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气压带和风带基础练习题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气压带和风带(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气压带和风带(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气压带和风带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3个气压带和4个盛行风带B. b风带盛行西南风C. ①②气压带影响下多雨,③④气压带影响下少雨D. a为东北信风带,c为西风带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气压带是高空气流堆积下沉形成的B. a风带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C. ③气压带是冷、暖气流交汇,暖气流上升形成的D. ②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1题,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其中①是赤道低压带,②是副热带高压带,③是副极地低压带,④是极地高压带;a是东北信风带,b是西风带,c是极地东风带。

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南风。

第2题,①气压带是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的;a风带的风在近地面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②气压带是高空气流堆积下沉形成的,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2.C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A.赤道低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D.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4.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A.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5月份B.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C.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D.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0月份3题,根据纬度位置和盛行风向可知,风从M气压带向两侧吹,且风向向右偏,则可以推断M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D项正确。

第4题,读图可知,M气压带向南移动,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间可能为1月份。

N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其向北移动,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间可能为7月份,C项正确。

4.C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第5~7题。

5.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亚洲低压是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7.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①(亚洲低压)控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

气压带和风带训练题(带解析)

气压带和风带训练题(带解析)

气压带和风带训练题(带解析)一、选择题(2019·安徽六校模拟)下图是某季节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图。

据此回答1~2题。

1.冬季最容易被陆地冷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⑤B.⑥C.⑦ D.⑧2.与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半岛一带夏季风关系最密切的风带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1.D 2.B 第1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北半球冬季陆地上形成冷高压,一般形成在50°N~60°N的大陆内部,而该纬度地区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所以冬季最容易被陆地冷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图中的⑧。

第2题,我国西南地区和印度半岛的西南季风(夏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形成的,故选B。

(2018·江苏高考)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4.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月~5月 B.5月~9月C.9月~12月 D.11月~次年3月解析:3.C 4.B 第3题,斯里兰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多,雨季长,气温无明显季节变化;印度河上游谷地、帕米尔高原都属于高寒气候,不可能“草木常茂”;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冬夏差异大,不可能“田种随人,无有时节”。

故选C。

第4题,古代行船主要靠风力。

根据图中的路线,从耶婆提国返回中国所经海域5月~9月盛行偏南风,顺风利于行船。

故选B。

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日可能为夏至日,乙日可能为冬至日B.O、N两地气候类型相同C.地球自转是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D.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②地6.气候资料图中,与M地气候类型最接近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5.A 6.D 第5题,甲日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可能为夏至日,乙日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可能为冬至日,故A正确;O地位于40°N~60°N之间,N地位于30°N~50°N 之间,两地气候类型无法确定,B错误;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是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故C错误;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①地,故D错误。

第二节 气压带与风带课后练习(附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

第二节   气压带与风带课后练习(附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

第二节气压带与风带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将自己的答案填写在表格当中)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据此回答1~3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2.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3.若该图为东亚冬季风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地中,乙是陆地B.甲、乙、丙三地中,甲地气温高C.丙气流的性质是温暖湿润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该环流的成因读图,回答4~5题。

4.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图中气压最高和气温最低的点分别是A.b dB.a bC.b cD.a d5.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且b地多锋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点常年盛行西北风B.冬季盛行西南风C.若O点在大陆西岸,则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若该地位于大陆东岸,则该地最有可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图为副热带高压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6~7题。

甲乙6.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P点此时受西北风的影响B.甲图表示春季或秋季C.乙图表示7月份D.P地的气候类型在我国分布广泛7.图甲中P点的主要农产品是A.水稻B.苹果C.柑橘D.咖啡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月气压与风向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风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A.1月、西北风B.7月、西北风 C.1月、东南风D.7月、东南风9.M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受地形的影响D.受沿海洋流的影响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气压带和风带高频考点:7个气压带6个风带名称、位置及移动规律、海陆气压中心分布、季风环流一、单选题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口(英国东南距海岸20公里之外)某风电场内单个风电机组示意图,该风电场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海上风电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风电场风电机的扇叶朝向为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2.该风电场建立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英国年降水量减少B.影响空中飞机飞行C.陆地风向发生改变D.危及低空飞行鸟类读某地气候统计图及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3.为该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气压带或风带是A.①B.②C.③D.④4.与该气候类型成因类似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③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④地转偏向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下列能正确表示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A.B.C.D.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

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7.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A.①③④B.①③⑤C.①⑤⑥D.④⑤⑥8.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A.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C.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D.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9.能够正确表示气流②运动模式的是A.B.C.D.下图为局部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就北半球来说,该图反映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控制地区多出现高温多雨的天气B.乙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C.丙控制地带气候多湿润特征D.甲是副热带高压高带,乙是赤道低压带下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图中城市可能是()A.南半球低纬度B.南半球中纬度C.北半球低纬度D.北半球中纬度13.常年受该风带控制的地区()A.常绿硬叶林广布B.形成温带季风气候C.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D.以发展乳畜业为主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6讲 气压带和风带(讲练含详解)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6讲  气压带和风带(讲练含详解)

第6讲气压带和风带夯实基础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成因:高低纬度间因获得的不同,产生。

【答案】太阳辐射热量差异2.分布(1)低纬环流:在赤道附近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A ,并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C 。

A与C之间的近地面形成B 。

(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C向高纬度流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称为D盛行;它与G 向低纬流动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即F极地东风带气流相遇之后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了E 。

(3)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________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______分布。

(4)同一半球,信风带与______带风向相反,与__________带风向相同。

【答案】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西南风西风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风副极地低气压带赤道相间西风极地东风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移动约5°。

【提示注意】(1)图解低纬环流形成的方块图(以北半球为例)(2)图解全球气压带、风带剖面图其中,上方代表高空,下方代表地球表面,左侧为南,右侧为北。

(3)风带风向的确定方法:首先由高气压带向低气压带作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按照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所得的风向即为风带的风向。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由于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

【答案】海陆热力性质2.表现3.季风的形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注意提示】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风向及分布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

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欧洲大西洋地中海加利福尼亚好望角地区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形、洋流等。

22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带答案

22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带答案

2.2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带答案)1. 什么是气压带?气压带是指地球上不同纬度上的大气压力分布区域。

它们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

2. 列举主要的气压带及其特点。

•低压带:位于赤道附近的副热带地区,特点是气压较低,空气上升,形成热带风暴和雨林气候。

•高压带:位于赤道以北和南的中纬度地区,特点是气压较高,空气下沉,形成草原和沙漠气候。

•极地低压带:位于北极和南极地区,特点是气压较低,冷空气下沉,形成冰原和寒带气候。

3. 什么是风带?风带是指地球上的大气环流区域,是由于气压差引起的空气运动形成的。

4. 列举主要的风带及其特点。

•赤道地区的副热带风带:由于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强烈,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带,形成从东向西的东北贸易风和西北贸易风。

•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位于赤道以北和南的中纬度地区,空气向极地低压带流动,形成从西向东的西风。

•极地地区的极地风带:位于北极和南极地区,空气向赤道高压带流动,形成从东向西的极地风。

5. 解释副热带风带的形成原因。

副热带风带的形成是由于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强烈,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带。

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空气在赤道上升后,向北和南流动。

在北半球,由于科里奥利力的影响,空气向东流动,形成东北贸易风;在南半球,空气向西流动,形成西北贸易风。

6. 解释西风带的形成原因。

西风带的形成是由于中纬度地区的高压带和赤道低压带之间的气压差引起的。

赤道低压带的空气上升后,向北和南流动,而中纬度地区的高压带的空气下沉,形成气压差。

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空气在中纬度地区向东流动,形成西风。

7. 解释极地风带的形成原因。

极地风带的形成是由于北极和南极地区的高压带和中纬度地区的低压带之间的气压差引起的。

中纬度地区的低压带的空气上升后,向北和南流动,而极地地区的高压带的冷空气下沉,形成气压差。

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空气在极地地区向东流动,形成极地风。

8. 解释气压带和风带之间的关系。

气压带和风带是紧密相关的,气压带的形成决定了大气的垂直运动方向,而垂直运动又会导致水平的风流形成。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气压带与风带(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气压带与风带(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气压带与风带基础落实练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上述“某月”是( )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2. 该月份( )A. 甲地盛行东北风B. 甲地盛行西南风C. 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D. 乙地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答案】1. C 2. C【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根据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判读季节。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各气压带、风带明显向北移动,说明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为7月份,故C项正确。

【2题详解】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为7月份,甲地位于南半球,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此时盛行东南风,乙地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干燥,所以C正确。

【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等因素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可能出现不同风向的盛行风(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甲、乙两地全年高温,其主导因素是()A. 纬度B. 海陆C. 地形D. 洋流4. 甲乙两地降水差异表现为()①1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②7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③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④7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3. A 4. C【解析】图示是非洲几内亚湾沿岸,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

甲、乙两地全年高温,其主导因素是纬度。

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甲地吹东北风,乙地吹西北风,甲地降水少于乙地。

【3题详解】图示是非洲几内亚湾沿岸,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

甲、乙两地全年高温,其主导因素是纬度,A对。

海陆、地形、洋流不是位于热带,全年高温的主要原因,B、C、D错。

【4题详解】甲、乙两地降水差异表现,1月份甲地吹东北风,乙地吹西北风,甲地降水少于乙地,①错,③对。

7月份甲地吹西南风,乙地吹东南风,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②对,④错。

气压带与风带测试题及答案

气压带与风带测试题及答案

气压带与风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2020·枣庄模拟)在赤道附近地区,同地面接触的低空空气,因温度增高而强烈上升,气压下降,这里垂直上升的气流显著,风力微弱,所以叫赤道无风带。

结合南美洲东北部简图,完成1~2题。

1.关于赤道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置会有一定幅度的移动B.非洲分布最广C.天气状况单一D.气温年较差大2.此时,图中K地盛行()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解析:1.A 2.A第1题,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也会随之移动,故赤道无风带的位置会有一定幅度的移动,A项正确;赤道无风带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南美赤道地区分布最广且最典型,故B项错误;受赤道无风带影响的地区,空气对流显著,天气特征多变,故C项错误;位于热带地区,故气温年较差较小,D项错误。

第2题,根据等压线大小可知,风从高压流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K地盛行东南风,故A项正确。

(2019·天津高考)读图1和图2,回答3~4题。

图2不同日期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3.在形成图1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 A.甲B.乙C.丙D.丁4.图2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3.C 4.B第3题,根据图1可知,该日全国降水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图2中丙显示,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受低压控制,且其槽线位置与降水量分布基本一致,C对。

图2中甲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有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A错。

图2中乙显示长江流域被高压控制,天气晴朗,B错。

图2中丁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D错。

第4题,冬季时,我国主要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图2中乙显示我国西北方向存在一个强高压,且其影响几乎覆盖全国,B对。

甲、丙、丁三图整体上气压值较低,且有许多低压中心存在,不可能出现在冬季,A、C、D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计算1.圣诞节(12 月25 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 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

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

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 小时。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2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较为合适。

A.23 日15:00 时B.23 日18:00 时C.24 日7:00 时D.24 日10:00 时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 月30 日12 时时,北京应为………………………( A.4 月30 日1 时B.5 月1 日1 时C.4 月29 日1 时D.5 月1 日9 时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1.氢气球在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便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A.高空有强烈的太阳辐射B.高空空气稀薄,气压低,气球因膨胀破裂C.升空后由于气温上升导致膨胀破裂D.上升后由于气温下降,低温使气球爆炸2.有关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高气压带均是由于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C.赤道低气压带北邻东南信风D.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3.地球上的风带、气压带与降水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信风一定是干燥的风B.西风一定是湿润的风C.副热带高压带地区降水不一定很少D.西风和信风之间的地区降水一定很多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示意图”(图2-2-1,完成3—4题。

图2-2-14.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A.甲位于30°NB.乙位于30°NC.甲位于90°ND.无法确定5.有关①②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冷性气流B.②是暖性气流C.①是西风带D.②是西南风6.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图2-2-3,完成下列问题。

图2-2-3(1在图中注出各风带的风向箭头,并把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填在下面: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2从大气运动与降水的关系来看,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由此判断上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有规律移动,在气压带和风带的过渡地带,可以形成特殊的气候类型,如C和D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7.当亚洲大陆气压为992百帕、北太平洋中心气压为1 036百帕时,正确的叙述为(A.我国东部进入多雨季节B.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C.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D.长江进入枯水期8.图2-2-5是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2-2-5(1图中气压带的名称: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风带的风向: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图2-2-5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温暖湿润的风B.②为寒冷干燥的风C.受气压带A控制的地方多阴雨天气D.气压带B是由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9.读图2-2-9,完成下列问题。

图2-2-9(1A为__________________月图,B为__________月图,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图中高气压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带,如无海陆热力差异,在其纬度上分布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高压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风,它使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形成__________________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为________________季风,它使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

(5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季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低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高压带均盛行下沉气流,赤道低压带与极地高压带的形成原因是热力原因,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形成原因为动力原因。

答案:A3.信风是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的风,空气中所含水汽不易凝结,但当在大陆东岸,尤其是受地形抬升时,一般也会形成丰沛的降水。

西风是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一般情况水汽容易凝结,但在大陆东岸为离岸风,也难以形成降水。

所以A、B、D项均是错误的。

副热带高压带的大陆东岸,由于有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答案:C 4.:本题考查对大气环流的灵活运用。

据图看出①②气流相遇,①爬升,说明①为暖湿气流,来自低纬,甲位于30°N,②来自高纬,属于冷气流。

答案:A5.根据上题解析可知,①为暖湿气流,来自低纬,甲位于30°N。

②来自高纬,属于冷气流。

所以选项A、B均是错误的。

在30°—60°为西风带,在北半球风向为西南风。

②处为极地东风,在北半球为东北风,所以选项D也是错误的。

答案:C6.该题考查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对降水和气候的影响。

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要落实到其纬度的分布范围。

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不同是因为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大气的运动状况不同。

大气的运动对降水的影响可概括如下:“西风湿润信风干,上升湿润下沉干。

”易形成降水的气压带和风带有赤道低压带、西风带、副极地低压带,不易形成降水的气压带和风带有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东风带。

在气压带和风带的过渡地带,由于气压带和风带有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规律,这些地区往往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一些特殊的气候类型,如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答案:(1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西风带(2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3地中海气候7.当亚洲大陆中心气压值远低于北太平洋中心气压时,说明亚欧大陆温度高于同纬度的海洋,北半球为夏季。

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符合这一条件。

答案:A8.三圈环流中位于两个环流之间的高压带是副热带高压,所以B为副高。

根据已知条件“南半球”可知,副高以北的环流为低纬环流,A为赤道低压,①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副高以南的环流为中纬环流,②为中纬西风。

答案:(1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2东南风西北风(3C9.此题可以说明: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②季风的形成原因;③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夏季亚欧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上气温高,形成了亚洲低压,其中心位于30°N附近。

冬季亚欧大陆气温低,空气强烈收缩下沉形成亚洲高压。

气候和风向密切相关,风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使受其影响地区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由高纬度吹向低纬度则相反。

风由大陆吹来则较干燥,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带来降水。

我国东部地区1、7月份等压线基本上与经线平行,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再加上地转偏向力因素,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由高纬度大陆吹来,故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季风,由低纬度的海洋吹来,所以高温多雨。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夏半年盛行从赤道的海洋上吹来的西南季风,形成雨季。

答案:(11 7 A图的亚洲大陆,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证明大陆有高压中心;B图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是夏季(2蒙古、西伯利亚副极地低气压冬季大陆降温快,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3东北旱风从陆地吹来(4西南雨(5高温多雨东南季风来自热带海洋寒冷干燥西北季风来自较高纬度大陆高中地理气候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读图(a、b、c、d 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回答1~2 题。

1.关于图中四种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a 气候 1 月平均气温低于0 ℃,全年少雨 B.b 气候 1 月降水量大于150 mm,雨热同期 C.c 气候年均温高于20℃,降水季节变化大 D.d 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 2.关于图中四种气候分布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 a 和b B.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 和d 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 和d 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b 和c 4.下列气候类型中,其成因一般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关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风气候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

据此完成9~12 题。

)D. 亚热带季9.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10.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D.④11.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位于中高纬度大陆东岸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读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据此回答33 题。

甲乙丙丁33.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与图序吻合的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28 如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所示是北半球的;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季节。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

,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因素对该差异(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3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的影响明显。

(4图中⑥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地区主要的水果有(5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⑥气候分布?为什么?的地域分异规律,这说明;气候类型④所示(至少写两个。

1.B2.A3.A4.D 是水汽少,而是缺少促使其上升的动力。

1 月受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空气干燥。

10.C 11.B 12.A 9.D 热带气候,其气最冷月在15℃以上且季节变化较小,四幅图中,只有第④幅图符合条件。

南半球地区,其最低月气温出现在7 月前后。

四幅图中,只有第③幅图符合条件。

根据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的特点,四幅图中,第②③幅图符合条件。

四图中,②③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和地中海沿岸;④属于热带气候;故选①图。

28 解析:第(1题,从风向上看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位置在30°~40°N,说明此时北半球为夏季。

第(2题,由图知,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它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