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专题训练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专题训练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日“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回答1~2题。

1、该日,我国正处于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2、①气压带或风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A.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B.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C.上升,湿润D.下沉,干燥1、D2、B【解析】1、气压带、风带向南移至最南,我国正值冬季,选D。

2.①是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暖湿,B正确。

读下图,回答下列3~4题。

3.图中所示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A. 副热带高气压带B. 副极地低气压带C. 极地高气压带D. 赤道低气压带4.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的风向是A. 东南风B. 西南风C. 西北风D. 东北风3.A4.A【解析】3.图中亚欧大陆上形成热低压,该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可根据图中低压的分布位置来推断,该低压形成于北回归线附近,该位置附近的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4.此时为北半球夏季,亚洲东部盛行东南风。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

下图是2015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及景观图。

据此回答第5题。

5.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A.西风带控制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信风带控制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5、D解析:选D。

该处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其形成原因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说明此时是湿季,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下图8为模拟绘制的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所示①~④图中,符合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7.若甲地常年受该气压带控制,其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6.C7.C【解析】6,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可知图③正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2.2《气压带和风带》1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2.2《气压带和风带》1含答案

《气压带和风带》习题一、单选题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第(1)~(3)题。

1. 1月,图中A地盛行()。

A. 东南季风B. 西南季风C. 东北季风D. 西北季风2. 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 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 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 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3. 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 A地高温多雨B. B地寒冷干燥C. C地形成高压中心D. 正值1月份左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

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单位:hPa)4. 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 东南风B. 西北风C. 西南风D. 东北风5. 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 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1)~(3)题。

6. 上述“某月”是()。

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7. 该月份甲地盛行()。

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南风D. 西北风8. 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 高温多雨B. 低温少雨C. 温和多雨D. 炎热干燥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完成第12~13题。

9. 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10.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A. B. C.D.11. 以下各组风带中,风向相同的有()。

A. 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B. 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C. 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D. 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与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2009年10月31日,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完成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港口的补给后,踏上穿越西风带的征程。

高一地理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

高一地理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

高一地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高一地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第三节全球压力带和风带演习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选1大气环流(a)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b.是大气运动中常见的形式c、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全球热平衡很难调整。

世界上有七个压力区、三个低压区和四个高压区。

B.低压在热的地方形成,高压在冷的地方形成。

C.压力区的分布具有高低交替的规律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3.中国东南部位于北回归线及其邻近地区。

气候温暖潮湿。

它被称为北回归线的绿洲。

其原因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季风气候是在海陆温差的影响下形成的。

D.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4.(全国高考题)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直达民航班机,飞行时间约为三个半小时,该机从乌鲁木齐返航至北京,大约需3个小时,原因是()a、地球自转的影响B.两地时差的关系c.中纬度上空西风的影响d.水平气压梯度的影响不同5.关于三圈环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三圈环流上空都是偏西风b、在地面附近,低纬度和高纬度向东,中纬度向西。

C.南北半球三个环流圈的经向相同,纬向相反。

D.赤道和亚极地地区为上升气流,极地和亚热带地区为下降气流6.据报道,在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所降的酸雨,大部分是从西欧国家工业区的排放源传送过去的,其传送方式是()a、东北信风B.中纬度西风C.极地东风D.台风7.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南风8.当地球旋转到近日点时,会发生下列哪种现象()①北半球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出②亚洲东部盛行西北风③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成低压区④地球公转速度变慢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如图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当北半球某纬度的近地表大气等压面处于图中所示状态时,回答问题10~11。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中图版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中图版

《第二节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热带气旋又称飓风,主要分布于副热带高压带B. 地球上高纬度地区只有一个高压带和一个低压带C. 信风带和西风带之间没有风带的纬度范围D. 地表受热不均匀,大气中就会产生气压,从而产生风2、关于全球气压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上低纬度地区只有一个低压带和一个高压带B. 全球的三级环流在低纬度的发生是因为辐射冷却速度慢C. 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D. 三级环流在副热带高压带以下形成3、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移动的主要因素?A. 地球自转B. 太阳辐射C. 海陆分布D. 大气温度4、在赤道地区,以下哪种风带的风力最大?A. 信风带B. 西风带C. 东北信风带D. 赤道无风带5、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位移中,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会在夏季得到相对湿润的改善?A、全球热带草原的雨季B、欧洲西部的冬季风C、印度半岛的夏季风D、澳大利亚北部的旱季6、赤道低气压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地转偏向力强劲B、地面热量均匀分布C、地表强烈蒸发与上升气流形成D、干冷空气下沉7、在地球大气中,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引起气压差异,形成了从赤道向两极依次分布的气压带。

以下四个气压带中,气压值最高的是:A、副热带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极地高压带D、赤道低压带8、以下哪种气候类型是由副热带高压带和大陆上的高压带共同影响形成的:A、温带海洋性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9、题干:下列关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 赤道低气压带主要影响热带雨林气候B. 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主要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海洋性气候C. 高纬度地区大陆内部受极地高气压带影响,形成极地气候D. 南北半球的风带分布完全相同,风向相反 10、题干:下列关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地球上气压带的分布受到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影响B. 风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作用C.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D. 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在不同地区表现不同11、在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下,下列地区中夏季多雨的是()A、赤道附近地区B、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地区C、副极地低压带附近D、中纬度大陆西岸12、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成因是?A、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B、终年赤道低压带控制C、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交替控制D、极地东风与副极地低压带的控制13、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对气候的影响?A. 形成全年湿润的海洋性气候B. 复盖着全年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C. 导致全年低温的极地气候D. 产生全年高温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14、以下哪个自然现象与风带分布没有直接关系?A. 西风带的存在使得欧洲西部沿海地区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B. 赤道低气压带的存在使得热带雨林气候广泛应用于赤道地区C. 极地高气压带的存在使得南极洲成为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D. 非洲撒哈拉高原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没有直接关系15、在气压带和风带中,以下哪种风带的风向与地表纬向相反?A. 东北信风带B. 西南季风带C. 副热带高压带D. 极地东风带16、以下哪种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地球自转有关?A. 赤道低压带B. 副热带高压带C. 极地高压带D. 信风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某年夏季,一个地区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经常出现连续阴雨的天气。

《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湘教版

《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湘教版

《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根据全球风带系统示意图,南北半球的西风带冬季位置与夏季相比,A.向北移动约30°B.向北移动约15°C.向南移动约30°D.向南移动约15°2、题干:下列关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只有两个气压带和三个风带B.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南北移动C.全球的六个气压带中,气压最低的是赤道低压带D.地球上的风带随着气压带的移动而移动3、以下哪项因素不是导致全球性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主要原因?A. 太阳辐射不均匀B. 地球自转C. 海陆分布D. 大气垂直运动4、在北半球,以下哪个季节是副热带高压带最活跃的时期?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5、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地面摩擦力的影响C、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D、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6、赤道低压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弱B、赤道附近受到较强的科里奥利力影响C、赤道地区地表吸热快,上升气流形成低压区D、赤道附近大气降温导致下沉形成低压7、在地球表面,下列风向分布正确的区域是()A. 30°N附近,赤道低压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之间B. 60°E附近,西风气流区与东北风区之间C. 0°附近,西风带与极地东风带之间D. 50°S附近,南半球信风带与东南信风带之间8、以下关于气压带和风带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气压带和风带都是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B. 副热带高压带是由于纬度热力性质不同而形成的C. 热带低压带是由于地面加热不均匀而形成的D. 高压带的形成是因为空气密度大9、下列关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产生科里奥利力,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偏向赤道一侧B. 地球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导致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C. 大气压力差是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原因D. 地球磁场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10、下列关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 北半球的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副极地低压带南移B. 南半球的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副极地低压带北移C. 北半球的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副极地低压带北移D. 南半球的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副极地低压带南移11、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各地昼夜等长B、只有赤道上昼夜等长C、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12、在北半球的夏季,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大致位于()A、10°S~20°SB、30°N~40°NC、20°N~30°ND、40°N~50°N13、大气中温度差是形成气压带、风带的主要因素,下列描述大气温度差对气压带、风带形成影响不正确的是()。

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N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西南风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如图为某月近地面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月Ⅰ、Ⅱ两区域平均风力相比较()A.Ⅰ风力大B.Ⅱ风力大C.风力相当D.无法比较4.该季节,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

岛屿面积2 473平方千米,人口1 677人(2012年),人口稀少。

岛上最高点海拔1 195米,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800毫米。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

岛上有一些农场。

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

据此完成5~6题。

5.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6.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气压带与风带D.地形地势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

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

下图是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7~9题。

高一地理期末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附答案和解释)

高一地理期末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附答案和解释)

2019年高一地理期末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附答案和解释)地理学就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小编准备了高一地理期末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希望你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1.读下面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附近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北风答案 A解析①属暖气流应来自低纬。

2.下列有关风带的画法,正确的是()答案 B解析北半球的西风为西南风。

(2019济南高一质检)读下面的三圈环流简图,完成3~4题。

3.图中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A.①是极地高气压带B.②是副极地低气压带C.③是盛行西风带D.④为信风带答案 B解析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及气流方向可判断①②均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③为东南信风带,④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4.赤道地区一般降雨量非常大,其原因是()A.多锋面气旋活动B.近地面盛行西风,降水量大C.沿岸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D.近地面终年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多对流雨答案 D解析赤道地区终年气温高,蒸发量大,盛行上升气流,以对流雨为主。

5.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 C解析当我国各地白昼最短时,正值北半球冬至,气压带风带南移,注意各风带的风向。

下面是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7.图示月份,下列河流中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A.巴拉那河B.刚果河C.湄公河D.莱茵河8.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在()A.东非高原B.巴西高原C.撒哈拉沙漠D.马达加斯加岛答案 6.A 7.C 8.C解析②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应为副热带高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一、选择题读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 )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极地高气压带D. 副极地低气压带2.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B. 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C. 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D. 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答案】1. B 2. B【解析】【1题详解】根据图中风带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甲为东南信风带,乙为盛行西风带,故丙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正确答案是B。

【2题详解】据上题分析,甲为东南信风带,乙为盛行西风带,丙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A答案,撒哈拉沙漠在北半球,故A错误。

B答案,南亚的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偏转形成的,故B正确。

C答案,西欧位于北半球,故C错误。

D答案,新西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D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P地的气候特点是( )A. 温和湿润B. 寒冷干燥C. 高温多雨D. 炎热干燥4. 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A. 暖湿的中纬西风B. 干冷的中纬西风C. 干冷的极地东风D. 冷湿的极地东风【答案】3. D 4. A【解析】试题分析:【3题详解】读图,根据P地的纬度和气流运动方向,在30°纬线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应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D对。

【4题详解】根据Q地的纬度,该地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盛行西风带与极地东风带气流相遇,形成极锋,暖湿的中纬西风气流被抬升,形成的降水。

所以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暖湿的中纬西风,A对。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位置及特征。

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下面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
1.大气环流( )
A.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B.是大气运动中常见的形式
C.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D.它很难调节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2.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B.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3.中国东南部位于北回归线及其附近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其成因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下形成季风气候
D.西南季风带来充沛的降水
4.(全国高考题)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直达民航班机,飞行时间约为三个半小时,该机从乌鲁木齐返航至北京,大约需3个小时,原因是( )
A.地球自转的影响
B.两地时差的关系
C.中纬度上空西风的影响
D.水平气压梯度的影响不同
5.关于三圈环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三圈环流上空都是偏西风
B.近地面,低、高纬是偏东风,中纬是偏西风
C.南北半球三圈环流经线方向上一致,纬线方向上相反
D.赤道和副极地为上升气流,极地和副热带为下沉气流
6.据报道,在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所降的酸雨,大部分是从西欧国家工业区的排放源传送过去的,其传送方式是()
A.东北信风
B.中纬西风
C.极地东风
D.台风
7.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8.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下列哪些现象发生()
①北半球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出②亚洲东部盛行西北风③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成低压区④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如图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当北半球某纬度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图中状态时,回答10~11题。

10.此时是()
A.亚洲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B.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C.阿留申低压强盛的季节
D.冰岛低压强盛的季节
`11.上海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盛行下沉气流、寒冷干燥
B.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多雨
C.吹东北风、湿热多雨
D.吹东南风、湿热多雨
二、综合题
12.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 ,B 。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风,D点盛行风,我国的天气以为主要特征。

(4)D地7月盛行风,其形成原因是,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外,还有等。

13.读图回答: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①;
②;③。

(2)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由于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冬季向移动。

(3)下列现象所出现的时间与图A所表示的时间相符的是
A.东南沿海台风频繁
B.亚洲高压势力强大
C.华南开始进入雨季
D.印度一带盛行东北季风
(4)试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说明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可选做)
①南美巴西高原干湿季节交替,说明:。

②意大利罗马冬雨夏干,说明:。

③西欧终年温和湿润的原因。

14.读北半球三圈环流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纬度为 00、300、600、 900的点依次是、、
、。

(2)A处的降水类型常年以
雨为主,B处是风带,它是环流的组成部分。

(3)C气压带被与大陆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太平洋海平面的等压
面向凸出,亚欧大陆的等温线向凸出。

(4)D所在的风带若在南半球,吹风;终年在D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在洲分布最广。

(5)在极地上空观察F风带,其风向呈时针方向运动。

(6)G处的气流运动形式叫;气压是。

(7)若有一架飞机从赤道飞往北极地区,飞行高度始终距地表15000米,则此飞机先是在(大气层)中飞行,而后在中飞行;至北纬300附近,已知近地面气温为300C,问飞机所在的高度气温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