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景观建筑最全分析共29页

合集下载

留园建筑特点分析

留园建筑特点分析

留园建筑特点分析留园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它独特的建筑特点使得留园成为了中国园林史上的经典之作。

下面将从建筑布局、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等方面对留园的建筑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留园的建筑布局非常精致。

留园以水为中心,围绕着水池布置建筑,形成了园林中的一道景观线。

建筑物的布局紧凑有序,错落有致。

留园中的建筑物包括主楼、别楼、亭台、廊道等,它们与水景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留园独特的景致。

而且,留园中的建筑物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形,融入了山石、花木等元素,使整个园林景观更加和谐统一其次,留园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

留园的建筑风格主要受到江南园林的影响,它融合了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留园的建筑多采用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如重檐歇山顶、飞檐斗拱、石雕窗棂等。

这些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同时也体现了江南地区的地域特色。

此外,留园的建筑物还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以及与周边建筑的融合。

它们虽然在造型上各具特色,但整体上却形成了和谐的景观效果。

最后,留园的建筑材料丰富多样。

留园的建筑材料主要采用木材、砖石和花岗岩等。

木材作为主要的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留园的建筑中,如梁柱、檐口等。

砖石则用于建筑的墙体和地面,它们经过精心雕琢,展现出了精美的纹饰和雕刻。

此外,留园中的建筑物还常常使用花岗岩作为地基,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些丰富多样的建筑材料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追求。

综上所述,留园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建筑布局、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等方面。

留园以水为中心,建筑布局精致有序;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江南园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建筑材料丰富多样,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追求。

这些特点使得留园成为了一处园林艺术的杰作,也为后世的园林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留园空间分析 ppt课件

留园空间分析 ppt课件
开朗,视觉,心理,都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于 景物,建筑的渗透让整个空间序列更连贯,起承
转和,更加流畅,自然。
一层次
层 框 二层次次

2020/11/29
34
漏 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漏 景 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漏
景可以用漏窗、漏墙、漏屏 风、疏林等手法
一层次
漏 景
二层次
2020/11/29
35
对景
26
2020/11/29
27
四.空间序列手法
2020/11/29
28






空间主体——高潮迭起,让人在期待和寻觅 中突然发现所寻找的东西,有豁然开朗的感 觉。
2020/11/29
分 区
29
2020/11/29
30
五.区域内手法的应用
2020/11/29
31
整体感受



展示区域为中部景区,为全园的精华所在,通过高
尔雅》:山渎无所通者曰溪,又注川曰溪。曲溪,
亦2即020/曲11/29水,此处为借用,沿用至今。
10
始建于明代。建筑临水,二层,单檐歇山造,楼 只有前半爿,下为过道,狭长,进深仅三米左右, 南北长十余米,约一百一十三平方米。
2020/11/29
11
2020/11/29
西 楼 位置在
五峰仙馆 之西,刘 氏时曾名 西爽,今 俗称西楼。 建筑为单 檐歇山造, 和曲溪楼 相通。
低,远近,虚实,收放营造恰到好处的空间体验。
2020/11/29
32
主从关系的展现,在不同视角也在转化。

从 面积不大的湖边,建筑通过高低,远近,朝向来

(完整版)留园详解

(完整版)留园详解

二、留园景观总体分析
园中有湖石峰十二,其中冠云峰最为突出。从布局上看,留园分为中区、东区、北区和西 区四个主要部分,而以中区和东区为全园的精华所在。
留园西区
环境僻静,山阜为全园最高处,阜上植以青枫、银杏。富有山林野趣。
留园中区
水面、假山为主,建筑环绕四周,西北受阳侧放置山石,南厅北山,隔水相望。
主从与重点
留园,属于大型私家园林,其中部面积并不显著大于其它部分,且主要厅 堂又不在其内,景观内容充实而极富变化,为全院的中心。
渗透与层次
透过若干层次看某一对象,可增强其深远感。即使隔着一重网格看,也比 直接看要显得深远些。
蜿蜒曲折
中国园林自古以来崇尚的是“自然美”,讲究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 开”的艺术境界,园林以曲为美。
空间主体-----高潮迭起, 使人在期待和寻觅中突然发现所追寻
的目标而觉豁然开朗,精神一振。
空间收尾——形断意连, 造成一种回味,景断而 意不尽。
空间延续——诱导 性、延续性的景物, 增加层次性和递变性的心 理运动,进行情绪的濡染
空间开始,收定心情, 人从原来的初始
心态进人设定的情景
入口部分封闭、狭长、曲折、视野极度收缩; 至绿荫处豁然开朗,达到高潮; 过曲谿楼,西楼时再度收束;至五峰仙馆前院又稍开朗; 穿越石林小院视野又一次被压缩; 至冠云峰前院则顿觉开朗,至此,可经院的西、北回到中央部分,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A.留园入口 N.留园西部 M.留园北部
B.门厅小院
C.门厅后通廊
D.古木交柯小院
F.窄巷
E.中部景区
G.五峰仙馆庭院
L.冠云峰前院
J.鸳鸯厅北
I.通往石林小院 H.东部小院
K.鸳鸯厅南

(完整版)中式园林--留园分析

(完整版)中式园林--留园分析
之言不虚。后又经数度整修,渐成现有面貌。
窗的应用
留园的花窗,据说墙上开的 花(漏)窗约三百,个个精 美绝伦,独步江南园林,许 多木窗也是精雕细刻,要么 不建,要么不惜成本,直至
达到完美效果。
从南部的入口进入中部之前 ,要经过一段光线昏暗、空 间狭小的曲折长廊、一路上 渐入眼帘的就是花式各样的 漏窗,感受到几个小院射来 的光线,然后打到“古木交 柯”,通过眼前的漏窗便能 隐约看到园中的山水精致。 此处的漏窗细数下来,有十 块,排列紧凑,却各不相同
其实,以留园土石大假山的走势以及用土用石的情况来判断,西部景区的大型土山与中部景 区池西、池北的大假山,应属于同一个完整体系的假山组合,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现存的西部假山呈南北走向,长约60米,东西约20 余米,其体量和高度均为留园之最。但从 土山东侧云墙根的叠石来看,其堆土痕迹极为明显,显然这是后来因屡易园主,经数度修葺 ,“因阜垒山,因洼疏池”,在用浚治中部水池时所挖的泥土,堆高和扩大了原有的土阜。 所以留园的西部与中部同属于原明代徐氏东园的旧规,只是西部土山因年代久远,数度增修 而殊失原态。同时从刘画中还可看出,“苏州留园,清嘉庆间刘氏重补者,以湖石接黄石”
山体是支撑园林空间的骨,被称为造园之骨, 古人有“据一园之胜者,莫如山”之说。水则 是园林之魂,山因水活,明代的邹迪光在《愚 公谷乘》一文中说“园林之胜,惟是山与水二 物”。
留园的前身为明太仆寺少卿徐 泰时的东园,当时徐泰时因遭 弹劾,罢官还乡,感慨于“人 生如驹过隙耳,吾何不乐哉” ,便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 在分得其父徐履祥花埠的别业 上,“一切不问户外,益治园
留园的空间布局
游览路线的规划
留园的空间布局
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 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 厅堂华丽,庭院精美,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北部环境僻静,山 溪曲流,树木葱茏,颇有山林野趣。

(完整版)中式园林--留园分析

(完整版)中式园林--留园分析
留园
汇报人:张志浩 汇报时间:未知
目 录
1 留园简介 2 留园的空间布局 3 留园的建筑 4 留园假山的成因与现状 5 窗的应用
留园简介
探访留园的前世今生
留园的由来
留园最早由明代太仆寺少卿徐泰建造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那是名为东园。后经几代主人改 建、增建,名称也从“东园”、“西园”、改为“寒碧庄”直至现在的“留园”。留园位于江南古 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留园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代表清代 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 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 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 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1961年,留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 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包括留园在内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濠濮亭
跨水而筑,按有明式砖栏,亭前水边置有一峰名“印月”, 峰石中的涡孔倒影池中印有的一轮明月,在此不管月半中秋, 有无明月当空,均能赏月,娱目谴兴。这种借景手法亦为他 园少见,别匠具心
曲溪楼
曲溪楼矮屋二重,长十余米,因只有半间,进深仅三米左右, 但入楼后并无穿行过道之感。楼内窗框门洞形成了一幅幅美 妙的框景。
留园的空间布局
游览路线的规划
留园的空间布局
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 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 厅堂华丽,庭院精美,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北部环境僻静,山 溪曲流,树木葱茏,颇有山林野趣。

留园建筑特点分析ppt课件

留园建筑特点分析ppt课件

号称“留园
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
“雨过天晴图”。
只见一面大理石立屏立于墙边,
石表面中
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
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
飞悬,上部流云婀娜,正中上
方,一轮白白的圆斑,就像一
轮太阳或者一轮明月,这是自
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这块直
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
南点苍山山中,厚度也仅有15
毫米,真奇怪这么大尺寸的一
PPT学习交流
15
• 曲溪楼
《尔雅》:“山渎无所 通者曰溪,又注川曰溪。” 曲溪,亦即曲水,此处为 借用。建筑临水,二层, 单檐歇山造,楼只有前半 爿,下为过道,狭长,进 深仅 三米 左右,南北长 十余米。其下刘氏曾名 “攸宁堂”,楼名曲溪, 曲溪之名沿用至今。
PPT学习交流
2
(2)立意
明徐泰时创建时,林园平淡疏朗,简洁而富有
山林之趣。至清代刘氏时,建筑虽增多,仍不失深 邃曲折幽静之趣,布局和现在大体相似,部分地方 还保留了明代园林的气息。到盛氏时,一经修建, 园显得富丽堂皇,昔时园中深邃的气氛则消失殆尽。
此园整体是一个圆形的布局, 圆圆的一块土地, 团 团的一汪水面。建筑物与地形融为一体, 活脱脱地显 示出一团和气之象, 如一幅苏州桃花坞年画, 所以 “留园”是滴溜溜地圆的意思。让观赏者进园之后 留连忘返, 多留一些时间。
块大理石是如何完好无损从相
距千里之外的云南运到这个江
南苏州的,真是一个谜。 PPT学习交流
8
• 济仙亭
此亭为廊亭,盛氏 时此亭无名,后因亭 北青枫树边有一石形 如济颠,而俗称济仙 亭。
PPT学习交流
9
• 明瑟楼
水经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此处环境雅洁清新,有

留园景观建筑最全分析

留园景观建筑最全分析

三 、 景 观 园 林 手 法 叠 山
---
山的四周与内部洞窟全 部用石构成,洞窟很多, 细而纤瘦,
------陈长虹
中国古典园林之留园
位于留园东园林泉耆硕之馆北面的冠云峰是留园的“三绝”之一,也是留园的 镇园之宝。它取《水经注》“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交霞翼 岭”之意而命名。这座秀美的石峰据传说是北宋末年为宋徽宗采办“花石纲” 时遗留在江南的一块名石,按照名石的评价标准,具备“瘦、皱、漏、透、清、 丑、顽、拙”之美,被誉为中国三大太湖石之一。
一 、 总 体 布 局
------陈长虹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之
二 、 交 通 流 线
留 园
主入口
------陈长虹
中国古典园林之留园
古木交柯 绿荫 敞厅 2、 入口——柳暗花明又一景 当年园主人和内眷可从内宅 入园,而一般游客不能穿越内 宅,故此另设园门于当街,从 两个跨院之间的备弄入园。备 弄的巷道长达五十多米,于高 墙之间,匠师们采取了收、放 、收的序列渐进变换的办法, 虚实交替、收放自如,形成巧 妙的空间序列; 收 走道 放 收 收束空间
涵碧山房
------陈长虹
一 、 总 体 布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在堆山叠石的基础上筑楼阁台塔作为构图中心或景观组织控制元素, 以至高优势形成全园或区域景观控制。园林中的景观布局及设计围绕构图中心展开,以 局 60o水平视角控制景观组织,将主要景点如主要建筑或组团以及构图的一些主要元素如岛 桥、堤岸、山石、水面、水口等组合在60o水平视角落的视野范围内,使人们置身楼台高 处,在自然的观景状态下获得丰富、完整的景观。
二 、 交 通 流 线
------陈长虹
中国古典园林之留园
留园之长廊是留园的交通流线 的主要指引。园内有直廊、回 廊、曲廊、爬山廊等700多米, 环园而建,将各个景点串联起 来。循廊前行,登高临水,穿 堂渡桥,可游遍全园。 长廊不仅可为游人遮阳避雨, 还有分隔空间的作用,以增加 景观层次。 自园门至中部的一段曲廊,长 50多米,由窄变宽,由暗转明, 处理极佳,不仅避免了在高墙 之间委曲穿行的局促感,还是 游人心情由敛至放,由惑转朗。

留园景观案例分析PPT课件

留园景观案例分析PPT课件

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探索
01
02
03
传统文化的弘扬
留园景观作为传统文化的 载体,展示了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魅力,为文化传 承提供了借鉴。
文化创新与发展
留园景观在传承传统文化 的基础上,融入了创新元 素,为文化创新与发展提 供了思路。
跨文化交流与传播
留园景观作为中国文化的 重要代表,促进了跨文化 交流与传播,提升了中华 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详细描述
留园的园林小品种类繁多,包括石雕、石刻、 木雕、砖雕等各种工艺品。这些小品设计精 巧、造型别致,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还是留园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它们散布 在园中的各个角落,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 也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深厚的文化底蕴
要点一
总结词
留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 涵和历史故事,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 大精深。
假山
留园内的假山堆叠自然,形态各 异,是构成山水景观的重要组成 部分。
水系
园内水系布局巧妙,溪流、池塘 、瀑布等元素相互交织,营造出 清新脱俗的意境。
建筑景观
古建筑
留园内的亭台楼阁、回廊水榭等建筑 ,造型别致,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 蕴。
建筑装饰
留园内的建筑装饰精美,细节处理到 位,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和谐共生
留园景观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理念,强调人类应尊重自然、 保护环境,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生态平衡
留园景观的生态平衡设计,为现 代人提供了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 范例,强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
性。
可持续发展
留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启 示人们应关注环境的长远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