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
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读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①B.②C.③D.④2.下图为三圈环流的局部图,图中甲、乙两风带分别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B.甲—③,乙—④C.甲—②,乙—④D.甲—①,乙—③答案:1.B 2.B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位置和风向判断,①②③④四个近地面风带分别是东北信风带、北半球西风带、东南信风带、南半球西风带。
第2题,由气流运动方向锋面雨以及图中标注的“南”“北”可知,甲、乙两风带位于南半球,分别是东南信风带和西风带。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压带B.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D.副极地低压带4.下列关于图中M、N两气压带所反映的节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M表示春分日B.N表示夏至日C.M表示夏至日D.N表示冬至日答案:3.B 4.D解析:第3题,先根据纬度判断M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再根据盛行风的偏转方向判断M气压带位于北半球。
第4题,图中M、N气压带均反映了北半球冬至日的气压带分布情况。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关于图甲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6.下列关于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答案:5.D 6.B解析:第5题,读图甲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30°N~40°N受西风带影响,风向为西南风。
第6题,从图甲可知,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为1月份;图乙30°N~40°N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为北半球夏季,为7月份。
高中地理总复习 中图版 课时跟踪训练9 气压带和风带 含答案

课时跟踪训练9气压带和风带(2021·浙江高三二模)热带辐合带(赤道低气压带)按其气流辐合的特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南北信风直接交汇形成的辐合带;另一种是在夏季,由越过赤道形成的季风与信风交汇形成的辐合带。
下图为全球热带辐合带南北移动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热带辐合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东太平洋、大西洋与西非的移动幅度较其他地区大B.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C.信风辐合带是热力因素导致的,而季风与信风辐合带是动力因素导致的D.虚线范围内辐合带移动幅度大与季风有关2.符合图中甲地1月辐合带形成原理的是()2.C1题,虚线范围主要为印度洋海区,7月辐合带是由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的西南风与东,1月辐合带由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的西北风与东南信风辐合形成,故辐合带移动幅度大与季风有关,D项正确。
第2题,图中甲地1月辐合带主要是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偏转成西北风,再与东南信风辐合而形成。
(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三模)热带云雾林是指热带潮湿地区被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的森林,是热带森林植被的一种特殊类型,一般分布在热带狭窄的海拔较高的小范围内,是世界上“研究最少的森林”。
哥斯达黎加的热带云雾林分布于该国中部山地,许多植物利用树叶吸收雾水以此获取水分。
近年来,哥斯达黎加热带云雾林的云雾层上升,使得依靠云雾汲取水分生存的树木变得岌岌可危。
下图示意哥斯达黎加热带云雾林分布。
据此完成3~5题。
3.哥斯达黎加热带云雾林的“云雾”来源于()A.东北信风挟带的加勒比海水汽B.西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C.西北季风带来的尼加拉瓜湖水汽D.盛行西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4.热带云雾林成为世界上“研究最少的森林”主要是因为()①人体舒适度差②植被破坏严重③分布范围较小④大气含氧量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哥斯达黎加热带云雾林生存面临巨大威胁的原因可能是()A.乱砍滥伐B.病虫危害D.全球气候变暖4.C5.D3题,哥斯达黎加地处北半球低纬地区,主要是东北信风从加勒比海带来的水汽受山地阻挡, ,故选A项。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作业

其次节气压带和风带课后篇稳固提升必备学问根底练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共有3个气压带和4个盛行风带B. b风带盛行西南风C.①②气压带影响下多雨,③④气压带影响下少雨D. a为东北信风带,c为西风带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形成缘由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①气压带是高空气流积累下沉形成的B. a风带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C.③气压带是冷、暖气流交汇,暖气流上升形成的1题,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其中①是赤道低压带,②是副热带高压带,③是副极地低压带,④是极地高压带;a是东北信风带,b是西风带,c是极地东风带。
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南风。
第2题,①气压带是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的;a风带的风在近地面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②气压带是高空气流积累下沉形成的,是动力缘由形成的。
2.C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A.赤道低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D.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4.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A.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5月份B.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C.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D.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0月份3题,依据纬度位置和盛行风向可知,风从M气压带向两侧吹,且风向向右偏,那么可以推断M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D项正确。
第4题,读图可知,M气压带向南移动,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间可能为1月份。
N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其向北移动,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间可能为7月份,C项正确。
4.C读世界局部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第5~7题。
5.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亚洲低压是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7.此时,我国东部大局部地区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西南风D.西北风①(亚洲低压)掌握,应为北半球的夏季。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练习含答案

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2024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调研)下图为沿20°E经线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大气环流形势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若下图中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地高低空等压面及空气运动特征的是()2.在c风带的影响下,当地旗帜飘向()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2024江苏淮安涟水一中月考)下面为某同学绘制的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绘制完全正确的只有一幅图,它是()A.①B.②C.③D.④4.上题完全正确的图中的气压带为()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5.该图代表的半球和季节正确的是()A.北半球、夏季B.北半球、冬季C.南半球、夏季D.南半球、冬季6.图中②⑥代表的气压带、风带分别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东风带题组二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7.有关a气压带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高纬流向低纬,大气冷干B.由低纬流向高纬,气流暖湿C.气流受热膨胀上升D.高空大气堆积下沉8.此时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寒冷干燥D.温和多雨下图为地球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9.下列关于图中M、N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M气压带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B.N气压带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C.M气压带控制地区多阴雨天气D.N气压带控制地区天气炎热干燥10.下列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P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B.受Q影响,欧洲西部全年高温多雨C.地中海气候区受M和Q交替控制D.热带沙漠气候区受N和P交替控制题组三季风与季风气候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面三题。
(高中精品)气压带和风带 训练题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气压带风带习题1一、单选题1.读近地面部分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图中气压带代表()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答案】D【详解】图中显示,该气压带两侧风带风向表示气流由中间向两侧辐散,因此应为高气压带,排除AB;读图可知,该气压带北侧为东南风,南侧为西北风,两侧风向明显不同,与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两侧风向特征相符,而极地高气压带四周为同一风向,与图示气压带特征不同,因此排除C,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下图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能正确表示③风带的风向是()A.B.C.D.3.关于气压带、风带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炎热干燥B.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高温多雨C.终年受③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温和湿润D.受②和④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答案】2.A3.C【分析】2.图中显示,③风带为北半球中纬度的盛行西风带,其南侧和北侧分别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南指向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向右偏转,从而形成西南风。
选项A、B、C、D中的箭头分别表示西南风、东北风、正西风、正东风,因此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
3.图中显示,③位于赤道附近,受热多,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高温多雨,A错误;③位于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控制地区炎热干燥,B错误;③是西风带,终年受其影响的大陆西岸,风从海洋吹来,往往形成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C正确;根据位置判断,③和③分别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前者盛行下沉气流,后者往往由大陆吹向海洋,因此受两者控制的地区形成全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D错误。
故选C。
【点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赤道附近、30°附近、60°附近、90°附近分别分布着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低纬度信风带、中纬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相应风带风向关于赤道对称,如南、北半球低纬信风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南、北半球的中纬度西风带的风向分别为西北风和西南风,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频考点精练6 气压带和风带-备战2021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优质模拟试题精练(解析版)

备战2021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优质模拟试题精练高频考点精练6 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风带(2020·洛阳模拟)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甲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北移,夏季北移B.气温低,气流下沉C.控制地区昼夜温差小D.控制地区降水稀少2.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乙风带与甲气压带交替控制B.全年受乙风带影响,降水稀少C.终年温和多雨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答案】1.D 2.C【解析】第1题,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气温高,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
第2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a地地处欧洲西部,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全年温和多雨。
(2019·银川统练)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和气压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A.海陆轮廓及洋流性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D.地势起伏状况4.该季节()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D.丁地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答案】3.C 4.D【解析】第3题,图中甲地的盛行风是西北季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在北半球冬季时南移越过赤道后偏转形成的,C对;海陆轮廓及洋流性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势起伏状况对此处西北季风的形成影响不大,A、B、D错。
第4题,该季节为南半球夏季,甲地盛行西北季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A错;乙地盛行东南信风,炎热干燥,B错;丙地此时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C错;丁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此时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D对。
(2020·临沂高三月考)下图示意“某日某半球局部地区大气环流图”。
据此完成5~7题。
5.图示该日处于北半球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图中丁、乙两处风带的风向依次是()①西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④东南风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7.图示季节()A.旧金山受戊控制,森林火灾频发B.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气C.新西兰受丁影响,气候温和湿润D.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答案】5.D 6.A 7.C【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可知,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可判断该图为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往南移动,可判断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
高中地理寒假作业4气压带和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含解析

气压带和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读下图“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原因是A.季风环流B.盛行西风C.赤道低压D.东北信风2.当沙尘扩散如①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A.1月B.4月C.7月D.10月3.如果风带处在②位置A.美国东南部降水量增加B.地中海沿岸温和湿润C.亚马孙河的含沙量增大D.非洲西海岸草木葱绿【答案】1.D2.C3.B【解析】1.非洲西部没有季风,故A错误.盛行西风主要影响中纬度地区,而沙尘扩散区域主要在低纬度地区,故B错误.赤道低压控制下,空气做上升运动,不是水平运动,故C错误.从沙尘扩散的方向看,自北非撒哈拉沙漠向美洲扩散,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方向基本一致,故D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2.据图可知,沙尘扩散路径①比路径②靠北,因为气压带风带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所以可以得知,当沙尘扩散如①所示时,最可能是东北信风带北移,对应的时间是北半球的夏季,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如果风带处在②位置,表明东北信风带南移,对应的时间为北半球的冬季。
冬季美国东南部的降水量减少,故A错误。
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故B正确。
亚马孙河的含沙量增大是破坏植被的结果,与季节无关,故C错误.非洲西海岸的草原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此时北半球的草木枯萎,南半球的草木葱绿,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地气温最有可能是A.12 ℃B.16 ℃C.22 ℃D.28 ℃2.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D.洋流3.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A.东南信风B.东南季风C.盛行西风D.副热带高压下图为某地理事物的发生频率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M群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边界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边界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边界D.南极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边界5.该地理事物最可能是A.降水B.雷暴C.地震D.大风6.每年6月,N地农民焚烧芭蕉时,烟尘最大概率飘向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下图为我国某地风向方位角(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月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 2.2 气压带和风带训练题(四)

高中地理必修一2.2 气压带和风带训练题(四)1.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中,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在()A、赤道附近B、极地附近C、南北纬60°附近D、南北纬30°附近2. 下列图中,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A B C D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3—5题。
3.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5.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下图是沿30°N的气压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示季节,①地南部盛行()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7.图示②地附近有一气压系统为()A.亚洲高压 B.夏威夷高压C.亚速尔高压 D.阿留申高压8.图示季节说法正确的是()A.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方向自东向西 B.南极考察的最好时期C.我国东南沿海台风的频发时期 D.圣地亚哥正值高温多雨时期下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
读图回答9-10题。
9. 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A.③气流比较湿润B.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10.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11.下图是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气压带的名称: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风带的风向: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关于地球上各气压带、风带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高气压带均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形成
C.信风带气流沿途不断增温有利于成云致雨
D.中纬西风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容易成云致雨
() ()
(
)
;..
.
二、综合题 1.读北半球 1 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填出图中 A、B 气压中心的名称: A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一、单项选择
1.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台风的影响
B .反气旋的影响
C.海陆热力差异
D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节移动是由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造成的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就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
D.风带位置季节移动必然导致风向季节变化
( 2)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 _____状分布,因为北半球 ______面积大,海陆分布
____。
2.表现
气压带
太平洋
亚欧大陆
一月
七月
;..
.
三、季风环流 ( 1)季风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了季风的形成。
,B
。
( 2) A 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 C点盛行
风, D 点盛行
我国的天气以
为主要特征。
( 4)D 地 7 月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
外,还有
。 风,
,
2.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 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月。图中 A 处是
.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 ( 1)形成因素: _______ 和 _______(动力因素或者热力因素) ( 2)请用图示意三圈环流,并注出七压六风的名称,并画出风向。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原因:
②规律: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特点:
( 1)南半球基本上呈 _____状分布,因为南半球 ______面积占优势。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
季节
东亚季风
冬季
夏季
风向 ___________风 ___________风
源地 蒙古、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利亚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季风 冬季
夏季
___________风 ___________风
蒙古、西伯利亚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_______________
性质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是
。
(2) 图中 B 处盛行
季风, C处盛行
(3) 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
原因是
(4) 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是原因
( 高、低 ) 气压,名称
季风。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