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考试问答题

计算机网络考试问答题

计算机网络考试问答题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和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技术体系。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特点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不同范围的网络。

其特点包括覆盖范围不同、传输速度各异、连接设备数量多少不同等。

3. TCP/IP协议族包括哪些协议?TCP/IP协议族包括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ICMP协议等,其中IP协议主要负责数据包的传输,TCP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UDP协议用于不保证可靠性的数据传输,ICMP协议用于网络故障诊断。

4.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有哪些?OSI参考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其中物理层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数据链路层负责实现点对点数据传输,网络层负责路径选择和数据包转发,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会话层负责建立和维护会话,表示层负责数据格式转换,应用层提供网络服务接口。

5. 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等,每种拓扑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优缺点,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6. 什么是DNS?其作用是什么?DNS即域名系统,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实现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

其作用是方便用户访问互联网,实现便捷的域名访问。

7. HTTP和HTTPS区别是什么?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是明文传输的,不安全;HTTPS是HTTP协议的加密版本,使用SSL/TLS加密传输数据,更安全。

8. 什么是虚拟局域网(VLAN)?有何作用?虚拟局域网是在交换机上通过软件划分的逻辑局域网,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实现灵活的网络管理和安全隔离。

9. 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安全攻击方式有哪些?常见的安全攻击方式有病毒、木马、蠕虫、DoS攻击、SQL注入、钓鱼等,需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加强网络防护。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73题,每题1分,共73分)1.网络线缆中的UTP指的是什么()。

A、屏蔽双绞线B、光纤C、同轴电缆D、非屏蔽双绞线正确答案:D2.以下关于物理层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B、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C、数据传输单元是字节D、为通信的主机之间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正确答案:C3.下列交换技术中,节点不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是()。

A、虚电路交换技术B、报文交换技术C、数据报交换技术D、电路交换技术正确答案:D4.当路由器接收的IP报文的生存时间值等于1时,采取的策略是()A、丢掉该报文B、转发该报文C、将该报文分段D、其它三项答案均不对正确答案:A5.以下关于防火墙的设计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不单单要提供防火墙的功能,还要尽量使用较大的组件B、保持设计的简单性C、保留尽可能多的服务和守护进程,从而能提供更多的网络服务D、一套防火墙就可以保护全部的网络正确答案:B6.采用异步传输方式,设数据位为7位,1位校验位,1位停止位,则其通信效率为( )A、30%B、70%C、80%D、20%正确答案:B7.TCP协议与UDP协议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因特网中的协议。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用户应用层正确答案:C8.具有很强异种网互联能力的广域网络设备是 __ _____。

A、网关B、桥路器C、路由器D、网桥正确答案:C9.在物理层传输的是()A、比特流B、分组C、数据包D、报文正确答案:A10.IPv4和MAC地址分别有多少位二进制数组成()A、32,48B、48,128C、16,32D、32,28正确答案:A11.以下关于TCP协议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面向连接B、提供身份认证C、面向字节流D、支持全双工正确答案:B12.建立主题网站的顺序是()A、规划→实现→设计→发布管理B、设计→规划→实现→发布管理C、设计→实现→规划→发布管理D、规划→设计→实现→发布管理正确答案:D13.下列哪一些介质媒体传输技术是属于无线介质传输技术。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附答案)第一题: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在OSI参考模型中,传输层主要负责()。

A. 物理连接的建立和维护B. 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功能控制C.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顺序控制D. 数据的压缩和加密答案:C2. 在计算机网络中,网关的主要功能是()。

A. 连接不同网络的通信设备B. 提供主机和网络之间的通信接口C. 控制网络访问权限D. 进行数据的加密和解密答案:A3. 广域网(WAN)是指覆盖()范围的网络。

A. 个别城市B. 单一公司或组织C. 较大地理区域D. 局域网(LAN)的局部区域答案:C4. HTTP是一种()协议。

A. 传输层B. 应用层C. 网络层D. 链路层答案:B5. 下列哪种不属于无线网络通信方式?A. 蓝牙B. Wi-FiC. 以太网D. LTE答案:C6. 路由器属于()设备。

A. 传输层B. 网络层C. 数据链路层D. 物理层答案:B7. SMTP协议用于()。

A. 传输电子邮件B. 发布网页C. 远程登录D. 文件传输答案:A8. IPv6地址的长度为()位。

A. 32B. 48C. 64D. 128答案:D9. ARP协议用于()。

A. 域名解析B. IP地址分配C. MAC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D. 数据加密答案:C10. 在TCP/IP协议中,IP协议位于()协议之上。

A. ARPB. ICMPC. UDPD. TCP答案:B11. ICMP协议主要用于()。

A. 数据的可靠传输B. 路由选择C. 错误报告和管理消息D. 数据加密答案:C12.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用于()。

A. IP地址分配B. 域名解析C. 路由信息交换D. 安全认证答案:A13. FTP协议用于()。

A. 电子邮件传输B. 文件传输C. 远程登录D. 聊天交流答案:B14. 在计算机网络中,HTTP协议使用的是()端口。

A. 21B. 22C. 80D. 443答案:C15. 下列哪种协议不属于应用层协议?A. HTTPB. SMTPC. FTPD. ICMP答案:D16. 下列哪个不是URL的组成部分?A. 协议B. 域名C. 端口号D. IP地址答案:D17. 在TCP/IP协议中,UDP协议是一种()传输协议。

计算机网络问答题

计算机网络问答题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计算机网络是地理上分散的的多台自主计算机互连的集合,计算机互连必须遵循约定的通信(网络协议),由通信设备、通信链路及网络软件实现。

计算机网络可实现信息交互、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及在线处理等功能。

2、叙述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答: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

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气)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3、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系统包含哪些部件?答:服务器、工作站、通信设备、传输介质。

4、按地理覆盖范围,可将计算机网络分成几类?简述其特点。

答:局域网,这种网络的特点就是:连接范围窄、用户数少、配置容易、连接速率高。

城域网,一般采用简单、汇总的网络拓扑结构和高效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避免复杂的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以达到高传输率和低差错率。

城域网还允许灵活的网络结构和站点增减。

广域网,这种网络一般是要租用专线,通过IMP(接口信息处理)协议和线路连接起来,构成网状结构,解决循径问题。

这种城域网因为所连接的用户多,总出口带宽有限,所以用户的终端连接速率一般较低。

5、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哪几种?答: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叫做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

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大容量的外存、高速打印机等设备均可看作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也称为工作站。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等。

6、简述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几种有线传输介质。

答:双绞线、同轴电缆、光钎。

二、数据通信基础1、简要说明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答: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组成部分来看,一个完整的数据通信系统,一般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数据终端设备,通信控制器,通信信道,信号变换器。

(源—发送器—传输系统—接收器—目的站)2、什么是数据通信?答:数据通信是两个实体间数据的传输与交换。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一、选择题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A.网络接口层B.互连层C.传输层D.应用层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网络接口层B.互联层C.传输层D.应用层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B.主机、外设、软件C.硬件、程序、数据D.主机、程序、数据6、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二、填空题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Internet采用_______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________ 和________。

5、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

6、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一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加入____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7、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8、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七层。

9、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题目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题目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数据传输B. 资源共享C. 通信D. 数据处理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A. 总线型B. 环形C. 星形D. 随机型答案:D3. OSI模型共有几层?A. 7层B. 8层C. 9层D. 10层答案:A4. 在TCP/IP协议中,IP协议负责什么?A. 数据传输B. 数据路由C. 数据封装D. 数据解封答案:B5. 以下哪个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A. TCPC. FTPD. IP答案:A二、填空题1. 计算机网络按规模大小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局域网、广域网2. OSI模型中的数据传输方式为________。

答案:协议栈3. ________协议是互联网的基本协议。

答案:TCP/IP4. ________是一种广播网络,所有设备共享同一条通信线路。

答案:总线型拓扑5. ________协议负责网络层的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

答案:IP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TCP/IP协议分层模型的四层及其作用。

答案:TCP/IP协议分层模型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

(2)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如TCP、UDP等。

(3)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如IP协议。

(4)链路层:负责在物理媒介上发送和接收数据帧。

2. 请简要说明OSI模型的七层及其作用。

答案:OSI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物理层:负责在物理媒介上实现数据传输。

(2)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相邻节点之间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3)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4)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

(5)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6)表示层:负责数据的加密、解密、压缩和格式转换。

(7)应用层:负责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四、论述题1. 请论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其特点。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简答题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简答题
29、简述在何种情况下用路由器替代已有网桥。
参考答案:
答:路由器执行的功能与网桥类似,例如学习、过滤及转发。而不同的是,路由器具有内置的智能,以便研究网络交通及快速适应检测到的网络变化。
路由器工作于OSI模型网络7层协议的第3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能从包中解释更多的信息。更适用于LAN与WAN联接大型网络。
6、OSI标准的中英文全称是什么?
参考答案:
(每个1分,共2分)
A. OSI标准的英文全称是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B.OSI标准的中文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联标准
7、试比较网络互连设备网桥、路由器、网章协议变换器在对应协议层功能方面的主要区别。
参考答案:
(每个2分,共6分)
资源子网即是各种网络资源(主机上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等)的集合。
资源子网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各种共享的软、硬件资源。
28、简述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答: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网络协议。这些协议明确规定交换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
31、简述故障管理的作用是什么?包括哪几部分功能?
参考答案:
答:所谓故障就是出现大量或者严重错误需要修复的异常情况,例如由于线路损坏而无法通信的情况。这有别于偶然出现的随机错误。对故障的处理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重新配置,修复或替换失效的部分,使系统恢复正常状态。故障管理功能包括:
(1)故障警告功能。
c.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包括网络通信、资源管理、网络服务、网络管理和互动操作的能力。
d.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形成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试题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试题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试题一、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可分为、、和。

2、一个单位内部的所有计算机连接成的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属于局域网。

3、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资源的访问方式分为对等网和客户机/服务器网络。

4、通常我们可将网络传输介质分为无线和有线两大类。

5、TCP/IP的全称是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

6、集线器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分发。

7、网关的主要功能是协议转换和数据重新分组。

8、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所遵守的一种共同规则,称为协议。

9、顶级域名可分为组织模式和地域模式两种模式。

10、文件传输是通过FTP 协议实现的。

14、域名地址和IP地址之间的关系是一一对应。

15、IP地址由网络号和地址号两部分组成。

16、域名管理系统简称为DNS 。

17、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

18、中继器主要是用来完成信号的复制、调整和放大。

二、选择题1、下列网络的传输介质中,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B )。

A、微波B、光纤C、同轴电缆D、双绞线2、Internet是(C )。

A、网络软件B、局域网C、因特网D、电子邮件3、对学校各个办公室的电脑进行联网,这个网络属于()。

A、广域网B、局域网C、对等网D城域网4、互联网络的基本含义是(B )。

A、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联B、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互联C、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互联D、国内计算机与国际计算机互联5、HTTP是指( D )A、网站B、域名C、源程序D、超文本传输协议6、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A )。

A、资源共享B、具有记忆能力C、网络存储容量大D、处理速度快7、在Internet上,不同类型的网络、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之间能互相通信的基础是()。

A、HTTPB、FTPC、TCP/IPD、HTML8、从www.ahnu.edu.cn可以看出,它是中国的一个(C)网站。

A、军事部门B、政府部门C、教育部门D、服务机构9、Internet属于(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答:以单个主机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OSI/RM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络。

2、简述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

答:从定性的方式上,我们一般说,地理位置上局限在小范围(如1km左右)内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局域网,而距离范围能达到很大(如几十到几千公里)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广域网。

定量上定义:网络上任意两台主机通信,若发送方主机法接收方主机发送一个数据包,如果数据包还没发送完,但是数据包中最先发送出去的那部分数据已到达接收方,这就是局域网的距离状态,这样的网络就是局域网。

反之,如果发送方的数据包都已发送出去,但数据包的最先发送那部分仍在网络路上传输,尚未达到接收方主机,这就是广域网距离状态,这样的网络就是广域网。

3、指出OSI/RM体系结构的各层次名称。

答:4、简述网络体系结构的意义。

答:1)网络通信技术功能模块化;2)网络技术标准化;3)让网络技术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4)让网络技术清晰,保证设计和管理上相对的独立性和针对性。

5、简述OSI/RM和TCP/IP的异同。

答:不同点:1)OSI相对严谨,只允许相邻层之间的交互,不允许跨层交互。

而TCP/IP则允许跨层封装。

2)OSI更具理论性,层次清晰分明,适合理论研究。

TCP/IP在现实应用中发展而成,更具现实性,但是相对缺乏层次功能上的清晰性和严谨性。

3) OSI 过于理想化,未考虑对异构网络的互联。

TCP/IP 在实践中诞生,很早就考虑异构网互联问题。

4) OSI 是理论上的标准,TCP/IP 现在是事实上的标准。

相同点:1) 都体现对网络技术分层设计思想。

2) 两者包含类似的分层功能,甚至有的层次功能几乎重合。

第二章1、根据下列数字传输示意图确定其传输的比特率。

时钟频率50MHz时钟周期20ns数字信号曼彻斯特编码答:时钟周期20ns,曼彻斯特编码属于二元制编码,所以波特率大小等于比特率大小;且按照上图,一个码元占一个时钟周期,因此有,每20ns 发送一个码元,也就是每20ns发送一个比特,这样,比特率就是:1比特/20ns=50Mbps 。

2、确定下图描述的模拟传输的数据率。

模拟载波200MHz载波周期5ns数字信号幅移键控ASK1111答: 上图也是采用一元制模拟调制,每一个信号单位(也是码元)发送一个比特,而每一个信号单位占用模拟载波的4个时钟周期,每个时钟周期是5ns ,所以,每个信号单位占4×5ns=20ns 的时间宽度,即每20ns 发送一个信号单位,也就是每20ns 发送一个比特,于是,数据率就是:1比特/20ns=50Mbps 。

3、画出此比特串“10011101”的曼彻斯特编码。

答:1 0 0 1 1 1 0 14、举一个半双工通信的例子,并阐述半双工的原理。

答:对讲机。

可以双向通信,但是每一时刻只能有一方向另一方发信息,完了之后另一方才能向这一方发信息,即只能轮流向对方发信息。

5、叙述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的区别及其应用场合。

答:区别:同步传输通信双方一般一帧为单位,在发送帧的过程中没有其他辅助控制信息;异步传输一般将帧再分成以字节为单位,一个字节一个字节地发送,每个字节之间没有辅助控制信息位。

应用场合:同步传输适合于通信双方时钟频率极其接近的条件下,适合高速传输;异步传输适用于通信双方时钟频率有较大误差的情况下,传输速度一般要低于同步传输。

6、比较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复用的区别。

答:同步时分复用,在一个复用帧中对每一个时间片的利用是固定的,即每个时间片都是固定给某一用户使用的,不允许其他用户占用;而异步时分复用的复用帧的时间片利用不是固定的,只要当前这个时间片空闲,任何想要使用的用户就可以使用。

7、通过和其他传输媒体比较,说明光纤传输的优点。

答:1)光纤以光波作信号载体,相对于双绞线的电磁波信号,它的频率极高,因此几乎不受平时的电磁干扰。

所以,信号传输具有低得多的误码率,也就是有大得多的可靠性。

2)光波频率范围宽,复用程度相对电话线的模拟电磁波广得多,所以能达到极高的传输速度。

8、分别说出双绞线T568A和T568B的线序标准。

答:T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T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第三章1、举例说明共享式以太网、交换式以太网和全双工以太网的特点和区别。

答:共享式以太网,所有主机属于同一个冲突域,共享同一个网络链路带宽,发送信号会出现相互冲突,需要采用CSMA/CD技术。

主机间通信是半双工方式。

交换式以太网,每个交换机端口就是单独一个冲突域,连在不同端口上的主机独享该端口的带宽,发往不同的目的主机两路信号不会出现冲突,如果主机间全双工通信,则不需要用CSMA/CD,如果是半双工通信,还是需要CSMA/CD。

全双工以太网,就是完全以全双工通信的交换式以太网。

2、比较以太网和令牌环网的优劣,并指出令牌环网淘汰的原因。

答:1)在主机接入技术上,以太网属于随即接入,令牌环网属于受控接入。

带宽利用率,令牌环网要高于以太网。

2)在通信速率上,以太网只有10Mbps,而令牌环网能达到16Mbps。

3)在成本上,令牌环网要高于以太网。

4)在组网和管理的方便性上,(双绞线)以太网要远好于令牌环网。

令牌环网的淘汰,主要输在技术的易实现性、组网管理的简洁性上和组网成本上。

3、简述传统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最主要的技术差别。

答:传统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的主要技术差别在于物理层的功能特性,即信号的编码技术上。

4、指出下列两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模式。

(1)(2)(3)答:(1)对等模式。

(2)AP模式。

(3)桥接模式。

5、指出以太网限制最小帧长的原因。

答:因为以太网争用期是51.2μs,而以太网带宽是10Mbps,所以,如果是成功发送的数据帧,至少发送:10Mbps×51.2μs=512字节=64KB。

在争用期内因信号冲突而发送了一部分的帧数据都是属于残帧,都小于64KB,都将被丢弃,所以规定,正常帧必须大于等于64KB。

6、根据下图描述PC3给PC5发送MAC帧的过程。

答:1)PC3生成数据帧,源MAC地址是00-50-D1-34-7D-90,目的MAC地址是00-2A-38-61-86-A0。

即第四项2)PC3将该数据帧发往交换机的端口3,交换机查看该帧的目的MAC地址,并在MAC 地址表中找与之对应的项,显然是第4项,对应端口号是2。

3)交换机将该帧从端口2转发出去,即发送到PC5。

4)PC收到该数据帧,即完成此次帧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7、根据上面问答题6的图示,描述交换机学习到图中的MAC地址表的过程。

答:1)初始,交换机的MAC地址表是空的。

2)PC4最先发送数据帧(目的地不限),交换机收到PC4的MAC帧,检查源MAC地址00-11-A0-BC-73-18,发现该地址未存于MAC地址表中,于是,将其加入,又因为该数据帧是在交换机的端口9收到的,所以,该MAC地址对应端口9。

这样,就学习到了PC4的MAC 地址,也就是第一个MAC地址。

3)然后,PC2也发送数据帧(目的地不限),类似2)的情况,交换机也会学习到PC2的MAC地址,并将它填入MAC地址表,也就是上述MAC地址表中的第二行。

4)以此类推,接着是连端口6的PC1发送数据帧,再接着是连端口2的PC5发送数据帧,最后是连端口3的PC3发送数据帧。

交换机将依次完成对这些PC机的MAC地址的学习,并将他们填入MAC地址表,即得到上述习题6中的图示情况。

8、要发送数据串:1001011,现采用CRC检错技术对它实行差错控制,采用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试确定添加冗余码后实际传输的数据。

答:生成多项式是P(X)=X4+X+1,所以,生成校验码的除数就是:10011,用它除数据串1001011,过程如下:1001110011所以,校验码就是1001,将校验码添加到要发送的数据1001011后面,即得到10010111001。

第四章1、阐述广域网PVC和SVC的异同。

答:1)PVC和SVC是采用虚电路服务的广域网所采用的两种虚电路的不同形式。

2)PVC是永久虚电路,即在两端DCE通信之前就已建立,且一直维持,即使没有数据通信也是一样。

而SVC是交换式虚电路,当一端的DCE准备发送数据至另一端DCE事才临时建立虚电路,通信完成后,再释放该虚电路。

2、叙述广域网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的异同。

答:1)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是广域网内部数据转发的两种方式。

2)如果采用虚电路服务,那么在一次通信交互中,每个数据包(分组)的在广域网内经过的线路是固定不变的。

而采用数据报服务,那么在一次通信交互中,各数据包在广域网内部所走的线路不是固定的,比如:有可能第一个数据包是走A→C→D→E→B这样一条路径(这里A和B分别是起点和终点,而C、D和E是广域网内的某3个交换节点),而第二个数据包可能会走A→F→G→E→B这样一条路径。

3、指出ARPANET的网络拓扑结构相对于局域网的星型、树型和环型结构有什么优点。

答:ARPANET的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状拓扑结构,具有链路冗余的特点,即,一条链路突然故障不通,不会导致两个终端主机不能通信的后果,因为有备份路径可走。

相比较,星型、树型和环型拓扑结构就不具备这种优点。

4、看下图回答问题:本地102?102?如图,是一个帧中继网示意图,图中有两条永久虚电路:一条从主机A到主机C(也可以反过来说),另一条从主机A到主机E。

其中,主机A到主机C的永久虚电路在主机A 端的DLCI值是102,则1)主机A到主机C的永久虚电路在主机C端的DLCI值是否也是102?为什么?2)主机A到主机E的永久虚电路在主机E端的DLCI值能否取102?为什么?3)主机A到主机E的永久虚电路在主机A端的DLCI值能否取102?为什么?答:1)不一定,因为DLCI值只具有本地意义,这里的本地是指某一个DCE/DTE端。

2)可以,因为主机A到主机E的永久虚电路在主机E端的DLCI值不会跟主机A端的102冲突,因为DLCI值只具有本地意义。

3)不能,因为在主机A端的已经有102这个本地DLCI(用于标识主机A到主机C的PVC)。

5、为下列ARPANET的剩余3个IMP填入路由表内容:E6、简述点对点广域网在拓扑结构上的特殊性。

答:点对点广域网其实只是一条链路,在拓扑结构上其实就是一条线段。

第五章1、比较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主要功能和区别。

答:1)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都具备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功能,都能识别处理MAC帧。

2)三层交换机还能识别网络层数据包(如IP数据包),能实现跨IP网段通信,而二层交换机没这个功能。

2、比较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主要功能和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