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人教版地理-课时规范练7 气压带和风带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气压带和风带(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气压带和风带(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气压带和风带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3个气压带和4个盛行风带B. b风带盛行西南风C. ①②气压带影响下多雨,③④气压带影响下少雨D. a为东北信风带,c为西风带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气压带是高空气流堆积下沉形成的B. a风带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C. ③气压带是冷、暖气流交汇,暖气流上升形成的D. ②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1题,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其中①是赤道低压带,②是副热带高压带,③是副极地低压带,④是极地高压带;a是东北信风带,b是西风带,c是极地东风带。

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南风。

第2题,①气压带是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的;a风带的风在近地面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②气压带是高空气流堆积下沉形成的,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2.C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A.赤道低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D.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4.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A.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5月份B.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C.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D.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0月份3题,根据纬度位置和盛行风向可知,风从M气压带向两侧吹,且风向向右偏,则可以推断M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D项正确。

第4题,读图可知,M气压带向南移动,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间可能为1月份。

N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其向北移动,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间可能为7月份,C项正确。

4.C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第5~7题。

5.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亚洲低压是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7.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①(亚洲低压)控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

气压带和风带练习

气压带和风带练习

《气压带和风带》练习一、选择题如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 回答1~2题。

1. 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0°~10°N盛行下沉气流B. 10°N~20°N盛行东南风C. 20°N~30°N盛行西北风D. 30°N~40°N盛行西南风2. 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 甲表示3月份、春季B. 乙表示7月份、夏季C. 甲表示9月份、秋季D. 乙表示1月份、冬季读下图, 回答3~4题。

3. 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 则图中气压最高和气温最低的点分别是()A. b dB. a bC. b cD. a d4.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 且b地多锋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O点常年盛行西北风B. 冬季盛行西南风C. 若O点在大陆西岸, 则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 若该地位于大陆东岸, 则该地最有可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读“非洲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和非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完成5~6题。

5. 上图中M、N两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A. 西北风;东北风B. 西北风;东南风C. 西南风;东北风D. 西南风;东南风6. 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

下列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与上图中等压线所示时间一致的是()A. “阳春二三月, 草与水同色。

”——晋·乐府古辞《盂珠》B. “仲夏苦夜短, 开轩纳微凉。

”——唐·杜甫《夏夜叹》C. “芙蓉露下落, 杨柳月中疏。

”——南朝齐·萧悫《秋思》D. “寒风摧树木, 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 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7~8题。

7. 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 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 ①②B. ②⑤C. ③⑤D. ③⑥8.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 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甲位于大陆西岸。

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气压带和风带(Word版,含解析)

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气压带和风带(Word版,含解析)

课时训练6气压带和风带、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1〜3题。

图例1=1 MS压带匚二]NP乐带/盛厅风向1.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A .赤道低气压带B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 .副极地低气压带2•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A . 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B. 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C. 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2月份D . 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月份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受M气压带影响,地中海沿岸多雨B .受P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C.受Q风带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D .热带季风气候区受N气压带和P风带交替控制【答案】 1.B 2.B 3.C【解读】第1题,根据纬度与盛行风的方向可判断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盛行风的偏转方向可判断该气压带位于北半球。

第2题,图中M气压带反映了北半球春秋季节的气压带分布状况,N气压带反映了北半球夏季的气压带分布状况。

第3题,图中Q为西风带,P为信风带。

受M气压带影响,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受西南季风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受Q风带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热带草原气候区受N气压带和P风带交替控制。

2018烟台月考下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局部)”。

据此完成4〜5题。

4. 下列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④为东北季风B .③形成寒冷干燥天气C.①是热力原因形成的D .②由低压流向高压5. 当③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塔里木河断流B .潘帕斯草原绿草茵茵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生长季节D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答案】 4.C 5.D【解读】第4题,读图可知,该环流为北半球低纬环流,从而可判断出各气流的特征。

第5题,③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当其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 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第二节 气压带与风带课后练习(附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

第二节   气压带与风带课后练习(附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

第二节气压带与风带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将自己的答案填写在表格当中)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据此回答1~3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2.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3.若该图为东亚冬季风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地中,乙是陆地B.甲、乙、丙三地中,甲地气温高C.丙气流的性质是温暖湿润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该环流的成因读图,回答4~5题。

4.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图中气压最高和气温最低的点分别是A.b dB.a bC.b cD.a d5.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且b地多锋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点常年盛行西北风B.冬季盛行西南风C.若O点在大陆西岸,则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若该地位于大陆东岸,则该地最有可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图为副热带高压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6~7题。

甲乙6.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P点此时受西北风的影响B.甲图表示春季或秋季C.乙图表示7月份D.P地的气候类型在我国分布广泛7.图甲中P点的主要农产品是A.水稻B.苹果C.柑橘D.咖啡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月气压与风向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风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A.1月、西北风B.7月、西北风 C.1月、东南风D.7月、东南风9.M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受地形的影响D.受沿海洋流的影响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7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7气压带和风带

课时规范练7气压带和风带基础巩固读以顶点为中央的投影图,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2.B解析第1题,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可知题图为南半球图,从图中能够看出,E处位于30°S附近,故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区,B项正确。

第2题,读图阐发可知,D处位于40°S~60°S,为西风带,受地转方向力影响,南半球向左偏,形成西北风,读图阐发可知,②为西北风,B项正确。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3~4题。

3.判断图示所属月份及B气压中心的名称分别是()A.1月阿留申低压B.7月阿留申低压C.1月夏威夷低压D.7月夏威夷低压4.受气压中央的影响,图示季节C点和D点分别盛行( )A.东北风西北风B.东南风西南风C.西北风东北风D.西南风东南风4.C解析第3题,图示北半球陆地受高压控制,所属月份是1月,B、D 两项错误。

B气压中央位于海洋上,名称是阿留申低压,A项正确,C项错误。

第4题,受气压中央的影响,图示季候北半球是冬季。

C点位于亚洲东部,盛行西北风。

D点位于亚洲南部,盛行东北风。

C项正确。

能力提升下图中甲图示意南美洲部门口岸及海上航路,乙图示意甲图中某港口的多年均匀降水资料。

据此完成5~6题。

5.轮船在下列航路的飞行历程中,多为顺风顺水的是( )A.从巴拿马城到累西腓B.从累西腓到里约热内卢C.从巴拿马城到卡亚俄港D.从卡亚俄港到瓦尔帕莱索6.与乙图降水特征对应的港口是()A.巴拿马城B.卡亚俄港C.瓦尔帕莱索D.里约热内卢6.C解析第5题,从巴拿马城到累西腓,沿南美洲东北部海岸线由西北向东南飞行,此处分布有由东南流向西北的南赤道暖流,逆水航行,A项错误;从累西腓到里约热内卢,与巴西暖流流向同等,沿海岸线向西南顺水飞行,受南大西洋高压影响,沿海地区盛行风向以东北风为主,顺风航行,B项正确;从巴拿马城到卡亚俄港,从卡亚俄港到瓦尔帕莱索,均沿南美洲西海岸由北向南飞行,此处分布有由南向北活动的秘鲁寒流,同时位于东南信风带,逆水逆风,C、D 两项错误。

气压带和风带课时作业Word版含含

气压带和风带课时作业Word版含含

第二章第二节基础稳固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相关风带的画法,正确的选项是(B)【分析】北半球的西风为西南风。

读“世界海平面等压线散布(单位hPa)”图,回答2~3题。

2.依据等压线的散布,可判断此时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B)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3.依据图中等压线散布规律,对甲、乙两地存在的气压中心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C) A.甲地为低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中部B.乙地为高压中心——位于大西洋中部C.甲地是亚洲低压中心,乙地是北太平洋高压中心D.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分析】从图中能够看出,亚欧大陆上形成低压中心,北太平洋地域形成高压中心,应属北半球夏天。

4.从流行风向考虑,南极某观察基地(69.5°S,76.3°E)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B)A.东北B.东南C.西南D.西北【分析】南极地域的极地东风为东南风。

读以下图,回答5~6题。

5.若该图中心为北半球的气压中心,P点气压为1 005百帕,M点气压为1 000百帕,则M点的风向为(C)A.西寒风B.东寒风C.西南风D.东南风6.若该气压中心位于印度西北部地域,则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A.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中心切断B.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中心切断C.此时气压带微风带相对南移D.北太平洋海疆主要受低压控制【分析】第5题,由题意可知,该气压中心为北半球低压中心,M地风向为西南风。

第6题,该气压中心若位于印度西北部,正当北半球夏天,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中心切断。

读“三圈环流局部图”,回答7~8题。

7.对于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微风带名称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A.A为东南信风带aaB.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C为西南风aaD.D为副极地低气压带8.以下四幅图所描绘的天气种类中,其形成与C相关的是(A)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分析】第7题,依据三圈环流图示,可判断该地为北半球;所以C的风向为西南风,中低纬的信风带和高纬度的极地东风带的近地面风向都为东寒风。

【人教版】202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二章 第2讲 气压带和风带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202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二章 第2讲 气压带和风带  Word版含答案

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测控导航考点题号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4、5、6、7、8、13海陆分布与季风环流1、2、11、12、14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江苏南京一模)研究发现,珊瑚礁形态受盛行风影响。

下图示意某海域珊瑚礁群岛的分布。

读图,回答1~2题:1、下列有关影响珊瑚礁形成因素的判断,最合理的是( )A、珊瑚礁的走向大致与盛行风向接近B、珊瑚礁沿低频风向方向向两端延伸C、风浪可能扼制了珊瑚虫的生长繁殖D、珊瑚礁走向主要受地壳水平运动影响2、根据风向判断,该珊瑚礁群岛分布的海域最可能是( )A、红海B、加勒比海C、黄海D、孟加拉湾【解析】1、A 2、D 第1题,结合风向频率图和珊瑚礁群岛分布特征可知,图示珊瑚礁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大致与盛行风向接近。

第2题,图示海域盛行“东北—西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应为南亚季风区,D项符合。

(2017·广东深圳模拟)读图,回答3~4题:3、图示四个地点中,按纬度排序从高纬到低纬依次为(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①②④③4、若只考虑图示因素影响,图中四个地点最可能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3、A 4、C 第3题,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纬度30°附近,盛行西风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因此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西风带的方向其纬度是增加的。

第4题,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位于30°N附近,接近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因此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中,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时间较长,而受西风带的影响时间较短,③符合题意。

(2017·浙江嘉兴一模)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5、甲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6、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B、丙地地形平坦开阔C、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解析】5、B 6、C 第5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气候类型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B项正确。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2-气压带和风带ppt复习课件(含答案)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2-气压带和风带ppt复习课件(含答案)

考点二ꢀ气压带和风带必备知识预案自诊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必备知识预案自诊(2)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①原因:随ꢀ的移动而移动。

ꢀ②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移,冬季南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低气压带。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其切断了高气压带。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3)季风特别提醒①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

②根据陆地上的气压类型(高、低气压)和季风风向可判断季节。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类型形成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海陆分布、(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地形、洋流等。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特征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的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气温有关。

气温高,气压低,如赤道低气压带;气温低,气压高,如极地高气压带。

(2)动力型成因:与气温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

气流下沉,则气压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上升,则气压低,如副极地低气压带。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如下图所示。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规范练7气压带和风带基础巩固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2.B1题,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可知题图为南半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E处位于30°S附近,故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区,B项正确。

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D处位于40°S~60°S,为西风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向左偏,形成西北风,读图分析可知,②为西北风,B项正确。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3~4题。

3.判断图示所属月份及B气压中心的名称分别是()A.1月阿留申低压B.7月阿留申低压C.1月夏威夷低压D.7月夏威夷低压4.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示季节C点和D点分别盛行()A.东北风西北风B.东南风西南风C.西北风东北风D.西南风东南风4.C3题,图示北半球陆地受高压控制,所属月份是1月,B、D两项错误。

B气压中心位于海洋上,名称是阿留申低压,A项正确,C项错误。

第4题,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示季节北半球是冬季。

C点位于亚洲东部,盛行西北风。

D点位于亚洲南部,盛行东北风。

C项正确。

能力提升下图中甲图示意南美洲部分港口及海上航线,乙图示意甲图中某港口的多年平均降水资料。

据此完成5~6题。

5.轮船在下列航线的航行过程中,多为顺风顺水的是()A.从巴拿马城到累西腓B.从累西腓到里约热内卢C.从巴拿马城到卡亚俄港D.从卡亚俄港到瓦尔帕莱索6.与乙图降水特征对应的港口是()A.巴拿马城B.卡亚俄港C.瓦尔帕莱索D.里约热内卢6.C5题,从巴拿马城到累西腓,沿南美洲东北部海岸线由西北向东南航行,此处分布有由东南流向西北的南赤道暖流,逆水航行,A项错误;从累西腓到里约热内卢,与巴西暖流流向一致,沿海岸线向西南顺水航行,受南大西洋高压影响,沿海地区盛行风向以东北风为主,顺风航行,B项正确;从巴拿马城到卡亚俄港,从卡亚俄港到瓦尔帕莱索,均沿南美洲西海岸由北向南航行,此处分布有由南向北流动的秘鲁寒流,同时位于东南信风带,逆水逆风,C、D两项错误。

第6题,读图可知,此港口7月份(冬季)降水丰富,1月份(夏季)降水稀少,故可判读为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故对应的港口为甲图中的瓦尔帕莱索,C项正确。

下图示意世界某岛屿地形。

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该岛的气候,说法正确的是()A.11月至次年4月,盛行西北风,北部降水多B.5月至10月,盛行东南信风,较为干旱C.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D.地处低纬,全年高温,温差较小8.该岛()A.地处赤道附近,无飓风袭扰B.地处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C.受海洋影响大,静风天气多D.土壤淋溶作用强,植被稀少8.B7题,该岛11月至次年4月,全岛盛行西北风,北部是迎风坡,降水多,A项正确。

5月至10月,全岛盛行东南信风,信风来自海洋,气候湿润,B项错误。

大部分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但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降水季节分配不是很均匀,C项错误。

地处低纬度地区,但有高山分布,高山地区,气温较低,D项错误。

第8题,该岛地处赤道附近,位于南半球,有飓风袭扰,A项错误。

地处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B项正确。

受海洋影响大,阴雨天气多,C项错误。

土壤淋溶作用强,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植被茂密,D项错误。

(2019吉林一模)下图为非洲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图示月份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10.此时节()A.①地羚羊成群B.②地树叶枯黄C.③地阴雨绵绵D.④地酷暑难当10.A9题,图示月份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盛行西南风,说明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

北半球是夏季,最可能是7月,C项正确。

第10题,此时节北半球是夏季,①地是热带草原气候,正值雨季,羚羊成群,A项正确。

②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树叶常绿,B项错误。

③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晴朗干燥,C项错误。

④地是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影响,温和湿润,D项错误。

(2019湖北荆襄等四市联考)“你妈喊你穿秋裤啦!”2017年11月16日,中央气象台友情发布“秋裤”预警:11月18—19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被“秋裤”占领,特别是东北部分地区,甚至需要“棉裤”登场救急。

读图,完成11~12题。

11.导致“秋裤”预警的“罪魁祸首”是()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B.阿留申低压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D.江淮准静止锋12.“秋裤分割线”在M处向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地表形态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12.B11题,“秋裤”预警主要是由于气温降低产生的,此时亚欧大陆上为高压天气系统,受该高压的影响,导致冷空气不断南下,从而产生大幅度降温,A项正确。

第12题,读图分析可知,M处为四川盆地,由于地势较低以及北部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使得该地的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较高,因此导致“秋裤分割线”向北弯曲,B项正确。

(2019山西运城模拟)下图为东半球部分地区季风分布图。

读图,完成13~14题。

13.甲、乙、丙三地季风()A.均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B.均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C.丙地1月季风性质暖热、干燥D.甲地7月季风带来充足降水14.丁沿海有盐场分布,其产量最大的季节是()A.夏季B.春季C.秋季D.冬季14.B13题,甲、乙、丙三地季风成因均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丙地1月盛行来自陆地的季风,其性质暖热、干燥;甲地7月季风从陆地吹来,水汽量较少。

C项正确。

第14题,丁地沿海有长芦盐场,其产量最大的季节是气温高、降水少、蒸发量大的春季。

夏季降水多,不适合晒盐。

秋季、冬季气温低,蒸发量小,不适合晒盐。

B项正确。

15.(2019河南南阳第一中学模拟)读非洲南部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试描述该区域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

(3)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分离或聚合的变化现象,请分析原因。

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甲地沿岸有暖流经过;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地处迎风坡);且海拔比乙地低。

(或乙地沿岸有寒流经过;为离岸风;且海拔比甲地高。

)(2)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海岸线较平直或沿海分布狭窄平原。

(3)两片沼泽之间地势较高;沼泽的补给水源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时,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干季时,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

(1)题,降水量方面:图示风向为东南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甲地位于大陆的东岸,东南风的迎风坡,受其影响,降水多;甲地沿岸有莫桑比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乙地位于大陆的西岸,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乙地受到沿岸本格拉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因此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

气温方面:甲地地势低于乙地,且甲地附近有暖流流经,乙地附近有寒流流经,因此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第(2)题,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盆地等)、地势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等。

结合图中等高线在1 000米以上,且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沿海地区,海岸线较平直;沿海海拔低,分布有狭窄的平原。

第(3)题,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影响R区域两片沼泽地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原因是地势、降水(气候)。

地势方面:R区域地势为500~1 000米,地势较高,区域内两片沼泽地不易聚合。

降水方面:R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沼泽的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湿季时,降水多,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干季时,降水少,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

16.(2018广西桂林、贺州、崇左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2019年1月8日T时刻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M是一个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多分布在60°N附近,其强度和位置变化对东亚的天气、气候有重要的影响。

P是连接亚洲与北美洲的重要航海路线。

(1)说明M大气活动中心(阿留申群岛附近)的成因。

(2)分析M偏强对东亚天气、气候的影响。

(3)指出在M影响下的P海域常见的不利航海条件。

北极的极地东风南下在60°N处与较暖的盛行西风相遇,形成上升气流,致使60°N附近的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1月份,北半球由于陆地气温低,在亚欧大陆内部和美洲大陆内部形成的冷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北部(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压。

(2)M偏强,亚洲高压与M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偏大,东亚冬季风势力偏强,东亚地区冬季气温偏低,寒潮等灾害天气增多。

(3)强对流、暴雨、暴雪、大风、浓雾、风暴潮等。

(1)题,来自北极的极地东风南下,在60°N处与较暖的盛行西风相遇,形成上升气流,致使60°N附近的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1月份,北半球由于陆地气温低,在亚欧大陆内部和美洲大陆内部形成的冷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北部的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压。

第(2)题,M偏强时,即中心的气压值低,亚洲高压与M之间的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偏大,东亚冬季风势力偏强。

冬季冷空气势力强,东亚地区冬季气温偏低,寒潮等灾害天气增多。

第(3)题,在M影响下,即气旋影响下,P海域常见的不利航海条件有强对流、暴雨、暴雪、大风、浓雾、风暴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