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2气压带和风带练习(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巩固练习试题: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附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巩固练习试题: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附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巩固练习题: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附答案)一、选择题(一)[2019·渭南模拟]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A.暖湿B.冷湿C.热干D.冷干2、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海陆轮廓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地转偏向力解析:第1题,图中盛行风①,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所以性质温暖;该盛行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来自海洋的气流性质湿润,故A项正确。

第2题,根据南亚夏季风形成的原因可以推断图中盛行风①的成因。

该盛行风①是由于北半球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此时南半球为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形成高压,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B(二)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上述“某月”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该月份()A.甲地盛行东北风B.甲地盛行西南风C.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D.乙地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答案】1.C 2.C第1题,根据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季节。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各气压带、风带明显向北移动,说明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为7月,故选C项。

第2题,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为7月,甲地位于南半球,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此时盛行东南风;乙地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故选C项。

(三)下面图a为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图b为某地区某时气压(单位:hPa)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b所示季节()A.乙处多发洪涝B.甲处易出现台风危害C.我国北方寒潮多发D.非洲好望角温和湿润2.结合两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a中①处与图b中甲处在同一半球B.①处盛行风吹拂海水运动,形成西风漂流C.丙处风向与②处风向一致D.丁处风向与①处风向一致解析:1.C2、A第1题,图b中亚洲高压势力强大,应为北半球冬季。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13.根据风向确定此时最可能是( )
A.1月左下B.4月左右
C.7月左右D.11月左右
14.P气压中心是( )
A.副热带高压B.蒙古高压
C.亚速尔低亚D.亚洲低压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5-16题。
15.P地对应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A.Ll符合实际,因为岛屿中部距海较远,气温较高
B.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C.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
D.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暖流流经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下面29-31题。
(5)终年受D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8.读季风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北半球的_________(季节),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____(高、低)气压中心,它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使该气压带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2)A地此时盛行_________季风,该季风性质是____________。
A.冬季有结冰现象B.含沙量大,水能特别丰富
C.有冬汛D.夏季水量大,水位高
21.甲、乙两国共有的农产品是 )
A.棉花B.天然橡胶C.3题。
22.若a、b、c、d为不同的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点的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
A.乙→甲→丙→丁→乙B.丁→丙→甲→乙→丁
(4)该天气系统位于____半球,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在其控制下多为________天气。

[备考资料]2020届高考地理 一轮 复习 八 2.2气压带和风带 作业 Word版.doc

[备考资料]2020届高考地理 一轮 复习  八 2.2气压带和风带 作业 Word版.doc

核心素养提升练八气压带和风带(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代表高气压带的数码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大陆西岸容易形成降水的气压带、风带是 ( )A.①、⑤B.②、⑥C.④、⑦D.③、⑥【解析】1选C,2选D。

第1题,①是赤道低气压带,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是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是极地高气压带。

第2题,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⑤是东北信风带,②、⑤影响下在大陆西岸以沙漠气候为主;③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大陆西岸形成极锋,降水多;⑥是中纬西风带,在大陆西岸降水多。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完成3、4题。

3.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附近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南风4.以下气压带中不是由于热力原因而形成的是( )①极地高气压带②副极地低气压带③副热带高气压带④赤道低气压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3选A,4选B。

第3题,60°附近形成极锋,是由低纬的暖湿气流和高纬的冷干气流相遇形成的,暖气流位于锋面的上方,因该图是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可以判断甲点位于30°N附近;乙点位于90°N附近;①是暖性气流;②为极地东风。

第4题,①极地高气压带是因近地面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是热力作用形成的;②副极地低气压带是来自低纬度的暖气流和来自极地地区的冷气流在60°附近相遇,暖气流被抬升形成的,是动力作用的结果;③副热带高气压带是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30°附近受阻下沉形成的,是动力作用的结果;④赤道低气压带是因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是热力作用形成的。

因此,②和③不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

(2018·渭南模拟)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A.暖湿B.冷湿C.热干D.冷干6.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海陆轮廓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地转偏向力【解析】5选A,6选B。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气压带和风带(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气压带和风带(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气压带和风带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①②④⑤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 )A. ①B. ②C. ④D. ⑤2. 下列关于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②关系密切B. 乙附近地区受③影响,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丰富C. 丙地在④盛行的季节,草木茂盛D. 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光热充足【答案】1. A 2. A【解析】【1题详解】图中的②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④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⑤是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它们都是三圈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①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

故选A。

【2题详解】甲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是地形、信风和洋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受③影响,乙附近地区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少;④盛行的季节是丙地的干季,草木枯黄;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形成了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且纬度较高,光热并不充足。

故选A。

【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1)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

(3)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4)一般地,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 °纬线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90°纬线附近。

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 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 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 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4. 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 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 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 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答案】3. C 4. C【解析】【3题详解】根据丙处气流下沉,可判断为高压带,则可能为副热带高压带,或极地高压带,故甲乙可能为副热带高压带两侧的风带,也可能是极地高压带周围的风带,则可能甲乙均为极地东风带。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附答案)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附答案)

陆地 海洋
夏季 气温 气压 高

冬季 气温 气压 低

原因
低 高 海陆热力 高 低 性质差异
-16-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2.海陆分布对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 (1)冬季,陆地更冷(陆地比热容小),形成冷高压,在亚欧大陆上形 成的是亚洲高压,其中心位于副极地地区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纬度高,气温低,进而气压更高),故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而本 来应该在副极地地区存在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高压所切 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2)夏季,陆地更热(陆地比热容小),形成热低压,在亚欧大陆上形 成的是亚洲低压,其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的印度半岛西北部(纬度 低,气温高,进而气压更低),故又称印度低压。而本来应该在副热带 地区存在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所切断,只保留在海洋 上。如下图(单位:百帕)所示: (3)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带来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3)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左右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分析
考向三
-22-
第(1)题,根据海陆轮廓判断,A地位于我国东部,1月盛行西北季风。 第(2)题,B地位于南亚,夏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 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势力强盛;夏季风来得早、 退得迟,影响时间长,易带来洪涝灾害。第(3)题,C地为澳大利亚西 北沿海地区,当地盛行西北季风时为1月左右。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关闭
第(2()1夏)题季,S,市S市为主地要中海受气( 候,夏) 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 较A弱.季,导风致影常响被雾笼B罩.西,故风C带项影正确响。第(2)题,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 热C带.低高压气控压制带控制D,故.高D压项正控确制。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气压带和风带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2019·福州模拟)如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1.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南西部高温干燥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C(2019·天津五校联考)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回答2~3题。

图1 图22.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D.北印度洋自东向西的船只顺风顺水3.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2.A 3.B(2019·云南临沧一中月考)西伯利亚高压(也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是冬季存在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稳定的强大冷高压,一般选择气压场中1 025 hPa等压线作为其特征线。

下图为近几十年来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

4.下列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受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动影响较小的是( )A.日本B.中亚C.中国D.堪察加半岛5.与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距海远近B.洋流性质C.海陆温差D.地表起伏6.与1970~1980年相比,1951~1965年我国( )A.夏季旱灾多发B.冬季多低温冻害C.夏季洪涝多发D.冬季旱涝灾害频繁4.B 5.C 6.B(2019·咸阳模拟)下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甲地位于大陆西岸。

读图,完成7~8题。

7.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①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④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甲地与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地区相比,气候类型不同,造成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下垫面状况B.太阳辐射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7.C8.C(2018·哈尔滨三中二模)亚马孙河流域(见下图)全年降水丰富,但降水量会受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影响而出现差异。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巩固练习: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巩固练习: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巩固练习: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一、选择题(一)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

读图完成1--2题。

1、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是()A.地处沙漠,昼夜温差大B.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C.地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D.植被常绿茂密,减弱风力2、珀斯风力强劲的时期()A.亚洲低压强盛B.正值当地葡萄的收获季节C.享受珀斯海滩阳光浴的最佳季节D.西欧南北温差大解析:第1题,图示珀斯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沿海,夏季受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形成的海陆风较强。

第2题,材料提及该地冬季风力强劲,南半球冬季为北半球夏季,而夏季亚洲低压强盛,故A项正确;葡萄收获季节为当地秋季,此时为当地冬春季节,故B项错误;珀斯海滩阳光最好的季节为夏季,故C项错误;西欧南北温差大的季节是北半球冬季,故D项错误。

答案:B A(二)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

如图为南北半球部分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

读图完成1~题。

1.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A.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B.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2.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大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C.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D.北半球海面狭窄,缺少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解析:1.A 2.C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中纬度地区西风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故本题选A项。

第2题,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度大于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南半球西风带海面宽广,摩擦力小,风力大,且南半球西风带基本上都位于海洋,几乎无陆地阻挡,大致呈带状分布,风力更大。

故本题选C项。

(三)(2019四川乐山沫若中学上学期入学考试)下图为我国某地风向方位角(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月变化统计。

2020年地理高考限时训练 气压带风带(包含答案)

2020年地理高考限时训练 气压带风带(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限时训练气压带风带候鸟迁徙时间遵循一定的季节规律:越冬时,由温度较低的地区迁往温度较高的地区;繁殖时,由温度较高的地区迁往温度较低的地区。

其迁徙时间一般在3月份前后和9月份前后。

1.图中箭头表示候鸟9月份迁徙路线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2. 读全球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有关图示季节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干燥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阿尔卑斯山雪线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D.此时,我国东北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下列小题。

3.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B.90°N、赤道低气压带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D.60°S、赤道低气压带4.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

分析回答下列小题5.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①地的较大B.②地的较大C.两地相当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6.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东南风7. 下图为大气环流(局部)的垂直剖面,图中气压带、风带名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副热带高压带,乙为极地高压带B①为西风带,②为极地东风带C甲为赤道低压带,乙为副极地低压带D①为信风带,②为西风带下图为四个地点1月“▲”和7月“●”气温及降水示意图,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B.b气候在世界分布面积最大的是撒哈拉沙漠C.c气候的降水类型属于冬雨型 D.流经d气候区域的世界上的大河是长江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各种模拟演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

【2019年1月《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地理卷(三)】考艾岛(位于太平洋中)上的怀厄莱阿莱山海拔1548米,山上某地年平均降水量11430 mm。

完成下列1-2题。

1.甲乙丙丁四个方向,降水最多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年降水最多的地方,其带来降水的盛行风风向为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答案】1.D 2.D【解析】1.结合图示纬度,向北增大,位于东北信风带,甲乙丙丁四个方向,丁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最多的是丁,D对。

甲、乙、丙降水较少,A、B、C错。

2.该地位于东北信风带,年降水最多的地方,常年受东北信风影响,其带来降水的盛行风风向为东北风,D对。

A、B、C错。

“圣安娜风”是加州南部山谷中的季节性强风,来源于内陆大盆地,吹向西部沿海地区,它以助长所处地区的林区野火而闻名。

下图示意洛杉矶地形和圣安娜风风向。

据此完成下列3-5题。

3.圣安娜风A.风力较小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地形的影响C.温暖湿润D.夏秋季节势力最为强盛4.南加州地区秋冬季节多山火,其主要原因是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B.气温较高,蒸发旺盛,空气干燥C.沿岸寒流强盛,空气湿度小D.林区积累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多5.在遭受同等程度的森林火灾后,图示地区过火林地的水土流失程度A.夏季比冬季严重B.内陆比沿海严重C.西坡比东坡严重D.南部比北都严重【答案】3.B 4.D 5.C【解析】3.圣安娜风的形成原因是大盆地秋冬季节高气压强盛,西部沿海地区气压较低,气压差异显著,气流从内陆地区吹向沿海地区,寒冷干燥;经过一些山口,狭管效应使风力增强,越过山脉气流下沉,风速增大,因此圣安娜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地形的影响大。

由题干可知,圣安娜风是季节性强风,由内陆吹向海洋,故排除A、C选项。

4.南加州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秋冬季节南加州地区气温较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树木落叶较多,故秋冬季节林区积累了大量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

5.该地区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在遭受同等程度的森林火灾后,降水多的时段水土流失更为严重;西坡是迎风坡,东坡是背风坡,西坡的降水更丰富,更易造成水土流失;内陆地区降水比沿海地区少,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南北部地区的降水都与西风有关,越往北受西部影响的时间越长,降水量越丰富。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第八次模拟文综地理试题】航空港是是空中交通网的基地。

航空港由飞行区、客货运服务区和机务维修区三部分组成。

飞行区是航空港面积最大的区域,设有指挥台、跑道、滑行道、停机坪、无线电导航系统等设施。

其中跑道的建设受风向、地形、地质等诸多因素影响。

逆风有利于飞机起飞和降落。

下图示意“某机场跑道附近地区飞机起飞时噪声等值线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6-7题。

6.该机场所在城市最可能为A.伦敦B.圣保罗C.加尔各答D.上海7.上图中E、F两地分别适宜布局A.科技园区、草地B.林场、机械厂C.高级住宅、水田D.物流仓库、乳畜业【答案】6.C 7.A【解析】本题组考查有关城市规划的知识点。

第1题要求学生能根据噪声线分布推测风向,然后根据选项中的四个区域的大气环流进行判断。

第2题根据EF两地的区位条件,对选项中功能区或者农业布局进行判断,可利用排除法。

6.根据图示等噪声线和方向标判断,该地盛行风向为东北—西南风。

伦敦常年盛行西风,A不对;圣保罗盛行东南—西北风,B不对;加尔各答为热带季风气候,盛行东北—西南风,C对;上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盛行东南-西北风,D不对。

故选C。

7.科技园区要布局在交通便利处,对环境要求较高,可以布局在E地,F地有噪声污染,可以布局草地,A 对;机械厂占地面积大,对交通条件要求高,运输量较大,不适合用航空运输,排除B;高级住宅区要选择在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地方,E地靠机场较近,不适合布局,排除C;F处在噪声影响较大处,对乳牛会有影响,不适合布局乳畜业,排除D。

故选A。

【安徽省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

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

据此完成下面8-10题。

8.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A.西南部B.东南部C.东北部D.西北部9.3月到5月为南亚地区的热季,该季节南亚地区气温高的原因有①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较大②西南季风到达,带来的热量较多③受东北季风控制,晴天多云量少④北方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

该月影响斯利那加的近地面大气环流状况为A.东北信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盛行西风【答案】8.B 9.C 10.D【解析】8.读图西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7月1日左右,退却时间在9月1日到9月15日之间;西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6月10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日到10月15日之间;东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6月1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5日前后;东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5月20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5日前后,比较可得受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区为东南部,所以该题选B。

9.3月到5月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北半球白昼变长,太阳高度角变大,吸收热量增多,气温较高,故①正确;3月-5月西南季风还未到达(西南季风影响南亚的时间为6-9月),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晴天多,降水较少,故②错,③对;南亚北部为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北部南下的冷气团,气温高,故④对,所以该题选C。

10.读图斯利那加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东北风的背风坡,故AB错误;夏季风到达的时间为7月份前后,3月份夏季风尚未到达,故C错误;该地海拔较高,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故该题选D。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到5月鄱阳湖水面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历史同期多年平均面积的一半;而这一年北方黄河流域降水偏多。

下图为2011年5月鄱阳湖某地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

读图回答下列11-12题。

11.图中的“大草原”所处地区的自然带是()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2.2011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而南方地区偏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使低纬度降水减少,高纬度降水增多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偏弱,使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北方C.西北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使南方水汽供给量不足D.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西偏北,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答案】11.B 12.D【解析】11.图中的“大草原”是鄱阳湖某地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

所处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对。

A、C、D错。

12.2011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而南方地区偏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势力较比中,位置偏西偏北,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D对。

全球气候变暖是逐年上升,不是某一年降水量增多的原因,A错。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偏强,C错。

西北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海洋蒸发量大,南方降水可能增多,C错。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六调考试地理试题】降水的绝对变率又称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

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降水变率越大表明降水越不稳定,往往反映该地区旱涝频率较高。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毫米、986毫米、679毫米、642毫米。

读图,完成下列13-14题。

13.下列关于图中字母a、b、c、d四地降水变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 B.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C.绝对变率由南向北依次递减 D.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14.该年A.我国北方旱,南方涝 B.副热带高压势力弱C.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D.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答案】13.D 14. C【解析】考查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13.降水的绝对变率又称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

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

降水变率大小反映降水的稳定性或可靠性。

一个地区降水丰富、变率小,表明水资源利用价值高。

降水变率越大表明降水愈不稳定,往往反映该地区旱涝频率较高。

读等降水量图可知,a多年平均降水为1400mm,c多年平均降水为600mm,故c的相对变率=(679-600)/600,a的相对变率=(1083-1400)/1400,a为负值,故选D项。

14.从上题可知,该年我国南方旱,北方涝;副高势力强,故夏季风强,雨季开始早,向北推进快。

故选C。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摸底调研测试】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15-17题。

15.图示区域夏季盛行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南北温差大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大气受热膨胀上升16.甲海域渔获量较大的时间段是A.3月至5月 B.6月至8月C.9月至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17.图示四个海区中,密度流最明显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5.C 16.B 17.B【解析】15.本题主要考查北印度洋季风的成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印度洋夏季吹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

西南季风的成因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以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造成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答案选C,A排除,其他选项均错误。

16.夏季索马里半岛的沿岸海域盛行西南风,把近岸处表层海水吹离海岸,引起深层海水因补偿而上升,形成强大的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为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因为6月至8月在夏季,其他均不是夏季,只有B正确。

17.密度流主要是由于海水盐度不同而造成的洋流。

红海是世界盐度最大的海域,故密度流最明显的地方在乙处的红海与曼德海峡之间,选B。

【点睛】从洋流的性质分,洋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从总体上看,不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都属于暖流,这是由于该海域位于热带范围之内,水温常年较高的缘故,其道理与位于低纬度的赤道洋流属于暖流是一样的。

但是,位于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则有例外。

其冬季为索马里暖流,夏季为索马里寒流。

这是因为夏季索马里半岛的沿岸海域盛行西南风,把近岸处表层海水吹离海岸,引起深层海水因补偿而上升,形成强大的上升流,并使水温显著下降,洋流属于寒流。

【北京市西城区2019年高三二模文综】北美帝王蝶是世界上唯一能进行长途迁徙的蝴蝶。

近千万只的帝王蝶,每年按图1中的路线,一边飞一边搜寻一种乳草属植物,在其上产卵繁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