[J].煤炭科学技术,2012,40(7):96-98.
[4]杨滨滨,隋旺华.近松散含水层下采煤安全性熵值模糊综合评判[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40(8):43-46.
[5]张羽.综采工作面大跨度开切眼支护研究及实践[J].江西煤炭科技,2014(02).
[6]郑文翔,孙明.工作面开切眼掘进过程中端头效应及稳定性分析[J].煤矿安全,2013(11).
[7]付文安.薄煤层掘全煤开切眼[J].煤炭科学技术,1984(04).
[8]郭晋生.大西煤业大断面开切眼支护技术[J].煤矿安全,2014(08).
[9]李亚军.综采工作面大跨度开切眼支护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09).
[10]李兴.工作面开切眼掘进过程中的端头效应及稳定性分析[J].山西煤炭,2013(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